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Ni0.8Co0.15Al0.05O2(NCA)正极材料的磷酸表面改性
1
作者 徐志彬 李杨 +1 位作者 桑林 丁飞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2-67,共6页
针对新一代空间型号产品对储能电源提出的更高需求,提出采用表面改性的方法提升LiNi0.8Co0.15Al0.05O2(NCA)正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循环稳定性。通过采用磷酸(H3PO4)对NCA正极材料进行表面处理,H3PO4会与NCA颗粒表面的含锂碱性物质发... 针对新一代空间型号产品对储能电源提出的更高需求,提出采用表面改性的方法提升LiNi0.8Co0.15Al0.05O2(NCA)正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循环稳定性。通过采用磷酸(H3PO4)对NCA正极材料进行表面处理,H3PO4会与NCA颗粒表面的含锂碱性物质发生反应,从而在NCA颗粒表面生成稳定且导电性良好的Li3PO4界面层。循环以及阻抗测试结果表明,经H3PO4表面处理的NCA材料组装电池循环50次后电池容量为170.5 mA·h/g,容量保持率达到94%以上,界面阻抗得到抑制。H3PO4表面处理有效抑制了NCA颗粒表面碱性残留对电化学性能的不良影响,提升了界面稳定性,获得了更好的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 lini0.8co0.15al0.05o2 表面处理 电化学性能 空间储能电源
下载PDF
Mg^2+和F-共掺杂提高LiNi0.8Co0.15Al0.05O2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2
2
作者 肖和 张文展 +1 位作者 邱小林 陆志香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90-895,共6页
采用传统固相法对锂离子电池富镍系LiNi0.8Co0.15Al0.05O2正极材料进行了Mg^2+和F^-共掺杂改性研究,借助X射线衍射(XRD)、XRD数据精修、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循环伏安曲线(CV)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等手段探究Mg^2+和... 采用传统固相法对锂离子电池富镍系LiNi0.8Co0.15Al0.05O2正极材料进行了Mg^2+和F^-共掺杂改性研究,借助X射线衍射(XRD)、XRD数据精修、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循环伏安曲线(CV)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等手段探究Mg^2+和F^-共掺杂对材料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物理测试表明,Mg^2+和F^-共掺杂后正极材料仍保持α-NaFeO2结构,无杂质生成,且共掺杂后正极材料晶胞参数增大,离子混排程度降低,这有利于Li+在晶格中的脱嵌迁移。此外,共掺杂后正极材料的微观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电化学性能表明,Mg^2+和F^-共掺杂样品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1 C倍率下循环200圈后,放电比容量仍保持有144.1 mAh·g^-1,容量保持率高达83.1%。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归因于Mg^2+和F^-稳定了材料的晶体结构,减少了材料极化,抑制了电池电荷转移阻抗的增加。本工作的开展为其他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性能提升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ni0.8co0.15al0.05o2 共掺杂
下载PDF
La^3+掺杂对LiNi0.8Co0.15Al0.05O2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杨金猛 程波明 钟盛文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20年第4期106-112,共7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添加了La^3+的LiNi0.8Co0.15Al0.05O2正极材料,通过XPS、X射线分析仪、扫描电镜、电化学工作站、电池充放电测试系统详细地探讨了不同添加量的La^3+对材料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与无添加的LiNi0.8C...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添加了La^3+的LiNi0.8Co0.15Al0.05O2正极材料,通过XPS、X射线分析仪、扫描电镜、电化学工作站、电池充放电测试系统详细地探讨了不同添加量的La^3+对材料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与无添加的LiNi0.8Co0.15Al0.05O2正极材料比较,添加了La^3+的材料一次颗粒尺寸更大,球形度更好且材料的电极Rsf+Rct阻抗均显示有所降低;当添加x=0.01时,材料的大电流循环稳定性得到了较大提升,1 C条件下经过100次循环后,添加La^3+材料容量保持率为75.81%,而未添加材料容量保持率只有49.57%;添加了La3+材料制得的电池在0.5、1、5 C倍率下的放电比容量也要明显高于无添加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ni0.8co0.15al0.05o2 La3+掺杂
