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晶态合金Fe-B-P催化活性和磁性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郭景雪 方志刚 胡红智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31-334,共4页
采用原子簇方法,对倍受关注的Fe基非晶态合金Fe-B-P的催化活性和磁性进行研究.通过合理设计可调Fe含量的系列原子簇FenBP(n=1~4)可能构型三十余种,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分别在单、三重态下进行优化计算.在不同多重度下,对所确定... 采用原子簇方法,对倍受关注的Fe基非晶态合金Fe-B-P的催化活性和磁性进行研究.通过合理设计可调Fe含量的系列原子簇FenBP(n=1~4)可能构型三十余种,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分别在单、三重态下进行优化计算.在不同多重度下,对所确定的原子簇FenBP(n=1~4)最稳定构型的几何结构、能量、能隙差、费米能级和d轨道布局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多重度对原子簇FenBP(n=1~4)几何构型影响较大;三重态比单重态稳定且催化加氢活性较好,其中三重态的Fe3BP活性最好;单重态的磁矩明显低于三重态,其中单重态的Fe4BP磁矩最小,表现出软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态合金 fe-b-p 催化活性 磁性
下载PDF
Fe-B-P非晶合金磁矩的理论计算
2
作者 谷月 张冲 +3 位作者 王茜 王建 王彪 王开明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247-249,共3页
基于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采用平均原子模型和非晶的近程有序模型,构建Fe-B-P非晶合金的类晶胞结构,计算了Fe-B-P非晶合金的价电子结构参数和磁矩值。计算得到,当Fe取甲种杂化的第6杂化态,B取第1杂化态,P取第2杂化态时,Fe-B-P非晶合... 基于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采用平均原子模型和非晶的近程有序模型,构建Fe-B-P非晶合金的类晶胞结构,计算了Fe-B-P非晶合金的价电子结构参数和磁矩值。计算得到,当Fe取甲种杂化的第6杂化态,B取第1杂化态,P取第2杂化态时,Fe-B-P非晶合金的磁矩值为0.1110 A·m2/g,与实测值误差为2.72%,满足一级近似要求,初步实现了从价电子层次上研究非晶Fe-B-P合金的软磁性能,这对于优化Fe-B-P非晶合金的性能将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b-p非晶合金 EET理论 磁矩 平均原子模型
下载PDF
非晶合金Fe-B-P的制备及吸波性能研究
3
作者 贾启才 曾庆轩 乔小晶 《材料科学》 CAS 2022年第4期307-315,共9页
利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了球形Fe-B-P非晶态合金颗粒,研究了不同活性剂的添加对合金颗粒的微观形貌、结构特征、磁性能和吸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活性剂的加入有利于颗粒粒径的减小,并避免颗粒团聚。活性剂的加入会促进合金呈完全非... 利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了球形Fe-B-P非晶态合金颗粒,研究了不同活性剂的添加对合金颗粒的微观形貌、结构特征、磁性能和吸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活性剂的加入有利于颗粒粒径的减小,并避免颗粒团聚。活性剂的加入会促进合金呈完全非晶态结构,并使合金颗粒的饱和磁化强度明显提高,这有利于提高其软磁性能。AgNO3作活性剂时,合金颗粒呈最大的饱和磁化强度值为164 emu/g;在吸收体厚度为2.7 mm、匹配频率为6.1 GHz时反射损耗出现最小值为−54.21 dB,有效吸收带宽为3.3 GHz (4.4~7.7 GHz)。由此可见,非晶态合金Fe-B-P具备优异的软磁性能和吸波性能,在吸波材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b-p 非晶合金 磁性能 吸波性能
下载PDF
Q-T和Q-P工艺对Fe-C-B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徐成 吴润 +1 位作者 李明伟 曾松盛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6-139,共4页
为了获得综合性能好、成本低的耐磨钢,分别采用淬火-回火(Q-T)和淬火-分配(Q-P)工艺对Fe-C-B合金进行热处理。结果表明,相较于Q-T工艺,Q-P工艺处理后的试样综合性能更加优异。采用Q-T工艺处理后合金的冲击韧性提升了18.9%,而采用Q-P工... 为了获得综合性能好、成本低的耐磨钢,分别采用淬火-回火(Q-T)和淬火-分配(Q-P)工艺对Fe-C-B合金进行热处理。结果表明,相较于Q-T工艺,Q-P工艺处理后的试样综合性能更加优异。采用Q-T工艺处理后合金的冲击韧性提升了18.9%,而采用Q-P工艺处理后的合金,获得了板条马氏体和薄片状残余奥氏体组成的基体,薄片状的残余奥氏体对于提升Fe-C-B合金的冲击性能产生了重要效果,使该合金的冲击性能提升了5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B合金 Q-T Q-P 残余奥氏体
