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黄苷元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脑缺血大鼠血脑屏障的作用与机制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建生 刘敬霞 +4 位作者 孙捷 赵跃武 苏静 郭晓燕 李宁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628-1633,共6页
目的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BBB)改变,并从对纤溶酶系统调节的影响方面探讨大黄苷元、BMSCs移植及其联合保护微血管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扩增BMSCs;大鼠随机分组;线栓法制备MCAO模型;术后3h再灌注24h,将BMSC... 目的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BBB)改变,并从对纤溶酶系统调节的影响方面探讨大黄苷元、BMSCs移植及其联合保护微血管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扩增BMSCs;大鼠随机分组;线栓法制备MCAO模型;术后3h再灌注24h,将BMSCs由同侧颈内动脉移植入脑,大黄苷元灌胃用药;观察脑微血管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BMSCs移植后d7(早期)、d14(中期)和d28(后期)IgG和LN、tPA和PAI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微血管残缺、破损,脑组织IgG和tPA表达增强,随再灌注时间延长呈增加趋势;LN和PAI表达减弱,其中PAI随再灌注时间延长呈减弱趋势。与模型组比较,大黄苷元组d7、移植组d14和d28、联合组各时间点大鼠微血管结构改善明显;大黄苷元组各时间点的IgG和tPA表达均减弱,LN增强,d14的PAI表达增强;移植组d14和d28的IgG和tPA表达减弱,LN增强;联合组各时间点IgG和d14的tPA表达减弱,d7的LN和各时间点PAI表达增强。联合组d7的微血管结构较移植组完整,其d28的tPA表达分别较大黄苷元和移植组降低,d14和d28的LN、d7和d28的PAI-1均较大黄苷元和移植组增强。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微血管基底膜层连蛋白降解明显,BBB通透性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增加;BMSCs移植后早期保护微血管受损的作用不明显,此后随移植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大黄苷元可使BMSCs移植早期的作用提前及中、后期作用增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PAI-1表达以调节纤溶酶平衡,进而减轻微血管基底膜胶原降解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大鼠 大黄苷元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血脑屏障 纤溶酶
下载PDF
高产纤溶酶霉菌固体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0
2
作者 闵伟红 李佳 +2 位作者 王影 张锦玉 李玉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07-211,共5页
从我国传统发酵豆制品中筛选出一株具有纤溶酶活性的霉菌菌株,初步鉴定为枯青霉,经诱变后纤溶酶活力为660U/g。本实验以其为出发菌株,对该菌株固体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菌株产酶最佳条件为:m(麸皮):m(豆粕)=1:3,自然pH值,加水量0.7... 从我国传统发酵豆制品中筛选出一株具有纤溶酶活性的霉菌菌株,初步鉴定为枯青霉,经诱变后纤溶酶活力为660U/g。本实验以其为出发菌株,对该菌株固体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菌株产酶最佳条件为:m(麸皮):m(豆粕)=1:3,自然pH值,加水量0.75ml/g物料,MnSO4·H2O和(NH4)2SO4加量分别为0.25%和1.4%,接种量17.5%,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72h,在该条件下固体培养纤溶酶活性平均达到873.76U/g,比优化前提高了213U/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溶酶 固体发酵 优化
下载PDF
枯草杆菌纤溶酶高产菌株的物理化学诱变 被引量:8
3
作者 吕凤霞 陆兆新 +1 位作者 别小妹 梁思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34-137,共4页
以枯草杆菌FM-S2作为出发菌株,经γ-射线和2.5%硫酸二乙酯复合诱变,结合牛奶蛋白平板从2341株存活菌中初筛得到200株诱变菌株,经摇瓶测定纤溶酶活性进行复筛得到7株生产性能较出发菌株显著提高的突变株,它们的纤溶酶活性超过2000UK.U/m... 以枯草杆菌FM-S2作为出发菌株,经γ-射线和2.5%硫酸二乙酯复合诱变,结合牛奶蛋白平板从2341株存活菌中初筛得到200株诱变菌株,经摇瓶测定纤溶酶活性进行复筛得到7株生产性能较出发菌株显著提高的突变株,它们的纤溶酶活性超过2000UK.U/ml。其中突变株γ-DES36纤溶酶活性最高达到2719.89±242.51UK.U/ml,同时该菌株遗传性能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杆菌 纤溶酶 辐射 硫酸二乙酯 突变株
