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OX9/NF⁃κB/MMP⁃13信号通路探讨补肾痹通方含药血清对IL⁃1β诱导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
1
作者 易林 张文豪 +4 位作者 向文远 石正誉 热米拉·艾买提 邓迎杰 方锐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1-247,共7页
目的:观察补肾痹通方(BSBT)含药血清对IL‐1β诱导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理。方法:第3代大鼠软骨细胞随机分为Control组、IL‐1β组、IL‐1β+BSBT(L)组、IL‐1β+BSBT(M)组、IL‐1β+BSBT(H)组(5%、10%、15%BSBT含药血清),分... 目的:观察补肾痹通方(BSBT)含药血清对IL‐1β诱导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理。方法:第3代大鼠软骨细胞随机分为Control组、IL‐1β组、IL‐1β+BSBT(L)组、IL‐1β+BSBT(M)组、IL‐1β+BSBT(H)组(5%、10%、15%BSBT含药血清),分别干预24 h后采用CCK8法、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和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软骨细胞中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9(SOX9)、磷酸化细胞核因子(NF‐κB p65)、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蛋白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软骨细胞培养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IL‐1β组细胞增殖活性下降,细胞凋亡率上升,NF‐κB p65、MMP‐13蛋白水平和TNF‐α、IL‐6水平升高,SOX9蛋白水平和bFGF水平降低;与IL‐1β组比较,不同浓度的补肾痹通方含药血清组细胞增殖活性上升,细胞凋亡率降低,NF‐κB p65、MMP‐13蛋白水平和TNF‐α、IL‐6水平降低,SOX9蛋白水平和bFGF水平升高;与IL‐1β+BSBT(L)组比较,IL‐1β+BSBT(M)组和IL‐1β+BSBT(H)组细胞增殖活性上升,细胞凋亡率降低,NF‐κB p65、MMP‐13蛋白水平和TNF‐α、IL‐6水平降低,SOX9蛋白水平和bFGF水平升高。结论:补肾痹通方含药血清可能通过SOX9/NF‐κB/MMP‐13信号通路,促进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增殖,减少细胞凋亡,改善软骨细胞微环境,促进软骨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痹通方 骨关节炎 软骨细胞 信号通路 il1β
下载PDF
肾透明细胞癌来源的IL4I1介导PD1^(+)CD8^(+)T淋巴细胞募集的相关研究
2
作者 李美 来佳丹 +2 位作者 魏诗瑶 孟晋欢 李常颖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22-127,共6页
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ccRCC)来源的白细胞介素4诱导蛋白1(IL4I1)对表达PD1的CD8^(+)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的诱导与募集作用。方法:利用公共数据库分析ccRCC组织中IL4I1的表达与CD8^(+)T淋巴细胞浸润及免疫功能相关分子表达的关系,... 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ccRCC)来源的白细胞介素4诱导蛋白1(IL4I1)对表达PD1的CD8^(+)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的诱导与募集作用。方法:利用公共数据库分析ccRCC组织中IL4I1的表达与CD8^(+)T淋巴细胞浸润及免疫功能相关分子表达的关系,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进行验证;构建过表达IL4I1蛋白的769P细胞系并验证;荧光定量PCR(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过表达IL4I1 ccRCC细胞表达趋化因子的变化。结果:高表达IL4I1的ccRCC组织中有更多的CD8^(+)T淋巴细胞浸润(P=6.843×10^(-7)),其浸润水平与IL4I1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2)=0.5764,P<0.001);且浸润的CD8^(+)T细胞多表达抑制型分子PD1。过表达IL4I1的ccRCC 769P细胞所表达的趋化因子配体(CCL2、CCL4、CCL5、CCL17)在mRNA水平显著下调(t=95.16、116.1、21.28、68.47,均P<0.05)。同时,细胞培养上清中CCL4、CCL5浓度明显升高(t=6.760、6.846,均P<0.05)。结论:ccRCC组织中IL4I1与PD1+CD8^(+)T淋巴细胞浸润密切相关,可能通过调控趋化因子的表达,参与免疫抑制型CD8^(+)T淋巴细胞在肿瘤局部的募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il4I1 PD-1 CD8^(+)T淋巴细胞 趋化因子
下载PDF
消饮化瘀方对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大鼠心功能及IL-1β水平的影响
3