原文传递
化学镀Ni-Fe-P及Ni-Fe-P-B合金膜的磁性 被引量:15
5
作者 王玲玲 赵立华 +3 位作者 黄桂芳 袁晓俭 张邦维 张建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65-67,共3页
由单一还原剂 NaH_2PO_2或 NaH_2PO_3与 KBH_4的复合还原剂分别在类镍溶液中获得 Ni-Fe-P 以及 Ni-Fe-P-B 合金膜,研究了这些新型合金膜的磁性。结果发现,铁磁性元素 Fe 含量增加导致原子平均磁矩及饱和磁化强度 Ms 增大;结构为非晶态... 由单一还原剂 NaH_2PO_2或 NaH_2PO_3与 KBH_4的复合还原剂分别在类镍溶液中获得 Ni-Fe-P 以及 Ni-Fe-P-B 合金膜,研究了这些新型合金膜的磁性。结果发现,铁磁性元素 Fe 含量增加导致原子平均磁矩及饱和磁化强度 Ms 增大;结构为非晶态的合金膜具有较优的矫顽力 Hc 值;合金膜磁滞回线出现较低的矩形比说明化学镀制备态样品不够均匀;热处理温度高于400℃后,合金膜的饱和磁化强度连续减小,矫顽力急剧增大;同时,镀层的均匀性明显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磁性 镍铁磷合金膜 镍铁磷硼合金膜
下载PDF
化学沉积Ni-Fe-P及Ni-Fe-P-B合金膜的结构和显微硬度 被引量:4
6
作者 王玲玲 赵立华 +2 位作者 黄维清 黄桂芳 张建勇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1-47,共7页
利用 X射线衍射方法研究了不同 Na H2 PO2 的质量浓度以及热处理温度条件下化学镀三元 Ni-Fe-P和四元 Ni-Fe-P-B镀层的结构 .在温度为 2 0 0~ 70 0℃范围内加热镀层产生结构变化 .当热处理温度等于或低于 4 0 0℃时 ,镀层的显微硬度随... 利用 X射线衍射方法研究了不同 Na H2 PO2 的质量浓度以及热处理温度条件下化学镀三元 Ni-Fe-P和四元 Ni-Fe-P-B镀层的结构 .在温度为 2 0 0~ 70 0℃范围内加热镀层产生结构变化 .当热处理温度等于或低于 4 0 0℃时 ,镀层的显微硬度随温度增加 ,这与从 Ni-Fe-P镀层非晶基底中析出( Fe,Ni)固溶体 ,Ni3P相以及从 Ni-Fe-P-B镀层 ( Fe,Ni)固溶体基底中析出Fe2 B等相有关 .热处理温度大于或等于 50 0℃时 ,Ni3P,Fe3P,Fe2 B等相析出 ,同时随温度增加颗粒逐渐粗化 ,引起镀层软化 .在 Ni-Fe-P镀层中加入KBH4,经 3 0 0℃热处理引起镀层显微硬度增加 .低于 3 0 0℃热处理对镀层硬度影响不明显 .该现象可由 B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沉积 NI-FE-P合金 Ni-Fe-P-B合金 结构 显微硬度 镀层 镍铁磷合金 镍铁磷硼合金 NaH2PO2次磷酸盐
下载PDF
机械合金化法制备Fe—Ni-P—B磁性非晶合金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李凡 季亚林 +3 位作者 吴炳尧 王桂琴 赵骥万 张淑仪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1183-1186,共4页
用机械合金化法研究制备Fe-Ni-P-B系磁性非晶材料,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术和透射电子显微术对不同球磨工艺处理的Fe40Ni40P14B6成分的粉末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成分为Fe40Ni40P14B6的粉末。
关键词 机械合金化 非晶态合金 制备 磁性材料
下载PDF
机械合金化强度对Fe-Ni-P-B系合金非晶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凡 季亚林 +3 位作者 吴炳尧 王桂琴 赵骥万 张淑仪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8年第6期164-168,共5页
本文用机械合金化法研究制备FeNiPB系非晶材料,用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经不同球磨工艺处理的Fe40Ni40P14B6及Fe61.6Ni15.4Cu1Nb2P14B6两种成分的粉末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成分... 本文用机械合金化法研究制备FeNiPB系非晶材料,用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经不同球磨工艺处理的Fe40Ni40P14B6及Fe61.6Ni15.4Cu1Nb2P14B6两种成分的粉末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成分为Fe61.6Ni15.4Cu1Nb2P14B6的粉末,在一定的球磨强度下,可通过机械合金化获得非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合金化 非晶 Fe-Ni-P-B系合金 球磨强度 制备工艺
