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雄性不育小麦ES-50育性转换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吴秋云 何觉民 +1 位作者 罗红兵 黄科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9-91,共3页
为探讨生态雄性不育小麦的育性转换特性 ,在长沙自然气候条件下 ,通过分期播种对生态雄性不育小麦ES- 5 0育性转换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ES- 5 0是一个有明显育性转换特性的生态雄性不育系 ,早播不育 ,晚播可育 ;育性转换的临... 为探讨生态雄性不育小麦的育性转换特性 ,在长沙自然气候条件下 ,通过分期播种对生态雄性不育小麦ES- 5 0育性转换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ES- 5 0是一个有明显育性转换特性的生态雄性不育系 ,早播不育 ,晚播可育 ;育性转换的临界温度约为 13℃ ,育性转换的温度敏感期为抽穗前 2 1~ 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性转换 es0-50生态雄性不育小麦 温敏期 临界温度 育性表现
下载PDF
Identification,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n unknown process related impurity in eslicarbazepine acetate 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 by LC/ESI-IT/MS,~1H,^(13)C and ~1H-~1H COSY NMR 被引量:2
2
作者 Saji Thomas Saroj Kumar Paul +3 位作者 Subhash Chandra Joshi Vineet Kumar Ashutosh Agarwal Dharam Vir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SCIE CAS 2014年第5期339-344,共6页
A new impurity was detected d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ic(HPLC) analysis of eslicarbazepine acetate 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The structure of unknown impurity was postulated based on liquid ch... A new impurity was detected d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ic(HPLC) analysis of eslicarbazepine acetate 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The structure of unknown impurity was postulated based on liquid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 using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and ion trap analyzer(LC/ESI-IT/MS) analysis.Proposed structure of impurity was unambiguously confirmed by synthesis followed by characterization using ~1H,^(13)C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metry(NMR),~1H-~1H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COSY) and infrared spectroscopy(IR).Based on the spectroscopic and spectrometric data,unknown impurity was characterized as 5-carbamoyl-10,11-dihydro-5H-dibenzo[b,f]azepin-10-yl propion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杂质 HPLC COSY 药物成分 NMR MS 活性 醋酸
下载PDF
西门子6ES5-451数字输出模块常见故障检修
3
作者 黎子坚 《电工技术》 2001年第7期47-47,共1页
6ES5-451数字输出模块是西门子S5-115U可编程控制器中连接执行元件的接口.其作用是将CPU内部信号电平转换成为数字信号,直接输出一定的电压电流值,使继电器、电磁阀、指示灯等执行元件按预先设置好的程序工作.该模块系悬浮式输出,输出电... 6ES5-451数字输出模块是西门子S5-115U可编程控制器中连接执行元件的接口.其作用是将CPU内部信号电平转换成为数字信号,直接输出一定的电压电流值,使继电器、电磁阀、指示灯等执行元件按预先设置好的程序工作.该模块系悬浮式输出,输出电流0.5A,输出点数分为4组共32点.模块在工作过程中,常常由于外部执行元件短路或高电压窜入等线路故障,引起模块损坏.现将故障原因和排除办法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编程控制器 数字输出模块 故障 检修 6es5-451 西门子公司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咖啡因、咪哒唑仑和代谢产物及其在药物代谢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郁葱 张毕奎 +3 位作者 程泽能 李菲 彭华 李焕德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3-67,共5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法同时测定人体血浆中咖啡因及代谢物1,7-二甲基黄嘌呤、咪哒唑仑及代谢产物1-羟咪哒唑仑。