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穿山甲华南亚种(Manis pentadactyla aurita)仔兽出生记录 被引量:13
1
作者 吴诗宝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第1期40-42,共3页
本文首次报道了中国穿山甲华南亚种仔兽出生的记录,测量了仔兽的躯体及体重,讨论了中国穿山甲华南亚种的发情交配季节,妊娠期、产仔期、胎仔数。
关键词 穿山甲 繁殖 妊娠期 中国穿山甲 华南亚种
下载PDF
中国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肾脏的形态与组织结构
2
作者 谭超 刘进辉 +3 位作者 王水莲 朱开明 姜卫星 任朝钰 《经济动物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41-43,共3页
为探讨中国穿山甲肾脏的大体解剖和组织结构,掌握其生理功能,为其人工饲养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常规大体解剖方法和苏木精-伊红(H-E)染色技术对穿山甲肾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穿山甲肾脏呈浅棕红色,为表面光滑的多乳头肾,其平均纵径(44... 为探讨中国穿山甲肾脏的大体解剖和组织结构,掌握其生理功能,为其人工饲养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常规大体解剖方法和苏木精-伊红(H-E)染色技术对穿山甲肾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穿山甲肾脏呈浅棕红色,为表面光滑的多乳头肾,其平均纵径(44.00±0.34)mm,平均横径(26.00±0.87)mm,单肾平均重(20.00±0.33)g;肾被膜为双层的纤维膜,相对于豪猪中国穿山甲肾实质中肾小体数量少而且小,肾血管球较小而肾小囊腔相对较大,肾小管数量相对较多。中国穿山甲的肾属低等哺乳动物肾,其肾血管球过滤形成原尿的功能较低而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作用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穿山甲 肾脏 显微结构
下载PDF
A Review of the Ecology and Biology of Chinese Pangolin(Manis pentadactyla)
3
作者 Jingyu YU Jianjun PENG +2 位作者 Jun ZENG Xilin YIN Jing ZHU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5年第12期2770-2773,共4页
Chinese pangolin(Manis pentadactyla) has important value in Chinese medicine,economy and ecology.At present,Chinese pangolin is about to go extinct due to over hunting and habitat destruction,which has caused a dramat... Chinese pangolin(Manis pentadactyla) has important value in Chinese medicine,economy and ecology.At present,Chinese pangolin is about to go extinct due to over hunting and habitat destruction,which has caused a dramatic decline in the wild population.Breeding Chinese pangolin in captivity is very difficult and has not succeeded yet.This paper is to review the wild population,habitat,foraging,activity rhythm,breeding and physiology of Chinese pangolin.It provides theoretical basis of ecology and biology for the protection and artificial domestication of Chinese pangolin.Meanwhile,given the demands of protection,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are sugges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线 服务 迁移
下载PDF
利用红外相机监测中华穿山甲出入洞穴完整事件的影响因素探究
4
作者 张玉林 窦红亮 +3 位作者 孙松 杨锦圳 向左甫 华彦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1-37,共7页
