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4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Different Disinfection Methods on Calluses of Amorphophallus albus P.Y.Liu&J.F.Chen
1
作者 CHEN Xu-yan LU Yi +2 位作者 ZHENG Lin-lin FENG Yu-qian HAO Guo-qian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24年第2期26-32,共7页
This study aimed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disinfection methods on the callus of Amorphophallus albus in the tissue culture and rapid propagation system.The calluses induced from buds of A.albus were disinfec... This study aimed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disinfection methods on the callus of Amorphophallus albus in the tissue culture and rapid propagation system.The calluses induced from buds of A.albus were disinfected with benzalkonium bromide,mercury bichloride,sodium hypochlorite,and ethanol,respectively,for different time periods.The growth of calluses was compared between different treatments and observed in detail by dissect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isinfection with 0.1% mercury bichloride for 5 min and 75% ethanol for 5 s had mild effect on the callus,with the lowest browning rates of 16.32% and 15.46% and the lowest vitrification rates of 3.24% and 9.72%,respectively,after 20 d.The disinfection with benzalkonium bromide and sodium hypochlorite had strong effect on the callus cells,with the lowest browning rate of 50.69% and 25.12% and the lowest vitrification rates of 28.47% and 28.43%,respectively.The cytological observation result showed that the calluses disinfected with ethanol and mercury bichloride showcased compact structures,while those disinfected with sodium hypochlorite and benzalkonium bromide exhibited loose structures.To sum up,it is recommended that 75% ethanol or 0.1% mercury bichloride can be used for disinfection in the tissue culture and rapid propagation of A.albus,while the use of benzalkonium bromide and sodium hypochlorite should be avoided as much as possi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orphophallus albus CALLUS Anatomical observation Disinfection methods
下载PDF
LncRNA 54770.30在黄鳝(Monopterus albus)组织及性腺中表达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夏雪平 连子童 +3 位作者 田海峰 李忠 孙敬锋 胡乔木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1-48,共8页
利用黄鳝(Monopterus albus)卵巢、间性性腺以及精巢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结果,筛选获得表达差异的LncRNA 54770.30。为探究黄鳝LncRNA 54770.30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性逆转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本研究分析了黄鳝LncRNA 54770.30在不同组织... 利用黄鳝(Monopterus albus)卵巢、间性性腺以及精巢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结果,筛选获得表达差异的LncRNA 54770.30。为探究黄鳝LncRNA 54770.30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性逆转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本研究分析了黄鳝LncRNA 54770.30在不同组织与不同阶段性腺的表达。结果表明:LncRNA 54770.30在各组织均有表达,在肌肉中表达量最高,精巢与肝脏次之;LncRNA 54770.30在黄鳝卵巢至精巢转变过程中表达量呈上升趋势,卵巢与间性性腺中表达量无显著性差异,但卵巢、间性性腺与精巢中表达量呈显著性差异。利用原位杂交技术对LncRNA 54770.30在不同阶段性腺中表达进行定位分析,结果显示LncRNA 54770.30在黄鳝各阶段性腺中均有阳性信号,卵巢中主要在卵细胞的细胞质与颗粒细胞以及体细胞中表达;精巢中主要在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表达。对黄鳝幼体进行甲基睾酮处理后,实验组卵巢结构出现明显退化,卵泡数量减少,出现中空小叶;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LncRNA 54770.30在实验组退化卵巢中的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下降。以上研究表明,LncRNA 54770.30可能参与黄鳝性腺发育过程,并在黄鳝性逆转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Monopterus albus) LncRNA 54770.30 性逆转 表达 原位杂交