并将它应用于中药止咳橘红颗粒对CYP3A4和CYP1A2抑制作用的研究。方法:血浆样品先经液-液萃取纯化浓缩后,以OD...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法同时测定人体血浆中咖啡因及代谢物1,7-二甲基黄嘌呤、咪哒唑仑及代谢产物1-羟咪哒唑仑。并将它应用于中药止咳橘红颗粒对CYP3A4和CYP1A2抑制作用的研究。方法:血浆样品先经液-液萃取纯化浓缩后,以ODS-C18为固定相,甲醇-0.01%甲酸不同比例为梯度洗脱流动相,内标物为阿普唑仑。经HPLC分离后的化合物在电喷雾离子源中被电离,电离后以选择离子方式检测各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以峰的保留时间及质荷比进行定性,以峰面积进行定量。结果:咖啡因、1,7-二甲基黄嘌呤、咪哒唑仑、1-羟咪哒唑仑分别在50~5000 ng·mL-1(r=0.9971),22.4~2240 ng·mL-1(r=0.9982),1.23~123 ng·mL-1(r=0.9997),0.84~84 ng·mL-1(r=0.9983)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4种化合物的平均回收率均大于90%,日内及日间RSD均小于10%。结论:此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可同时测定人体血浆中咖啡因、咪哒唑仑及各自的主要代谢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法 测定 人血浆 咖啡因 咪哒唑仑 代谢产物 药物代谢
下载PDF
红花籽苯丙烯酰5-羟色胺衍生物的微波辅助提取和组分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金青哲 易晓霆 +1 位作者 王兴国 裘爱泳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1-65,共5页
研究了微波辅助提取红花籽中苯丙烯酰5-羟色胺衍生物的工艺条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对提取物进行了分析。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出乙醇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原料粒度20目、微波功率450W、回流温度65℃、微波辐... 研究了微波辅助提取红花籽中苯丙烯酰5-羟色胺衍生物的工艺条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对提取物进行了分析。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出乙醇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原料粒度20目、微波功率450W、回流温度65℃、微波辐射时间10min、液固比6∶1(V/m)。在此条件下,得率达到1.36%,提取物纯度为43.91%。组分分析表明,微波辅助乙醇提取法可得到7种苯丙烯酰5-羟色胺衍生物,主要成分为阿魏酰-5-羟色胺、香豆酰-5-羟色胺。该法提取时间短,对苯丙烯酰5-羟色胺衍生物提取效率高,具有工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籽 苯丙烯酰5-羟色胺衍生物 微波辅助提取 高教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硫酸酯型脱氢表雄酮和孕烯醇酮 被引量:7
6
作者 任进民 侯艳宁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424-1427,共4页
建立同时测定 SD 大鼠血浆中脱氢表雄酮硫酸酯(DHEAS)和孕烯醇酮硫酸酯(PREGS)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方法:选择雌酮硫酸酯(ES)作为内标。雄性 SD 大鼠的血浆使用乙腈沉淀除去蛋白后,经固相萃取、水解及衍生化后,以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检... 建立同时测定 SD 大鼠血浆中脱氢表雄酮硫酸酯(DHEAS)和孕烯醇酮硫酸酯(PREGS)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方法:选择雌酮硫酸酯(ES)作为内标。雄性 SD 大鼠的血浆使用乙腈沉淀除去蛋白后,经固相萃取、水解及衍生化后,以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检测器测定脱氢表雄酮硫酸酯和孕烯醇酮硫酸酯的浓度。色谱柱为 Zorbax SB C_(18)柱温40℃,流动相为乙腈水,使用梯度洗脱;采用大气压化学离子源(HPLC/APCI-MS),负离子检测方式,用于选择离子检测(SM)定量分析的离子为 m/z 490.0(DHEAS)和 m/z 518.0(PREGS)及 m/z 472.1(ES)[M-H]^-。结果:血浆中脱氢表雄酮硫酸酯和孕烯醇酮硫酸酯线性范围分别为:0.05~2.0ng·mL^(-1),0.03~2.0 ng·mL^(-1),r 分别为0.9990和0.9979。低、中、高浓度血样的提取回收率在66.8%~82.3%之间,相对回收率为:98.4%~111.6%,日内、日间变异均小于15%。正常雄性 SD 大鼠的血浆脱氢表雄酮硫酸酯和孕烯醇酮硫酸酯分别为0.070±0.020 ng·mL^(-1)、0.13±0.031 ng·mL^(-1)。结论:本实验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好及变异较小的特点,适合测定雄性 SD 大鼠血浆中脱氢表雄酮硫酸酯和和孕烯醇酮硫酸酯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氢表雄酮硫酸酯 孕烯醇酮硫酸酯 雌酮硫酸酯 衍生化反应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旋毛虫排泄-分泌抗原的制备及在免疫学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苑淑贤 任科研 +2 位作者 杨金生 董冬梅 姚新华 《农业与技术》 2006年第4期70-73,共4页
