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9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高压应力增塑镦粗变形坯料外形轮廓理论模型预测
1
作者 刘艳雄 张涵 +2 位作者 苏文卿 周旺标 龚宇澄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共9页
对超高压应力增塑镦粗成形工艺下坯料的成形过程展开研究,从理论角度构建了坯料在超高压应力下的外形轮廓模型,可实现超高压应力下坯料的外形轮廓预测。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了超高压应力增塑镦粗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摩擦力和超高压应力对... 对超高压应力增塑镦粗成形工艺下坯料的成形过程展开研究,从理论角度构建了坯料在超高压应力下的外形轮廓模型,可实现超高压应力下坯料的外形轮廓预测。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了超高压应力增塑镦粗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摩擦力和超高压应力对理论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到的坯料外形轮廓对仿真模型进行了验证,进一步探讨了超高压应力对坯料变形均匀性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理论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不同摩擦力和超高压应力下坯料的外形轮廓变化,仿真和实验得到的外形轮廓吻合较好。与传统镦粗相比,在超高压应力作用下坯料的塑性和变形均匀性均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低塑性材料 应力增塑 摩擦因数
原文传递
多锥形摩擦副接合过程摩擦转矩特性研究
2
作者 刘雨薇 付崇智 +3 位作者 孙园植 靳爽 衣超 程正坤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35-644,共10页
多锥形摩擦副是新型湿式离合器的关键部件,具有体积小、转矩传递性能好等优点.针对多锥形摩擦副的特殊构型,考虑油膜承载力、微凸体接触以及摩擦元件温升等因素,建立了接合过程中摩擦转矩的多物理场耦合数学模型并进行数值求解.计算得... 多锥形摩擦副是新型湿式离合器的关键部件,具有体积小、转矩传递性能好等优点.针对多锥形摩擦副的特殊构型,考虑油膜承载力、微凸体接触以及摩擦元件温升等因素,建立了接合过程中摩擦转矩的多物理场耦合数学模型并进行数值求解.计算得到的摩擦转矩与试验数据相比误差小于10%,仿真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基于该模型对不同加载压力和相对转速下的摩擦转矩特性进行了研究.此外,采用Box-Behnken Design试验设计,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锥面数量、锥形角度、锥形高度等锥形参数对摩擦转矩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摩擦转矩与加载压力呈正相关关系,当加载压力从0.1 MPa增加到0.2 MPa时,摩擦转矩峰值增大了102.2%;减小锥形角度的同时增大锥形数量可更有效地提高摩擦副的转矩传递能力,缩短同步时间.研究结果可为新型多锥形摩擦副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锥形摩擦副 摩擦转矩 影响因素 响应面法
下载PDF
螺栓设计参数对连接状态的影响及轴向力可视化方法研究
3
作者 周洋 伊鸿振 王瀚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0-229,共10页
螺栓结构的连接状态与轴向力密切相关,而轴向力受多因素的影响,在拧紧或者松动过程中不断变化且无法做到无传感器实时监测。首先,基于螺栓的外螺纹轮廓方程,建立了精细化的螺栓有限元模型。其次,基于此模型研究了螺纹接触面摩擦因数、... 螺栓结构的连接状态与轴向力密切相关,而轴向力受多因素的影响,在拧紧或者松动过程中不断变化且无法做到无传感器实时监测。首先,基于螺栓的外螺纹轮廓方程,建立了精细化的螺栓有限元模型。其次,基于此模型研究了螺纹接触面摩擦因数、牙型角、螺距对于螺栓预紧过程及松动过程的影响规律。最后,关联松动角度和轴向力,结合深度学习目标检测算法,将螺栓的轴向力信息可视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拧紧和松动过程中,螺栓轴向力实现了可观和可控,同时螺栓在预紧相同角度的情况下,其轴向力随着螺距和牙型角的增大而增加;其预紧力矩随着螺纹接触面摩擦因数和螺距的增大而变大,但会随着牙型角的增大而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因数 牙型角 螺距 深度学习 轴向力
