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2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inical efficacy of mask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children with severe pneumonia
1
作者 Xuan Zhou Lin Shi +3 位作者 Zhi-Xiong Lin Jiang Chen Ling Xie Chang-Hui Zhang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2018年第7期36-38,共3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mask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CPAP)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children with severe pneumonia. Methods: A total of 100 cases of children with severe pne...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mask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CPAP)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children with severe pneumonia. Methods: A total of 100 cases of children with severe pneumon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study group with 50 children and control group with 50 children. These 100 children were given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measures: treatment of anti-infection, anti-respiratory failure, anti-heart failure (if necessary), relieving cough and reducing sputum, aerosol inhalation, limited fluid volume, nutrition support etc. Children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added mask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CPAP). Children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added ordinary mask oxygen inhalation. Investigated and checked the treatment effect in thes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SaO2, PaO2 in both two groups were showed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efore the treatment. PaO2 of the study group i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oxygen inhalation tim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obviously less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which was 96.0% vs 66.0%. Conclusion: The mask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CPAP) mechanical ventila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related symptoms and blood gas status of the children with severe pneumonia, shorten the oxygen inhalation time and had remarkable eff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VERE PNEUMONIA MASK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cpap) CURATIVE effect
下载PDF
NCPAP和Bi-level N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评价及对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邵红梅 严建江 蹇涵 《新医学》 2012年第12期854-857,共4页
目的:评价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和双水平NCPAP(Bi-level NCPAP)对早产儿中度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治疗效果及对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42例符合标准中度RDS的早产儿,胎龄28~34周,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采用NCPAP治疗(压力6 cmH... 目的:评价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和双水平NCPAP(Bi-level NCPAP)对早产儿中度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治疗效果及对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42例符合标准中度RDS的早产儿,胎龄28~34周,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采用NCPAP治疗(压力6 cmH2O)和Bi-level NCPAP治疗(低压4.0 cm H2O,高压7.5 cm H2O)。在出生后第1、7日检测早产儿血清细胞因子(IL-6、IL-8、TNF-α)水平,记录患儿需要呼吸支持和氧依赖的时间以及出院时的胎龄,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早产儿均存活,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出生后第1、7日B组血清IL-6、IL-8、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NCPAP组(P均<0.05)。两组早产儿组内不同时间血清三种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需要呼吸支持的时间、氧依赖时间均长于B组(P均<0.05)、出院时胎龄大于B组(P<0.05)。结论:与NCPAP相比,Bi-level NCPAP能更好地改善通气、缩短呼吸支持和氧依赖的时间,缩短早产儿住院时间,所引起炎症反应程度也较NCPAP低,因此Bi-level NC-PAP对早产儿具有更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 双水平经鼻持续气道正压 早产 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双水平正压通气与肺康复训练在AE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3
作者 卢坤琴 张华俊 陈龙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5年第1期83-87,共5页