下载PDF
五步蛇蛇毒纤溶组分Ⅱ的分离和若干药效学的特征 被引量:12
4
作者 陈家树 孙家钧 梁陆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2-25,共4页
五步蛇蛇毒经DEAE—sephadex A—50柱层析.获得15个蛋白组分。sephadex G—50柱再层析组分Ⅱ,呈单一个蛋白峰,聚丙酰胺凝胶电泳结果呈单一区带。狗血浆纤维蛋白平板法证实五步蛇蛇毒组分Ⅱ有溶解纤维蛋白的作用,同时狗血浆纤维蛋白热平... 五步蛇蛇毒经DEAE—sephadex A—50柱层析.获得15个蛋白组分。sephadex G—50柱再层析组分Ⅱ,呈单一个蛋白峰,聚丙酰胺凝胶电泳结果呈单一区带。狗血浆纤维蛋白平板法证实五步蛇蛇毒组分Ⅱ有溶解纤维蛋白的作用,同时狗血浆纤维蛋白热平板法还证实其溶解纤维蛋白的作用系直接性的。体外试管实验显示组分Ⅱ虽对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均有溶解作用.但在浓度17.8mg·L^(-1)以下时.其溶解纤维蛋白活性相对较高。兔scO.1ml(500mg·L^(-1)组分Ⅱ未发现类似五步蛇全毒的出血反应。小白鼠腹腔注射纯化后的组分Ⅱ,LD_(50)为11.105 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步蛇 蛇毒 纤维蛋白 分离
下载PDF
纤溶酶与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24
5
作者 郑江华 刘明强 +1 位作者 陈开 武国 《西部医学》 2010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比较纤溶酶和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10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的临床资料,分为纤溶酶组(56例)和小剂量尿激酶组(48例),溶栓分别采用纤溶酶和小剂量尿激酶,两组其余治疗相同,包括抗... 目的比较纤溶酶和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10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的临床资料,分为纤溶酶组(56例)和小剂量尿激酶组(48例),溶栓分别采用纤溶酶和小剂量尿激酶,两组其余治疗相同,包括抗凝(低分子肝素钙)、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加丹参静滴,疗程14天,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再通情况和疗效;观察严重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包括胃肠出血(黑便)、泌尿系出血(血尿)、颅内出血等。疗程第5d和第10d监测凝血酶原时间。结果两组再通率及临床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出血并发症及PT过度延长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纤溶酶和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效果均好,但纤溶酶使用简便、安全性可靠,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溶栓疗法 纤溶酶 尿激酶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Bacillus subtilis γ-DES36纤溶酶发酵条件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吕凤霞 陆兆新 +1 位作者 别小妹 梁思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75-178,共4页
以高活性纤溶酶突变株B acillus subtilisγ-DES36为发酵菌株,研究其纤溶酶液体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对不同接种量、碳源、氮源、碳氮比、表面活性剂、金属离子等单因素研究,使用麦芽糖和胰胨时纤溶酶活性达2900 IU/mL左右。为了降... 以高活性纤溶酶突变株B acillus subtilisγ-DES36为发酵菌株,研究其纤溶酶液体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对不同接种量、碳源、氮源、碳氮比、表面活性剂、金属离子等单因素研究,使用麦芽糖和胰胨时纤溶酶活性达2900 IU/mL左右。为了降低成本,使用廉价的碳氮源麸皮和豆粕粉。正交试验得到该菌株产纤溶酶的优化液体发酵条件为:麸皮1%,麦芽糖1%,胰胨0.25%,豆粕粉1.5%,吐温40 0.15%,酵母膏0.1%,K2HPO40.25%,KH2PO40.1%,复合无机盐0.2mL/(100 mL),接种量1%,发酵液纤溶酶酶活达到2300 I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溶酶 高产突变株 发酵条件 优化
下载PDF
薄层聚丙烯酰胺纤维蛋白平板法对纤溶酶活性的体外检测 被引量:5
7
作者 赵明 潘映红 +3 位作者 冯定胜 王一丁 郭宝林 严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8-230,共3页
用薄层聚丙烯酰胺纤维蛋白平板法体外检测了6种市售心血管药物的纤溶酶活性,结果与所检测药物的相关药理作用相符,表明薄层聚丙烯酰胺纤维蛋白平板法能够准确、可靠地进行纤溶酶活性的体外检测.
