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63篇文章
< 1 2 1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SSR-PCR体系鉴别樟芝单核体交配型
1
作者 李晓晖 盖舒萍 +5 位作者 汪雯翰 琚建伟 张守兵 丁保安 李燕 贾薇 《中国食用菌》 2024年第2期68-75,共8页
通过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获得樟芝单核体,基于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进行鉴定,采用14个引物对简单重复序列区间(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s,ISSR)进行多态性扩增,筛选条带清晰、重复性好的引物用于樟芝... 通过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获得樟芝单核体,基于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进行鉴定,采用14个引物对简单重复序列区间(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s,ISSR)进行多态性扩增,筛选条带清晰、重复性好的引物用于樟芝单核体的交配型鉴定。结果表明,通过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获得31个樟芝单核体,经ITS序列分析确定获得的单核体为樟芝。以单核体S2、S10、S14、S27的DNA为模板,对14条ISSR引物进行初步筛选,得到4个条带清晰、重复性好的引物P7、P9、P21、P25用于交配型鉴定。单核体S9和S25为同一交配型,两者与S2为不同交配型,通过镜检进一步验证S9、S25可以与S2形成具有锁状联合的双核菌株。该方法可明显缩短樟芝单核体交配型的鉴定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芝 单核体 交配型 issr ITS
下载PDF
应用拮抗和ISSR标记鉴定64个金针菇菌株的亲缘关系
2
作者 陈珣 肇莹 +3 位作者 龚娜 刘国丽 马晓颖 肖军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16-20,共5页
以16个野生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菌株和48个栽培金针菇菌株为材料,评价不同菌株间体细胞不亲和性,并利用ISSR分子标记检测,从细胞学水平和分子水平对金针菇种质资源进行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明确其亲缘关系。结果表明,64个金... 以16个野生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菌株和48个栽培金针菇菌株为材料,评价不同菌株间体细胞不亲和性,并利用ISSR分子标记检测,从细胞学水平和分子水平对金针菇种质资源进行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明确其亲缘关系。结果表明,64个金针菇菌株基于拮抗试验划分为7个类群,基于ISSR聚类分析划分为5个类群;栽培金针菇菌株之间亲缘关系普遍较近,野生金针菇菌株与栽培金针菇菌株大多具有较远的亲缘性;32号栽培菌株和49号野生菌株可以优先选作金针菇杂交育种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 体细胞不亲和性 issr分子标记 拮抗试验 聚类分析 亲缘关系
下载PDF
基于形态标记和ISSR分子标记的长瓣铁线莲遗传多样性分析
3
作者 贾艳艳 邱玉鹏 +3 位作者 周欣莹 耿宇航 孙浩男 刘冬云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86,共12页
为快速区分鉴定市场上繁多的长瓣铁线莲(Clematis macropetala)品种,了解长瓣铁线莲间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及亲缘关系,本试验利用形态标记结合ISSR分子标记对25个长瓣铁线莲品种和1个野生种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14个数量形状的变... 为快速区分鉴定市场上繁多的长瓣铁线莲(Clematis macropetala)品种,了解长瓣铁线莲间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及亲缘关系,本试验利用形态标记结合ISSR分子标记对25个长瓣铁线莲品种和1个野生种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14个数量形状的变异系数在0.24%~2.32%之间;15个假质量性状的信息多样性指数H在0~2.29%之间,遗传多样性指数D在0~0.94%之间;在欧式距离为15时,可将29个表型性状划分为七类,在欧式距离为15时,可将26个长瓣铁线莲划分为五类。12条引物共扩增出144个条带,多态性条带占比为100%。利用引物UBC815、UBC824和UBC836构建26个长瓣铁线莲的指纹图谱,可快速区分鉴定26个长瓣铁线莲。UPGMA聚类结果显示,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8时,可将26个长瓣铁线莲划分为八大类。形态标记结合ISSR分子标记可有效鉴别长瓣铁线莲种质资源,以期为长瓣铁线莲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创制新品种等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瓣铁线莲 形态标记 issr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基于ISSR标记的航天香蕉新材料的遗传特异性
4
作者 王金英 李华盛 +2 位作者 鹿金颖 蔡长福 蔡邦平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7,共8页
