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线粒体信号通路Cyt-c和Apaf-1表达及艾灸足阳明经穴保护胃黏膜损伤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郁洁 易受乡 +2 位作者 林亚平 常小荣 阳仁达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11期2409-2411,I0002,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胃黏膜损伤后细胞凋亡线粒体信号转导途径中关键物质细胞色素C(Cyt-c)、凋亡激活因子-1(Apaf-1)表达及艾灸"足三里"、"梁门"穴对胃黏膜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艾灸预处理保护胃黏膜损伤作用的内在机...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胃黏膜损伤后细胞凋亡线粒体信号转导途径中关键物质细胞色素C(Cyt-c)、凋亡激活因子-1(Apaf-1)表达及艾灸"足三里"、"梁门"穴对胃黏膜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艾灸预处理保护胃黏膜损伤作用的内在机制。方法:24只wister健康大鼠随机分为3组,8只/组,即捆绑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艾灸穴位组。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大鼠胃黏膜Cyt-c的表达,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胃黏膜细胞凋亡指数(AI)、Apaf-1表达。结果:模型对照组AI、Cyt-c和Apaf-1表达上调,与捆绑对照组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艾灸穴位组AI、Cyt-c和Apaf-1表达降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无水乙醇灌胃可引发急性胃黏膜损,经线粒体Cyt-c→Apaf-1信号转导途径启动细胞凋亡程序,而艾灸足阳明胃经"足三里"、"梁门"穴预处理可以抑制细胞凋亡,其保护胃黏膜损伤作用的内在机制可能与下调线粒体凋亡通路Cyt-c和Apaf-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黏膜损伤 细胞凋亡 Cyt—c APAF-1 足阳明胃经
原文传递
电针足阳明经(穴)促大鼠胃黏膜损伤修复过程中P-RAF-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陈楚淘 田浩梅 +3 位作者 严洁 张英进 姚雯 易受乡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7期64-67,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足阳明经(穴)在促大鼠损伤胃黏膜修复过程中P-RAF-1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足阳明经(穴)对胃黏膜损伤修复效应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40只健康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空白组,模型组,针刺治疗组,针刺对照组;采用GUTH法检...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足阳明经(穴)在促大鼠损伤胃黏膜修复过程中P-RAF-1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足阳明经(穴)对胃黏膜损伤修复效应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40只健康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空白组,模型组,针刺治疗组,针刺对照组;采用GUTH法检测溃疡指数,免疫印迹法检测P-RAF-1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胃黏膜损伤指数值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治疗组胃黏膜损伤指数值显著低于模型组和针刺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治疗组能RAF-1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梁门、四白穴可减轻无水乙醇灌胃造成的胃黏膜损伤,对胃黏膜具有修复作用,其促进胃黏膜修复的过程中与RAF-1蛋白磷酸化有关,并存在穴位特异性。提示电针足阳明经(穴)促胃黏膜损伤修复可能与RAF-1蛋白磷酸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足阳明经(穴) 大鼠 胃黏膜损伤修复 P-RAF-1 足三里 四白
下载PDF
针刺足阳明胃经经穴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功能障碍临床疗效研究
3
作者 苗乐静 司丽丽 田鸽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319-322,331,共5页
