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间粗糙数群组G1法的随机聚合求解及应用
1
作者 梁媛媛 刘军 +1 位作者 易平涛 李伟伟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2-288,共7页
针对复杂不确定环境下的群体评价问题,采用区间粗糙数表征专家偏好,在G1法的基础上,结合蒙特卡洛仿真技术,提出了一种随机模拟聚合算法.首先,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模拟权重系数,并依据序相关性和区间粗糙数贴近度确定专家权重.其次,综合... 针对复杂不确定环境下的群体评价问题,采用区间粗糙数表征专家偏好,在G1法的基础上,结合蒙特卡洛仿真技术,提出了一种随机模拟聚合算法.首先,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模拟权重系数,并依据序相关性和区间粗糙数贴近度确定专家权重.其次,综合所有专家意见得到指标的最终权重,并将其与预处理后的指标值线性集结,求得一次模拟的综合评价值,据此判断被评价对象间的优劣.通过充分模拟得出优胜度矩阵,并从中推导出包含优胜概率的可能性排序,弥补了不确定信息环境下绝对排序呈现的不足.最后,通过算例说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并与现有方法对比阐述了所提方法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评价 群组G1 权重系数 区间粗糙数 随机模拟
下载PDF
基于G1法群组决策的运用——对武警部队摩托化输送保障能力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 被引量:6
2
作者 周灵敏 吕建新 《交通与运输》 2009年第H12期17-19,共3页
在对武警部队摩托化输送保障能力评估前,确定摩托化输送保障能力评估指标的权重是关键问题之一。通过分析IAHP法缺陷,并采用一种无须进行一致性检验的方法G1法结合群组决策方法对评估指标进行权重计算。结果表明,针对摩托化输送评估指... 在对武警部队摩托化输送保障能力评估前,确定摩托化输送保障能力评估指标的权重是关键问题之一。通过分析IAHP法缺陷,并采用一种无须进行一致性检验的方法G1法结合群组决策方法对评估指标进行权重计算。结果表明,针对摩托化输送评估指标数量较多的情况,此方法较其他方法而言,具有操作简单、计算量少、可操作性强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托化输送 能力评估 指标体系 权重 G1 群组决策
下载PDF
基于毕达哥拉斯模糊VIKOR的多准则群决策方法
3
作者 刘思洁 王琦峰 《皖西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9-56,共8页
针对复杂不确定性环境下VIKOR多准则群决策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毕达哥拉斯模糊VIKOR法。首先,将决策信息转化为毕达哥拉斯模糊数(PFN),并采用毕达哥拉斯模糊交叉影响有序加权平均算子(PFIOWA)对专家评价信息进行集结。在此基础上,基... 针对复杂不确定性环境下VIKOR多准则群决策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毕达哥拉斯模糊VIKOR法。首先,将决策信息转化为毕达哥拉斯模糊数(PFN),并采用毕达哥拉斯模糊交叉影响有序加权平均算子(PFIOWA)对专家评价信息进行集结。在此基础上,基于G1-CRITIC主客观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计算准则权重,并利用毕达哥拉斯模糊VIKOR法评价。最后,以公路货运企业服务质量评价为例进行案例应用,并与TOPSIS法对比分析,验证本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达哥拉斯模糊集 PFIOWA算子 G1-CRITIC VIKOR 多准则群决策
下载PDF
思政教育理念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评价——基于A大学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孙燕 李旭辉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10,共10页
思政教育理念引导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评价体系,是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心同行”和紧密融合的重要抓手,为推动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目标导向依据。在阐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理论基础上,从人才培养... 思政教育理念引导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评价体系,是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心同行”和紧密融合的重要抓手,为推动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目标导向依据。在阐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理论基础上,从人才培养环境、人才培养资源和人才培养教育产出3个维度构,建了融入思政元素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群组G1法作为评价方法对上述评价指标进行赋权,采用非线性加权方法设计了评价模型。在上述评价体系基础上,以A大学为例进行了实证评价分析。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提升思政教育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 评价体系 群组G1
下载PDF
“互联网+”驱动下高校青年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体系研究
5
作者 孙燕 李旭辉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35-142,共8页