下载PDF
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reconstruction diagnosed digestive tract perforation and acute peritonitis caused by Monopterus albus:A case report
3
作者 Jin-Han Yang Jin-Ying Lan +2 位作者 An-Yuan Lin Wei-Biao Huang Jin-Yuan Liao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SCIE 2023年第10期2351-2356,共6页
BACKGROUND Few reports have described living foreign bodies in the human body.The current manuscript demonstrates that computed tomography(CT)is an effective tool for accurate preoperative evaluation of living foreign... BACKGROUND Few reports have described living foreign bodies in the human body.The current manuscript demonstrates that computed tomography(CT)is an effective tool for accurate preoperative evaluation of living foreign bodies in clinic.The threedimensional(3D)re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uld clearly display anatomical structures,lesions and adjacent organs,improving diagnostic accuracy and guiding the surgical decision-making process.CASE SUMMARY Herein we describe a 68-year-old man diagnosed with digestive tract perforation and acute peritonitis caused by a foreign body of Monopterus albus.The patient pre-sented to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with complaints of dull abdominal pain,profuse sweating and a pale complexion during work.A Monopterus albus had entered the patient’s body through the anus two hours ago.During hospitalization,the 3D reconstruction technology revealed a perforation of the middle rectum complicated with acute peritonitis and showed a clear and complete Monopterus albus bone morphology in the abdominal and pelvic cavities,with the Monopterus albus biting the mesentery.Laparoscopic examination detected a large(diameter of about 1.5 cm)perforation in the mid-rectum.It could be seen that a Monopterus albus had completely entered the abdominal cavity and had tightly bitten the mesentery of the small intestine.During the operation,the dead Monopterus albus was taken out.CONCLUSION The current manuscript demonstrates that CT is an effective tool for accurate preoperative evaluation of living foreign bodies in clin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gestive tract perforation Acute peritonitis Monopterus albus 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reconstruction Case report
下载PDF
基于刚柔耦合模型的黄鳝剖切机仿真及试验
4
作者 刘明勇 朱林 +3 位作者 欧阳周寰 向雪 李平 闫春爱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63-71,共9页