目的:探究针刺足阳明胃经经穴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78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 目的:探究针刺足阳明胃经经穴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78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针刺足阳明胃经经穴(天枢、梁丘、丰隆、上巨虚)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脊髓损伤评定量表(ASIA)神经功能评定(运动、感觉)。脊髓独立性(SCIM-Ⅲ)、膀胱功能(排尿次数、日最大排尿量)、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及生活质量水平[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表(MLHFO)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SIA运动评估MS、感觉指数SIS评分明显上升(P<0.05),且观察组评分较对照组上升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SCIM-Ⅲ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SCIM-Ⅲ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排尿次数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日最大排尿量明显增多,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VC、FEV1值均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FVC、FEV1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水平改善明显,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治疗联合针刺足阳明胃经经穴能有效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功能障碍,可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足阳明胃经经穴 脊髓损伤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电针刺激脊髓损伤大鼠足阳明胃经脊髓受损节段Bax、Bcl-2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9
4
作者 吴凡 许权 +3 位作者 周宾宾 魏卫兵 王珠 严潮浪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6期4169-4175,共7页
背景:中医自《内经》开始就提出了"治痿独取阳明"之理论,但是有关电针干预足阳明胃经治疗脊髓损伤的报道相对较少,该课题研究从细胞凋亡因子Bax、Bcl-2的角度出发,初步探讨电针干预足阳明胃经对脊髓损伤神经修复的相关机制。... 背景:中医自《内经》开始就提出了"治痿独取阳明"之理论,但是有关电针干预足阳明胃经治疗脊髓损伤的报道相对较少,该课题研究从细胞凋亡因子Bax、Bcl-2的角度出发,初步探讨电针干预足阳明胃经对脊髓损伤神经修复的相关机制。目的:探讨电针刺激足阳明胃经对脊髓损伤大鼠受损节段Bax、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4只SPF级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预标记组、损伤后标记组和电针组,每组16只。对照组及预标记组在操作前给予Brdu(5 mg/kg)连续10 d腹腔注射,以标记脊髓内保持分化活力的细胞,对照组于第11天行T_(10)节段椎板切除,预标记组于第11天采用钳夹法造成脊髓损伤缺血模型;损伤后标记组、电针组在制作脊髓损伤模型后连续10 d腹腔注射Brdu(5 mg/kg)标记损伤后活化增殖的细胞,电针组于造模后第3天开始电针干预足阳明胃经足三里、伏兔穴,每周5次。造模后3,10,17,24 d(电针0,7,14,21 d),每个时间点取4只大鼠,采用BBB评分评估运动功能恢复情况,q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脊髓组织Bax、Bcl-2 m 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1)术后3-24 d时,预标记组、损伤后标记组、电针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电针组神经功能评分高于预标记组、损伤后标记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随着脊髓损伤时间的延长,Bax m RNA及蛋白表达先升高后降低,Bcl-2 m RNA及蛋白表达先降低后升高,Bax/Bcl-2比值随着电针干预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少;(3)结果表明,电针刺激足阳明胃经可以通过调节Bcl-2、Bax的表达减少神经细胞凋亡,促进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电针干预 足阳明胃经 BAX BCL-2
下载PDF
从脾胃论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被引量:4
5
作者 于楠 海英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4年第12期99-101,共3页
根据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表现,可归属"眩晕"范畴,病位在头,头为"清阳之府"、"中精之府"、"诸阳之会"。人体清阳之气、精华之血皆上注于头,头才能发挥正常生理功能。脾胃居于中焦,连... 根据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表现,可归属"眩晕"范畴,病位在头,头为"清阳之府"、"中精之府"、"诸阳之会"。人体清阳之气、精华之血皆上注于头,头才能发挥正常生理功能。脾胃居于中焦,连通上下,为气机升降之枢纽,可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所以脾胃在本病的发病和诊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是产生清阳之气的源泉,倘若脾胃损伤,则纳运失职,升降失司,不仅清气不升,浊阴不降,元神之府失养,且痰湿阻于中州,浊气上蒙清窍,而出现头晕耳鸣等症。因此,脾胃在眩晕的发病和诊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治疗从脾胃入手,以补益、健运脾胃及调畅气机升降为主,并针对"风、火、痰、瘀、虚"不同的病理因素,佐以平肝、泻火、祛痰、化瘀、补肾之法,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从脾胃论治 足太阴脾经 足阳明胃经 平肝 泻火 祛痰 化瘀 补肾 中医药治疗