下载PDF
微织构排布方式对水润滑轴承启停过程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崔博超 陈平 +2 位作者 杨潍旭 乔小溪 李建超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0-168,178,共10页
梯度排布微织构在提升水润滑轴承摩擦学性能方面具有显著效果,然而梯度排布微织构在水润滑轴承中的应用仍缺乏系统性研究。为了探究梯度排布微织构对水润滑轴承启停过程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基于Greenwood-Tripp微凸体接触模型、Archard磨... 梯度排布微织构在提升水润滑轴承摩擦学性能方面具有显著效果,然而梯度排布微织构在水润滑轴承中的应用仍缺乏系统性研究。为了探究梯度排布微织构对水润滑轴承启停过程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基于Greenwood-Tripp微凸体接触模型、Archard磨损模型求解轴瓦表面的磨损量。通过CFT-I材料表面性能综合测试仪对CNC雕刻机加工的织构化表面进行水润滑条件下的摩擦学试验研究。针对光滑、单一圆形织构、圆形与三角形以轴向交错平行■和周向交错平行分布(1212)方式梯度排布的表面,测量各个表面的磨损量和摩擦因数。通过立体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摩擦磨损试验前后的表面形貌和摩擦因数进行分析。数值模拟和试验结果显示,与光滑表面和单一织构化表面相比,梯度排布微织构化表面磨损量和摩擦因数显著降低;圆形与三角形以■方式的梯度排布微织构化表面摩擦学性能最佳,接触表面磨损量最小、表面摩擦因数最低。梯度排布微织构在流体润滑过程中相互影响,可以起到提高轴承表面举升力,减少表面接触,降低表面磨损和摩擦因数的作用。研究不同形状、排布方式下梯度排布微织构化表面的磨损量和摩擦因数的变化规律,可为舰船装备水润滑轴承研制阶段主动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排布微织构 水润滑 轴承 磨损量 摩擦因数
下载PDF
选择性激光熔化成形(SLM)增材制造重熔次数对316L构件表面粗糙度及磨损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李强 刘送永 王庆阳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0-181,共12页
重熔次数对选择性激光熔化增材制造构件表面粗糙度及耐磨性能有重要影响,研究其影响机理及确定经济重熔次数对发展选择性激光熔化增材制造技术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选择性激光熔化增材制造设备制备316L样件,在样件制备过程中分组进行0、1... 重熔次数对选择性激光熔化增材制造构件表面粗糙度及耐磨性能有重要影响,研究其影响机理及确定经济重熔次数对发展选择性激光熔化增材制造技术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选择性激光熔化增材制造设备制备316L样件,在样件制备过程中分组进行0、1、2、3次激光重熔,对不同激光重熔次数下的样件表面利用三维轮廓扫描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进行表征,利用高速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对样件进行摩擦磨损试验,利用电子分析天平测定磨损前后的质量,对表征及磨损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LM增材制造样件表面粗糙度随重熔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小,重熔后的平均表面粗糙度Sa、Sq、Sv、Sz值分别从0次重熔(正常打印)的8.437、11.88、82.68、252.2μm降低到三次重熔的6.18、7.735、37.597、104.36μm,分别降低26.75%、34.89%、54.53%、58.62%;随重熔次数的增加,平均摩擦因数逐渐增大,质量磨损量逐步减小;2、3次重熔样件在磨损试验的后半段瞬时最大摩擦因数出现了大于1的情况,这是由于在明显滑动之前出现“接点增长”,接点面积不断增大,致使摩擦力超过正压力。