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FATE OF ^(14)C-FENITROTHION IN RICE-FISH MODEL ECOSYSTEM
1
作者 孙锦荷 甘剑英 李兴明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1990年第4期243-248,共6页
The fate of fenitrothion in rice- fish ecosystem was studied using C- fenitrothion (14C- F) labelled at methoxyl and two application rates. The fenitrothion in water disappeared quickly, only 8 and 11 ppb in two treat... The fate of fenitrothion in rice- fish ecosystem was studied using C- fenitrothion (14C- F) labelled at methoxyl and two application rates. The fenitrothion in water disappeared quickly, only 8 and 11 ppb in two treatments at harvest were detected respectively. Most of 14C-F in soil existed in upper layer and that in plants appeared in shoots. The extractable residues in cargo rice were 0.36 and 0.58 ppm in two treatments respectively. 14C- residues (14C- R) were concentrated in bones, next viscera, meat and scales. Total 14C-R in meat were 0.92 and 1.77 ppm at harvest. Comparing two treatments, the residue dynamics of fenitrothion in water, soil, plants and fish were similar. 14C- R in water and soil after harvest affected the rice- fish ecosystem in the next season. However, the extractable 14C- R in cargo rice, soil and water were very low. Fenitrothion 14C- fenitrothion Rice- fish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itrothion (14)~C- fenitrothion Rice- FISH MODEL ECOSYSTEM
下载PDF
STUDY ON RESIDUES OF ^(14)C-FENITROTHION IN MODEL RICE-FISH ECOSYSTEM AND FIELD RICE-FISH ECOSYSTEM
2
作者 张仲良 王化新 +2 位作者 郭大智 陈志瑜 吴素琼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1994年第1期46-50,共5页
STUDYONRESIDUESOF^(14)C-FENITROTHIONINMODELRICE-FISHECOSYSTEMANDFIELDRICE-FISHECOSYSTEMZhangZhongliang(张仲良);... STUDYONRESIDUESOF^(14)C-FENITROTHIONINMODELRICE-FISHECOSYSTEMANDFIELDRICE-FISHECOSYSTEMZhangZhongliang(张仲良);WangHuaxin(王化新);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残余物 农田
下载PDF
抗杀螟硫磷纳米抗体表达、纯化策略研究及检测方法建立
3
作者 郭鹏燕 徐振林 +1 位作者 陈子键 沈兴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298-305,共8页
