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芩斑枯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及室内药剂筛选
1
作者 刘燕敏 王蓉 +1 位作者 丁万隆 李勇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5期823-829,共7页
目的:明确黄芩斑枯病病原菌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的生物学特性,筛选高效安全的杀菌剂,科学防治黄芩斑枯病。方法:通过菌落生长速率法评价碳源、氮源、温度、培养基、pH、光照对多主棒孢菌落生长的影响,以及5种杀菌剂对病原菌... 目的:明确黄芩斑枯病病原菌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的生物学特性,筛选高效安全的杀菌剂,科学防治黄芩斑枯病。方法:通过菌落生长速率法评价碳源、氮源、温度、培养基、pH、光照对多主棒孢菌落生长的影响,以及5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室内毒力。结果:多主棒孢最适生长条件为胡萝卜培养基外源添加可溶性淀粉和蔗糖作为碳源、蛋白胨作为氮源、pH为6、温度为30℃。菌丝致死条件为51℃处理10 min,孢子致死条件为54℃处理10 min。98%多菌灵对多主棒孢的毒力最强,半数效应浓度(EC50)为0.07 mg·L^(-1);其次是98%咯菌腈、98%咪鲜胺和98%吡唑醚菌酯,EC50分别为0.10、0.18、3.06 mg·L^(-1);98%嘧菌酯对多主棒孢的毒力最弱,EC50为632.39 mg·L^(-1)。结论:黄芩斑枯病病原菌适生范围较广,在多种碳源、氮源、培养基及pH条件下均可生长,在中性偏弱酸、较高温条件下生长速度较快。多菌灵和咯菌腈对多主棒孢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可考虑将其用于黄芩斑枯病的田间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斑枯病 多主棒孢 生物学特性 药剂筛选
下载PDF
翡翠景天黑腐病菌山扁豆生棒孢生物学特性及室内药剂筛选
2
作者 姚锦爱 黄鹏 +2 位作者 张杰 侯翔宇 余德亿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85-789,共5页
为明确多肉植物翡翠景天黑腐病病原菌山扁豆生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的生物学特性,分别测定温度、pH、光照条件和碳、氮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以及通过测定6种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的室内毒力,筛选出高效安全的杀菌剂。结果表明:该病... 为明确多肉植物翡翠景天黑腐病病原菌山扁豆生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的生物学特性,分别测定温度、pH、光照条件和碳、氮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以及通过测定6种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的室内毒力,筛选出高效安全的杀菌剂。结果表明:该病原菌的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为7,光照有利于菌丝生长,最适碳、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蛋白胨。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6种杀菌剂对翡翠景天黑腐病病原菌的毒力差异较大,其中氯氟醚菌唑的毒力最强,EC_(50)为0.0129 mg/L;其次为咪鲜胺,EC_(50)为0.0135 mg/L;苯醚甲环唑和咯菌腈的EC_(50)分别为0.0273 mg/L和0.0296 mg/L;吡唑醚菌酯的毒力一般,EC_(50)为0.0768 mg/L;多菌灵的毒力最弱,EC_(50)为0.9353 mg/L。掌握山扁豆生棒孢的生物学特性和筛选出室内具有良好毒力效果的药剂,可为多肉植物翡翠景天的栽培及其黑腐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支撑和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翡翠景天 山扁豆生棒孢 生物学特性 毒力测定
下载PDF
木薯棒孢霉叶斑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 被引量:24
3
作者 裴月令 时涛 +3 位作者 蔡吉苗 李超萍 樊春俊 黄贵修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4期728-733,共6页
对中国木薯主产区的病害普查中,发现了一种新的叶斑病。病原菌形态鉴定和ITS序列分析表明其为山扁豆生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CMA或ME培养基、26~28℃、pH6、连续光照是其生长最适条件,光暗交替或连... 对中国木薯主产区的病害普查中,发现了一种新的叶斑病。病原菌形态鉴定和ITS序列分析表明其为山扁豆生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CMA或ME培养基、26~28℃、pH6、连续光照是其生长最适条件,光暗交替或连续光照适于产孢,孢子最适萌发温度和致死温度分别为28-30℃和55℃10min。接种试验表明该菌株和2株来自于番木瓜、2株来自于橡胶的C.cassiicola菌株均能侵染木薯和番木瓜.但致病力存在着差异。除一株来自番木瓜的菌株外,其余4个菌株均能侵染橡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山扁豆生棒孢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甜瓜棒孢叶斑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王爽 黄贵修 +1 位作者 李博勋 孔祥义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446-2452,共7页