下载PDF
热处理温度对TiO2包覆LiNi0.8Co0.15Al0.05O2的电化学性能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伟伟 姚路 +2 位作者 丰勇 郭玉娣 席国喜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170-8177,共8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镍基正极材料LiNi0.8Co0.15Al0.05O2(LNCA),通过浸渍-水解法在LNCA表面包覆了1%的TiO2,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1%TiO2@LiNi0.8Co0.15Al0.05O2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电化学工作站和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镍基正极材料LiNi0.8Co0.15Al0.05O2(LNCA),通过浸渍-水解法在LNCA表面包覆了1%的TiO2,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1%TiO2@LiNi0.8Co0.15Al0.05O2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电化学工作站和电池测试仪等对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提高热处理温度,可以使样品表面的包覆层均匀致密,但750℃热处理样品的阳离子混排程度有所增加;TiO2表面包覆并热处理后提高了材料的热稳定性能,有利于提高样品在大倍率放电时的循环性能,热处理温度为650℃时具有最佳的电化学性能。当包覆层为TiO2和Li2TiO3混合物时,对循环性能的改善能力优于包覆层为单纯的TiO2或Li2Ti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TIO2 包覆 lini0.8co0.15al0.05o2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LiNi0.8Co0.15Al0.05O2正极材料的电化学与热稳定性改善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婧霞 赵煜娟 +2 位作者 金玉红 吕志 徐涛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584-1587,1600,共5页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8Co0.15Al0.05O2(NCA)面临着成本和安全稳定性挑战,为了降低成本,提高NCA的电化学与热稳定性能,加入LiMn2O4(LMO)和LiFePO4(LFP)制备成混合正极材料LMO/LFP/NCA。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表征了材料...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8Co0.15Al0.05O2(NCA)面临着成本和安全稳定性挑战,为了降低成本,提高NCA的电化学与热稳定性能,加入LiMn2O4(LMO)和LiFePO4(LFP)制备成混合正极材料LMO/LFP/NCA。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表征了材料的结构和形貌,采用恒流充放电和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电化学性能,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了热稳定性。结果表明:简单物理混合后,NCA颗粒形貌保持完整,小颗粒的LMO和LFP材料均匀地分散在NCA二次颗粒表面和NCA颗粒之间的空隙中。所制备的混合正极材料LMO/LFP/NCA在45℃下循环50圈容量保持率为81.2%,明显优于单组分NCA材料(70.3%),热稳定性提高了16℃。说明LMO和LFP的加入,可以改善NCA正极材料的循环性能与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ni0.8co0.15al0.05o2 热稳定性 循环稳定性 低成本
下载PDF
In situ X-ray diffraction and thermal analysis of LiNi0.8Co0.15Al0.05O2 synthesized via co-precipitation method 被引量:2
6
作者 Na Zhang Xiaoyu Zhang +7 位作者 Erbo Shi Shiyong Zhao Kezhu Jiang Di Wang Pengfei Wang Shaohua Guo Ping He Haoshen Zhou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6期1655-1660,共6页