红外相机陷阱技术被公认为是当前野生动物调查监测与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利用红外相机监测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出入洞穴事件有利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其行为生态,然而实践中却经常发生仅监拍到出洞或入洞的不完整事件。为探索... 红外相机陷阱技术被公认为是当前野生动物调查监测与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利用红外相机监测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出入洞穴事件有利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其行为生态,然而实践中却经常发生仅监拍到出洞或入洞的不完整事件。为探索穿山甲漏拍原因,提高拍摄成功率,2019年10月—2021年5月在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彭寨林区与惠州市惠东县乌禽嶂林区,共布设172台红外相机对中华穿山甲活动洞穴进行长期监测,结果表明:累计69台红外相机捕捉到866段中华穿山甲活动影像,拍摄到进洞、出洞共计183次,其中完整记录到中华穿山甲进洞和出洞的事件118次,漏拍率为35.5%。采用广义相加混合模型(GAMM)对红外相机漏拍事件影响因子的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漏拍的主要因素为相机与洞穴的水平距离。考虑到存在进洞和出洞事件均未获得的可能性,调查中的实际漏拍率可能更高。建议利用红外相机对中华穿山甲洞穴进行监测时,相机与洞口的距离150 cm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穿山甲 红外相机陷阱技术 野外监测 洞穴
下载PDF
中华穿山甲的研究及保护现状 被引量:22
5
作者 胡诗佳 彭建军 +3 位作者 于冬梅 王利利 辛翠娜 张宇姝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73-675,共3页
通过查阅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研究的文献,从形态分类学、生态学、遗传学几方面综述了中华穿山甲的研究现状。结合当前中华穿山甲的研究状况,建议应加强和深入其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工作,以此来澄清其分类地位问题,提供其资源保... 通过查阅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研究的文献,从形态分类学、生态学、遗传学几方面综述了中华穿山甲的研究现状。结合当前中华穿山甲的研究状况,建议应加强和深入其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工作,以此来澄清其分类地位问题,提供其资源保护的有效的科学理论依据和解决其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矛盾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穿山甲 研究 保护现状
下载PDF
猪蹄甲与穿山甲消痈排脓作用比较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寅超 赵宜红 +1 位作者 陈秀英 侯士良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30-1432,共3页
目的比较猪蹄甲、穿山甲对肠痈大鼠的的消痈排脓作用。方法通过结扎大鼠部分阑尾,缝合相邻的肠管制备阑尾脓肿大鼠模型,比较观察穿山甲和猪蹄甲高、中、低剂量对脓肿直径、脓肿称重、病理组织学和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影响。结果猪蹄甲、... 目的比较猪蹄甲、穿山甲对肠痈大鼠的的消痈排脓作用。方法通过结扎大鼠部分阑尾,缝合相邻的肠管制备阑尾脓肿大鼠模型,比较观察穿山甲和猪蹄甲高、中、低剂量对脓肿直径、脓肿称重、病理组织学和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影响。结果猪蹄甲、穿山甲均能使肠痈脓肿缩小、局限,而具有抗炎或促使炎症修复作用,减轻脓肿大鼠黏、浓的血液流变学改变,与模型组比较(P<0.01或0.05),猪蹄甲高剂量和穿山甲均能减轻炎症反应或促使炎症修复,且猪蹄甲高剂量组与穿山甲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猪蹄甲与穿山甲都具有排脓消痈作用,为寻找穿山甲药材的替代品获得了初步的研究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蹄甲 穿山甲 消痈排脓
下载PDF
中国穿山甲受危状况评估 被引量:21
7
作者 吴诗宝 刘廼发 +1 位作者 张迎梅 马广智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56-461,共6页