作者 王秀萍 王铭 +3 位作者 马立旭 李卫强 韩金荣 徐建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4497-4499,共3页
目的观察消饮化瘀方对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大鼠心功能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美托洛尔组和消饮化瘀低、中、高剂量组,各组12只,其中模型组、美托洛尔组和消饮化瘀低、中、高剂量组腹腔注射阿... 目的观察消饮化瘀方对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大鼠心功能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美托洛尔组和消饮化瘀低、中、高剂量组,各组12只,其中模型组、美托洛尔组和消饮化瘀低、中、高剂量组腹腔注射阿霉素(DOX)制备心力衰竭模型,而空白组未做任何处理。造模成功后,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美托洛尔组给予美托洛尔药液灌胃,消饮化瘀组给予消饮化瘀药液(高、中、低浓度)灌胃。给药4 w后利用超声心动仪检测各组大鼠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室间隔厚度(IVSD)和短轴缩短率(FS),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β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美托洛尔组和消饮化瘀组LVEF、FS显著降低,而LVEDD、LVESD、IVSD和血清IL-1β含量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消饮化瘀方组LVEF、FS显著增高,而LVEDD、LVESD、IVSD和IL-1β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消饮化瘀方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心脏功能及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饮化瘀方 慢性心力衰竭 白细胞介素(il)-1β 炎症
下载PDF
肾癌来源的IL4I1介导Treg诱导与募集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来佳丹 魏诗瑶 李常颖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302-308,共7页
目的:探讨肾癌细胞来源的白细胞介素4诱导蛋白1(IL4I1)对调节性T细胞(Treg)的诱导与募集作用。方法:利用公共数据库分析肾透明细胞癌(ccRCC)组织中IL4I1表达与Treg浸润的关系,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IHC)进行验证;构建稳定敲低IL4I1的786-... 目的:探讨肾癌细胞来源的白细胞介素4诱导蛋白1(IL4I1)对调节性T细胞(Treg)的诱导与募集作用。方法:利用公共数据库分析肾透明细胞癌(ccRCC)组织中IL4I1表达与Treg浸润的关系,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IHC)进行验证;构建稳定敲低IL4I1的786-O细胞系,进行转录组测序(RNA-Seq)及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比较敲低786-O细胞系IL4I1表达后肾癌细胞表达趋化因子的变化,流式细胞术(FCM)分析体外IL4I1对Treg诱导分化的影响。结果:IL4I1在ccRCC组织中过表达(t=6.029,P<0.05),并且随着IL4I1表达的升高,肿瘤组织中Treg数量增加(F=13.69,P<0.05)。GSEA显示,沉默IL4I1表达的786-O细胞系和对照细胞系的差异表达谱在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产生及负向调节其产生的生物学过程(BP)中富集(P.adjust=9.2×10^(-4)、7.5×10^(-4)、7.7×10^(-4)、2.67×10^(-2))。敲低IL4I1表达后,786-O细胞表达的CC趋化因子配体(CCL)3、CCL4、CCL5、CCL8、CCL17、CCL19在mRNA水平显著下调(t=6.250、7.716、20.640、5.324、6.360、3.484,均P<0.05),同时细胞培养上清中CCL4、CCL5浓度降低(t=6.773、13.64,均P<0.05)。与敲低表达IL4I1细胞共培养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reg比例少于对照组(t=3.843,P<0.05)。结论:肾癌组织中IL4I1与Treg浸润密切相关,可能通过调控趋化因子的表达参与Treg在肿瘤局部的募集;肾癌细胞来源的IL4I1能够促进Treg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4I1 肾透明细胞癌 调节性T细胞 趋化因子
下载PDF
hsa-miR-423-5p激活IL1R1基因在冠心病中的作用机制
5
作者 王癸丁 陈晶 +2 位作者 杨英 潘尚领 彭均华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997-1004,共8页