LiNi_(0.8)Co_(0.15)Al_(0.05)O_2(NCA) material is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with a modified co-precipitation method,in which NH_3·H_2O and EDTA are used as two chelating agents. The obtained LiNi_(0.8)Co_(0.15)Al_(... LiNi_(0.8)Co_(0.15)Al_(0.05)O_2(NCA) material is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with a modified co-precipitation method,in which NH_3·H_2O and EDTA are used as two chelating agents. The obtained LiNi_(0.8)Co_(0.15)Al_(0.05)O_2 material has well-defined layered structure and uniform element distribution, which reveals an enhance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with a capacity retention of 97.9% after 100 cycles at 0.2 C, and reduced thermal runaway from the isothermal calorimetry test. In situ X-ray diffraction(XRD) was employed to capture the structural changes during the charge–discharge process. The reversible evolutions of lattice parameters(a, b, c, and V) further verify the structural s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i0.8co0.15al0.05o2 CO-PRECIPITATION Isothermal calorimetry In situ X-ray diffraction
下载PDF
LiZr2(PO4)3包覆LiNi0.8Co0.15Al0.05O2的制备与改性研究
7
作者 张秋歌 丁举宣 杜一博 《安徽化工》 CAS 2020年第3期51-54,59,共5页
锂/镍阳离子混排、表面副反应等问题限制高镍系三元正极材料的发展和应用。表面包覆是一种有效改善电化学性能的一种方法,首先通过共沉淀技术合成Ni0.8Co0.15Al0.05(OH)2前驱体,然后在其表面成功包覆一层LiZr2(PO4)3,最后在氧气气氛下... 锂/镍阳离子混排、表面副反应等问题限制高镍系三元正极材料的发展和应用。表面包覆是一种有效改善电化学性能的一种方法,首先通过共沉淀技术合成Ni0.8Co0.15Al0.05(OH)2前驱体,然后在其表面成功包覆一层LiZr2(PO4)3,最后在氧气气氛下烧结得到最终产物。采用FESEM、XRD等手段分析样品物相成分和组成,发现包覆前后样品都具有典型的α-NaFeO2层状结构。对材料进行循环性能测试,在2.8~4.3 V电压窗口下0.2 C活化3次,然后0.5 C电流密度下循环,发现改性后样品的循环稳定性得到明显提升,0.5 C循环400圈后容量保持率由原来的46.88%提升到58.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ni0.8co0.15al0.05o2 表面包覆 LiZr2(PO4)3
下载PDF
LiNi0.8Co0.15Al0.05O2(NCA)三元正极材料氧化物包覆改性研究进展
8
作者 秦存鹏 刘嘉怡 +3 位作者 谭小华 张从政 蒋海荣 廖折军 《电池工业》 CAS 2019年第6期327-334,共8页
高镍LiNi0.8Co0.15Al0.05O2因其具有理论比容量高、稳定性好,对环境友好等优势而成为一种非常有前景的三元正极材料。但较高的镍含量更容易造成阳离子混排、相变导致热稳定性降低、材料表面具有高的反应活性和容易在材料表面产生微裂纹... 高镍LiNi0.8Co0.15Al0.05O2因其具有理论比容量高、稳定性好,对环境友好等优势而成为一种非常有前景的三元正极材料。但较高的镍含量更容易造成阳离子混排、相变导致热稳定性降低、材料表面具有高的反应活性和容易在材料表面产生微裂纹,致使材料稳定性和循环性能随之降低,严重制约了其商业化应用,因而需要采取一定措施提高其稳定性。氧化物对其进行表面包覆改性可显著改善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减轻与电解液的副反应并提高充放电状态下的热稳定性。本文综述了氧化物对三元材料改性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i0.8co0.15al0.05o2 三元正极材料 包覆改性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LiNi0.8Co0.15Al0.05O2正极材料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郑双双 马立彬 刘艳侠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5-231,共7页
