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幼中龄林的生物量与碳汇功能 被引量:108
1
作者 孙玉军 张俊 +2 位作者 韩爱惠 王雪军 王新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756-1762,共7页
兴安落叶松是我国的主要用材林,由于传统上对木材的长期依赖,使得其资源受到破坏,年龄结构发生改变,成过熟的原始林日渐减少,绝大部分是次生的幼中龄林。因此,研究其幼中龄林的生物量及碳汇功能很重要。森林生物量与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 兴安落叶松是我国的主要用材林,由于传统上对木材的长期依赖,使得其资源受到破坏,年龄结构发生改变,成过熟的原始林日渐减少,绝大部分是次生的幼中龄林。因此,研究其幼中龄林的生物量及碳汇功能很重要。森林生物量与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密切相关,生物量与碳储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因而生物量与碳储量问题成为不同尺度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以我国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调查,并结合我国森林资源清查资料对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兴安落叶松林的幼中龄林的生物量转换因子(BEF)、生物量及碳储量、碳密度、碳汇功能等进行了估算。通过实测数据及模型分析,得出以下基本结论:研究对象的BEF在0.4557与0.6988之间变动,平均值为0.5332。干、皮、枝、叶各组分生物量的分配比为:68.74:14.86:10.54:5.86。分别树干、树皮、枝、叶等组分,对其生物量与蓄积量的关系进行了拟合,建立了多组分生物量蓄积量的相关模型,分别是:干:y=0.4683x-11.291;皮:y=0.0472x+3.5674;枝:y=0.0415x+1.6787;叶:y=0.0197x+1·3405,均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地上生物量随蓄积量的增加而增加,其线性关系为:B=0.5767V-4.7042。利用近期清查数据,按材积源生物量法推算总生物量为9.49×107t,按0.5097的含碳率计算,得出兴安落叶松林幼中龄林总的碳储量为4.84×107t,碳密度为19.616t/hm2。通过两期数据对比分析,5a间所研究林分的碳储量增加0.89×107t,碳密度增加0.404t/hm2,说明其发挥着一定的碳汇作用。尽管近年来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表现出了明显的碳汇功能,但整体上碳固定能力还不强,碳密度低于我国平均森林碳密度。应通过科学经营,挖掘潜力,使大兴安岭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物量 碳储量 碳汇 兴安落叶松
下载PDF
The Age Structure of a Larix gmelini Population and How It Was Related to Natural Disturbances
2
作者 Xu Huacheng Fan Zhaofei Yu RuyuanForest Resources College,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S2期1-14,共14页
The age structure of a Lurix gmelini population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Great Xingan mountains consists of one to several age waves. Three types (one-, two- and multi-generation populations) , plusing eleven subty... The age structure of a Lurix gmelini population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Great Xingan mountains consists of one to several age waves. Three types (one-, two- and multi-generation populations) , plusing eleven subtypes of age structure can be classified. As the basic unit of the age structure, age waves show an apparent β distribution in the range from 20 to 60 years. The interval between the starting points of two adjacent age waves is more than 100 years. Natural disturbances,especially forest fires that occurred in this area have had an important effect on the age structure. Most of the age waves resulted from forest fires, but the effect of windfall on the age structure also can be reveal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young age waves. Generally, high intensity and low frequency fires are usually followed by one-generation populations, while low intensity and high frequency fires by two- or multi-generation popul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rix gmelini age structure POPULATION NATURAL DISTURBANCE FOREST FIRE windfall
