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ree Young Kun Opera Performers
1
作者 CONG ZHONGXIAO LINDA LEE 《Women of China》 1995年第8期48-50,共3页
KUN opera has a history of 5,000 years. It is a classic opera, famous for its festive singing and dancing. It boasts an extensive literature. In thousands of librettos, it has adapted the essence of different types of... KUN opera has a history of 5,000 years. It is a classic opera, famous for its festive singing and dancing. It boasts an extensive literature. In thousands of librettos, it has adapted the essence of different types of Chinese poems,and songs. The more than 4,000 Kun songs include ancient Chinese music, religious, folk, ethnic and foreign music. It combines singing, dancing, acrobatics, wushu, pantomime and many other for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 Three Young kun opera Performers
原文传递
昆剧《诗宴·唐才子传》的主题意蕴与审美意象
2
作者 李志远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76,共5页
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创作的《诗宴·唐才子传》是一部案头场上兼善的昆剧作品,在主题未更改的前提下艺术质量经打磨不断提升。《诗宴·唐才子传》在主题意蕴上,通过三个维度阐释了富有哲理性的“如何相逢”;在审美意象上,主要... 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创作的《诗宴·唐才子传》是一部案头场上兼善的昆剧作品,在主题未更改的前提下艺术质量经打磨不断提升。《诗宴·唐才子传》在主题意蕴上,通过三个维度阐释了富有哲理性的“如何相逢”;在审美意象上,主要表现为凉秋冷冬,而在此意象之下,该作品揭示的是人生勇敢向前的正确取向和优秀诗作皆是诗人心血之凝结的道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剧 《诗宴》 《唐才子传》 审美
下载PDF
从“活化石”到“新国潮”:昆曲艺术当代传承的消费路径研究
3
作者 陈忆澄 《文化产业研究》 2024年第1期274-284,共11页
消费与昆曲艺术的当代传承之间始终保持着或远或近的距离。新中国成立初期,昆曲演出市场低迷,昆曲艺术的传承面临着濒危的局面。在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下,各大昆剧院团相继成立,人才培养、剧目传承得以恢复和发展,昆曲市场的资源在生产... 消费与昆曲艺术的当代传承之间始终保持着或远或近的距离。新中国成立初期,昆曲演出市场低迷,昆曲艺术的传承面临着濒危的局面。在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下,各大昆剧院团相继成立,人才培养、剧目传承得以恢复和发展,昆曲市场的资源在生产和消费的循环中得到了优化,但在整体的演出市场中仍处于边缘位置,遭遇着被冷落的境地。进入新时代,昆曲艺术逐渐从“活化石”蜕变为“新国潮”,在与消费市场的共生共荣中获得了与社会的联结,融入人们的生活。昆曲艺术在消费创造的语境中实现了演变、传承和价值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曲艺术 当代传承 消费 市场
原文传递
清宫连台大戏《昭代箫韶》皮黄本的音乐编创
4
作者 周丹 《艺术传播研究》 CSSCI 2024年第4期101-112,共12页
清光绪年间,慈禧太后命升平署将连台大戏《昭代箫韶》翻改为“乱弹曲白”,此后升平署和普天同庆班分别排演了皮黄本的《昭代箫韶》。该剧的翻改可谓晚清“昆乱消长”时期皮黄戏创作之缩影:两种皮黄本都具有明显的“昆乱杂糅”特征,昆腔... 清光绪年间,慈禧太后命升平署将连台大戏《昭代箫韶》翻改为“乱弹曲白”,此后升平署和普天同庆班分别排演了皮黄本的《昭代箫韶》。该剧的翻改可谓晚清“昆乱消长”时期皮黄戏创作之缩影:两种皮黄本都具有明显的“昆乱杂糅”特征,昆腔曲牌在剧中主要作为程式性唱段使用;但二者在具体的腔调选用及板式编排方面又有不同的取向和做法,反映出同一剧目在音乐编创上的不同思路。从两种皮黄本中场景音乐的运用情况来看,当时特定的戏剧情境中已有一些专用的器乐曲牌或带唱词的“大字牌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代箫韶》 皮黄 昆乱杂糅 板式编排 唱腔 戏曲翻改 晚清戏曲 连台本戏