目的:探讨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与肺康复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10月如皋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AE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三组,各40例。常规组采取... 目的:探讨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与肺康复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10月如皋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AE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三组,各40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治疗,BiPAP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BiPAP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取肺康复训练。对比三组运动耐力、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血清学指标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三组运动耐力、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血清学指标及生活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联合组6 min步行距离长于常规组、BiPAP治疗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FVC、动脉血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pO_(2))均高于常规组、BiPAP治疗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_(2))、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均低于常规组、BiPAP治疗组,且BiPAP治疗组6 min步行距离长于常规组,FVC、FEV_(1)、FEV_(1)/FVC、PaO_(2)、SpO_(2)均高于常规组,PaCO_(2)、PCT、IL-6、SGRQ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BiPAP或肺康复训练均能改善AE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与BiPAP相比,肺康复训练能更好地增强AE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运动耐力、肺功能,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慢性呼吸衰竭 双水平正压通气 肺康复训练
下载PDF
CPAP和Auto-CPAP治疗重度OSAHS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6
4
作者 岳英明 孟琨 邱小建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0-127,共8页
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与自动调节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Auto-CPAP)治疗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与自动调节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Auto-CPAP)治疗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依从性,及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情况。方法通过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选取重度OSAHS患者60例,PSG正常对照组56例,均行肺功能检查(pulmonary function test,PFT)。将重度OSAH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CPAP组和Auto-CPAP组各30例,分别接受CPAP和Auto-CPAP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的PSG参数、呼吸机治疗所需压力、平均每晚呼吸机使用时间、Epworth嗜睡量表评分(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及肺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1)重度OSAHS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1秒用力呼出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1秒用力呼出容积实测值与预计值比值(FEV1%)、FEV1/FVC、肺总量(total lung capacity,TLC)实测值与预计值比值(实测值与预计值比值)、一氧化碳弥散量(carbon monoxide diffusing capacity,DLCO)实测值与预计值比值、气道总阻力(airway resistance 5,R5)实测值与预计值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闭合总量(closing capacity,CC)/功能残气量(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FRC)%(P=0.038)、50%最大呼气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50)实测值与预计值比值(P=0.041)、最大呼气中段流速(maximum midexpiratory flow,MMEF)实测值与预计值比值(P=0.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治疗后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CPAP组和Auto-CPAP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nighttime mean pulse oxygen saturation,M Sa O2)、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nighttime the lowest pulse oxygen saturation,L Sa O2)、睡眠潜伏期(sleep latency,SL)、睡眠效率(sleep efficiency,SE)、FVC、FEV1、FEV1%、FEV1/FVC、TLC实测值与预计值比值、DLCO实测值与预计值比值、R5实测值与预计值比值、CC/FRC%、PEF50实测值与预计值比值、MMEF实测值与预计值比值、ESS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uto-CPAP组觉醒次数(wake after sleep onset,WASO),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及快速动眼(rapid eye movement,REM)期睡眠各占总睡眠时间(total sleep time,TST)的比例、呼吸机治疗所需压力、平均每晚呼吸机使用时间与CPA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的AHI、WASO、Ⅰ期+Ⅱ期比例、ESS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 Sa O2、L Sa O2、Ⅲ期+Ⅳ期比例、REM比例指标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和SE指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的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FEV1/FVC、TLC实测值与预计值比值、DLCO实测值与预计值比值、R5实测值与预计值比值、CC/FRC%、PEF50实测值与预计值比值、MMEF实测值与预计值比值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病例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重度OSAHS患者早期肺功能受损病变主要发生在小气道且该病变呈不可逆趋势。CPAP和Auto-CPAP对于重度OSAHS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相当,但Auto-CPAP对患者睡眠结构改善更佳且依从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自动调节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多导睡眠图 肺功能