下载PDF
LARIX GMELINI TANNIN-BASED ADHESIVE FOR PLYWOOD
3
作者 卢跃斌 史强 +1 位作者 陈俊 高振中 《Journal of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SCIE CAS CSCD 1994年第3期65-68,共4页
Larix tannin-phenol-formaldehyde (TPF) adhesive, having 60% by weight of phenol bcing replaced, was evaluated for its utilization in plywood. The kinetic characteristic of the TPF resin was investigated through differ... Larix tannin-phenol-formaldehyde (TPF) adhesive, having 60% by weight of phenol bcing replaced, was evaluated for its utilization in plywood. The kinetic characteristic of the TPF resin was investigated through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and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 DSC scans show that the resin has a little bit different thermochemical behavior from that of phenol-formaldehyde (PF) resin. Two kinds of plywood panels wcre produced using the TPF adhesive in laboratory. The desired test results met the Chinese GB 9846-88 and ZB B70006-88, respectively, and the long assembly time of TPF resin in preparing plywood can be improved by mixing with the filler.All the properties of plywoods bonded with the TPF adhesive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btaincd with synthetic PF adhes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rix gmelini Tannin-phenol-formaldehyde Phenol-formaldehyde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PLYWOOD
下载PDF
Genetic variation of height growth rhythm between clones of Larix kaempferi × L. gmelini based on logistic models 被引量:1
4
作者 Chunming Li Hui Xia +4 位作者 Hui Bai Hongmei Wang Yajuan Xing Xiyang Zhao Xiaomei Sun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5期1387-1394,共8页
Fifty-three larch interspecific hybrid clones(Larix kaempferi × L.gmelini) and their parent clones were used for growth curve analysis of height variations.The growth curves of the 55 clones were 'S'-shap... Fifty-three larch interspecific hybrid clones(Larix kaempferi × L.gmelini) and their parent clones were used for growth curve analysis of height variations.The growth curves of the 55 clones were 'S'-shaped and 36 exhibited similar curves as the male parent.The coefficients of the logistic models were higher than 0.943,indicating that our results were effective in the simulation of the growth curves.ANOVA analysi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height of different clones (P\0.01).Average date of maximum height growth was Day 173,and average duration of rapid growth lasted for 50 days.Annual average increase in height was 9.7cm d^(-1) and daily average increase was 0.2 cm.The ratio of GR to the total annual increase in height ranged from 51.2 to 68.8%,with the average being 59.8%.