“互联网+”驱动下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体系为高校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了导向依据。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为导向,从创新创业支撑、创新创业知识能力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三个... “互联网+”驱动下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体系为高校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了导向依据。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为导向,从创新创业支撑、创新创业知识能力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三个维度构建了高校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基于群组G1法的评价方法,引入非线性加权的评价模型,并以A大学为例进行了实证评价分析,根据实证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高校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大学生 创新创业能力 评价体系 群组G1
下载PDF
考虑可信度和属性优先级的犹豫模糊决策方法 被引量:12
6
作者 阮传扬 杨建辉 +1 位作者 韩莉娜 刘若冰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5-131,共7页
研究了考虑可信度的犹豫模糊混合集成因子以及考虑属性优先级的犹豫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首先给出了用于衡量数据差异程度的加权变异率公式,并证明了其具有类似于基尼系数的优良度量性质,之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信度诱导犹豫模糊混合平... 研究了考虑可信度的犹豫模糊混合集成因子以及考虑属性优先级的犹豫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首先给出了用于衡量数据差异程度的加权变异率公式,并证明了其具有类似于基尼系数的优良度量性质,之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信度诱导犹豫模糊混合平均(CIHFHA)算子。针对属性权重信息未知的犹豫模糊决策问题,构建了一种新的考虑属性优先级的熵值修正G1的组合赋权方法,该方法可有效地利用属性客观评价数据以及通过考虑属性优先级体现专家意见,解决了主客观权重分配问题,得出的属性权重更加客观、合理。之后给出了一种基于CIHFHA算子和组合赋权方法的多属性决策方法,算例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决策 犹豫模糊集 加权变异率 熵值修正G1
下载PDF
电力用户综合能效评估模型 被引量:46
7
作者 罗耀明 毛李帆 +3 位作者 姚建刚 袁斌 郭知非 杨胜杰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4-109,共6页
针对电力用户能效评估,建立了基于递阶综合评价方法的能效评估模型。该模型将能效评估过程分解为三个层次,分别为基于G1群组判断的一级指标评估、基于熵权法的二级指标评估以及最终的综合评估,并利用主成分分析PCA(principal component ... 针对电力用户能效评估,建立了基于递阶综合评价方法的能效评估模型。该模型将能效评估过程分解为三个层次,分别为基于G1群组判断的一级指标评估、基于熵权法的二级指标评估以及最终的综合评估,并利用主成分分析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和相关分析对能效指标体系进行筛选优化,以保证评估模型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模型结合主客观评价信息,有效克服传统单一赋权法局限性。算例表明,基于G1群组判断和熵权法的综合能效递阶评估模型,计算快捷,可靠性高,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效评估 G1群组判断 熵权法 递阶综合评估
下载PDF
两阶段评估体系筛选水源突发污染应急最优技术方案 被引量:3
8
作者 曲建华 孟宪林 尤宏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193-3200,共8页
为预判突发污染对水源的威胁程度,进而筛选适宜污染情景的最优应急处置技术,本研究构建了包含10个评价指标的水源突发污染威胁度判别指标体系,依据威胁度等级判定,确定与不同威胁度对应的应急处置技术评估指标体系的指标权重.同时,为合... 为预判突发污染对水源的威胁程度,进而筛选适宜污染情景的最优应急处置技术,本研究构建了包含10个评价指标的水源突发污染威胁度判别指标体系,依据威胁度等级判定,确定与不同威胁度对应的应急处置技术评估指标体系的指标权重.同时,为合理体现群决策过程中专家差异对权重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循环修正的群组G1指标赋权法.以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作为检验标准,应用平均值法、Board法、Copeland法3种组合评价方法对单一专家评价结果进行循环迭代修正,最终得到评价指标的一致性排序和各位专家的权重,使各项指标的权重赋值更为准确.将综合评估模型应用于2012年广西龙江镉污染事故中,成功筛选出"调水稀释—絮凝沉降—水厂强化混凝"的组合应急技术方案,同实际情况吻合,验证了评估模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胁度判定 饮用水源地 循环修正 群组G1 应急处置技术
下载PDF
家庭用电能效状态模糊综合评估 被引量:8
9
作者 曲朝阳 王冲 +2 位作者 王蕾 曲楠 李佳柏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7-63,共7页