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将传统的育种技术与航天诱变技术相结合实现育种目标的方法已经得到育种专家的广泛认可。福建香蕉产业受到病害、寒害和风害的威胁,以及外来或进口香蕉的冲击,种植规模正面临着萎缩的处境,使香蕉新品种的选育成为香... 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将传统的育种技术与航天诱变技术相结合实现育种目标的方法已经得到育种专家的广泛认可。福建香蕉产业受到病害、寒害和风害的威胁,以及外来或进口香蕉的冲击,种植规模正面临着萎缩的处境,使香蕉新品种的选育成为香蕉产业研究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本研究前期以巴西蕉为母本,在航天空间诱变的基础上,经过连续栽培、筛选和观察,选育出生物学和形态学特征差异明显的2份材料。为鉴定自主选育的以上2份航天香蕉材料的遗传特异性,本研究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从30条引物中筛选出2条多态性好的引物,对2份航天香蕉种质和18份现有香蕉种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筛选的2条引物共扩增出17条清晰的DNA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3条,占总条带数的76.47%,在DNA分子水平上显示出较高的多态位点和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凝胶电泳结果显示,结合ISSR引物UBC881和UBC847,2份航天香蕉材料均存在特异性扩增条带,可区别于其他18份香蕉种质。聚类分析结果显示,20份香蕉种质材料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介于0.545~1.000之间,平均值为0.905;在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960时,所选育的2份航天香蕉材料之间,2份航天香蕉材料与母本之间,以及2份航天香蕉材料与其他17份香蕉种质之间均有明显的遗传差异。本研究结果为航天香蕉新品种的选育和鉴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育种 香蕉 issr 遗传特异性
下载PDF
鸡血藤ISSR体系优化及引物筛选
5
作者 李金梅 王一婷 +4 位作者 潘丽梅 黄晓东 谭勇 汝梅 刘雯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206-211,共6页
以鸡血藤的入药部位藤茎为试验材料,采用改良CTAB法进行DNA提取,利用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对ISSR-PCR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和构建。结果表明,鸡血藤最佳ISSR-PCR反应体系为DNA模板60 ng,Taq酶2.00 U,Mg2+浓度1.75 mmol/L,dNTP浓度0.25 mmol... 以鸡血藤的入药部位藤茎为试验材料,采用改良CTAB法进行DNA提取,利用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对ISSR-PCR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和构建。结果表明,鸡血藤最佳ISSR-PCR反应体系为DNA模板60 ng,Taq酶2.00 U,Mg2+浓度1.75 mmol/L,dNTP浓度0.25 mmol/L,引物浓度0.20 μmol/L,最佳退火温度44.6℃。从100条ISSR引物筛选出20条适合鸡血藤的ISSR引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血藤 issr 分子标记 引物筛选 正交设计 体系优化
下载PDF
基于ISSR分子标记的44种山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陈阳 周先治 +1 位作者 马丽娜 兰准柄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3年第2期1-7,共7页
为探讨不同地区山药种质资源类型及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为山药品种选育、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提供参考。采用ISSR标记技术对44份山药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从10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8条随机引物,8条引物扩增获得的... 为探讨不同地区山药种质资源类型及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为山药品种选育、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提供参考。采用ISSR标记技术对44份山药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从10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8条随机引物,8条引物扩增获得的总谱带数为87条,多态性谱带数为87条,多态性谱带比例为100%。聚类分析将44份种质资源分成4个类群,从结果看ISSR标记技术聚类分析与植物分类学进行的基原分类结果基本一致,44份山药种质资源的遗传距离在0.0313~0.7216,以遗传距离为0.5618进行划分,可以将44份山药种质资源划分为5类,其中薯蓣与褐苞薯蓣亲缘关系最近,与山薯较远,与参薯距离最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 种质资源 issr标记技术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不同来源葡萄种质资源果实叶酸含量及ISSR比较分析
7
作者 梁雎 刘国宏 +5 位作者 王保民 何桥 阿布来克·尼亚孜 郭红梅 李兴婷 任红松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6-126,共11页
【目的】比较不同来源葡萄果实中叶酸积累的差异,并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高叶酸种质资源进行评价和筛选。【方法】采用ELISA技术检测22份葡萄种质资源果实叶酸含量;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22份葡萄种质资源进行基因组多态性分析和聚类分析;分... 【目的】比较不同来源葡萄果实中叶酸积累的差异,并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高叶酸种质资源进行评价和筛选。【方法】采用ELISA技术检测22份葡萄种质资源果实叶酸含量;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22份葡萄种质资源进行基因组多态性分析和聚类分析;分析检测出叶酸含量与聚类结果。【结果】22份葡萄种质资源果实叶酸含量的范围在1.93~46.95 ng/g,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21处,22份葡萄材料明显分为2大类群。