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k values and plant heights which benefited from the evaluation of early plant height.There was also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GR(growth stage),GD(plant height) and annual increase in height.These results are informative to the evaluation of the elite clone selection 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breeding and manag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曲线分析 逻辑模型 克隆 基因变化 节奏 混血儿 落叶松 显示
下载PDF
升温、光周期和氮添加变化对兴安落叶松幼苗叶黄期的影响
5
作者 张宇钦 周广胜 +1 位作者 吕晓敏 武炳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6-316,共11页
物候是气候变化敏感指标,是陆地生态系统模型的关键参数。目前关于气候变化对物候影响的研究较多,但关于多环境因子交互作用对秋季物候影响的研究尚不充分,制约着物候变化机制的认知与模型发展。以兴安落叶松幼苗叶黄期为研究对象,采用... 物候是气候变化敏感指标,是陆地生态系统模型的关键参数。目前关于气候变化对物候影响的研究较多,但关于多环境因子交互作用对秋季物候影响的研究尚不充分,制约着物候变化机制的认知与模型发展。以兴安落叶松幼苗叶黄期为研究对象,采用控制实验研究叶黄期对升温、光周期和氮添加变化及其交互作用的响应。结果表明:(1)升温对兴安落叶松幼苗叶黄期的影响较显著,升温使叶黄始期和叶黄普期显著提前,完全变色期不显著推迟;(2)光周期变化对叶黄期的影响极显著,光周期延长使叶黄始期和叶黄普期显著提前,完全变色期显著推迟;(3)叶黄期与氮添加量相关性不显著;(4)升温、光周期和氮添加变化双因子交互作用对叶黄始期和叶黄普期的影响均极显著且均存在极值,但对完全变色期的影响均不显著:升温与光周期延长交互作用使叶黄始期和叶黄普期提前,且在升温1.5℃、光周期14h时最显著;光周期延长与氮添加交互作用使叶黄始期和叶黄普期提前,且在施低氮(5g N m^(-2) a^(-1))、光周期10h时最显著;升温与氮添加交互作用使叶黄始期和叶黄普期提前,且在施高氮(20g N m^(-2) a^(-1))、升温1.5℃时最显著;(5)升温、光周期和氮添加变化交互作用对叶黄始期和叶黄普期影响极显著,对完全变色期的影响不显著。这表明,升温、光周期延长和氮添加将延长兴安落叶松幼苗叶黄期,从而增加兴安落叶松幼苗的固碳时间。研究结果可为物候模型发展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碳估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安落叶松幼苗 叶黄期 升温 光周期 氮添加
下载PDF
兴安落叶松林不同林型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分异研究
6
作者 付晓宇 魏丹 +2 位作者 潘虹 杨立宾 张荣涛 《黑龙江科学》 2023年第16期4-9,共6页
土壤动物参与了物质循环及能量流动,这对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作用。分析了兴安落叶松林不同林型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土壤动物群落分布规律及影响群落分异的土壤环境因子。对杜鹃兴安落叶松林、草地兴安落叶松林、杜香兴安落叶松林... 土壤动物参与了物质循环及能量流动,这对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作用。分析了兴安落叶松林不同林型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土壤动物群落分布规律及影响群落分异的土壤环境因子。对杜鹃兴安落叶松林、草地兴安落叶松林、杜香兴安落叶松林及苔藓兴安落叶松林这4个典型林型进行分析,发现中小型土壤动物59类共计59138只。结果表明,优势类群为甲螨亚目(Oribatida)、弹尾目(Collembola),常见类群为中气门亚目(Mesostigmata)。个体数在草地林型中最多,类群数在杜鹃林型中最多。群落Shannon指数及Pielou指数在苔藓兴安落叶松林最高,Simpson优势度指数与Margalef丰富度指数在杜香安落叶松林最高。苔藓兴安落叶松林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组成与另外3个林型差异性较大。全氮、全磷及土壤有机碳是影响不同林型土壤动物群落组成最主要的因子且土壤环境因子对甲螨亚目、弹尾目及蠓科幼虫(Ceratopogouidae larvae)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温带 土壤动物 群落结构 兴安落叶松林 分异
下载PDF
干旱及病原菌胁迫对兴安落叶松菌根苗光合生理的影响
7
作者 汤杰 张岩 +1 位作者 张敏 王非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6-35,45,共11页