目的:通过人群表达水平及转录组测序分析hsa-miR-423-5p靶向目标基因在冠心病(CHD)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1例CHD患者(CHD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 目的:通过人群表达水平及转录组测序分析hsa-miR-423-5p靶向目标基因在冠心病(CHD)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1例CHD患者(CHD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外周血白细胞中hsa-miR-423-5p表达水平,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对hsa-miR-423-5p与各临床指标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在EA.hy 926细胞中过表达hsa-miR-423-5p后进行hsa-miR-423-5p的亚细胞定位实验及转录组测序。针对测序结果预测hsa-miR-423-5p的潜在靶基因,对其进行RT-qPCR实验验证并分析目标基因与hsa-miR-423-5p表达水平及各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CHD组外周血白细胞中hsa-miR-423-5p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hsamiR-423-5p的表达量与总胆固醇(TC)呈负相关关系,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正相关关系(P<0.05)。在EA.hy926细胞中过表达hsa-miR-423-5p,亚细胞定位实验显示hsa-miR-423-5p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转录组测序结果经过分析验证后,发现过表达hsa-miR-423-5p后可上调IL1R1表达。CHD组中IL1R1的表达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IL1R1表达水平与hsa-miR-423-5p表达水平、HDL-C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hsa-miR-423-5p及IL1R1在CHD患者中呈低表达且与TC和HDL-C相关;hsa-miR-423-5p在内皮细胞上调IL1R1的表达进而影响血脂水平,提示hsa-miR-423-5p可能通过调控IL1R1基因影响脂质代谢及内皮细胞功能从而参与CHD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a-miR-423-5p 冠心病 il1R1 血脂水平
下载PDF
被动运动对KOA大鼠关节软骨IL-1β、MMP-13表达的影响
6
作者 陆永莉 李辉 王文彪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4786-4790,共5页
目的 研究被动运动对膝关节炎(KOA)大鼠关节软骨白细胞介素(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3表达的影响,探讨被动运动促进KOA大鼠关节软骨损伤修复的机制。方法 随机选取2~3月龄雌性SD大鼠10只作为正常组,20只大鼠采用关节腔内注射木... 目的 研究被动运动对膝关节炎(KOA)大鼠关节软骨白细胞介素(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3表达的影响,探讨被动运动促进KOA大鼠关节软骨损伤修复的机制。方法 随机选取2~3月龄雌性SD大鼠10只作为正常组,20只大鼠采用关节腔内注射木瓜蛋白酶法制备KOA大鼠模型,并于造模完成后随机选取10只作为被动运动组,给予被动运动干预,剩余10只为模型组。干预完成后取大鼠右膝关节软骨组织,分别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和番红O-固绿染色,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关节液中IL-1β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MMP-13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HE染色软骨细胞排列紊乱,数量减少,甲苯胺蓝染色和番红O-固绿染色软骨层变薄,基质染色变浅,潮线紊乱;被动运动组HE染色软骨细胞排列整齐,数量增加,甲苯胺蓝染色和番红O-固绿染色软骨层增厚,基质染色加深,潮线清楚。被动运动组Mankin评分、软骨细胞中MMP-13表达和IL-1β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且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被动运动可通过降低KOA大鼠关节液中IL-1β含量,减轻炎症反应;抑制软骨细胞中MMP-13表达,可减少软骨基质的降解,促进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运动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白细胞介素(il)-1β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3
下载PDF
苗药吉祥草含药血清对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及IL-1β/COX-2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炜 李江 +1 位作者 李同瑶 谢友良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72-876,共5页
