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5篇文章
< 1 2 7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竹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食品开发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学铭 王思远 +1 位作者 黄建伟 黄志伟 《食品与药品》 CAS 2024年第2期I0014-I0023,共10页
玉竹不仅富含糖、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还含较高的多糖、甾体皂苷、黄酮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调节糖脂代谢、增强免疫、抗肿瘤、抗微生物、抗疲劳、抗衰老、护肝、调节胃肠道菌群、减肥等药理作用,已广泛... 玉竹不仅富含糖、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还含较高的多糖、甾体皂苷、黄酮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调节糖脂代谢、增强免疫、抗肿瘤、抗微生物、抗疲劳、抗衰老、护肝、调节胃肠道菌群、减肥等药理作用,已广泛用于普通食品和健康食品的开发利用。本文对其营养功能成分、生物活性及其在食品加工领域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系统总结,以为其深入开发提供参考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竹 生物活性成分 多糖 皂苷 免疫调节
下载PDF
苗药花蝴蝶回调CIA模型鼠血细胞变化的初步研究
2
作者 张庆忠 龙思芳 +5 位作者 戚国平 魏胜兰 吴富小 朱启悦 韦小龙 周枝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0期19-22,共4页
目的 观察苗药花蝴蝶回调胶原诱导关节炎(CIA)模型鼠外周血细胞变化的初步作用机制。方法 40只大鼠随机分为花蝴蝶低剂量治疗组(花蝴蝶低组)、花蝴蝶高剂量治疗组(花蝴蝶高组)、甲氨蝶呤治疗组(甲氨蝶呤组)、CIA模型组(模型组)和正常组... 目的 观察苗药花蝴蝶回调胶原诱导关节炎(CIA)模型鼠外周血细胞变化的初步作用机制。方法 40只大鼠随机分为花蝴蝶低剂量治疗组(花蝴蝶低组)、花蝴蝶高剂量治疗组(花蝴蝶高组)、甲氨蝶呤治疗组(甲氨蝶呤组)、CIA模型组(模型组)和正常组,分别按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民间用药经验灌胃给药。观察大鼠足关节肿胀度,检测大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和平均血小板体积等指标,研究大鼠足关节病理切片等。结果 模型组大鼠足关节肿胀指数评分明显高于花蝴蝶低组、花蝴蝶高组、甲氨蝶呤组和正常组(P<0.01);正常组、甲氨蝶呤组、花蝴蝶高组、花蝴蝶低组足关节肿胀指数评分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各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均明显升高,而模型组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平均血小板体积均降低(P<0.01)。正常组、甲氨蝶呤组、花蝴蝶高组、花蝴蝶低组外周血相关检测指标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各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膝关节骨髓腔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评分升高,而脂肪细胞评分降低(P<0.01)。正常组、甲氨蝶呤组、花蝴蝶高组、花蝴蝶低组大鼠膝关节骨髓腔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脂肪细胞评分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苗药花蝴蝶可能通过回调骨髓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红细胞、血细胞比容、血小板等指标升高和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降低,回转CIA模型鼠外周血相应血细胞变化,最终缓解CIA模型鼠症状,这可能是苗药花蝴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初步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蝴蝶 CIA模型 血细胞 免疫调节 类风湿关节炎
原文传递
铜绿假单胞菌-甘露糖敏感血细胞凝集素抗肿瘤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3
作者 魏航之 吴发洪 +3 位作者 王满才 肖国辉 白银亮 张有成 《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4期588-595,共8页
铜绿假单胞菌-甘露糖敏感血细胞凝集素(PA-MSHA)在抗肿瘤领域的应用不断增加。PA-MSHA可以通过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通路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和迁移、分化以及改变耐药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状态,同时PA-MSH... 铜绿假单胞菌-甘露糖敏感血细胞凝集素(PA-MSHA)在抗肿瘤领域的应用不断增加。PA-MSHA可以通过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通路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和迁移、分化以及改变耐药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状态,同时PA-MSHA也通过Toll样受体(TLR)增强巨噬细胞和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免疫杀伤和抑制。该文梳理并综述关于PA-MSHA抗肿瘤的机制及临床应用,认为PA-MSHA通过作用于细胞甘露糖基的调节过程改变了EGFR和TLR蛋白的糖基化。PA-MSHA可能作用的细胞膜蛋白包括更多的高甘露糖基信号通路受体,阐明PA-MSHA和甘露糖基之间的深层次关系对PA-MSHA的机制研究及临床应用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甘露糖敏感血细胞凝集素 甘露糖基 免疫调节