针对家庭用户用电行为特征及家用电器的使用时间段特性,提出了基于智能用电环境下的家庭用电能效状态模糊综合评估方法。首先建立家庭用电指标体系,然后利用粗糙集属性约简法对指标体系进行筛选优化,最后建立基于递阶综合评价方法的能... 针对家庭用户用电行为特征及家用电器的使用时间段特性,提出了基于智能用电环境下的家庭用电能效状态模糊综合评估方法。首先建立家庭用电指标体系,然后利用粗糙集属性约简法对指标体系进行筛选优化,最后建立基于递阶综合评价方法的能效评估模型。该模型分为基于特征值法和G1群组法相结合的一级指标评估、基于熵权法的二级指标评估以及最终的综合评估三个层次。经实例验证,该方法能较好地检测和评估家庭能耗情况,有效提高居民用电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估方法 递阶综合评价 特征值法和G1群组法相结合 熵权法 粗糙集属性约简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和集对分析的施工项目绿色集成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董娜 卿青 李鲁洁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87-94,共8页
随着建筑业对绿色环保和信息化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施工项目评价难以满足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利用扎根理论,在传统评价的基础上增加绿色施工和信息化评价,构建8个维度的施工项目绿色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和改进的群组G... 随着建筑业对绿色环保和信息化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施工项目评价难以满足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利用扎根理论,在传统评价的基础上增加绿色施工和信息化评价,构建8个维度的施工项目绿色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和改进的群组G1赋权法对指标权重进行合理分配;最后结合集对分析计算指标等级联系度,建立面向施工项目的绿色评价模型,并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工项目 绿色评价 G1赋权 集对分析
下载PDF
基于递阶综合评价模型的电力用户能效评估系统 被引量:7
11
作者 罗耀明 毛李帆 +1 位作者 姚建刚 袁斌 《微计算机信息》 2011年第2期69-71,共3页
针对电力用户能效评估,建立了基于递阶综合评价方法的能效评估系统,该系统将能效评估过程分解为三个层次,分别为基于G1群组判断的一级指标评估、基于熵权法的二级指标评估以及最终的综合评估,充分结合主客观评价信息,克服传统单一赋权... 针对电力用户能效评估,建立了基于递阶综合评价方法的能效评估系统,该系统将能效评估过程分解为三个层次,分别为基于G1群组判断的一级指标评估、基于熵权法的二级指标评估以及最终的综合评估,充分结合主客观评价信息,克服传统单一赋权法局限性,因而能有效地运用到电力用户能效评估的日常工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效评估 G1群组判断 熵权法 递阶综合评估
下载PDF
财务共享模式下国美集团的内部控制研究
12
作者 林红珍 翟瑞 《管理科学与研究(中英文版)》 2022年第6期100-105,共6页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的进步为企业发展提供新的助力,财务共享模式也陆续在大型企业集团运营过程中进行运用,同时也对现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带来变革。本文以国美集团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G1赋权法对国美集团内部控制的评价指标体系...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的进步为企业发展提供新的助力,财务共享模式也陆续在大型企业集团运营过程中进行运用,同时也对现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带来变革。本文以国美集团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G1赋权法对国美集团内部控制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框架设计,以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评价模型,结合其内部控制的实际情况,研究发现财务共享模式在给企业运行提供便利支撑的同时,间接带来不评估风险滞后、业财分离等管理风险点,甚至导致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弱化。以上管理风险的出现就需要企业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如组织结构的合理优化,业务流程的内部,通过提出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应对策促进财务共享服务水平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务共享 内部控制 国美集团 G1赋权法
下载PDF
基于云模型的水闸安全性态评价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志辉 曹邱林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1-66,共6页
为对水闸安全评价方法作进一步研究,首先建立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接着采用改进群组G1法和基尼系数赋权法计算指标权重,并通过理想点法进行权重融合;然后构建水闸安全性态评价云模型;最后,将评价结果与实际安全鉴定结论对比以佐证评价结果... 为对水闸安全评价方法作进一步研究,首先建立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接着采用改进群组G1法和基尼系数赋权法计算指标权重,并通过理想点法进行权重融合;然后构建水闸安全性态评价云模型;最后,将评价结果与实际安全鉴定结论对比以佐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利用该模型对水闸的总体安全性态作出评价,分析水闸评价分项存在的问题,并基于该模型评价结果对水闸安全性态作出预测,对水闸的运行管理和日常维护提出建议。通过实例计算发现评价结果与该水闸的安全鉴定结论一致。该模型给出了水闸与其各评价分项的安全等级,并通过MatLab生成云图,直观地反映了水闸评价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闸 安全评价 改进群组G1 基尼系数赋权法 理想点法 权重融合 云模型