对海南三亚发生的甜瓜棒孢叶斑病的危害症状进行了系统的描述,采用致病性试验、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引起该病的病原菌进行了鉴定,同时采用菌落生长法和玻片法测定了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甜瓜棒孢叶斑病的病原菌为... 对海南三亚发生的甜瓜棒孢叶斑病的危害症状进行了系统的描述,采用致病性试验、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引起该病的病原菌进行了鉴定,同时采用菌落生长法和玻片法测定了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甜瓜棒孢叶斑病的病原菌为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Curst.)Wei];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最适宜培养基为大豆培养基,最适温度为24~28℃,致死温度和时间为55℃、15 min,最适pH为8~10,光照有利于菌丝生长,最适碳源为乳糖,最适氮源为NaN03;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4℃,致死温度和时间为50℃、2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棒孢叶斑病 多主棒孢霉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广西烤烟棒孢霉叶斑病病原分子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补充 被引量:16
5
作者 谭海文 卢燕回 +4 位作者 王雅 陈振东 袁高庆 林纬 黎起秦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5-39,50,共6页
本文对广西烤烟棒孢霉叶斑病的病原进行鉴定,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根据该病原菌的形态特征、致病性及rDNA-ITS序列测定,将引起广西烤烟棒孢霉叶斑病的病原菌鉴定为山扁豆生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生物学特性测定结... 本文对广西烤烟棒孢霉叶斑病的病原进行鉴定,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根据该病原菌的形态特征、致病性及rDNA-ITS序列测定,将引起广西烤烟棒孢霉叶斑病的病原菌鉴定为山扁豆生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27.5℃、培养初始pH为6、以麦芽糖作为C源、硝酸钾作为N源及完全光照等条件最适合其菌丝生长;30℃、以乳糖作为C源、硝酸钾作为N源及完全黑暗等条件最有利于该菌分生孢子形成;27.5℃、湿度为100%+水膜、12h光暗交替等条件最有利于分生孢子萌发;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52℃。这是该病在广西的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棒孢霉叶斑病 山扁豆生棒孢 鉴定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7
6
作者 张春霞 何明霞 +3 位作者 李加智 王进强 蒋桂芝 侯建勇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8-101,共4页
通过对橡胶多主棒孢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5~30℃,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范围为4~8;菌丝在以麦芽糖为碳源和以KNO3为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最好。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0~35℃,最适温度为25℃... 通过对橡胶多主棒孢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5~30℃,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范围为4~8;菌丝在以麦芽糖为碳源和以KNO3为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最好。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0~35℃,最适温度为25℃;水滴是孢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在不同的pH条件下分生孢子萌发无明显差异;分生孢子在果糖中萌发率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多主棒孢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番茄棒孢叶斑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田守波 朱为民 +4 位作者 朱龙英 杨学东 张迎迎 张辉 刘娜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57-162,166,共7页
本研究采用PSA培养基对上海地区的番茄棒孢叶斑病的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及致病性测定,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病原菌,并对该病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番茄棒孢叶斑病病原菌菌落呈灰褐色,菌丝质地致密、绒毛状;分生... 本研究采用PSA培养基对上海地区的番茄棒孢叶斑病的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及致病性测定,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病原菌,并对该病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番茄棒孢叶斑病病原菌菌落呈灰褐色,菌丝质地致密、绒毛状;分生孢子单生或串生,圆柱形或倒棍棒形、顶端钝圆,基部平截,呈半透明至浅褐色,假隔膜4~10个,直或稍弯曲,基脐加厚,深褐色。结合病原菌rDNA ITS序列测定、比对后,确定该病原为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该病菌的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pH范围为4~8,产孢的最适温度约为25℃,最适pH范围为5~9,麦芽糖和乳糖为碳源的培养基适宜菌丝生长,可溶性淀粉和乳糖溶液中孢子萌发率最高,光暗交替条件适宜菌丝生长,孢子在水滴中极易萌发。这是该病在上海地区的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棒孢叶斑病 多主棒孢 病原鉴定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巴西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23