为了高效制备高纯度的抗杀螟硫磷纳米抗体,本研究对一株低表达水平的重组抗杀螟硫磷纳米抗体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条件进行优化,以IPTG浓度、温度为自变量,Nb表达量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实验,同时对抗体纯化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37℃、... 为了高效制备高纯度的抗杀螟硫磷纳米抗体,本研究对一株低表达水平的重组抗杀螟硫磷纳米抗体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条件进行优化,以IPTG浓度、温度为自变量,Nb表达量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实验,同时对抗体纯化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37℃、无IPTG条件下抗杀螟硫磷纳米抗体表达量最高,达到6 mg/L,并且发现IPTG用量与诱导温度存在交互效应,通过Ni亲和层析与凝胶过滤层析两步纯化法,最终得到了纯度98%以上的抗杀螟硫磷抗体,表明该表达与纯化策略可以高效制备抗杀螟硫磷纳米抗体。利用所获得的纳米抗体,建立了icELISA检测方法,其IC50为5.81 ng/mL,检出限为0.25 ng/mL,检测范围为0.78~43.07 ng/mL。选择生菜和白菜为样品进行添加回收实验,添加回收率在93.3%~111.7%之间,变异系数(CV)值在2.3%~18.2%之间。基于杀螟硫磷纳米抗体所建立的方法灵敏度高,能够满足国标规定的杀螟硫磷监测需求,可用于杀螟硫磷的快速筛查。本研究为开发高效快速的杀螟硫磷免疫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螟硫磷 纳米抗体 诱导表达 纯化策略 活性鉴定
下载PDF
基于多壁碳纳米管修饰四氧化三钴传感器检测白菜中杀螟硫磷
4
作者 王洪 艾纪星 +5 位作者 王德响 段禹 孔大彬 龙楷 楚刚辉 杜海军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74-83,共10页
目的基于多壁碳纳米管修饰四氧化三钴(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modified with cobalt oxide,Co_(3)O_(4)@MWCNTs)纳米复合物,构建一种用于白菜样品中快速检测杀螟硫磷的电化学传感器。方法将以醋酸钴水合物为钴源,采用简便水热... 目的基于多壁碳纳米管修饰四氧化三钴(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modified with cobalt oxide,Co_(3)O_(4)@MWCNTs)纳米复合物,构建一种用于白菜样品中快速检测杀螟硫磷的电化学传感器。方法将以醋酸钴水合物为钴源,采用简便水热法制备的四氧化三钴纳米颗粒与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成Co_(3)O_(4)@MWCNTs纳米材料,以Co_(3)O_(4)@MWCNTs纳米复合物修饰的玻碳电极(glassy carbon electrode,GCE)为工作电极,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杀螟硫磷在修饰电极界面的电化学行为;并通过逐步优化支持电解质的pH、复合材料质量比等检测条件。结果Co_(3)O_(4)@MWCNTs/GCE改性电极能够实现对杀螟硫磷的灵敏检测。在最优条件下,该传感器的线性浓度范围为1.0×10^(-5)~1.4×10^(-4) mol/L,R^(2)=0.991,检出限为7.8×10^(-6) mol/L(S/N=3);并成功用于实际白菜样品中杀螟硫磷的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为93.7%~97.6%。结论Co_(3)O_(4)和MWCNTs复合后制备的传感器不仅可以选择性识别杀螟硫磷,达到快速检测目标物的需求,而且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和较高的灵敏度,表明该传感器在现场检测中具有非常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四氧化三钴 电化学传感 玻碳电极 杀螟硫磷 白菜
原文传递
寡养单胞菌G1对杀螟硫磷的降解研究
5
作者 潘彦羲 花日茂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4期657-663,共7页
杀螟硫磷属于有机磷杀虫剂,其对水生生物、哺乳动物和其他非靶标生物的神经毒性和遗传毒性已引起广泛关注,因此研究其在水中的降解非常必要。以实验室前期筛选的一株有机磷农药高效降解菌株G1(鉴定为寡养单胞菌)为材料,探究了菌株G1对... 杀螟硫磷属于有机磷杀虫剂,其对水生生物、哺乳动物和其他非靶标生物的神经毒性和遗传毒性已引起广泛关注,因此研究其在水中的降解非常必要。以实验室前期筛选的一株有机磷农药高效降解菌株G1(鉴定为寡养单胞菌)为材料,探究了菌株G1对杀螟硫磷在水中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菌株G1在1h内对于20mg·L^(-1)杀螟硫磷的降解率达到90%,降解半衰期仅为17.2min,具有高效降解效能。菌株G1对杀螟硫磷的降解最适温度为37℃,最适pH为7~8;降解效率与初始接菌量呈正相关,与初始底物浓度呈负相关;在5 mmol·L^(-1)不同金属离子作用下,K^(+)、Na^(+)表现促进菌株G1对杀螟硫磷的降解,而Co^(2+)、Mg^(2+)、Ca^(2+)、Cr^(3+)、Fe^(3+)等离子具有抑制降解效应;菌株G1可以将杀螟硫磷分解为3-甲基-4-硝基苯酚和O,O二甲基硫代磷酸酯。研究结果为杀螟硫磷农药的环境微生物降解修复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寡养单胞菌G1 杀螟硫磷 高效降解 3-甲基-4-硝基苯酚 金属离子