原文传递
长阳南曲考论 被引量:22
5
作者 王峰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31-133,共3页
长阳南曲渊源于容美土司时期司主田舜年、田丙如、田如对昆曲《桃花扇》的移植和扶持。长阳南曲从演唱题材方面看,显然具有引进曲种的本质;从艺术特点方面看,属于"阳春白雪"类艺术,与明末清初的昆曲艺术有类似、近似的特征。
关键词 容美土司 南曲 昆曲 长阳南曲
下载PDF
韩世昌与京昆“二梅”的文化夙缘 被引量:2
6
作者 谢柏梁 顾卫英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2-139,共8页
韩世昌与昆曲大师吴梅、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文化夙缘,亦师亦友,风云际会,这才使得韩世昌自己也崛起成为与梅兰芳齐名的昆曲表演大师。也正是这几位大师及其身后极为厚重的中国人文背景,才使得韩梅齐芳,蔚为大观。以韩世昌作为代表人物的... 韩世昌与昆曲大师吴梅、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文化夙缘,亦师亦友,风云际会,这才使得韩世昌自己也崛起成为与梅兰芳齐名的昆曲表演大师。也正是这几位大师及其身后极为厚重的中国人文背景,才使得韩梅齐芳,蔚为大观。以韩世昌作为代表人物的北方昆曲,在很大意义上赓续和继承了京朝派昆曲的传统,这使得昆曲艺术成为在帝都历经劫难却仍然弦歌不绝的中国古老艺术范式。韩世昌和梅兰芳还在客观上刺激和支持了苏州昆曲传习所的建立,为中国昆曲的南北争艳开启了新的艺术布局。作为最早在东瀛和西土较为完整地演出与传播昆曲艺术的大家,他们共同把中国历史悠久、精美绝伦的昆曲艺术,直接推上了世界戏剧艺术精品展示的大舞台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京剧 昆曲 韩世昌 吴梅 梅兰芳 京朝派 北方昆曲
下载PDF
昆曲的现代性发展之可能性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俞为民 《文化艺术研究》 2011年第1期133-155,共23页
昆曲不仅是中国传统戏曲的集大成者,而且也汇集了中国古代文学、音乐、歌舞以及其他表演艺术的精华,这是其在新时期能得以现代性发展的基础。昆曲的现代性发展,必须遵循昆曲的艺术规律,保持其本质特征。昆曲内容上的创新,应创作出具有... 昆曲不仅是中国传统戏曲的集大成者,而且也汇集了中国古代文学、音乐、歌舞以及其他表演艺术的精华,这是其在新时期能得以现代性发展的基础。昆曲的现代性发展,必须遵循昆曲的艺术规律,保持其本质特征。昆曲内容上的创新,应创作出具有时代气息、为今天的观众所喜闻乐见的昆曲剧本;表现形式上的创新,应在不失昆曲的艺术特征的前提下,进一步丰富昆曲的表演手段,以适应当代观众的欣赏需求。昆曲《十五贯》的改编成功,是借助了当时特定的政治理念;而青春版《牡丹亭》的盛行,则是以时尚和青春为依托,后者的发展模式更具有可持续性,既通过对昆曲古典名作的改编演出,培养了一批年青昆曲演员,同时也培育了一大批热爱昆曲的年青观众,这也是今后昆曲改革应予以重视和借鉴的。另外,昆曲在其现代性发展的过程中,也必然要走向世界,融入到国际现代剧坛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曲 现代性发展 《十五贯》 青春版《牡丹亭》 国际剧坛
下载PDF
关于中国昆剧史研究中“范式”问题的反思——以我国30年来的明代昆剧史研究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胡建 吴凡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1-100,共10页
自20世纪初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问世,中国戏剧史开始得到学术界的关注,作为对现存最古老剧种的研究,昆剧史无疑是中国戏剧史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文章对1980—2012年间我国明代昆剧史学术成果中的主要观点作了简要回顾,重点放在了昆剧... 自20世纪初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问世,中国戏剧史开始得到学术界的关注,作为对现存最古老剧种的研究,昆剧史无疑是中国戏剧史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文章对1980—2012年间我国明代昆剧史学术成果中的主要观点作了简要回顾,重点放在了昆剧史研究中范式问题的反思上,旨在深入探讨中国昆剧史研究中的史料运用、视角选择、历史解释、范式突破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剧史 研究现状 范式 新史学 反思