8
作者 张贺 蒲金基 +3 位作者 张欣 漆艳香 谢艺贤 张辉强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7年第3期83-87,共5页
研究多主棒孢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8℃,最适pH为6~9,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8~30℃。该菌能有效利用各种碳源和氮源,碳源以麦芽糖最好,氮源以蛋白胨最好。光照处理对菌丝生长速度影... 研究多主棒孢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8℃,最适pH为6~9,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8~30℃。该菌能有效利用各种碳源和氮源,碳源以麦芽糖最好,氮源以蛋白胨最好。光照处理对菌丝生长速度影响不显著,交替光照有利于产孢。菌丝致死温度是60℃,15min;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是55℃,5min。在PDA,PSA,Czapek等培养基上生长良好,但不能大量产孢,在保湿的卫生纸、玻璃片和橡胶离体叶片上,能大量产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棒孢霉落叶病病原菌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不同来源橡胶树多主棒孢病菌致病性及基础生物学特性的比较 被引量:13
9
作者 潘羡心 彭建华 +3 位作者 刘先宝 蔡吉苗 高宏华 黄贵修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8年第4期494-500,共7页
对已在我国海南、云南、广西等省区橡胶树上发生为害的3株多主棒孢病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和来自印度的橡胶树多主棒孢病菌进行了致病性及基础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印度HCcYD01菌株的致病力最强;基础生物学特性测定结... 对已在我国海南、云南、广西等省区橡胶树上发生为害的3株多主棒孢病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和来自印度的橡胶树多主棒孢病菌进行了致病性及基础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印度HCcYD01菌株的致病力最强;基础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参试的3株国内菌株与印度菌株间除分生孢子大小、孢子萌发和致死温度相似外,在菌落形态、最适培养基、光照条件、碳氮源利用、最适生长温度和pH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由多主棒孢引起的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业已成为影响天然橡胶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本研究旨在了解我国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的最初发病病原,为该病发生规律的研究及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多主棒孢病菌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 被引量:10
10
作者 番华彩 郭志祥 +7 位作者 白亭亭 徐胜涛 杨佩文 尹可锁 郑泗军 潘艳华 李迅东 曾莉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81-487,共7页
【目的】明确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多主棒孢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Curt)Wei]的生物学特性,为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采集自云南省香蕉种植区的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病叶片为材料,采用常规组织... 【目的】明确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多主棒孢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Curt)Wei]的生物学特性,为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采集自云南省香蕉种植区的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病叶片为材料,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单孢分离,并对病原菌进行形态特征观察及致病性测定;应用平板培养法进行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最适碳源为乳糖和甘露醇,最适氮源为蛋白胨;适宜温度为25~35℃,最适温度为28℃;病原菌仅能在p H 6~8内生长,最适p H为7;光照处理对菌丝生长有一定影响,以全黑暗条件下病原菌菌丝生长最快。在玉米粉培养基(CMA)上病原菌产孢量最高,光照与黑暗交替有利于产孢。病原菌菌丝致死温度和时间为58℃处理15 min,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和时间为51℃处理5 min。【结论】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菌丝生长温度范围较宽,偏好高温,但适应的p H较窄;病原菌产孢的关键因子是培养基营养成分和光照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叶斑病 多主棒孢菌 生物学特性 云南省
下载PDF
黄瓜靶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24
11
作者 刘鸣韬 张定法 孙化田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7-18,共2页
