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兴蒙造山带东南缘黄松群中压型变质作用及其构造意义:岩石学、矿物学和年代学证据
被引量:
9
1
作者
于介江
许文良
+3 位作者
高福红
王枫
柳佳成
郝文丽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477-2494,共18页
本文报道了兴蒙造山带东南缘黄松群代表性岩石的岩相学、矿物化学成分和黑云母40Ar/39Ar定年结果,以确定它们的变质作用类型、变质温压条件、变质时代及其构造意义。岩相学研究表明黄松群主要由黑云斜长片麻岩、二云斜长片岩、斜长角闪...
本文报道了兴蒙造山带东南缘黄松群代表性岩石的岩相学、矿物化学成分和黑云母40Ar/39Ar定年结果,以确定它们的变质作用类型、变质温压条件、变质时代及其构造意义。岩相学研究表明黄松群主要由黑云斜长片麻岩、二云斜长片岩、斜长角闪片岩等代表性岩石以及不同类型的糜棱岩所组成。前者往往呈规模较小的面状分布,反映了主期区域动热变质作用,后者主要呈条带状分布,反映了后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的叠加与改造。此外,在与侵入体接触处产出的红柱石角岩反映了局部接触变质作用的存在。对黄松群代表性岩石的温压条件计算结果表明,该群主期变质作用的温压范围分别为525~597℃和5.8~7.5kb,地热梯度集中在21~27℃/km,揭示出黄松群中压型(绿帘角闪岩相-低角闪岩相)变质作用的存在。对含石榴二云斜长片岩中黑云母40Ar/39Ar定年结果为239.22±3.02Ma,而黑云母糜棱岩中黑云母的40Ar/39Ar定年结果为193.91±2.16Ma,结合黑云母的封闭温度和研究区已有的年代学资料,认为前者反映黄松群中压型变质作用的时代为晚二叠世-早三叠世,而后者反映黄松群经历的后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发生在早侏罗世。结合区域上同时代变质作用、岩浆作用以及沉积建造特征和区域构造演化历史,认为黄松群晚二叠世-早三叠世中压型变质作用与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碰撞拼合的地球动力学背景有关,该期变质作用标志着古亚洲洋东段的最终闭合已经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松群
中压型变质作用
岩石学
矿物学
40Ar/39Ar定年
构造意义
兴蒙造山带东南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黑龙江东部“新元古代”黄松群杨木组沉积时限和物源组成:来自锆石U-Pb年代学的制约
被引量:
4
2
作者
郝文丽
王枫
+2 位作者
许文良
唐杰
高福红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24-34,共11页
以出露于黑龙江东部地区前人原定为新元古代的黄松群底部杨木组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二云母石英片岩和晚期片麻状二长花岗岩分别进行LA-ICP-MS锆石 U-Pb 年代学研究,旨在准确限定杨木组的沉积时限并揭示其物源组成。结果表明:采自黑...
以出露于黑龙江东部地区前人原定为新元古代的黄松群底部杨木组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二云母石英片岩和晚期片麻状二长花岗岩分别进行LA-ICP-MS锆石 U-Pb 年代学研究,旨在准确限定杨木组的沉积时限并揭示其物源组成。结果表明:采自黑龙江东宁地区黄松群杨木组标准剖面的二云母石英片岩中锆石多为岩浆成因,同位素年龄集中在古生代—早中生代,并且呈现出248、263、270、290、318、326、约360、426 Ma等多个显著的年龄峰值,而侵入到其中的晚期片麻状二长花岗岩的形成时代为(221±3)Ma;黄松群杨木组沉积于早—中三叠世(221-248 Ma),并非前人所厘定的新元古代。基于杨木组碎屑锆石年龄频数和区域地质年代学资料的对比分析,杨木组沉积物主要来源于周边的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地质体以及次要的早古生代地质体。此外,新元古代岩浆锆石的出现证明研究区可能存在新元古代岩浆事件,而中—古元古代碎屑锆石的存在同时暗示早中生代期间该区地表或地表浅部应存在更为古老的前寒武纪残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代学
杨木组
黄松群
锆石
U-PB
测年
沉积时限
物源
兴凯地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黑龙江黄松群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环境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想
于泓超
+1 位作者
许俸源
窦鲁文
《世界地质》
CAS
2016年第3期697-707,共11页
对佳木斯—兴凯地块西南缘的黄松群进行其物源区特点、古风化条件和构造背景等分析结果显示,该套变质碎屑岩源岩为泥砂质沉积岩,源区母岩以中酸性火成岩为主。风化作用相关指数CIA、CIW及PIA,由杨木组到阎王殿组逐渐增高,而ICV值则呈递...