下载PDF
Differences in the effects and action modes of gut commensals against dextran sulfate sodium-induced intestinal inflammation
4
作者 Dingwu Qu Zhennan Gu +5 位作者 Saisai Feng Leilei Yu Fengwei Tian Hao Zhang Wei Chen Qixiao Zhai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 SCIE CSCD 2024年第3期1201-1211,共11页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is a complex relapsing inflammatory disease in the gut and is driven by complicated host-gut microbiome interactions.Gut commensals have shown different functions in IBD prevention and t...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is a complex relapsing inflammatory disease in the gut and is driven by complicated host-gut microbiome interactions.Gut commensals have shown different functions in IBD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To gain a mechanistic understanding of how different commensals affect intestinal inflammation,we compared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6 probiotics(belonging to the genera Akkermansia,Bifidobacterium,Clostridium,and Enterococcus)on 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induced colitis in mice with or without gut microbiota.Anti-inflammatory properties(ratio of interleukin(IL)-10 and IL-12)of these strains were also evaluated in an in vitro mesenteric lymph nodes(MLN)co-culture system.Results showed that 4 probiotics(belonging to the species Bifidobacterium breve,Bifidobacterium bifidum,and Enterococcus faecalis)can alleviate colitis in normal mice.The probiotic strains differed in regulating the intestinal microbiota,cytokines(IL-10,IL-1βand interferon(IFN)-γ),and tight junction function(Zonulin-1 and Occludin).By constrast,Akkermansia muciniphila AH39 and Clostridium butyricum FHuNHHMY49T1 were not protective.Interestingly,B.breve JSNJJNM2 with high anti-inflammatory potential in the MLN model could relieve colitis symptoms in antibiotic cocktail(Abx)-treated mice.Meanwhile,E.faecalis FJSWX25M1induced low levels of cytokines in vitro and showed no beneficial effects.Therefore,we provided insight into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probiotics in IBD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t commensals 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colitis Intestinal barrier IMMUNOREGULATION
下载PDF
外泌体对细菌感染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李书灵 李智伟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58-164,共7页
外泌体是由脂质双分子层包裹的一种细胞外囊泡(EVs),包含蛋白质、脂质、DNA、RNA、miRNA、lncRNA等多种物质。外泌体参与细菌感染过程中的病原识别、抗原呈递、自噬调节、免疫激活和免疫抑制。研究表明外泌体miRNA、lncRNA和蛋白质在调... 外泌体是由脂质双分子层包裹的一种细胞外囊泡(EVs),包含蛋白质、脂质、DNA、RNA、miRNA、lncRNA等多种物质。外泌体参与细菌感染过程中的病原识别、抗原呈递、自噬调节、免疫激活和免疫抑制。研究表明外泌体miRNA、lncRNA和蛋白质在调节机体抗菌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外泌体对几种胞内菌和胞外菌感染的免疫调节作用,为研究外泌体与细菌感染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外泌体 MIRNA lncRNA 蛋白质 免疫调节
下载PDF
金属离子抗炎作用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江纯静 杨成雪 +1 位作者 喻正文 张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2024年第10期1626-1633,共8页
