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在线滤波的ENSO强度预测模型及2023/2024年El Niño强度的预测
1
作者 宣卓林 张文君 姜枫 《气象科学》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本文利用在线滤波代替Lanczos滤波,建立实时的累积高频风指数并构建ENSO强度预测模型。结果显示,在线滤波定义的累积高频风事件与Lanczos滤波有着类似的时空分布特征,这一大气信号与海洋充放电过程是决定ENSO成熟期强度的关键信号,且在... 本文利用在线滤波代替Lanczos滤波,建立实时的累积高频风指数并构建ENSO强度预测模型。结果显示,在线滤波定义的累积高频风事件与Lanczos滤波有着类似的时空分布特征,这一大气信号与海洋充放电过程是决定ENSO成熟期强度的关键信号,且在冷暖位相下呈高度非对称特征。La Niña成熟期强度主要与2月热带太平洋的暖水体积及前一年12月至当年4月赤道中西太平洋累积东风事件紧密相关。相较之下,El Niño成熟期强度则与热带太平洋更大范围的海洋充电过程和东扩的西风事件紧密联系。基于上述非对称热带海气信号构建的ENSO强度预测模型可以稳定有效且较准确地预测ENSO强度。模型在6个月的预报时效下预测2023/2024年冬季Ni1o3.4约为1.9℃,为一次强El Niño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滤波 实时累积高频风指数 enso强度预测
下载PDF
STUDY OF A COMPREHENSIVE MONITORING INDEX FOR TWO TYPES OF ENSO EVENTS 被引量:1
2
作者 曹璐 孙丞虎 +2 位作者 任福民 袁媛 江静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SCIE 2015年第2期153-160,共8页
Some recent studies presented two existing types of ENSO events, one is the Eastern-Pacific(EP) type and the other the Central-Pacific(CP) type.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monitoring ability of several current operationa... Some recent studies presented two existing types of ENSO events, one is the Eastern-Pacific(EP) type and the other the Central-Pacific(CP) type.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monitoring ability of several current operational ENSO indice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 single index could not distinguish the EP and CP in the historical ENSO events during 1950-2009. The Nio 3 index may only be suitable for monitoring the EP-type ENSO, while the Nio 4 index works only for the CP-type ENSO. In order to capture the occurrence of ENSO events and distinguish the type, we considered a new monitoring index group using Nio 3 and Nio 4 indices. Further analysis confirmed that this index group can monitor different types of historical ENSO events with different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It has a good performance in determ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NSO events, including peak intensity, onset,decay, and mature ph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so事件 监测指标 东太平洋 历史事件 海表面温度 CP型 监测能力 空间分布
下载PDF
Diagnosis of the ENSO modulation of tropical cyclogenesis over the southern South China Sea using a genesis potential index 被引量:2
3
作者 WANG Lei ZHANG Qiongwan LI Weibiao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5期54-68,共15页
The modulation of tropical cyclogenesis over the southern South China Sea (SSCS) by the El Nin o- 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 is examined in October-December (OND), when tropical cyclone (TC) activities are most activ... The modulation of tropical cyclogenesis over the southern South China Sea (SSCS) by the El Nin o- 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 is examined in October-December (OND), when tropical cyclone (TC) activities are most active in this region.