下载PDF
CPAP联合珂立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小娟 张西嫔 +2 位作者 赵智 雷宏涛 马小宁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1113-1114,共2页
目的研究珂立苏联合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观察组给予王可立苏联合CPAP治疗,对照组给予CPAP治疗。结果... 目的研究珂立苏联合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观察组给予王可立苏联合CPAP治疗,对照组给予CPAP治疗。结果:从2d内各时间点的x线胸片结果看见:两组在接受治疗之后检查评分逐渐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患儿3d内存活率:观察组93.5%,高于对照组的51.72%(P〈0.05)。结论:珂立苏联合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追综合征(RDS)疗效显著,可改善新生儿的肺通气功能,大大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RDS)的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珂立苏 持续正压通气(cpap)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IDS)
下载PDF
CPAP对OSAS小型猪上气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兵 赵黎明 +3 位作者 王海青 修清玉 沈俊 张慧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31-635,共5页
观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小型猪上气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12只雄性成年小型猪随机分为A、B两组,给予连续22d、6h/d低压低氧处理。之后A组再给予30d、6h/d的CPA... 观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小型猪上气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12只雄性成年小型猪随机分为A、B两组,给予连续22d、6h/d低压低氧处理。之后A组再给予30d、6h/d的CPAP治疗,B组饲养30d。低压低氧处理和CPAP治疗后,小型猪均行咽部CT扫描、口咽部呼吸压力检查,之后处死动物,取咽部组织行光镜检查。咽部CT扫描显示,A组CPAP治疗后舌骨前区,舌骨后区咽腔左右径显著增大(P<0.05),咽腔前后径无显著变化(P>0.05);舌骨前区后壁厚度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侧壁厚度无显著差异(P>0.05);A组CPAP治疗后较B组咽腔前后径数值减小,左右径数值增大,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CPAP治疗后软腭区、舌骨前区咽腔后壁显著较B组厚(P<0.05),侧壁厚度较B组无显著差异(P>0.05)。A组CPAP治疗后,咽部吸气负压较治疗前显著减小(P<0.05),亦低于B组(P<0.05)。光镜下,A组CPAP治疗后局部上皮组织增生,固有层炎症细胞浸润;咽肌横纹不清,局部肌纤维结构模糊,肌间隙有脂肪;B组病变程度较A组重。结果提示CPAP治疗使可OSAS小型猪上气道结构和功能趋于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动物模型 CT扫描 病理
下载PDF
CPAP对OSAS小型猪睡眠生理学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赵黎明 李兵 +2 位作者 王海青 王桂芳 修清玉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62-865,共4页
研究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小型猪睡眠生理的影响。12只成年雄性小型猪随机分为A、B两组,均予22d、6h/d间歇性低压低氧处理。之后A组再给予30d、6h/d的CPAP治疗,B组饲养30d。低压低氧处理及CPAP治疗后... 研究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小型猪睡眠生理的影响。12只成年雄性小型猪随机分为A、B两组,均予22d、6h/d间歇性低压低氧处理。之后A组再给予30d、6h/d的CPAP治疗,B组饲养30d。低压低氧处理及CPAP治疗后,均行睡眠监测、咽部吸气负压检查。由软件得出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呼吸暂停指数(Apnea index,AI)、低通气指数(Hypopnea index,HI)、平均血氧饱和度(SpO2)。A组CPAP治疗后较治疗前AHI、AI均显著减少(P<0.05);而SpO2显著提高(P<0.05);HI无显著改变。A组CPAP治疗后AHI、AI、HI均显著低于B组(P<0.05);SpO2则显著高于B组(P<0.05)。B组饲养30d前后AHI、AI、HI、SpO2无显著差异。A组CPAP治疗后咽部吸气负压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并低于B组(P<0.05);B组30d后吸气负压增大(P<0.05)。结果提示CPAP治疗可显著改善OSAS小型猪的睡眠生理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动物模型 睡眠监测 睡眠生理
下载PDF
CPAP治疗难治性高血压合并OSAHS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邹斌 邹容 +3 位作者 郭晓莹 李光明 刘吉华 宋军福 《当代医学》 2016年第28期1-2,共2页
目的探讨无创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难治性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0例难治性高血压合并OSAHS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19例,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增加C... 目的探讨无创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难治性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0例难治性高血压合并OSAHS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19例,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增加CPAP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觉醒指数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醒后血压、夜间血压、AHI和Sa O2分别是(137±11)mm Hg、(81±5)mm Hg、(131±9)mm Hg、(80±4)mm Hg、(15.1±0.8)次/h、(94.5±2.5)%,对照治疗后醒后血压、夜间血压、AHI和Sa O2分别是(145±13)mm Hg、(93±7)mm Hg、(139±10)mm Hg、(90±7)mm Hg、(23.8±3.9)次/h、(88.4±3.1)%,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AP治疗难治性高血压合并OSAHS的临床疗效确切,患者睡眠状况明显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气道正压通气 难治性高血压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下载PDF
自制CPAP装置用于单肺通气对动脉氧分压及肺内分流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于美钢 黄钰婷 +2 位作者 莫毅洁 马利 梁宁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6年第4期285-288,共4页