中国穿山甲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 ,少量分布在与我国广西、云南接壤的国家 .分析了中国穿山甲(Manispentadactyla)的各种致危因素共 19种 ,并以此评估了它的受危状况 .结果表明 ,中国穿山甲属易受危物种 ,潜在的绝灭危险较大 .较... 中国穿山甲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 ,少量分布在与我国广西、云南接壤的国家 .分析了中国穿山甲(Manispentadactyla)的各种致危因素共 19种 ,并以此评估了它的受危状况 .结果表明 ,中国穿山甲属易受危物种 ,潜在的绝灭危险较大 .较高的受危指数 (Ti=0 .6 94 7)表明它处于高度受危状态 ,已成为濒危物种 (En) .最关键的外在致危因素是过度狩猎、利用和走私 ,其次是栖息地的丧失、改变、岛屿化和种群分布格局的片断化 .上世纪 6 0年代后至今 ,估计中国穿山甲种群数量已下降了 88.88%~ 94 .12 % ,栖息地内的种群密度已低至 0 .0 0 1134~ 0 .0 5 6头 /km2 ,较高的狩猎压力以及栖息地的丧失、改变、岛屿化和走私还将持续 ,受危程度将进一步加重 ,潜在的绝灭危险继续上升 .要缓解中国穿山甲当前的受危状况 ,减轻狩猎压力 ,保护好现有栖息地 ,打击走私是当务之急 .依据IUCN红色名录(RedList,version 3.1)和我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对受危物种等级标准的定义 ,以及CITES附录物种等级标准、我国重点保护动物等级标准 ,中国穿山甲应当从我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的易危级 (Vu)和IUCN红色名录里的低危接近易危(LR/nt)上调为濒危级 (En) ,由CITES附录Ⅱ上升为附录Ⅰ ,由国家Ⅱ级保护动物上升为Ⅰ级保护 .图 3表 1参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穿山甲 受危指数 受危物种 濒危动物 栖息地 种群密度
下载PDF
穿山甲洞穴生态学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吴诗宝 马广智 +3 位作者 陈海 徐昭荣 李友余 刘迺发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401-407,共7页
20 0 0年 6月~ 2 0 0 1年 5月 ,在大雾岭自然保护区共记录到 6 1个穿山甲洞穴 ,并对其中的 4 0个进行了解剖 .结果发现 ,穿山甲的洞均为盲洞 ,没有分支 ;洞口径大小一般为长径 14 2 0± 2 79cm (n =6 1) ,短径 12 5 0± 2 ... 20 0 0年 6月~ 2 0 0 1年 5月 ,在大雾岭自然保护区共记录到 6 1个穿山甲洞穴 ,并对其中的 4 0个进行了解剖 .结果发现 ,穿山甲的洞均为盲洞 ,没有分支 ;洞口径大小一般为长径 14 2 0± 2 79cm (n =6 1) ,短径 12 5 0± 2 83cm(n =6 1) ;洞穴可分为冬洞和夏洞 .冬洞在冬春季节打造 ,洞穴较深 (1 4 4± 0 73m ,n =2 8) .夏洞在夏秋季节打造 ,洞穴较浅 (0 32± 0 11m ,n =12 ) ;穿山甲多在冬春季打洞 ,夏季打洞少 ,并且主要选择在土质松软湿润、土层厚、地表有机质丰富的黄壤土中打洞 ,以获得食物白蚁 ,然后再利用它越冬、卧息、繁殖、隐藏和逃避敌害 ;穿山甲对新洞的平均利用时间为 12 2 5± 2 2 5d ,而对旧洞的再次利用率极低 (1/12 =8 33% ) .文中还记录了 6 1个洞穴所在的各种环境因子 (分为 9类 ,2 7种 ) ,并依据因子出现频次和系统聚类结果 ,对穿山甲的洞穴生境选择进行了分析 .穿山甲喜爱将洞穴设置在干扰程度小 (干扰源距离 >10 0 0m)、坡度较陡 (30°~ 6 0°)、坡向为半阴半阳坡、针阔混交林、中低海拔 (76 0~ 15 0 0m)、洞口隐蔽程度好 (全隐蔽或半隐蔽 )、中坡或下坡位、离水源距离近 (<5 0 0m)的生境内 ;不喜爱将洞穴设置在阴坡、洞口隐蔽程度差 (裸露 )、极陡坡 (>6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山甲 洞穴生态学 生境选择 大雾岭自然保护区 打洞数量 洞穴结构
下载PDF
中国穿山甲体征及内脏器官解剖学观察 被引量:8
9
作者 唐松元 李立 +4 位作者 朱开明 段文武 姜卫星 李伟 姚艳 《经济动物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190-192,202,共4页
对中国穿山甲的体征及其内脏器官进行解剖和解剖学观察。结果表明:中国穿山甲体重(2.73±0.77)kg,体全长(805±74.61)mm,尾长(356±39.27)mm。身体狭长,头呈圆锥形,吻端尖,耳小,耳长(11±1.17)mm,无齿,舌细长可伸缩;尾... 对中国穿山甲的体征及其内脏器官进行解剖和解剖学观察。结果表明:中国穿山甲体重(2.73±0.77)kg,体全长(805±74.61)mm,尾长(356±39.27)mm。身体狭长,头呈圆锥形,吻端尖,耳小,耳长(11±1.17)mm,无齿,舌细长可伸缩;尾扁平,背稍微隆起;头、颈、背、体侧、尾和四肢外侧均被以覆瓦状排列的角质鳞片,颜色随不同产地而呈黑褐色或浅棕色或两种颜色共存。鳞片间有硬毛;下颌、胸、腹、尾基部和四肢内侧无鳞而有稀毛。穿山甲肝脏不大,肝解毒功能弱,免疫系统弱,属于单室胃,胃中披着角质膜,胃腺部的黏膜处密布许多呈"S"型的皱襞,借吞食时吞进胃中的小砂石将食物磨碎。穿山甲肠管表面平滑,小肠长(2 253±381.66)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穿山甲 体征 内脏器官 解剖学 观察
下载PDF
西双版纳地区穿山甲取食的几种蚂蚁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旭 周杰珑 +2 位作者 郭子发 郭爱伟 陈粉粉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20-621,共2页
