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1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stimating Monthly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Using MODIS LST Data and a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in the Loess Plateau, China
1
作者 HE Tian LIU Fuyuan +1 位作者 WANG Ao FEI Zhanbo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23年第4期751-763,共13页
Air temperature(Ta)datasets with high spatial and temporal resolutions are needed in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such as hydrology,ecology,agriculture,and climate change studies.Nonetheless,the density of weather sta... Air temperature(Ta)datasets with high spatial and temporal resolutions are needed in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such as hydrology,ecology,agriculture,and climate change studies.Nonetheless,the density of weather station networks is insufficient,especially in sparsely populated regions,greatly limiting the accuracy of estimates of spatially distributed Ta.Due to their continuous spatial coverage,remotely sensed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data provide the possibility of exploring spatial estimates of Ta.However,because of the complex interaction of land and climate,retrieval of Ta from the LST is still far from straightforward.The estimation accuracy varies greatly depending on the model,particularly for maximum Ta.This study estimated monthly average daily minimum temperature(Tmin),average daily maximum temperature(Tmax)and average daily mean temperature(Tmean)over the Loess Plateau in China based on 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MODIS)LST data(MYD11A2)and some auxiliary data using a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model.The data from 2003 to 2010 were used to train the ANN models,while 2011 to 2012 weather station temperatures were used to test the trained model.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ighttime LST and mean LST provide good estimates of Tmin and Tmean,with root mean square errors(RMSEs)of 1.04℃ and 1.01℃,respectively.Moreover,the best RMSE of Tmax estimation was 1.27℃.Compared with the other two published Ta gridded datasets,the produced 1 km×1 km dataset accurately captured both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patterns of Ta.The RMSE of Tmin estimation was more sensitive to elevation,while that of Tmax was more sensitive to month.Except for land cover type as the input variable,which reduced the RMSE by approximately 0.01℃,the other vegetation-related variables did not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odel.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dicated that ANN,a type of machine learning method,is effective for long-term and large-scale Ta esti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r temperature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 remote sensing climate change Loess Plateau China
