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种源花榈木种子表型性状变异分析
1
作者 李天翔 肖亚琴 +3 位作者 杨骏 吴琴香 吴小丽 曹基武 《湖南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50-55,共6页
以浙江杭州、湖南长沙等8个种源地的花榈木种子为研究对象,采用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其种子的表型性状进行分析比较,以探究花榈木种子表型性状在种源水平上的变异规律。结果表明:(1)8个种源花榈木的种子长度、宽度、千... 以浙江杭州、湖南长沙等8个种源地的花榈木种子为研究对象,采用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其种子的表型性状进行分析比较,以探究花榈木种子表型性状在种源水平上的变异规律。结果表明:(1)8个种源花榈木的种子长度、宽度、千粒重和种形指数的平均值分别为9.39 mm、7.58 mm、250.23 g和1.24,且在不同种源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变异系数分别为6.78%、8.01%、10.24%、7.99%;(2)花榈木种子4个表型性状之间无显著的相关性,但种子宽度与种源地的年均气温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千粒重与年日照时数显著正相关,随年日照时数的增长有不断增大的趋势;(3)聚类分析将花榈木种源划分为五大类,由不同类群种源的地理位置可知花榈木种子表型性状的变异具有地域性和随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榈木 种源 种子 表型性状 变异
下载PDF
花榈木生物碱合成关键酶基因OhpLDC和OhpCAO1的克隆与分析
2
作者 王佳琦 王欣 +1 位作者 邓小梅 吴蔼民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46-1657,共12页
花榈木是中国传统中药,其代谢产物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然而目前人们对花榈木的药用化学成分如生物碱合成并不清楚。本研究对花榈木不同组织进行了代谢组和转录组学分析,结果表明花榈木中含有的生物碱大部分属于喹诺... 花榈木是中国传统中药,其代谢产物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然而目前人们对花榈木的药用化学成分如生物碱合成并不清楚。本研究对花榈木不同组织进行了代谢组和转录组学分析,结果表明花榈木中含有的生物碱大部分属于喹诺里西啶类生物碱(Quinolizidine Alkaloids,QA)。进一步分析发现,QA生物合成的2个关键酶,赖氨酸脱羧酶(LDC)和铜胺氧化酶(CAO)在生物碱合成中起重要作用。结合花榈木转录组结果对其编码基因克隆,得到了1290 bp、2268 bp CDS序列,分别命名为OhpLDC和OhpCAO1。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OhpLDC和OhpCAO1编码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4.63×10^(4)和8.44×10^(4),均无跨膜区域和信号肽。OhpLDC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具有保守的底物结合位点Phe340,分析发现OhpLDC与豆科植物中的LDC基因在进化上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OhpCAO1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中具有保守结构域“NY-Y”,以及3个组氨酸保守位点,与狭叶羽扇豆的CAO1亲缘关系最近。本研究结果为解析花榈木QA的生物合成途径提供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榈木 喹诺里西啶类生物碱 赖氨酸脱羧酶 铜胺氧化酶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珍贵树种花榈木容器苗配方施肥试验 被引量:15
3
作者 段如雁 韦小丽 +1 位作者 张之栋 冯艳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5-230,共6页
采用"3414"试验设计,对花榈木容器苗进行氮、磷、钾肥配比施肥试验,测定了不同配方施肥处理花榈木容器苗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施肥后的各处理花榈木容器苗的苗高、地径、根系、生物量等生长指标以及光合速率、光能... 采用"3414"试验设计,对花榈木容器苗进行氮、磷、钾肥配比施肥试验,测定了不同配方施肥处理花榈木容器苗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施肥后的各处理花榈木容器苗的苗高、地径、根系、生物量等生长指标以及光合速率、光能利用效率、水分利用效率、叶绿素含量、硝态氮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和根系活力等生理指标均大于不施肥的处理,且各施肥处理间生长、生理生化指标差异显著。在14个处理中,6#(N_2P_2K_2)的苗高、地径、平均根系直径、总根体积、≥5 cm侧根数、总生物量、光合速率、叶绿素a等指标表现最好,分别是对照的1.66、1.33、6.10、3.90、6.00、2.26、2.10、2.52倍。经施肥模型拟合后得到氮、磷、钾肥推荐施肥量为:每株施氮肥1.41 g、磷肥0.44 g和钾肥0.29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榈木 容器苗 配方施肥 生长 生理生化