为探究外生菌根真菌(ectomycorrhizal fungi,ECMF)在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应对生物及非生物共同胁迫逆境中的作用,以兴安落叶松为供试材料,通过对兴安落叶松接种常见且易于分离的2种ECMF血红铆钉菇(Gomphidius rutulus,Gr)、美味... 为探究外生菌根真菌(ectomycorrhizal fungi,ECMF)在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应对生物及非生物共同胁迫逆境中的作用,以兴安落叶松为供试材料,通过对兴安落叶松接种常见且易于分离的2种ECMF血红铆钉菇(Gomphidius rutulus,Gr)、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Be)及病原菌中的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ium,Fu)后,进行控水试验,分析干旱及镰刀菌胁迫下ECMF对兴安落叶松幼苗光合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ECMF在不同胁迫处理下均能提高兴安落叶松幼苗各光合指标,有效促进幼苗光合作用,其中混合接种Gr+Be组合处理对幼苗光合作用的促进作用优于单独接种Gr和单独接种Be。随着干旱处理程度加剧,幼苗的净光合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气孔导度、蒸腾速率、PSII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PSII实际光化学量子产率和光化学猝灭系数均呈逐渐下降趋势;接种尖孢镰刀菌处理的幼苗与CK处理相比,各指标均降低,且干旱尖孢镰刀菌处理有交互作用,复合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造成的伤害大于单一胁迫。接种ECMF能有效缓解单一胁迫及复合胁迫逆境对植株光合作用的抑制,对提高兴安落叶松抗性及大兴安岭造林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安落叶松 外生菌根真菌 干旱 病原菌 光合
下载PDF
落叶松人工林细根动态与土壤资源有效性关系研究 被引量:97
8
作者 程云环 韩有志 +1 位作者 王庆成 王政权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03-410,共8页
树木细根在森林生态系统C和养分循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温带土壤资源有效性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导致细根生物量、根长密度(Rootlengthdensity,RLD)和比根长(Specificrootlength ,SRL)的季节性变化。以17年生落叶松(Larixgmelini)人... 树木细根在森林生态系统C和养分循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温带土壤资源有效性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导致细根生物量、根长密度(Rootlengthdensity,RLD)和比根长(Specificrootlength ,SRL)的季节性变化。以17年生落叶松(Larixgmelini)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根钻法从5月到10月连续取样,研究了不同土层细根(直径≤2mm)生物量、RLD和SRL的季节动态,以及这些根系指标动态与土壤水分、温度和N有效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落叶松细根年平均生物量(活根+死根)为189.1g·m-2 ·a-1,其中5 0 %分布在表层(0~10cm) ,33%分布在亚表层(11~2 0cm) ,17%分布在底层(2 1~30cm)。活根和死根生物量在5~7月以及9月较高,8月和10月较低。从春季(5月)到秋季(10月) ,随着活细根生物量的减少,死细根生物量增加;2 )土壤表层(0~10cm)具有较高的RLD和SRL ,而底层(2 1~30cm)最低。春季(5月)总RLD和SRL最高,分别为10 6 2 1.4 5m·m-3 和14 .83m·g-1,到秋季(9月)树木生长结束后达到最低值,分别为2 198.2 0m·m-3 和3.77m·g-1;3)细根生物量、RLD和SRL与土壤水分、温度和有效N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从单因子分析来看,土壤水分和有效N对细根的影响明显大于温度,对活根的影响大于死根。由于土壤资源有效性的季节变化,使得C的地下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 人工林 细根 土壤资源有效性 生物量 根长密度 比根长 季节动态
下载PDF
落叶松根际土壤磷的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63
9
作者 张彦东 白尚斌 +1 位作者 王政权 王庆成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31-34,共4页
野外用剥落法采集落叶松 (Larixgmelini)根际土与非根际土 ,分析P浓度的变化 ,结果表明 ,落叶松根际土与非根际土全P浓度无明显差异 ,但根际土有效P却明显高于非根际土 .12年生时根际土有效P增加12 .6 % ,40年生时增加 2 3 .4% ,表明落... 野外用剥落法采集落叶松 (Larixgmelini)根际土与非根际土 ,分析P浓度的变化 ,结果表明 ,落叶松根际土与非根际土全P浓度无明显差异 ,但根际土有效P却明显高于非根际土 .12年生时根际土有效P增加12 .6 % ,40年生时增加 2 3 .4% ,表明落叶松根际对土壤中的P具有活化作用 .落叶松根际土无机P各组分与非根际土亦有差异 ,表现出根际土O P低于非根际土 ,Al P、Fe P、Ca P和NH4 Cl P则高于非根际土的趋势 .落叶松根际土的 pH低于非根际土 ,但落叶松根际并未发生明显酸化 .落叶松根际有效P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根限 有效磷 无机磷 土壤PH
下载PDF
兴安落叶松林火干扰后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 被引量:30
10
作者 韩春兰 邵帅 +3 位作者 王秋兵 李甄 孙仲秀 毛伟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023-3033,共11页