下载PDF
近30年来江苏海岸带NPP和LST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2
作者 扎边 池源 +2 位作者 龚照辉 元冰瑜 高建华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4-78,共15页
近30年来,复杂的气候变化与剧烈的人类活动造成江苏省海岸带生态演变剧烈,且呈现显著的空间异质性。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和地表温度(LST)是生态系统的2个关键参数,通过将1990−2020年Landsat遥感影像与CASA计算模型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 近30年来,复杂的气候变化与剧烈的人类活动造成江苏省海岸带生态演变剧烈,且呈现显著的空间异质性。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和地表温度(LST)是生态系统的2个关键参数,通过将1990−2020年Landsat遥感影像与CASA计算模型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结合,分析了江苏海岸带NPP和LST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由于人类对沿海滩涂资源的利用以及养殖业的发展等,江苏海岸带范围随岸线不断变化,岸线逐步向海推进,且南部向海推进范围大于北部。②近30年来,江苏海岸带NPP和LST呈现出显著的时空异质性特征。时间上1990、2000、2010、2020年代的NPP月均值分别为102.88、88.23、156.62、98.90 g C·m^(−2),呈现下降-上升-下降趋势,而LST月均值分别为32.6、31.7、28.3、37.6℃,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空间上,NPP与LST在江苏海岸带南北分布呈现出一定差异性。③地表覆盖类型是影响江苏海岸带NPP和LST时空异质性的主要因素。林地的NPP最高,养殖池塘NPP最低;人工建筑的LST值最高,湿地、水域与养殖池塘的LST值相对较低。此外,随着气温升高,NPP和LST有逐渐上升的趋势,而植被覆盖度的升高则导致NPP上升和LST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海岸带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地表温度 气候变化 地表覆盖 人类活动
下载PDF
劈窗算法LST精度评价和参数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毛克彪 覃志豪 +1 位作者 宫鹏 余琴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8-322,共5页
介绍了大气模拟数据法,并用此方法分析和评价了作者提出的劈窗算法.采用模拟大气参数计算得到的地表温度平均精度为0.46℃;利用间接方法(即大气透过率是由大气水汽含量计算得到)得到的平均精度为0.60℃.同时对MODIS地表温度产品与我们用... 介绍了大气模拟数据法,并用此方法分析和评价了作者提出的劈窗算法.采用模拟大气参数计算得到的地表温度平均精度为0.46℃;利用间接方法(即大气透过率是由大气水汽含量计算得到)得到的平均精度为0.60℃.同时对MODIS地表温度产品与我们用MODIS影像反演出来的结果对比分析表明作者提出的劈窗算法是可行的.敏感性分析表明此算法对参数透过率、比辐射率都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敏感性分析 算法 精度评价 lst MODIS影像 平均精度 地表温度 大气透过率 模拟数据 参数计算 含量计算 大气水汽 间接方法 比辐射率 分析表 作者
下载PDF
LST在农业气候热量区划中的应用方法研究 被引量:27
4
作者 杨鑫 孙涵 +2 位作者 苏永秀 何立 马轮基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97-404,F003,共9页
根据广西的自然地理特点和现有卫星遥感资料,对国内外10多种反演LST(landsurfacetemperature,陆面温度)的分裂窗算法及其相关的参数估算方法进行了适用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找出了适用于计算广西白天LST的算法,并应用该算法计算了晴空条... 根据广西的自然地理特点和现有卫星遥感资料,对国内外10多种反演LST(landsurfacetemperature,陆面温度)的分裂窗算法及其相关的参数估算方法进行了适用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找出了适用于计算广西白天LST的算法,并应用该算法计算了晴空条件下的LST,获得了逐日各个时次的LST实况分布。通过模板分析,找到了求算多年LST气候平均图的途径。针对云剔除问题,通过对公共晴空区的统计分析,建立了不同图像间的数值补偿关系,从而有效地消除了云的影响,最终处理生成了广西多年和不同季节的平均LST空间分布图像。分析结果表明:在10km以上的宏观尺度上,广西平均LST的空间分布与平均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基本一致,而在1km尺度上,LST的空间特征更为精细、客观,更有利于反映与作物生长关系更为密切的下垫面热量资源的气候分布,是农业气候区划中更为有效的热量区划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遥感 lst平均图 遥感反演
下载PDF
基于MODIS LST修正NDVI时序数列的土地覆盖分类 被引量:8
5