关键词 纤维蛋白平板法 聚丙烯酰胺 纤溶酶 检测 体外 活性 薄层 心血管药物 作用相 药理
下载PDF
脑出血后凝血与纤溶系统紊乱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吴向东 黄伟 +1 位作者 吴向军 解伟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3-44,47,共3页
目的 :研究脑出血早期凝血与纤溶系统功能障碍 ,并探讨其与脑出血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4 7例脑出血患者和 32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于入院 6h内行DIC筛选试验与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测定 ,并分别根据Glasgow(GCS)昏迷评分和D -... 目的 :研究脑出血早期凝血与纤溶系统功能障碍 ,并探讨其与脑出血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4 7例脑出血患者和 32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于入院 6h内行DIC筛选试验与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测定 ,并分别根据Glasgow(GCS)昏迷评分和D -聚体 (D -dimer)测定值对脑出血病人进行分组 ,计算各组的死亡率。结果脑出血组的凝血酶原时间 (PT)、凝血酶时间 (TT)、D -dimer及APTT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按GCS评分分组 ,GCS评分越低 ,D -dimer值越高 (P <0 .0 5 ) ;按D -dimer值分组 ,D -dimer值越高 ,死亡率越高 (P <0 .0 5 )。结论 :脑出血早期存在凝血与纤溶系统紊乱 ,D -dimer是准确判断脑出血早期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预后 凝血 纤溶系统紊乱 纤溶系统功能障碍 早期 凝血酶原时间
下载PDF
一种测定蚯蚓纤溶酶活力的简易方法 被引量:9
9
作者 邵承斌 杨继虞 +1 位作者 徐敏华 俞纯方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6期301-304,共4页
在全面考查温度、底物浓度、酶浓度和酶促反应时间等条件的基础上,改进了用合成底物BAEE测定蚯蚓纤溶酶的方法。该法重复性好,测试条件易于控制,可用于蚯蚓纤溶酶生产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 紫外法 蚯蚓纤溶酶 BAEE 测定
下载PDF
微生物——几种溶栓药物的重要来源 被引量:13
10
作者 熊强 梁剑光 熊晓辉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16-119,共4页
综述了几种来源于微生物的重要溶栓剂的性质及研究状况。微生物是溶栓剂的重要来源 。
关键词 微生物 激酶 溶栓剂
下载PDF
广西菲牛蛭中一种纤溶酶的分离纯化 被引量:8
11
作者 钟小斌 黎渊弘 +1 位作者 周维海 黄秋燕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25-227,共3页
目的从广西菲牛蛭消化液中分离纯化出一种纤溶酶,并研究其生化性质。方法应用有机溶剂沉淀、DEAESepharoseCL-6B离子交换柱和SephadexG-75凝胶柱过滤的方法分离纯化出广西菲牛蛭纤溶酶,用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定其纤溶活力,SDS-聚丙烯酰胺... 目的从广西菲牛蛭消化液中分离纯化出一种纤溶酶,并研究其生化性质。方法应用有机溶剂沉淀、DEAESepharoseCL-6B离子交换柱和SephadexG-75凝胶柱过滤的方法分离纯化出广西菲牛蛭纤溶酶,用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定其纤溶活力,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纤溶酶相对分子质量(Mr)。结果从广西菲牛蛭中分离出一种单一组分的纤溶酶,其Mr约为42×103,在普通纤维蛋白平板和加热平板上都能溶解纤维蛋白,收率为0.43%。结论此方法成功地从广西菲牛蛭中分离出一种纤溶酶,其纤溶机理是直接溶解纤维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牛蛭 纤溶酶 纯化
下载PDF
蚓激酶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2
作者 王承利 张贺 +1 位作者 王洋 孙建广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6-90,共5页