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re were more TCs formed over the SSCS during La Nin a years and less TCs during El Nin o years. How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cluding low-level vorticity, mid-level relative humidity, vertical wind shear, and potential intensity) contribute to this influence is investigated, using a genesis potential (GP) index developed by Emanuel and Nolan. Composite anomalies of the GP index are produced for El Nin o and La Nin a years separately, which could account for the changes of TC frequency over the SSCS in different ENSO phases. The degree of contribution by each factor is determined quantitatively by producing composites of modified indices in which only one of the contributing factors varies, with the others set to climatolog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id-level relative humidity makes the largest contribution to the ENSO modulation of tropical cyclogenesis over the SSCS. Although warmer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 (SSTs) and larger amount of evaporation from the ocean surface were observed over the SSCS during El Nin o years, anomalous descending motions due to the anomalous Walker circulations inhibited the upward transports of water vapor and led to less moisture contents in the middle troposphere, which suppressed TC form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enso 中国南部 调制 SSCS 海域 诊断 相对湿度
下载PDF
ENSO事件对长江源区径流演变的影响
4
作者 邵骏 钱晓燕 +3 位作者 谢珊 杜涛 汤瑶瑶 向碧为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3-179,185,共8页
以长江源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沱沱河站、直门达站实测径流系列,分析两站近60年来径流演变趋势,利用海洋尼诺指数分析ENSO事件的强度与时间特征,研究两站径流丰枯变化对ENSO事件的响应规律,从海-气耦合影响大气环流角度分析ENSO事件对径流... 以长江源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沱沱河站、直门达站实测径流系列,分析两站近60年来径流演变趋势,利用海洋尼诺指数分析ENSO事件的强度与时间特征,研究两站径流丰枯变化对ENSO事件的响应规律,从海-气耦合影响大气环流角度分析ENSO事件对径流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两站均呈现震荡上升的趋势,尤其在2000年以后径流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分析ENSO事件发生期间长江源区径流丰枯变化响应规律可知,1960—2000年期间,暖事件发生年份,无论是当年还是次年,长江源区出现径流偏枯的概率较高;冷事件发生年份,两站均呈现出在当年偏枯、次年丰枯概率基本相当的态势。2000年以后,长江源区径流偏丰态势尤为显著。在1970年以前和2000年以后,长江源区径流与ENSO事件之间的时频结构具有一定程度的正相关性。ENSO事件发生后,引起纬向和经向大气环流异常,使得海洋向高原热量和水汽输送产生变化,从而影响青藏高原降水和径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 enso事件 气候指数 交叉小波分析 长江源区
下载PDF
近50年来南海西沙群岛海域气候异常的ENSO效应 被引量:23
5
作者 晏宏 孙立广 +1 位作者 刘晓东 邱世灿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9-35,共7页
利用1958—2005年(共48年)有关南海西沙群岛的气象资料与ENSO观测资料,从气温、降雨、台风3个方面研究南海西沙群岛海域气候异常与ENSO事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海西沙群岛海域气候异常与ENSO事件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具体表现如下。... 利用1958—2005年(共48年)有关南海西沙群岛的气象资料与ENSO观测资料,从气温、降雨、台风3个方面研究南海西沙群岛海域气候异常与ENSO事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海西沙群岛海域气候异常与ENSO事件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具体表现如下。气温方面,南海西沙群岛海域逐月气温距平百分率与月ENSO指数存在显著的统计正相关关系,在厄尔尼诺期间一般表现为气温偏高(正距平),拉尼娜期间则相反;功率谱分析显示该地区气温异常存在明显的周期性,并且周期与ENSO事件的周期非常一致。降雨方面,年平均ENSO指数与西沙群岛海域年降水量存在显著负相关,典型拉尼娜年的降雨量比厄尔尼诺年多约50%。台风方面,ENSO指数与到达该地区的热带气旋频次存在显著的统计负相关关系,在厄尔尼诺期间的热带气旋频次比拉尼娜期间明显要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so指数 西沙群岛海域 气温 降雨 热带气旋频次