作者 宫攀 唐华俊 +1 位作者 陈仲新 张凤荣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4-110,共7页
MODIS以其时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的优势成为全球及区域土地覆盖研究的主要数据源。但如何快速准确的提取所需土地覆盖信息一直是科学界研究的焦点问题。对于NDVI时序数列分类方面的研究很多,其中影响分类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NDVI的... MODIS以其时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的优势成为全球及区域土地覆盖研究的主要数据源。但如何快速准确的提取所需土地覆盖信息一直是科学界研究的焦点问题。对于NDVI时序数列分类方面的研究很多,其中影响分类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NDVI的数据质量问题。本文通过试验发现经过Savizky-Golay滤波处理的NDVI时序数列能够反映植被季相变化特征,与传统的滤波效果相比有明显改善,更符合实际情况。通过分析数据的波谱曲线,滤波后的时序数列能较好的区分植被与非植被、草本(一年生)与木本(多年生)覆盖类型。但研究区内一年一熟的农作物与高盖度草地、落叶针叶林与落叶阔叶林具有相似的物候特征,仅通过NDVI序列很难区分。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利用MODIS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产品对NDVI时序数列修正,利用前5个主成分进行分类。所得分类结果用363个野外调查样区进行验证,总分类精度达到了69.15%,kappa系数为0.6499。结果表明添加LST的时序数列比单纯的NDVI夸大了覆盖类型的差异,提高了分类结果的精度。为充分发挥MODIS高时间分辨率的优势,下一步应对多源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结合植被的物候关键期识别土地覆盖类型,必将进一步提高分类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lst NDVI 土地覆盖分类
下载PDF
利用MODIS/LST产品分析基准气候站环境代表性 被引量:17
6
作者 王圆圆 李贵才 张艳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4-220,共7页
该文基于2001—2007年地表温度遥感反演产品(MOD11A2),以基准气候站对其周围不同大小窗口内地表温度距平序列的解释方差作为度量,评估了我国142个基准气候站的环境代表性,并将代表性与土地覆盖和高程状况进行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以解释... 该文基于2001—2007年地表温度遥感反演产品(MOD11A2),以基准气候站对其周围不同大小窗口内地表温度距平序列的解释方差作为度量,评估了我国142个基准气候站的环境代表性,并将代表性与土地覆盖和高程状况进行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以解释方差大于0.75作为区分是否具有代表性的阈值,约41%的站点代表性较好,代表区域范围可超过51×51 km^2,多分布于北方地区;约21%的站点代表性较差,代表区域范围不足7×7 km^2,多分布于南方地区;其他代表区域范围居中的站点在南、北方均有分布;站点周围的土地覆盖多样性和地形起伏度与站点代表性存在负相关,且相关性随窗口的增大而加强。文中还评估了基准气候站对所属气候区的代表性,发现在气候特征复杂的西南地区和新疆部分地区,站点对气候区的代表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准气候站 代表性 MODIS/lst产品
下载PDF
根据多时相夜间MODIS LST推断的腾冲地区新生代火山岩岩浆囊分布与活动特征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辉 彭松柏 +3 位作者 乔卫涛 林木森 王振胜 田礼乔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873-2882,共10页
腾冲火山地热区位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俯冲-碰撞带的弧后活动区,是我国新生代火山-地热最为活动的地区之一。本文利用MODIS夜间月平均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数据,计算了研究区2001~2011年132个月的月平均地表温度,... 腾冲火山地热区位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俯冲-碰撞带的弧后活动区,是我国新生代火山-地热最为活动的地区之一。本文利用MODIS夜间月平均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数据,计算了研究区2001~2011年132个月的月平均地表温度,圈定了地温异常区;分析了异常区年内及年际间的平均地表温度变化趋势,推测了可能的地下岩浆囊分布位置及活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腾冲地区现今地下可能存在3个岩浆囊:第1个位于五合-新华-蒲川-团田一带,面积约为537km2,地温异常最明显;第2个位于朗蒲-热海-马鞍山地区,面积约为226km2,地温异常次之;第3个位于马站-曲石之间,面积约为28km2,地温异常较为明显。3个地温异常区在年内的地表温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且周期性明显,均在5~6月份和8~9月份出现2个温度峰。其中朗蒲-热海-马鞍山异常区的地温变化波动最大,可能反映地下岩浆囊地热系统与地表地下水系统的对流交换活动性更强。MODIS夜间月平均地表温度数据得出的结果与测震、GPS形变、He同位素比值及最大相对地热梯度等方法推测的地温异常区范围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特别是地温异常区年内温度周期性变化的发现,表明卫星热红外遥感技术应用于地热异常实时监测与研究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囊分布 MODISlst 地热异常 热红外遥感 腾冲