针对目前黄鳝人工剖切费时、费力且安全性差等难点,该研究以体表黏滑的鲜活黄鳝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款小型黄鳝自动剖切机。首先,测定了黄鳝基本物理参数以及相关力学参数。其次,基于刚柔耦合原理,将黄鳝鱼体与夹持轮、滑道的接触等效... 针对目前黄鳝人工剖切费时、费力且安全性差等难点,该研究以体表黏滑的鲜活黄鳝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款小型黄鳝自动剖切机。首先,测定了黄鳝基本物理参数以及相关力学参数。其次,基于刚柔耦合原理,将黄鳝鱼体与夹持轮、滑道的接触等效为刚度—阻尼模型,运用Abaqus与Adams仿真软件建立其刚柔耦合模型。以鱼体输送时间、输出速度、夹持力、整机振动为试验指标,探究弹簧刚度、滑道倾角、夹持轮转速等单因素对试验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弹簧刚度增大,夹持力先增大后降低,整机振动幅度降低,而输送时间和输出速度影响不大。随着滑道倾角增大,鱼体输出时间减少,而输出速度、夹持力、整机振动增大。随着夹持轮转速的增大,鱼体输送时间、输出速度、夹持力、整机振动均增大。在单因素分析基础上进行多因素分析,获得优化工况为夹持轮转速600 r/min、弹簧刚度1.2×10^(3) N/m、滑道倾角16°。最后,开展黄鳝自动剖切机加工试验,测得的振动参数以及鱼体输出速度与仿真结果接近,且鲜活黄鳝在优化工况下剖切效果良好。研究结果为小型黄鳝剖切机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 刚柔耦合 多因素分析 试验 剖切机 模型
下载PDF
黄鳝去骨装置设计与试验
5
作者 刘明勇 向雪 +2 位作者 朱林 欧阳周寰 李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94-304,共11页
针对已有黄鳝去骨装置存在的去骨稳定性差、效率低、得肉率偏低等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自适应式黄鳝去骨装置,主要由剖腹部件、过渡部件、去骨部件组成。首先对鱼体剖腹、过渡输送和去骨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得到影响去骨装置作业性能的... 针对已有黄鳝去骨装置存在的去骨稳定性差、效率低、得肉率偏低等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自适应式黄鳝去骨装置,主要由剖腹部件、过渡部件、去骨部件组成。首先对鱼体剖腹、过渡输送和去骨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得到影响去骨装置作业性能的关键因素。以得肉率、感官质量评分为评价指标,进行压轮与V型块距离、过渡轮初始间隙和转速、去骨刀盘形状和转速的单因素试验,确定各参数合理取值范围。试验结果显示,当压轮与V型块距离为15.50~16.75 mm时,得肉率较高;过渡轮初始间隙为9 mm时,鱼体感官质量评分最高;过渡轮转速和去骨刀盘转速增加,有利于提高得肉率和感官质量评分;去骨刀盘形状对得肉率和感官质量评分影响较小。以压轮与V型块距离、过渡轮初始间隙、过渡轮转速和去骨刀盘转速为试验因素,展开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压轮与V型块距离为16.75 mm、过渡轮初始间隙为9 mm、过渡轮转速为648 r/min、刀盘转速为3200 r/min时去骨效果最优,去骨装置加工的得肉率为84%,加工后鱼体总感官质量评分达到17.3。该装置可加工体质量75~150 g的黄鳝,生产效率达到16.8条/min,与目前市售去骨装置相比,喂入更方便,生产效率更高,可以为黄鳝前处理装置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设计 试验 去骨装置 黄鳝 得肉率
下载PDF
低鱼粉高脂饲料添加大豆卵磷脂对黄鳝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汤哲 林东晓 +5 位作者 蔡明浪 张俊智 朱波 石勇 钟蕾 胡毅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1-371,共11页
试验旨在研究低鱼粉高脂饲料中添加大豆卵磷脂对黄鳝(Monopterusalbus)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为降低黄鳝鱼粉使用量提供依据。以初始体重(20.03±0.01)g黄鳝为研究对象,以含有42%鱼粉、22%豆粕、6%粗脂肪的饲料为正... 试验旨在研究低鱼粉高脂饲料中添加大豆卵磷脂对黄鳝(Monopterusalbus)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为降低黄鳝鱼粉使用量提供依据。以初始体重(20.03±0.01)g黄鳝为研究对象,以含有42%鱼粉、22%豆粕、6%粗脂肪的饲料为正常鱼粉组,另以含有22%鱼粉、52%豆粕和9%粗脂肪的饲料为低鱼粉高脂组,分别在低鱼粉高脂组中添加1%和2%的大豆卵磷脂,进行为期56d的养殖试验,于室外池塘进行网箱养殖,日投喂1次,喂量为黄鳝体重3%—5%。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低鱼粉高脂组黄鳝增重率显著降低(P<0.05),饵料系数与肝体比均显著增加(P<0.05),但添加2%大豆卵磷脂后黄鳝增重率显著提高(P<0.05),而饵料系数与肝体比显著降低(P<0.05);(2)对比正常鱼粉组,低鱼粉高脂饲料组黄鳝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氨、尿素氮、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酸性磷酸酶与免疫球蛋白M含量显著增加(P<0.05),且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而添加2%大豆卵磷脂使黄鳝血清的高密度脂蛋白含量与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增加(P<0.05),低密度脂蛋白、血氨、尿素氮、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酸性磷酸酶与免疫球蛋白M水平显著下降(P<0.05);(3)与对照组相比,低鱼粉高脂组黄鳝后肠绒毛高度与杯状细胞显著降低(P<0.05),而添加2%大豆卵磷脂后黄鳝后肠绒毛高度与杯状细胞数目上升;(4)与对照组相比,低鱼粉高脂组不动杆菌属与考克氏菌属相对丰度上升,而与低鱼粉高脂组相比,添加2%大豆磷脂后黄鳝肠道群落的丰富度与多样性显著增加(P<0.05),且显著提高了肠道红杆菌属的相对丰度,并显著减少不动杆菌属与考克氏菌属的丰度(P<0.05)。由此得出,在试验条件下,2%大豆卵磷脂可促进脂肪代谢和提高机体免疫性能,并修复肠道组织结构与维持菌群稳态,进而缓解低鱼粉高脂饲料对黄鳝生长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鱼粉高脂饲料 大豆卵磷脂 血清生化指标 肠道菌群 黄鳝
下载PDF