下载PDF
一种综合监测两类不同分布类型ENSO事件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曹璐 孙丞虎 +2 位作者 任福民 袁媛 江静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6-74,共9页
针对1950—2009年的东部型(EP)和中部型(CP)ENSO事件,比较了目前国际上常用的ENSO监测指数对它们的监测能力。结果表明:单一的指数无法同时区分EP和CP型ENSO事件,其中Ni o 3指数只能有效识别EP型ENSO事件,而Ni o 4指数则对CP型事件具有... 针对1950—2009年的东部型(EP)和中部型(CP)ENSO事件,比较了目前国际上常用的ENSO监测指数对它们的监测能力。结果表明:单一的指数无法同时区分EP和CP型ENSO事件,其中Ni o 3指数只能有效识别EP型ENSO事件,而Ni o 4指数则对CP型事件具有较强的监测能力。据此提出同时以Ni o 3和Ni o 4指数构建指数组的形式来监测不同类型的ENSO事件,结果表明,该指标组能够较全面监测历史上发生的不同分布类型ENSO事件,且能准确判定事件的峰值强度、起止时间和成熟期等其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so事件 东部型 中部型 enso指数 指标组
下载PDF
1951-2007年的ENSO事件及其特征值 被引量:73
7
作者 许武成 王文 +1 位作者 马劲松 徐邓耀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8-24,共7页
基于新的气候标准场(1971-2000年),对ENSO事件的定义及表征特征值作了综合评述。根据海洋尼诺指数ONI,确定了1951-2007年的ENSO事件,计18次暖事件和13次冷事件。通过对1951年以来逐月资料的统计分析,对ENSO的主要指数进行了相关分析,定... 基于新的气候标准场(1971-2000年),对ENSO事件的定义及表征特征值作了综合评述。根据海洋尼诺指数ONI,确定了1951-2007年的ENSO事件,计18次暖事件和13次冷事件。通过对1951年以来逐月资料的统计分析,对ENSO的主要指数进行了相关分析,定义了ENSO事件的强度指数,并确定了1997-1998年发生的是自1951年以来最强的暖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so 特征值 强度 ONI
下载PDF
ENSO事件指数与指标研究 被引量:200
8
作者 李晓燕 翟盘茂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02-109,共8页
根据 1 951~ 1 996年完整可靠的海面温度 ( SST)和南方涛动指数 ( SOI)资料 ,以中、东太平洋 SST异常变化为指标 ,定义了 ENSO事件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 ENSO事件过程海温距平累积值为指标的强度指数。此外 ,还定义了 ENSO事件的海 ... 根据 1 951~ 1 996年完整可靠的海面温度 ( SST)和南方涛动指数 ( SOI)资料 ,以中、东太平洋 SST异常变化为指标 ,定义了 ENSO事件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 ENSO事件过程海温距平累积值为指标的强度指数。此外 ,还定义了 ENSO事件的海 -气综合强度指数 ,并对 ENSO事件的长度、强度及爆发类型等进行了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数 指标 事件强度 厄尔尼诺 海气
下载PDF
黄河流域秋季降水及环流对ENSO和IOD的响应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常军 史恒斌 左璇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3年第2期15-20,共6页
利用1961 2011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黄河流域54站降水资料,通过讨论印度洋偶极子IOD独立发生时及IOD与ENSO联合发生时黄河流域秋季降水的差异,研究了秋季降水及环流对ENSO和IOD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1)仅有IOD发生时,其正位相年使得... 利用1961 2011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黄河流域54站降水资料,通过讨论印度洋偶极子IOD独立发生时及IOD与ENSO联合发生时黄河流域秋季降水的差异,研究了秋季降水及环流对ENSO和IOD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1)仅有IOD发生时,其正位相年使得黄河流域的秋季降水相应为正异常。2)当IOD与ENSO伴随出现时,无论IOD是正位相年还是负位相年,只要和El Nino同时发生,黄河流域秋季降水都表现为负异常;和La Ni-na同时发生时,黄河流域秋季降水都表现为正异常。有无ENSO发生,IOD与秋季降水的关系有很大差异。3)欧亚中纬度地区500 hPa高度东高西低距平场形势和850 hPa黄河流域中下游南风距平异常,是黄河流域秋季降水正异常的主要环流成因。4)依据秋季海温与夏季海温相关性,可以把夏季ENSO和IOD异常信号特征作为先兆信号之一来预测秋季降水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D enso 标准化指数 黄河流域秋季降水 差值场
下载PDF
ENSO事件对山东省区域降水量及干旱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马露 杨东 钱大文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66-673,共8页
