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RSFAI的阿里地区浅层地下水富集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许春华 邓正栋 +1 位作者 段化杰 邓非凡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3-28,共6页
为了进一步验证GRSFAI的有效性和普适性,为下一步实现地下水富集性自动化提取技术提供技术理论支撑,充分利用地下水资源以及有效的给水保障提供参考依据,选择西藏阿里地区及周边区域作为研究区,采用GRSFAI分析方法对该研究区的浅层地下... 为了进一步验证GRSFAI的有效性和普适性,为下一步实现地下水富集性自动化提取技术提供技术理论支撑,充分利用地下水资源以及有效的给水保障提供参考依据,选择西藏阿里地区及周边区域作为研究区,采用GRSFAI分析方法对该研究区的浅层地下水富集性展开研究。研究得到研究区内一级、二级、三级富水区面积分别为495 km2、1511km2、4542 km2,各占总面积的2.8%、8.5%和25.4%,该结果并在最具代表意义的一级富水靶区狮泉河区域得到了实地调查验证。分析认为:GRSFAI能较好地反映地下水富集程度,利用该指数对地下水富集性进行评估是可靠的,并具有良好的普遍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grsfai 地下水 富集性 阿里地区
下载PDF
利用GRSFAI预测内蒙古北部干旱地区浅层地下水分布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永新 姜琦刚 +1 位作者 刘伟 谷强 《世界地质》 CAS 2019年第4期1142-1151,共10页
为更加快速准确地预测干旱气候环境下地下水的分布规律,利用GRSFAI对地下水富水能力进行评估,针对干旱区特殊气候环境,对GRSFAI的构建指标进行了适当的修改,使其更有利于评价干旱地区地下水分布情况,最终确定地层岩性、地貌类型、地形... 为更加快速准确地预测干旱气候环境下地下水的分布规律,利用GRSFAI对地下水富水能力进行评估,针对干旱区特殊气候环境,对GRSFAI的构建指标进行了适当的修改,使其更有利于评价干旱地区地下水分布情况,最终确定地层岩性、地貌类型、地形坡度、汇流累积量和植被覆盖度5个指标构建GRSFAI。通过GF1、Landsat8 OLI数据、地形图和其他资料对5个指标进行解译和提取,利用模糊数学和层次分析方法构建了GRSFAI,对研究区内水井出水量数据与GRSFAI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达到0.77。根据研究区GRSFAI分布特征对地下水分布情况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验证结果相吻合,证明GRSFAI能准确反映干旱区浅层地下水分布情况,评估结果较可靠,可在同类地区寻找地下水资源工作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sfai 浅层地下水 干旱区 内蒙古北部
下载PDF
地下水遥感模糊评估指数的构建与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邓正栋 叶欣 +3 位作者 龙凡 于德浩 关洪军 张邦双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908-3916,共9页
为提高地下水定量遥感的评估精度,完善评估内容,扩大评估模型的适用范围,本文从水文地质的角度出发对地下水赋存空间、补给条件和地表指示进行研究,确定以地层岩性、断裂密度、地形坡度、地貌类型、汇流累积量、地表温度、土壤湿度作为... 为提高地下水定量遥感的评估精度,完善评估内容,扩大评估模型的适用范围,本文从水文地质的角度出发对地下水赋存空间、补给条件和地表指示进行研究,确定以地层岩性、断裂密度、地形坡度、地貌类型、汇流累积量、地表温度、土壤湿度作为地下水富集性评估的7个指标.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丹东为研究区,利用ALOS、SPOT、TM和DEM数据对7个指标进行提取和解译,通过分析各指标对地下水富集性的影响特性,首次建立模糊隶属度函数对各指标进行模糊评判.利用层次分析法分别计算孔隙型地下水和裂隙型地下水各指标的权重,采用加权合成算法首次建立了地下水遥感模糊评估指数GRSFAI.研究区实地调查的钻井和泉眼数据表明:GRSFAI与孔隙水出水量的决定系数为0.82,与裂隙水出水量的决定系数为0.57.依据研究区GRSFAI的分布特点对地下水富集性进行评估分级,分级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与地下水分布规律相符.分析认为:GRSFAI能准确反映地下水富集程度,评估结果可靠,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推广应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遥感模糊评估指数 遥感 地下水 模糊评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