原文传递
杀螟硫磷在离子液体修饰预处理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测定
6
作者 刘新胜 曹祥 李永红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579-1586,共8页
采用滴涂法制备了离子液体(IL)修饰预处理玻碳电极(IL/PGCE),建立了一种用于高效检测杀螟硫磷(FNT)的方法。利用循环伏安法(CV)对IL/PGCE进行了表征;通过方波伏安法(SWV)研究了杀螟硫磷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利用扫速研究了杀螟... 采用滴涂法制备了离子液体(IL)修饰预处理玻碳电极(IL/PGCE),建立了一种用于高效检测杀螟硫磷(FNT)的方法。利用循环伏安法(CV)对IL/PGCE进行了表征;通过方波伏安法(SWV)研究了杀螟硫磷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利用扫速研究了杀螟硫磷在IL/PGCE上的反应过程;讨论了pH值、预处理电位和时间、修饰剂含量、富集电位和时间等影响传感器性能的重要参数。在最优条件下,修饰电极对杀螟硫磷展现出较好的电化学响应,在0.001~1μg·L^(-1)和1~100μg·L^(-1)的范围内,峰电流与杀螟硫磷浓度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和抗干扰能力,能够用于实际样品中杀螟硫磷的检测,样品回收率为89.6%~12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碳电极 预处理 离子液体 方波伏安法 杀螟硫磷
下载PDF
杀螟硫磷降解菌FDS-1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忠辉 洪青 +2 位作者 张国顺 徐剑宏 李顺鹏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2-56,共5页
从长期受杀螟硫磷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到一株能以杀螟硫磷为唯一碳源生长的细菌 FDS-1,根据其生理生化分析和 16S rDNA(GenBank Accession No. AY550913)序列同源性分析,将该菌初步鉴定为伯克霍尔德氏菌属(Burkholderia sp.).该菌能在 14h... 从长期受杀螟硫磷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到一株能以杀螟硫磷为唯一碳源生长的细菌 FDS-1,根据其生理生化分析和 16S rDNA(GenBank Accession No. AY550913)序列同源性分析,将该菌初步鉴定为伯克霍尔德氏菌属(Burkholderia sp.).该菌能在 14h 内完全降解100mg/L 的杀螟硫磷.该菌降解杀螟硫磷最适 pH 值为 7.0,最适温度为 30℃,菌株降解杀螟硫磷的速率和起始接种量呈正相关.酶的定域试验表明,该菌中有机磷水解酶为胞内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鉴定 杀螟硫磷 降解 酶的定域
下载PDF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准确检测玉米中杀螟硫磷农药残留 被引量:13
8
作者 黄林生 王芳 +2 位作者 翁士状 潘芳芳 梁栋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782-2787,共6页
杀螟硫磷是一种在农作物上广泛使用的有机磷杀虫剂,常用于玉米上害虫的防治。过量或者不合理施用导致的残留积累关系到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常规检测杀螟硫磷的方法有气相色谱-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其准确性虽好,但存在需要专业人员... 杀螟硫磷是一种在农作物上广泛使用的有机磷杀虫剂,常用于玉米上害虫的防治。过量或者不合理施用导致的残留积累关系到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常规检测杀螟硫磷的方法有气相色谱-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其准确性虽好,但存在需要专业人员介入、样品前处理复杂、检测时间长等缺点。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法具有分析速度快、检测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农产品中痕量残留的快速检测。利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实现玉米中杀螟硫磷残留的准确检测。以两步种子生长法合成的纳米金棒作为拉曼增强基底,测量600~1 800cm^(-1)范围内的拉曼光谱。