第1大类叶酸含量平均为35.79 ng/g;其余为第2大类,叶酸含量平均为15.71 ng/g。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22处,21份葡萄材料又明显分为2大类群。第1大类叶酸含量平均为16.53 ng/g;第2大类叶酸含量平均为12.24 ng/g。欧亚种的叶酸含量较欧美杂种稍高3.9987 ng/g;从30条引物中筛选出9条扩增稳定且多态性丰富的引物用于葡萄的ISSR扩增。共扩增出78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70条,多态性百分率为89.7%。22份葡萄种质资源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4744~0.8462,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6545。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21处,22份葡萄材料明显分为2大类群。第1大类包含1个欧亚种(红巴拉多),其余为第2大类。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22处,21份葡萄材料又明显分为2大类群。第1大类包含11个欧亚种(炎兴无核、灰比诺、瑞都翠霞、京蜜、黑奇无核、无核白、1124、京翠、红宝石、无核紫、达米娜),6个欧美杂种(杂1、夏黑、蜜红、红标无核、洛浦早生、宇选1号)。第2大类包含4个欧亚种(美人指、粉红亚都蜜、木纳格、里扎马特)。【结论】群体1的叶酸含量比群体2的叶酸含量高,欧亚种的叶酸含量较欧美杂种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来源 葡萄种质资源果实 叶酸含量 检测 issr
下载PDF
不同来源葡萄种质资源果实叶酸含量及ISSR比较分析
8
作者 梁雎 刘国宏 +5 位作者 王保民 何桥 阿布来克·尼亚孜 郭红梅 李兴婷 任红松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982-2992,共11页
【目的】比较不同来源葡萄果实中叶酸积累的差异,并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高叶酸葡萄种质资源进行评价和筛选。【方法】利用ELISA技术检测22份葡萄种质资源果实叶酸含量;利用ISSR分子标记分析22份葡萄种质资源进行基因组多态性和聚类分析,... 【目的】比较不同来源葡萄果实中叶酸积累的差异,并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高叶酸葡萄种质资源进行评价和筛选。【方法】利用ELISA技术检测22份葡萄种质资源果实叶酸含量;利用ISSR分子标记分析22份葡萄种质资源进行基因组多态性和聚类分析,将检测出的叶酸含量与聚类结果进行对比。【结果】22份葡萄种质资源果实叶酸含量的范围在1.93~46.95 ng/g,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21处,22份葡萄材料明显分为2大类群。第1大类叶酸含量平均为35.79 ng/g;其余为第2大类,叶酸含量平均为15.71 ng/g。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22处,21份葡萄材料又明显分为2大类群。第1大类叶酸含量平均为16.53 ng/g;第2大类叶酸含量平均为12.24 ng/g。欧亚种的叶酸含量较欧美杂种稍高3.9987 ng/g;从30条引物中筛选出9条扩增稳定且多态性丰富的引物用于葡萄的ISSR扩增。共扩增出78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70条,多态性百分率为89.7%,建立亲缘关系图。22份葡萄种质资源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4744~0.8462,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6545。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21处,22份葡萄材料明显分为2大类群。第1大类包含1个欧亚种(红巴拉多),其余为第2大类。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22处,21份葡萄材料又明显分为2大类群。第1大类包含11个欧亚种(炎兴无核、灰比诺、瑞都翠霞、京蜜、黑奇无核、无核白、1124、京翠、红宝石、无核紫、达米娜),6个欧美杂种(杂1、夏黑、蜜红、红标无核、洛浦早生、宇选1号)。第2大类包含4个欧亚种(美人指、粉红亚都蜜、木纳格、里扎马特)。【结论】群体1的叶酸含量比群体2的叶酸含量高。欧亚种的葡萄果实叶酸含量较欧美杂种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种质资源 果实叶酸含量 检测 issr
下载PDF
基于ISSR分子标记的5种杜鹃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
9
作者 邓贤兰 陈晴 《种子》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17,35,共6页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5种杜鹃属植物山顶矮林优势种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研究,探讨比较5种植物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亲缘关系。结果表明,5条引物共扩增出131个位点,均为多态性位点,多态性位点比率(PPB)为100%;5种植物93个样本总...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5种杜鹃属植物山顶矮林优势种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研究,探讨比较5种植物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亲缘关系。结果表明,5条引物共扩增出131个位点,均为多态性位点,多态性位点比率(PPB)为100%;5种植物93个样本总的观察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a信息指数(I)分别为2.0000、1.3243、0.2161和0.3535。变色杜鹃与猴头杜鹃的遗传相似系数最大,为0.8969。聚类分析将5种杜鹃属植物分为三个类群,变色杜鹃和猴头杜鹃为一类,井冈山杜鹃和光枝杜鹃为一类,云锦杜鹃为单独的一类,聚类分析支持变色杜鹃为猴头杜鹃的变种。5种杜鹃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ISSR分子标记技术可用于杜鹃属植物之间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研究,可为杜鹃属植物的分类鉴定提供分子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sr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山顶矮林 杜鹃属