黄鳝幼鳝对饲料中锌需求量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周磊涛 黄广华 +8 位作者 周秋白 梁立文 胡运松 陈恺文 陈希环 黄浩 王自蕊 霍欢欢 吴红翔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33-1244,共12页
为探究黄鳝(Monopterus albus)对锌的适宜需求量,以鱼粉和豆粕为蛋白源,鱼油和豆油为脂肪源配制基础实验饲料,以甘氨酸锌(Zn^(2+)≥21%)为锌源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0、20、40、80、160和320 mg/kg的锌,制成7种不同锌水平的饲料(实... 为探究黄鳝(Monopterus albus)对锌的适宜需求量,以鱼粉和豆粕为蛋白源,鱼油和豆油为脂肪源配制基础实验饲料,以甘氨酸锌(Zn^(2+)≥21%)为锌源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0、20、40、80、160和320 mg/kg的锌,制成7种不同锌水平的饲料(实际锌含量分别为48.24、60.79、70.25、88.04、123.88、204.35和381.65 mg/kg干物质),饲喂初始体重为(23.17±0.04)g的黄鳝60d,以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脊椎骨锌含量和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等指标综合评价黄鳝锌的需求量。结果表明:(1)各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随饲料锌水平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存活率呈下降趋势,60.79组和70.25 mg/kg组黄鳝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较高,381.65 mg/kg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均最低且显著低于48.24—70.25 mg/kg组,以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为评价指标,黄鳝幼鳝对锌的需求量分别为56.85和56.79 mg/kg。(2)随着饲料锌水平的升高,全鱼粗蛋白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70.25 mg/kg组最高,粗脂肪呈先下降后平缓的趋势,48.24 mg/kg组显著高于其他组,全鱼锌含量升高、锌沉积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黄鳝脊椎骨、肝脏、皮肤和肾脏中锌含量显著增加,脊椎骨锌含量呈先显著上升后平缓的现象;肌肉中锌含量变化不明显;全鱼铁、锰、铜、骨铁和骨锰含量呈下降趋势,骨磷和骨钙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以脊椎骨锌含量为评价指标,黄鳝对锌的需求量为81.01 mg/kg。(3)随着饲料锌水平的升高,黄鳝血清碱性磷酸酶活力和白蛋白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88.04 mg/kg组最高且显著高于204.35—381.65 mg/kg组,以血清碱性磷酸酶活力为评价指标,黄鳝幼鳝对锌的需求量为76.73 mg/kg。溶菌酶活力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60.79 mg/kg组显著高于其他组,381.65 mg/kg组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最高且显著高于48.24—70.25 mg/kg组。综合饲料锌水平对黄鳝生长性能、体成分、组织锌沉积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黄鳝饲料中适宜的锌需求量为56.79—81.01 mg/kg。黄鳝皮肤、脊椎骨和肝脏较肌肉更易沉积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性能 组织锌沉积 生化指标 黄鳝
下载PDF
大蒜素对黄鳝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影响的研究
8
作者 程静 李丰 顾永豪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6期96-100,共5页
为研究大蒜素对黄鳝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以体重20.25±0.71 g的黄鳝为研究对象,将0(S_(1))、25(S_(2))、50(S_(3))和100(S_(4))mg/kg不同浓度的大蒜素添加到黄鳝基础饲料中,网箱饲养60 d,测定其生长性能和血清中的非特异性免... 为研究大蒜素对黄鳝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以体重20.25±0.71 g的黄鳝为研究对象,将0(S_(1))、25(S_(2))、50(S_(3))和100(S_(4))mg/kg不同浓度的大蒜素添加到黄鳝基础饲料中,网箱饲养60 d,测定其生长性能和血清中的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结果显示,随着大蒜素添加量的增加,试验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添加量为50和100 mg/kg时效果较好。随着时间的推移,试验组相关免疫酶活性与对照组的差异开始逐渐显现,饲喂时间越长,差异相对越明显;第60天,试验组S_(3)和S_(4)血清中的T-AOC、SOD、CAT和LSZ活性均明显高于S_(1)组(P<0.05)。这表明饲料中添加一定浓度的大蒜素可促进黄鳝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以添加量在50~100 mg/kg为宜,为寻求新型、无毒害的黄鳝饲料添加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素 黄鳝 生长性能 非特异性免疫 药食同源
下载PDF
金沙江流域4种特有植物野生资源现状及受威胁等级评估 被引量:2
9
作者 于玉龙 耿宇鹏 陈高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1-309,共9页
