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菊头蝠耳长与叫声频率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1
作者 赵辉华 左明雪 +2 位作者 梁冰 张信文 张树义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28-133,共6页
Echolocation calls of 10 Chinese rhinolophid species were recorde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phology and echolocation signals. All horseshoe bats use FM-CF-FM calls. Rhinolophus rex calls at 23.7 kHz,... Echolocation calls of 10 Chinese rhinolophid species were recorde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phology and echolocation signals. All horseshoe bats use FM-CF-FM calls. Rhinolophus rex calls at 23.7 kHz, the lowest frequency in this genus. Call frequency was not correlated with body mass (P=0.200, 9 species). Close negative relationships were found between call frequency and ear length (r=-0.942, P<0.001) and also between call frequency and forearm length (r=-0.696, P<0.05). Residual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to remove the influence of other morphological features. After calculating ear length, forearm length residual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call frequency (r=-0.095, P=0.808).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ear length and call frequency was slightly lowered (r=-0.642, P=0.062) after “removing” the influence of forearm length. Ear length, therefore, was a better predictor of call frequency than forearm length [Acta Zoologica Sinica 49(1):128-133,20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头蝠 耳长 叫声频率 相关性 前臂长
下载PDF
四种蹄蝠ABR听力图特点与耳蜗形态及体型的相关性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少强 李胜利 +5 位作者 刘思伟 赵谦 王林古 闫利英 李随勤 朱宏亮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9年第3期245-255,共11页
目的研究我国现存蝙蝠的耳蜗形态和客观听力图与体型参数的相关性,为现存蝙蝠的听觉器官形态和功能进化状态提供数据资料,给蝙蝠听觉器官与发声频率的匹配关系提供依据,建立和完善客观评估蝙蝠听力图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本研究拟为蝙蝠的... 目的研究我国现存蝙蝠的耳蜗形态和客观听力图与体型参数的相关性,为现存蝙蝠的听觉器官形态和功能进化状态提供数据资料,给蝙蝠听觉器官与发声频率的匹配关系提供依据,建立和完善客观评估蝙蝠听力图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本研究拟为蝙蝠的进化理论、生态适应对策和回声定位生理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美国TDT系统Ⅲ(Tucker-Davis Technologies TDT SystemⅢ)对大蹄蝠、黄大蹄蝠、中蹄蝠和小蹄蝠四种蹄蝠的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听力图进行测量和对比分析,测量四种蹄蝠的体型参数和耳蜗形态参数,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体型参数前臂长与耳蜗基底宽、耳蜗高和基部头盖骨宽,以及体型与蹄蝠叫声主频率的相关关系。结果本研究结果证明,蝙蝠体型与其叫声主频率呈负相关关系,体型与蝙蝠的社会交流叫声频率亦呈负相关关系。ABR听力图与行为听力图基本相似,蹄蝠听力图具有两到三个听阈敏感区,与蝙蝠的社会交流叫声频率和回声定位声纳频率相对应,而蝙蝠的社会交流叫声频率的ABR听力图在不同种蝙蝠间具有间断跳跃的趋势。从耳蜗基底宽与基部头盖骨宽的关系看,小翼手亚目较大翼手亚目的耳蜗形态要大得多,基本呈现负相关趋势。发现在同科蝙蝠间耳蜗形态与体型呈正向相关关系,比较四种蝙蝠的听力图形状,大蹄蝠均较体型小的蹄蝠听阈值要低及听觉频率范围要宽广。结论本研究结果说明目前体型大的蝙蝠拥有较大的耳蜗形态,与其发声器官相匹配的是耳蜗既要接收高频叫声的回声定位声纳信号,又要进行较低频率叫声的社会信息交流,支持蝙蝠叫声频率与听觉器官及听觉功能协同进化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蹄蝠 听性脑干反应 耳蜗 前臂长 叫声频率
下载PDF
镶嵌式外固定支架治疗尺骨骨软骨瘤所致前臂畸形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湘生 蒋曦 +2 位作者 黎志宏 段利群 孙材江 《临床骨科杂志》 2007年第2期114-116,共3页
目的探讨镶嵌式外固定支架治疗尺骨骨软骨瘤所致前臂畸形的效果。方法使用镶嵌式外固定支架进行尺骨延长,治疗7例尺骨骨软骨瘤引起的前臂畸形患者。结果7例尺骨分别延长1.5-5.3cm,脱位桡骨小头自行复位,手内翻和肘内翻畸形明显减... 目的探讨镶嵌式外固定支架治疗尺骨骨软骨瘤所致前臂畸形的效果。方法使用镶嵌式外固定支架进行尺骨延长,治疗7例尺骨骨软骨瘤引起的前臂畸形患者。结果7例尺骨分别延长1.5-5.3cm,脱位桡骨小头自行复位,手内翻和肘内翻畸形明显减轻,肘关节屈伸和前臂旋转功能亦有改善。结论使用镶嵌式外固定支架进行尺骨延长治疗尺骨骨软骨瘤所致前臂畸形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软骨瘤 前臂/畸形 镶嵌式外固定支架 骨延长术 尺骨/外科学