原文传递
电针刺激足阳明胃经对脊髓损伤大鼠炎症相关因子TNF-α、MIP-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惠宁军 闫红霞 +2 位作者 叶义平 马家富 周祥兴 《针灸临床杂志》 2021年第12期65-70,共6页
目的:选取电针刺激足阳明胃经穴,探讨电针刺激对脊髓损伤(SCI)大鼠受损节段TNF-α、MIP-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4只SPF级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电针组、损伤后标记组、预标记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只;每组按取标本时间点再分为3 d组、10 d组、... 目的:选取电针刺激足阳明胃经穴,探讨电针刺激对脊髓损伤(SCI)大鼠受损节段TNF-α、MIP-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4只SPF级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电针组、损伤后标记组、预标记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只;每组按取标本时间点再分为3 d组、10 d组、17 d组和24 d组共4个亚组,每个亚组4只大鼠。电针干预组于造模后第3天开始电针干预,各小组按不同时间点采取标本,观察脊髓损伤后大鼠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同时检测脊髓损伤后各时间点TNF-α、MIP-2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结果:电针组的TNF-α、MIP-2表达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3 d、10 d、17 d其表达水平较同时期预标记组、损伤后标记组和对照组低(P<0.05),在进行到第24天时其表达水平趋近对照组表达水平。结论:电针刺激足阳明胃经可以减少TNF-α、MIP-2的表达,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修复,促进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大鼠 电针 足阳明胃经 炎症因子 TNF-Α MIP-2
下载PDF
基于“阳明为阖”浅析易损斑块辨治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桂睿 姚建景 杨静棉 《四川中医》 2023年第4期22-25,共4页
通过梳理《黄帝内经》阴阳离合及三阴三阳理论,提出阳明为阖是指人体手足阳明经脉系统具有阖聚气化、阖降代谢功能。“阳明”多气多血、易化热化火。“阖”亢不降,亢则为害,化热致损、毒损络伤则导致斑块易损。以阴阳为本,基于“阳明为... 通过梳理《黄帝内经》阴阳离合及三阴三阳理论,提出阳明为阖是指人体手足阳明经脉系统具有阖聚气化、阖降代谢功能。“阳明”多气多血、易化热化火。“阖”亢不降,亢则为害,化热致损、毒损络伤则导致斑块易损。以阴阳为本,基于“阳明为阖”理论,探析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不稳定性的“化热致损”病机特点,从痰瘀化热、阖亢不降论治易损斑块,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为阖 易损斑块 手足阳明 化热致损 炎症反应
原文传递
胃络探析
8
作者 袁静云 武晓冬 +5 位作者 牟东晓 赵楠琦 丁楠 王昕 董国锋 刘清国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724-728,794,共6页
通过对胃络的梳理,探讨胃络的概念、结构、功能以及常见胃络病证致病因素、发病特点等,并将其与足阳明之别、胃之大络进行辨别。认为“胃络”是由经脉发出,深延于里,分布于胃腑及其周围的深部络脉,功能上与胃腑关系密切,是胃腑与周围脏... 通过对胃络的梳理,探讨胃络的概念、结构、功能以及常见胃络病证致病因素、发病特点等,并将其与足阳明之别、胃之大络进行辨别。认为“胃络”是由经脉发出,深延于里,分布于胃腑及其周围的深部络脉,功能上与胃腑关系密切,是胃腑与周围脏腑沟通联系的重要结构基础。胃络病证常见的致病因素有饮食因素、寒热因素以及气机因素,其发病具有以疼痛或血证为主、虚实错杂、渐进式发展、病程长、影响范围广泛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脉 胃络 脏腑络 足阳明之别 胃之大络 胃络病证 疼痛 血证
下载PDF
针刺对胃粘膜损伤家兔胃粘膜生长抑素及其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7
9
作者 阳仁达 易受乡 +7 位作者 严洁 常小荣 林亚平 刘玉群 张泓 王超 罗志勇 刘水平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83-186,共4页
目的 :探讨针刺足阳明经穴对家兔胃粘膜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 ,每组 8只。采用无水乙醇损伤造模法。针刺穴位取左侧“内庭”“解溪”“足三里”“梁丘”“天枢”“梁门” ,每日 1次 ,每次 3 ... 目的 :探讨针刺足阳明经穴对家兔胃粘膜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 ,每组 8只。采用无水乙醇损伤造模法。针刺穴位取左侧“内庭”“解溪”“足三里”“梁丘”“天枢”“梁门” ,每日 1次 ,每次 3 0min ,连续 7d。采用RIA法检测胃粘膜生长抑素(SS)含量 ,采用RT PCR反应方法检测胃粘膜中SSR1 mRNA表达的强度。结果 :针刺组胃粘膜中SS含量、SSR1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 (P <0 .0 1)。结论 :针刺足阳明经穴可减少生长抑素的生成 ,抑制家兔胃粘膜生长抑素受体基因表达强度 ,促进粘膜上皮细胞的增殖 ,加速损伤粘膜的修复 ,从而表现出良好的细胞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胃粘膜损伤 生长抑素 足阳明经穴 mRNA表达 家兔 含量 结论
下载PDF
针刺足阳明经特定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0例 被引量:21