物种受威胁状况的及时评估是调整物种濒危状态,继而实施有效保护措施的重要依据。该文以金沙江流域特有植物贯叶马兜铃(Aristolochia delavayi)、旱地木槿(Hibiscus aridicola)、云南百部(Stemona mairei)和白魔芋(Amorphophallus albus... 物种受威胁状况的及时评估是调整物种濒危状态,继而实施有效保护措施的重要依据。该文以金沙江流域特有植物贯叶马兜铃(Aristolochia delavayi)、旱地木槿(Hibiscus aridicola)、云南百部(Stemona mairei)和白魔芋(Amorphophallus albus)为调查评估对象,通过多年野外调查,依据《IUCN物种红色名录等级和标准:3.1版》和《使用指南:15.1版》对4物种的濒危现状进行了重新分析和评估。结果表明,在现有野生种群资源下贯叶马兜铃被列为易危(VU),旱地木槿和白魔芋被列为濒危(EN),云南百部为近危(NT)。与4物种现行濒危等级的比较表明,贯叶马兜铃的濒危等级由濒危降级为易危,旱地木槿由易危上调为濒危,白魔芋由近危上调为濒危,云南百部的濒危状态则维持不变。这为4种特有植物的野生资源现状了解、濒危状态更新以及适时调整有效保护策略提供了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贯叶马兜铃 旱地木槿 云南百部 白魔芋 IUCN红色名录 濒危等级
下载PDF
不同转食起始点对黄鳝稚鳝生长的影响
10
作者 梁立文 周磊涛 +4 位作者 周秋白 张文平 胡重华 王自蕊 包屹红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7-112,共6页
为研究不同转食起始点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稚鳝生长和成活率的影响,将10日龄稚鳝[体质量为(0.030±0.001)g]用水蚯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饲养至30日龄(d30)、40日龄(d40)和50日龄(d50)后进行转食,转食过程为依次投喂粉... 为研究不同转食起始点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稚鳝生长和成活率的影响,将10日龄稚鳝[体质量为(0.030±0.001)g]用水蚯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饲养至30日龄(d30)、40日龄(d40)和50日龄(d50)后进行转食,转食过程为依次投喂粉状配合饲料、0.6、1.0、1.5 mm颗粒饲料各10 d,共持续40 d,转食过程完成后再用1.5 mm颗粒饲料饲养各组黄鳝至120日龄。结果如下:随着日龄的增加和食物的转变,各组成活率均保持在97%以上,且差异不显著;各组体质量呈上升趋势;各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饵料系数(FCR)呈下降趋势;在90~120日龄时间段内,d50组体质量显著大于其余两组,d40组体质量大于d30组但不显著;d50组WGR、SGR大于d40组但不显著,二组均显著大于d30组;三组间FCR差异不显著。在试验过程中各组饵料成本差异显著,其中d50组最大为(19.69±0.52)元/kg,d40组次之为(16.81±0.41)元/kg,d30组最小为(13.49±0.40)元/kg。各组由水蚯蚓转食粉状配合饲料阶段,WGR、SGR都有一个较为明显的下降,在从粉状配合饲料转为摄食0.6 mm颗粒饲料后,又有所上升。d30组在0.6 mm颗粒饲料转为1.0 mm颗粒饲料(50~60日龄)、转食完成后摄食1.5 mm颗粒饲料阶段(70~80日龄)生长性能均出现下降现象,其中SGR下降显著。上述结果表明:过早的进行转食会影响到黄鳝的后续生长性能,适当延后转食时间对黄鳝后续生长性能有提高趋势。综上,在本试验的条件下,以水蚯蚓为开口饵料的稚鳝转食粉状配合饲料的适宜时间是40~50日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Monopterus albus) 转食起始点 生长性能 成活率
下载PDF
饲料中维生素A对黄鳝生长性能、肠道微生物组成和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
11
作者 黄广华 胡重华 +5 位作者 周秋白 张锦华 陈希环 周磊涛 张文平 陈恺文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3-102,共10页
为研究饲料维生素A(VA)水平对黄鳝生长性能、肠道微生物组成和肠道结构发育的影响,实验以VA醋酸酯(50万IU/kg)作为添加源,制作添加水平分别为0(3201)、500(3620)、1000(4010)、2000(4730)、4000(6510)、8000(9720)、16000(16890)IU/kg(... 为研究饲料维生素A(VA)水平对黄鳝生长性能、肠道微生物组成和肠道结构发育的影响,实验以VA醋酸酯(50万IU/kg)作为添加源,制作添加水平分别为0(3201)、500(3620)、1000(4010)、2000(4730)、4000(6510)、8000(9720)、16000(16890)IU/kg(括号内为VA在饲料中的实测值)7种不同水平饲料,编号为A~G组,用7种不同水平饲料分别投喂(7.32±0.02)g的黄鳝,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45尾,养殖70 d。实验结束后比较七组黄鳝生长性能、肠道组织结构,并基于生长性能比较A组、D组、G组肠道微生物变化。结果显示:与A组相比,B~D组黄鳝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提高;B~G组绒毛高度和C组微绒毛高度显著升高,C~D组肌层厚度和C~E组粘液细胞数量显著升高。以黄鳝特定生长率为评价指标,得出黄鳝VA适宜需求量为3849.96 IU/kg。A、D、G三组的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其中D组黄鳝肠道菌群的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最高,提高了黄鳝肠道厚壁菌门、放线菌门等有益菌的丰度,降低了变形菌门、邻单胞菌属等有害菌的丰度。菌群功能预测发现D组显著提高与碳水化合物代谢、内分泌系统和其他氨基酸的代谢相关功能基因表达量以及糖酵解/糖异生代谢相关功能基因表达量;G组显著降低与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相关功能基因表达量。综上,饲料中添加适宜VA水平可改善黄鳝肠道结构和肠道微生物环境,提高黄鳝生长性能。综合考虑黄鳝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本实验饲料中适宜VA水平为3620~4730 IU/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Monopterus albus) 维生素A 生长性能 肠道菌群 肠道结构 菌群功能预测
