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7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_α and K_β X-ray energy shift and broadening for Ni^(+q)ion bombardment on Cu target
1
作者 李景文 周书华 +2 位作者 胡爱东 曾先堂 田炜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1996年第4期238-239,共2页
K_αandK_βX-rayenergyshiftandbroadeningforNi^(+q)ionbombardmentonCutargetLiJing-Wen(李景文),ZhouShu-Hua(周书华),HuAi... K_αandK_βX-rayenergyshiftandbroadeningforNi^(+q)ionbombardmentonCutargetLiJing-Wen(李景文),ZhouShu-Hua(周书华),HuAi-Dong(胡爱东),ZengX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离子束撞 Cu靶 X射线能级位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对Ni^(2+)的吸附性能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俊 王德平 +1 位作者 姚爱华 黄文旵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9-274,共6页
以硝酸钙和磷酸氢二铵为原料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n-HA),用XRD、TEM和BET表征样品的相组成、结晶形貌和比表面积.结果表明:制备的针状羟基磷灰石长轴约为31.9nm,短轴约为21.3nm,粒径均匀且表面活性高,具有较低结晶度,比表... 以硝酸钙和磷酸氢二铵为原料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n-HA),用XRD、TEM和BET表征样品的相组成、结晶形貌和比表面积.结果表明:制备的针状羟基磷灰石长轴约为31.9nm,短轴约为21.3nm,粒径均匀且表面活性高,具有较低结晶度,比表面积高达135m2/g.选用Ni2+作为吸附目标离子,通过Zeta电位、XRD和XPS分析n-HA吸附前后的表面电位、晶体物相和表面原子结合能的变化可知: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仅适用于Ni2+初始浓度低于0.1mol/L的范围;当Ni2+初始浓度高于0.1mol/L时,Ni2+取代Ca2+与表面的O成键,吸附过程包括离子交换、静电吸附和溶解沉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吸附机理 镍离子
下载PDF
Cd^2+和Ni^2+在粉煤灰上的吸附特性 被引量:13
3
作者 周利民 金解云 +1 位作者 王一平 黄群武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57-562,共6页
考察了粉煤灰对Cd2+和Ni2+的单组分吸附和双组分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粉煤灰可有效吸附水溶液中的Cd2+和Ni2+,去除率随pH升高而增加。吸附约60 min后趋于平衡。粉煤灰对Ni2+的吸附容量高于Cd2+。单组分吸附平衡符合Freundlich模型和Redli... 考察了粉煤灰对Cd2+和Ni2+的单组分吸附和双组分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粉煤灰可有效吸附水溶液中的Cd2+和Ni2+,去除率随pH升高而增加。吸附约60 min后趋于平衡。粉煤灰对Ni2+的吸附容量高于Cd2+。单组分吸附平衡符合Freundlich模型和Redlich-Peterson(R-P)模型。双组分吸附时,Ni2+和Cd2+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吸附效应;随干扰离子浓度升高,竞争吸附效应增强。不同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双组分吸附平衡符合Freundlich竞争吸附模型。脱附实验表明,Cd2+比Ni2+易于脱附;0.1 mol/L HCl、0.1 mol/L HNO和0.05 mol/L HSO的脱附效果接近,对Cd2+脱附率>60%,对Ni2+脱附率>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CD^2+ NI^2+ 单组分吸附 双组分吸附 竞争吸附效应
下载PDF
氨基改性天然沸石的制备及其对Ni^(2+)的吸附行为 被引量:2
4