下载PDF
环境污染应急处置技术的CBR-MADM两步筛选法模型 被引量:12
14
作者 刘仁涛 郭亮 +2 位作者 姜继平 刘洁 王鹏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43-952,共10页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进行应急处置时,需要在历史案例库和处置技术库的基础上通过筛选模型筛选出最适宜的应急处置技术.其中筛选的效率和准确性是构建技术筛选模型的首要因素,目前尚无较为满意的解决方案.本文结合案例推理技术(CBR)和模糊...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进行应急处置时,需要在历史案例库和处置技术库的基础上通过筛选模型筛选出最适宜的应急处置技术.其中筛选的效率和准确性是构建技术筛选模型的首要因素,目前尚无较为满意的解决方案.本文结合案例推理技术(CBR)和模糊多属性群决策模型(MADM)的优势,建立了环境污染应急处置技术的CBR-MADM两步筛选法模型:第1步,先利用基于熵权G1法的CBR推理从案例库中匹配案例,再从相似度最高的几个案例中提取应急处置技术作为备选技术;第2步,利用MADM对备选技术进行筛选和决策.CBR-MADM两步筛选法既充分利用了历史处置经验,又极大地提高了应急处置技术的筛选速度和效率.将该方法应用于2012年底山西长治浊漳河苯胺泄漏污染事件中,成功筛选出"投加混凝剂-活性炭坝拦截"技术,同实际情况吻合,验证了其适用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环境污染 应急处置技术 筛选 熵权G1 案例推理技术 多属性群决策
下载PDF
家庭电力能效评估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冲 张文龙 王欣宇 《电力与能源》 2017年第2期126-131,共6页
基于家庭用户用电行为特征及家用电器的使用时间段特性建立家庭电力指标体系,并提出家庭电力能效评估方法。首先基于特征值和G1群组相结合计算各评价指标的主观权重值,然后基于贝叶斯方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值,最后运用最小二乘... 基于家庭用户用电行为特征及家用电器的使用时间段特性建立家庭电力指标体系,并提出家庭电力能效评估方法。首先基于特征值和G1群组相结合计算各评价指标的主观权重值,然后基于贝叶斯方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值,最后运用最小二乘法确定组合权重值,并构建基于递阶综合评价方法的能效评估模型,对家庭电力能效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经实例验证,该方法能准确地检测和评估家庭能耗情况,有效地提高了居民用电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效评估方法 特征值和G1群组相结合 贝叶斯方法 能效评估模型
下载PDF
面向能源互联网的多源协调优化运行综合评价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谭喆 裴亮 +1 位作者 陈勇 刘仁亮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19年第19期61-68,共8页
为提升区域能源供应的综合能效,实现"互联网+"技术的融合,从研究区域能源系统内影响能效水平的关键因素入手,建立区域能源互联网多源优化能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区域能源互联网多源优化能效综合评价模型与算法,通过一级指标... 为提升区域能源供应的综合能效,实现"互联网+"技术的融合,从研究区域能源系统内影响能效水平的关键因素入手,建立区域能源互联网多源优化能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区域能源互联网多源优化能效综合评价模型与算法,通过一级指标的主观评估、二级指标的客观评估以及最后综合赋权,完成区域能源互联网多源优化能效综合评价模型的搭建。最终以中新天津生态城智能电网园区多源协调优化运行为例进行了算例分析,验证了评价指标和方法的科学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多源协调优化 G1群组判断 熵权法 案例分析
下载PDF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评价体系研究——基于群组G1法的分析 被引量:61
17
作者 李旭辉 胡笑梅 汪鑫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29-36,共8页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评价体系为高校科学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目标导向依据。本文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按照系统的观点,从创新创业环境、创新创业教育投入、创新创业教育产出三个方面构建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评...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评价体系为高校科学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目标导向依据。本文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按照系统的观点,从创新创业环境、创新创业教育投入、创新创业教育产出三个方面构建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分别应用群组G1法和非线性加权法完成了评价指标赋权和评价模型设计,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评价体系。最后,基于赋权实证结果得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关键影响因素,提出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创新创业 教育效果 评价体系 群组G1