下载PDF
黄鳝csf1r基因的克隆及时空表达特征分析
12
作者 仲旭晴 阮瑞 +4 位作者 李勇智 岳华梅 叶欢 李忠 李创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59,69,共10页
【目的】克隆黄鳝csf1r基因,并对其时空表达特性进行分析,为探明csf1r基因在黄鳝不同体色形成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RACEs(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技术从黄鳝皮肤cDNAs中克隆得到csf1r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对其编码... 【目的】克隆黄鳝csf1r基因,并对其时空表达特性进行分析,为探明csf1r基因在黄鳝不同体色形成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RACEs(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技术从黄鳝皮肤cDNAs中克隆得到csf1r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对其编码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检测csf1r基因在黄鳝不同组织、不同发育时期胚胎或个体及3种体色黄鳝(黄黑斑鳝、碎花斑鳝和隐花斑鳝)皮肤和肾脏中的相对表达量,分析该基因的表达特征。测定3种体色黄鳝肝脏中的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黄鳝csf1r cDNA序列全长为4430 bp(GenBank收录号:OP589303),其编码区长度为2937 bp,编码978个氨基酸,存在免疫球蛋白结构域和蛋白激酶催化结构域2个保守结构域。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csf1r基因在黄鳝脑、精巢、卵巢、肠、心脏、肾脏、肝脏、肌肉、皮肤和脾脏等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脾脏和心脏中表达量较高,其次是肾脏、皮肤和肌肉,卵巢中表达量最低;csf1r在胚胎眼晶体形成期开始大量表达,显微观察发现该时期胚胎的躯干上开始有色素颗粒出现。在3种体色黄鳝皮肤和肾脏中,csf1r基因在黄黑斑鳝的皮肤中表达量最低,而在其肾脏中表达量最高。3种体色黄鳝肝脏氧化应激指标测定结果发现,黄黑斑鳝肝脏中的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比其他2种体色黄鳝高,但是差异未达显著水平。【结论】csf1r基因可能不仅参与了黄鳝体色的形成,还与黄鳝非特异性免疫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 csf1r 时空表达分析 体色
下载PDF
黄鳝减数分裂雌核发育及子代遗传纯合度分析
13
作者 徐闻 宋焱龙 +5 位作者 蒋银军 罗红瑞 郭元奇 陶彬彬 陈戟 胡炜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0-828,共9页
为了培育性状优良、遗传稳定的黄鳝(Monopterus albus)群体,研究探索了人工诱导黄鳝减数分裂雌核发育方法。针对养殖性状优良的深黄大斑鳝进行种质纯合,创制出3个深黄大斑鳝雌核发育群体。流式细胞术和染色体计数分析表明雌核发育黄鳝... 为了培育性状优良、遗传稳定的黄鳝(Monopterus albus)群体,研究探索了人工诱导黄鳝减数分裂雌核发育方法。针对养殖性状优良的深黄大斑鳝进行种质纯合,创制出3个深黄大斑鳝雌核发育群体。流式细胞术和染色体计数分析表明雌核发育黄鳝的细胞DNA含量、染色体数目均与野生型相同。性腺组织学切片观察表明雌核发育黄鳝卵巢发育正常。微卫星多样性分析表明雌核发育黄鳝群体的有效等位基因(Ne)、平均香农指数(I)、平均多态信息指数(PIC)、平均观测杂合度(Ho)及平均期望杂合度(He)等参数均极显著低于野生群体,雌核发育群体的遗传纯合度显著提高。雌核发育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增大,遗传相似系数变小。深黄大斑鳝雌核发育群体为培育性状优良的黄鳝养殖品种提供了育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核发育 微卫星 遗传纯合度 品种选育 黄鳝
下载PDF
一种新的生物熏蒸剂原料——内生真菌Muscodor albus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维华 陈巧 +1 位作者 任俊生 曹志强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9-20,54,共3页
结合国外相关研究报道,简要介绍了内生真菌Muscodor albus的发现、分类地位及特征、代谢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质在对植物有害生物进行生物熏蒸防治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关键词 生物熏蒸剂 内生真菌 Muscodor albus
下载PDF
黄鳝来源阿氏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
15
作者 郑菲菲 何鑫 +5 位作者 尹丽 张靖悦 祝东梅 高坚 宋玉峰 赵玉华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3-78,共6页
试验旨在从人工养殖的黄鳝体内分离高产蛋白酶菌株,为后续微生物蛋白酶的制备和微生态制剂的开发提供菌种资源,以解决黄鳝摄食率低、消化不完全及水体氮污染等问题。通过采用脱脂奶粉培养基透明圈法初筛和Folin-酚法测定酶活复筛相结合... 试验旨在从人工养殖的黄鳝体内分离高产蛋白酶菌株,为后续微生物蛋白酶的制备和微生态制剂的开发提供菌种资源,以解决黄鳝摄食率低、消化不完全及水体氮污染等问题。通过采用脱脂奶粉培养基透明圈法初筛和Folin-酚法测定酶活复筛相结合的方式筛选人工养殖黄鳝肠道中的高产蛋白酶菌株,通过溶血试验与药敏试验检测菌株安全性,并进行常规生化和分子生物学鉴定。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其发酵条件,筛选到一株高产蛋白酶、产过氧化氢酶的菌株Ma-4,初步鉴定其为阿氏芽孢杆菌(Bacillus aryabhattai)。该菌株最适产酶条件为发酵时间48 h、发酵温度36℃、可溶性淀粉添加量15 g/L、牛肉浸粉添加量15 g/L和pH值6.0。优化后菌株酶活力为288.14 U/mL,较优化前提高了3.34倍。研究表明,菌株Ma-4为高产蛋白酶、产过氧化氢酶、不溶血、不耐药的阿氏芽孢杆菌,该菌株为开发黄鳝微生态制剂开拓了菌种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 阿氏芽孢杆菌 筛选鉴定 安全性评价 发酵条件优化