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陷阱诱捕法在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洞穴中获得穿山甲残留食物蚂蚁3种:邻臭蚁Dolichoderus affinis、粗纹举腹蚁Crematogaster macaoensis和黄蚁Oecophylla smaragdina。自然晾干后,测定水分... 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陷阱诱捕法在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洞穴中获得穿山甲残留食物蚂蚁3种:邻臭蚁Dolichoderus affinis、粗纹举腹蚁Crematogaster macaoensis和黄蚁Oecophylla smaragdina。自然晾干后,测定水分、粗脂肪、粗蛋白质、粗灰分、钙、磷、粗纤维和无氮浸出物等8项营养指标。结果表明,粗蛋白质在3种蚁类营养成分中含量最高,粗脂肪和无氮浸出物含量其次,水分、粗灰分和粗纤维含量再次,总磷和钙含量最低。同种蚁类不同体长的样本间,除无氮浸出物外,其他7项营养指标均呈现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山甲 蚁类 营养指标
下载PDF
广东省穿山甲种群数量调查与资源蕴藏量 被引量:9
11
作者 吴诗宝 马广智 +3 位作者 唐玫 陈海 徐昭荣 刘迺发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70-276,共7页
20 0 0年 1 2月至 2 0 0 1年 3月 ,利用“洞口记数法”对大雾岭自然保护区穿山甲华南亚种的种群密度与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 ,结果表明 :保护区内穿山甲的种群数量为 65 2 7~1 5 6 5 9头 ,平均密度为 1 85~ 4 43ind /km2 ;不同栖息生... 20 0 0年 1 2月至 2 0 0 1年 3月 ,利用“洞口记数法”对大雾岭自然保护区穿山甲华南亚种的种群密度与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 ,结果表明 :保护区内穿山甲的种群数量为 65 2 7~1 5 6 5 9头 ,平均密度为 1 85~ 4 43ind /km2 ;不同栖息生境穿山甲的种群平均密度为 2 46~ 5 90ind /km2 ,密度大小依次为针阔混交林 >阔叶林 >灌木林 >针叶林。各栖息生境的洞口密度平均为 5 1 39± 1 8 31个 /km2 ,以针阔混交林的洞口密度最大 ,其次是阔叶林和灌木林 ,最小的是针叶林 ,且洞口密度大小存在极显著差异 (F =1 6 96>F0 0 1 ,3/30 =4 5 1>F0 0 1 ,3/36)。根据保护区内穿山甲的密度值 ,估计广东全省穿山甲的资源量为 1 42 73 0 9± 5 863 79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穿山甲 种群数量调查 资源蕴藏量 种群密度 大雾岭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大雾岭保护区穿山甲冬季生境选择 被引量:10
12
作者 吴诗宝 刘迺发 +2 位作者 马广智 徐昭荣 陈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079-1086,共8页
1 999年 1 2月至 2 0 0 1年 2月 ,对大雾岭自然保护区穿山甲冬季栖息地的选择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对林型选择的先后次序为针阔混交林、灌木丛、常绿阔叶林、针叶林 ;最偏爱针阔混交林 ,最不喜爱针叶林。多选择陡坡 ( 30~ 60°) ;... 1 999年 1 2月至 2 0 0 1年 2月 ,对大雾岭自然保护区穿山甲冬季栖息地的选择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对林型选择的先后次序为针阔混交林、灌木丛、常绿阔叶林、针叶林 ;最偏爱针阔混交林 ,最不喜爱针叶林。多选择陡坡 ( 30~ 60°) ;干扰源距离较远 ( >1 0 0 0 m) ,干扰程度小 ;林下草灌层盖度高 ( 81 %~1 0 0 % ) ,隐蔽程度好 ;阳坡或半阴半阳坡 ;中低海拔 ( 760~ 1 5 0 0 m) ;中下坡位 ;水源距离较近 ( <5 0 0 m) ;乔木郁闭度适中 ( 31 %~ 70 % )的生境。较少选择上坡位 ,林下草灌层中低 ( 0~ 5 0 % ) ,乔木郁闭度偏高( 71 %~ 1 0 0 % )或偏低 ( 0~ 30 % ) ,阴坡的生境。对洞口设置的要求是多朝南 ,而且要求隐蔽条件好 ,多数为全隐蔽或半隐蔽 ;最不喜爱将洞口设置在裸露、隐蔽程度差的生境 ,强力避免洞口向北。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雾岭保护区 穿山甲 栖息地选择 冬季
下载PDF
名贵中药穿山甲的规范化养殖技术 被引量:6
13
作者 徐良 岑丽华 +2 位作者 徐晖 向云亚 薛中峰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02-1005,共4页