下载PDF
利用磁珠富集法开发花榈木微卫星引物 被引量:12
4
作者 胡磊 高丽 杨波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29-633,共5页
将花榈木(Ormosia henryiPrain)基因组DNA用MseⅠ酶切后,连接相应的接头,PCR扩增后回收500~1000bp片段,与用生物素标记的微卫星探针(GA)12,(AAG)8杂交后,运用磁珠富集含有微卫星序列的DNA片段。获得的序列经PCR扩增,连接载体pMD19... 将花榈木(Ormosia henryiPrain)基因组DNA用MseⅠ酶切后,连接相应的接头,PCR扩增后回收500~1000bp片段,与用生物素标记的微卫星探针(GA)12,(AAG)8杂交后,运用磁珠富集含有微卫星序列的DNA片段。获得的序列经PCR扩增,连接载体pMD19-T,构建富含微卫星序列的小片段插入文库;用PCR法筛选文库,获得78个阳性克隆,经测序分析得到24个微卫星序列,成功设计出9对引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榈木 微卫星标记 磁珠富集 多态性
下载PDF
花榈木胚轴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 被引量:13
5
作者 高丽 李洪林 杨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3期16271-16273,共3页
[目的]通过愈伤组织诱导途径,建立快速高效的花榈木再生体系。[方法]花榈木成熟种子在MS培养基中萌发获得无菌苗,以幼苗的胚轴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经继代后进一步诱导不定芽和生根。[结果]诱导花榈木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为MS+1.0mg/L... [目的]通过愈伤组织诱导途径,建立快速高效的花榈木再生体系。[方法]花榈木成熟种子在MS培养基中萌发获得无菌苗,以幼苗的胚轴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经继代后进一步诱导不定芽和生根。[结果]诱导花榈木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为MS+1.0mg/L2,4-D+0.5mg/LKT,诱导率达96.7%;诱导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的培养基为MS+0.5mg/LNAA+0.1mg/LTDZ,其不定芽诱导率为85.0%;平均每块愈伤产生不定芽6.2个;生根的最适培养基为1/2WPM+0.5mg/LNAA+0.5mg/LIBA,生根率为88.9%。炼苗移栽后,成活率可达85.0%。[结论]花榈木胚轴愈伤组织诱导途径的植株再生是一套快速高效的离体再生体系,可为花榈木种质资源保存、转基因、遗传育种等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愈伤组织 胚轴 花榈木 植株再生
下载PDF
花榈木提取物对慢性不可预知应激小鼠认知损害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刘冬 刘顶鼎 +5 位作者 马丽 云雪林 向怡 聂平 曾贵荣 郭建生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68-779,共12页
认知缺陷是抑郁症的核心症状之一,已成为抑郁症治疗面临的的一大挑战.花榈木为我国南方广泛分布的一种绿色乔木,具有抗抑郁作用.然而,花榈木对认知损害的作用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花榈木提取物对慢性应激引起的认知障碍的影响,通... 认知缺陷是抑郁症的核心症状之一,已成为抑郁症治疗面临的的一大挑战.花榈木为我国南方广泛分布的一种绿色乔木,具有抗抑郁作用.然而,花榈木对认知损害的作用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花榈木提取物对慢性应激引起的认知障碍的影响,通过建立小鼠慢性不可预测轻度应激(CUMS)模型,评价花榈木改善认知功能的作用.认知行为采用新物识别和Morris水迷宫测试,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海马组织中GFAP和Aβ蛋白的水平,Western Blotting分析海马组织NLRP3、TNF-α和IL-1β蛋白表达.结果显示,花榈木提取物能明显增加小鼠的物体识别辨别指数,明显减少定位航行小鼠平台潜伏期,增加平台穿越次数.花榈木提取物能显著提高海马组织中5-HT、DA、NE的水平;同时提高应激小鼠海马CA1区GFAP水平,降低Aβ沉积,减少海马区NLRP3、TNF-α和IL-1β的表达.以上数据表明,花榈木提取物能明显改善CUMS小鼠学习记忆障碍,其作用机制与上调GAFP、减少Aβ沉积、缓解炎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榈木提取物 慢性不预知应激 NLRP3 GAFP
原文传递