背景:抵抗炎症反应是促进损伤组织修复的重要环节,改善医用生物植入材料所造成的局部炎症反应是近几年有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目的:综述常见金属离子的抗炎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为改善生物植入材料导致的宿主早期炎症反应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背景:抵抗炎症反应是促进损伤组织修复的重要环节,改善医用生物植入材料所造成的局部炎症反应是近几年有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目的:综述常见金属离子的抗炎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为改善生物植入材料导致的宿主早期炎症反应提供一定理论参考。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中相关文献,以“金属离子,镁离子,锌离子,银离子,铜离子,炎症,抗炎作用,氧化应激,免疫调节,信号通路”为中文检索词,以“metal ions,magnesium ion,zinc ion,silver ion,copper ion,inflammation,anti-inflammatory effects,oxidative stress,immunoregulation,signaling pathway”为英文检索词进行检索,通过阅读文题和摘要进行初步筛选,最终纳入80篇文献进行结果分析与总结。结果与结论:①镁、锌、银、铜等金属离子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该抗炎作用的强弱与其剂量及作用时间具有强相关性,未来可考虑通过控制离子的释放速率以及调节适宜治疗浓度以达到最佳抗炎效果。②镁离子和锌离子表现出优异的抗炎活性,镁离子常以硫酸镁等化合物形式在抗炎治疗中发挥益处,锌离子则以锌饲料作为锌的主要补充来源调节机体炎症反应。③银离子和铜离子具有一定抗炎作用,但仍以优异的抗菌活性占首要地位,主要以纳米颗粒及生物涂层等方式发挥作用。④镁、锌等金属离子可与天然提取物结合形成复合物发挥抗炎作用,该方法具有价格低廉、来源广泛的优点,是可持续的绿色途径,值得临床推广。⑤镁、锌、银、铜等金属离子通过减少宿主氧化应激损伤、调节免疫细胞、抑制核转录因子κB、Toll样受体、STAT3和NOD等炎症信号通路共同发挥抗炎作用。⑥金属离子抗炎相关分子机制是一个复杂网络,并非是某个单一通路的作用,而应该是多个信号通路的集合,目前仍有许多潜在机制尚未被发掘,未来需要更加系统地阐明各个信号通路之间的相互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离子 镁离子 锌离子 银离子 铜离子 炎症 抗炎作用 氧化应激 免疫调节 信号通路
下载PDF
旋转生物反应器内球形体培养对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
7
作者 张萍萍 梁婷婷 +2 位作者 范明松 陈黎 张世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2024年第19期3012-3017,共6页
背景:生物反应器内球形体培养是既能维持间充质干细胞干性又能大规模扩增的体外培养方法,明确其对干细胞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有利于指导临床应用。目的:探讨旋转生物反应器内球形体培养对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从... 背景:生物反应器内球形体培养是既能维持间充质干细胞干性又能大规模扩增的体外培养方法,明确其对干细胞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有利于指导临床应用。目的:探讨旋转生物反应器内球形体培养对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从人胎盘组织中分离培养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分别进行二维培养和旋转生物反应器培养,利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免疫组化染色和CCK-8实验观察细胞形态与增殖能力,RT-qPCR和流式荧光法检测多种炎症因子基因表达与蛋白分泌量。结果与结论:①旋转生物反应器内培养的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聚集成多细胞球形体,数量与体积逐渐增加;②苏木精-伊红染色可见旋转生物反应器内培养4 d的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在球形体内分布均匀,形态正常;③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球形体内有大量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核Ki-67阳性;④CCK-8实验结果显示,生物反应器内球形体培养的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活力显著高于二维培养的细胞;⑤RT-qPCR和流式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显示,旋转生物反应器内球形体培养的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中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17、肿瘤坏死因子α和干扰素α的基因表达量和蛋白分泌量显著高于二维培养的细胞;⑥结果表明,旋转生物反应器内球形体培养能显著提高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分泌多种炎症因子的能力,加强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间充质干细胞 生物反应器 球形体 炎症因子 免疫调节
下载PDF
百令胶囊用于肾移植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8