镍钴铝酸锂(LiNi0.8Co0.15Al0.05O2,NCA)因具有高能量密度、高性价比等优点,被视为最具发展潜力的动力锂电池正极材料.但NCA在使用过程中安全性、循环稳定性、高温性能较差,需要通过离子掺杂、表面包覆等方式改性,以改善材料的电化学... 镍钴铝酸锂(LiNi0.8Co0.15Al0.05O2,NCA)因具有高能量密度、高性价比等优点,被视为最具发展潜力的动力锂电池正极材料.但NCA在使用过程中安全性、循环稳定性、高温性能较差,需要通过离子掺杂、表面包覆等方式改性,以改善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本工作对NCA的改性研究进行总结,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i0.8co0.15al0.05o2 正极材料 表面包覆 离子掺杂 锂离子电池
原文传递
加压氧化法制备LiNi_(0.8)Co_(0.15)Al_(0.05)O_2正极材料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刘万民 胡国荣 +4 位作者 彭忠东 杜柯 曹雁冰 刘强 黄金龙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3-140,共8页
以控制结晶法合成的球形Ni0.8Co0.15Al0.05(OH)2.05为前驱体,采用加压氧化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8Co0.15Ak0.05O2。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等方法对该材料的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进行... 以控制结晶法合成的球形Ni0.8Co0.15Al0.05(OH)2.05为前驱体,采用加压氧化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8Co0.15Ak0.05O2。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等方法对该材料的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考察氢氧化锂与前驱体物质的量之比(锂配比)、在煅烧过程中的压力、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LiNi0.8Co0.15Ak0.05O2材料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锂配比为1.02时,在0.4MPa氧气压力下,于700℃煅烧10h制备的材料具有最完善的结构和最好的电化学性能;在2.8-4.3v电压范围内,以0.2C进行充放电,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90.1mA·h/g,5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0.2%,同时显示出良好的倍率性能和高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ni0.8co0.15al0.05o2 加压氧化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LiFePO_4/LiNi_(0.8)Co_(0.15)Al_(0.05)O_2混合正极材料的电化学热稳定性能 被引量:8
11
作者 朱蕾 贾荻 +3 位作者 俞超 吴勇民 吴晓萌 汤卫平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2016年第4期478-485,共8页
为了改善LiNi_(0.8)Co_(0.15)Al_(0.05)O_2正极材料的电化学热稳定性能,加入LiFePO_4共混制成了LiFePO_4/LiNi_(0.8)Co_(0.15)Al_(0.05)O_2锂离子电池用混合正极材料。使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结构和形貌,测试了... 为了改善LiNi_(0.8)Co_(0.15)Al_(0.05)O_2正极材料的电化学热稳定性能,加入LiFePO_4共混制成了LiFePO_4/LiNi_(0.8)Co_(0.15)Al_(0.05)O_2锂离子电池用混合正极材料。使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结构和形貌,测试了电化学性能。结果显示,简单球磨的混合LiFePO_4/LiNi_(0.8)Co_(0.15)Al_(0.05)O_2正极材料中,纳米LiFePO_4粒子包覆在LiNi_(0.8)Co_(0.15)Al_(0.05)O_2粒子表面提高了混合正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电化学稳定性和结构稳定性。LiFePO_4/LiNi_(0.8)Co_(0.15)Al_(0.05)O_2混合正极材料在50℃下循环100周容量保持率为82.0%,明显地优于单一LiNi_(0.8)Co_(0.15)Al_(0.05)O_2材料的7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i0.8co0.15al0.05o2 LIFEPO4 混合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热稳定性
下载PDF
石墨烯修饰改性制备锂离子电池LiFePO_4/LiNi_(0.8)Co_(0.15)Al_(0.05)O_2复合正极材料及其性能 被引量:6
12
作者 朱蕾 贾荻 +4 位作者 陈俊超 江小标 吴勇民 彭路明 汤卫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501-1510,共10页