下载PDF
北京城区道路系统路网空间特征及其与LST和NDVI的相关性 被引量:6
8
作者 郭振 胡聃 +1 位作者 李元征 秦文翠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01-209,共9页
城市道路系统是人类活动最为频繁的场所之一,研究路网空间特征与相关环境指标的关系,可为定量分析城市建设过程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为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管理提供方法。对北京市五环内各级道路抽样调查及面向对象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城市道路系统是人类活动最为频繁的场所之一,研究路网空间特征与相关环境指标的关系,可为定量分析城市建设过程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为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管理提供方法。对北京市五环内各级道路抽样调查及面向对象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识别,建立道路空间信息数据库,运用TM影像反演获得地表温度(LST)及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研究4种不同分析网格下城市路网特征与两者的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在较大分析网格下(4×4),路网空间指标与LST mean及NDVI mean相关性显著;中等网格下,除LST与NDVI的平均值外,路网空间指标还可与两者最小值建立相关性;在较小窗口下(32×32),除平均值与最小值,还可建立特定道路指标与LST max及NDVI max的联系;各路网指标中,单位面积道路总长与LST及NDVI相关性最强;加权道路结点数在8×8和32×32网格分析中,与NDVI的相关性高于该指标未加权值,而结点指标均不适合与LST max建立联系;在各分析网格下,4项道路指标均与NDVI mean呈极显著负相关,表明道路绿地建设规模还不足以对NDVI的强度及分布产生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道路网 空间特征 地表温度(lst)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下载PDF
LST-R1细胞差异表达蛋白的初步筛选和鉴定 被引量:1
9
作者 童华生 赖晓嵘 +2 位作者 张亚历 姜泊 苏磊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277-1282,共6页
背景与目的: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colorectal 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CLST)生长方式为沿大肠粘膜浅表侧向扩散而少向肠壁深层侵袭,该特点与普通大肠癌的易深层侵袭高转移的特性迥异,因此CLST可作为大肠癌侵袭转移研究的对照病变模型... 背景与目的: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colorectal 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CLST)生长方式为沿大肠粘膜浅表侧向扩散而少向肠壁深层侵袭,该特点与普通大肠癌的易深层侵袭高转移的特性迥异,因此CLST可作为大肠癌侵袭转移研究的对照病变模型。本研究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和鉴定CLST细胞株LST-R1和结肠肿瘤SW480细胞株及LoVo细胞株差异表达蛋白。方法:以2-DE分离三种细胞株总蛋白质,银染显色,进行差异蛋白质分析。采用MOLDI-TOF质谱对40个差异蛋白质斑点进行肽质谱指纹图(peptides mass fingerprinting,PMF)分析,最后在蛋白质数据库中搜索匹配的蛋白质。结果:使用pH4~7IPG胶条测得2-DE图谱蛋白质斑点数分别为1285±51、1184±47和1124±54;蛋白质上样量为150μg时分别获得989、935和893个蛋白质斑点。综合分析LST-R1、SW480和LoVo细胞株2-DE图谱,多数蛋白质斑点的分布和表达量相似,这表明CLST也表达一般大肠肿瘤所具有的蛋白质谱。LST-R1细胞和SW480细胞在pH4~7IPG胶条2-DE图谱间存在(96±7)个蛋白质差异点,其中(50±6)个点仅在LST-R1细胞株中表达或表达明显增强,(47±5)个点仅在SW480细胞中表达或表达明显增强;而在LST-R1细胞和LoVo细胞的2-DE图谱间存在(108±10)蛋白质差异点,其中(56±8)个点仅在LST-R1细胞株中表达或表达明显增强,(52±11)个点仅在LoVo细胞中表达或表达明显增强;三种细胞之间共鉴定出19个差异表达蛋白质。结论:筛选出19个CLST细胞株LST-R1相关蛋白质,这些蛋白可能在CLST病变浅表扩散形成和大肠癌粘附侵袭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侧向发育型肿瘤 lst—R1细胞 蛋白 质组 差异表达
下载PDF
基于LST的中小企业绩效管理模式探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顾幼瑾 郭梅 《科技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10-112,123,共4页