作者 庞素秋 《药学实践与服务》 CAS 2024年第2期82-85,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联勤保障部队第910医院(本院)60例肾移植术后患者服用百令胶囊的临床效果,探讨百令胶囊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的肾功能及其他机体系统的影响。方法从医院HIS系统抽调2018-2020年于本院就诊的60例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患者用药资... 目的回顾性分析联勤保障部队第910医院(本院)60例肾移植术后患者服用百令胶囊的临床效果,探讨百令胶囊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的肾功能及其他机体系统的影响。方法从医院HIS系统抽调2018-2020年于本院就诊的60例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患者用药资料,依照不同的免疫抑制剂给药方案分成2组,分别为对照组35例:霉酚酸酯(MMF)联合环孢素A(CsA)或他克莫司(FK506);治疗组25例:MMF联合CsA或FK506同时联合百令胶囊。术后检测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及尿酸等;随访并分别记录1、4、12、24、48周免疫抑制剂CsA和FK506的使用量。结果治疗组尿中红细胞数量、白细胞数量、血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血清尿酸、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显著少于对照组,而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血红细胞、白细胞数量在肾移植术后12~48周显著高于对照组,淋巴细胞在肾移植术后24~48周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CsA或FK506的用量在术后48周之后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百令胶囊能有效减轻肾移植术后患者的常见并发症状,并具有减少免疫抑制剂使用量等效果,可作为一种较理想的免疫调节剂用于肾移植术后患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令胶囊 他克莫司 环孢素A 肾移植 免疫调节
下载PDF
缓释地塞米松改性丝胶蛋白水凝胶支架促进大鼠下颌骨缺损修复:基于调节巨噬细胞M2极化
9
作者 范毅平 罗梦琳 +5 位作者 黄东宗 刘琳 傅博 王潇宇 关淼升 李鸿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3期533-540,共8页
目的 探究改性丝胶蛋白水凝胶(SMH-CD/DEX)调节巨噬细胞极化促进骨缺损修复的能力。方法 将地塞米松搭载于丝胶蛋白水凝胶构建SMH-CD/DEX水凝胶。通过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细胞活性实验和释放曲线测定,对SMH-CD/DEX水凝胶的形貌... 目的 探究改性丝胶蛋白水凝胶(SMH-CD/DEX)调节巨噬细胞极化促进骨缺损修复的能力。方法 将地塞米松搭载于丝胶蛋白水凝胶构建SMH-CD/DEX水凝胶。通过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细胞活性实验和释放曲线测定,对SMH-CD/DEX水凝胶的形貌、化学性质及生物活性进行表征分析。通过Western blot、RT-qPCR、流式细胞术检测THP-1巨噬细胞中iNOS和Arg-1蛋白表达量,IL-6、IL-10、Arg-1、iNOS基因表达水平及CD86、CD206的表达比例。在共培养条件下通过Western blot,RT-qPCR检测h PDLSCs人牙周膜干细胞COL1A1和Runx2蛋白的表达量,ALP、Runx2、OCN、BMP2基因表达量,并进行碱性磷酸酶染色和茜素红染色。在大鼠下颌骨骨缺损模型植入水凝胶,通过Micro-CT扫描和组织病理染色分析新骨形成情况。结果 通过主客体相互作用与化学偶联改性丝胶蛋白水凝胶,成功构建SMH-CD/DEX水凝胶。SMH-CD/DEX水凝胶能够有效提高巨噬细胞M2极化相关标志物的IL-10及Arg-1的表达量(P<0.001);并降低M1极化相关标志物IL-6及iNOS表达(P<0.001)。在共培养体系中,SMH-CD/DEX水凝胶可提高人牙周膜干细胞的成骨分化相关标志物ALP、BMP2(P<0.05)及COL1A1(P<0.001)、Runx2表达量(P<0.01)。碱性磷酸酶染色和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SMH-CD/DEX水凝胶能够有效促进人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Micro-CT及HE、Masson染色结果显示,SMH-CD/DEX水凝胶有效促进骨缺损再生修复(P<0.05)。结论 SMH-CD/DEX水凝胶能够调节巨噬细胞M2极化促进干细胞成骨分化并促进骨缺损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人牙周膜干细胞 免疫调节 骨再生 药物递送
下载PDF
外泌体与皮肤创伤的修复
10
作者 肖梓腾 王婷禹 +6 位作者 张雯雯 谭凤怡 苏海威 李思婷 吴雅慧 周艳芳 彭新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2024年第19期3104-3110,共7页
背景:外泌体在创伤修复的所有阶段均有作用,目前已有大量外泌体应用于皮肤创伤修复的研究且被证实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目的:总结与探讨外泌体治疗皮肤创伤的主要机制及临床应用现状,以促进外泌体的临床转化。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cl... 背景:外泌体在创伤修复的所有阶段均有作用,目前已有大量外泌体应用于皮肤创伤修复的研究且被证实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目的:总结与探讨外泌体治疗皮肤创伤的主要机制及临床应用现状,以促进外泌体的临床转化。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clinicaltrials.gov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数据库和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3月,英文检索关键词为“exosomes,wound healing,stem cells,chronic wound,immunoregulation,inflammation,skin,therapeutic use,isolation,characterization,infections”,中文检索关键词为“外泌体,创伤修复,干细胞,免疫调节,临床应用”,最终纳入79篇文献进行总结。结果与结论:①外泌体能通过炎症调节、免疫保护、血管生成、细胞增殖和迁移、胶原重塑失衡调节等方式改善和加速创面愈合。②干细胞源外泌体制备技术、相关机制研究均较为成熟,是目前主流的研究方向。非干细胞外泌体有方便、经济、易于生产等优点,可作为临床应用的补充。③外泌体的临床应用仍处在起步阶段,但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各种外泌体改良技术为未来开拓临床个性化服务奠定了基础,需要进一步研究。④外泌体的临床转化面临诸多挑战,如:产量低,高度异质性,未建立统一的分离、纯化和质量控制标准,储存困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创伤修复 干细胞 免疫调节 细胞增殖 临床应用 组织工程 综述