对比杀螟硫磷乙醇溶液和金棒的光谱,确定杀螟硫磷的特征峰在650,830,1 082,1 241,1 344和1 581cm^(-1)处。采用简单预处理方法快速提取玉米中的杀螟硫磷残留。将受污染的玉米样品粉碎后,利用乙醇溶剂对残留进行两次提取,每次获取的提取液经离心获得上清液,将上清液合并混匀,在水浴中蒸发浓缩,浓缩后的上清液用于采集SERS光谱。每个浓度制备50个平行样本。各浓度残留提取液中的残留参考值采用色质联用方法测定。对比残留提取液的光谱,1 082,1 241和1 581cm^(-1)处特征峰强度随残留浓度的降低而迅速变弱甚至消失,650,830和1 344cm^(-1)处的特征峰直至残留浓度为0.48μg·mL^(-1)时依然可见。当浓度低至0.37μg·mL^(-1)时,所测光谱与空白提取液光谱相似。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提取不同浓度杀螟硫磷残留光谱的主体信息,其中残留为0.37μg·mL^(-1)和空白提取液光谱的主成分得分重叠,进而判断SERS方法对玉米中杀螟硫磷残留的检测限可达到0.48μg·mL^(-1),低于国家规定的农作物中最大残留限,体现出SERS检测的高灵敏性。选取浓度为14.25μg·mL^(-1)的50个样本分析其650,830和1344cm^(-1)处的特征峰强度变化可知,所采集的光谱呈现出较好的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RSD)值仅为3.12%。对杀螟硫磷残留的定量分析采用支持向量机回归(SVR)实现,Savitzky-Golay卷积平滑和小波变换(WT)用于本次光谱数据的预处理。校正集和预测集样本的划分采用Kennard-Stone算法实现,模型的性能采用校正均方根误差(RMSEC)、校正集决定系数(R_c^2)、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和预测集决定系数(R_p^2)评估。最优模型为SVR结合WT所构建的,具有最小的预测误差,其中校正集的RMSEC=0.103 2μg·mL^(-1),R_c^2=0.999 74,预测集的RMSEP=0.134 1μg·mL^(-1),R_p^2=0.999 60。同时,最优模型的预测值与色质联用法所测值基本一致,其预测回收率为95.31%~100.66%。以上表明,SERS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检测玉米中杀螟硫磷残留是准确可行的,且有望推广到农作物中多种农药残留的检测,为农产品的安全检测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杀螟硫磷 玉米 支持向量机回归
下载PDF
复合免疫制备3种有机磷农药单克隆抗体的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吴芸茹 王利民 +3 位作者 娄旸 刘扬 胡白石 刘凤权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4-99,共6页
以α-氨基丁酸和农药中间体为原料合成了甲基对硫磷、杀螟硫磷和甲基毒死蜱3种有机磷农药人工半抗原(H1、H2和H3);通过活泼酯法将H1、H2和H3分别交联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上制备免疫原和包被原。以等体积混合的H1-BSA、H2... 以α-氨基丁酸和农药中间体为原料合成了甲基对硫磷、杀螟硫磷和甲基毒死蜱3种有机磷农药人工半抗原(H1、H2和H3);通过活泼酯法将H1、H2和H3分别交联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上制备免疫原和包被原。以等体积混合的H1-BSA、H2-BSA和H3-BSA复合免疫BALB/c小鼠,采用常规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获4株抗上述复合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其中甲基对硫磷1株(H9/A3),杀螟硫磷2株(H9/B3、C8/H6),甲基毒死蜱1株(G7/F5)。所获4株抗体的类型及亚类均为IgG1,轻链均为κ链,间接ELISA法测定腹水效价均高达1×106。间接竞争ELISA法测定H9/A3、C8/H6和G7/F5细胞株的抑制中浓度(I50)分别为107.0、40.4和75.2μg.L-1,且与类似物无交叉反应。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可在较短的研制周期内,通过单次细胞融合获得多种不同农药的单克隆抗体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对硫磷 杀螟硫磷 甲基毒死蜱 半抗原 单克隆抗体 ELISA
下载PDF
抗杀螟硫磷二化螟的抗性遗传力研究 被引量:26
10
作者 韩启发 庄佩君 唐振华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02-406,共5页