蚓激酶作为中药地龙(即蚯蚓)的主要抗凝、溶栓成分,经动物试验及临床观察证实具有良好的纤溶、抗凝、溶栓和改善血流变等药理作用,并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蚓激酶具有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疗效较显著、生产成本低等优势。论文综述了蚓... 蚓激酶作为中药地龙(即蚯蚓)的主要抗凝、溶栓成分,经动物试验及临床观察证实具有良好的纤溶、抗凝、溶栓和改善血流变等药理作用,并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蚓激酶具有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疗效较显著、生产成本低等优势。论文综述了蚓激酶的分离纯化、理化及酶学特性、纤溶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蚓激酶 纤溶酶 酶学特性 临床应用
下载PDF
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时效性 被引量:6
13
作者 程记伟 白宇 +2 位作者 张利军 张晓菁 侯郁青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8期849-853,共5页
目的探讨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时效关系及其对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血栓前体蛋白(Tp P)水平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安慰药对照试验设计。选取发病≤12 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试验A组(A组,发病后12 h给予纤溶酶)、试验B组(B组... 目的探讨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时效关系及其对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血栓前体蛋白(Tp P)水平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安慰药对照试验设计。选取发病≤12 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试验A组(A组,发病后12 h给予纤溶酶)、试验B组(B组,发病后24 h给予纤溶酶)及对照组(C组,不予纤溶酶),每组各50例。试验A组及B组给予脑梗死基础治疗+纤溶酶治疗,对照组给予脑梗死基础治疗+安慰药。通过观察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7 d后FIB及Tp P水平、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值、治疗前及治疗90 d后患者Bathel指数(BI)、进展性脑卒中发生率、治疗90 d及1年后患者脑卒中复发率及脑卒中病死率,分析评价纤溶酶临床疗效;通过观察比较治疗前及治疗7 d后患者肝肾功能、出血发生率及患者皮试过敏率了解纤溶酶安全性。结果 1 NIHSS评分比较:3组治疗后NIHSS评分为A组(4.0±1.6),B组(6.5±2.2),C组(8.0±4.7)。与治疗前比较,3组NIHS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A组及B组较C组下降明显(P<0.05);A组较B组下降更明显(P<0.05)。2BI评分比较:3组治疗后BI评分为A组(68.5±30.6),B组(55.6±29.2),C组(49.7±28.9)。与治疗前比较,3组BI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A组较B组、C组提高明显(P<0.05)。3进展性脑卒中发生率比较:A组、B组及C组进展性脑卒中发生率分别为4.0%,20.0%及30.0%。A组进展性脑卒中发生率较B组、C组低(P<0.05)。4脑卒中复发率及病死率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90 d脑卒中复发率为A组(6.3%),B组(8.3%),C组(25.5%),治疗后1年脑卒中复发率为A组(10.4%),B组(14.5%),C组(31.9%)。A组及B组治疗后90 d及1年脑卒中复发率较C组明显降低(P<0.05)。3组脑卒中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FIB及Tp P水平比较:3组治疗后FIB分别为A组(2.74±0.75)g·L^(-1),B组(2.82±0.83)g·L^(-1),C组(3.67±1.35)g·L^(-1)。与治疗前比较,A组、B组患者治疗后FIB水平无明显下降(P>0.05);但A组及B组FIB较C组下降(P<0.05)。3组治疗后Tp P分别为A组(3.56±1.26)mg·L^(-1),B组(3.43±1.22)mg·L^(-1),C组(13.21±6.54)mg·L^(-1)。与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Tp P水平明显下降(P<0.05);A组及B组Tp P水平较C组下降更明显(P<0.05)。安全性指标:纤溶酶无明显肝肾损伤,不增加出血风险,过敏发生率低。结论脑梗死发病24 h内接受纤溶酶治疗均能安全获益,但发病后12 h给药较发病后24 h给药获益明显增多。纤溶酶主要通过降低Tp P发挥抗栓作用,对FIB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溶酶 纤维蛋白原 血栓前体蛋白 脑梗死 急性 时效性