目的观察自制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装置用于单肺通气(OLV)对动脉血氧分压及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肺叶切除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CPAP组(A组)和肺萎陷组(B组),每组20例。A组单肺通气时在患侧肺使用自制CPAP装置... 目的观察自制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装置用于单肺通气(OLV)对动脉血氧分压及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肺叶切除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CPAP组(A组)和肺萎陷组(B组),每组20例。A组单肺通气时在患侧肺使用自制CPAP装置给予5cm H2O纯氧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B组未予任何干预措施。分别于单肺通气前(T0)、单肺通气后30min(T1)、单肺通气后60 min(T2)测定动脉及混合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并根据公式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结果两组T0时点PaO2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点A组的PaO2均较B组高(P〈0.01),而Qs/Qt两组间各时点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肺通气期间,在患侧肺使用该自制CPAP装置给予5 cm H2O CPAP,可增加动脉血氧分压,但对肺内分流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肺通气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肺内分流 动脉氧分压
下载PDF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与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在小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中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0
作者 段晨初 甄立娜 张中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684-685,共2页
目的分析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与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在小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中的疗效比较:方法:随机将80例小儿肺炎并呼吸衰竭患儿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结果:在临床治疗有效率方面.两组患儿比较差... 目的分析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与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在小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中的疗效比较:方法:随机将80例小儿肺炎并呼吸衰竭患儿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结果:在临床治疗有效率方面.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临床中在治疗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时,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的治疗效果和BiPAP的治疗效果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 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 小儿肺炎 呼吸衰竭
下载PDF
加温加湿高流量吸氧在早产儿CPAP撤离后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包志丹 王鲁春 +3 位作者 凌厉 万俊 陈英 吴琼琼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11期1381-1383,共3页
目的探讨加温加湿高流量鼻导管吸氧(HHHFNC)在早产儿持续性呼气末正压通气(CPAP)撤离后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孕周≤34周、出生体质量≤2 000g及日龄≤24... 目的探讨加温加湿高流量鼻导管吸氧(HHHFNC)在早产儿持续性呼气末正压通气(CPAP)撤离后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孕周≤34周、出生体质量≤2 000g及日龄≤24h且准备撤离CPAP的早产儿82例为研究对象。将纳入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HHHFNC组)43例和对照组(鼻导管吸氧组)39例,观察患儿一次性成功撤离CPAP的比例、总呼吸支持所需时间、体质量增长速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生率、院内感染及撤离CPAP后气漏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一次性撤离CPAP成功率较高(χ~2=4.89,P<0.05),所需氧气治疗时间、总呼吸支持时间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23、2.17,均P<0.05),治疗组体质量增长速度较对照组快(t=2.15,P<0.05)。两组患儿的BPD和ROP的发生率、院内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均未发生气漏。结论与鼻导管吸氧比,HHHFNC作为CPAP撤离后的呼吸支持,患儿一次性CPAP撤离成功率高,需氧气及呼吸支持的时间短,体质量增长快。BPD及ROP发生率、气漏及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均未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加温加湿高流量鼻导管吸氧 鼻导管吸氧
下载PDF
CPA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包丽丽 学峰 贾海玉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5期444-447,共4页
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合并高血压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01~2018-02期间就诊于内蒙... 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合并高血压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01~2018-02期间就诊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保健中心及心血管内科门诊且经多导睡眠监测确诊的OSAHS合并高血压的病人32例为研究对象,在维持原有降压药物治疗的基础上,32例病人予CPAP治疗;分别记录治疗前、后多导睡眠图和24 h动态血压的监测参数,观察变化情况。结果:CPAP治疗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sleep apnea hypopnea index,AHI)明显下降,最低血氧饱和度(minimal Sa O2,m Sa O2)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除了清晨血压,其余血压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并以24 h平均收缩压、白天平均收缩压改善显著占优。结论:CPAP治疗能显著改善OSAHS病人睡眠质量,同时能降低OSAHS病人的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高血压 治疗效果
下载PDF