对佳木斯—兴凯地块西南缘的黄松群进行其物源区特点、古风化条件和构造背景等分析结果显示,该套变质碎屑岩源岩为泥砂质沉积岩,源区母岩以中酸性火成岩为主。风化作用相关指数CIA、CIW及PIA,由杨木组到阎王殿组逐渐增高,而ICV值则呈递减趋势,体现了风化作用由弱到强,成分成熟度逐渐升高的特点。主量元素特征值SiO_2=69.95%、TiO_2=0.58%、TFe_2O_3+MgO=5.34%、Al_2O_3/SiO_2=0.21,微量元素特征值La=37.54×10^(-6)、Ce=72.83×10^(-6)、δEu=0.60、ΣREE=182.29×10^(-6)。REE配分模式与活动大陆边缘碎屑沉积物类似,并且在不同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中,绝大多数样品投影点落入活动大陆边缘区。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黄松群碎屑岩可能沉积于活动大陆边缘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佳木斯一兴凯地块
黄松群
变质岩
地球化学特征
构造环境
黑龙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黑龙江黄松群碎屑锆石LA-ICP-MSU-Pb定年
被引量:
4
4
作者
于泓超
梁一鸿
+2 位作者
李想
周静
许俸源
《世界地质》
CAS
2016年第1期66-76,共11页
对黑龙江省东部敦—密断裂以南的太平岭边缘隆起带上的黄松群杨木组石榴黑云片岩和阎王殿组黑云石英片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测年,结果表明:杨木组石榴黑云片岩中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峰值年龄分别为281.8 Ma、317.2 Ma、4...
对黑龙江省东部敦—密断裂以南的太平岭边缘隆起带上的黄松群杨木组石榴黑云片岩和阎王殿组黑云石英片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测年,结果表明:杨木组石榴黑云片岩中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峰值年龄分别为281.8 Ma、317.2 Ma、424.7 Ma、529.3 Ma;阎王殿组黑云石英片岩中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峰值年龄分别为310.4 Ma、384.4 Ma、484.7 Ma;两个组所获得的最年轻的锆石^(206)Pb/^(238)U年龄分别为280±4 Ma和285±8 Ma。此外,前人对黄松群研究结果表明其变质作用时代为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因此,黄松群时代为二叠纪,海西期和加里东期岩浆岩构成了黄松群沉积物源的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松群
碎屑锆石
LA-ICP-MS锆石U-PB定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兴蒙造山带东南缘黄松群中压型变质作用及其构造意义:岩石学、矿物学和年代学证据
被引量:
9
1
作者
于介江
许文良
高福红
王枫
柳佳成
郝文丽
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黑龙江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出处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477-2494,共1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2075
41330206)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13098300)联合资助
文摘
本文报道了兴蒙造山带东南缘黄松群代表性岩石的岩相学、矿物化学成分和黑云母40Ar/39Ar定年结果,以确定它们的变质作用类型、变质温压条件、变质时代及其构造意义。岩相学研究表明黄松群主要由黑云斜长片麻岩、二云斜长片岩、斜长角闪片岩等代表性岩石以及不同类型的糜棱岩所组成。前者往往呈规模较小的面状分布,反映了主期区域动热变质作用,后者主要呈条带状分布,反映了后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的叠加与改造。此外,在与侵入体接触处产出的红柱石角岩反映了局部接触变质作用的存在。对黄松群代表性岩石的温压条件计算结果表明,该群主期变质作用的温压范围分别为525~597℃和5.8~7.5kb,地热梯度集中在21~27℃/km,揭示出黄松群中压型(绿帘角闪岩相-低角闪岩相)变质作用的存在。对含石榴二云斜长片岩中黑云母40Ar/39Ar定年结果为239.22±3.02Ma,而黑云母糜棱岩中黑云母的40Ar/39Ar定年结果为193.91±2.16Ma,结合黑云母的封闭温度和研究区已有的年代学资料,认为前者反映黄松群中压型变质作用的时代为晚二叠世-早三叠世,而后者反映黄松群经历的后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发生在早侏罗世。结合区域上同时代变质作用、岩浆作用以及沉积建造特征和区域构造演化历史,认为黄松群晚二叠世-早三叠世中压型变质作用与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碰撞拼合的地球动力学背景有关,该期变质作用标志着古亚洲洋东段的最终闭合已经完成。
关键词
黄松群
中压型变质作用
岩石学
矿物学
40Ar/39Ar定年
构造意义
兴蒙造山带东南缘
Keywords
huangsong group
Medium-pressure metamorphism
Petrology
Mineralogy
40 Ar / 39 Ar Geochronology
Tectonic implication
Southeastern margin of the Xing'an-Mongolian Orogenic Belt
分类号
P588.33 [天文地球—岩石学]
P588.34 [天文地球—岩石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黑龙江东部“新元古代”黄松群杨木组沉积时限和物源组成:来自锆石U-Pb年代学的制约
被引量:
4
2
作者
郝文丽
王枫
许文良
唐杰
高福红
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黑龙江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出处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24-34,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2075
41330206
+1 种基金
41402043)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大调查项目(1212011085480)
文摘