原文传递
黄鳝AK1基因序列特征及在性腺中的表达模式分析
16
作者 熊金鑫 陈琪琪 +9 位作者 高阔 陈铭强 黄俊杰 丁文祥 王荟玲 唐子婷 张明旺 严太明 杨德英 何智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8-665,共8页
【目的】探究腺苷酸激酶1(adenylate kinase 1, AK1)序列特征及其在黄鳝性腺发育过程中的功能。【方法】克隆黄鳝AK1基因序列,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AK1在黄鳝各组织、不同发育时期性腺以及H2O2... 【目的】探究腺苷酸激酶1(adenylate kinase 1, AK1)序列特征及其在黄鳝性腺发育过程中的功能。【方法】克隆黄鳝AK1基因序列,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AK1在黄鳝各组织、不同发育时期性腺以及H2O2孵育后卵巢中的表达情况,并利用免疫组化技术定位AK1在黄鳝性腺中的表达位置。【结果】黄鳝AK1编码区序列为630 bp,编码209个氨基酸残基,具有AK家族保守的NMP和LID结构域,与其他鲤科鱼类的同源基因具有较高的序列相似性;黄鳝AK1在垂体、眼睛、心、肝、肾、肠、脾、肌肉、血液、卵巢和精巢中均有表达,在肌肉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在血液中表达量最低。AK1在卵巢发育周期的卵黄生成早期性腺和性逆转周期的间性晚期性腺表达量最高,而在卵黄生成中晚期性腺和间性早期性腺表达最低。H2O2孵育后各浓度组AK活性的表达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P<0.05),浓度越高变化的趋势越明显(P<0.05);而AK1的表达均受到抑制。AK1主要定位于卵黄生成早期性腺的颗粒细胞中。【结论】AK1参与了黄鳝性腺的发育,这为揭示黄鳝性腺发育过程中的能量代谢等生物学过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 性腺发育 AK1基因 表达分析 H2O2
下载PDF
健康与上草黄鳝菌群组成差异分析
17
作者 王颖 黄广华 +4 位作者 周秋白 张锦华 周磊涛 包屹红 周文宗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7-480,共14页
【目的】旨在揭示健康与上草黄鳝菌群组成差异,为判别黄鳝病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健康黄鳝养殖水体(HW)、体表粘液(HN)、肠道粘膜(HC)和上草黄鳝养殖水体(BW)、体表粘液(BN)和肠道粘膜(BC)为试验材料,通过Illumina高通量测序分... 【目的】旨在揭示健康与上草黄鳝菌群组成差异,为判别黄鳝病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健康黄鳝养殖水体(HW)、体表粘液(HN)、肠道粘膜(HC)和上草黄鳝养殖水体(BW)、体表粘液(BN)和肠道粘膜(BC)为试验材料,通过Illumina高通量测序分析菌群结构。【结果】(1)上草黄鳝降低了菌群的Alpha多样性,其中,HN组Alpha多样性最高,极显著高于BN(P<0.01)。PCoA分析发现健康和上草黄鳝的体表粘液和肠道粘膜菌群分别显著分离。(2)在门水平上,上草黄鳝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丰度上升,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梭杆菌门(Fusobacteria)丰度降低;属水平上,气单胞菌属(Aeromonas)、金黄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乳球菌属(Lactococcus)、水小杆菌属(Undibacterium)、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等丰度升高,鲸杆菌属、Pedobacter、Emticicia、多核杆菌属(Polynucleobacter)等丰度降低。(3)LefSe分析发现HN与HC组优势差异物种均为鲸杆菌属、邻单胞菌属(Plesiomonas);BN组优势差异物种主要为黄杆菌属、金黄杆菌属、气单胞菌属、水小杆菌属等。BC组优势差异物种主要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无色杆菌属、噬酸菌属(Acidovorax)、乳球菌属等。其中,气单胞菌属的相对丰度在健康黄鳝和上草黄鳝中均表现出从水体-体表粘液-肠道黏膜逐渐降低的趋势,而鲸杆菌属则主要在健康黄鳝的体表粘液和肠道粘膜中富集。(4)功能预测结果显示,上草黄鳝的致病性、胁迫耐受表型菌群丰度均高于健康黄鳝,且主要涉及的是变形菌门中菌群。【结论】首次从微生态的角度分析水体-体表粘液-肠道粘膜菌群与黄鳝上草行为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健康与上草黄鳝的养殖水体、体表粘液及肠道粘膜菌群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健康黄鳝微生物多样性较高,有益菌(如鲸杆菌属等)丰度较高;而上草黄鳝微生物多样性较低,潜在致病性细菌(如变形菌门的气单胞菌属等)丰度显著上升,提示气单胞菌属和鲸杆菌属可考虑作为黄鳝发生上草行为的候选微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 养殖水体 体表粘液 肠道粘膜 菌群分析
下载PDF
不同来源黄鳝(Monopterus albus)繁殖力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段国庆 江河 +3 位作者 胡王 潘庭双 胡玉婷 凌俊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4-90,共7页