目的 探究苗药吉祥草血清对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及白细胞介素(IL)-1β/环氧合酶(COX)-2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 制备苗药吉祥草含药血清,分离并鉴定气道平滑肌细胞,把细胞分为空白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CCK-8检测细胞的... 目的 探究苗药吉祥草血清对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及白细胞介素(IL)-1β/环氧合酶(COX)-2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 制备苗药吉祥草含药血清,分离并鉴定气道平滑肌细胞,把细胞分为空白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CCK-8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β和COX-2的含量;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中IL-1β和COX-2蛋白表达。结果 鉴定发现本实验所分离培养的细胞为ASMCs。与空白组相比,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细胞在48和72 h时ASMCs细胞增殖能力、IL-1β和COX-2明显降低,凋亡率显著增加,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 苗药吉祥草血清可抑制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对细胞中炎性因子IL-1β和COX-2表达也能进行有效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药吉祥草血清 气道平滑肌细胞 白细胞介素(il)-1β 环氧合酶(COX)-2
下载PDF
中和外周循环的IL1β可减缓慢病毒感染OPTN^(E478G)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小鼠模型的进展
8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5-295,共1页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一种不可逆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大部分患者一旦发病,仅有3~5年存活期,且目前没有安全有效的延缓该疾病进展的药物。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基于症状的治疗方法,以提高ALS患者的生存...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一种不可逆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大部分患者一旦发病,仅有3~5年存活期,且目前没有安全有效的延缓该疾病进展的药物。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基于症状的治疗方法,以提高ALS患者的生存率并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据报道,炎症状态,尤其是白细胞介素1β(IL1β)升高,在ALS进展中起关键作用。本研究发现通过中和外周循环IL1β可减缓ALS小鼠模型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外周循环 慢病毒感染 炎症状态 神经退行性疾病 疾病进展 小鼠模型 il1β
下载PDF
蛇床子总香豆素对成骨细胞产生NO,IL-1及IL-6的影响 被引量:61
9
作者 张巧艳 秦路平 +4 位作者 田野苹 郑汉臣 黄宝康 刘祖德 黄矛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45-348,共4页
目的 以新生大鼠颅盖骨成骨细胞为模型 ,观察蛇床子总香豆素对成骨细胞产生NO ,IL 1和IL 6的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新生大鼠颅盖骨成骨细胞 ,3 H 胸腺嘧啶掺入法测定成骨细胞的增殖 ;Griess试剂法、小鼠胸腺细胞增殖法和用B9细胞作为靶... 目的 以新生大鼠颅盖骨成骨细胞为模型 ,观察蛇床子总香豆素对成骨细胞产生NO ,IL 1和IL 6的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新生大鼠颅盖骨成骨细胞 ,3 H 胸腺嘧啶掺入法测定成骨细胞的增殖 ;Griess试剂法、小鼠胸腺细胞增殖法和用B9细胞作为靶细胞的生物测定法 ,分别检测与蛇床子总香豆素共育的无刺激或受LPS及TNF等刺激的成骨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O ,IL 1和IL 6的含量。结果 蛇床子总香豆素在 0 .0 2 5~ 2 .5mg·L-1的范围内抑制成骨细胞自发地或在LPS及细胞因子刺激下产生NO ,IL 1及IL 6。结论 蛇床子总香豆素的抗骨质疏松作用与其抑制成骨细胞产生NO ,IL 1和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床子总香豆素 成骨细胞 NO il1 il—6 骨质疏松
下载PDF
透刺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及对患者血浆TNF-α和IL1β的影响 被引量:25
10
作者 万碧江 黄伟 +6 位作者 张压西 陈汉跃 张荒生 陈培红 肖凤英 付兰萍 张蕾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2期373-375,共3页
