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地质背景看汉魏隋唐时期洛阳盆地的河道变迁
1
作者 尹玲玲 罗丽娟 《历史地理研究》 2024年第1期1-16,155,共17页
洛阳盆地伊、洛、瀍、涧四水流向与其地质背景密切关联。四水走向均受控于盆地基底的地层断裂线。伊、洛二水的走向主要取决于东西向及北东向的断裂线,洛水的流路主要受麻屯—偃师断裂影响,伊水的流路主要受宜阳—偃师断裂影响。瀍、涧... 洛阳盆地伊、洛、瀍、涧四水流向与其地质背景密切关联。四水走向均受控于盆地基底的地层断裂线。伊、洛二水的走向主要取决于东西向及北东向的断裂线,洛水的流路主要受麻屯—偃师断裂影响,伊水的流路主要受宜阳—偃师断裂影响。瀍、涧二水的走向与北西向的断裂线一致,主要受新安—半坡等断裂影响。洛水在汉魏隋唐时期表现出持续北迁的态势,伊水则持续东延南移。伊、洛二水历史时期以来渐趋南北分离,伊洛交汇点逐步东移。盆地内的南北不等量沉降、沉积中心的向北倾斜导致洛河北迁,中央凸起、“两堑夹一垒”型的复式断陷致使伊河东延南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盆地 伊洛瀍涧 河道变迁 地质背景
下载PDF
CBERS-02B星数据地质灾害调查典型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治华 徐起德 徐斌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9年第1期86-88,92,共4页
将CBERS-02B星CCD图像与震前ETM图像相结合,调查"5·12"汶川地震极重灾区湔江流域的堵江灾害,解译堵江长度为120.6~2665.8m的共54段,分析了堵江分布与映秀—北川逆冲大断裂的关系。结果表明02B星图像与其它高分辨率图像... 将CBERS-02B星CCD图像与震前ETM图像相结合,调查"5·12"汶川地震极重灾区湔江流域的堵江灾害,解译堵江长度为120.6~2665.8m的共54段,分析了堵江分布与映秀—北川逆冲大断裂的关系。结果表明02B星图像与其它高分辨率图像相结合可进行大型地质灾害解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ERS-02B星 汶川地震 湔江流域 堵江
下载PDF
基于SWAT模型不同产流及蒸发模式的径流模拟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亮 魏新平 邢立文 《吉林水利》 2014年第1期1-4,8,共5页
针对四川省彭州市湔江流域,成功构建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基于模型提供的两种计算地表径流方法和三种计算蒸散发方法的组合,采用2008—2009年月径流资料进行率定,通过Nash系数、相关系数、相对误差以及持续系数分析比较了6种组合模式下... 针对四川省彭州市湔江流域,成功构建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基于模型提供的两种计算地表径流方法和三种计算蒸散发方法的组合,采用2008—2009年月径流资料进行率定,通过Nash系数、相关系数、相对误差以及持续系数分析比较了6种组合模式下模型的适用性,并用2010—2011年月径流资料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引入作为SWAT适用性评价标准可取得良好的效果;SCS径流曲线数法分别与Penman-Monteith法、Hargreaves法的组合模拟精度较好,Nash系数均达到0.8,相对误差小于20%,持续系数达到0.7以上。这为模型模拟方法的选择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T模型 径流模拟 敏感性分析 持续系数 湔江流域
下载PDF
水资源数量与质量联合评价方法在鉴江流域的应用
4
作者 王渺林 蒲菽洪 傅华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6期141-144,共4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愈来愈突出.为了摸清流域水资源总量中不同水质的水量变化与分布情况,需要建立水资源数量和质量联合评价的体系与方法.以鉴江流域为例,给出地表水资源数量与质量联合评价的两种方法和结果.分析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愈来愈突出.为了摸清流域水资源总量中不同水质的水量变化与分布情况,需要建立水资源数量和质量联合评价的体系与方法.以鉴江流域为例,给出地表水资源数量与质量联合评价的两种方法和结果.分析讨论了方法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 水质 水资源评价 地表水 鉴江流域
下载PDF
基于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的广东鉴江流域环境质量评估 被引量:15
5
作者 郜星晨 章群 +3 位作者 韩博平 薛丹 宫亚运 曹艳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79-685,共7页
根据鉴江流域21个观测点鱼类调查所收集的数据,结合历史资料的记录,初步构建基于鱼类生物完整性评价的26个初选指标,并根据指标属性分类进行初筛,对10个通过的候选指标进行分布范围、判别能力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确定了由总的种类数占... 根据鉴江流域21个观测点鱼类调查所收集的数据,结合历史资料的记录,初步构建基于鱼类生物完整性评价的26个初选指标,并根据指标属性分类进行初筛,对10个通过的候选指标进行分布范围、判别能力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确定了由总的种类数占期望值的百分比、鲤科鱼类占总种类数的百分比、鳑鲏亚科鱼类占总种类数的百分比、耐受性强鱼类占总种类数的百分比和产漂流性卵鱼类占总种类数的百分比共5个主评指标组成的生物完整性指数体系,并用于鉴江流域部分河段的生态健康评价.结果表明,凌江鱼类完整性相对较好,罗江一般,平定水、袂花江和鉴江干流较差,小东江最差;鉴江流域大多数河段的综合健康状态处于较差状态,需要对鉴江流域进行生态修复以达到相对健康状态.评价结果与河流受人为干扰的实际情况相吻合,研究构建的评价体系可供周边地区使用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完整性指数 鱼类 指标体系 鉴江流域
下载PDF
张謇对长江流域的治理实践及现实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谢效华 李锋 《水利经济》 2022年第5期69-76,95,96,共10页
作为我国近现代水利事业的奠基人,张謇的治水思想与主张对近现代水利事业的发展影响深远,对现如今我国治理江河存在着诸多启示。张謇在治理长江流域时提出了著名的“治江三说”理论并推动水行政管理体制变革,这也是现代流域管理机构的... 作为我国近现代水利事业的奠基人,张謇的治水思想与主张对近现代水利事业的发展影响深远,对现如今我国治理江河存在着诸多启示。张謇在治理长江流域时提出了著名的“治江三说”理论并推动水行政管理体制变革,这也是现代流域管理机构的最初雏形。根据张謇对长江流域的治理实践,结合我国近年来治理长江流域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提出应加强政府间协同治理、促进多元主体协商共治、深化长江流域河长制改革以推动治江事业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謇 长江流域 协同治理 水行政管理体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