黄瓜靶斑病菌在10~35℃下均能生长,以30℃左右最适。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10~35℃,以25~30℃最适;同时要求90%以上的相对湿度,在水滴中萌发率最高。光照对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但对孢子的产生有抑制作用,紫外线对孢子有杀伤作用。
关键词 黄瓜 靶斑病菌 生物学特性 褐斑病 靶斑病 防治
下载PDF
辽宁省豇豆轮纹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志恒 李健冰 +3 位作者 安心 唐爽爽 郑川 王世维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9X期88-95,共8页
对辽宁省新发现的病害——豇豆轮纹病的发病症状进行了描述,并对其病原菌进行了鉴定,对病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测定。结果表明,通过柯赫氏法则证病试验,经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并与基因库中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 and Cu... 对辽宁省新发现的病害——豇豆轮纹病的发病症状进行了描述,并对其病原菌进行了鉴定,对病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测定。结果表明,通过柯赫氏法则证病试验,经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并与基因库中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 and Curt.)序列进行比对,相似性达99%,鉴定豇豆轮纹病的致病菌为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 and Curt.)。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病原菌菌丝在豇豆叶煎汁培养基上生长最快,碳源和氮源以甘露醇和牛肉浸膏最佳,最适温度为28℃,最适pH为8~10;分生孢子产生的最佳培养基为豇豆种子煎汁培养基,最佳碳源为麦芽糖,最佳氮源为牛肉浸膏,最适温度为28℃,最适pH值为9,光暗交替培养利于孢子的产生;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8℃,最适pH值为7~10;菌丝致死温度为65℃,10min;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60℃,1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省 豇豆轮纹病 多主棒孢霉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甜瓜靶斑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俊香 洪霓 古勤生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17,共7页
甜瓜(Cucumis melo L.)是我国重要的瓜类经济作物,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引起的甜瓜靶斑病是近年新突发病害,通常引起叶部靶斑症状,对甜瓜生产造成重要损失。为了更好地防控甜瓜靶斑病,系统研究了多主棒孢甜瓜分离物广西菌... 甜瓜(Cucumis melo L.)是我国重要的瓜类经济作物,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引起的甜瓜靶斑病是近年新突发病害,通常引起叶部靶斑症状,对甜瓜生产造成重要损失。为了更好地防控甜瓜靶斑病,系统研究了多主棒孢甜瓜分离物广西菌株的生物学特性,深入探讨了该菌的最适产孢,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条件。结果表明,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是葡萄糖,最适氮源是KNO3,最适温度是27℃,最适pH是6~9,最适产孢培养基是寄主干叶培养基。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碳源是蔗糖和葡萄糖,最适pH是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多主棒孢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金叶女贞棒孢叶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及系统发育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树和 周彩勤 +1 位作者 张奎望 刘慧迪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74-1181,共8页
对新见的金叶女贞Ligustrum×vicaryi棒孢叶斑病病原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进行形态学、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及分子系统发育研究,为该病的诊断和防控提供理论基础。对病叶进行保湿培养,观察病原菌孢子形态和大小;采用菌丝... 对新见的金叶女贞Ligustrum×vicaryi棒孢叶斑病病原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进行形态学、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及分子系统发育研究,为该病的诊断和防控提供理论基础。对病叶进行保湿培养,观察病原菌孢子形态和大小;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不同温度、pH值、光照及碳氮源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方法测定其对不同寄主致病性;将病原菌的rDNA-ITS,β-tubulin基因和ef-1α基因扩增测序后,在GenBank进行序列比对,用MEGA软件进行系统发育进化分析,采用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表明:多主棒孢在自然发病叶片上形成的分生孢子比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形成的分生孢子具有更多的隔膜且更长。