目的:观测透刺电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治疗前后血浆TNF-α、IL1β含量的影响。方法:将160例CSR患者随机分为3组,透刺电针组60例,采用透刺电针治疗;夹脊电针60例,采用电针颈夹脊治疗;颈复康组40例,予口服颈复康治疗。评定临床疗效... 目的:观测透刺电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治疗前后血浆TNF-α、IL1β含量的影响。方法:将160例CSR患者随机分为3组,透刺电针组60例,采用透刺电针治疗;夹脊电针60例,采用电针颈夹脊治疗;颈复康组40例,予口服颈复康治疗。评定临床疗效,并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浆TNF-α和IL1β的变化。结果:(1)透刺电针组痊愈率68.9%,总有效率100%;电针夹脊组痊愈率39.2%,总有效率为91.61%;颈复康组痊愈率22.8%,总有效率为82.8%;3组痊愈率、总有效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著性差异(X2=20.1、9.7,P<0.01)。(2)治疗后3组血浆TNF-α、IL1β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但透刺电针组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与电针夹脊组、颈复康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颈复康组对患者血浆TNF-α的降低优于电针夹脊组,电针夹脊组对血浆IL1β含量的调节优颈复康组。结论:透刺电针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电针夹脊组和颈复康组;透刺电针能调节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血浆TNF-α和IL1β恢复平衡,从而减少炎症反应,达到抗炎止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透针电针 临床观察 TNF-Α il1β
原文传递
人缺血脑组织中TNF-α和IL-1β的表达 被引量:28
11
作者 钟照华 李国忠 +6 位作者 李呼伦 赵文然 田野 李殿俊 谷鸿喜 王海涛 董秀芹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49-350,363,共3页
目的 :检测人缺血脑组织中TNF α和IL 1β的表达。 方法 :将 13例脑梗死的死亡病例按发病时间分成 <2d、3~ 5d、 >5d3个组 ,以非缺血侧半球作为对照 ,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缺血脑组织中TNF α和IL 1β的表达。结果 :人脑缺血后... 目的 :检测人缺血脑组织中TNF α和IL 1β的表达。 方法 :将 13例脑梗死的死亡病例按发病时间分成 <2d、3~ 5d、 >5d3个组 ,以非缺血侧半球作为对照 ,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缺血脑组织中TNF α和IL 1β的表达。结果 :人脑缺血后缺血病灶中TNF α和IL 1β呈高表达 ,与正常侧脑组织相比较有极显著差异。TNF α和IL 1β表达细胞的分布与缺血灶相一致 ,呈局灶性分布。TNF α的表达高峰在病后 2d内。IL 1β表达高峰在病后 3~ 5d。在病后 5d ,缺血侧TNF α和IL 1β的表达与正常侧无显著差异。结论 :人类脑缺血组织中TNF α和IL 1β的表达与动物实验的结果相似 ,提示TNF α和IL 1β参与了脑缺血损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F—α il1β 脑缺血
原文传递
臭氧联合关节镜对膝关节骨关节炎滑膜IL1R Ⅰ、CXCL13与IL24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付纳新 马超 +5 位作者 孙劲 黄晖 赵伟 孟桢桢 田莉 刘朝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3055-3059,共5页
目的观察医用臭氧对膝关节骨关节炎滑膜组织IL1R Ⅰ、CXCL13与IL24的影响。方法 65例(失访11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臭氧联合关节镜治疗组和单纯关节镜治疗组,每组27例,分别于第一次手术及6个月后的第二次手术中切取患者膝关节... 目的观察医用臭氧对膝关节骨关节炎滑膜组织IL1R Ⅰ、CXCL13与IL24的影响。方法 65例(失访11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臭氧联合关节镜治疗组和单纯关节镜治疗组,每组27例,分别于第一次手术及6个月后的第二次手术中切取患者膝关节增生滑膜组织,其中臭氧联合关节镜治疗组关节镜手术后关节腔内注射40μg/mL浓度医用臭氧40 mL/周,共2周;单纯关节镜治疗组术后不注射臭氧,采用反转录PCR法、蛋白印迹法比较两组滑膜治疗前后IL1RⅠ、CXCL13与IL24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与单纯关节镜治疗组相比,臭氧联合关节镜治疗组术后滑膜组织IL1R Ⅰ的表达量降低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CXCL13的表达量较单纯关节镜治疗组升高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IL24 mRNA和蛋白质表达量较关节镜组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用臭氧能通过影响IL1RⅠ、CXCL13与IL24的表达减轻关节炎症状,延缓滑膜炎的进展,臭氧联合关节镜治疗骨关节炎较单纯关节镜清理术临床效果更好,但不能完全阻止和逆转骨关节炎病程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关节镜 骨关节炎 il1RI CXCL13 il24
下载PDF
烫伤后IL-6和IL-1α对大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郑江 夏培元 +2 位作者 秦孝建 高丽萍 肖光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08-611,共4页