穿山甲是一种常用作传统中药的珍稀动物,由于人为的滥捕,穿山甲已成为一种濒危动物。开展穿山甲的人工饲养,扩大物种繁殖和保护,已成为保护穿山甲资源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穿山甲生活习性和人工繁养的多年研究,总结制定出一整套优质... 穿山甲是一种常用作传统中药的珍稀动物,由于人为的滥捕,穿山甲已成为一种濒危动物。开展穿山甲的人工饲养,扩大物种繁殖和保护,已成为保护穿山甲资源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穿山甲生活习性和人工繁养的多年研究,总结制定出一整套优质高产养殖技术规范化操作规程:场地的选择与建造、种苗来源、饲料调配、饲养管理、日常管理、疾病防治和出栏时间等,以利于进一步快速有效地扩大穿山甲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山甲 规范化饲养 濒危物种
下载PDF
中国穿山甲和马来穿山甲头骨量度的测定及比较 被引量:6
14
作者 吴诗宝 刘迺发 +2 位作者 张迎梅 欧志 陈海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1-214,共4页
全球共有7种穿山甲。本文报道的是中国穿山甲和马来穿山甲的头骨形态学资料,涉及头骨特征描述和一些形态学指标测定。被测定的指标主要有颅全长、基底长、腭长、眶间宽、后头宽、鼻骨长、鼻骨宽、脑颅高、听泡长和下颌长,并且在这两个... 全球共有7种穿山甲。本文报道的是中国穿山甲和马来穿山甲的头骨形态学资料,涉及头骨特征描述和一些形态学指标测定。被测定的指标主要有颅全长、基底长、腭长、眶间宽、后头宽、鼻骨长、鼻骨宽、脑颅高、听泡长和下颌长,并且在这两个物种之间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这两个物种头骨形态十分相似,但马来穿山甲头骨细长,听泡长小于10mm(n=12),鼻骨狭长,前后部宽窄相似,两鼻骨外侧缘内凹或平行,鼻骨宽长之比值小于0 3000(0 2025~0 2811,n=12);而中国穿山甲头骨较粗短,听泡长大于11mm(n=46),鼻骨宽短,后部较前端宽,外侧缘外凸,鼻骨宽长之比值大于0 3000(0 3154~0 5325,n=33)。这些异同之处,可以作为区分这两个物种的依据。(2)中国穿山甲华南亚种与海南亚种头骨各变量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 05),用颅全长是否大于83mm来区分这两个亚种不能成立,但海南亚种头骨上颌骨的颧突和鳞骨的颧突通常越过眶颞窝完全相接触,如果不是这样,则在它们之间有一个小的骨质棒状结构将它们连接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穿山甲 马来穿山甲 头骨 形态学
下载PDF
不同炮制火候对砂炒穿山甲性状和环二肽类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逊 汪明志 +3 位作者 吴芝园 庞博文 张华锋 王亚琼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78-781,共4页
目的:研究穿山甲不同炮制过程对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分析穿山甲不同炮制品的性状,同时利用色彩色差计对其颜色进行客观量化,提取其颜色特征值;HPLC法测定样品中L-丝-L-酪氨酸环二肽、D-丝-L-酪氨酸环二肽、L-甘-L-酪氨酸环二肽的含量... 目的:研究穿山甲不同炮制过程对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分析穿山甲不同炮制品的性状,同时利用色彩色差计对其颜色进行客观量化,提取其颜色特征值;HPLC法测定样品中L-丝-L-酪氨酸环二肽、D-丝-L-酪氨酸环二肽、L-甘-L-酪氨酸环二肽的含量;采用相关性分析法分析炮山甲颜色与性状的相关性。结果:随着炮制温度的升高,穿山甲色泽加深,浸出物含量增加。D-丝-L-酪氨酸环二肽、L-甘-L-酪氨酸环二肽、总环二肽的含量与a~*呈正相关,L-甘-L-酪氨酸环二肽含量与L~*呈负相关;L-丝-L-酪氨酸环二肽的含量先升高后降低。结论:炮山甲性状与成分含量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炒黄时L-丝-L-酪氨酸环二肽的含量最高,这与传统经验鉴别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山甲 炮制火候 性状 化学成分 相关性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穿山甲系统发育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覃屏生 豆市荣 +4 位作者 陶春荣 佘莹 侯丽霞 杨孝文 秦新民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142-145,共4页