目的:将排泄-分泌抗原用于Dot-ELISA免疫学诊断试验,检测其抗原特异性和敏感性。方法经培养24h、48h、72 h排泄-分泌抗原ES1、ES2、ES3,对38头份猪旋毛虫病阳性猪血清、98头猪旋毛虫阴性血清、26头猪囊虫阳性血清、35头猪蛔虫阳性血清... 目的:将排泄-分泌抗原用于Dot-ELISA免疫学诊断试验,检测其抗原特异性和敏感性。方法经培养24h、48h、72 h排泄-分泌抗原ES1、ES2、ES3,对38头份猪旋毛虫病阳性猪血清、98头猪旋毛虫阴性血清、26头猪囊虫阳性血清、35头猪蛔虫阳性血清和21头猪细颈囊尾蚴阳性血清进行了Dt-ELISA免疫学方法检测并于粗抗原进行比较。结果排泄-分泌抗原的特异性为ES1(99.44%)、ES2(96.11%)、ES3(92.77%),敏感性ES1(97.36%)、ES2(92.11%)、ES3(84.21%)。结论排泄-分泌抗原ES1(培养24小时)抗原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用于旋毛虫病的免疫诊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 排泄-分泌抗原(es) 斑点免疫试验(Dot-ELISA)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α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IL-18及IL-10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胡晓 王建怡 +4 位作者 李玫 刘蕊 李世荣 田甜 瞿浩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19年第1期8-13,共6页
目的:以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作为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的动物模型,初步探讨雌激素和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receptor α,Era)在EAE中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雌二醇... 目的:以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作为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的动物模型,初步探讨雌激素和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receptor α,Era)在EAE中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雌二醇及Erα重组慢病毒干预EAE小鼠,与对照组比较,观察各组小鼠的临床症状及体质量的变化,Luxol fast blue染色对比各组脱髓鞘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0及IL-18。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雌二醇及过表达Erα可以降低EAE模型小鼠的发病率、体质量丢失及临床症状,减轻脑和脊髓中神经纤维的髓鞘脱失,降低IL-18,提高IL-10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雌激素及Erα可以抑制EAE的髓鞘脱失,该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EAE小鼠急性发病期脑组织中IL-18,增高IL-10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Ms)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 雌激素 雌激素受体α(Erα) 白介素-18(IL-18) 白介素-10(IL-10)
下载PDF
Synthesis and Structure of a New Bicadmium (Ⅱ) Complex with Macrocyclic Hexaaza Bearing Hydroxyethyl Pendants 被引量:1
9
作者 高健 陈军 +3 位作者 许兴友 杨绪杰 陆路德 汪信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287-1291,共5页