原文传递
改进群组G1组合赋权的省级科学发展评价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19
18
作者 迟国泰 齐菲 李刚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48-1457,共10页
根据科学发展观内涵,以权威机构典型观点的高频指标为基础,从经济、生态、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科学技术等五个方面构建了省级行政区科学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标准差修正群组G1组合赋权的方法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建立了改进的群组G... 根据科学发展观内涵,以权威机构典型观点的高频指标为基础,从经济、生态、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科学技术等五个方面构建了省级行政区科学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标准差修正群组G1组合赋权的方法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建立了改进的群组G1组合赋权的科学发展评价模型,并对中国14个省级行政区的科学发展状况进行实证研究.本文的主要创新与特色一是对专家给出的不同排序进行一致性检验,淘汰不通过一致性检验的专家排序,避免指标排序出现逻辑混乱问题.二是通过循环修正的思路统一通过一致性检验的不同专家对两个指标重要程度的排序,得到集合不同专家意见的一个统一排序,解决了群组决策中专家排序不一致的问题,三是通过相邻两个指标的标准差的比值确定G1赋权法的指标之间的重要性比率,避免了现有研究中G1赋权法重要性之比人为主观确定、随意性大的问题,解决了主客观权重的客观分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评价 群组G1 标准差修正
原文传递
基于改进群组G1赋权的生态评价模型及省份实证 被引量:18
19
作者 迟国泰 闫达文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464-1475,共12页
利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构建了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通过对指标海选,筛选和理性分析最终确立了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价体系,应用改进群组G1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对我国14个省区的生态进行实证分析.首... 利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构建了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通过对指标海选,筛选和理性分析最终确立了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价体系,应用改进群组G1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对我国14个省区的生态进行实证分析.首先,通过采用DPSIR概念框架构建指标体系,将人的需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要素纳入生态系统评价中,克服现有生态评价片面关注环境与资源状况或只关注环境保护与治理状况的不足;其次,通过赋值向量相似度或等价变形后的序关系相似度给专家赋权的方式来反映专家的知识和经验;最后,通过在压力准则层中加入自然灾害指数反映自然灾害对生态的影响,改进了DPSIR模型只考虑到人类的活动对于自然环境和资源的压力的片面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综合评价 DPSIR模型 改进的群组G1 序关系
原文传递
2007-2012年哈尔滨地区G1型A组轮状病毒VP7基因变异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任莉娜 杜溪乔 +3 位作者 王建 王宇 张炳丽 宋晓琳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14年第2期66-70,共5页
目的 了解哈尔滨地区G1型A组轮状病毒VP7基因变异特点.方法 选取2007-2012年哈尔滨地区33株G1型A组轮状病毒标本,采用半巢氏PCR进行G1型鉴定,并对VP7基因进行克隆测序.采用DNASTAR软件对序列进行分析及进化树的绘制.结果 33株哈尔滨地方... 目的 了解哈尔滨地区G1型A组轮状病毒VP7基因变异特点.方法 选取2007-2012年哈尔滨地区33株G1型A组轮状病毒标本,采用半巢氏PCR进行G1型鉴定,并对VP7基因进行克隆测序.采用DNASTAR软件对序列进行分析及进化树的绘制.结果 33株哈尔滨地方株VP7基因均为1062个碱基,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95.7%~100%;33株哈尔滨地方株根据进化树分为四簇,其中Ⅰ簇17株,Ⅱ簇12株,Ⅲ簇、Ⅳ簇各2株.在氨基酸水平上,Ⅰ簇与其他三簇的整体差异位点为aa75(V→I),Ⅱ簇哈尔滨地方株变异比较活跃,Ⅱ簇、Ⅲ簇哈尔滨地方株具有一定的中国地方性,Ⅳ簇参考株均来自东南亚地区;2007年的哈尔滨地方株VP7蛋白变异位点最多,2008年次之,2010年-2012年哈尔滨地方株主要集中在Ⅰ簇.结论 33株轮状病毒G1型哈尔滨地方株可分为四个分支,Ⅰ簇是优势分支,且随着监测年份的变化Ⅰ簇所占构成比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组轮状病毒 G1 VP7基因 变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