利用已测定的中华穿山甲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结合从GenBank中获得的30种哺乳纲动物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以针鼹(Tachyglossus aculeatus)和鸭嘴兽(Ornithorhynchus anatinus)为外群,以最大简约法(Maximum Parsimony,MP)和贝叶斯推论法(... 利用已测定的中华穿山甲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结合从GenBank中获得的30种哺乳纲动物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以针鼹(Tachyglossus aculeatus)和鸭嘴兽(Ornithorhynchus anatinus)为外群,以最大简约法(Maximum Parsimony,MP)和贝叶斯推论法(Bayesian Inference,BI)重建了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在重建的MP和BI系统树中,中华穿山甲和食肉目为姐妹支,支持中华穿山甲和食肉目为姐妹群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山甲 线粒体基因组 系统发育
下载PDF
两种穿山甲外形量衡度的测定及比较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诗宝 刘迺发 +1 位作者 张迎梅 马广智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61-364,共4页
There are 7 species of pangolin in the world. This paper dealt with the measurement of some morphology indices in Manis petadactyla and Manis javanica. Measured variables included the body weight, the total body lengt... There are 7 species of pangolin in the world. This paper dealt with the measurement of some morphology indices in Manis petadactyla and Manis javanica. Measured variables included the body weight, the total body length, the length of head and body, the length of tail, the length of protruding rim of external ear, the length of hind feet, the length of middle claws of fore feet, the length of middle claws of hind feet, the number of rows of scales round mid-body, the number of single flank scales of edge tail. All variables measured were compared respectively between this 2 specie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1)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body weight and length of hind feet between this 2 species, but differences in the other variables were extremely significant. (2) The ratio of the length of middle claws of hind feet and fore feet in Manis pentadactyla was less than 1/2 (n=48), while Manis javanica was more than 1/2 (n=15); the length of protruding rim of external ear in Manis pentadactyla was over 10 mm (n=38), whereas Manis javanica was under 10 mm (n=13); the number of single flank scales of edge tail in Manis pentadactyla was not beyond 21 (n=65), and Manis javanica exceeded 21 (n=14). So the ratio of the length of middle claws of hind feet and fore feet, the length of protruding rim of external ear, and the number of single flank scales of edge tail should be regard as distinctive features and taxonomic indices between this 2 species. (3)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body weight (Y) and the total body length, the length of head and body, the length of tail (X) were positive correlation, and satisfied relation equation Y=aX^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山甲 形态学 中国穿山甲 马来穿山甲
下载PDF