采用两步干混-球磨方法制备了石墨烯掺杂改性的锂离子电池LiFePO_4/LiNi_(0.8)Co_(0.15)Al_(0.05)O_2复合正极材料,实现LiNi_(0.8)Co_(0.15)Al_(0.05)O_2材料的高容量和高安全性。借助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 采用两步干混-球磨方法制备了石墨烯掺杂改性的锂离子电池LiFePO_4/LiNi_(0.8)Co_(0.15)Al_(0.05)O_2复合正极材料,实现LiNi_(0.8)Co_(0.15)Al_(0.05)O_2材料的高容量和高安全性。借助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以及电化学测试等表征手段对材料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石墨烯的存在实现了Li Fe PO4材料在LiNi_(0.8)Co_(0.15)Al_(0.05)O_2材料表面的完全包覆,形成致密的包覆层,进一步抑制LiNi_(0.8)Co_(0.15)Al_(0.05)O_2与电解液之间的副反应,提高活性材料利用率和循环性能。三者之间构成导电网络,加快电子渗透和传输,提高倍率性能。Li Fe PO4质量分数为20%的Li Fe PO4-Graphene/LiNi_(0.8)Co_(0.15)Al_(0.05)O_2样品具有最佳的容量性能和长循环性能,0.1C时放电容量达到202.5 m Ah·g^(-1),3C时放电容量仍然可保持在160.5 m Ah·g^(-1)。50℃在2.8~4.3 V,0.5C下循环1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1.9%,优于LiNi_(0.8)Co_(0.15)Al_(0.05)O_2和LiFePO_4/LiNi_(0.8)Co_(0.15)Al_(0.05)O_2样品的72.9%和8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ni0.8co0.15al0.05o2 LIFEPO4 石墨烯
下载PDF
电解液对LiNi_(0.8)Co_(0.15)Al_(0.05)O_2/石墨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程广玉 顾洪汇 +1 位作者 高蕾 王可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7-90,共4页
选用LiNi_(0.8)Co_(0.15)Al_(0.05)O_2(NCA)/石墨体系,LiPF_6浓度分别为1.25 mol/L和1.30 mol/L的电解液,研制额定容量为4.5 Ah的功率型软包装锂离子电池。使用Li PF6浓度为1.25 mol/L、添加二氟苯酸硼酸锂电解液的电池,功率性能及循环... 选用LiNi_(0.8)Co_(0.15)Al_(0.05)O_2(NCA)/石墨体系,LiPF_6浓度分别为1.25 mol/L和1.30 mol/L的电解液,研制额定容量为4.5 Ah的功率型软包装锂离子电池。使用Li PF6浓度为1.25 mol/L、添加二氟苯酸硼酸锂电解液的电池,功率性能及循环性能较好,250 A(约55 C)放电容量为3.998 Ah,可达到5 A放电容量的85%,平均比功率为4 328 W/kg,500 A脉冲放电2 s实验的瞬时比功率达到8 700 W/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 lini0.8co0.15al0.05o2(NCA) 电解液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对LiNi_(0.8)Co_(0.15)Al_(0.05)O_2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范广新 刘泽萍 +1 位作者 闻寅 刘宝忠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49-755,共7页
用硅烷偶联剂加热分解的简便方法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0.8)Co_(0.15)Al_(0.05)O_2(NCA)的表面进行处理,利用XRD结合Rietveld精修、SEM、TEM、DSC、EIS和恒流充放电等方法对材料进行表征。结果显示,硅烷偶联剂经450℃加热分解后得... 用硅烷偶联剂加热分解的简便方法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0.8)Co_(0.15)Al_(0.05)O_2(NCA)的表面进行处理,利用XRD结合Rietveld精修、SEM、TEM、DSC、EIS和恒流充放电等方法对材料进行表征。结果显示,硅烷偶联剂经450℃加热分解后得到的非晶态Si O2均匀包覆在材料表面,包覆不改变NCA的晶体结构,但明显改善了材料性能。在60℃环境中,0.2C、1C下包覆材料(简写为a-NCA)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76.4、158.9 m Ah·g-1,高于NCA的174.2、153.8 m Ah·g-1;50周循环后a-NCA的容量保持率为91.4%,远高于NCA的86.5%;同时,经包覆后材料的热稳定性大幅度提高。其原因是包覆层抑制了NCA在循环过程中与电解液发生副反应,有效降低了离子迁移的界面膜电阻,并抑制了晶体结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i0.8co0.15al0.05o2 硅烷偶联剂 包覆 电化学性能 热稳定性
下载PDF
洗涤和热处理对LiNi_(0.8)Co_(0.15)Al_(0.05)O_2正极材料结构和电化学充放电性能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荐 陈宝荣 周宏明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73-778,共6页