作者 沈绍典 杨毅飞 +2 位作者 朱贤 毛东森 卢冠忠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6-78,共3页
根据软硬酸碱原理,在天然沸石表面嫁接上能与金属镍离子发生化学配位作用的氨基基团,制备了氨基改性的天然沸石。用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技术对改性前后天然沸石的结构和表面性质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氨基改性天然沸石对镍离子的吸附行为。... 根据软硬酸碱原理,在天然沸石表面嫁接上能与金属镍离子发生化学配位作用的氨基基团,制备了氨基改性的天然沸石。用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技术对改性前后天然沸石的结构和表面性质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氨基改性天然沸石对镍离子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氨基改性后的天然沸石仍然保持原来的结构,在其表面嫁接上了氨基基团;氨基改性天然沸石能对镍离子发生快速吸附作用并具有很大的吸附效率和吸附容量;镍离子浓度在60mg/L时,氨基改性天然沸石在30min即迅速达到吸附平衡,吸附效果(吸附效率98.6%,吸附容量5.92mg/g)显著高于未改性的天然沸石;当镍离子浓度高达150mg/L时,改性天然沸石也有很好的吸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处理 天然沸石 改性 吸附镍离子
下载PDF
双功能化SBA-15的制备及对水中Ni^(2+)的吸附行为 被引量:3
5
作者 魏建文 孟令硕 +2 位作者 耿琳琳 王记华 廖雷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76-80,86,共6页
分别以硅烷偶联剂和EDTA-2Na为改性剂,采用后嫁接法,制备出双功能化介孔二氧化硅SBA-15。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N2吸附-脱附对样品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讨论了吸附热力学特性、吸附动力学特性及吸附等温特性。结果表明,双功能化SBA-15吸... 分别以硅烷偶联剂和EDTA-2Na为改性剂,采用后嫁接法,制备出双功能化介孔二氧化硅SBA-15。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N2吸附-脱附对样品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讨论了吸附热力学特性、吸附动力学特性及吸附等温特性。结果表明,双功能化SBA-15吸附水中Ni 2+时在180min内可以达到吸附平衡,吸附过程为化学吸附与物理吸附共存的过程,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基于Langmuir模型计算得出35℃时最大吸附量为31.25mg·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2+ SBA-15 吸附动力学 LANGMUIR模型
下载PDF
CuAlS_2∶Ni^+晶体光谱和电子顺磁共振谱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吴晓轩 郑文琛 刘虹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17-419,共3页
Ni+离子在三元化合物CuAlS2半导体中替代离子Cu+。应用晶体场理论,结合CuAlS2中Cu+位置的结构数据,计算了CuAlS2∶Ni+晶体的光谱和电子顺磁共振谱(g因子和超精细结构常数),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
关键词 光谱 电子顺磁共振谱 晶体场理论 化合物半导体 Ni^+离子
下载PDF
配体辅助Ni(Ⅱ)离子印迹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7
作者 付冬雪 赵莉 +2 位作者 姚星月 王琪 成会玲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39,88,共6页