表面粗糙度及摩损性能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每次重熔会使表面吸附的粉末颗粒及熔接痕进一步融化融陷,直至消失,相邻熔道搭接处的“峰谷”现象得到抑制,孔隙和球化等缺陷逐渐被修复,表面变得更加平整。研究发现不同重熔次数对表面粗糙度和磨损改变的程度不同;定义了经济重熔次数概念,1、2、3次重熔次数对表面粗糙度和摩擦磨损性能综合改变率分别为ζ_(1)=26.61%、ζ_(2)=43.60%、ζ_(3)=23.68%,确定了经济重熔次数为2;根据研究成果,给出经济重熔次数在矿山机械上的应用实例。提出经济重熔次数概念,并给出经济重熔次数的应用实例,可为提高增材制造构件表面质量和耐磨性能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M增材制造 316L 重熔次数 表面粗糙度 质量磨损 摩擦因数
下载PDF
桥梁施工中钢抱箍滑移原因与防滑措施研究
6
作者 顾颖 彭勇军 +2 位作者 陈永 王强 古松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7-113,共7页
为研究桥梁施工中钢抱箍滑移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对钢抱箍受力进行理论分析。针对钢-混界面进水及螺栓施拧不足造成的滑移,进行钢-混界面摩擦系数和螺栓拧紧力矩系数测试及定量分析,根据测试结果并结合现场经验提出钢抱箍防滑... 为研究桥梁施工中钢抱箍滑移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对钢抱箍受力进行理论分析。针对钢-混界面进水及螺栓施拧不足造成的滑移,进行钢-混界面摩擦系数和螺栓拧紧力矩系数测试及定量分析,根据测试结果并结合现场经验提出钢抱箍防滑措施。结果表明:实测干燥状态下钢-混界面的静摩擦系数为0.62,大于常用设计值(0.3~0.4),钢抱箍偏安全;界面润湿后,静摩擦系数有所降低,但仍高于常用设计值,说明钢-混界面进水会降低钢抱箍承载能力,但降低程度还不足以导致钢抱箍滑移。螺栓拧紧力矩系数取值不当是钢抱箍滑移的主要原因,拧紧力矩系数常用设计值仅为测试值的1/1.7~1/3.6,偏不安全;拧紧力矩系数取值跟螺栓轴线与承压板法线间的夹角有关,建议现场对其进行实测,以保证螺栓预紧力与设计相符。钢抱箍设计时,摩擦系数可偏安全地取0.45,螺栓拧紧力矩系数可在参考范围内取大值,并结合1.5~2.0的安全系数确定螺栓数量,以避免钢抱箍滑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钢抱箍 滑移 钢-混界面 螺栓预紧力 摩擦系数 螺栓拧紧力矩系数
下载PDF
摩擦因数对超薄316L不锈钢双极板热冲压数值模拟的影响
7
作者 闫卓奇 侯泽然 +3 位作者 郭楠 王文垚 张翔鹭 闵峻英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19,共6页
构建了一个高温摩擦实验装置,用于测量厚度仅为0.1 mm的超薄316L不锈钢双极板在5种不同温度下的名义摩擦因数。实验结果表明,在200℃时,超薄不锈钢板的名义摩擦因数为1.05,远高于室温条件下的摩擦因数(0.29)。基于摩擦因数随温度变化的... 构建了一个高温摩擦实验装置,用于测量厚度仅为0.1 mm的超薄316L不锈钢双极板在5种不同温度下的名义摩擦因数。实验结果表明,在200℃时,超薄不锈钢板的名义摩擦因数为1.05,远高于室温条件下的摩擦因数(0.29)。基于摩擦因数随温度变化的实验结果,建立了双极板热冲压过程的有限元模型,并利用温度相关摩擦因数模拟了0.1 mm厚316L不锈钢双极板在热冲压成形后的微流道厚度分布。结果显示,相比于使用恒定摩擦因数的模型,采用摩擦因数随温度变化的有限元模型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微流道截面的厚度分布,其预测准确性提高了1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冲压 摩擦因数 数值模拟 双极板
原文传递
内部结构非对称织构对材料表面的润滑性能分析
8
作者 杨宇 杨发展 +2 位作者 姜芙林 黄珂 刘朝伟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0-253,共14页