下载PDF
茶树菇多糖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免疫调节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陆辉 蔡高峰 +5 位作者 武彩红 邱树磊 袁橙 陈晓兰 刘芸 覃凯莉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28-1835,共8页
【目的】试验旨在揭示茶树菇多糖(Agrocybe aegerita polysaccharid,AAP)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免疫调节的影响,为阐明AAP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为研究对象,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AAP对淋巴细胞的... 【目的】试验旨在揭示茶树菇多糖(Agrocybe aegerita polysaccharid,AAP)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免疫调节的影响,为阐明AAP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为研究对象,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AAP对淋巴细胞的安全浓度,以安全浓度进行后续试验;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AAP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同时设置细胞、脂多糖(LPS)和植物血凝素(PHA)3个对照组,筛选出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较强的浓度,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T淋巴细胞亚型CD4^(+)/CD3^(+)和CD8^(+)/CD3^(+)比值的影响,利用ELISA法检测其对淋巴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2(IL-2)、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γ-干扰素(IFN-γ)含量的影响。【结果】低于1000μg/mL AAP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不产生毒性作用。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AAP均可极显著协同LPS和PHA刺激淋巴细胞增殖(P<0.01);125和250μg/mL AAP可极显著提高CD4^(+)/CD3^(+)和CD8^(+)/CD3^(+)比值(P<0.01),显著或极显著升高淋巴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L-2、IL-4、TNF-α和IFN-γ含量(P<0.05;P<0.01)。【结论】AAP可协同LPS和PHA刺激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提高淋巴细胞表面CD4^(+)/CD3^(+)和CD8^(+)/CD3^(+)比值及淋巴细胞释放细胞因子的能力,进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菇多糖(APP) 小鼠 淋巴细胞 免疫调节
下载PDF
烟酰胺核糖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T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12
作者 席国萍 宋国斌 +3 位作者 李艳花 孟涛 王青 马存根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60-568,共9页
目的探讨烟酰胺核糖(NR)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效果以及对T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C57BL/6雌性小鼠通过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MOG_(35-55))诱导,制备EAE小鼠模型,随机分为EAE组和NR组。从免疫后第3天到免疫后第2... 目的探讨烟酰胺核糖(NR)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效果以及对T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C57BL/6雌性小鼠通过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MOG_(35-55))诱导,制备EAE小鼠模型,随机分为EAE组和NR组。从免疫后第3天到免疫后第27天,EAE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NR组灌胃给予NR,连续给药25 d。从免疫当天到免疫后第28天,记录各组小鼠临床评分和体质量。免疫后第28天处死小鼠,制备脾细胞悬液和脊髓组织冰冻切片。HE染色、髓鞘染色分别检测脊髓炎性细胞浸润和髓鞘脱失,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脊髓CD4^(+)T细胞数量,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CD4^(+)T细胞亚群比例,ELISA检测脾细胞培养液中IFN-γ、IL-4、IL-10和IL-17含量。