下载PDF
论戏曲与中国古典舞的关系——兼论“昆舞”的体系创建 被引量:9
9
作者 王海涛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9-174,共6页
戏曲与中国古典舞的因袭关系是研究当代舞蹈学科的关键,厘清戏曲与中国古典舞的关系可对当下中国古典舞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建设思路,也是为"昆舞"未来发展挖掘更多的理论支撑和提供创新动力。文章从戏曲的角度看待"昆舞&qu... 戏曲与中国古典舞的因袭关系是研究当代舞蹈学科的关键,厘清戏曲与中国古典舞的关系可对当下中国古典舞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建设思路,也是为"昆舞"未来发展挖掘更多的理论支撑和提供创新动力。文章从戏曲的角度看待"昆舞"流派的成型与发展,首先将"昆舞"概念转换为中国古典舞(昆韵流派),为"昆舞"的发展确立重要的学术前提;其次,从"昆舞"的创建源头出发,系统剖析"昆舞"这一新古典舞形式的体系创建、艺术风格以及内在的规律与技法,以期为当代舞蹈学科的建设提供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歌舞 戏曲 昆曲 戏曲舞蹈 中国古典舞 “昆舞”
下载PDF
曲高未必和寡 源远还须流长——昆曲青春版《牡丹亭》高校巡演之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邹红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3-59,共7页
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在海内外高校巡演可谓近年来一道特殊的文化景观,也是一个值得思考、探究的文化现象。青春版《牡丹亭》在青年大学生中广受欢迎,可由制作者在古典与现代之间寻求到一个最佳结合点得到解释;而其高校巡演之意义,则在... 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在海内外高校巡演可谓近年来一道特殊的文化景观,也是一个值得思考、探究的文化现象。青春版《牡丹亭》在青年大学生中广受欢迎,可由制作者在古典与现代之间寻求到一个最佳结合点得到解释;而其高校巡演之意义,则在于吸引、培养年轻观众以重振昆曲,同时还可为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使大学生们萌发一种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曲 牡丹亭 青春版 高校 巡演 《牡丹亭》
下载PDF
永嘉昆剧与海盐腔 被引量:6
11
作者 叶长海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22-27,共6页
戏曲史家通常认为浙江温州(永嘉)是宋元南戏的故乡,在中国戏曲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史上,温州有其特殊地位。南戏在温州一带产生后,很快就传播到浙江各地及邻近的江苏、福建许多地区,并且出现了以这些地方为名的各种声腔,其中最早的是海盐... 戏曲史家通常认为浙江温州(永嘉)是宋元南戏的故乡,在中国戏曲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史上,温州有其特殊地位。南戏在温州一带产生后,很快就传播到浙江各地及邻近的江苏、福建许多地区,并且出现了以这些地方为名的各种声腔,其中最早的是海盐腔。海盐腔滥觞于宋末而盛行于明代嘉隆以前,一度成为一切南唱的代表。昆山腔崛起以后,海盐腔仍在各地上演。现在"永嘉昆腔"中称为"九搭头"的各类早期南曲曲牌,可能就是海盐腔的遗音。与"永嘉昆剧"相类似的,尚有浙西金华一带的义乌"草昆"、浙东台州一带的"黄岩昆"及浙东、浙西"三合班"里的一些早期南曲曲牌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戏 永嘉昆剧 海盐腔
下载PDF
近年昆曲文化现象之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祯 《文化艺术研究》 2008年第1期163-169,共7页