织构对材料表面的减摩降磨具有积极效果,但内部结构对称织构在摩擦方向和润滑方式上较为单一。为研究内部结构非对称织构对加工润滑特性的影响以及在改善材料表面摩擦性能方面的激励机制,通过研究对称织构和两种内部结构非对称织构的正... 织构对材料表面的减摩降磨具有积极效果,但内部结构对称织构在摩擦方向和润滑方式上较为单一。为研究内部结构非对称织构对加工润滑特性的影响以及在改善材料表面摩擦性能方面的激励机制,通过研究对称织构和两种内部结构非对称织构的正、反向摩擦行为,对比润滑油在各织构单元体的压力分布、流速和流迹线来分析织构内部结构的对称性对润滑性能的影响。利用飞秒激光以倾斜加工的工艺制备内部结构非对称织构,并进行摩擦磨损试验。结果证明:织构内部结构的对称特征直接影响润滑油的流速和流迹线状态,进而影响油膜的承载力,而流速越大空化效应越剧烈,且流迹线越向涡旋中心集中,惯性效应越强。在内部结构非对称织构正反两个方向的摩擦中,正向摩擦的润滑性能要优于反向摩擦的润滑性能,且无论是正向摩擦还是反向摩擦,织构沟槽呈现直角时的润滑性更加优异,内部结构非对称织构的加工工艺可以增加表面硬度,有利于降低摩擦因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织构 Fluent仿真分析 流体动压润滑 倾斜加工工艺 摩擦因数
下载PDF
水/CO_(2)对平直节理砂岩剪切力学特性的影响
9
作者 李国彬 沈永星 冯增朝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1-988,共8页
【目的】注水和CO_(2)会改变平直节理岩石的剪切特性,从而直接影响封存地层的稳定性。探究注水和注CO_(2)对节理岩体剪切特性的影响规律。【方法】对平直节理砂岩进行干燥、注水和注CO_(2)三种试验条件下的剪切试验,分析剪切强度随法向... 【目的】注水和CO_(2)会改变平直节理岩石的剪切特性,从而直接影响封存地层的稳定性。探究注水和注CO_(2)对节理岩体剪切特性的影响规律。【方法】对平直节理砂岩进行干燥、注水和注CO_(2)三种试验条件下的剪切试验,分析剪切强度随法向应力、注入流体类型和注入流体压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平直节理砂岩在干燥、注水和注CO_(2)三种试验条件下的剪切应力-剪切位移曲线都属于滑动破坏型曲线;注水/CO_(2)会弱化平直节理岩石剪切强度,且水的弱化作用强于CO_(2);提出了平直节理岩石剪切强度与法向应力、注入流体类型和流体注入压力之间的经验公式,试验数据与理论数据的平均误差为5.69%.【结论】研究结果对预测砂岩在注入水/CO_(2)后的剪切强度以及优化施工方案和提高施工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封存 平直节理 剪切强度 摩擦因数
下载PDF
基于分形理论的磨削粗糙表面静摩擦系数模型
10
作者 成雨 卜颖滨 +1 位作者 万珍平 刘章敏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5-130,共6页
为更准确地计算磨削粗糙表面的静摩擦系数,本文综合考虑了微凸体相互作用和区域扩展系数的影响,基于分形几何理论和Hertz接触理论,并利用切向接触载荷的基本理论,推导了磨削粗糙表面的真实接触面积、法向总载荷和切向总载荷,建立磨削粗... 为更准确地计算磨削粗糙表面的静摩擦系数,本文综合考虑了微凸体相互作用和区域扩展系数的影响,基于分形几何理论和Hertz接触理论,并利用切向接触载荷的基本理论,推导了磨削粗糙表面的真实接触面积、法向总载荷和切向总载荷,建立磨削粗糙表面的静摩擦系数分形模型,通过数值仿真研究了不同法向总载荷、分形维数、高度尺度参数以及材料参数对粗糙表面静摩擦系数的影响规律。仿真结果表明,磨削粗糙表面的静摩擦系数随着法向总载荷的增加而增加,随着高度尺度参数或材料参数的增大而减小;静摩擦系数和分形维数存在非线性关系,当分形维数小于2.65时,静摩擦系数随着分形维数的增大而增大,当分形维数大于2.65时,静摩擦系数随分形维数的增大而减小。最后通过试验和现有模型验证了本文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削粗糙表面 微凸体相互作用 静摩擦系数 分形理论 弹塑性
下载PDF
夹具材质和摩擦对放射性圆柱样品变形及应力的影响
11
作者 张新荣 冯丹芳 +3 位作者 刘显坤 李江波 蒋干 陈红永 《机械工程师》 2024年第4期137-140,共4页