结果与EAE组相比,NR能有效推迟EAE发病时间,缓解EAE临床症状(P<0.05),减少小鼠体质量丢失,抑制外周炎性细胞浸润脊髓(P<0.01),减轻髓鞘脱失(P<0.05),减少脊髓CD4^(+)T细胞数量(P<0.05),下调脾脏CD4^(+)IFN-γ^(+)T细胞、CD4^(+)IL-17^(+)T细胞比例,上调CD4^(+)IL-10^(+)T细胞、CD4^(+)FOXP3^(+)T细胞比例(P<0.05),减少EAE小鼠脾细胞培养液中炎性因子IFN-γ、IL-17分泌,增加抗炎因子IL-4、IL-10分泌(P<0.05)。结论NR可能通过上调EAE小鼠脾脏抗炎型T细胞亚群比例,下调促炎型T细胞亚群比例;促进EAE小鼠脾脏抗炎因子分泌,抑制促炎因子分泌;调节机体免疫平衡,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改善EAE小鼠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酰胺核糖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T细胞 免疫调节 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母乳天然乳脂对婴幼儿免疫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冯一 崔梦君 +1 位作者 孙菁笛 张捷 《妇儿健康导刊》 2023年第13期15-18,共4页
婴幼儿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因此依赖母乳进行被动免疫。人乳脂肪为最复杂的天然脂质,其独特的分子组成与结构使其在调节婴幼儿免疫健康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母乳天然乳脂中的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 婴幼儿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因此依赖母乳进行被动免疫。人乳脂肪为最复杂的天然脂质,其独特的分子组成与结构使其在调节婴幼儿免疫健康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母乳天然乳脂中的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及乳脂肪球膜成分在婴幼儿肠道发育和免疫调节方面的作用进行综述,旨在为婴幼儿配方奶粉脂质母乳化的应用及婴儿免疫健康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天然乳脂 免疫调节 肠道发育
下载PDF
中国毛虾活性肽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志艳 惠婷婷 +3 位作者 祝宝华 徐晨晨 李燕 李晓晖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80-386,共7页
本文以毛虾为原料,采用蛋白酶酶解获得毛虾活性肽,通过建立免疫抑制小鼠模型探究了毛虾活性肽对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功能。小鼠随机分为六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以及低、中、高剂量组,其中剂量组分别灌胃0.25 g·kg^... 本文以毛虾为原料,采用蛋白酶酶解获得毛虾活性肽,通过建立免疫抑制小鼠模型探究了毛虾活性肽对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功能。小鼠随机分为六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以及低、中、高剂量组,其中剂量组分别灌胃0.25 g·kg^(-1)BW、0.5 g·kg^(-1)BW、1.0 g·kg^(-1)BW毛虾活性肽。结果表明,剂量组免疫抑制小鼠体重明显增加(P<0.05),免疫器官指数中的胸腺指数显著提高(P<0.05),此外,毛虾活性肽还促进了小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A、IgG和IgM)以及细胞因子(IL-2、IL-6和TNF-α)水平的提升(P<0.05),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NK细胞活性也显著增强(P<0.05)。综上,毛虾活性肽具有改善免疫抑制剂导致的免疫功能损伤,增强免疫抑制小鼠免疫调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毛虾 酶解 免疫抑制小鼠 免疫调节
下载PDF
GATA3+Treg细胞在变应性鼻炎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柳 焦沃尔 +4 位作者 孔勇刚 杨长亮 续珊 谯月龙 陈始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0-286,共7页
目的 研究GATA3+Treg细胞在变应性鼻炎(AR)患者和小鼠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收集6例对照组患者(Control组)和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AR组)的鼻黏膜,检测其鼻黏膜炎症反应。同期收集12例Control组和12例AR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检测... 目的 研究GATA3+Treg细胞在变应性鼻炎(AR)患者和小鼠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收集6例对照组患者(Control组)和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AR组)的鼻黏膜,检测其鼻黏膜炎症反应。同期收集12例Control组和12例AR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检测其Treg细胞和GATA3+Treg细胞比例。将C57BL/6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和变应性鼻炎组(AR组)。比较两组小鼠AR症状学评分、外周血OVA-sIgE水平、鼻黏膜炎症反应。收集小鼠脾脏,检测两组小鼠体内Treg细胞和GATA3+Treg细胞比例以及Th2细胞因子表达。