下载PDF
赤爱胜蚯蚓(Eisenia Foetida Sarigny)纤溶酶的研究Ⅱ药理学作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志兴 杨学成 +9 位作者 张云湖 马元生 李洪超 刘伟民 赵晓祥 姜凯波 张昕 赵克强 董桂华 张凤琴 《生物技术》 CAS CSCD 1992年第1期15-18,共4页
对蚯蚓纤溶酶进行了哈白兔体内、体外溶栓、抗凝试验,分别以蛇毒抗栓酶和尿激酶不同剂量组作对照试验,均有显著的溶解血栓功能.另外,蚯蚓纤溶酶溶解天然血块,对纤维蛋白原含量及凝血时间影响的药理学试验,结果证明蚯蚓纤溶酶具有溶栓与... 对蚯蚓纤溶酶进行了哈白兔体内、体外溶栓、抗凝试验,分别以蛇毒抗栓酶和尿激酶不同剂量组作对照试验,均有显著的溶解血栓功能.另外,蚯蚓纤溶酶溶解天然血块,对纤维蛋白原含量及凝血时间影响的药理学试验,结果证明蚯蚓纤溶酶具有溶栓与抗凝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纤溶酶 溶血栓 药理
下载PDF
纤溶酶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尹俊雄 曾宪容 +6 位作者 程远 程媛媛 万鹏程 任泗昌 王普 代红源 郭富强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3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评价纤溶酶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前瞻性研究,纳入非溶栓治疗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115例,随机分为纤溶酶组55例和对照组60例;在脑梗死基本治疗的基础上,纤溶酶组给予纤溶酶200~300 U,... 目的:评价纤溶酶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前瞻性研究,纳入非溶栓治疗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115例,随机分为纤溶酶组55例和对照组60例;在脑梗死基本治疗的基础上,纤溶酶组给予纤溶酶200~300 U,静脉滴注7 d,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安慰剂)250 mL,静脉滴注7 d。比较2组发病后90 d的死亡率及生活依赖率,住院期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发生出血性转化(HT)情况。结果:2组发病后90 d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纤溶酶组生活依赖率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纤溶酶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2组HT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伴HT患者的预后不劣于不伴HT的患者。结论:纤溶酶治疗急性期脑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溶酶 脑梗死 疗效 出血性转化
下载PDF
降纤酶合舒血宁注射液对脑梗死急性期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高敏 杨晓文 +1 位作者 陈景亮 徐丹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4年第2期88-89,共2页
目的 观察降纤酶、舒血宁注射液对脑梗死急性期神经内分泌激素 (ACTH、ET、CORT、TXB2 、PBI2 )的影响。方法 将脑梗死急性期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 ( 48例 )和对照组 ( 2 4例 ) ,予降纤酶、舒血宁注射液分别行颈动脉灌注 (治疗组 )和静... 目的 观察降纤酶、舒血宁注射液对脑梗死急性期神经内分泌激素 (ACTH、ET、CORT、TXB2 、PBI2 )的影响。方法 将脑梗死急性期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 ( 48例 )和对照组 ( 2 4例 ) ,予降纤酶、舒血宁注射液分别行颈动脉灌注 (治疗组 )和静脉输注 (对照组 ) ,治疗组降纤酶总量为对照组的一半 ;治疗前后分别测试血ACTH、ET、CORT、TXB2 、PBI2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后ACTH、ET、CORT、TXB2 、PBI2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 <0 .0 1 ) ;组间比较 ,上述指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降纤酶、舒血宁注射液可降低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 ,并可能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且颈动脉灌注使用较小剂量降纤酶的药效与静脉给予较大剂量作用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纤酶 舒血宁注射液 脑梗死 急性期 神经内分泌激素 药物治疗