目的 :研究严重烫伤后血IL - 6和IL - 1α对中性粒细胞 (PMN)凋亡的影响。方法 :复制 30 %体表面积Ⅲ度烫伤大鼠模型 ;分离PMN ,TUNEL荧光标记 ,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 ;PMNcaspase 3活性以荧光免疫吸附酶法测定 ;血清IL - 6和IL - 1... 目的 :研究严重烫伤后血IL - 6和IL - 1α对中性粒细胞 (PMN)凋亡的影响。方法 :复制 30 %体表面积Ⅲ度烫伤大鼠模型 ;分离PMN ,TUNEL荧光标记 ,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 ;PMNcaspase 3活性以荧光免疫吸附酶法测定 ;血清IL - 6和IL - 1α水平以酶联免疫法测定。结果 :血清IL - 6水平 ( μg/L)在伤后各组 ( 3、6、12、2 4、4 8h依次分别为 9 14± 1 16、12 4 9± 1 14、3 0 1± 0 75、1 4 1± 0 2 8和 1 5 6± 0 4 3)和IL - 1α水平 (ng/L)在伤后 3、6、12h组( 90 0 8± 8 39、32 0 93± 14 4 8和 4 7 84± 5 19)均分别显著高于伤前对照组IL - 6 ( 0 2 4± 0 0 7)和IL - 1α( 2 7 6 5± 4 86 )水平 (P <0 0 5 ) ;伤后各组PMN凋亡率 ( % )按时点依次为 9 89± 2 0 0、4 98± 1 35、1 31± 0 72、2 4 9± 1 87和 6 88±1 13显著少于伤前组 13 6 6± 3 88(P <0 0 5 ) ;PMNcaspase- 3的活性测定结果与PMN的凋亡表现相一致。结论 :大鼠烫伤后外周血PMN凋亡明显延迟 ;IL - 6和IL - 1α等细胞因子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减少细胞内caspase - 3的激活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烫伤 il—6 il 大鼠 外周血 中性粒细胞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光动力疗法对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IL-1β和MMP-8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葛琳华 束蓉 沈敏华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具有抗微生物作用,在牙周病等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受到关注。该实验通过检测治疗前、后患者龈沟液IL-1β和MMP-8的含量变化,评价PeriowaveTM光敏抑菌系统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58例... 目的: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具有抗微生物作用,在牙周病等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受到关注。该实验通过检测治疗前、后患者龈沟液IL-1β和MMP-8的含量变化,评价PeriowaveTM光敏抑菌系统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58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SRP)+1次PDT]、B组(SRP+2次PDT)和C组(SRP),PDT治疗选用PeriowaveTM光敏抑菌系统(675nm的二极管激光和0.01%亚甲蓝),治疗时以0.01%亚甲蓝作为光敏剂,二极管激光用140mW的功率照射60s。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治疗前、后龈沟液中IL-1β和MMP-8的含量。采用SAS6.12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6周时,A、B、C3组龈沟液IL-1β和MMP-8的含量与治疗前的基线相比,均显著降低,但组间无显著差异;治疗后12周,A、B2组IL-1β及B组MMP-8含量变化与C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SRP和SRP与PDT联合治疗在控制炎症的同时,能有效降低患者龈沟液中IL-1β和MMP-8的含量,但控制炎症的效果维持时间更长。因此,PDT可作为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光动力疗法 il1β MMP-8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大鼠IL-1β基因表达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金盈 廖玉华 +1 位作者 程翔 逯保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14,共3页
目的 研究辛伐他汀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白细胞介素 (IL ) - 1β基因表达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 大鼠心肌梗死 (MI)模型分 MI组 (MI- C组 )、MI辛伐他汀干预组 (MI- S组 )和对照组。有创血流动力学检查心脏泵功能 ,逆转... 目的 研究辛伐他汀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白细胞介素 (IL ) - 1β基因表达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 大鼠心肌梗死 (MI)模型分 MI组 (MI- C组 )、MI辛伐他汀干预组 (MI- S组 )和对照组。