结果 与Control组相比,AR组患者鼻黏膜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杯状细胞增生明显增多(P<0.01),PBMC中Treg细胞和GATA3+Treg细胞表达下降(P<0.05)。动物实验发现:与Control组相比,AR组小鼠过敏症状评分、外周血OVA-sIgE水平、鼻黏膜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杯状细胞增生均明显增加(P<0.01)。与Control组相比,AR小鼠Treg细胞和GATA3+Treg细胞表达下调(P<0.01),并且Th2细胞因子IL-4、IL-6、IL-10表达上升(P<0.05)。结论GATA3+Treg细胞在AR患者和小鼠中表达下降,并可能与Th2细胞免疫应答相关,两者共同参与了AR的发生发展。GATA3+Treg细胞有望成为AR免疫调控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TREG细胞 GATA3+Treg细胞 免疫调控
下载PDF
基于“扶正培本”研究鼻咽解毒胶囊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伍梦玲 欧阳林旗 +6 位作者 龙远雄 何阳 吴金鸿 周鑫 韩蜜 陈镇 邓桂明 《中南药学》 CAS 2023年第4期945-952,共8页
目的从免疫调节角度研究鼻咽解毒胶囊“扶正培本”功效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方法采用UHPLC-MS/MS技术检测鼻咽解毒胶囊的入血成分。利用TCMSP、SwissTargetPrediction、OMIM和GeneCards数据库收集和获得鼻咽解毒胶囊入血成分和免疫调... 目的从免疫调节角度研究鼻咽解毒胶囊“扶正培本”功效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方法采用UHPLC-MS/MS技术检测鼻咽解毒胶囊的入血成分。利用TCMSP、SwissTargetPrediction、OMIM和GeneCards数据库收集和获得鼻咽解毒胶囊入血成分和免疫调节的交集靶点,利用Cytoscape 3.9.1软件、DAVID 6.8数据库构建“中药-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及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通过RAW264.7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活性实验和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抑制模型小鼠体质量变化、脾脏指数、胸腺指数、血常规、脾脏和胸腺病理切片等指标验证鼻咽解毒胶囊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从鼻咽解毒胶囊含药血清中共鉴定出黄酮类、萜类等18个入血成分,结合网络药理学筛选出关键成分7个,预测出成分和免疫调节交集靶点159个,分析出TNF、IL6等关键靶点15个,富集分析到的关键信号通路有PI3K-Akt和MAPK等。细胞和动物实验表明,鼻咽解毒胶囊可显著提高RAW264.7巨噬细胞吞噬活性(P<0.01),恢复免疫抑制小鼠体质量、胸腺指数和外周血血红蛋白、淋巴细胞数量(P<0.05,P<0.01),减轻脾脏和胸腺组织的病理损伤。结论鼻咽解毒胶囊“扶正培本”药效物质以黄酮类成分为主,可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解毒胶囊 免疫调节 免疫抑制模型 UHPLC-MS/MS 网络药理学
原文传递
Clinical application prospects and transformation value of dental follicle stem cells in oral and neurological diseases 被引量:1
17
作者 Chao Yang Xin-Ya Du Wen Luo 《World Journal of Stem Cells》 SCIE 2023年第4期136-149,共14页
Since 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s)were first reported,six types of dental SCs(DSCs)have been isolated and identified.DSCs originating from the craniofacial neural crest exhibit dental-like tissue differentiation pote... Since 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s)were first reported,six types of dental SCs(DSCs)have been isolated and identified.DSCs originating from the craniofacial neural crest exhibit dental-like tissue differentiation potential and neuroectodermal features.As a member of DSCs,dental follicle SCs(DFSCs)are the only cell type obtained at the early developing stage of the tooth prior to eruption.Dental follicle tissue has the distinct advantage of large tissue volume compared with other dental tissues,which is a prerequisite for obtaining a sufficient number of cells to meet the needs of clinical applications.Furthermore,DFSCs exhibit a significantly higher cell proliferation rate,higher colony-formation capacity,and more primitive and better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than other DSCs.In this respect,DFSCs have the potential to be of great clinical significance and translational value in