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旋覆花1-O-Acetylbritannilactone RP-HPLC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王维娜 王云志 张嫡群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5-207,共3页
目的:建立了旋覆花1-O-Acetylbritannilactone含量测定的RP—HPLC法,用该法对不同产地的旋覆花、旋覆花不同部位进行了含量测定和比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用Hypersil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33:67)... 目的:建立了旋覆花1-O-Acetylbritannilactone含量测定的RP—HPLC法,用该法对不同产地的旋覆花、旋覆花不同部位进行了含量测定和比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用Hypersil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33:67)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1);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210nm。结果:1-O-Acetylbritannilactone在0.36-1.86μg范围内线性良好,其高、中、低3个量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1%,99.29%,98.83%;RSD(%)为1.0,0.3,0.6(n=3)。结论: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可作为旋覆花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覆花 1-O-Acetylbritannilactone RP-HPlC 含量 测定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欧亚旋覆花挥发油的GC-MS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查建蓬 付焱 +3 位作者 吴一兵 郭春海 张嫡群 王云志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66-468,共3页
用GC-MS对山西运城地区产欧亚旋覆花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鉴定了欧亚旋覆花挥发油中的62个成分,约占挥发油总成分的68.4%。主要成分为2,3,4,5四氢1苯并庚英3醇(相对含量4.276%)。
关键词 欧亚旋覆花 挥发油 化学成分分析 GC-MS 运城地区 主要成分 相对含量
下载PDF
旋覆花花序不同溶剂萃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 被引量:5
3
作者 周琳 焦斌 +2 位作者 高飞 宋天有 张兴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7-292,共6页
为明确旋覆花的农用杀菌活性,采用液-液分配法对旋覆花乙醇提取浸膏进行萃取分离,并采用离体法和活体组织法测定不同溶剂萃取物对13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的萃取率分别为34.89%、8.99%、8.... 为明确旋覆花的农用杀菌活性,采用液-液分配法对旋覆花乙醇提取浸膏进行萃取分离,并采用离体法和活体组织法测定不同溶剂萃取物对13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的萃取率分别为34.89%、8.99%、8.63%和22.72%;在1.0mg·mL-1剂量下,氯仿萃取物对各供试菌菌丝生长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对辣椒疫霉病菌和油菜菌核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达73.77%和66.25%,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对辣椒疫霉病菌和油菜菌核病菌菌丝生长也有较好的抑制活性,抑制率分别达67.69%、62.12%和56.07%、51.75%,石油醚萃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为58.70%;在1.0mg·mL-1剂量下,除苹果斑点落叶病菌外,氯仿萃取物可显著抑制麦冬炭疽病菌、棉花枯萎病菌、板栗炭疽病菌、玉米青枯病菌和辣椒枯萎病菌的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达96.00%、92.44%、80.43%、78.45%和71.84%,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各供试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在40.86%~86.42%之间,石油醚萃取物对棉花枯萎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达82.52%;果实针刺法测定结果表明,在2.0mg·mL-1剂量下,氯仿萃取物对番茄灰霉病的治疗效果和保护效果分别为57.65%和50.60%(6d),其中治疗效果与对照药剂0.4mg·mL-1施佳乐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覆花 萃取物 抑菌活性 植物源杀菌剂
下载PDF
欧亚旋覆花总黄酮提取与富集工艺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耿红梅 张嫡群 +2 位作者 王云志 祁金龙 杨双革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6年第4期643-646,共4页