Cpap与Bipap应用于急性左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刘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7期552-554,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持续正压通气(Cpap)与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比3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Cpap治疗的急性左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Cpap组)与3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Bipap治...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持续正压通气(Cpap)与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比3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Cpap治疗的急性左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Cpap组)与3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Bipap治疗的急性左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Bipap组)治疗前后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呼吸及血气分析[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SBP、DBP、心率、呼吸及PaO2、PaCO2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经治疗12 h后两组以上指标均明显改善,且Bipap组改善较Cpap组更为明显。结论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Bipap治疗可显著提高急性左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左心衰 呼吸衰竭 持续正压通气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下载PDF
抑郁症合并OSA患者临床症状、糖脂水平的变化及超短期CPAP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丽 邱平云 +5 位作者 孔晓明 陈领 杜洋 余家快 王婷 朱囡囡 《临床肺科杂志》 2023年第3期394-398,共5页
目的 探讨抑郁症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SA)患者临床症状、糖脂水平的变化,同时观察在精神科住院环境下超短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Continuous Postive Airway Pressure, CPAP)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 目的 探讨抑郁症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SA)患者临床症状、糖脂水平的变化,同时观察在精神科住院环境下超短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Continuous Postive Airway Pressure, CPAP)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22年5月在我院完成整夜多导睡眠呼吸监测的抑郁症患者,从中选取两组,分别为抑郁症组(n=42)、抑郁症合并OSA组(n=40)。比较两组被试者临床症状及糖脂水平。抑郁症合并OSA组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常规治疗组和CPAP联合治疗组,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CPAP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超短期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被试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糖脂水平变化的差异,观察超短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影响。结果 抑郁症合并OSA组GLU、TC、TG、HAMD评分、HAMA评分均高于抑郁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症共病OSA组AHI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治疗后,CPAP联合治疗组的糖代谢指标及抑郁情绪改善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 抑郁症合并OSA患者存在更严重的糖脂水平紊乱及不良情绪,超短期CPAP治疗可优化患者的糖代谢情况,对抑郁症状的缓解有正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短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抑郁症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糖脂水平
下载PDF
CPAP结合咖啡因治疗早产儿频发呼吸暂停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安伟 《中外医疗》 2016年第22期57-58,66,共3页
目的为了提高治疗早产儿频发呼吸暂停的效果并减少各种不良事件发生的情况,探讨和研究给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呼吸机联合咖啡因治疗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按照随机原则抽取68例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来该院治疗的早产儿频发呼吸暂停... 目的为了提高治疗早产儿频发呼吸暂停的效果并减少各种不良事件发生的情况,探讨和研究给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呼吸机联合咖啡因治疗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按照随机原则抽取68例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来该院治疗的早产儿频发呼吸暂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抽签的方法方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入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咖啡因治疗,而试验组患儿同时给予CPAP呼吸机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差异。结果经过对比研究发现,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24(70.59%)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30(88.24%),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呼吸机联合咖啡因治疗早产儿频发呼吸暂停,不仅能够明显的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预防和减少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疗效确切,值得推荐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因 早产儿呼吸暂停 cpap呼吸机
下载PDF
自制简易CPAP在新生儿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姚君 《四川医学》 CAS 2010年第12期1818-1820,共3页