21世纪的文化现象值得我们关注,这其中"昆曲文化现象"是特别显著的一个事例,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戏曲艺术,2001年5月18日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几年来,关于昆曲的抢救... 21世纪的文化现象值得我们关注,这其中"昆曲文化现象"是特别显著的一个事例,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戏曲艺术,2001年5月18日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几年来,关于昆曲的抢救、保护、传承与发展成为政府与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围绕着昆曲的表演、演员、剧目、讲座、整理、研究和出版等形成"昆曲热",出现了"昆曲文化现象"。一、昆曲文化现象:现代化进程中的昆曲现象与传统文化;二、青春版《牡丹亭》:昆曲发展的实例及启示;三、继承与创新:辩证中的悖论与误区;四、昆曲文献整理与理论研究;五、21世纪的昆曲定位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曲 文化现象 青春版《牡丹亭》 继承与创新
下载PDF
惠山手捏戏文与昆曲的艺术关联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文珺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1-123,共3页
明清以来,昆曲逐渐流布全国各地。在无锡,丰富的民俗活动,促进了昆曲的流行与繁荣,使昆曲受到社会各阶层的喜爱,也为惠山的泥塑艺人提供了观摩戏剧的机会,启发他们开辟全新的创作领域——手捏戏文。艺人们巧妙地运用昆曲表演的艺术技巧... 明清以来,昆曲逐渐流布全国各地。在无锡,丰富的民俗活动,促进了昆曲的流行与繁荣,使昆曲受到社会各阶层的喜爱,也为惠山的泥塑艺人提供了观摩戏剧的机会,启发他们开辟全新的创作领域——手捏戏文。艺人们巧妙地运用昆曲表演的艺术技巧,根据泥塑的特点,灵活地抓住最具代表性的情节和人物动作,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剧目内容的精彩瞬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捏戏文 昆曲 捏塑 彩绘
下载PDF
清代南北园林演剧消长与南北戏曲嬗变 被引量:2
14
作者 董雁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0-137,共8页
清代南北园林分别以士人园林与皇家园林为代表。清康乾以降,士人由园林退回书斋,由艺术转而专注学术,江南园林声伎渐趋衰落,士阶层引领戏曲发展的主导作用大大削弱。与此同时,北方皇家园林演剧却蔚为兴盛,清宫帝后大臣雅俗共赏的审美趣... 清代南北园林分别以士人园林与皇家园林为代表。清康乾以降,士人由园林退回书斋,由艺术转而专注学术,江南园林声伎渐趋衰落,士阶层引领戏曲发展的主导作用大大削弱。与此同时,北方皇家园林演剧却蔚为兴盛,清宫帝后大臣雅俗共赏的审美趣味引导了戏曲发展的主旋律。在南北园林演剧此消彼长以及戏曲审美雅俗嬗变的背景下,北方京剧逐渐取代江南昆曲占据了剧坛的主导地位。从士人园林到皇家园林,从昆曲到京剧,园林不仅在清代戏曲的发展中持续参与着戏曲艺术的构建,而且南北园林中各自形成的戏曲生态与接受主体,对清代南北戏曲的嬗递演进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士人园林 皇家园林 昆曲 京剧
下载PDF
从文化生态的角度谈昆曲在南京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瑜 冯芸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2-7,共6页
本文在梳理南京的昆曲发展历史基础上,尤其关注昆曲从业人员在艺术的坚守与创新上做出的努力、高校师生对于昆曲的传播与研究的积极参与、昆曲在民间的传播以及当前政府部门对于昆曲的大力扶持等现象,并因此得出结论:正是这些构成了昆... 本文在梳理南京的昆曲发展历史基础上,尤其关注昆曲从业人员在艺术的坚守与创新上做出的努力、高校师生对于昆曲的传播与研究的积极参与、昆曲在民间的传播以及当前政府部门对于昆曲的大力扶持等现象,并因此得出结论:正是这些构成了昆曲艺术枝繁叶茂的适宜水土。构筑昆曲文化生态,是南京的昆曲发展经验所在,也是昆曲艺术传承与发展讨论中的重要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曲 南京 传承策略 文化生态
下载PDF
昆山腔、昆腔、昆曲、昆剧概念之辨歧 被引量:2
16
作者 沈周忆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1年第2期96-98,共3页
中国的昆曲于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然而,与"昆曲"有关的一应称谓,诸如昆山腔、昆腔、昆剧等,长期以来在学术理论上存在着概念混淆、运用混乱的状况。故有"辩歧"... 中国的昆曲于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然而,与"昆曲"有关的一应称谓,诸如昆山腔、昆腔、昆剧等,长期以来在学术理论上存在着概念混淆、运用混乱的状况。故有"辩歧"之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山腔 昆腔 昆曲 昆剧 概念 辩歧