根据山东省18个气象站点1961-2013年的逐月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及由此计算的干旱指数SPEI,分析该区气温、降水量和SPEI与同期海温距平(SSTA)指数及ENSO事件的关系。结果表明:(1)近53a来山东省气温呈"降低—升高—降低—升高"的... 根据山东省18个气象站点1961-2013年的逐月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及由此计算的干旱指数SPEI,分析该区气温、降水量和SPEI与同期海温距平(SSTA)指数及ENSO事件的关系。结果表明:(1)近53a来山东省气温呈"降低—升高—降低—升高"的波动增长趋势(0.26℃·10a^(-1))(P<0.05),但与ENSO事件并无显著相关性。(2)山东省年降水量波动较大,并以15.32mm·10a^(-1)的速率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且与ENSO事件强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中、强等级ENSO事件对降水量的影响更明显。ENSO暖事件对降水量的滞后影响表现为减少其后期1~2个月的降水量,冷事件则增加其后期0~4个月的降水量。(3)近53a山东省发生干旱的次数、范围和强度从20世纪80年代显著增加,年SPEI值呈缓慢递减趋势,共发生5次轻旱和9次中旱。干旱站次比呈波动上升趋势,共出现11a全域性干旱、4a区域性干旱、6a部分地区干旱和17a局部地区干旱。(4)ENSO事件强度与干旱强度(SPEI)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与干旱发生范围呈显著正相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 enso 年降水量 相关性
下载PDF
西太平洋暖池和东太平洋暖池变异对ENSO的联合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齐庆华 张启龙 侯一筠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18-427,共10页
基于热带太平洋SST和850 hPa风资料,分析了西太平洋暖池东界和东太平洋暖池南界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异,并探讨了赤道太平洋纬向风异常对西太平洋暖池纬向运移的驱动作用以及热带东北太平洋经向风异常对东太平洋暖池经向变动的影响。在此基... 基于热带太平洋SST和850 hPa风资料,分析了西太平洋暖池东界和东太平洋暖池南界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异,并探讨了赤道太平洋纬向风异常对西太平洋暖池纬向运移的驱动作用以及热带东北太平洋经向风异常对东太平洋暖池经向变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西太平洋暖池和东太平洋暖池变异对ENSO循环的联合影响,并提出了一个联合影响指数。结果表明,当联合指数为1.6时,有可能出现一次新的El Ni o事件。这为ENSO的形成和演变机制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太平洋暖池 东太平洋暖池 联合指数 enso循环
下载PDF
ENSO事件对长江上游1470—2003年旱涝灾害影响分析 被引量:24
12
作者 张强 姜彤 吴宜进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91-696,共6页
对长江上游旱涝灾害时间序列(1470—2003年)及SST指数序列(1868—2003年)作统计相关与谱分析,探讨了长江上游旱涝灾害与ENSO事件的遥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长江上游旱涝灾害主周期要大于ENSO事件的主周期,前者主周期主要为16.69a,5.09a以及... 对长江上游旱涝灾害时间序列(1470—2003年)及SST指数序列(1868—2003年)作统计相关与谱分析,探讨了长江上游旱涝灾害与ENSO事件的遥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长江上游旱涝灾害主周期要大于ENSO事件的主周期,前者主周期主要为16.69a,5.09a以及10.47a,而后者主周期主要为5a,~10~12年以及~10a.交叉谱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上游旱涝灾害与SST在约5a以及约10~12a周期上呈现出显著的相关性.可以认为ENSO事件发生周期与生存周期的长短直接影响着长江上游旱涝灾害发生的周期与频率,并在5a以及10~12a的周期上表现出高的统计相关性.SST指数与长江上游旱涝灾害相关分析表明,ElNi no事件的发生使长江上游发生旱灾机率增大,而LaNi na事件的发生则使长江上游发生涝灾的机率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旱涝灾害序列 谱分析 enso事件 长江上游地区
下载PDF
近50年雷州半岛北部降水变化及其与ENSO活动的关系 被引量:5
13
作者 薛积彬 黄雪芳 钟巍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2-117,共6页
根据湛江市1961-2008年的日降水量、气温、相对湿度、蒸发量等气象资料,通过Mann-Kendall趋势分析、小波分析以及相关性检验等方法,分析了近50年来雷州半岛北部地区水热变化特征、趋势性和周期性等,并探讨了其与ENSO活动的可能关系... 根据湛江市1961-2008年的日降水量、气温、相对湿度、蒸发量等气象资料,通过Mann-Kendall趋势分析、小波分析以及相关性检验等方法,分析了近50年来雷州半岛北部地区水热变化特征、趋势性和周期性等,并探讨了其与ENSO活动的可能关系。结果表明,(1)1961-2008年雷州半岛北部地区气候趋向暖干,总体呈偏干气候态。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气候干旱化趋势愈加显著,尤其在2002年左右出现突变性转折。(2)近50年来该地区气候水热组合季节特征主要表现为暖湿-凉干组合,然而在年际与年代际时间尺度上,水热状况则表现出暖湿-凉干、暖干-凉湿等多种不同组合特征,且在年际与年代际时间尺度上的水热组合状况也并不完全一致。(3)采用连续小波周期分析发现该地区的气候干湿变化存在显著的2~3年短周期变化,可能与同一时期ENSO活动具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州半岛北部 干湿指数 水热组合 enso活动