目的自制简易CPAP对56例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患儿的救治。方法 2009年以来我科收治的56例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患儿,经自制简易CPAP给氧前后的临床表现的观察及血气指标变化的监测。结果使用自制CPAP后52例患儿呼吸困难,缺氧... 目的自制简易CPAP对56例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患儿的救治。方法 2009年以来我科收治的56例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患儿,经自制简易CPAP给氧前后的临床表现的观察及血气指标变化的监测。结果使用自制CPAP后52例患儿呼吸困难,缺氧症状明显改善。血气分析示PaO2明显提高,PaCO2明显降低,各项指标监测显示在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效率为92.9%。结论 CPAP可以改善氧合血症,简便可行,对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患儿的治疗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易cpap 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
下载PDF
高血压合并OSAHS患者CPAP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戴瑞 张良良 《新疆医学》 2019年第6期607-609,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性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01-2018.02期间就诊于石河子市人民医院高血压、老年病科门诊且经多导睡眠监测确诊的高血压合并OSAHS患者68例为... 目的探讨持续性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01-2018.02期间就诊于石河子市人民医院高血压、老年病科门诊且经多导睡眠监测确诊的高血压合并OSAHS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CPAP治疗组,常规治疗组维持原有降压治疗方案,CPAP组在原有降压治疗基础上给予CPAP治疗一周,分别记录治疗前、后两组通气指标AHI和SaO2的变化情况,以及血压变化情况,观察对比两组间差异。结果CPAP治疗后与常规治疗组及治疗前比较AHI均明显下降,SaO2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APA组dSBP、nDBP、nSBP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AP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同时对高血压合并OSAHS病人的降压作用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
下载PDF
布地奈德及BIP AP联合小剂量肾上腺素对老年性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
18
作者 李树云 刘爱环 《中国伤残医学》 2025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及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联合小剂量肾上腺素对老年性重症哮喘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12月寿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老年性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资料,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及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联合小剂量肾上腺素对老年性重症哮喘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12月寿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老年性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资料,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联合BIPAP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小剂量肾上腺素治疗。两组均治疗1周。比较两组免疫功能、肺功能、血气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周后,两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治疗1d后,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及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均高于治疗1d后,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26%,低于对照组的2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及BIPAP联合小剂量肾上腺素治疗老年性重症哮喘并呼吸衰竭患者,能更有效地提升患者的免疫功能和肺功能水平,改善血气指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重症哮喘 呼吸衰竭 布地奈德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肾上腺素 肺功能 免疫状态
原文传递
痰湿证睡眠呼吸暂停患者CPAP压力水平研究
19
作者 陈懿宇 汪卫东 孙书臣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095-2098,共4页
目的:对痰湿证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运用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探讨呼吸机压力水平和BMI、颈围、最低血氧、AHI、鼾声指数的关系,推导相关压力值计算公式,方便临床应用。方法:对54例痰湿证OSA患者行呼吸机压力滴定,分析呼吸机压力水... 目的:对痰湿证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运用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探讨呼吸机压力水平和BMI、颈围、最低血氧、AHI、鼾声指数的关系,推导相关压力值计算公式,方便临床应用。方法:对54例痰湿证OSA患者行呼吸机压力滴定,分析呼吸机压力水平和BMI、颈围、最低血氧、AHI、鼾声指数的相关性,得出平均压力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用于临床参考。结果:(1)CPAP治疗前后AHI指数和鼾声指数有显著差异(P<0.01),CPAP治疗疗效显著。(2)BMI、颈围、最低血氧、AHI、鼾声指数均和平均压力直线相关(P<0.01)。(3)根据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得出平均压力=0.220×颈围+0.036×AHI+0.001×鼾声指数-3.746。结论:OSA患者BMI、颈围、最低血氧、AHI、鼾声指数均与CPAP平均压力显著相关,通过回归方程计算得出相关压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湿证睡眠呼吸暂停患者 持续正压通气 压力水平
原文传递
CPAP治疗腭裂术后鼻音功能亢进的个案研究
20
作者 万勤 张莉 黄昭鸣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10年第3期58-60,共3页
目的 通过对一例腭裂术后腭咽闭合功能不全患者进行治疗,探索解决此类患者鼻音功能亢进问题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该患者实施持续正性气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CPAP)治疗,利用"鼻流量检测仪"监控其鼻音功能改善... 目的 通过对一例腭裂术后腭咽闭合功能不全患者进行治疗,探索解决此类患者鼻音功能亢进问题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该患者实施持续正性气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CPAP)治疗,利用"鼻流量检测仪"监控其鼻音功能改善情况.采用单一被试实验设计,检验患者治疗前后鼻流量各项指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该患者发/a/、/i/、/u/音和说"姥姥有鱼"句子时的鼻流量均有明显下降.结论 CPAP治疗对于改善腭裂术后因腭咽闭合不全所致的鼻音功能亢进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ap 腭裂 腭咽闭合不全 鼻音功能亢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