对放射性样品开展几何测量时,夹具与样品间的相互作用会导致样品变形不均匀,从而影响测试精度。采用有限元方法(FEM)研究了夹具材质及夹具-样品间摩擦因数对样品受力及变形的影响,研究表明:夹具材料与样品的弹性模量差异会导致样品的不... 对放射性样品开展几何测量时,夹具与样品间的相互作用会导致样品变形不均匀,从而影响测试精度。采用有限元方法(FEM)研究了夹具材质及夹具-样品间摩擦因数对样品受力及变形的影响,研究表明:夹具材料与样品的弹性模量差异会导致样品的不均匀变形,较软样品的测试夹具应采用弹性模量较低的材料;应考虑样品的表面粗糙度对摩擦因数的影响,当摩擦因数大于0.4时,摩擦因数变化对样品的变形影响可以忽略。研究结果可为放射性圆柱样品测试夹具的优化及实验开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样品 夹具 弹性模量 摩擦因数 变形
下载PDF
废旧锂离子电池涡流分选模型与影响因素
12
作者 毕海军 夏冬松 +1 位作者 秦宽 曹成茂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6-280,共5页
废旧锂离子电池的涡流分选工艺由于影响参数过多,分选效果并不理想。为探明各参数对分选效果的影响,提高涡流分选法的分离效率,开展废旧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破碎产物的涡流分选研究。利用COMSOL仿真软件模拟磁辊交变磁场分布,建立产物在... 废旧锂离子电池的涡流分选工艺由于影响参数过多,分选效果并不理想。为探明各参数对分选效果的影响,提高涡流分选法的分离效率,开展废旧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破碎产物的涡流分选研究。利用COMSOL仿真软件模拟磁辊交变磁场分布,建立产物在交变磁场的受力模型与运动模型,研究磁辊长度、磁极对数、磁辊半径、进料速度、磁辊转速、颗粒尺寸和颗粒形状等因素对分选效果的影响,提出将传送带摩擦因数纳入影响参数之中进行模拟,以指导涡流分选模型的建立。上述因素均会影响颗粒的运动轨迹,减小摩擦因数有利于提高分选效率,颗粒尺寸和形状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COMSOL仿真模拟 废旧电池 涡流分选 交变磁场 输送带摩擦因数
下载PDF
不同类型流体圆管内流动的广义雷诺数分析
13
作者 谢俊辉 易敏 +5 位作者 刘俊 杨富好 訾红策 鲁炜 刘思汝 孙杰 《管道技术与设备》 CAS 2024年第4期1-5,共5页
雷诺数是表征流体管流特性的重要参数。文中基于同时包含屈服应力、时间常数和幂律指数的Carreau-Extended(简称Carreau-E)非牛顿流体复杂流变模型及力平衡方程,推导出圆管内充分发展的Carreau-E流体层流管流的广义雷诺数表达式,并进一... 雷诺数是表征流体管流特性的重要参数。文中基于同时包含屈服应力、时间常数和幂律指数的Carreau-Extended(简称Carreau-E)非牛顿流体复杂流变模型及力平衡方程,推导出圆管内充分发展的Carreau-E流体层流管流的广义雷诺数表达式,并进一步拓展至Carreau、Herschel-Bulkley、Powerlaw、Bingham 4种常见非牛顿流体及牛顿流体。对比研究发现不同流体在圆管内流动的达西阻力系数实验值与预测值吻合良好,相对误差基本在±10%以内,该研究可为不同非牛顿或牛顿流体管流流态判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牛顿流体 流变特性 广义雷诺数 达西阻力系数
下载PDF
混合动力汽车湿式离合器摩擦副温度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4
作者 蔡杨 王正武 +1 位作者 王欢 胡明辉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3-103,共11页
热失效是混合动力汽车湿式离合器发生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摩擦副滑摩过程中具有高度非线性,同时摩擦副温度场受到多个参数影响。为深入研究混合动力汽车离合器摩擦副温度场分布情况,通过搭建混合动力汽车离合器热结构耦合分析模型,对... 热失效是混合动力汽车湿式离合器发生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摩擦副滑摩过程中具有高度非线性,同时摩擦副温度场受到多个参数影响。为深入研究混合动力汽车离合器摩擦副温度场分布情况,通过搭建混合动力汽车离合器热结构耦合分析模型,对滑摩过程进行仿真计算。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初始转速、接合油压、对偶钢片厚度和摩擦衬片材料等因素对摩擦副温度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式离合器 摩擦副 温度场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轴向振动对近水平孔管柱减摩及屈曲的影响
15