以出露于黑龙江东部地区前人原定为新元古代的黄松群底部杨木组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二云母石英片岩和晚期片麻状二长花岗岩分别进行LA-ICP-MS锆石 U-Pb 年代学研究,旨在准确限定杨木组的沉积时限并揭示其物源组成。结果表明:采自黑龙江东宁地区黄松群杨木组标准剖面的二云母石英片岩中锆石多为岩浆成因,同位素年龄集中在古生代—早中生代,并且呈现出248、263、270、290、318、326、约360、426 Ma等多个显著的年龄峰值,而侵入到其中的晚期片麻状二长花岗岩的形成时代为(221±3)Ma;黄松群杨木组沉积于早—中三叠世(221-248 Ma),并非前人所厘定的新元古代。基于杨木组碎屑锆石年龄频数和区域地质年代学资料的对比分析,杨木组沉积物主要来源于周边的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地质体以及次要的早古生代地质体。此外,新元古代岩浆锆石的出现证明研究区可能存在新元古代岩浆事件,而中—古元古代碎屑锆石的存在同时暗示早中生代期间该区地表或地表浅部应存在更为古老的前寒武纪残片。
关键词
年代学
杨木组
黄松群
锆石
U-PB
测年
沉积时限
物源
兴凯地块
Keywords
geochronology
Yangmu Fromation
huangsong group
zircon
U-Pb dating
depositional age
provenance
Khanka massif
分类号
P597.3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P534.1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黑龙江黄松群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环境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想
于泓超
许俸源
窦鲁文
机构
吉林大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中心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山东省第七地质矿产勘查院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山东正元地质勘查院
出处
《世界地质》
CAS
2016年第3期697-707,共11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1120329)和(12120113098100)联合资助
文摘
对佳木斯—兴凯地块西南缘的黄松群进行其物源区特点、古风化条件和构造背景等分析结果显示,该套变质碎屑岩源岩为泥砂质沉积岩,源区母岩以中酸性火成岩为主。风化作用相关指数CIA、CIW及PIA,由杨木组到阎王殿组逐渐增高,而ICV值则呈递减趋势,体现了风化作用由弱到强,成分成熟度逐渐升高的特点。主量元素特征值SiO_2=69.95%、TiO_2=0.58%、TFe_2O_3+MgO=5.34%、Al_2O_3/SiO_2=0.21,微量元素特征值La=37.54×10^(-6)、Ce=72.83×10^(-6)、δEu=0.60、ΣREE=182.29×10^(-6)。REE配分模式与活动大陆边缘碎屑沉积物类似,并且在不同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中,绝大多数样品投影点落入活动大陆边缘区。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黄松群碎屑岩可能沉积于活动大陆边缘环境。
关键词
佳木斯一兴凯地块
黄松群
变质岩
地球化学特征
构造环境
黑龙江
Keywords
Jiamusi-Khanka massif
huangsong group
metamophic rock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tectonic environment
Heilongjiang
分类号
P595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P581 [天文地球—岩石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黑龙江黄松群碎屑锆石LA-ICP-MSU-Pb定年
被引量:
4
4
作者
于泓超
梁一鸿
李想
周静
许俸源
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吉林大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中心
山东省第七地质矿产勘查院
出处
《世界地质》
CAS
2016年第1期66-76,共11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1120329)和(12120113098100)联合资助
文摘
对黑龙江省东部敦—密断裂以南的太平岭边缘隆起带上的黄松群杨木组石榴黑云片岩和阎王殿组黑云石英片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测年,结果表明:杨木组石榴黑云片岩中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峰值年龄分别为281.8 Ma、317.2 Ma、424.7 Ma、529.3 Ma;阎王殿组黑云石英片岩中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峰值年龄分别为310.4 Ma、384.4 Ma、484.7 Ma;两个组所获得的最年轻的锆石^(206)Pb/^(238)U年龄分别为280±4 Ma和285±8 Ma。此外,前人对黄松群研究结果表明其变质作用时代为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因此,黄松群时代为二叠纪,海西期和加里东期岩浆岩构成了黄松群沉积物源的主体。
关键词
黄松群
碎屑锆石
LA-ICP-MS锆石U-PB定年
Keywords
huangsong group
detrital zircons
LA-ICP-MS zircon U-Pb dating
分类号
P534.46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P597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兴蒙造山带东南缘黄松群中压型变质作用及其构造意义:岩石学、矿物学和年代学证据
于介江
许文良
高福红
王枫
柳佳成
郝文丽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黑龙江东部“新元古代”黄松群杨木组沉积时限和物源组成:来自锆石U-Pb年代学的制约
郝文丽
王枫
许文良
唐杰
高福红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5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黑龙江黄松群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环境分析
李想
于泓超
许俸源
窦鲁文
《世界地质》
CAS
201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黑龙江黄松群碎屑锆石LA-ICP-MSU-Pb定年
于泓超
梁一鸿
李想
周静
许俸源
《世界地质》
CAS
2016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