为研究欧亚旋覆花总黄酮的最佳提取与大孔吸附树脂富集工艺,采用不同溶剂、多种提取方法、L9(34)正交实验优化及AB-8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结果表明其最佳提取工艺为用10倍量水为溶剂回流提取3次,每次1h,再结合AB-8大孔吸附树脂富集,以70%... 为研究欧亚旋覆花总黄酮的最佳提取与大孔吸附树脂富集工艺,采用不同溶剂、多种提取方法、L9(34)正交实验优化及AB-8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结果表明其最佳提取工艺为用10倍量水为溶剂回流提取3次,每次1h,再结合AB-8大孔吸附树脂富集,以70%乙醇洗脱效果最佳,总黄酮回收率达90%,总黄酮含量达50%以上。此工艺简便可行,符合工业化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亚旋覆花 总黄酮 大孔树脂 正交设计
下载PDF
1-氧-乙酰大花旋覆花内酯对照品的制备及其在欧亚旋覆花中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5
5
作者 王云志 石晓伟 +3 位作者 付焱 程伟 张嫡群 查建蓬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73-576,共4页
从欧亚旋覆花的氯仿提取物中分离制备了1-氧-乙酰大花旋覆花内酯对照品,经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质谱确定结构,其相关数据与文献一致,纯度为99.5%,符合中药化学对照品含量测定用要求.以所制备的1-氧-乙酰大花旋覆花内酯为对照... 从欧亚旋覆花的氯仿提取物中分离制备了1-氧-乙酰大花旋覆花内酯对照品,经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质谱确定结构,其相关数据与文献一致,纯度为99.5%,符合中药化学对照品含量测定用要求.以所制备的1-氧-乙酰大花旋覆花内酯为对照品,建立了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测定欧亚旋覆花中1-氧-乙酰大花旋覆花内酯含量的方法.色谱条件为Hypersil ODS-2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体积比为52:48),流速为1.0 mL/min.ELSD的漂移管温度为90 ℃,载气(空气)流速为2.5 L/min.1-氧-乙酰大花旋覆花内酯在进样量为1.37~8.21 μg时与其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3%(n=6).该法准确,简单,省时,重复性好,适用于欧亚旋覆花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蒸发光散射检测 1-氧-乙酰大花旋覆花内酯 对照品 欧亚旋覆花
下载PDF
旋覆花花序氯仿萃取物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焦斌 周琳 +3 位作者 宋天有 万红娟 游秀峰 孙淑君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0-62,65,共4页
为进一步明确旋覆花的农用杀菌活性,采用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法,分别测定了旋覆花花序氯仿萃取物对13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离体抑菌活性,并测定了其对黄瓜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剂量为1.0 g/L时,氯仿萃取物对小麦全蚀病菌、西瓜炭... 为进一步明确旋覆花的农用杀菌活性,采用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法,分别测定了旋覆花花序氯仿萃取物对13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离体抑菌活性,并测定了其对黄瓜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剂量为1.0 g/L时,氯仿萃取物对小麦全蚀病菌、西瓜炭疽病菌、葡萄炭疽病菌、苹果炭疽病菌、黄瓜灰霉病菌和番茄果腐病菌的菌丝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均在50%以上,其中对小麦全蚀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高达100%;对西瓜炭疽病菌和番茄果腐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达92.90%和82.92%。在10.0 g/L剂量下,氯仿萃取物对黄瓜灰霉病的治疗效果和保护效果分别为54.27%和76.68%(48 h),其中保护效果与对照药剂0.4 g/L施佳乐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覆花 氯仿萃取物 抑菌活性 植物源杀菌剂
下载PDF
欧亚旋覆花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7
作者 吴一兵 张嫡群 王云志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6年第3期503-507,共5页
欧亚旋覆花是一种传统中草药,现代研究表明欧亚旋覆花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本文试就欧亚旋覆花所含化学成分的结构式、理化性质和药理学活性做一综述。
关键词 欧亚旋覆花 化学成分 理化性质 药理活性
下载PDF
欧亚旋覆花多糖抗疲劳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藏威 李国金 耿红梅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371-2372,共2页
目的探讨欧亚旋覆花多糖的抗疲劳作用。方法给实验组小鼠以0.2,0.5,1.0 g/kg三个剂量的欧亚旋覆花多糖灌胃,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连续21d后,测定小鼠爬杆时间、力竭游泳时间、血乳酸、血清尿素氮、肝糖原等指标。结果欧亚旋覆花多糖能... 目的探讨欧亚旋覆花多糖的抗疲劳作用。方法给实验组小鼠以0.2,0.5,1.0 g/kg三个剂量的欧亚旋覆花多糖灌胃,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连续21d后,测定小鼠爬杆时间、力竭游泳时间、血乳酸、血清尿素氮、肝糖原等指标。结果欧亚旋覆花多糖能够延长小鼠爬杆时间和负重力竭游泳,降低血乳酸和血尿素氮的含量,提高肝糖原含量。结论欧亚旋覆花多糖对机体具有抗疲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亚旋覆花 多糖 抗疲劳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欧亚旋覆花中芦丁、山柰酚和绿原酸 被引量:2