应用数量遗传学的方法分析了水稻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对杀螟硫磷抗药性的遗传力,并就遗传力和杀虫剂的杀死率对抗性发展速率的影响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二化螟对杀螟硫磷抗性的遗传力较低(h2=0.... 应用数量遗传学的方法分析了水稻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对杀螟硫磷抗药性的遗传力,并就遗传力和杀虫剂的杀死率对抗性发展速率的影响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二化螟对杀螟硫磷抗性的遗传力较低(h2=0.277〕,产生高抗性的潜力不大。即使在室内选择的条件下,要获得10倍的抗性约需要6—12代;在野外条件下则需要更长的时间(15-32代)。因此,结合抗性变化动态的监测结果,我们认为在野外条件下二化螟是不致于产生高抗性,杀螟硫磷仍不失为二化螟抗性治理系统中有效品种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化螟 抗药性 杀螟硫磷 遗传力
下载PDF
一硫代磷酸酯杀虫剂的酶促降解 被引量:13
11
作者 虞云龙 陈鹤鑫 +1 位作者 樊德方 吕斌 《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58-61,共4页
从降解菌YF11中提取了降解酶并测定了该降解酶对对硫磷、甲基对硫磷和杀螟松的降解特性.对硫磷和甲基对硫磷酶促降解的最适pH均为8.0,杀螟松的最适pH为8.5,最适温度为32.5℃.该降解酶对对硫磷、甲基对硫磷和杀螟... 从降解菌YF11中提取了降解酶并测定了该降解酶对对硫磷、甲基对硫磷和杀螟松的降解特性.对硫磷和甲基对硫磷酶促降解的最适pH均为8.0,杀螟松的最适pH为8.5,最适温度为32.5℃.该降解酶对对硫磷、甲基对硫磷和杀螟松的米氏常数分别为187.2、205.5和2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酶促降解 磷酸酯杀虫剂 杀虫剂
下载PDF
二化螟对杀螟硫磷产生抗性的机理 被引量:17
12
作者 韩启发 庄佩君 唐振华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66-271,共6页
本文就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Walker对杀螟硫磷抗性发生的机理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活体增效作用研究表明,脱叶磷(DEF)和氧化胡椒基丁醚(PBO)对抗性种群可分别增效1.3和34.8倍。这表明了... 本文就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Walker对杀螟硫磷抗性发生的机理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活体增效作用研究表明,脱叶磷(DEF)和氧化胡椒基丁醚(PBO)对抗性种群可分别增效1.3和34.8倍。这表明了多功能氧化酶(MFO)活性增强,而似乎与水解酶的活性无关。对离体解毒酶的进一步研究表明,抗性和敏感种群的非特异性酯酶活力无明显差异,但羧酸酯酶(CarE,加入10-4mol/L的毒扁豆碱)和MFO的活力在抗性种群中有所增高。R种群幼虫CarE活力分别是S的2.42和2.92倍(以α-和β-乙酸萘酯为底物);R种群幼虫MFO的O-脱甲基作用的活力为S幼虫的1.43倍(以对硝基茴香醚为底物);R幼虫乙酸胆碱酯酶(AChE)对乙酰胆碱的活力是S的1.3倍,两者相差不大。但从米氏常数(Km和最大反应速度(Vmax)看,R幼虫是S幼虫的1.7和1.6倍;以对氧磷为抑制剂的R幼虫I50是S幼虫的2倍。这些表明了R和S的AChE是不同的。研究结果还表明,二化螟对杀螟硫磷抗性的机理至少包括:(1)CarE活性的增高;(2)MFO的O-脱甲基活力的增高和(3).AChE敏感性的降低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化螟 杀螟硫磷 抗性机理
下载PDF
界面聚合法制备农药微胶囊剂的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傅桂华 钟滨 +3 位作者 陈建宇 王海英 章大诩 王广远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6-68,73,共4页
选取杀螟硫磷作为有效成分,介绍了界面聚合法制备农药微胶囊剂的改进方法,将多异氰酸酯预处理后再进行聚合反应,并与农药微胶囊剂的传统制备方法进行了对比,发现方法改进后,微胶囊的囊皮特性得到很好改善,微胶囊的包药率提高约一倍,达到... 选取杀螟硫磷作为有效成分,介绍了界面聚合法制备农药微胶囊剂的改进方法,将多异氰酸酯预处理后再进行聚合反应,并与农药微胶囊剂的传统制备方法进行了对比,发现方法改进后,微胶囊的囊皮特性得到很好改善,微胶囊的包药率提高约一倍,达到95%以上,热贮稳定性有很大程度提高,分解率从15%降低到2%左右,释放速度更加缓慢,而且可以通过不同的条件控制释放速度,说明改进后方法制得的微胶囊剂能更好地提高农药的持效性,可以减少施药量。文中还着重研究了多种反应条件对农药微胶囊化的影响,测定了农药微胶囊在水中的释放速度,实验表明:释放速度可以通过界面聚合反应的时间、微胶囊剂粒子的大小、农药与囊材的不同用量比、两种水相单体的不同用量比等因素进行控制和调节,以获得适合实际要求的微胶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剂 杀螟硫磷 界面聚合