用去离子水将原始的LiNi_(0.8)Co_(0.15)Al_(0.05)O_2正极材料进行洗涤并分别在不同温度下处理相同的时间,讨论了LiNi_(0.8)Co_(0.15)Al_(0.05)O_2正极材料结构、形貌以及电化学充放电性能的变化,同时探讨了洗涤和热处理对材料结构、电... 用去离子水将原始的LiNi_(0.8)Co_(0.15)Al_(0.05)O_2正极材料进行洗涤并分别在不同温度下处理相同的时间,讨论了LiNi_(0.8)Co_(0.15)Al_(0.05)O_2正极材料结构、形貌以及电化学充放电性能的变化,同时探讨了洗涤和热处理对材料结构、电化学充放电性能以及倍率性能影响的机理。XRD分析表明:在洗涤和热处理之后,LiNi_(0.8)Co_(0.15)Al_(0.05)O_2正极材料的I(003)/I(104)比值以及晶胞体积均有变小;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在洗涤和热处理之后,LiNi_(0.8)Co_(0.15)Al_(0.05)O_2正极材料中形成了碳酸锂、镍化合物杂质及其相关变化。同时对洗涤和热处理前后LiNi_(0.8)Co_(0.15)Al_(0.05)O_2正极材料容量和倍率性能进行测试。容量测试结果表明:原始样品以及处理后样品在30圈循环之后容量保持率分别为88.87%、87.21%、85.43%和87.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i0.8co0.15al0.05o2正极材料 洗涤和热处理 充放电 容量
下载PDF
以α型氢氧化物前驱体制备LiNi_(0.8)Co_(0.15)Al_(0.05)O_2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7
16
作者 陈勃涛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0-196,共7页
本文采用球形Al/Co部分取代α型Ni(OH)2为前驱体成功制备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8Co0.15Al0.05O2。首先采用氢氧化钠与碳酸钠为沉淀剂合成出Al/Co部分取代α型Ni(OH)2,然后将之与LiOH·H2O混合,最后在氧气气氛中不同温度下热处... 本文采用球形Al/Co部分取代α型Ni(OH)2为前驱体成功制备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8Co0.15Al0.05O2。首先采用氢氧化钠与碳酸钠为沉淀剂合成出Al/Co部分取代α型Ni(OH)2,然后将之与LiOH·H2O混合,最后在氧气气氛中不同温度下热处理8h,即可得到球形LiNi0.8Co0.15Al0.05O2材料。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LiNi0.8Co0.15Al0.05O2材料为α-NaFeO2相。扫描电镜结果表明,材料颗粒形貌为球形。热重分析结果表明合成LiNi0.8Co0.15Al0.05O2的主反应温度在700~750℃之间。振实密度测试结果表明,750℃下制备的LiNi0.8Co0.15Al0.05O2材料可达2.2g·cm-3。恒流充放电结果表明,该材料在0.5mA·cm-2电流密度下,在3.0~4.3V间的首次充电容量可达210.3mAh·g-1,首次放电容量为179.7mAh·g-1,充放电效率为85.4%。与采用以β-Ni0.85Co0.15(OH)2为前驱体合成的LiNi0.85Co0.15O2和Al掺杂的LiNi0.8Co0.15Al0.05O2相比,尽管其首次放电容量与放电效率都有所降低,但循环性能有所提高,50周期后容量仍为初始容量的89.5%。研究表明,以球形Al/Co部分取代α型Ni(OH)2作为前驱体为球形氧化镍钴铝锂材料的制备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ni0.8co0.15al0.05o2正极材料 球形α型氢氧化物 前驱体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LiNi_(0.8)Co_(0.15)Al_(0.05)O_2的制备及Li_3PO_4的表面包覆改性研究
17
作者 许国峰 李文升 樊勇利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43-1346,共4页
通过改进前驱体共沉淀工艺,促使Ni^(2+)、Co^(2+)和Al^(3+)的反应历程都包括络合和沉淀两种平衡,得到均质前驱体Ni_(0.8)Co_(0.15)Al_(0.05)(OH)_(2.05);通过在LiNi_(0.8)Co_(0.15)Al_(0.05)O_2表面包覆质量分数1%Li_3PO_4,材料的循环... 通过改进前驱体共沉淀工艺,促使Ni^(2+)、Co^(2+)和Al^(3+)的反应历程都包括络合和沉淀两种平衡,得到均质前驱体Ni_(0.8)Co_(0.15)Al_(0.05)(OH)_(2.05);通过在LiNi_(0.8)Co_(0.15)Al_(0.05)O_2表面包覆质量分数1%Li_3PO_4,材料的循环性能得到较大改善,尤其是60℃下的高温循环性能,1 C循环50次后依然有88.4%的容量保持率;同时材料的倍率性能也得到较大改善,5 C/1 C>85%;制备与改性方法适合商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i0.8co0.15al0.05o2 制备 Li3PO4 包覆
下载PDF
煅烧温度对溶胶-凝胶法合成LiNi_(0.8)Co_(0.15)Al_(0.05)O_2正极材料物相结构的影响
18
作者 何冀川 杨小龙 +2 位作者 周天明 喻国强 刘树信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9-122,共4页