下载PDF
块体非晶合金Fe-Ni-P-B-Ga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0
9
作者 甘章华 王敬丰 肖建中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085-1088,共4页
采用助熔剂净化和铜模铸造相结合的工艺,用工业纯原料制备出块体(Fe40Ni40P14B6)100-xGax(x=0-8)合金.样品为直径3mm的圆柱体或宽6 mm、厚1 mm的片材,长度都在10至15 mm左右.XRD与DSC分析表明,x=4-6时易于形成非晶合金.测试表明,这些非... 采用助熔剂净化和铜模铸造相结合的工艺,用工业纯原料制备出块体(Fe40Ni40P14B6)100-xGax(x=0-8)合金.样品为直径3mm的圆柱体或宽6 mm、厚1 mm的片材,长度都在10至15 mm左右.XRD与DSC分析表明,x=4-6时易于形成非晶合金.测试表明,这些非晶合金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和软磁性能.显微硬度测试表明,对相同成分合金,非晶态的显微硬度值比晶态的低.适量Ga的加入,提高了Fe-Ni-P-B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i—P—B—Ga块体非晶 显微硬度 耐腐蚀性能 软磁性能
下载PDF
添加P对Fe_(78)Si_9B_(13)合金非晶形成能力及软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有骏 张雅楠 李金富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共3页
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制备了Fe78Si(9-x)B13Px(x=0,1,3,5,7)合金的楔形试样和非晶条带,用多种分析手段考察了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和磁性能。结果表明,P的加入可提高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P含量为3at%时非晶厚度达497μm。合金的综合软磁性能则... 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制备了Fe78Si(9-x)B13Px(x=0,1,3,5,7)合金的楔形试样和非晶条带,用多种分析手段考察了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和磁性能。结果表明,P的加入可提高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P含量为3at%时非晶厚度达497μm。合金的综合软磁性能则在P含量为1at%时达到最佳,此时的饱和磁感应强度上升至1.81 T,矫顽力为32.02 O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Si-B-P 非晶形成能力 软磁性能
原文传递
碱性条件下Fe-P-B合金电镀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晓荣 胡宇 +3 位作者 方华 徐玉玲 陈红梅 程四清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7-39,44,共4页
研究了碱性溶液中镀液组成、阴极电流密度、温度、pH值对Fe-P-B合金电镀层沉积速率和组成的影响,优化了工艺,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获得Fe-P-B镀层,并对镀层的耐腐蚀性、结构和结合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提高镀液中硫酸亚铁铵含量、溶液pH... 研究了碱性溶液中镀液组成、阴极电流密度、温度、pH值对Fe-P-B合金电镀层沉积速率和组成的影响,优化了工艺,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获得Fe-P-B镀层,并对镀层的耐腐蚀性、结构和结合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提高镀液中硫酸亚铁铵含量、溶液pH值、温度和电流密度,镀层沉积速率增加;提高镀液中次亚磷酸钠、丙二酸和硼氢化钠含量,镀层沉积速率先增后降低,出现一个极大值;镀层中B含量的增加会使P含量降低,但提高电流密度和镀液温度时二者都有所增加;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获得的Fe-P-B合金镀层为非晶态结构,和基体结合力优良,耐蚀性良好,在15%NaOH溶液中的耐腐蚀性优于在5%NaCl溶液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电镀 Fe-P-B 非晶态合金 耐腐蚀性
下载PDF