下载PDF
64个蓝莓品种的ISSR分析
10
作者 张立杰 谢丽雪 +2 位作者 张小艳 李韬 黄立新 《东南园艺》 2023年第1期11-17,共7页
为明确不同蓝莓品种间的遗传关系,利用ISSR标记对64个蓝莓品种进行DNA指纹分析,构建蓝莓品种的指纹图谱数据库。从6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9条重复性稳定的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条带161条,其中多态性条带159条,平均多态百分率达98.8%,引物UB... 为明确不同蓝莓品种间的遗传关系,利用ISSR标记对64个蓝莓品种进行DNA指纹分析,构建蓝莓品种的指纹图谱数据库。从6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9条重复性稳定的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条带161条,其中多态性条带159条,平均多态百分率达98.8%,引物UBC841可将64个蓝莓品种区分开。利用扩增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0.568的水平可将试材分为3个类群,并对其遗传关系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品种 issr 指纹图谱 遗传关系
下载PDF
基于ISSR分子标记的中华鳖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11
作者 丁淑荃 吴梦晓 +5 位作者 尤昆 袁娟 崔鑫炎 黄梅 谢俊杰 米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7期72-77,共6页
利用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inter simple sequence repeat, 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5种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以及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采用筛选出的10条ISSR引物对来自5个种群的中华鳖个体样本的基因组DNA进行... 利用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inter simple sequence repeat, 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5种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以及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采用筛选出的10条ISSR引物对来自5个种群的中华鳖个体样本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共获得123条清晰的扩增位点,平均多态性条带(PPB)比例为73.417%。5个居群的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Shannon多样性指数(I)分别为1.748 0、1.417 7、0.245 5、0.370 4,其中乌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高于其他中华鳖,淮河鳖群体的变异程度最小。5个居群总遗传多样性指数(Ht)=0.240 0±0.037 1,居群内遗传多样性指数(Hs)=0.174 7±0.021 6,基因分化系数(Gst)=0.271 9,基因流(Nm)=1.339 0。总遗传变异结果显示:有27.19%的变异发生在居群间,72.81%的变异发生在居群内。杂交鳖与日本品系之间遗传一致度最高(0.937 1),遗传距离最小(0.064 9);中国台湾品系和乌鳖的遗传距离最大(0.127 5)。聚类分析表明,杂交鳖、日本品系和淮河品系聚为一类群,乌鳖与其他品系差异较大,单独为一类群。该研究结果丰富了中华鳖分子标记信息,分析当前中华鳖遗传资源形势,为新品种选育改良、种质资源管理等提供参考资料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 issr 种质资源 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黔西南州地方香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
12
作者 郭计华 和绍翠 +3 位作者 洪婷 周端咏 张颢严 曾富飞 《热带农业科学》 2023年第9期53-57,共5页
以黔西南州不同地区45份香蕉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利用ISSR标记技术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条引物扩增出83条DNA条带,每个引物平均扩增条带10.4条,多态性比例为96.38%。利用NTsys 2.10e软件构建亲缘关系聚类图,在相似系数为0... 以黔西南州不同地区45份香蕉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利用ISSR标记技术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条引物扩增出83条DNA条带,每个引物平均扩增条带10.4条,多态性比例为96.38%。利用NTsys 2.10e软件构建亲缘关系聚类图,在相似系数为0.673时,将试验材料分为五大类:第Ⅰ类包含7份香蕉材料,第Ⅱ类包含9份香蕉材料,第Ⅲ类包含3份香蕉材料,第Ⅳ类包含22份香蕉材料,第Ⅴ类包含4份香蕉材料。研究为黔西南州香蕉种质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issr 黔西南州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利用ISSR与SRAP分子标记分析金线莲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锦春 万思琦 +7 位作者 陈扬 李丽红 张自力 朱建军 吴梅 邢丙聪 邵清松 陆晨飞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29,共8页