A new bicadmium(??) complex [Cd2L](ClO4)2?1.25H2O (C28H35Cd2Cl4N6O13.25) was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and ES mass spectral analyses. It crystallizes in the tri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P1 wi... A new bicadmium(??) complex [Cd2L](ClO4)2?1.25H2O (C28H35Cd2Cl4N6O13.25) was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and ES mass spectral analyses. It crystallizes in the tri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P1 with a = 15.630(3), b = 15.990(3), c = 16.330(3) ?, α = 89.90(3), β = 68.87(3), γ = 87.94(3)o, V = 3804.1(13) ?3, Mr = 1034.22, Z = 4, F(000) = 2060, Dc = 1.806 g/cm3, T = 293(2) K, μ = 1.468 mm-1 and λ = 0.71073 ?. The structure was refined to R = 0.0779 and wR = 0.1960 for 7034 observed reflections with I > 2σ(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晶体结构 镉配合物 微循环结构 六氮杂 羟基乙烷悬架 质谱分析
下载PDF
Metabonomic analysis of hepatitis B virus-induced liver failure:identification of potential diagnostic biomarkers by fuzzy support vector machine 被引量:11
10
作者 Yong MAO Xin HUANG +3 位作者 Ke YU Hai-bin QU Chang-xiao LIU Yi-yu CHENG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74-481,共8页
Hepatitis B virus(HBV)-induced liver failure is an emergent liver disease leading to high mortality.The severity of liver failure may be reflected by the profile of some metabolites.This study assessed the potential o... Hepatitis B virus(HBV)-induced liver failure is an emergent liver disease leading to high mortality.The severity of liver failure may be reflected by the profile of some metabolites.This study assessed the potential of using metabolites as bio- markers for liver failure by identifying metabolites with good discriminative performance for its phenotype.The serum samples from 24 HBV-induced liver failure patients and 23 healthy volunteers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to generate metabolite profiles.The 24 patients were further grouped into two classes according to the severity of liver failure.Twenty-five commensal peaks in all metabolite profiles were extracted,and the relative area values of these peaks were used as features for each sample.Three algorithms,F-test,k-nearest neighbor(KNN)and fuzzy support vector machine(FSVM)combined with exhaustive search(ES),were employed to identify a subset of metabolites(biomarkers)that best predict liver failure.Based on the achieved experimental dataset,93.62%predictive accuracy by 6 features was selected with FSVM-ES and three key metabolites,glyceric acid,cis-aconitic acid and citric acid,are identified as potential diagnostic bio- mark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治疗方法 诊断方法 代谢物
下载PDF
采用联用技术测定中国海产品中砷的形态(英文) 被引量:15
11
作者 韦超 李卫华 +3 位作者 张超 张新荣 VAN HULLE Marijn CORNELIS Rita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5-222,共8页