采用沉淀聚合法,以Ni(Ⅱ)离子为模板离子,邻氨基吡啶为配体,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系统优化印迹条件,制备一系列Ni(Ⅱ)离子印迹聚合物Ni(Ⅱ)-IIP_(1-20)及相应的非印迹聚合物Ni(Ⅱ)-NIP_(1-20)。采用SEM(扫描电镜)、FT-IR(红外光谱)等对... 采用沉淀聚合法,以Ni(Ⅱ)离子为模板离子,邻氨基吡啶为配体,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系统优化印迹条件,制备一系列Ni(Ⅱ)离子印迹聚合物Ni(Ⅱ)-IIP_(1-20)及相应的非印迹聚合物Ni(Ⅱ)-NIP_(1-20)。采用SEM(扫描电镜)、FT-IR(红外光谱)等对较优条件下制备的Ni(Ⅱ)-IIP_(3)及Ni(Ⅱ)-NIP_3进行结构表征,通过动力学吸附实验和等温吸附实验等进一步探究其吸附行为。结果表明:Ni(Ⅱ)-IIP_3对Ni(Ⅱ)离子的平衡吸附量达109.48 mg/g,印迹因子为3.70,是典型的介孔材料。其表面存在吸附Ni(Ⅱ)离子的特异性印迹孔穴,吸附行为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此外,在“竞争离子”Co(Ⅱ)离子存在的条件下,Ni(Ⅱ)-IIP_3对Ni(Ⅱ)离子仍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和良好的吸附选择性,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新型吸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Ⅱ)离子 沉淀聚合法 离子印迹聚合物 邻氨基吡啶
下载PDF
Ni^(2+)对心肌细胞Na~+、K~+活度及膜钠泵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北英 韩大英 +1 位作者 钮伟真 赵文颖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3期250-253,共4页
本实验应用离子选择性微电极方法,动态监测了Ni2+对心肌细胞Na+、K+活度的影响,并以细胞内Na+逐出速率[d(aiNa)/dt]作为膜钠泵活动度的指标,观察了Ni2+对膜钠泵活动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本实验浓... 本实验应用离子选择性微电极方法,动态监测了Ni2+对心肌细胞Na+、K+活度的影响,并以细胞内Na+逐出速率[d(aiNa)/dt]作为膜钠泵活动度的指标,观察了Ni2+对膜钠泵活动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本实验浓度下Ni2+对静息及活动(自律或电刺激)的细胞内Na+、K+活度无明显影响;(2)可使细胞外K+活度升高;(3)便刺激停止即刻细胞内Na+逐出速率下降;(4)减小无钠无钙液引起的细胞外K+活度下降幅度。结果提示:Ni2+对处于高水平活动的心肌细胞膜钠泵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处于一般活动状态的膜钠泵则未见有明显影响;在Ni2+存在下心肌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离子 心肌细胞 钠离子 钠泵
下载PDF
基于双功能单体的Ni(Ⅱ)离子印迹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9
作者 洪玉文 汪鑫 +3 位作者 付冬雪 王贵芳 罗甘滨 成会玲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97,共7页
采用沉淀聚合法,以Ni(Ⅱ)离子为模板离子,α-甲基丙烯酸和N-异丙基丙烯酰胺为双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对制备Ni(Ⅱ)离子印迹复合膜的实验条件进行系统优化,制备了16种Ni(Ⅱ)离... 采用沉淀聚合法,以Ni(Ⅱ)离子为模板离子,α-甲基丙烯酸和N-异丙基丙烯酰胺为双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对制备Ni(Ⅱ)离子印迹复合膜的实验条件进行系统优化,制备了16种Ni(Ⅱ)离子印迹复合膜[Ni(Ⅱ)-IICMs]和相应的非印迹复合膜(NICMs),得出制备Ni(Ⅱ)-IICMs的较优实验条件。采用平衡吸附实验对Ni(Ⅱ)-IICMs和NICMs进行吸附量和印迹因子评价,结果表明:在较优实验条件下制备的Ni(Ⅱ)-IICM_(8),平衡吸附量为1.286mmol/g,印迹因子为1.737。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氮气吸附/脱附等手段对Ni(Ⅱ)-IICM_(8)和相应NICM_(8)的内部结构及表面形貌进行表征。使用动力学吸附和等温吸附实验对Ni(Ⅱ)-IICM_(8)和NICM_(8)的吸附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Ni(Ⅱ)-IICM_(8)对Ni(Ⅱ)离子的吸附,在较短时间内即可快速达到吸附平衡,且在不同浓度的溶液中都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在不同温度下,探究Ni(Ⅱ)-IICM_(8)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Ni(Ⅱ)-IICM_(8)具有良好的“温度响应性”。综上所述,说明实验研究制备的Ni(Ⅱ)-IICM_(8),有望用于实际样品中Ni(Ⅱ)离子的分离和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淀聚合法 Ni(Ⅱ)离子 双功能单体 离子印迹复合膜 温度响应性