在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区,选择不同恢复年限各种火烧强度(重度、中度、轻度)的火烧迹地进行调查并采集土壤样品,对火后有机层和矿质层有机碳含量变化进行研究,以期为进一步开展森林火灾对区域碳平衡影响的定量评估提供科学依据。研究... 在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区,选择不同恢复年限各种火烧强度(重度、中度、轻度)的火烧迹地进行调查并采集土壤样品,对火后有机层和矿质层有机碳含量变化进行研究,以期为进一步开展森林火灾对区域碳平衡影响的定量评估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火干扰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的影响包括火烧即时影响和火后生境条件变化带来的间接影响。火干扰样地有机层的积累与转化主要是通过火后林冠郁闭度的变化影响的,其有机碳总储量低于对照样地。对于矿质层土壤,重度和中度火干扰后,如果样地发生植被序列演替,即阔叶林植被入侵,样地郁闭度增加迅速,凋落物积累量增大,土壤有机碳含量将随着过火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如果样地发生自我更新,样地郁闭度增加缓慢,凋落物分解量大于积累量,土壤有机碳含量将会在一定时间内随着过火年限的增加而减少;但是,无论样地发生植被序列演替还是自我更新,土壤有机碳含量短时间内均无法恢复到火前水平。轻度火干扰后,土壤有机碳含量短期内先增加,随着植被更新情况的发展最终趋于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火干扰 群落演替 兴安落叶松 大兴安岭
下载PDF
利用竞争指数评价水曲柳落叶松种内种间空间竞争关系 被引量:55
11
作者 王政权 吴巩胜 王军邦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5期641-645,共5页
林木之间的竞争包括地上和地下两部分 .竞争影响空间的确定对预测生长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将竞争影响空间划分为两部分 :距对象木最近的一圈 ,称为内圈 ,包括地上和地下竞争影响 ;除最近一圈以外称为外圈 ,主要为地下竞争影响 .在此基... 林木之间的竞争包括地上和地下两部分 .竞争影响空间的确定对预测生长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将竞争影响空间划分为两部分 :距对象木最近的一圈 ,称为内圈 ,包括地上和地下竞争影响 ;除最近一圈以外称为外圈 ,主要为地下竞争影响 .在此基础上将竞争指数分解为不同的竞争指数分量 .并以水曲柳和落叶松纯林和混交林为例 ,定量地分析了竞争影响空间内地上竞争和地下竞争 ,种内和种间竞争影响大小 .结果表明 ,纯林中两树体最近一圈内地上和地下竞争影响大于外圈的地下竞争影响 .在混交林中 ,对水曲柳来自种内竞争影响小于种间竞争影响 ,对落叶松种内竞争影响明显大于种间竞争影响 .此外 ,水曲柳以来自外圈种内的地下竞争影响为主 ,落叶松以来自内圈的地上和地下竞争影响为主 .水曲柳与落叶松混交可明显减轻水曲柳种内的竞争压力 ,落叶松可保持正常生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曲柳 落叶松 混交林 竞争指数 空间竞争
下载PDF
磷胁迫条件下落叶松幼苗对难溶性磷的利用 被引量:16
12
作者 张彦东 白尚斌 +1 位作者 刘雪峰 王政权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5期668-670,共3页
以AlPO4 为P源在温室内采用砂培的方法 ,研究了落叶松 (Larixgmelini) 2年生幼苗对难溶性P酸盐的利用状况 .结果表明 ,落叶松幼苗可以利用一定数量的AlPO4 .在供AlPO4 不接种菌根菌时 ,落叶松幼苗吸收的P可达正常供P时的 35 1%和 6 4 9... 以AlPO4 为P源在温室内采用砂培的方法 ,研究了落叶松 (Larixgmelini) 2年生幼苗对难溶性P酸盐的利用状况 .结果表明 ,落叶松幼苗可以利用一定数量的AlPO4 .在供AlPO4 不接种菌根菌时 ,落叶松幼苗吸收的P可达正常供P时的 35 1%和 6 4 9% .不同菌种对落叶松幼苗利用AlPO4 的影响不同 .接种点柄乳牛肝菌(Suillusgranulatus)时 ,落叶松幼苗对AlPO4 的利用量高于不接种的 ,此时落叶松幼苗吸P量的 2 0 %和 35 %是来自于菌根的贡献 .接种厚环乳牛肝菌 (Suillusgrevillei)时 ,落叶松幼苗对AlPO4 的利用量与不接种的相近 .在P胁迫条件下 ,落叶松幼苗的根 /冠比加大 ,落叶松以加大根生长的方式来增加P的吸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 磷胁迫 菌根 难溶磷 根际 活化利用
下载PDF
林火干扰对兴安落叶松林下植被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石亮 周梅 +4 位作者 王鼎 葛鹏 秦可珍 赵鹏武 王庆海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4-47,共4页
以寒温带大兴安岭受林火干扰的兴安落叶松林下植被为研究对象,采用植物多样性测度方法和收获法,分析火烧强度和自然恢复年限对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火烧强度的影响下,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有所降低,Shannon... 以寒温带大兴安岭受林火干扰的兴安落叶松林下植被为研究对象,采用植物多样性测度方法和收获法,分析火烧强度和自然恢复年限对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火烧强度的影响下,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有所降低,Shannon-Wiener指数表现为随林火强度呈递减趋势,Margalef指数表现出未过火区〉中度火烧迹地〉轻度火烧迹地〉重度火烧迹地的规律;火烧降低了林下植被的总生物量,主要降低的是灌木生物量;重度火烧和轻度火烧后草本生物量有所提升,但提升量不足以改变总生物量降低的趋势。在自然恢复过程中,Margalef指数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单峰变化趋势,而Pielou指数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恢复年限与植被生物量呈正相关关系,草本生物量在经过5 a恢复后逐渐达到一个稳定期,灌木生物量在1~10 a的自然恢复期内持续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烧强度 自然恢复 生物量 多样性指数 兴安落叶松