下载PDF
农药杀螟硫磷酶促降解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忠辉 洪青 +2 位作者 武俊 汪婷 李顺鹏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95-398,共4页
从长期受农药杀螟硫磷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到一株高效降解菌株,研究了其最适产酶条件:培养温度为30℃,培养液起始pH为7.0,培养时间为30 h.从该降解菌中提取的粗酶液在pH 7.5和30℃时显示最大的降解活性,其米氏常数Km为2.92×10-4mol/L... 从长期受农药杀螟硫磷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到一株高效降解菌株,研究了其最适产酶条件:培养温度为30℃,培养液起始pH为7.0,培养时间为30 h.从该降解菌中提取的粗酶液在pH 7.5和30℃时显示最大的降解活性,其米氏常数Km为2.92×10-4mol/L,最大降解速率为2 422.79 nmolm in-1m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螟硫磷 酶促降解 产酶条件 酶的性质
下载PDF
^(14)C-杀螟松在模拟稻/鱼生态系统中的残留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仲良 王化新 +2 位作者 郭大智 陈志瑜 吴素琼 《核农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3期163-168,共6页
应用^(14)C-杀螟松研究该农药在模拟稻/鱼生态系统中的残留与分布表明:在稻田水和稻株茎叶中的残留浓度随时间增长而逐渐消减:在土壤、稻株、根系和鱼体中为前期增加,到一定时期后开始衰减。水稻收获期测定,在高剂量处理的稻田水、上层... 应用^(14)C-杀螟松研究该农药在模拟稻/鱼生态系统中的残留与分布表明:在稻田水和稻株茎叶中的残留浓度随时间增长而逐渐消减:在土壤、稻株、根系和鱼体中为前期增加,到一定时期后开始衰减。水稻收获期测定,在高剂量处理的稻田水、上层土壤、下层土壤、稻茎叶、糙米和鱼体中、其残留浓度分别为0.0027、0.4994、0.0993、4.2429、2.1024和4.3400ppm;在低剂量处理申,除稻田水未检测出外,分别为0.2653、0.0380、1.7818、0.9633和2.1469ppm。在土壤和稻株中结合态残留物所占比例高达60—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14 杀螟松 水稻 残留 生态
下载PDF
杀螟硫磷对褶皱臂尾轮虫毒性效应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陆正和 阎斌伦 +1 位作者 吴建新 浦寅芳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19-721,共3页
运用生态毒理学方法,研究了农药杀螟硫磷对褶皱臂尾轮虫急性和慢性毒性影响。结果表明:杀螟硫磷对轮虫24 h急性毒性半致死浓度为9.57 mg/L;慢性毒性中,除浓度为0.5 mg/L外,一般随着浓度升高,幼体期延长,生殖期缩短,寿命缩短,生殖量下降... 运用生态毒理学方法,研究了农药杀螟硫磷对褶皱臂尾轮虫急性和慢性毒性影响。结果表明:杀螟硫磷对轮虫24 h急性毒性半致死浓度为9.57 mg/L;慢性毒性中,除浓度为0.5 mg/L外,一般随着浓度升高,幼体期延长,生殖期缩短,寿命缩短,生殖量下降;种群增长随浓度增加而减缓,但低浓度没有影响;除0.5 mg/L实验组所产休眠卵数量比对照组略增外,其它各实验组随浓度增加其休眠卵数量和孵化率明显下降,这表明杀螟硫磷毒性监测休眠卵孵化率可作为重要的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螟硫磷 褶皱臂尾轮虫 毒性效应
下载PDF
酶联免疫技术快速测定蔬菜和水果中的农残 被引量:15
17
作者 夏敏 王欣欣 +3 位作者 杨文学 李虎 郝荣辉 谷学新 《现代科学仪器》 2006年第1期104-105,共2页
概述了用酶联免疫技术快速测定蔬菜和水果中农残的分析方法。本方法专一性强、灵敏度高、抗干扰性强、测试速度快并且操作简单。方法对杀螟硫磷的检出限为0.06μg/g,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3.4%,添加回收率为83%~95%。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农药残留 杀螟硫磷
下载PDF
杀螟硫磷生产废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丁太文 韩永忠 +1 位作者 李茂 谌伟艳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06年第5期34-37,共4页