花梨木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秦延林 王赛 +1 位作者 林波 梁振益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1期38-40,共3页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CGC-MS)联用技术对花梨木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经毛细管气相色谱分离出29个组分,共确认了其中的24种成分,占总油量的96.9%.其主要成分是2,4二甲基-2,4-庚二烯醛、3,7,11-三甲基-1,6,10-十二碳三烯-3-醇、2...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CGC-MS)联用技术对花梨木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经毛细管气相色谱分离出29个组分,共确认了其中的24种成分,占总油量的96.9%.其主要成分是2,4二甲基-2,4-庚二烯醛、3,7,11-三甲基-1,6,10-十二碳三烯-3-醇、2-蒈烯-4-醇、2-(5-甲基呋喃-2-基)-丙酸乙醛、反式-2-甲基-5-(1-甲基乙烯基)-2-环己烯-1-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GC—MSD 花梨木 挥发油
下载PDF
花梨木挥发性化学成分GC-MS分析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董晓敏 刘布鸣 +3 位作者 陈露 林霄 刘偲翔 莫建光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218-220,共3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加醋酸乙酯从花梨木木屑中提取挥发性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确认出其中的30种成分,占色谱总馏出峰面积的90%以上。结果显示花梨木挥发性主要化学成分为β-桉叶醇,α-乙酸松油酯,...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加醋酸乙酯从花梨木木屑中提取挥发性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确认出其中的30种成分,占色谱总馏出峰面积的90%以上。结果显示花梨木挥发性主要化学成分为β-桉叶醇,α-乙酸松油酯,2,6-二叔丁基对甲酚,2-甲基苯并呋喃,3-(1-甲酰-3,4-亚甲二氧基)-苯甲酸甲酯等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分分析 花梨木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基质配比对花榈木容器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田鸿 韦小丽 罗旋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共5页
以椰糠、泥炭、珍珠岩和蛭石为原料,按体积比配成7种育苗基质,测定不同基质配比下花榈木容器苗的生长、生理生化等25个指标,以筛选适宜基质配方。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比会影响花榈木生长和生理状况而使其育苗效果有差异,表现为其苗... 以椰糠、泥炭、珍珠岩和蛭石为原料,按体积比配成7种育苗基质,测定不同基质配比下花榈木容器苗的生长、生理生化等25个指标,以筛选适宜基质配方。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比会影响花榈木生长和生理状况而使其育苗效果有差异,表现为其苗高最大是T 4(V(泥炭)∶V(珍珠岩)=1∶1),地径最大是T 6(V(泥炭)∶V(珍珠岩)=4∶1),两指标最小均为T 2(V(泥炭)∶V(蛭石)=7∶3)。根长、根表面积最大均为T 7(V(泥炭)∶V(椰糠)=4∶1)。总生物量最大为T 6,为1.26 g;叶片氮质量分数最高为T 4,叶片磷、钾质量分数最高均为T 7。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摩尔分数及蒸腾速率最高均为T 7,分别高出最低处理均为T 2的114%、280%、66%和202%。不同基质配比对花榈木容器苗叶片叶绿素a/b和硝态氮质量分数差异不显著(p<0.05)。可溶性糖质量分数最高为T 4,为5.52 mg/g,最低为T 7,为3.83 mg/g,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最高为T 2,为6.89 mg/g,最低为T 4,为5.03 mg/g。综合分析结果表明T 7(V(泥炭)∶V(椰糠)=4∶1)综合评价值最低,故这种基质配方比其他处理更适宜花榈木容器苗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榈木容器苗 基质配比 生理生化 坐标综合评价法
下载PDF
花榈木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纯化工艺优化 被引量:7
10
作者 朱仕豪 凌智辉 +2 位作者 张湘龙 唐其 陆英 《湖南农业科学》 2020年第12期52-56,共5页