作者 徐保龙 刘送永 李洪盛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2-238,405,406,共9页
为了解决近水平长钻孔孔内管柱受压后摩阻增大甚至管柱屈曲变形的问题,提出了轴向振动减摩和防屈曲方法。首先,建立了轴向振动减摩的力学分析模型,分析了振动减摩的内在力学机制;其次,建立了振动减摩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了激振力、激振频... 为了解决近水平长钻孔孔内管柱受压后摩阻增大甚至管柱屈曲变形的问题,提出了轴向振动减摩和防屈曲方法。首先,建立了轴向振动减摩的力学分析模型,分析了振动减摩的内在力学机制;其次,建立了振动减摩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了激振力、激振频率对于减摩效果的影响关系,并通过现场试验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单个振动周期内管柱与孔壁摩阻存在方向变换现象,降低了单个振动周期内的平均摩阻;激振力越大,减摩效果越好;轴向振动的幅值和频率达到一定门限值后能够有效防止管柱屈曲变形,降低管柱摆动;对于长为200 m、直径为89 mm的通缆钻杆管柱,当激振力大于等于5 kN时,能够大幅度减小管柱与孔壁摩阻,防止管柱屈曲;平均摩阻与振动频率呈倒对数关系,随着激振频率的增大,平均摩阻先减小而后趋于稳定,当激振频率大于等于6 Hz后减摩效果趋于稳定。该研究结果对于减摩防屈曲钻具的研制以及钻孔工程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振动 管柱 摩阻 屈曲特性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受热通道内超临界R134a流动阻力特性试验研究
16
作者 颜建国 朱旭涛 +1 位作者 田浩轩 郑书闽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4-592,共9页
以超临界R134a流体为工质,测试其在内径2 mm圆管内,流体压强p=4.3~4.9 MPa,质量流速G=550~1650 kg/(m^(2)·s),热流密度q=25~75 kW/m^(2)(电加热模拟热源)工况条件下的流动阻力。根据摩擦压降曲线特征,将其划分为类液相区、类两相... 以超临界R134a流体为工质,测试其在内径2 mm圆管内,流体压强p=4.3~4.9 MPa,质量流速G=550~1650 kg/(m^(2)·s),热流密度q=25~75 kW/m^(2)(电加热模拟热源)工况条件下的流动阻力。根据摩擦压降曲线特征,将其划分为类液相区、类两相区和类气相区3个区域。分析压强、质量流速和热流密度等工况参数对3个区域内的摩擦压降和摩擦因子的影响规律。在类两相区,摩擦因子曲线存在一个明显的峰值特性。将试验数据与已有的摩擦因子关联式进行对比,并进行定量评价。结果显示,已有关联式的预测误差普遍偏大,尤其是在类两相区域。为此,提出一个同时包含密度、黏度和平均普朗特数修正的超临界流体摩擦因子关联式,与试验数据对比显示,97%预测数据均处于±20%的误差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超临界流体 压降 多相流 摩擦因子 超临界有机朗肯循环
原文传递
粉末润滑粗糙界面的摩擦特性数值模拟及光学原位观测
17
作者 孔俊超 王刚 +3 位作者 许雪艳 徐兵 陈梦强 祝小康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9-239,共11页
固体粉末润滑剂可用于航空航天和高温成型等恶劣环境,润滑剂的润滑特性已成为制约大型锻件成形的关键因素。建立离散元数值模型分析不同粉末层厚度和粗糙度的初压力链和配位数,再利用面接触原位观察试验机分析30个行程中粉末层形态、摩... 固体粉末润滑剂可用于航空航天和高温成型等恶劣环境,润滑剂的润滑特性已成为制约大型锻件成形的关键因素。建立离散元数值模型分析不同粉末层厚度和粗糙度的初压力链和配位数,再利用面接触原位观察试验机分析30个行程中粉末层形态、摩擦特性参数和真实接触面积比。结果表明:粉末层厚度为15μm时,易发生擦伤、点状剥落和分层剥落等,部分区域金属基体初始裸露,摩擦因数先增加后趋于定值,主要为微凸体直接接触承载,接触界面颗粒数少、配位数迅速下降、力链持续时间短,摩擦磨损状态恶劣。粉末层厚度为30μm时,粉末完全覆盖接触区域,摩擦因数先增加后降低,真实接触面积比大,界面颗粒数多、配位数降低缓慢、力链持续时间长,载荷波动较小且真实接触面积比大,摩擦磨损状态良好。选取较大粉末层厚度(30μm)和适当的表面粗糙度(Ra 0.409μm)时,粉末平整性好且碳元素含量高,接触界面的力链分布均匀,配位数大且持续时间长,能形成平整、稳定的粉末润滑膜。基于离散元数值模拟和光学原位观测研究不同粗糙度和粉末层厚度的摩擦接触界面摩擦特性,可为机械工程领域的接触界面形成平整、稳定且润滑性能良好的粉末润滑膜提供理论指导和机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原位观测 表面粗糙度 粉末层厚度 摩擦因数 真实接触面积比