9
作者 冯海燕 李向军 +1 位作者 雷霓 张林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56-1259,共4页
目的建立简单、快速且能同时分离测定欧亚旋覆花中芦丁、山柰酚和绿原酸的毛细管电泳方法。方法采用熔融石英毛细管(50μm×50 cm,有效长度为42 cm),缓冲体系为10 mmol/L硼砂(pH 9.5),分离电压23 kV,检测波长254 nm,重力进样10 cm,1... 目的建立简单、快速且能同时分离测定欧亚旋覆花中芦丁、山柰酚和绿原酸的毛细管电泳方法。方法采用熔融石英毛细管(50μm×50 cm,有效长度为42 cm),缓冲体系为10 mmol/L硼砂(pH 9.5),分离电压23 kV,检测波长254 nm,重力进样10 cm,13 s。结果芦丁、山柰酚和绿原酸在6 min内能完全分离,线性方程分别为Y=48.798 4+19.463 3X(r=0.999 5),Y=51.152 8+19.341 8X(r=0.999 4)和Y=18.652 9+32.078 7X(r=0.999 8),线性范围为2.0~100.0μg/mL,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1.2%、108.5%和107.2%。结论为欧亚旋覆花3种有效成分的定量测定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和灵敏的测定方法,3种成分中山柰酚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欧亚旋覆花 芦丁 山柰酚 绿原酸
下载PDF
欧亚旋覆花总黄酮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耿红梅 王燕 +1 位作者 曹利慧 李爱英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5,共2页
目的探讨欧亚旋覆花总黄酮(TFIB)对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及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胸腹主动脉的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用贴块法培养,实验用4~7代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TFIB共同孵育24h。采用噻唑蓝(MTT)法观察该药对细胞增殖的影... 目的探讨欧亚旋覆花总黄酮(TFIB)对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及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胸腹主动脉的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用贴块法培养,实验用4~7代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TFIB共同孵育24h。采用噻唑蓝(MTT)法观察该药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该药对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FIB对VSMC增殖具有抑制作用,该作用呈剂量依赖性;随着TFIB浓度增加体外培养的VSMC迁移距离缩短。结论适宜浓度的TFIB可明显抑制体外培养的大鼠VSMC的增殖、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亚旋覆花总黄酮 血管平滑肌细胞 增殖 迁移
下载PDF
欧亚旋覆花总黄酮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耿红梅 祁金龙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050-3051,共2页
目的观察欧亚旋覆花总黄酮(total flavones extracted fromInula britannicaL,TFIB)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2 h,再... 目的观察欧亚旋覆花总黄酮(total flavones extracted fromInula britannicaL,TFIB)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2 h,再灌注22 h后,以盐酸2,3,5-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脑梗塞面积,比色法测定脑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采用"5分法"进行神经症状评分。结果TFIB(25,50,100 mg.kg-1,ip)能明显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神经症状,明显减小梗塞面积与全脑面积之比,提高缺血脑组织SOD活性,降低MDA含量。结论TFIB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大脑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TFIB抗氧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亚旋覆花总黄酮 脑缺血-再灌注 抗氧化
下载PDF
TDZ对欧亚旋覆花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周红菊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98-799,共2页