oral and neurological diseases,with natural advantages based on their origin.Lastly,cryopreservation preserves the 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DFSCs and enables them to be used as off-shelf products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s.This review summarizes and comments on the properties,application potential,and clinical transformation value of DFSCs,thereby inspiring novel perspectives in the future treatment of oral and neurological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ntal follicle stem cells Oral disease Neurological disease Tissue engineering REGENERATION IMMUNOREGULATION
下载PDF
食品防腐剂对肠道菌群和宿主健康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阮圣玥 刘滔 +1 位作者 莫秋芬 冯凤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97-204,共8页
食品防腐剂具有强且广谱的抑菌性,在食品工业领域被广泛应用。食品防腐剂经膳食摄入后对肠道菌群和宿主健康的影响虽已有报道,但仍缺乏系统的总结。本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食品防腐剂与肠道菌群的最新研究成果,发现食品防腐剂通过改... 食品防腐剂具有强且广谱的抑菌性,在食品工业领域被广泛应用。食品防腐剂经膳食摄入后对肠道菌群和宿主健康的影响虽已有报道,但仍缺乏系统的总结。本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食品防腐剂与肠道菌群的最新研究成果,发现食品防腐剂通过改变肠道菌群多样性、调节肠道条件致病菌和有益菌丰度,进而影响机体脂代谢、免疫及肠道炎症;此外,展望了食品防腐剂未来的研究发展趋势。本文旨在引起广大科研工作者和读者对“食品防腐剂-肠道菌群-宿主健康”关系链的关注和重视,为目前已有的食品防腐剂的安全评价体系提供新视角、新思路,对维持人体健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防腐剂 肠道菌群 食品添加剂 宿主健康 生长发育 免疫调节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可塑性及其临床应用策略 被引量:1
19
作者 汪海燕 韩钦 赵春华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3年第1期2-11,共10页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和免疫调节能力的多能干细胞。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了MSCs在免疫紊乱相关疾病治疗中的有益作用。然而体内获取或体外培养的MSCs的免疫调节能力都存在异质性,MSCs的免疫调节能力也会受到微环...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和免疫调节能力的多能干细胞。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了MSCs在免疫紊乱相关疾病治疗中的有益作用。然而体内获取或体外培养的MSCs的免疫调节能力都存在异质性,MSCs的免疫调节能力也会受到微环境的调控。本综述概述MSCs的免疫抑制能力和免疫支持能力的机制,介绍最近关于MSCs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及其免疫调节能力可塑性假说,并讨论在细胞生产阶段增强MSCs免疫调节能力的策略,以期为MSCs临床转化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MSCs) 免疫调节 免疫调节能力的可塑性
下载PDF
广州管圆线虫免疫调控机制及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许靖云 周宇晨 +1 位作者 黄硕 韩谦 《热带生物学报》 2023年第1期60-70,共11页
对广州管圆线虫的病原生物学、流行病学、发病机理、免疫机制及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 A. cantonensis)是一种食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许多国家引起重大的公共卫... 对广州管圆线虫的病原生物学、流行病学、发病机理、免疫机制及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 A. cantonensis)是一种食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许多国家引起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人作为其非适宜宿主,通过摄入感染性幼虫污染的食物而发生感染,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eosinophilic meningitis, EM)。广州管圆线虫病的范围正在不断扩大,以前认为无A. cantonensis的地区也出现了感染病例。我国广州管圆线虫病流行情况显示我国广州管圆线虫病相对罕见,但2022年最新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的感染率相对较高。通常根据食用软体动物史、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做出推定诊断。目前已开发出多种针对广州管圆线虫病的血清学检测方法,但许多诊断方法的灵敏度及特异性仍有待提高。增加对广州管圆线虫病的认识将有助于快速诊断并改善临床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管圆线虫 免疫调控 广州管圆线虫病 免疫学诊断 流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