以硝酸锂、硝酸镍、硝酸钴、硝酸铝和柠檬酸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镍钴铝三元(LiNi_(0.8)Co_(0.15)Al_(0.05)O_2)正极材料前驱体,经热处理后得到LiNi_(0.8)Co_(0.15)Al_(0.05)O_2正极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正... 以硝酸锂、硝酸镍、硝酸钴、硝酸铝和柠檬酸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镍钴铝三元(LiNi_(0.8)Co_(0.15)Al_(0.05)O_2)正极材料前驱体,经热处理后得到LiNi_(0.8)Co_(0.15)Al_(0.05)O_2正极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正极材料进行了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正极材料的颗粒更为均匀,分散性良好,晶体杂相减少。当煅烧温度升高至700℃及以上时得到了α-NaFeO_2型层状结构的LiNi_(0.8)Co_(0.15)Al_(0.05)O_2正极材料。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LiNi_(0.8)Co_(0.15)Al_(0.05)O_2正极材料中的杂质相逐渐减少,纯度不断提高,层状结构性能不断改善,结晶度逐渐提高,锂离子嵌入与脱出通道畅通,材料的晶粒尺寸不断增大。当煅烧温度为800℃时,正极材料的层状结构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lini0.8co0.15al0.05o2正极材料 煅烧温度 物相结构
原文传递
多孔镍钴铝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董少强 谢正伟 +2 位作者 李想 汪沣 瞿美臻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603-1604,1638,共3页
LiNi0.8Co0.15Al0.05O2作为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因容量高、循环性能好等优点而备受关注,但较低的倍率性能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利用共沉淀法,在制备镍钴铝前驱体的过程中加入了一定量的碳纳米管分散液,在混锂高温焙烧过程中将碳纳... LiNi0.8Co0.15Al0.05O2作为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因容量高、循环性能好等优点而备受关注,但较低的倍率性能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利用共沉淀法,在制备镍钴铝前驱体的过程中加入了一定量的碳纳米管分散液,在混锂高温焙烧过程中将碳纳米管部分除去,通过对材料进行扫描电镜(SEM)、算比表面积(BET)和能量散射光谱(EDS)等测试发现,碳纳米管的烧除在材料颗粒中留下了一定量的孔洞,同时在颗粒的内部还残留了一定量的碳纳米管。充放电测试显示,在5C下的放电比容量提升了14.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i0.8co0.15al0.05o2 正极材料 多孔 碳纳米管
下载PDF
不同铝源制备LiNi_(0.8)Co_(0.15)Al_(0.05)O_2正极材料及电化学性能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陶伟 吴金花 +2 位作者 王燕 向明武 刘恒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48-1052,共5页
采用共沉淀-高温固相法在氧气气氛下合成球形Li Ni0.8Co0.15Al0.05O2正极材料。通过XRD、SEM、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和交流阻抗测试等手段分析了氧化铝、氢氧化铝和异丙醇铝三种铝源对合成材料的结构、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共沉淀-高温固相法在氧气气氛下合成球形Li Ni0.8Co0.15Al0.05O2正极材料。通过XRD、SEM、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和交流阻抗测试等手段分析了氧化铝、氢氧化铝和异丙醇铝三种铝源对合成材料的结构、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三种不同铝源所合成的正极材料均具有良好的层状结构。用异丙醇铝合成的正极材料具有最小的一次颗粒,球型度较好,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0.2 C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89.22 m Ah/g,5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84.2%。然后,通过EIS测试分析了不同铝源对合成材料性能影响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ni0.8co0.15al0.05o2 共沉淀-高温固相法 铝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