中国穿山甲消化道5-羟色胺免疫活性细胞的定位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盛周 王洋 孙晟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00-203,共4页
目的研究中国穿山甲消化道5-羟色胺(5-HT)免疫活性细胞的分布和形态。方法应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结果中国穿山甲消化道5-HT细胞在胃幽门部密度最高,食道、胃贲门部和胃体中未见分布。肠道5-HT细... 目的研究中国穿山甲消化道5-羟色胺(5-HT)免疫活性细胞的分布和形态。方法应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结果中国穿山甲消化道5-HT细胞在胃幽门部密度最高,食道、胃贲门部和胃体中未见分布。肠道5-HT细胞密度从十二指肠、空肠到回肠依次减少,至大肠又显著升高(P<0.01)。5-HT细胞形态多样,主要有圆形、椭圆形和锥形,肠上皮中锥形5-HT细胞通过顶部较长的胞突通向肠腔,基部较宽的胞体与固有层相接触。结论中国穿山甲消化道5-HT细胞的分布和形态同其它动物有相似之处,也有其自身特点。中国穿山甲消化道中5-HT细胞的分布与其食性是相适应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山甲 消化道 5-羟色胺免疫活性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比较猪蹄甲、穿山甲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寅超 侯士良 +1 位作者 傅曼华 汪鋆植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145-147,共3页
目的 比较猪蹄甲、穿山甲水煎液对大、小鼠急慢性炎症模型的影响 ;探讨猪蹄甲在抗炎方面能否替代穿山甲。方法 按文献方法[8~ 9] 造成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大鼠足跖肿胀、大鼠纸片性肉芽增生模型。猪蹄甲水煎液分别按 6 7g/... 目的 比较猪蹄甲、穿山甲水煎液对大、小鼠急慢性炎症模型的影响 ;探讨猪蹄甲在抗炎方面能否替代穿山甲。方法 按文献方法[8~ 9] 造成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大鼠足跖肿胀、大鼠纸片性肉芽增生模型。猪蹄甲水煎液分别按 6 7g/kg-1 d、3 33g kg-1·d、6 7g kg-1 d灌胃 (ig) ;穿山甲水煎液 3 33g kg-1 d灌胃 (ig) ;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分别灌胃 (ig)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比较观察猪蹄甲、穿山甲对上述各指标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 (或空白 )对照组比较 ,诸用药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抗炎作用 (P <0 0 5或P <0 0 1) ,穿山甲组和猪蹄甲高剂量组比较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猪蹄甲、穿山甲对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蹄甲、穿山甲 抗炎 对比研究
下载PDF
猪蹄甲和穿山甲消痈作用比较 被引量:12
20
作者 刘红春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59-361,共3页
目的:探讨猪蹄甲在消痈作用上对穿山甲的可替代性。方法:8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 手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穿山甲组和高、中、低剂量猪蹄甲组。建立大鼠阑尾脓肿模型,通过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丙二醛(MDA... 目的:探讨猪蹄甲在消痈作用上对穿山甲的可替代性。方法:8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 手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穿山甲组和高、中、低剂量猪蹄甲组。建立大鼠阑尾脓肿模型,通过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观察白细胞的吞噬功能,比较猪蹄甲和穿山甲消痈作用的异同。结果:猪蹄甲、 穿山甲均有消痈作用,猪蹄甲高剂量组和穿山甲组作用最强,2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用药组均 能提高模型大鼠的白细胞吞噬能力和SOD活性,降低MDA含量(P<0.05或0.01)。结论:猪蹄甲和穿山甲消痈 作用机制与增强白细胞吞噬功能,提高血清SOD活性、消除自由基、降低MDA含量有关。在消痈作用方面猪蹄甲 对穿山甲似有可替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蹄甲 穿山甲 抗炎作用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