有创血流动力学检查心脏泵功能 ,逆转录多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测定非梗死区 IL- 1β m RNA表达 ,Western blot测定非梗死区 IL- 1β蛋白。结果 血流动力学分析显示 ,与对照组相比 ,MI- C组左心室舒张末压 (L VEDP)显著增加(P<0 .0 1) ,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左心室收缩压 (L VSP)和左心室压力最大升降率 (± dp/ dtmax)显著下降 (P<0 .0 5 ) ,而心率 (HR)无变化。与 MI- C组相比 ,MI- S组 L VEDP显著降低 ,± dp/ dtmax明显增加 (P <0 .0 5 ) ,HR,SBP,DBP和 L VSP无差异。 MI- C、MI- S组 IL - 1βm 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加 (P<0 .0 1) ;MI- S组较 MI- C组明显下降 (P<0 .0 5 )。辛伐他汀显著减少 IL- 1β蛋白质合成。IL- 1β m RNA表达和蛋白质生成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呈正相关。结论 辛伐他汀可改善大鼠 MI后心脏血流动力学 ,其机制可能与降低非梗死区 IL- 1β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合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MI 血流动力学 il-1β 大鼠 il1β 对照组 增加 HR 下降
下载PDF
严重创伤后血清内毒素、TNF-α、IL-1β、IL-6、IL-8的变化 被引量:19
16
作者 郎中兵 文亮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1679-1681,共3页
目的 探讨严重创伤后血清内毒素、TNF α、IL 1 β、IL 6、IL 8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动态浊度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 34例严重创伤患者 ,动态观察伤后 1周内血清内毒素、TNF α、IL 1 β、IL 6、IL 8的变化 ,并与正常健康人进行比... 目的 探讨严重创伤后血清内毒素、TNF α、IL 1 β、IL 6、IL 8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动态浊度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 34例严重创伤患者 ,动态观察伤后 1周内血清内毒素、TNF α、IL 1 β、IL 6、IL 8的变化 ,并与正常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 严重创伤患者伤后血清内毒素、TNF α、IL 1 β、IL 6、IL 8的的水平较正常人有明显升高 ,内毒素、TNF α、IL 1 β分别于伤后第 2、3天达高峰 ,随后下降 ,第 7天仍明显高于正常人 ;IL 6、IL 8早期即有升高 ,伤后 5~ 7d升高明显 ,且有继续上升趋势 ;严重创伤患者伤后血清内毒素、TNF α峰值水平、伤后第 5天IL 6升高幅度与IS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 ;死亡患者血清中内毒素、细胞因子较存活者相应时间显著升高。结论 创伤后能引起明显的内毒素血症和细胞因子反应 ,动态观察可能与病情发展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创伤 内毒素 TNF-Α il1β il—6 il—8
下载PDF
白血病干细胞的新型标志蛋白IL1RAP杂交瘤细胞的制备及其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检测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恺 尹玲玲 +6 位作者 赵冬梅 吴庆运 陈翀 潘彬 曾令宇 姚瑶 徐开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90-1393,共4页
本研究旨在制备针对白血病干细胞表面标志蛋白IL1RAP(IL-1 receptor accessory protein)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并对其进行鉴定。用重组人IL1RAP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常规杂交瘤技术将免疫后的小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经PEG融合,筛选... 本研究旨在制备针对白血病干细胞表面标志蛋白IL1RAP(IL-1 receptor accessory protein)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并对其进行鉴定。用重组人IL1RAP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常规杂交瘤技术将免疫后的小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经PEG融合,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应用ELISA和Western blot法对杂交瘤细胞上清中分泌抗体进行抗体类型、滴度和敏感性检测。分离人外周单个核细胞,检测所得抗体对细胞内源性抗原的特异性。结果表明,获得了8株可稳定分泌IL1RAP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为3H6E10、4B6A6、8G11B5、9E9F2、10D8A7、1C7H7、1D7G11和2D3D3;抗体类型鉴定为IgG1/κ型;分泌的单克隆抗体能特异性识别单个核细胞表达的IL1RAP。结论:本实验成功制备了可稳定分泌IL1RAP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及其特异性的IL1RAP单克隆抗体,为将来有效清除体内白血病干细胞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RAP杂交瘤 单克隆抗体 白血病干细胞