A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determine arsenic species in seafood samples collected from Chinese sea. The information about arsenic species in samples was provided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inductively c... A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determine arsenic species in seafood samples collected from Chinese sea. The information about arsenic species in samples was provided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er (HPLC ICP MS) and electrospra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ES MS MS). The arsenic species in thirty Chinese edible seafoods, including algae, fish, crab, shrimp, mussels, oysters, and clams popularly ingested by Chinese people as regular foods, were examined in the present report. Arsenosugars were detected in all of the extracted algae samples (1 5—33 8μg·g -1 dry weight) and some shellfish samples (0 018—0 78μg·g -1 wet weight). Arsenobetaine was detected in all of the extracted fish and shellfish samples (0 025—6 604μg·g -1 wet weight). In contrast, inorganic arsenic was only present in the examined fish and shellfish samples, at levels less than 2% of the total arsenic. The study provides information about a possibl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arsenic species in seafood produ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用技术 色谱 质谱 测定 海产品 形态分析
下载PDF
含吡啶基的多氮亚胺穴醚稀土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4
12
作者 胡学雷 刘焕 +3 位作者 袁军 黄齐茂 潘志权 池汝安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0-92,共3页
用直接法合成了五个新的含吡啶基的多氮亚胺穴醚稀土配合物[LnL]Cl3.3H2O(Ln=La3+,Ce3+,Pr3+,Nd3+,Sm3+;L为穴醚配体,通过三(2-氨乙基)胺与2,6-二甲酰基吡啶缩合制得)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喷雾质谱等物理方法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稀土穴合物 合成 电喷雾质谱
下载PDF
BTTN与NG混合物的电喷雾电离质谱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敏 孙莉霞 陈智群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65-167,M005,共4页
利用大气压电喷雾电离 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API ESI LC MS)技术分离和检测丁三醇三硝酸酯(BTTN)和丙三醇三硝酸酯(NG)的二元混合物,BTTN和NG的分离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在C18柱上进行,在225nm处实施。乙醇 水(1 1,V/V)混合液为流动相,流速... 利用大气压电喷雾电离 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API ESI LC MS)技术分离和检测丁三醇三硝酸酯(BTTN)和丙三醇三硝酸酯(NG)的二元混合物,BTTN和NG的分离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在C18柱上进行,在225nm处实施。乙醇 水(1 1,V/V)混合液为流动相,流速为0.2ml·min-1.研究了CapEx电压、pH值的变化、反吹气温度、电离方式对BTTN和NG质谱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负离子方式检测,CapEx电压、pH值分别为-100V和7,反吹气温度为100℃时可得到较理想的质谱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硝基化合物 电喷雾电离-液相色谱-质谱(API-esI-LC-MS) 丁三醇三硝酸酯(BTTN) 丙三醇三硝酸酯(NG)
下载PDF
杂合褐藻糖胶寡糖的制备及结构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培培 吕友晶 +4 位作者 曹欢 赵小亮 李广生 吴建东 于广利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722-1726,共5页
采用热水提取法从海蒿子(Sargassum pallidum)中得到一个杂合的褐藻糖胶(SPF);采用稀酸水解和低压凝胶渗透色谱(LPGPC)分离得到一系列杂合硫酸寡糖.结合单糖组成、甲基化和电喷雾碰撞诱导串联质谱(ES-CID-MS/MS)分析表明,所得21个寡糖... 采用热水提取法从海蒿子(Sargassum pallidum)中得到一个杂合的褐藻糖胶(SPF);采用稀酸水解和低压凝胶渗透色谱(LPGPC)分离得到一系列杂合硫酸寡糖.结合单糖组成、甲基化和电喷雾碰撞诱导串联质谱(ES-CID-MS/MS)分析表明,所得21个寡糖属于杂化岩藻寡糖硫酸酯,主要由α1→3连接的Fuc及少量β1→4连接的Xyl和β1→6连接的Gal组成;硫酸基取代位点主要存在于Fuc的C4或C2位、Xyl的C2位和Gal的C4位;Fuc主要存在于寡糖的非还原端.实验结果表明,ES-CID-MS/MS技术可用于各种杂合褐藻糖胶寡糖的结构序列分析.这些结构多样的硫酸寡糖可进一步点印到糖芯片上,研究其与蛋白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蒿子 褐藻糖胶 寡糖 电喷雾碰撞诱导串联质谱