多主棒孢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5℃不能生长;多主棒孢在pH值为4~11时都能生长,适宜生长的pH值为6~8;光暗交替(12 h光照/12 h黑暗)有利于菌丝生长。多主棒孢能够利用多种碳氮源,对麦芽糖利用率最高,蛋白胨和酵母膏是最适合的氮源。致病性测定表明:金叶女贞上分离C.cassiicola除了侵染金叶女贞外,还可侵染黄瓜Cucumis sativus,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辣椒Capsicum annuum和茄S.melongena,不同植物叶片上的显症时间及病斑大小存在差异,金叶女贞表现最感病。基于rDNA-ITS序列、β-tubulin基因序列和ef-1α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金叶女贞上分离菌株与黄瓜上分离的菌株归在一个分支,自展支持率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学 金叶女贞 叶斑病 多主棒孢 生物学特性 系统发育分析
下载PDF
海南茄子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爽 黄贵修 +1 位作者 李博勋 孔祥义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20期106-108,112,共4页
对海南发生的茄子棒孢霉叶斑病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测定。根据该病原菌的形态特征、致病性及rDNA-ITS序列测定,将引起该病害的病原菌鉴定为多主棒孢霉;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24-30℃、pH值7-9和完全光照为该病原菌菌落生... 对海南发生的茄子棒孢霉叶斑病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测定。根据该病原菌的形态特征、致病性及rDNA-ITS序列测定,将引起该病害的病原菌鉴定为多主棒孢霉;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24-30℃、pH值7-9和完全光照为该病原菌菌落生长的最适条件,菌株在常用真菌培养基上均能生长,且影响不显著。病原菌菌株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8℃,致死温度为55℃1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子棒孢霉叶斑病 多主棒孢霉 鉴定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啶酰菌胺不同抗性类型多主棒孢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4
16
作者 阎昱韬 孙炳学 +5 位作者 陈长军 谢学文 柴阿丽 李磊 石延霞 李宝聚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73-983,共11页
由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引起的黄瓜棒孢叶斑病是黄瓜上的重要病害。本研究测定了对啶酰菌胺不同抗性类型多主棒孢的生物学特性差异和环境适合度,旨在为探明多主棒孢对啶酰菌胺的抗性变化机制提供生物学研究基础。随机选取不... 由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引起的黄瓜棒孢叶斑病是黄瓜上的重要病害。本研究测定了对啶酰菌胺不同抗性类型多主棒孢的生物学特性差异和环境适合度,旨在为探明多主棒孢对啶酰菌胺的抗性变化机制提供生物学研究基础。随机选取不同地区24株对啶酰菌胺具有不同抗性类型的多主棒孢,分析了7种类型抗性突变体对几种不同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SDHIs)杀菌剂的交互抗性、不同抗性类型多主棒孢在无药剂选择压力下的抗性遗传稳定性,以及抗性突变体在不同碳源、氮源、温度等环境条件下的生物学特性及适合度。结果表明:除突变类型SdhB-H278Y及SdhB-H278R对啶酰菌胺与氟吡菌酰胺之间存在负交互抗性外,其他突变类型对啶酰菌胺与吡噻菌胺、氟吡菌酰胺及萎锈灵之间均表现为正交互抗性;所有突变类型菌株的抗药性均能稳定遗传;不同突变类型菌株之间致病性存在差异,其中SdhD-D95E突变体的致病力最强;利于所有突变类型菌株生长的碳源是麦芽糖,氮源种类则对突变体的生长影响不显著;各突变类型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范围为25~30℃,其中突变体SdhD-D95E在高于30℃条件下菌丝生长速率大于其他突变体;耐热性研究中,抗性突变体经65℃高温处理45 min后无法存活,同时发现,60℃条件下突变体能正常生长,而敏感菌株不能生长;各质量浓度NaCl处理下,SdhD-D95E突变菌株菌丝生长速率快于其他突变菌株,而SdhBH278Y突变菌株慢于其他突变菌株;葡萄糖对SdhB-H278R突变菌株的生长较为重要。研究表明,对啶酰菌胺不同抗性类型多主棒孢突变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适合度存在差异,SdhDD95E突变菌株适合度有所提高,表明该突变类型多主棒孢在田间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容易形成优势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啶酰菌胺 多主棒孢 棒孢叶斑病 生物学特性 适合度 抗药性 交互抗性 竞争力
下载PDF
黑龙江省黄瓜棒孢叶斑病分布及病菌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笛 刘齐月 +3 位作者 刘东 陶磊 王春龙 张艳菊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7-14,共8页