紫铜基体化学镀Fe-Ni-P-B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余祖孝 陈弟红 +1 位作者 郝世雄 孙贤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8-30,33,共4页
为了获得高镀速、高硬度和强耐腐蚀性的化学镀Fe-Ni-P-B合金镀层,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转速、pH值、稳定剂、表面活性剂对Fe-Ni-P-B合金镀层沉积速度、硬度、结合力、孔隙率、耐蚀性、腐蚀电流、腐蚀电位和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最... 为了获得高镀速、高硬度和强耐腐蚀性的化学镀Fe-Ni-P-B合金镀层,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转速、pH值、稳定剂、表面活性剂对Fe-Ni-P-B合金镀层沉积速度、硬度、结合力、孔隙率、耐蚀性、腐蚀电流、腐蚀电位和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添加剂及工艺参数为:8 mg/L碘酸钾(稳定剂),50 mg/L磺基水杨酸(表面活性剂),转速60 r/min和pH值为12。本工艺是获得多种性能俱佳的化学镀Fe-Ni-P-B合金镀层的实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工艺 Fe-Ni—P—B 添加剂
下载PDF
稳定剂对化学镀Fe-Ni-P-B合金性能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余祖孝 郝世雄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8,共4页
为了获得化学镀Fe-Ni-P-B合金镀层的高镀速、高硬度和高耐腐蚀性,用电化学等方法研究单一、二元、多元稳定剂对Fe-Ni-P-B的沉积速度、镀层硬度、结合力、孔隙率、耐蚀性、腐蚀电流密度和腐蚀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好单稳定剂是碘酸钾(... 为了获得化学镀Fe-Ni-P-B合金镀层的高镀速、高硬度和高耐腐蚀性,用电化学等方法研究单一、二元、多元稳定剂对Fe-Ni-P-B的沉积速度、镀层硬度、结合力、孔隙率、耐蚀性、腐蚀电流密度和腐蚀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好单稳定剂是碘酸钾(8mg/L),二元稳定剂是硫代硫酸钠(8mg/L)+碘化钾(8mg/L)以及硫代硫酸钠(8mg/L)+碘酸钾(8mg/L),多元稳定剂是硫脲(8mg/L)+硫代硫酸钠(8mg/L)+碘化钾(8mg/L),再结合形貌分析,最好的稳定剂为硫脲(8mg/L)+硫代硫酸钠(8mg/L)+碘化钾(8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Fe—Ni—P—B 稳定剂 Fe—Ni—P—B合金镀层的性能
下载PDF
改性毛竹生物炭复合材料对水中磷的动态吸附试验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艳红 王国豪 +2 位作者 张立浩 梁森 朱义年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5-164,共10页
以铁改性毛竹生物炭复合材料(PMC-Fe/C-B)为吸附剂,使用固定床吸附装置模拟动态吸附过程,探究P(Ⅴ)溶液初始浓度、流速、pH、吸附剂投加量、吸附剂粒径以及吸附温度等因素对PMC-Fe/C-B吸附P(Ⅴ)的影响。通过SEM-EDS、XRD、FT-IR和XPS等... 以铁改性毛竹生物炭复合材料(PMC-Fe/C-B)为吸附剂,使用固定床吸附装置模拟动态吸附过程,探究P(Ⅴ)溶液初始浓度、流速、pH、吸附剂投加量、吸附剂粒径以及吸附温度等因素对PMC-Fe/C-B吸附P(Ⅴ)的影响。通过SEM-EDS、XRD、FT-IR和XPS等现代表征手段分别对吸附P(Ⅴ)前后的PMC-Fe/C-B进行表征,结果显示PMC-Fe/C-B表面的含氧官能团与P(Ⅴ)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同时伴随有物理吸附和离子交换。动态吸附模型结果显示,在初始浓度为10 mg·L^(-1),进水流速为5.136 mL·min^(-1),pH为3,吸附剂粒径>100目(<0.149 mm)、吸附温度为35℃以及投加量为0.5 g的条件下,PMC-Fe/C-B对P(Ⅴ)的最大吸附容量q_(e,exp)为14.26 mg·g^(-1),去除率为77.65%。Thomas模型能较好地拟合PMC-Fe/C-B对P(Ⅴ)的动态吸附数据,C_(t)/C_(0)、t之间的相关性显著(R^(2)=0.9368~0.9912)。改性材料PMC-Fe/C-B在废水除P(Ⅴ)的实际应用中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C-Fe/C-B 动态吸附 P(Ⅴ) Thomas模型 除磷
下载PDF
烧结Nd-Fe-B永磁体化学镀Ni-Cu-P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于升学 宋伟明 邵光杰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1-42,共2页