【目的】研究浙江与福建等地引种、杂交与野生的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样品间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为金线莲种质资源鉴定及优良新品种(系)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48份新鲜金线莲叶片为材料,分别采用简单重复序列扩增多... 【目的】研究浙江与福建等地引种、杂交与野生的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样品间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为金线莲种质资源鉴定及优良新品种(系)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48份新鲜金线莲叶片为材料,分别采用简单重复序列扩增多态性(ISSR)与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SRAP)分子标记技术,各挑选11条(对)多态性好、扩增条带清晰的引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成像后,统计其扩增条带数,运用NTSYS-PC 2.1和POPGENE 32软件进行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聚类分析。【结果】ISSR分子标记技术共扩增出86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84条,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7.67%;SRAP分子标记技术共扩增出88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86条,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7.73%,ISSR和SRAP标记均表现出较高的多态性。不同样本间的遗传距离和遗传一致度表明:浙江省与福建省的金线莲种质混杂严重,而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福建省的金线莲种群遗传多样性更高。此外,基于ISSR和SRAP标记的UPGMA聚类结果显示:48份不同种源的金线莲依亲缘关系的远近可分为四大类,聚类的划分受到一定地域性的影响,但各地域的金线莲品种在这四大类中均互有混杂。【结论】金线莲在物种水平上遗传多样性较高,在各地区、各品种(系)间遗传交流频繁,ISSR与SRAP分子标记技术可以从分子水平上揭示浙江与福建等地金线莲的遗传多样性,且结合ISSR标记与SRAP标记的分析结果要优于单一的分子标记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线莲 遗传多样性 分子标记 种质资源 issr SRAP
下载PDF
河北省野生苔草属植物ISSR分子标记开发及亲缘关系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欣莹 耿宇航 +3 位作者 贾艳艳 孙浩男 刘冬云 李艳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949-2959,共11页
为研究野生苔草属植物的亲缘关系,本研究以河北省33种野生苔草属植物及国外引种的20份苔草属种质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建立并优化了ISSR标记体系,并筛选出12条引物用于研究它们的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在25μ... 为研究野生苔草属植物的亲缘关系,本研究以河北省33种野生苔草属植物及国外引种的20份苔草属种质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建立并优化了ISSR标记体系,并筛选出12条引物用于研究它们的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在25μL的反应体系中,DNA模板80 ng,引物浓度为5μmol·L^(-1),Master Mix用量11μL,循环数48个为最佳配比。筛选出的12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197个条带,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100%,可将33种河北省野生苔草属植物完全区分,但国外种质无法完全区分。在遗传距离为0.768时,53份苔草属种质可划分为6类,聚类结果与形态学分类的结果基本吻合,种间亲缘关系与地理环境有一定的相关性,以期为河北省野生苔草属的分类鉴定和指纹图谱构建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草属 issr 亲缘关系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三十份野生毛花猕猴桃种质资源的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培育 叶炜 +3 位作者 冯新 赖瑞联 颜沛沛 陈义挺 《热带农业科学》 2023年第6期29-33,共5页
利用ISSR技术对30份野生毛花猕猴桃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以筛选出的9条ISSR引物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57个条带,平均多态性占比96.5%,不同野生毛花猕猴桃种质资源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33~0.99,通过NTSYS软件构建聚类树状图。结... 利用ISSR技术对30份野生毛花猕猴桃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以筛选出的9条ISSR引物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57个条带,平均多态性占比96.5%,不同野生毛花猕猴桃种质资源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33~0.99,通过NTSYS软件构建聚类树状图。结果表明,30份野生毛花猕猴桃种质资源可分为6大组8亚组,各大组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观测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e)和Shannon’s多样性指数(I)的总均值分别为1.9649、1.5742、0.3331、0.4977,均位于较高水平,表明30份野生毛花猕猴桃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基因资源。本研究结果将为野生毛花猕猴桃种质资源的鉴定分类、亲缘关系分析和品种选育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花猕猴桃 种质资源 遗传结构 亲缘关系 issr