10
作者 常小荣 兰蕾 +2 位作者 严洁 王小娟 陈慧敏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39-844,共6页
目的:分析针刺足阳明经特定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探讨针刺足阳明经特定穴对FD的经穴效应特异性.方法:将60例FD患者随机分到治疗组(A)和对照组(B)各30例.治疗组针刺足阳明经特定穴,对照组针刺非经非穴.两组均每日针刺1次... 目的:分析针刺足阳明经特定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探讨针刺足阳明经特定穴对FD的经穴效应特异性.方法:将60例FD患者随机分到治疗组(A)和对照组(B)各30例.治疗组针刺足阳明经特定穴,对照组针刺非经非穴.两组均每日针刺1次,每次0.5h,每周5次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完成、治疗后1mo由受试者填写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DI),包括症状指数(NDSI)和生活质量指数(NDLQI),消化不良症状积分(FDI),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SF-36).统计与分析所获资料.结果:治疗组各种症状的疗效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各症状上腹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上腹烧灼感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2%、78.26%、94.11%、60.00%,明显高于对照组(19.23%、20.00%、6.25%、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完成和1mo随访时,两组相对治疗前NDSI,FDI均显著降低,NDLQI,SF-36均显著增加(均P<0.01);且同期比较治疗组NDSI,FDI明显低于对照组,NDLQI,SF-36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针刺足阳明经特定穴与非经非穴治疗FD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前者治疗FD近期疗效(治疗完成)和远期疗效(治疗后1mo)都明显优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针刺 足阳明经特定穴
下载PDF
针刺足阳明胃经原穴合穴磁共振脑功能成像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光彬 柳澄 +4 位作者 武乐斌 闫镔 高树中 邵广瑞 吕庆超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1-176,I0007-I0009,共9页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配伍针刺足阳明胃经(ST)原穴与合穴后脑功能变化情况。方法对30名健康志愿者使用电针同时刺激原穴(冲阳,ST42)、合穴(足三里,ST36)后,采用血氧水平依赖法进行功能磁共振成像;随机选择30名健康志愿者中的1...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配伍针刺足阳明胃经(ST)原穴与合穴后脑功能变化情况。方法对30名健康志愿者使用电针同时刺激原穴(冲阳,ST42)、合穴(足三里,ST36)后,采用血氧水平依赖法进行功能磁共振成像;随机选择30名健康志愿者中的10名针刺非穴位点作为对照组。以P<0.001,k≥30作为阈值,处理结果叠加到标准脑上显示。结果试验组脑功能激活区有双侧颞上回(22区)、双侧缘上回(40区)、双侧小脑、双侧扣带回及扣带回峡(32区和30区)、双侧顶上小叶(7区);功能减低脑区有双侧眶回(11区)、双侧颞极(38区)、右侧额下回(47区)、右侧枕颞内侧回(36区)。对照组激活区包括颞上回、中央前回、扣带回、丘脑、岛叶、小脑等。对照组激活脑区的范围、信号强度及数量(12个)显著小于试验组(23个)。结论配伍刺激ST的原穴、合穴后,可以激活、降低属于"内脏脑"的不同脑区及躯体感觉区的7区,使之达到新的功能平衡而实现止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功能磁共振成像 足阳明胃经
下载PDF
针刺足阳明胃经两相邻穴位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琳 许建阳 +4 位作者 李永忠 刘华 袁秀丽 李坤成 单保慈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01-1003,共3页
目的研究针刺足阳明胃经两相邻穴位所引起的脑功能变化情况。方法将27名健康右利手志愿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针刺右侧陷谷穴、内庭穴以及二者附近的假穴,针刺同时进行全脑功能核磁共振成像,运用统计参数图软件(SPM)加以处理。结果针刺两... 目的研究针刺足阳明胃经两相邻穴位所引起的脑功能变化情况。方法将27名健康右利手志愿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针刺右侧陷谷穴、内庭穴以及二者附近的假穴,针刺同时进行全脑功能核磁共振成像,运用统计参数图软件(SPM)加以处理。结果针刺两个穴位激活的相同脑区包括双侧第一感觉/运动区(SI/MI),同侧小脑和第二感觉区(SII)。针刺陷谷穴特异性激活了同侧额内侧回,额下回内侧,扣带回前部(ACC)和丘脑腹外侧核;针刺内庭穴特异性激活了双侧扣带回后部(PCC),对侧额中回,额下回,楔前叶,同侧舌回,枕中回,豆状核。结论从影像学角度验证了针刺同一经络上位置相近功能相似的腧穴可以引起与治疗作用相关的中枢神经系统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陷谷 内庭 足阳明胃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足阳明胃经生理功能解析 被引量:28
13
作者 胡波 郭长青 谷世喆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0-92,共3页