下载PDF
苏松城镇对于昆剧生成、兴起与广泛传播的贡献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恒夫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4-123,共10页
苏松二府的城镇何以能对昆剧的生成、兴起与传播起着巨大的作用?原因在于:苏松城镇星罗棋布,经济富庶,为昆剧艺术的生成与发展提供了丰裕的物质条件;民众自觉地追求艺术性的生活,使昆剧有着大量忠实的观众和愿意投身昆剧行业的伶工;较... 苏松二府的城镇何以能对昆剧的生成、兴起与传播起着巨大的作用?原因在于:苏松城镇星罗棋布,经济富庶,为昆剧艺术的生成与发展提供了丰裕的物质条件;民众自觉地追求艺术性的生活,使昆剧有着大量忠实的观众和愿意投身昆剧行业的伶工;较为先进的观念,让昆剧剧目所表现的思想具有引领时代的意义;发达的教育,为昆剧培养了不可计数的编剧与音乐家;精益求精的创演态度,造就了大量的昆剧精品;畅通无阻的水路,将昆剧带向四面八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松城镇 昆剧 江南文化
下载PDF
略论梁辰鱼之考订元剧 被引量:1
18
作者 黎国韬 禤颖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63-67,95,共5页
梁辰鱼考订元剧,可以视为他效仿魏良辅再度改良昆腔的工作之一,这为他自翻新调作了准备,也是新昆腔得以运用于传奇创作并被搬上戏剧舞台的重要保证。梁氏考订元剧的主要成果表现在杂剧《红线女》的创作上,此剧为《浣纱记》的创作奠定了... 梁辰鱼考订元剧,可以视为他效仿魏良辅再度改良昆腔的工作之一,这为他自翻新调作了准备,也是新昆腔得以运用于传奇创作并被搬上戏剧舞台的重要保证。梁氏考订元剧的主要成果表现在杂剧《红线女》的创作上,此剧为《浣纱记》的创作奠定了思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辰鱼 元剧 北曲 昆腔 红线女 妇女观念
下载PDF
南戏《东窗事犯》的流传与衍变 被引量:1
19
作者 俞为民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0-85,91,共7页
南戏《秦太师东窗事犯》最初产生于元代,在流传过程中,先是在明代初年,周礼将其改编为《岳飞东窗事犯》,突出了岳飞破虏尽忠报国的情节;后无名氏又据《岳飞破虏东窗记》改编成《精忠记》,增加了兀术差人送蜡书和疯和尚赠诗给秦桧的情节... 南戏《秦太师东窗事犯》最初产生于元代,在流传过程中,先是在明代初年,周礼将其改编为《岳飞东窗事犯》,突出了岳飞破虏尽忠报国的情节;后无名氏又据《岳飞破虏东窗记》改编成《精忠记》,增加了兀术差人送蜡书和疯和尚赠诗给秦桧的情节。昆曲折子戏《扫秦》实是元杂剧《东窗事犯》的第二折,《秦本》则是出于昆曲艺人的独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窗事犯》 《岳飞破虏东窗记》 《精忠记》 昆曲折子戏
下载PDF
高阳县北方昆曲艺术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克利 杨兴斌 《保定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33-136,共4页
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中国的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高阳县北方昆曲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高阳县北方昆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积淀... 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中国的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高阳县北方昆曲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高阳县北方昆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对高阳县北方昆曲的研究,有利于保护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有利于中国民族文化的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阳县 北方昆曲 艺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