以欧亚旋覆花(Inulabritannica L.)无菌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噻重氮苯基脲(Thidiazuron,TDZ)对叶片、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不添加TDZ时,叶片的愈伤组织诱导率为82.9%,且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生长情况较好。当TDZ的浓度为0... 以欧亚旋覆花(Inulabritannica L.)无菌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噻重氮苯基脲(Thidiazuron,TDZ)对叶片、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不添加TDZ时,叶片的愈伤组织诱导率为82.9%,且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生长情况较好。当TDZ的浓度为0.05mg/L时,欧亚旋覆花根的出愈率最高,达100%,且愈伤组织生长佳、有光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亚旋覆花 噻重氮苯基脲 愈伤组织诱导
下载PDF
不同浓度CPPU对欧亚旋覆花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红菊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68-1269,共2页
以欧亚旋覆花(Inula britannica L.)无菌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调吡脲(CPPU)对其叶片、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显示,CPPU的浓度为0.10 mg/L时,叶片的愈伤组织诱导率为82.9%,且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生长好。CPPU的浓度为0.50 mg/L时,... 以欧亚旋覆花(Inula britannica L.)无菌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调吡脲(CPPU)对其叶片、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显示,CPPU的浓度为0.10 mg/L时,叶片的愈伤组织诱导率为82.9%,且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生长好。CPPU的浓度为0.50 mg/L时,根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100.0%,愈伤组织生长最好,呈浅黄绿色,部分带有红色斑点,质地疏松,具光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吡脲(CPPU) 欧亚旋覆花(inula britannica l.) 愈伤组织诱导
下载PDF
大花旋覆花中的新倍半萜内酯 被引量:3
14
作者 白乃生 张丽 +1 位作者 刘守信 周炳南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1994年第4期28-33,共6页
从大花旋覆花(InulabritannicaL.var.chinensis)中分离得到了3个新倍半萜内酯化合物,应用波谱技术和化学方法确定了其结构。其中二乙酰基大花旋覆花内酯(1,6—O,O—diacetylbrit... 从大花旋覆花(InulabritannicaL.var.chinensis)中分离得到了3个新倍半萜内酯化合物,应用波谱技术和化学方法确定了其结构。其中二乙酰基大花旋覆花内酯(1,6—O,O—diacetylbritannilactone)显示有细胞毒活性。同时,从该植物中还得到了蒲公英醇、蒲公英醇乙酸酯、胡萝卜甙、肉豆蔻酸、棕榈酸和硬脂酸甘油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花旋覆花 菊科 倍半萜内酯 大花旋覆花内酯 乙酰基大花旋覆花内西旨 二乙酰基大花旋覆花内酯 核磁共振 细胞毒活性
下载PDF
欧亚旋覆花不同溶剂提取物总多酚、总黄酮含量及还原能力测定 被引量:7
15
作者 何国云 耿红梅 《中国处方药》 2015年第12期7-8,共2页
目的测定欧亚旋覆花4种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总多酚含量、总黄酮含量和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采用福林-酚试剂法测定欧亚旋覆花提取物中总多酚的含量,采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测定欧亚旋覆花提取物中总黄酮... 目的测定欧亚旋覆花4种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总多酚含量、总黄酮含量和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采用福林-酚试剂法测定欧亚旋覆花提取物中总多酚的含量,采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测定欧亚旋覆花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通过测定DPPH自由基清除率、氢氧基清除率和还原能力来评价欧亚旋覆花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在4种欧亚旋覆花不同溶剂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为乙酸乙酯提取物(IAEE)>正丁醇提取物(IBE)>石油醚提取物(IPEE)>氯仿提取物(ICE);总多酚含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为IBE>IAEE>IPEE>ICE。欧亚旋覆花提取物还原能力从高到低的顺序为IAEE>IBE>IPEE>ICE,与总黄酮含量顺序一致。结论欧亚旋覆花正丁醇提取物总多酚含量最高,欧亚旋覆花乙酸乙酯提取物总黄酮含量最高且具有很强的还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亚旋覆花 总多酚含量 总黄酮含量 还原能力 测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