原文传递
水化学条件对海泡石吸附重金属镍(Ni^(2+))离子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罗伟锋 叶海林 +5 位作者 富潇彬 薛笋静 叶细首 柴少龙 周虹 楼华敏 《能源环境保护》 2012年第4期18-22,共5页
本论文用静态实验法研究了重金属镍(Ni2+)离子在海泡石上的吸附行为和机理,考察了平衡时间、pH值、离子强度、腐殖酸、背景电解质阴、阳离子等水化学条件对吸附作用的影响。结果发现:Ni(II)在海泡石上的吸附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可以达到平... 本论文用静态实验法研究了重金属镍(Ni2+)离子在海泡石上的吸附行为和机理,考察了平衡时间、pH值、离子强度、腐殖酸、背景电解质阴、阳离子等水化学条件对吸附作用的影响。结果发现:Ni(II)在海泡石上的吸附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可以达到平衡。Ni(II)在海泡石上的吸附受体系pH值和离子强度影响很大,在酸性条件下,主要吸附机理是外层络合和离子交换,而在碱性条件下,主要的吸附机理是内层络合。背景电解质阴、阳离子对Ni(II)在海泡石上的吸附有一定的促进或抑制作用。在低pH值下,腐殖酸在海泡石上吸附后形成了新的表面络合物而增强Ni(II)的吸附,而在高pH值的条件下,腐殖酸存在于吸附体系时,Ni(II)的吸附量明显小于Ni(II)/海泡石吸附体系。本为的研究结果为环境中重金属离子和放射性核素的危害评估和有效治理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泡石 吸附 腐殖酸 镍离子
下载PDF
Ni^(10+)离子辐照Ni-Mo-Cr合金微观结构演变和硬化的研究
11
作者 黄鹤飞 李健健 +4 位作者 雷冠虹 刘仁多 李德辉 黄庆 闫隆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6,共4页
室温下对钍基熔盐堆(TMSR)中候选合金结构材料Ni-Mo-Cr合金进行了能量为132MeV的Ni 10+离子辐照研究,辐照剂量分别为1dpa、3dpa和9dpa。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显示离子辐照后Ni-Mo-Cr合金发生晶格畸变,维氏显微硬度的测量结果表明高剂量... 室温下对钍基熔盐堆(TMSR)中候选合金结构材料Ni-Mo-Cr合金进行了能量为132MeV的Ni 10+离子辐照研究,辐照剂量分别为1dpa、3dpa和9dpa。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显示离子辐照后Ni-Mo-Cr合金发生晶格畸变,维氏显微硬度的测量结果表明高剂量的离子辐照造成Ni-Mo-Cr合金的硬化,这主要归因于辐照导致材料内部形成大量缺陷。当辐照剂量为9dpa时,维氏硬度测试结果表明损伤的峰值出现的深度介于8.1~12.3μm之间,此结果与理论计算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Mo-Cr合金 Ni离子辐照 晶格畸变 硬化
下载PDF
天然及改性膨润土吸附废水中Pb^(2+)、Ni^(2+)、Cd^(2+)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潘嘉芬 卢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30-133,共4页
用山东潍坊涌泉某膨润土厂生产的天然钙基膨润土和改性膨润土对模拟含Pb2+、Ni2+、Cd2+的废水分别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厂的天然钙基膨润土和改性膨润土对废水中的Pb2+、Ni2+、Cd2+有较高的去除率,可以作为重金属离子Pb2+、Ni2+... 用山东潍坊涌泉某膨润土厂生产的天然钙基膨润土和改性膨润土对模拟含Pb2+、Ni2+、Cd2+的废水分别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厂的天然钙基膨润土和改性膨润土对废水中的Pb2+、Ni2+、Cd2+有较高的去除率,可以作为重金属离子Pb2+、Ni2+、Cd2+的吸附剂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及改性膨润土 废水 重金属离子 Pb^2+、Ni^2+、Cd^2+
下载PDF
海绵状镍印迹壳聚糖吸附剂对Ni^(2+)的吸附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娜 颜子博 +2 位作者 胡敏 李浩然 彭丽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7-223,共7页