通过适当的预处理工艺 ,在烧结 Nd- Fe- B永磁体表面直接实现化学镀 Ni- Cu- P,不需要预镀处理。用 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分析了镀层的结构和表面形貌 ,测试了镀层的耐蚀性能和结合强度。结果表明 ,Nd- Fe- B永磁体经化学镀 Ni- Cu- P... 通过适当的预处理工艺 ,在烧结 Nd- Fe- B永磁体表面直接实现化学镀 Ni- Cu- P,不需要预镀处理。用 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分析了镀层的结构和表面形貌 ,测试了镀层的耐蚀性能和结合强度。结果表明 ,Nd- Fe- B永磁体经化学镀 Ni- Cu- P后 ,可以获得与基体结合良好、孔隙率低、耐蚀性高的镀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体 NI-CU-P合金 化学镀 耐蚀性 永磁材料 烧结磁体
下载PDF
Cu和Ni对铁基合金玻璃形成能力及热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傅明喜 李岩 +2 位作者 查燕青 黄兴民 卢永慧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96-198,共3页
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差热分析(DSC)方法研究了Cu和Ni元素对Fe-(Al,Ga)-(P,C,Si,B)系合金非晶形成能力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有少量Cu(小于2%,摩尔分数)的合金仍保持非晶态。由于Fe-Cu、Cu-Al之间的复杂作用影响了合金玻璃形成... 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差热分析(DSC)方法研究了Cu和Ni元素对Fe-(Al,Ga)-(P,C,Si,B)系合金非晶形成能力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有少量Cu(小于2%,摩尔分数)的合金仍保持非晶态。由于Fe-Cu、Cu-Al之间的复杂作用影响了合金玻璃形成能力,使Al/Cu比值成为重要因素。而Ni含量小于4%(摩尔分数)时,则有利于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的提高和热稳定性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Al Ga)-(P C Si B)非晶合金 玻璃形成能力 热稳定性 XRD DSC
下载PDF
ICP-AES测定石英砂中的铁、铝、钙、钛、硼、磷 被引量:9
17
作者 马新蕊 《化学工程师》 CAS 2009年第1期19-20,共2页
本文阐述了用ICP-AES法同时测定石英砂中的Fe、Al、Ca、Ti、B、P,试样用HF和H2SO4加热分解,HCl溶解盐类。试样的处理只需一次便可做多元素的分析。测定结果准确、快速,相对偏差小,在操作上更易掌握。
关键词 ICP—AES
下载PDF
Nd-Fe-B永磁体化学镀Ni-Cu-P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于升学 杨雪梅 杨洪生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1-72,共2页
本文研究了烧结型 Nd- Fe- B永磁体化学镀 Ni- Cu- P的工艺过程 ,Nd- Fe- B永磁体经除油、封孔、出光后直接化学镀 Ni- Cu- P合金 ,可以获得与基体结合良好、耐蚀性高的镀层。
关键词 钕铁磁永磁体 化学镀 镍铜磷合金
下载PDF
铝合金化学镀Ni-Fe-P-B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艳芝 《电镀与环保》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0-22,共3页
研究了以铝合金为基体 ,化学镀Ni Fe P B合金工艺及镀速、镀层组成和耐蚀性。通过控制NaH2 PO2 、KBH4、丁二酸的浓度 ,金属盐的比率 (NH4) 2 Fe(SO4) 2 / [(NH4) 2 Fe(SO4) 2 +NiSO4]及 pH值得到理想的镀层。在NaH2 PO2 30 g/L、KBH41.... 研究了以铝合金为基体 ,化学镀Ni Fe P B合金工艺及镀速、镀层组成和耐蚀性。通过控制NaH2 PO2 、KBH4、丁二酸的浓度 ,金属盐的比率 (NH4) 2 Fe(SO4) 2 / [(NH4) 2 Fe(SO4) 2 +NiSO4]及 pH值得到理想的镀层。在NaH2 PO2 30 g/L、KBH41.0g/L、金属盐的比率 0 .4、丁二酸 8g/L ,pH值 9.0~ 10时 ,镀速最高 ,镀层主要为非晶态结构 ,且与基体结合力优良 ;耐蚀性良好 ,在 10 %NaOH溶液中的耐蚀性能优于在 1mol/LHCl和 3.5 %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能 ;该镀层合金中铁、磷和硼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2 7.14 %、2 .5 7%和 6 .0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化学镀 Ni-Fe-P-B 工艺研究 镀液 耐蚀性
下载PDF