下载PDF
东亚冬季风指数对中国冬季气候变化表征能力的对比分析
14
作者 敖康顺 耿新 +1 位作者 张文君 王林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8-189,共22页
利用1951—2022年ERA5再分析大气环流资料和国家气候中心全国站点气温和降水资料,将33个常用的东亚冬季风(EAWM)指数划分为海陆差异类、高压特征类、大槽特征类、低层风场类、中高层风场类和综合类6类,按类别对比分析了它们的线性变化... 利用1951—2022年ERA5再分析大气环流资料和国家气候中心全国站点气温和降水资料,将33个常用的东亚冬季风(EAWM)指数划分为海陆差异类、高压特征类、大槽特征类、低层风场类、中高层风场类和综合类6类,按类别对比分析了它们的线性变化趋势和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并就各指数对中国冬季气温、降水时空变化的表征能力以及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北极涛动(AO)等气候系统主要内部变率的关系进行了评估分析。结果显示:(1)在趋势变化方面,中国冬季气候暖湿化特征明显,但仅大槽特征类和综合类指数反映出季风的减弱趋势,其余类型指数则多呈现微弱的增强趋势,表明EAWM各子成员对当前全球变暖的响应存在差异;(2)在年际、年代际变化方面,EAWM指数主要表现为准4 a、准8 a和准16 a的周期振荡,基本都能刻画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EAWM的年代际减弱,对于21世纪第1个10年中期EAWM的年代际增强,考虑了南北气压差的海陆差异类指数以及高压特征类、大槽特征类和中高层风场类指数能较好表征;(3)在反映中国冬季气温变率的能力方面,除低层风场类指数外,各类指数表现良好,尤其是高压特征类指数的表征能力最佳,而在降水变率方面,高压特征类指数的代表性较差,低层风场类指数的指示意义最好;(4)在与气候系统主要内部变率的关系方面,大多数指数能较好反映ENSO与EAWM之间的关系,其中低层风场类指数的表征能力最好。而在反映AO与EAWM的关系上,则是高压特征类和大槽特征类指数的表现更佳。总体而言,除趋势变化存在较大差异外,各类EAWM指数能够一致地反映中国冬季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但不同类别指数所表征的侧重点存在差异。因此,在分析EAWM相关科学问题时应根据研究的目的选择合适的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冬季风指数 年际变化 年代际变化 enso 北极涛动
下载PDF
ENSO现象对山西省天气气候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瑞兰 吴占华 +2 位作者 徐卫丽 李国强 辛正宇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4期124-128,共5页
本文利用区域平均和相关方法分析了山西省沙尘日数发生频率及降水量与ENSO事件、大气-海洋环流因子SOI指数的关系.所用资料是山西18个站逐年逐月的扬沙、沙尘暴日数和降水量,资料序列长度为1961年-2003年.结果表明,山西的沙尘天气事件与... 本文利用区域平均和相关方法分析了山西省沙尘日数发生频率及降水量与ENSO事件、大气-海洋环流因子SOI指数的关系.所用资料是山西18个站逐年逐月的扬沙、沙尘暴日数和降水量,资料序列长度为1961年-2003年.结果表明,山西的沙尘天气事件与SOI指数有显著的滞后两年的正响应关系,二者呈显著正相关的站点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和东北部;而降水量与SOI指数有显著的滞后一年的负响应关系,二者呈显著负相关的站点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和西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天气 山西 enso SOI指数 降水量
下载PDF
用海表温度差重新定义的ENSO指数的比较
16
作者 张济世 牛晓宁 +4 位作者 王岗 王志洋 赵亚锋 巫春平 许卷卷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85-92,共8页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作为全球尺度海气相互作用的重要指标,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受到学术界强烈关注,且定义了很多指标以精确描述ENSO现象.在实际相关性研究中,南方涛动指数(SOI)或多元ENSO综合指数(MEI)与降水径流的遥相关系数大都低...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作为全球尺度海气相互作用的重要指标,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受到学术界强烈关注,且定义了很多指标以精确描述ENSO现象.在实际相关性研究中,南方涛动指数(SOI)或多元ENSO综合指数(MEI)与降水径流的遥相关系数大都低于0.1,不能真实反映ENSO与水文气候影响程度.试定义一个新的ENSO指数以提高ENSO与实际数据的相关性,并且与SOI和MEI进行比较以确定该指数的可靠性.选择塔希提岛附近海域(130°W^155°W,4°N^10°N)和达尔文港附近海域(90°W^150°W,4°S^4°N)海表温度的平均值之差(SSTD)作为新的ENSO指数,与全球的径流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SSTD相对于SOI和MEI的相关性增加了0.9~4.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表温差 重新定义enso指数 简单相关系数