下载PDF
依达拉奉联合纤溶酶治疗中老年进展性脑梗死4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詹三华 张鲁峰 +2 位作者 姚卫民 杨明辉 宋晓玲 《中国医药导刊》 2012年第5期825-826,828,共3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纤溶酶治疗中老年人进展性脑梗死(PCI)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80例PC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患者入院当天给予纤溶酶,每次200U,然后加入100ml生理盐水静脉滴...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纤溶酶治疗中老年人进展性脑梗死(PCI)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80例PC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患者入院当天给予纤溶酶,每次200U,然后加入10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天一次,连续使用一周,肠溶阿司匹林片75mg,口服,每晚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然后加入10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天两次,连续使用2周。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评分及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1d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依达拉奉联合纤溶酶治疗PCI患者疗效好,能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溶酶 依达拉奉 中老年人 PCI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血浆纤溶活性的动态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学勤 耿稚萍 +3 位作者 路阳 左大鹏 王秋萍 鞠淑英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7年第2期91-95,共5页
对55例脑梗死患者分别于发病后1天、3天、1周、2周、1月时检测血浆D-二聚体(D-D)水平及纤溶酶原(PLG)活性,同时检查记录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显示:与43例正常对照组比较,患者组纤溶活性显著增强,D-D水平于3天时达高峰(P<0.00... 对55例脑梗死患者分别于发病后1天、3天、1周、2周、1月时检测血浆D-二聚体(D-D)水平及纤溶酶原(PLG)活性,同时检查记录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显示:与43例正常对照组比较,患者组纤溶活性显著增强,D-D水平于3天时达高峰(P<0.001),与同期明显降低的PLG活性(P<0.001)呈负相关(r—-0.446,P<0.001)。D-D水平于1月时仍高于正常(P<0.01)。脑梗死早期纤溶活性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腔隙性梗死组纤溶活性亦有显著性增强,其变化规律与皮层梗死组一致,但程度较低(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纤溶活性 动态检测
下载PDF
几种蜘蛛毒素纤溶酶的分离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园 杜俊岭 +2 位作者 周艳芬 袁洪水 朱宝成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26-428,共3页
用反相层析法分离蜘蛛毒素,应用纤维蛋白平板法检测蜘蛛毒素及分离组分的纤溶活性。结果经纤维蛋白平板法检测,雷氏大疣蛛、虎纹单柄蛛、敬钊缨毛蛛的毒素具有纤溶酶活性,而海南单柄蛛毒素无活性。反相层析法分离雷氏大疣蛛毒素收集了1... 用反相层析法分离蜘蛛毒素,应用纤维蛋白平板法检测蜘蛛毒素及分离组分的纤溶活性。结果经纤维蛋白平板法检测,雷氏大疣蛛、虎纹单柄蛛、敬钊缨毛蛛的毒素具有纤溶酶活性,而海南单柄蛛毒素无活性。反相层析法分离雷氏大疣蛛毒素收集了14种组分,其中4种具有纤溶酶活性;虎纹单柄蛛收集得11种组分,其中1种具有纤溶酶活性;敬钊缨毛蛛收集得22种组分,其中9种具有纤溶酶活性。说明毒素存在较多的具纤溶酶活性的蛋白(多肽)组分,应用反相层析的方法能较好的分离蜘蛛毒素蛋白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蜘蛛毒素 纤溶酶 分离 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