在对我国中小企业绩效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生命系统理论(LST)在企业框架和有效管理方面的指导,试图构建一种系统的绩效管理模式,将ERP系统充分运用在企业的绩效管理过程中,为中小企业可以更科学有效地进行绩效管理提供理论指... 在对我国中小企业绩效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生命系统理论(LST)在企业框架和有效管理方面的指导,试图构建一种系统的绩效管理模式,将ERP系统充分运用在企业的绩效管理过程中,为中小企业可以更科学有效地进行绩效管理提供理论指导,增强实践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st 中小企业 绩效管理 ERP
下载PDF
沙尘源区LST/Albedo时序变化与TSP的对比分析——以2001年春季中国北方强沙尘过程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秀珍 刘志丽 +1 位作者 马建文 张小曳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9-28,T004,共11页
20 0 1年春季 ,中国北方多次受到沙尘天气的影响 ,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的威胁 ,引起了亚洲国家的广泛重视。利用卫星监测数据采集沙尘云图变化、运移路径、地表覆盖和沙尘过程中的地面反照率、温度、湿度、粗糙度等物理参数反演... 20 0 1年春季 ,中国北方多次受到沙尘天气的影响 ,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的威胁 ,引起了亚洲国家的广泛重视。利用卫星监测数据采集沙尘云图变化、运移路径、地表覆盖和沙尘过程中的地面反照率、温度、湿度、粗糙度等物理参数反演实验结果 ,可以弥补地面观测站点稀少、数据不连续的缺陷。本文以 2 0 0 1年 3月到 5月的几次沙尘天气为例 ,介绍基于地表覆盖的AVHRR的LST/Albedo反演结果与TSP (沙尘干量 )对比分析 ,发现它们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从而反映了沙尘暴发生前后地表能量的变化状况 ,能为预测预警沙尘天气的危害提供及时客观的空间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源区 地表温度 反照率 TSP lst/Albedo时序变化 强沙尘过程
下载PDF
FY-3D/MWRI L1B亮温LST反演与降尺度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瑜馨 吴门新 +2 位作者 鲍艳松 李鑫川 张锦宗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7-35,共9页
基于2020年2月1日FY-3C VIRR LST和FY-3D MWRI L1B亮温数据,以18°-54°N,73°-135°E的区域为样例区,利用统计回归模型和层次贝叶斯融合模型,分别进行FY-3D MWRI L1B LST反演和降尺度研究,构建了基于FY-3D单频率水平... 基于2020年2月1日FY-3C VIRR LST和FY-3D MWRI L1B亮温数据,以18°-54°N,73°-135°E的区域为样例区,利用统计回归模型和层次贝叶斯融合模型,分别进行FY-3D MWRI L1B LST反演和降尺度研究,构建了基于FY-3D单频率水平和垂直极化亮温的LST二元线性回归反演模型及基于FY-3D反演LST和FY-3C VIRR LST的层次贝叶斯融合降尺度模型,并以MYD11A1 day LST为参考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反演统计模型,对于FY-3D降轨数据,平均偏差-1.28 K,误差标准差8.85 K,均方根误差8.85 K,对于FY-3D升轨数据,平均偏差-0.81 K,误差标准差6.74 K,均方根误差6.78 K;层次贝叶斯融合降尺度模型,对于FY-3D降轨数据,平均偏差0.50 K,误差标准差5.45 K,均方根误差5.41 K,对于FY-3D升轨数据,平均偏差0.25 K,误差标准差5.54 K,均方根误差5.54 K,精度满足需求,可以为被动微波LST反演与降尺度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Y-3D MWRI VIRR lst 层次贝叶斯 统计回归 降尺度
下载PDF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合并Serrrated腺瘤二例报告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思德 姜泊 +8 位作者 智发朝 陈村龙 潘德寿 周丹 万田谟 于萍 张亚历 张振书 周殿元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01年第2期32-33,共2页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lySpreadingTumor,LST)指起源于大肠粘膜的一类平坦隆起型病变,这类病变极少向肠壁深层垂直侵犯,而主要沿粘膜表面呈侧向浅表扩散,故称之为侧向发育型肿瘤[1].大肠的Serrated腺瘤指大肠的一类特殊病理形态的...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lySpreadingTumor,LST)指起源于大肠粘膜的一类平坦隆起型病变,这类病变极少向肠壁深层垂直侵犯,而主要沿粘膜表面呈侧向浅表扩散,故称之为侧向发育型肿瘤[1].大肠的Serrated腺瘤指大肠的一类特殊病理形态的腺瘤,其成瘤上皮成分有明显增生,使腺管或绒毛呈现锯齿状外观,类似于增生性息肉样改变,或腺瘤成分与增生性息肉成分同时存在[2].以上两类肿瘤均为具有特殊形态的大肠少见肿瘤,同一病变同时具有上述两种特殊形态的非常罕见,我们最近从常规结肠镜检查中发现两例合并有LST及Serrated腺瘤的特殊病例,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瘤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 lst 增生性息肉 大肠粘膜 病理形态 上皮 改变 肠壁 病变