研究了采用发泡法和分子印迹法制备海绵状镍印迹壳聚糖吸附剂,考察了此吸附剂在不同溶液体系中对Ni^(2+)的特异性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pH=5的一元溶液中,该吸附剂对Ni^(2+)有较高的吸附量,约为53 mg/g;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 研究了采用发泡法和分子印迹法制备海绵状镍印迹壳聚糖吸附剂,考察了此吸附剂在不同溶液体系中对Ni^(2+)的特异性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pH=5的一元溶液中,该吸附剂对Ni^(2+)有较高的吸附量,约为53 mg/g;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伪二级动力学方程。在钴、镍和锰、镍二元溶液中,该吸附剂对Ni^(2+)有较高选择吸附性能,Co^(2+)、Ni^(2+)和Mn^(2+)、Ni^(2+)的分离因子分别为17.16和53.80。该吸附剂有良好的再生能力,可重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状 镍印迹 壳聚糖 吸附剂 Ni^(2+) 吸附
下载PDF
The Thermodynamics and Kinetics on the Solvent Sublation of Ni 被引量:2
14
作者 昌玉娟 洪伟良 +2 位作者 高原 张雪利 李继贞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9-163,共5页
以丁二酮肟为配件,十二烷基磺酸钠为捕集剂,对镍离子-丁二酮肟在水相中形成的 Ni-丁二酮肟-十二烷基磺酸钠体系的溶剂气浮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表面活性剂与 Ni 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0:1,约1h 水中的镍离子去除率可达90%.溶剂气浮的速... 以丁二酮肟为配件,十二烷基磺酸钠为捕集剂,对镍离子-丁二酮肟在水相中形成的 Ni-丁二酮肟-十二烷基磺酸钠体系的溶剂气浮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表面活性剂与 Ni 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0:1,约1h 水中的镍离子去除率可达90%.溶剂气浮的速率随着气流速率的增加而增加,共存溶剂乙醇、NaCl 存在会使去除率降低,有机溶剂的量对溶剂气浮影响较小,溶剂气浮过程遵从假一级动力学.考察了不同温度下溶剂气浮的回收速率,计算了该过程中的气浮表观活化能为8.99kJ/mol.而且将实验数据与理论模型进行了数值拟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气浮 镍离子 热力学 动力学
下载PDF
Ni^(2+)对2-氯酚厌氧降解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皓 陈玲 +1 位作者 王虹 赵建夫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6-131,共6页
针对重金属对难降解有毒有机物厌氧降解的影响问题,采用间歇试验法研究Ni2+对2-氯酚(2-CP)厌氧降解系统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ρ(Ni2+)<5 mg/L时,Ni2+对2-CP厌氧降解表现出轻度促进,当ρ(Ni2+)为5~500 mg/L,Ni2+以抑制作用为主,抑... 针对重金属对难降解有毒有机物厌氧降解的影响问题,采用间歇试验法研究Ni2+对2-氯酚(2-CP)厌氧降解系统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ρ(Ni2+)<5 mg/L时,Ni2+对2-CP厌氧降解表现出轻度促进,当ρ(Ni2+)为5~500 mg/L,Ni2+以抑制作用为主,抑制作用随ρ(Ni2+)的增加而增强.Ni2+对原基质及关键中间产物苯酚和苯甲酸的抑制程度表现为:苯酚>苯甲酸>2-CP;ρ(Ni2+)低时的驯化能有效提高厌氧污泥对Ni2+毒性的耐受性能,300 mg/L Ni2+对2-CP降解的抑制从驯化前的65%降至驯化后的21%.Ni2+对2-CP厌氧降解的抑制作用与污泥中Ni的截留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抑制浓度CIP值和方程αC=[1-(I/I*)m]/[1+(I/I*)n)]能较好地表征厌氧生物处理过程受抑制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 2-氯酚 厌氧降解速率 金属离子驯化 重金属分配 抑制浓度
下载PDF