对黑龙江省保护地发生的黄瓜棒孢叶斑病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对疑似该病的致病菌进行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同时以鉴定出的黄瓜棒孢叶斑病菌菌株JMS-1fh为试验材料,采用菌落生长法和玻片法对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黄... 对黑龙江省保护地发生的黄瓜棒孢叶斑病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对疑似该病的致病菌进行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同时以鉴定出的黄瓜棒孢叶斑病菌菌株JMS-1fh为试验材料,采用菌落生长法和玻片法对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黄瓜棒孢叶斑病菌的病原菌为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Curt)Wei.),该病在黑龙江省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等多地均有发生。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28℃,最适碳源为甘露醇,最适氮源为甘氨酸,最适pH为6~8,光照条件有利于菌丝的生长,菌丝致死温度为55℃、10 min,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5℃、5 min,分生孢子在25℃时萌发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棒孢叶斑病 多主棒孢霉 分布 生物学特性
原文传递
芝麻棒孢根腐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孙会杰 高德学 +3 位作者 程洪森 那艳斌 孙敏杰 张晓波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06-511,共6页
芝麻多主棒孢根腐病是近年来我国芝麻产区严重发生和流行的芝麻新病害,局部地区已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对芝麻多主棒孢根腐病病原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的生物学特性及病害症状进行系统研究,旨在为该病的深入研究和综合防治提供科... 芝麻多主棒孢根腐病是近年来我国芝麻产区严重发生和流行的芝麻新病害,局部地区已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对芝麻多主棒孢根腐病病原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的生物学特性及病害症状进行系统研究,旨在为该病的深入研究和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基于病原菌致病性测定和田间病害症状系统观察发现,该病的典型症状为植株萎蔫,叶片自下而上黄化、干枯;植株早衰,蒴果不能正常成熟而死亡;根系发育不良,须根少,红棕色或红褐色,腐烂。病菌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对芝麻根腐病菌的生长量和菌落形状有显著影响,在V8、CMA、ATCC、PSA、OA、PDA等6种培养基上生长最快,菌落日生长量最大,气生菌丝较短、菌落致密,病菌适宜生长温度范围为25~30℃,最适为28℃。病菌在pH值4.5~11.5范围内均可生长,pH值6.5时生长最快;病菌对碳源利用较为广泛,在以葡萄糖、木糖、麦芽糖、半乳糖、甘露醇、果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均适宜生长,木糖为碳源时病菌生长最快;病菌最适氮源为蛋白胨和牛肉浸膏;光照处理对菌丝生长有一定影响,以全光照条件下病原菌菌丝生长最快,其次为光暗交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多主棒孢 根腐病 病害症状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莲藕棒孢霉叶斑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晓宇 李增平 +2 位作者 郑志淋 张宇 吴如慧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34-740,共7页
对海南省海口市桂林洋莲藕田的莲藕植株上发生的一种新病害莲藕棒孢霉叶斑病的病原进行了鉴定,并对病原菌进行了生物学特性测定。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为山扁豆生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 (Berk.&Curst.) Wei];病原菌菌丝生长... 对海南省海口市桂林洋莲藕田的莲藕植株上发生的一种新病害莲藕棒孢霉叶斑病的病原进行了鉴定,并对病原菌进行了生物学特性测定。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为山扁豆生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 (Berk.&Curst.) Wei];病原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条件为温度25~30℃,pH 6~9,碳源为无水葡萄糖或D-木糖,氮源为牛肉膏或大豆蛋白胨;最适生长条件为温度28℃,pH 7,碳源为无水葡萄糖,氮源为牛肉膏。光照对该病原菌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藕 叶斑病 山扁豆生棒孢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番茄叶斑病和果斑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绍丽 吴仁锋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22期104-107,共4页
从武汉市番茄大棚番茄叶片和果实上分离出引起番茄叶斑病和果斑病的病原真菌,对该菌进行了病原菌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经形态学观察、致病性测定及分子鉴定该病原菌为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对该菌株生物学特... 从武汉市番茄大棚番茄叶片和果实上分离出引起番茄叶斑病和果斑病的病原真菌,对该菌进行了病原菌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经形态学观察、致病性测定及分子鉴定该病原菌为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对该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该病原菌喜光照,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5~30℃,生长适宜pH为7~9,喜欢弱碱性生长环境,供试5种碳源中葡萄糖的利用效果最好,5种氮源中硝酸钾利用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叶斑病 番茄果斑病 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