研究了微波辐射条件下,以活性炭为催化剂,过氧化氢为氧化剂氧化处理杀螟硫磷生产废水。考察了微波功率、辐照时间、pH值、活性炭用量、过氧化氢用量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在pH值为2.0、微波功率400W、微波辐照时间5 min、过氧化氢用量0.59 ... 研究了微波辐射条件下,以活性炭为催化剂,过氧化氢为氧化剂氧化处理杀螟硫磷生产废水。考察了微波功率、辐照时间、pH值、活性炭用量、过氧化氢用量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在pH值为2.0、微波功率400W、微波辐照时间5 min、过氧化氢用量0.59 mol/L、活性炭用量120 g/L的条件下,废水COD去除率可达到65.9%,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 杀螟硫磷 废水处理 微波辐射
下载PDF
上海市宝山区中华按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迎宇 李明珠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6年第5期517-518,520,共3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宝山区野外中华按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水平,为制定按蚊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用WHO推荐的成蚊滤纸接触筒法测定上海市宝山区野外中华按蚊成蚊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杀螟硫磷和仲丁威5种杀虫剂的抗性。结果... 目的了解上海市宝山区野外中华按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水平,为制定按蚊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用WHO推荐的成蚊滤纸接触筒法测定上海市宝山区野外中华按蚊成蚊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杀螟硫磷和仲丁威5种杀虫剂的抗性。结果 0.05%溴氰菊酯、0.25%高效氯氰菊酯、0.75%氯菊酯、1.00%杀螟硫磷和0.10%仲丁威对上海市宝山区野外中华按蚊的1 h击倒率分别为6.67%、54.24%、6.00%、3.33%和8.77%,24 h死亡率分别为18.33%、37.29%、30.00%、16.67%和40.35%。结论上海市宝山区的野外中华按蚊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杀螟硫磷以及仲丁威的抗药性均已达到高抗性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按蚊 溴氰菊酯 高效氯氰菊酯 氯菊酯 杀螟硫磷 仲丁威 抗药性
原文传递
多元校正-速差动力学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三组分有机磷农药 被引量:2
20
作者 倪永年 曹东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48-1050,共3页
A kinetic-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parathion,methyl-parathion and fenitrothion was developed.It was based on the kinetic reaction of these compounds with H2O2 in alkaline medium.Under the opt... A kinetic-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parathion,methyl-parathion and fenitrothion was developed.It was based on the kinetic reaction of these compounds with H2O2 in alkaline medium.Under the optimal conditions,quantitative analysis for each compound in mixtures was investigated with the aid of multivariate calibration methods.The proposed method was applied to several water samples spiked with known amounts of the pesticides with satisfactory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 多元校正 对硫磷 甲基对硫磷 杀螟硫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