比较不同来源黄鳝(Monopterus albus)的个体繁殖力,研究了其个体繁殖力分布特征、变化规律及与生物学指标的关系。以怀卵量作为绝对繁殖力的表征参数,对雌性黄鳝进行解剖测定。结果显示,野生黄鳝绝对繁殖力(F)为181–729粒,人工培养黄鳝... 比较不同来源黄鳝(Monopterus albus)的个体繁殖力,研究了其个体繁殖力分布特征、变化规律及与生物学指标的关系。以怀卵量作为绝对繁殖力的表征参数,对雌性黄鳝进行解剖测定。结果显示,野生黄鳝绝对繁殖力(F)为181–729粒,人工培养黄鳝F值为165–589粒,人工繁育黄鳝F值为135–352粒;野生黄鳝基于体重的相对繁殖力(FW)为5.4–11.8粒/g,人工培养黄鳝FW为3.5–9.3粒/g,人工繁育黄鳝FW为4.96–8.55粒/g;野生黄鳝基于体长的相对繁殖力(FL)为5.8–17.2粒/mm,人工培养黄鳝FL为4.85–15.00粒/mm,人工繁育黄鳝FL为4.35–9.03粒/mm,不同来源黄鳝在F、FL、FW上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来源和体色均不同的黄鳝其F和FL均具有极显著差异,而FW差异不显著;所有黄鳝的F和野生黄鳝的FL与体长、体重生物学指标密切相关,其余F、FL和FW与各生物学指标均相关性较小。研究表明,野生黄鳝的F、FL和FW均高于人工培养和人工繁育的黄鳝,怀卵量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 繁殖力 来源 体色
下载PDF
白花草木樨MaERF058基因耐旱功能验证
19
作者 魏娜 敬文茂 +5 位作者 许尔文 王荣新 赵晶忠 马雪娥 张吉宇 刘文献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9-169,共11页
干旱是农业生产中最常见的逆境胁迫之一,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光合作用、气孔开闭、渗透功能和激素调节等方面都会产生不良影响。白花草木樨在我国北方干旱地区广泛种植,是具有耐旱、耐盐碱、耐贫瘠和粗蛋白含量高等特点的优质牧草。转录... 干旱是农业生产中最常见的逆境胁迫之一,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光合作用、气孔开闭、渗透功能和激素调节等方面都会产生不良影响。白花草木樨在我国北方干旱地区广泛种植,是具有耐旱、耐盐碱、耐贫瘠和粗蛋白含量高等特点的优质牧草。转录因子(TF)作为调控基因表达的重要蛋白分子,可作用于其下游启动子区的特定顺式元件以激活或抑制基因的转录,进而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及响应逆境。植物ERF转录因子家族基因参与植物对非生物胁迫的抗性,是作物抗逆性改良的理想候选基因。本研究对白花草木樨关键耐旱基因MaERF058进行烟草亚细胞定位分析,发现该基因表达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干旱胁迫下,过表达MaERF058的拟南芥长势明显优于野生型。干旱条件下转MaERF058基因白花草木樨毛状根脯氨酸含量较对照显著(P<0.01)增加;丙二醛含量显著(P<0.01)降低;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P<0.05)增加;单胺氧化酶染色(NBT法)结果显示转基因毛状根的活性氧含量低于对照。以上结果表明白花草木樨MaERF058基因编码的转录因子对调控白花草木樨响应干旱胁迫具有积极作用。研究结果为解析白花草木樨耐旱分子机制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也能够为加快耐旱牧草分子育种提供优异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草木樨 ERF转录因子 干旱胁迫 遗传转化
下载PDF
投喂水平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生长、肠道消化酶活性及部分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云飞 彭慧珍 +4 位作者 刘庄鹏 胡毅 吕怡航 李昭林 张德洪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4-120,共7页
为探究不同投喂水平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生长、肠道消化酶活性及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分别以初始体重为(68.85±0.44)g和(26.67±0.17)g的2种规格黄鳝为研究对象,大规格按照体重的2.8%、3.6%、4.4%和5.2%投喂;小规格按... 为探究不同投喂水平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生长、肠道消化酶活性及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分别以初始体重为(68.85±0.44)g和(26.67±0.17)g的2种规格黄鳝为研究对象,大规格按照体重的2.8%、3.6%、4.4%和5.2%投喂;小规格按照体重的3.0%、4.0%、5.0%、6.0%和7.0%投喂;每个处理组设置3个重复,大规格组50尾/箱,小规格组100尾/箱,实验持续56 d。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投喂水平的增加,2种规格黄鳝增重率、饲料系数、肝体比以及全鱼脂肪含量都显著升高(P<0.05),但全鱼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大规格黄鳝在投喂水平为4.4%和5.2%时增重率达到最高水平,且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大规格黄鳝肠道脂肪酶和胰蛋白酶活性随投喂水平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大规格黄鳝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总胆固醇(TC)含量先升后降,血清甘油三脂(TG)含量呈上升趋势;大规格黄鳝在投喂水平为4.4%时,SOD和溶菌酶(LZM)活性达到组间较高水平。随着投喂水平的增加,小规格黄鳝肠道胰蛋白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血清TG、TC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血糖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在投喂水平为6%时,小规格黄鳝的SOD和LZM活性均处在较高水平。本研究表明,当大规格黄鳝投喂水平为4.4%、小规格黄鳝投喂水平为5%–6%时,黄鳝的生长性能达到较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 投喂水平 生长 肠道消化酶 血清生理生化指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