下载PDF
基于ISSR分子标记的红豆草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彪 魏少萍 +3 位作者 苗佳敏 南丽丽 梁鹏飞 李景峰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19-625,共7页
【目的】分析评价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种质资源间亲缘关系的远近,为红豆草的良种选育提供了科学依据。【方法】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国内外22份红豆草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用13条引物扩增共获得101条谱带... 【目的】分析评价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种质资源间亲缘关系的远近,为红豆草的良种选育提供了科学依据。【方法】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国内外22份红豆草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用13条引物扩增共获得101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98条,多态性比率为97.12%,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7.8个条带,平均多态性条带为7.5条,平均等位基因数(Na)、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香农多样性指数(I)均值分别为1.97、1.49、0.30和0.46。【结论】遗传相似性系数聚类分析表明,22份红豆草种质资源在遗传系数0.69处可聚为4大类群,其中2668号和1号单独聚为一类,与其他材料遗传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草 issr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下载PDF
26个香菇菌株的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小燕 鲍红春 +5 位作者 李小雷 于海滨 王海霞 于传宗 庞杰 王锋 《种子》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3-67,85,共6页
为明确保存香菇种质资源之间的亲缘关系,为选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应内蒙古西部地区栽培的新品种提供依据。采用ISSR分子标记,用10条引物对26个香菇菌株进行多态性检测,用NTSY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遗传多样性比较。结果表明,10对引物... 为明确保存香菇种质资源之间的亲缘关系,为选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应内蒙古西部地区栽培的新品种提供依据。采用ISSR分子标记,用10条引物对26个香菇菌株进行多态性检测,用NTSY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遗传多样性比较。结果表明,10对引物能够扩增出70条稳定的条带,多态性条带67条,多态性比率为95.71%,遗传距离变幅介于0~0.7499之间。在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678时,菌株划分为4个类群。ISSR分子标记技术可有效揭示26个香菇菌株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品种间的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issr 菌株鉴定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基于iPBS和ISSR分子标记的兜兰属同色组种质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18
作者 廖宏英 范继征 +3 位作者 李秀玲 崔学强 王晓国 宁云芬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844-2853,共10页
【目的】基于引物结合位点扩增(iPBS)和简单序列重复间DNA多态性(ISSR)分子标记对兜兰属同色组种质进行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出可靠的种质鉴定方法,为兜兰属种质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分子育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iPBS和I... 【目的】基于引物结合位点扩增(iPBS)和简单序列重复间DNA多态性(ISSR)分子标记对兜兰属同色组种质进行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出可靠的种质鉴定方法,为兜兰属种质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分子育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iPBS和ISSR分子标记对47份兜兰属同色组种质进行种质鉴定,并分析其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挖掘可用于鉴别3个近缘种的分子标记。【结果】利用7条iPBS引物共扩增出117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00个,多态性比率为85.47%;47份供试种质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73~0.97;在遗传相似系数0.76处可将47份供试种质划分为三大类群,其中6份难鉴定种质与已知的文山兜兰聚为第Ⅱ类群,第Ⅰ类群包含了所有巨瓣兜兰种质,第Ⅲ类群包含了所有的同色兜兰种质。