下载PDF
兴安落叶松种群格局的分形特征——关联维数 被引量:41
14
作者 马克明 祖元刚 倪红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53-358,共6页
种群格局关联维数揭示出个体空间关联的尺度变化规律,表明种群个体的空间相关程度。采用关联维数对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种群格局的研究表明,各类兴安落叶松林中兴安落叶松种群格局具有较高的关联维数(接近2),个体空间关联程度较高... 种群格局关联维数揭示出个体空间关联的尺度变化规律,表明种群个体的空间相关程度。采用关联维数对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种群格局的研究表明,各类兴安落叶松林中兴安落叶松种群格局具有较高的关联维数(接近2),个体空间关联程度较高,其次序为杜鹃-兴安落叶松林(1.746)>草类-兴安落叶松林(1.740)>越桔-兴安落叶松林(1.550)>杜香-兴安落叶松林(1.468)。兴安落叶松-白桦林中兴安落叶松种群格局的关联维数较小(<1.512,远离2),个体间关联较弱,处于劣势伴生地位。通过将各天然森林类型与兴安落叶松人工林比较显示,个体空间相关程度由高至低的次序为兴安落叶松人工林(1.762)>兴安落叶松天然林(1.626)>兴安落叶松-白桦林(1.434),揭示出兴安落叶松种群在不同森林类型中个体空间关联的尺度变化的差异。文中还对综合运用各种分形维数揭示种群格局尺度变化特征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安落叶松 种群格局 关联维数 分形特征
下载PDF
兴安落叶松老龄林落叶松林木死亡格局以及倒木对更新的影响 被引量:43
15
作者 班勇 徐化成 李湛东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5期449-454,共6页
对兴安落叶松老龄林落叶松林木死亡格局和死亡木对更新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丛桦落叶松林和杜香落叶松林的枯立木以中径木占多数 ,赤杨落叶松林主要为中、大径木 ,草类落叶松林主要是中、小径木 .落叶松枯立木主要因火烧、受压... 对兴安落叶松老龄林落叶松林木死亡格局和死亡木对更新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丛桦落叶松林和杜香落叶松林的枯立木以中径木占多数 ,赤杨落叶松林主要为中、大径木 ,草类落叶松林主要是中、小径木 .落叶松枯立木主要因火烧、受压和老死而形成 .丛桦落叶松林和赤杨落叶松林掘根倒木较多 .杜香落叶松林和草类落叶松林的倒木以风折为主 .地形、山体走向和盛行风向对树倒方向影响很大 .丛桦落叶松林倒木方向杂乱 ,赤杨落叶松林林木均向东倒下 ,杜香落叶松林和草类落叶松林的掘根木分别向南、东北方倒下 ,两者的风折木倒向随机性较大 .草类落叶松和赤杨落叶松老龄林内 ,倒木更新为 1 8和 40株·m- 2 ,远远高于矿物土基质上 2株·m- 2 的水平 .丛桦落叶松林内倒木和林地上更新均相当好 ,约为 2 8株·m- 2 .杜香落叶松林倒木更新效果不突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安落叶松 老龄林 枯立木和倒木 更新
下载PDF
低磷胁迫对落叶松幼苗生长及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8
16
作者 陈永亮 李修岭 周晓燕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6-50,共5页
以磷充足的完全营养液为对照,研究了低磷胁迫对落叶松幼苗生长、磷吸收及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APA)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磷胁迫下幼苗的平均单株干重净增量较对照显著降低(P〈0.05),仅为对照的20.5%-26.3%.而苗木的根冠比(R/... 以磷充足的完全营养液为对照,研究了低磷胁迫对落叶松幼苗生长、磷吸收及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APA)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磷胁迫下幼苗的平均单株干重净增量较对照显著降低(P〈0.05),仅为对照的20.5%-26.3%.而苗木的根冠比(R/S)较对照明显增加,可能是落叶松幼苗在低磷胁迫时为增加磷吸收而在形态上主动采取的一种适应性机制.低磷胁迫下苗木叶磷浓度与单株苗木磷含量均较对照显著降低(P〈0.05),单株苗木磷含量为对照的35.38%~54.25%.低磷胁迫下,幼苗根组织内酸性磷酸酶活性与根系分泌的酸性磷酸酶活性均表现出增加,分别为对照的1.06~1.32倍和1.81~2.10倍.根系分泌的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磷胁迫 生长 磷含量 酸性磷酸酶活性 落叶松
下载PDF
兴安落叶松原始林林木空间格局的研究 被引量:54
17
作者 徐化成 范兆飞 王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55-160,共6页