下载PDF
一次“双谷”型ENSO冷事件的成功预测
17
作者 李进 丁婷 +1 位作者 单晓龙 钱维宏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共7页
2011年春季利用基于Morlet小波分析的余弦函数叠加法对中东太平洋的ENSO冷事件(La Nina)未来发展进行预测,结果成功地预测出了一次呈现"双谷"型的ENSO冷事件发展过程。此方法拟合的1980年1月—2011年2月的Nino3.4指数序列与... 2011年春季利用基于Morlet小波分析的余弦函数叠加法对中东太平洋的ENSO冷事件(La Nina)未来发展进行预测,结果成功地预测出了一次呈现"双谷"型的ENSO冷事件发展过程。此方法拟合的1980年1月—2011年2月的Nino3.4指数序列与原序列的相关系数为0.68;对2000—2011年间7次ENSO事件预测结果检验,发现提前3、6、9和12个月时Nino3.4指数的平均预报相关系数(R)分别为0.79,0.81,0.83和0.64,平均预报技巧得分(SS)分别为0.87,0.80,0.80和0.27。此方法具有计算简便,易于运行,预报时效稳定的特点,特别在提前6—9个月时对ENSO的预测仍有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RLET小波分析 余弦函数叠加 Nino3.4指数 enso预测
下载PDF
ENSO与登陆我国热带气旋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王小玲 宋文玲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76-580,共5页
利用1951—2005年登陆我国热带气旋信息化资料、ENSO事件以及海温指数资料,讨论ENSO事件与登陆我国热带气旋的关系。结果表明,7—9月热带海洋持续维持ENSO事件状态,对当年登陆热带气旋有明显影响,暖(冷)事件年,登陆热带气旋频数易偏少(... 利用1951—2005年登陆我国热带气旋信息化资料、ENSO事件以及海温指数资料,讨论ENSO事件与登陆我国热带气旋的关系。结果表明,7—9月热带海洋持续维持ENSO事件状态,对当年登陆热带气旋有明显影响,暖(冷)事件年,登陆热带气旋频数易偏少(多)、初旋日期偏晚(早)、终旋日期偏早(晚),活动期偏短(长),平均登陆强度偏强(弱),登陆TY频数偏少(多),即ENSO事件对登陆热带气旋有明显的预报信号。当年有ENSO事件的结束或开始,但7—9月热带海洋维持正常偏暖(偏冷)状态,对当年的登陆热带气旋也有一定的影响。暖事件对登陆热带气旋的影响比冷事件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so 登陆热带气旋 热带气旋信息化资料 海温指数资料
下载PDF
ENSO影响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19
作者 蒋国荣 鲁加兵 +2 位作者 沈春 陈奕德 刘科峰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0-146,共7页
为了研究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ENSO)现象影响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ISO)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利用奇异值分解(SVD)、小波分析和经验正交函数分析(EOF)等方法对热带大气ISO强度指数、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及热带大气环流场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显... 为了研究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ENSO)现象影响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ISO)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利用奇异值分解(SVD)、小波分析和经验正交函数分析(EOF)等方法对热带大气ISO强度指数、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及热带大气环流场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显示,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ENSO对热带大气ISO的影响较弱;70年代中期以后,ENSO对热带大气ISO的影响加强。造成上述年代际变化的原因与热带大气环流的年代际变化有关,因此,ENSO对热带大气ISO的影响也存在年代际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 大气季节内振荡 年代际变化 强度指数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奇异谱分析的ENSO指数预测 被引量:10
20
作者 严军 刘健文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20-626,共7页
采用奇异谱分析方法研究了ENSO指数及相关序列,结果表明奇异谱分析能很好的对原始序列进行信噪分离,增大了ENSO指数的可预报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工神经网络和奇异谱分析相结合的ENSO指数预测方法,进行了不同因子组合的预报试验,预... 采用奇异谱分析方法研究了ENSO指数及相关序列,结果表明奇异谱分析能很好的对原始序列进行信噪分离,增大了ENSO指数的可预报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工神经网络和奇异谱分析相结合的ENSO指数预测方法,进行了不同因子组合的预报试验,预报效果明显优于持续性预报,超前4季的Nino3区、Nino4区预报相关系数仍高于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so指数 神经网络 奇异谱分析 时间序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