花榈木叶中含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为进一步提高花榈木叶提取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对花榈木叶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通过静态吸附和解析对10种大孔吸附树脂进行了筛选,再通过动态吸附试验对花榈木叶总黄酮的纯化工艺进行优化。结... 花榈木叶中含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为进一步提高花榈木叶提取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对花榈木叶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通过静态吸附和解析对10种大孔吸附树脂进行了筛选,再通过动态吸附试验对花榈木叶总黄酮的纯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花榈木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40(g/mL)、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1.5 h,此条件下,花榈木叶总黄酮得率为2.83%,将提取液冷冻干燥成粉末后,测得其总黄酮含量为15.95%;AB-8大孔吸附树脂对花榈木叶总黄酮有良好的吸附与解吸性能,其最佳纯化工艺参数为上样液浓度1.71 mg/mL,上样液pH值3,上样流速4 BV/h,上样体积5 BV,洗脱液为体积分数80%的乙醇溶液,洗脱流速3 BV/h,洗脱体积4 BV。经纯化后,花榈木叶提取物粉末中总黄酮含量由原来的15.95%提高至29.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榈木叶 黄酮类化合物 大孔吸附树脂 提取 纯化 工艺优化
下载PDF
花梨木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倪斌 张伟 +1 位作者 符杰雄 田蜜 《广东林业科技》 2012年第2期59-62,共4页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分离花梨木叶中的挥发油,通过GC-MS联用仪对花梨木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共鉴定出39个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环己甲酸乙烯酯(5.10%)、三十烷(3.76%)、5,6,7,7a-四氢-4,4,7a-三甲基-2(4H)-苯呋喃酮(3.44%)、二...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分离花梨木叶中的挥发油,通过GC-MS联用仪对花梨木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共鉴定出39个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环己甲酸乙烯酯(5.10%)、三十烷(3.76%)、5,6,7,7a-四氢-4,4,7a-三甲基-2(4H)-苯呋喃酮(3.44%)、二十八烷(3.08%)、十六酸(2.35%)、二十四烷(2.26%)、榄香素(2.25%)、二十烷(2.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梨木叶 挥发油 化学成分 GC—MS
下载PDF
花榈木人工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周洁尘 朱天才 +4 位作者 文虹 吴红强 段翔 冯加生 钟行 《四川林业科技》 2019年第5期104-107,共4页
花榈木(Ormosia henryi Prain)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自然繁殖率较低。本文系统地总结归纳了各种人工繁殖技术,为花榈木的人工繁殖实际应用提供参考。本文综述了种子繁殖、组织培养和无性繁殖等国内外主要的花榈木人工繁殖技术,通过分析... 花榈木(Ormosia henryi Prain)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自然繁殖率较低。本文系统地总结归纳了各种人工繁殖技术,为花榈木的人工繁殖实际应用提供参考。本文综述了种子繁殖、组织培养和无性繁殖等国内外主要的花榈木人工繁殖技术,通过分析各种技术的关键技术点,发现各繁殖技术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的研究终点指出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榈木 人工繁殖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花榈木实生苗人工林生长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陈清堤 《绿色科技》 2010年第8期80-82,共3页
花榈木实生苗人工林生长特性研究表明,花榈木适应性较强,在酸性、中性土壤均能正常生长。花榈木前期生长较快,,树高速生期2~7年,年平均生长量57cm,胸径速生期7~15年,年平均生长量0.93cm。材积前期增长较慢,但一直处于上升阶... 花榈木实生苗人工林生长特性研究表明,花榈木适应性较强,在酸性、中性土壤均能正常生长。花榈木前期生长较快,,树高速生期2~7年,年平均生长量57cm,胸径速生期7~15年,年平均生长量0.93cm。材积前期增长较慢,但一直处于上升阶段,第11年生时,材积增长迅速加快,21年后,进入相对稳定的生长高峰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榈木 人工林 生长特性 经营管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