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肿瘤发生及治疗的相关性 被引量:15
1
作者 薄爱华 程琳 +3 位作者 李海峰 赵荧 张晓丽 邢立强 《医学综述》 2006年第20期1238-1240,共3页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跨膜糖蛋白,在多种上皮性肿瘤内有较高表达。当EGFR与配体结合后,能导致细胞内多种基因激活,从而促进细胞增殖、黏附、转移和血管增生,所以EGFR过表达与肿瘤发生关系密切。同时EGFR又是抗...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跨膜糖蛋白,在多种上皮性肿瘤内有较高表达。当EGFR与配体结合后,能导致细胞内多种基因激活,从而促进细胞增殖、黏附、转移和血管增生,所以EGFR过表达与肿瘤发生关系密切。同时EGFR又是抗肿瘤药物的靶标,因此检测肿瘤内EGFR表达状况,对指导肿瘤化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发生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化学治疗
下载PDF
尼莫斯汀联合顺铂持续灌注化疗治疗25例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 被引量:2
2
作者 李鹏 李文良 +1 位作者 佘春华 孙增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44-746,750,共4页
目的:评价尼莫司汀(ACNU)联合顺铂(CDDP)72 h持续灌注化疗治疗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的有效性及不良反应。方法:分析比较联合化疗组与替莫唑胺化疗组的疗效与不良反应、25例术后、放疗后复发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行ACNU联合CDDP 72 h持续静... 目的:评价尼莫司汀(ACNU)联合顺铂(CDDP)72 h持续灌注化疗治疗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的有效性及不良反应。方法:分析比较联合化疗组与替莫唑胺化疗组的疗效与不良反应、25例术后、放疗后复发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行ACNU联合CDDP 72 h持续静脉灌注化疗,36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单独接受替莫唑胺化疗。化疗后复查MRI观察治疗效果,每周监测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及时处理化疗后的不良反应;随访患者生存时间。结果:联合化疗组肿瘤部分缓解(PR)14例(56%);病情稳定(SD)8例(32%);肿瘤有进展(PD)3例(12%)。Ⅲ度以上白细胞降低的11例(44%),Ⅲ度以上血小板降低的14例(56%),经治疗均恢复,无治疗后死亡病例。联合化疗组短期疗效优于替莫唑胺组(P<0.05),1年生存率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NU联合CDDP 72 h灌注化疗治疗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补救治疗手段,化疗后严重的骨髓抑制可经治疗得到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复发 尼莫司汀 顺铂 化疗
下载PDF
缺氧状态下人胰腺癌细胞对吉西他滨反应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马建霞 王一倩 +2 位作者 吴洪玉 金晶 于晓峰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3年第4期720-723,共4页
目的:观察缺氧状态对人胰腺癌细胞吉西他滨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并分析其相关机制。方法:将人胰腺癌细胞SW1990分为常氧组、缺氧组、常氧+吉西他滨组和缺氧+吉西他滨组。MM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Real-time PCR和Wes... 目的:观察缺氧状态对人胰腺癌细胞吉西他滨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并分析其相关机制。方法:将人胰腺癌细胞SW1990分为常氧组、缺氧组、常氧+吉西他滨组和缺氧+吉西他滨组。MM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多药耐药基因(MDR-1)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常氧+吉西他滨组相比,低氧+吉西他滨组的细胞增殖率明显增加,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P<0.05);低氧组和低氧+吉西他滨组HIF-1α蛋白表达分别显著高于常氧组(P<0.05或P<0.01);与常氧组相比,低氧组和低氧+吉西他滨组的MDR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缺氧状态可增加人胰腺癌细胞SW1990对吉西他滨的化疗抵抗,其机制与缺氧环境可诱导HIF-1α和MDR1基因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缺氧诱导因子-1Α 多药耐药基因 胰腺癌 化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