下载PDF
EMR治疗大肠LST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徐海荣 李俊英 +2 位作者 余玲 刘刚 郝成罗 《基层医学论坛》 2010年第4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LST)的方、法效果、并发症等相关临床问题。方法经内镜检查发现132例167个LST病灶,采用规范的黏膜下注射配合透明帽辅...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LST)的方、法效果、并发症等相关临床问题。方法经内镜检查发现132例167个LST病灶,采用规范的黏膜下注射配合透明帽辅助法手术,术后随访2个月~50个月,准确记录病灶大小、手术经过、并发症发生及处理情况、病理及随访结果。结果本组技术成功率为100%,治愈率为98.8%,一次性完整切除率73.1%,分次切除法(EPMR)占10.2%,并发症发生率9.6%.术后病理癌变4例(2.4。%结)论EMR在目前条件下是一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可取代98%以上患者的传统外科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R 大肠病变 lst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基于同类地物地表温度日变化相关性的MODIS LST重建算法
15
作者 崔建勇 张曼玉 +3 位作者 宋冬梅 罗升 单新建 王斌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40-1256,共17页
地表温度(LST)是研究地表与大气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地表过程变化以及地热探测与地震热异常前兆等方面不可或缺的重要参数,然而云覆盖现象导致MODIS LST产品存在大量空值,限制了LST的广泛应用。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同类地物不同时刻LST... 地表温度(LST)是研究地表与大气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地表过程变化以及地热探测与地震热异常前兆等方面不可或缺的重要参数,然而云覆盖现象导致MODIS LST产品存在大量空值,限制了LST的广泛应用。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同类地物不同时刻LST日变化相关性的MODIS LST重建算法。以新疆和田为研究区,使用2003-2015年MODIS 8d合成地表温度产品为实验数据,根据一天中同类地物不同时刻LST之间的相关性,以地表覆盖类型产品为依据,分别创建各类地物上午、下午和晚上与凌晨的LST回归模型,将三者的LST拟合回归至凌晨时刻的LST,然后取上午、下午和晚上拟合结果的最优组合以实现对凌晨LST的两步重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最小误差为0.57K,误差均在1.2K以下,平均误差为0.92K。经验证,将该方法应用于其余3个时刻的地表温度重建工作中仍可得到较好的补值效果。与现有的LST补值方法进行对比可知,本方法以少量辅助数据实现了较高的补值精度和补值率,可为基于温度的地表过程研究和地震热异常检测等研究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st MODIS 非线性回归 数据重建 地表覆盖类型
下载PDF
LST晶体滤波器失效分析与控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永宾 裴鑫 毋伟刚 《中国科技信息》 2016年第19期39-40,共2页
本文通过对失效晶体滤波器的分析,找出失效机理,确认失效原因及时制定对策,跟踪实施措施,效果验正结论 ,以期能够很好地改进产品质量,提高整机可靠性,减少整机返修率。
关键词 晶体滤波器 lst 失效分析 插入损耗 整机可靠性 电感线圈 失效原因 石英晶体 通带 产品质量
下载PDF
LST发酵法与TSI生化检验法检测大肠菌群灵敏度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吕伟 《检验检疫学刊》 2020年第3期74-75,共2页
为比较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LST)发酵法与三糖铁(TSI)生化反应检测样品中大肠菌群灵敏度,本文分别利用LST发酵法与TSI生化法对相同样品和浓度梯度稀释液进行大肠菌群的检测,重复实验3次。结果表明,TSI生化法3次检验平均阳性管数11.7,LS... 为比较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LST)发酵法与三糖铁(TSI)生化反应检测样品中大肠菌群灵敏度,本文分别利用LST发酵法与TSI生化法对相同样品和浓度梯度稀释液进行大肠菌群的检测,重复实验3次。结果表明,TSI生化法3次检验平均阳性管数11.7,LST发酵法检验平均阳性管数7.7;LST发酵法检出大肠菌群灵敏度平均值63.9%,TSI生化反应检测大肠菌群灵敏度平均值97.2%,63.9%<97.2%。由此得出,检测稀释度较低的相同样品,TSI生化检测敏感度高于LST发酵法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st发酵法 TSI生化反应 阳性管数 灵敏度 大肠菌群
下载PDF
LST定理与模型论方法──兼评新著《非标准分析概论》
18
作者 汪芳庭 《洛阳大学学报》 1995年第2期13-15,共3页
以LST定理为例说明模型论成果作为逻辑性结论起推理工具作用的特点.讨论LST定理对非标准分析的应用.对新著《非标准分析概论》给予了评论.