下载PDF
前臂长度测量值偏差对前臂骨密度值的影响
4
作者 杨双臣 殷玉玲 +4 位作者 秦亚楠 杨鑫 宋国庆 王香玉 边艳珠 《医疗装备》 2022年第9期119-122,共4页
目的探讨前臂长度测量值偏差对前臂骨密度(BMD)值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2020年于河北省人民医院以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定右前臂BMD的100名受检者的测量资料,根据前臂实际测量值的不同,将100名受检者分为A组(前臂实际测量值22 cm... 目的探讨前臂长度测量值偏差对前臂骨密度(BMD)值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2020年于河北省人民医院以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定右前臂BMD的100名受检者的测量资料,根据前臂实际测量值的不同,将100名受检者分为A组(前臂实际测量值22 cm)和B组(前臂实际测量值23 cm),每组50名,设定偏差值分别为-3、-2、-1、0、1、2、3 cm,前臂长度为实际测量值+偏差值,根据所得前臂长度将A、B组各分为7个亚组,即A_(1)、A2、A_(3)、A_(4)、A_(5)、A_(6)、A_(7)组,前臂长度分别为19、20、21、22、23、24、25 cm,以及B_(1)、B_(2)、B_(3)、B_(4)、B_(5)、B_(6)、B_(7)组,前臂长度分别为20、21、22、23、24、25、26 cm;将各组前臂长度值录入Hologic APEX软件进行BMD值分析,比较A_(4)组与A组内其他亚组以及B_(4)组与B组内其他亚组前臂1/3区、中间(MID)区和超远端(UD)区BMD值的差异。结果关于前臂1/3区、MID区的BMD值,A_(1)组<A2组<A_(3)组<A_(4)组<A_(5)组<A_(6)组<A_(7)组,B_(1)组<B_(2)组<B_(3)组<B_(4)组<B_(5)组<B_(6)组<B_(7)组,A_(4)组与A组内其他亚组以及B_(4)组与B组内其他亚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于前臂UD区的BMD值,A_(4)组与A组内其他亚组以及B_(4)组与B组内其他亚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测定前臂BMD时,前臂长度测量值偏差会影响前臂BMD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测定 双能X线吸收法 前臂骨密度 前臂长度 测量偏差
下载PDF
成人尺桡骨中上段双骨折使用背侧单切口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3
5
作者 侯军 王灏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21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成人尺桡骨中上段双骨折使用背侧单切口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诊治的成人尺桡骨中上段双骨折患者中选取300例作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n=150)应用桡尺侧双切口钢板内固... 目的探讨成人尺桡骨中上段双骨折使用背侧单切口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诊治的成人尺桡骨中上段双骨折患者中选取300例作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n=150)应用桡尺侧双切口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n=150)应用背侧单切口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术后疼痛程度以及前臂功能恢复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平均手术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患者术后3 d、术后12周的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患者术后1周前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2. 67%,高于对照组的79. 33%(P <0. 05)。结论成人尺桡骨中上段双骨折使用背侧单切口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效果肯定,其切口较小,可减轻疼痛感,且术后短期前臂功能恢复效果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臂功能 疼痛 切口长度 单切口 钢板内固定
下载PDF
儿童双骨肢体单骨骨折对关节的影响
6
作者 俞志涛 王承武 范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1997年第3期160-162,共3页
目的:为了观察儿童双骨肢体单骨骨折后的过度生长。方法:对前臂单骨骨折179例(不包括孟氏骨折、盖氏骨折及骨骺损伤),小腿单骨骨折123例(不包括骨骺损伤),进行了5~6年的随访,平均7.5年。对比测量了双侧 X 线片中的尺、桡骨长度、胫腓... 目的:为了观察儿童双骨肢体单骨骨折后的过度生长。方法:对前臂单骨骨折179例(不包括孟氏骨折、盖氏骨折及骨骺损伤),小腿单骨骨折123例(不包括骨骺损伤),进行了5~6年的随访,平均7.5年。对比测量了双侧 X 线片中的尺、桡骨长度、胫腓骨长度、桡尺角、桡骨内倾角、桡骨头线、肱骨小头的位置以及踝关节正位片,并对腕、肘关节、踝关节活动进行了对比。结果:前臂有4例,小腿有7例较对侧长2~4mm。前臂、腕、肘关节及踝关节活动无异常。结论:前臂是双骨均衡支撑肢体,小腿虽以胫骨负重为主,但单骨骨折后另一骨同样可起支撑作用,因此均不会出现明显的过度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臂损伤 腿损伤 创伤 腿长不等 骨折 儿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