下载PDF
阿拉尔耕地沙土与65Mn摩擦行为的研究
18
作者 姚强 韩晓蕊 +2 位作者 郭展宏 潘鹏 张有强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5-95,共11页
目的探究阿拉尔耕地沙土与65Mn的摩擦学行为,为高速犁结构设计、优化和材料选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摩擦磨损试验机,选择土壤含水率、平均粒径、载荷、转速和摩擦时间等5个参数进行单因素多水平试验,研究沙土对65Mn的摩擦行为,并对... 目的探究阿拉尔耕地沙土与65Mn的摩擦学行为,为高速犁结构设计、优化和材料选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摩擦磨损试验机,选择土壤含水率、平均粒径、载荷、转速和摩擦时间等5个参数进行单因素多水平试验,研究沙土对65Mn的摩擦行为,并对各因素水平下金属磨损形貌进行分析。结果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土壤黏附力和润滑水膜的厚度增大,摩擦因数减小,磨损量呈二阶抛物线规律;随着平均粒径的增加,微观接触面积减小,摩擦因数、磨损量与粒径呈负相关;随着载荷的增加,磨料挤压嵌入金属表面,使得微观切削量增加,摩擦因数呈小幅上升趋势,磨损量呈大幅上升趋势;随着转速的增加,摩擦因数、磨损量变化较缓和;随着摩擦时间的增加,因热量的累积,摩擦因数和磨损量呈上升趋势,土壤与金属的摩擦逐渐演变为土壤之间的摩擦。分析磨损形貌发现,65Mn金属磨损表面始终伴随着磨料磨损造成的犁沟、疲劳和剥落,还发现了腐蚀磨损造成的裂纹,表面金属材料被腐蚀成金属盐结晶体,2种形式的磨损交互影响,加剧了65Mn的磨损。结论方差分析表明,与土壤含水率、载荷、转速相比,平均粒径和摩擦时间对沙土与65Mn的摩擦因数的影响较大,平均粒径对65Mn的磨损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土 65Mn 摩擦因数 磨料磨损 单因素方差分析
下载PDF
高分子在盐溶液条件下湍流减阻特性研究
19
作者 王子涵 张昕 +4 位作者 郑一鸣 肖灵珊 赵梦黎 王配兴 崔文硕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8期16-19,23,共5页
一直以来,我国对石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长。减阻剂是成品油输送中节能减排的重要工具;为进一步提高油气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微管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研究在流量、盐含量以及高分子减阻剂的浓度等多因素综合条件下,建立流量与压差、... 一直以来,我国对石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长。减阻剂是成品油输送中节能减排的重要工具;为进一步提高油气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微管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研究在流量、盐含量以及高分子减阻剂的浓度等多因素综合条件下,建立流量与压差、雷诺数与摩擦因子的模型,并通过拟合获得摩擦因子与多个因素的关系式,可以更好地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阻剂 雷诺数 盐溶液 摩擦因子
下载PDF
Channel Flows in Plate Heat Exchangers with the Aid of Particle Tracking Velocimetry
20
作者 Felipe José dos Santos Leonel Edward Beckedorff +1 位作者 Kleber Vieira de Paiva Jorge Luiz Goes Oliveira 《Open Journal of Fluid Dynamics》 2024年第3期163-183,共21页