关键词 lst定理 非标准模式 非标准分析 模型论
下载PDF
江苏地区MODISLST产品重建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严婧 沈润平 +1 位作者 鲍艳松 李鑫川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0-167,共8页
地表温度(LST)是评价地表热环境的重要指标,但受云等大气状况影响,MODIS LST时间序列产品存在大量噪音像元,严重影响LST数据使用。以江苏省为研究区,用2003-2011年MYD11A1 LST日时间序列产品为基础,结合质量控制信息(QC,quality contro... 地表温度(LST)是评价地表热环境的重要指标,但受云等大气状况影响,MODIS LST时间序列产品存在大量噪音像元,严重影响LST数据使用。以江苏省为研究区,用2003-2011年MYD11A1 LST日时间序列产品为基础,结合质量控制信息(QC,quality control),基于改进时空滤波(mTSF,modified Temporal Spatial Filter)方法和最小二乘滑动滤波(S-G,Savitzky-Golay)方法逐步判断,建立LST背景数据库,综合考虑时空尺度效应,提出基于背景数据和mTSF原理的温度重建方法,重建了2009-2011年LST日产品,并校正云覆盖下重建结果。结果表明,江苏地区LST日产品全年受云污染像元(QC=2)比例较高,重建后的LST和0 cm实测地表温度平均相关系数为0.87,同时重建前后平均绝对误差变小。说明重建技术重构LST日产品保证了时空尺度的连续性,提高了原始LST数据的质量和使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lst 时间序列 mTSF Savitzky-Golay
原文传递
MODIS LST产品青藏高原冻土图的精度验证 被引量:7
20
作者 石亚亚 杨成松 车涛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0-78,共9页
利用遥感数据可以大大提高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分类和制图效率,并降低在环境恶劣、地形复杂的高寒区域所需的观测要求,从而避免人力和物力的巨大消耗。为了验证基于MODIS LST产品制作的青藏高原冻土图的精度,通过选取青藏高原东部的温泉区... 利用遥感数据可以大大提高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分类和制图效率,并降低在环境恶劣、地形复杂的高寒区域所需的观测要求,从而避免人力和物力的巨大消耗。为了验证基于MODIS LST产品制作的青藏高原冻土图的精度,通过选取青藏高原东部的温泉区域和西北部的西昆仑山地区对1∶400万青藏高原冻土图、1∶300万青藏高原冻土图、基于MODIS LST产品青藏高原冻土图进行综合验证,以此评估基于MODIS LST产品的青藏高原冻土图精度。结果表明,利用遥感数据制作的青藏高原冻土图较已有冻土图能够更好反映多年冻土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存在差异的地方大多是多年冻土与季节冻土过渡的边缘区域,形成原因主要是制图时间差异,此外还有坡度、坡向、植被、积雪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lst 冻土制图 精度验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