高比能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配方分析改善
16
作者 马怡晖 王思敏 +1 位作者 刘恋 周江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59,共4页
针对300 Wh/kg高比能锂离子动力电池在不同循环寿命状态下的电解液进行残余成分分析,其中正极材料为三元高镍材料NCM811,负极材料为石墨和氧化亚硅混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电解液添加剂VC及DTD主要作用于化成阶段及循环前期的SEI膜形成;... 针对300 Wh/kg高比能锂离子动力电池在不同循环寿命状态下的电解液进行残余成分分析,其中正极材料为三元高镍材料NCM811,负极材料为石墨和氧化亚硅混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电解液添加剂VC及DTD主要作用于化成阶段及循环前期的SEI膜形成;FEC在化成阶段几乎不消耗,主要作用在循环后期,修补由于硅负极膨胀导致的SEI膜破裂;PS则在常温循环中消耗较少。此研究明确揭示了各添加剂的作用阶段及消耗量,同时以电池中残液组成成分随不同循环寿命的变化规律作为电解液配方技术精准调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比能锂离子电池 电解液 添加剂 高镍三元材料 硅碳负极
下载PDF
Fe^(2+)、Ni^(2+)及络合物对煤制生物甲烷的影响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丁锐 夏大平 +1 位作者 王新杰 闫夏彤 《煤炭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20-225,共6页
厌氧发酵产甲烷过程及结果与微量元素及络合物的存在密切相关,为了研究Fe^(2+)、Ni^(2+)及络合物对煤制生物甲烷生成的影响以及产气过程中参数的变化,采用对比和放大试验的方法,以义马煤矿低煤阶煤为研究对象,矿井水作为菌种源,设置4种... 厌氧发酵产甲烷过程及结果与微量元素及络合物的存在密切相关,为了研究Fe^(2+)、Ni^(2+)及络合物对煤制生物甲烷生成的影响以及产气过程中参数的变化,采用对比和放大试验的方法,以义马煤矿低煤阶煤为研究对象,矿井水作为菌种源,设置4种不同的方案,分别记录其产气数据和COD,并利用改进的Gompertz模型对各试验方案的产甲烷及降解过程进行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对比试验中加有15 mg/L的Fe^(2+)和0.005 mg/L的Ni^(2+)对生物产甲烷具有促进作用,有利于提高煤生物制甲烷的产量以及对有机质的降解,在上述试验基础上再加入5 mg/L的EDTA可以更好地促进产气,并使底物降解率更高,而放大试验的产气效果和底物降解率均要优于小样试验;改进的Gompertz模型对各试验方案的产甲烷及降解过程模拟结果得出,在加有Fe^(2+)、Ni^(2+)和EDTA的小样试验中,其产甲烷潜势(24.34459 mL/g)、最大比产甲烷率(0.76524 mL/(g·d))、底物降解率(4535 mg/L)及最大底物降解速率(197.8 mg/(L·d))等参数都是最优的,且放大试验的以上参数均要优于小样试验。对各试验方案建立了相应的动力学方程,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其进行检验,得出所建立的回归方程是可靠且高度显著的。该试验及其动力学研究有助于了解微量元素及络合物对煤制生物甲烷的影响,并有助于对产气过程中的各参数变化有进一步的认识,为煤制生物甲烷工程化提供一定的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镍离子 络合物 生物甲烷 厌氧发酵 动力学
下载PDF
2023年中国电池市场分析
18
作者 赵丽维 王粤 +4 位作者 王海波 尹艳萍 闫慧 高可心 曹国庆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3,共5页
介绍2023年我国电池的产量及进出口量:电池总产量约609.66亿只,其中锂离子电池约960 GW·h,铅蓄电池约270 GW·h,碱性锌锰电池约147亿只,普通锌锰电池约166亿只,太阳能电池约541.16 GW,燃料电池为5 668堆;电池出口总量333.35亿... 介绍2023年我国电池的产量及进出口量:电池总产量约609.66亿只,其中锂离子电池约960 GW·h,铅蓄电池约270 GW·h,碱性锌锰电池约147亿只,普通锌锰电池约166亿只,太阳能电池约541.16 GW,燃料电池为5 668堆;电池出口总量333.35亿只,进口总量23.04亿只。讨论我国电池市场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产量 电池材料 产能 锂离子电池 铅蓄电池 氢镍电池 锌锰电池 太阳能电池 燃料电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