本文采用格局分析、相关分析的方法,结合样地立木定位图研究了不同年龄结构类型的兴安落叶松种群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该种群具有明显的聚集分布特点。在格局分析图上,中年世代有2-3个均方峰,峰值多位于区组大小为8m ̄2和3... 本文采用格局分析、相关分析的方法,结合样地立木定位图研究了不同年龄结构类型的兴安落叶松种群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该种群具有明显的聚集分布特点。在格局分析图上,中年世代有2-3个均方峰,峰值多位于区组大小为8m ̄2和32m ̄2处;成年世代仅具一个均方峰,峰值多位于区组大小为16m ̄2和32m ̄2处;老年世代均方峰不明显或仅在区组大小为128m ̄2处有一个均方峰。不同世代在空间上也呈现明显的镶嵌特点。这种聚集、镶嵌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干扰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安落叶松 空间格局 种群
下载PDF
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兴安落叶松种群世代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邱扬 李湛东 +2 位作者 张玉钧 徐化成 于汝元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22,共8页
在景观火干扰历史研究的基础上 ,研究了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原始林兴安落叶松种群的世代结构及其与火干扰、立地条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兴安落叶松种群基于世代数的世代结构类型丰富 ,从 1代型到6代型都有 ,空间分布呈斑块镶嵌状。以 ... 在景观火干扰历史研究的基础上 ,研究了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原始林兴安落叶松种群的世代结构及其与火干扰、立地条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兴安落叶松种群基于世代数的世代结构类型丰富 ,从 1代型到6代型都有 ,空间分布呈斑块镶嵌状。以 3代型与 4代型为主要类型 ,空间分布集中 ,其它类型的世代结构空间异质性较高。世代数受火干扰频率、火干扰强度及两者的综合影响 ,相对来说以火干扰强度的影响更为显著。低频或高强类的火干扰易造成种群的世代数减少 ;高频或低强类的火干扰易造成世代数增多。世代数还随林型组类型而变化 ,溪旁林组 >赤杨林组 >杜香林组。兴安落叶松种群基于火干扰的世代结构类型也很丰富 ,存在 3大类、6亚类和 12小类 ,空间分布呈斑块镶嵌状。其中以更新优势火前劣势型和火前优势更新劣势型为主要类型 ,空间分布较聚集 ,其它类型的空间异质性较高。这种世代结构也受火干扰频率、火干扰强度及两者的综合影响 ,其中火干扰频率主要对种群的优势世代起着扶持作用 ,而火干扰强度则主要对劣势世代起着制约作用。低频或高强火烧地上 ,世代结构为更新优势火前劣势型 ,中频或中强类火烧地上为更新优势火后劣势型 ,高频或低强火烧地上为火前优势火后劣势型。世代结构还随立地条件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北部地区 原始林 兴安落叶松 种群结构 世代结构
下载PDF
间伐对兴安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6
19
作者 董希斌 李耀翔 姜立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6-18,共3页
研究并分析了间伐前后及不同间伐强度林分结构的变化.利用三参数韦布尔函数模拟林分胸径分布.通过其参数的变化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以小径木为间伐对象的间伐作业对林分胸径分布有正面影响:对于林木单株生长.以中度间伐效果最好。
关键词 抚育间伐 林分结构 落叶松 直径分布
下载PDF
3种落叶松幼苗对CO_2升高的光合生理响应 被引量:13
20
作者 毛子军 赵溪竹 +1 位作者 刘林馨 姜海凤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17-323,共7页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研究CO2升高对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Herry.),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Carr.)和兴安落叶松(LarixgmeliniRupr.)当年生和1年生幼苗的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O2升高使3种落叶松光饱和光合速...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研究CO2升高对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Herry.),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Carr.)和兴安落叶松(LarixgmeliniRupr.)当年生和1年生幼苗的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O2升高使3种落叶松光饱和光合速率(Pmax)和呼吸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长白落叶松当年生和1年生幼苗Pmax分别比对照提高了91%和83%,日本落叶松当年生和1年生幼苗Pmax分别比对照提高了71%和94%,而兴安落叶松当年生和1年生幼苗Pmax分别比对照提高了32%和106%。除兴安落叶松外,CO2升高使所有落叶松当年生幼苗的光补偿点(LCP)下降,说明当年生幼苗对CO2浓度升高的反应更敏感。CO2升高使日本落叶松当年生和1年生幼苗光饱和点(LSP)都升高,反映了其光合作用提高的潜力较大。CO2升高条件下,除1年生兴安落叶松外,其他处理的落叶松最大量子效率(AQYmax)均增加。比较分析表明,在未来大气CO2浓度升高条件下,日本落叶松的生长潜能可能最大,具有较强的生态优势,长白落叶松次之,兴安落叶松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落叶松 日本落叶松 兴安落叶松 光合作用 CO2升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