Mossbauer spectroscopy studies on the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effect of Fe–B–P amorphous alloy on the microwave absorption properties 被引量:1
20
作者 Yu-Hua Lv Yan-Hui Zhang +1 位作者 Jian Zhang Bin Li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3期10-19,共10页
An Fe-based nanocrystalline alloy powder is important for application in microwave absorption,and the particle size has a critical impact on the electromagnetic microwave parameters.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 An Fe-based nanocrystalline alloy powder is important for application in microwave absorption,and the particle size has a critical impact on the electromagnetic microwave parameters.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further the effects of the particle size on such parameters and improve the microwave absorption performance of Febased nanocrystalline powers.In this study,Fe-B-P particles were prepared through a synthetic approach consisting of an aqueous chemical reduction and a ball milling treatment.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ball milling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electromagnetic properties of Fe-B-P particles.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Fe-B-P particles synthesized through an aqueous chemical reduction are amorphous spheres.Fe-B-P particles with an original particle size of 200-1200 nm can be milled into an irregular shape with the size reduced to\500 nm after 0.5 h of ball milling,and subsequently,the particles become smaller with increases in the milling time,with traces of Fe2O3 generated on the particle surface.The results of the Mo¨ssbauer spectra show that a portion of the small particles demonstrate a superparamagnetic property.The volume proportions of the superparamagnetic component increase from 13.1 to 15.8%as the treatment time increases.We measured the permittivity and permeability spectra of Fe-B-P particles within the frequency range of 2-18 GHz.The reflection loss(RL)is-10 dB for an absorber thickness of 1.7-5.0 mm.The RL is-20 dB for an absorber thickness of 1.9-2.7 mm.The microwave absorption properties of samples with the same thickness are improved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treatment time and are shifted to a higher frequency,which will broaden the bandwidth of the absorption as w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b-p particles Mossbauer spectroscopy Microwave absorber propertie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