目的:总结足阳明胃经生理功能以丰富经络学说内容。方法:整理足阳明胃经的相关经典文献,分析足阳明胃经的循行部位、气血多寡、病候及腧穴主治规律与生理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经为十二经脉之长;胃经脉大血多、气盛阳旺;足阳明主润宗... 目的:总结足阳明胃经生理功能以丰富经络学说内容。方法:整理足阳明胃经的相关经典文献,分析足阳明胃经的循行部位、气血多寡、病候及腧穴主治规律与生理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经为十二经脉之长;胃经脉大血多、气盛阳旺;足阳明主润宗筋。结论:足阳明胃经是经络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经脉,联系脏腑器官众多。通过化生气血、调节气机来调控整个机体的正常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研究 生理功能 足阳明胃经
下载PDF
针刺足阳明胃经特定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0例 被引量:20
14
作者 兰蕾 常小荣 +2 位作者 严洁 王小娟 陈慧敏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足阳明胃经特定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针刺足阳明胃经特定穴,对照组针刺非经非穴。每日针刺1次,每次0.5 h,5次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 目的观察针刺足阳明胃经特定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针刺足阳明胃经特定穴,对照组针刺非经非穴。每日针刺1次,每次0.5 h,5次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疗程结束和1月后随访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①治疗组各症状上腹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上腹烧灼感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2%、78.26%、94.11%、60%,明显高于对照组19.23%、20%、6.25%、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治疗完成和1月后随访两组消化不良症状积分(FDI)相对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同期比较治疗组FD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①两组针刺对FD餐后饱胀不适等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②两组在改善FDI方面不但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且具有很好的远期疗效。且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足阳明胃经 功能性消化不良 冲阳 丰隆 足三里
下载PDF
足阳明胃经与胃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立东 戴明 +4 位作者 吴焕淦 翁志军 吴璐一 刘慧荣 丁邦友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第3期558-561,共4页
从经络理论研究、机制研究和临床研究三方面对足阳明胃经与胃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发现胃在病理状态下,可出现阳明经穴物理特性的改变,而针刺可通过调节胃运动功能、平衡胃肠激素的分泌等途径改善胃肠功能,保护胃黏膜。针刺足阳明胃经穴位... 从经络理论研究、机制研究和临床研究三方面对足阳明胃经与胃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发现胃在病理状态下,可出现阳明经穴物理特性的改变,而针刺可通过调节胃运动功能、平衡胃肠激素的分泌等途径改善胃肠功能,保护胃黏膜。针刺足阳明胃经穴位对胃调节作用具有相对特异性,可以有效治疗胃病。研究足阳明胃经与胃的相关性,对丰富经脉脏腑相关理论、指导针灸临床实践及提高疗效有着重要意义,能为阐明经络实质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足阳明胃经 胃黏膜 经络理论
下载PDF
从成都老官山汉墓髹漆人像看足阳明经脉循行演变 被引量:5
16
作者 印帅 程施瑞 +4 位作者 曾芳 谢涛 周兴兰 江章华 梁繁荣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1-73,共3页
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经穴髹漆人像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经穴人体模型,它对于了解古代经络理论的形成、演变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拟综合分析老官山汉墓人像经络线条循行路线及历代相关文献记载,探讨足阳明胃经循行变化... 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经穴髹漆人像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经穴人体模型,它对于了解古代经络理论的形成、演变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拟综合分析老官山汉墓人像经络线条循行路线及历代相关文献记载,探讨足阳明胃经循行变化情况,为梳理经络理论的发展源流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阳明胃经 成都老官山汉墓 髹漆人像
原文传递
电针足阳明经穴对家兔胃运动和胃动素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江山 严洁 常小荣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6-39,共4页