下载PDF
异双核Ag(Ⅰ)Cu(Ⅰ)穴合物的合成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学雷 邱立 +4 位作者 高锋 陈中 余咏喜 潘志权 刘利军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8-10,共3页
用三(3-氨基丙基)胺(trpn)与对苯二甲醛在硝酸银为模板剂存在下通过[2+3]缩合得到了一个三维双核银()穴合物[Ag(Ⅰ)2L](BF4)2,并以此为前体与氟硼酸铜(Ⅰ)进行置换反应获得了异双核穴合物[Ag(Ⅰ)Cu(Ⅰ)L](BF4)2,用电喷雾质谱证明了双核... 用三(3-氨基丙基)胺(trpn)与对苯二甲醛在硝酸银为模板剂存在下通过[2+3]缩合得到了一个三维双核银()穴合物[Ag(Ⅰ)2L](BF4)2,并以此为前体与氟硼酸铜(Ⅰ)进行置换反应获得了异双核穴合物[Ag(Ⅰ)Cu(Ⅰ)L](BF4)2,用电喷雾质谱证明了双核实体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合物 合成 电喷雾质谱
下载PDF
大环异核配合物[CuML(H_2O)_n](ClO_4)_2的合成与表征(英文)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红 潘志权 +1 位作者 陈磊 胡学雷 《武汉化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7-12,共6页
在金属离子存在下,用2,6-二甲酰基对正丁基苯酚与乙二胺和二乙烯三胺进行分步环缩合反应,合成了五种新型不对称的同核和异核大环配合物[CuM L(H2O)n](C lO4)2(M=Cu,M n,Zn,Cd和N i;n=1,2),并用电喷雾质谱对它们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进行... 在金属离子存在下,用2,6-二甲酰基对正丁基苯酚与乙二胺和二乙烯三胺进行分步环缩合反应,合成了五种新型不对称的同核和异核大环配合物[CuM L(H2O)n](C lO4)2(M=Cu,M n,Zn,Cd和N i;n=1,2),并用电喷雾质谱对它们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CuM nL(H2O)2](C lO4)2,[CuZnL(H2O)2](C lO4)2和[CuCdL(H2O)2](C lO4)2比[CuN iL(H2O)](C lO4)2和[CuCuL(H2O)](C lO4)2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环异核配合物 合成 表征 电喷雾质谱
下载PDF
双核Ag(I)、Cu(I)穴合物的合成
17
作者 胡学雷 邱立 +2 位作者 陈中 潘志权 刘利军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6年第4期10-11,14,共3页
以硝酸银为模板剂,用三(3-氨基丙基)胺(trpn)与2,5-二甲氧基苯基-1,3-二醛通过[2+3]缩合得到一个三维双核银(I)穴合物,以此为前体与高氯酸四乙腈合铜(I)进行置换反应,进而获得了其双核铜(I)穴合物。
关键词 穴合物 合成 电喷雾质谱
下载PDF
治疗骨骼疾病药物阿屈酸的电喷雾质谱研究
18
作者 王红霞 杨松成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1-83,共3页
阿屈酸的极性很强且热稳定性很差 ,因此不适合用电子轰击质谱来研究 ,该文研究了它的正离子和负离子电喷雾质谱的行为 ,结果表明阿屈酸既可作负离子电喷雾质谱分析 ,也可作正离子电喷雾质谱分析 ,且正离子电喷雾质谱分析的灵敏度高于负... 阿屈酸的极性很强且热稳定性很差 ,因此不适合用电子轰击质谱来研究 ,该文研究了它的正离子和负离子电喷雾质谱的行为 ,结果表明阿屈酸既可作负离子电喷雾质谱分析 ,也可作正离子电喷雾质谱分析 ,且正离子电喷雾质谱分析的灵敏度高于负离子 ;电喷雾源内碰撞诱导解离分析时正离子和负离子的裂解方式相似 ,但不完全相同 ,且正离子有明显的[M +Na]+峰和[M +H]+及[M +Na]+与M的非共价键簇离子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屈酸 电喷雾质谱 碰撞诱导解离 骨吸收抑制剂 药物分析
下载PDF
三核银穴合物的合成及其相应穴醚盐酸盐的电离喷雾质谱研究
19
作者 许兴友 刘新河 罗勤慧 《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7年第2期58-61,共4页
在Ag+模板作用下,三(3-氨基丙基)胺(trpn)与2,6-二甲酰基吡啶进行[2+3]希夫碱缩合,合成了一个全新的三核银(I)穴合物。将此穴合物还原后得到一个新奇的穴醚。用电离喷雾质谱新技术研究了该穴醚盐酸盐的裂解机理。
关键词 银穴合物 电离喷雾质谱 合成 穴醚盐酸盐 SOD
下载PDF
不对称大环配体硝酸钆(Ⅲ)三元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阳玲 邱立 +3 位作者 曾慧玲 吴华东 胡学雷 潘志权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39-41,共3页
在稀土硝酸盐Gd(NO3)3.6H2O为模板的条件下用二乙三胺和2,6-甲酰基对甲苯酚通过[2+2]缩合反应合成了一个新的不对称大环配体三元配合物[Gd(H2L)(NO3)2](NO3).H2O,运用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和电喷雾质谱等方法进行了结构表征.
关键词 大环配体 稀土 三元配合物 电喷雾质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