下载PDF
IL1RAP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被引量:2
18
作者 尹玲玲 阮素红 +2 位作者 田宇 徐开林 赵恺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62-965,共4页
目的:制备针对白血病干细胞(LSC)表面标志蛋白IL1RAP(IL-1 receptor accessory protein)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杂交瘤细胞3H6E10、10D8A7种植BALB/c小鼠腹腔,收获腹水,纯化后得到特异性抗人IL1RAP的单克隆抗体。分别... 目的:制备针对白血病干细胞(LSC)表面标志蛋白IL1RAP(IL-1 receptor accessory protein)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杂交瘤细胞3H6E10、10D8A7种植BALB/c小鼠腹腔,收获腹水,纯化后得到特异性抗人IL1RAP的单克隆抗体。分别应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ondenaturing-PAGE)、ELISA和Western blot法对纯化单克隆抗体分别进行抗体纯度、效价和敏感性检测。结果:获得了两种IL1RAP纯化单克隆抗体,命名为3H6E10 Mc Ab和10D8A7 Mc Ab,其纯度分别为95%和94%;两种纯化的单克隆抗体效价为1∶81000,且能特异性识别IL1RAP纯化蛋白、正常人及白血病病人的细胞内源性蛋白。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了能特异性结合人IL1RAP的纯化单克隆抗体,为将来有效清除体内LSC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RAP 单克隆抗体 白血病干细胞
下载PDF
卵巢切除大鼠椎体松质骨中IL-1β、IL-6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韩利华 王全平 +1 位作者 刘建 朱潇玲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3期31-33,共3页
卵巢切除大鼠椎体松质骨中IL-1β、IL-6免疫组织化学研究韩利华,王全平,刘建,朱潇玲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研究发现IL-1、IL-6等细胞因子参与骨代谢调节。细胞因子主要通过自分泌与旁分泌的方式... 卵巢切除大鼠椎体松质骨中IL-1β、IL-6免疫组织化学研究韩利华,王全平,刘建,朱潇玲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研究发现IL-1、IL-6等细胞因子参与骨代谢调节。细胞因子主要通过自分泌与旁分泌的方式参与调控骨的吸收与形成,而对骨质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 il1β il-1 il—6 卵巢切除 松质骨 il-6 细胞因子 大鼠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Caspase-7(rs7907519,rs3127075)和IL1A(rs1800587)基因多态性与类风湿关节炎遗传易感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裴建中 张辉 +3 位作者 汪明杰 张正宇 刘瑞平 周鑫叠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9期1-4,12,共5页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群中Caspase-7 rs7907519 C/A,rs3127075 G/C以及IL1A rs1800587 G/A 3个基因位点多态性与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自定义48-SNP体系,SNPscanTM高通量SNP分型技术...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群中Caspase-7 rs7907519 C/A,rs3127075 G/C以及IL1A rs1800587 G/A 3个基因位点多态性与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自定义48-SNP体系,SNPscanTM高通量SNP分型技术,分析615例RA患者与839例对照组Caspase-7 rs7907519 C/A,rs3127075 G/C以及IL1A rs1800587 G/A基因多态性,计算各基因型RA的发生风险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依据Logistic回归分析以及亚组分析的结果,发现RA患者和对照组中Caspase-7 rs7907519,rs312707和IL1A rs1800587 3个基因多态性位点频率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Caspase-7 rs7907519 C/A,rs3127075 G/C和IL1A rs1800587 G/A基因多态性可能不是RA发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PASE-7 il1A 类风湿关节炎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