Channel flows of Plate Heat Exchangers (PHEs) were assessed by experiments with three different chevron angle arrangements in turbulent regime. Two chevron angles were selected to assess low and high pressure drop cha... Channel flows of Plate Heat Exchangers (PHEs) were assessed by experiments with three different chevron angle arrangements in turbulent regime. Two chevron angles were selected to assess low and high pressure drop channels, besides a third mixed configuration as to achieve in-between results regarding hydraulic performance. Friction factor correlations were provided with the channel Reynolds number ranging from 1175 to 8325. Two-dimensional (2D) mean velocity field was obtained by Particle Tracking Velocimetry (PTV) with Reynolds number equal to 3450.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this is the first experimental study that quantified the complete 2D velocity field of a typical PHE channel. This value allowed comparison with literature results of Plate and Shell Heat Exchanger (PSHE) channels with the same Reynolds number. PSHE mean velocity field is highly heterogeneous as compared to the one obtained for PHE channels. Peak velocity magnitude in the PSHE center is 50% higher than its bulk velocity, whereas this value is only 15% higher in the PHE center. Pressure drop in PHE mixed channels cannot be approximated by averaging chevron angles: furrow flow prevailed in the specified conditions. The axial velocity is asymmetric regarding the vertical plane. Smooth streamlines prevail in the channel inlet. Recirculation zones at the channel exit affect pipe flow in the manifold outlet with swirling flow structures. The necessary length to obtain fully developed pipe flow at the channel outlet was estimated. Significant velocity components occur in the distribution areas and can limit the heat exchanger performance. The results reported herein are essential to understand how the PHE channel geometry affects the velocity field and, therefore, local heat transfer and dissipation proces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E PTV PSHE Friction Factor CHEVR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