目的 :观察电针足阳明经穴对胃运动和胃动素含量的影响及足阳明经与胃的相关规律。方法 :4 0只家兔随机分为 5组 ,即四白组、梁门组、足三里组、非经非穴组和模型组。运用消化道腔外电桥式应力传感器记录法 ,观察胃运动的变化 ,以放射... 目的 :观察电针足阳明经穴对胃运动和胃动素含量的影响及足阳明经与胃的相关规律。方法 :4 0只家兔随机分为 5组 ,即四白组、梁门组、足三里组、非经非穴组和模型组。运用消化道腔外电桥式应力传感器记录法 ,观察胃运动的变化 ,以放射免疫法检测胃动素的含量。结果 :造模前 ,四白穴组和足三里穴组电针后 ,振幅指数显著升高 ,与针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造模后 ,四白穴组电针后 ,振幅指数显著升高 ,与针前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电针各组穴位对收缩波数目百分率和胃动素的影响 ,针前针后比较 ,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提示电针足阳明经四白、足三里穴 ,可使家兔胃运动振幅指数升高 ,足阳明经与胃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足阳明经 胃运动 胃动素
下载PDF
针刺足阳明胃经特定穴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兰蕾 常小荣 +2 位作者 严洁 王小娟 陈慧敏 《中国康复》 2010年第1期30-31,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足阳明经特定穴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60例FD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针刺组针刺足阳明经特定穴,对照组针刺非经非穴,均每日1次。分别于治疗前后填写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DI),包括症... 目的:观察针刺足阳明经特定穴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60例FD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针刺组针刺足阳明经特定穴,对照组针刺非经非穴,均每日1次。分别于治疗前后填写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DI),包括症状和生活质量指数(NDSI、NDLQI)、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SF-36)。结果:治疗20次后,2组SF-36及NDLQI指数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增加,NDSI显著下降(P<0.01);针刺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治疗后1个月随访,2组SF-36及NDLQI指数评分与治疗完成时略上升,NDSI评分仍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足阳明经特定穴和非经非穴治疗FD均能改善患者的症状,但特定穴疗效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针刺 足阳明经特定穴 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 尼平消化不良指数
下载PDF
足阳明经筋型膝骨关节炎临床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宇 杨林 吴煊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658-661,共4页
【目的】探讨足阳明经筋型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影像学特征,进一步完善经筋理论的科学内涵。【方法】选取足阳明经筋型KOA病例31例(31个膝关节)为足阳明经筋型KOA组(研究组),健康体检者31例(31个健康膝关节)为空白对照组(空白组),进行... 【目的】探讨足阳明经筋型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影像学特征,进一步完善经筋理论的科学内涵。【方法】选取足阳明经筋型KOA病例31例(31个膝关节)为足阳明经筋型KOA组(研究组),健康体检者31例(31个健康膝关节)为空白对照组(空白组),进行基于髌股关系的临床影像学回顾性研究。【结果】2组Insall指数及髌骨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髌股指数、髌股协调角与外侧髌骨角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髌股关系紊乱是足阳明经筋型KOA的主要病变特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阳明经筋 膝骨关节炎 髌股指数
原文传递
从脾胃经脉论治脾瘅病的思路探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海华 易玮 +2 位作者 许能贵 刘霄潇 李知行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67-69,共3页
胰岛素抵抗属中医学"脾瘅病"范畴,中医学多从脾气郁遏,内热中满立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经脉互为表里,对饮食的消化运化具有调节作用。脾胃经脉的生理功能与脾瘅病病机有密切联系;脾胃经脉的循行路线与脾瘅病... 胰岛素抵抗属中医学"脾瘅病"范畴,中医学多从脾气郁遏,内热中满立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经脉互为表里,对饮食的消化运化具有调节作用。脾胃经脉的生理功能与脾瘅病病机有密切联系;脾胃经脉的循行路线与脾瘅病病位高度吻合;而脾瘅病症状又与脾胃经脉的主治相关联。因此,调节脾胃经脉气血的平和,或可成为防治脾瘅病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太阴脾经 足阳明胃经 肥胖 胰岛素抵抗 脾瘅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