7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115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11个,多态性比率为96.52%;47份供试种质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68~0.94,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73处可将47份供试种质划分为三大类群。第Ⅰ类群包括11个巨瓣兜兰种质,第Ⅱ类群包括表型难鉴定的6份种质及13个文山兜兰种质,第Ⅲ类群包括17个同色兜兰种质。iPBS和ISSR单独聚类结果和二者综合聚类分析结果略有差异,但种质聚类鉴定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均将47份兜兰属同色组种质分为三大类群,且6份难鉴定个体均与文山兜兰聚为一类,巨瓣兜兰和同色兜兰各自聚为一类。3个聚类分析结果均表明,文山兜兰与同色兜兰的亲缘关系较近,与巨瓣兜兰的亲缘关系较远。【结论】iPBS和ISSR分子标记均可用于兜兰属近缘种间的种质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二者结合分析的方法可在DNA水平上更准确有效地鉴定易混淆种质,多种标记联合数据的聚类分析结果,能更全面客观地反映种质间的遗传多态性及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色组兜兰 iPBS issr 种质鉴定 亲缘关系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粗山羊草种质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的ISSR分析
19
作者 魏飒 张海惠 +3 位作者 王玉泉 吴晓军 胡喜贵 茹振钢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17-1325,共9页
粗山羊草分布范围广,遗传变异丰富,被认为是改良普通小麦的重要基因源。为深入了解不同来源粗山羊草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该研究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56份粗山羊草种质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1)16个ISSR引物... 粗山羊草分布范围广,遗传变异丰富,被认为是改良普通小麦的重要基因源。为深入了解不同来源粗山羊草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该研究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56份粗山羊草种质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1)16个ISSR引物共检测170条多态性位点,每个ISSR引物多态性位点为3~18条,平均为10.63条;多态性信息(PIC)变异范围为0.17~0.85,平均为0.67。(2)粗山羊草4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比较显示,中亚粗山羊草的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H_(e)=0.2254,I=0.3557),群体间的基因流较低(N_(m)=1.6386)。(3)聚类结果在遗传相似系数约0.67处,来源于塔吉克斯坦6份和土库曼斯坦2份粗山羊草种质材料聚成一类(Group 2);其他48份种质材料形成一大类(Group 1),其中Group 1可进一步分成3个Sub亚类,呈现出来源相同的粗山羊草种质材料倾向聚在一起。(4)群体结构分析将56份粗山羊草种质分为5个群体,其中,来源于西亚伊朗V群体种质材料遗传背景比较一致,混杂程度相对较低;进一步分析各群体Q值,发现IV群体种质材料亲缘关系的来源相对复杂,遗传多样最为丰富。该研究结果可为粗山羊草种质亲缘关系解析、种质多样性保护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为其科学利用以及进化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山羊草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群体结构 issr分析
下载PDF
基于ISSR分子标记技术的土沉香遗传多样性分析
20
作者 于彤 申文辉 +6 位作者 覃日亮 韦文龙 李俊晓 谭长强 滕维超 曹艳云 郝海坤 《广西林业科学》 2023年第6期726-732,共7页
为更有效地保护和利用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遗传多样性,以广西、海南和云南13个土沉香居群的147个家系为材料,采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ISSR)分子标记技术和POPGEN 32软件对土沉香进行多态性分析和遗... 为更有效地保护和利用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遗传多样性,以广西、海南和云南13个土沉香居群的147个家系为材料,采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ISSR)分子标记技术和POPGEN 32软件对土沉香进行多态性分析和遗传多样性比较,采用NTSY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采用Mantle检验分析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筛选出的34条引物共获得291个扩增位点数,其中多态性位点数230个,多态性位点百分率均值为78.97%。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均值为0.226 1,香农信息指数均值为0.332 0,遗传分化系数均值为0.265 0,基因流均值为1.387 1,表明13个土沉香居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极高的遗传分化水平。海南屯昌与海南澄迈居群间的遗传距离最小、遗传一致度最大,海南乐东与广西浦北居群间的遗传距离最大、遗传一致度最小。以遗传距离0.90为阈值,可将13个土沉香居群划分为3大类;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的解释率为3.1%,表现为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sr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土沉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