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OTENT HYPOTENSIVE EFFECTS OF ORPHANIN FQ IN CONSCIOUS STROKE-PRONE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 被引量:1
1
作者 魏英杰 黄其擎 +4 位作者 朱燕青 米立国 张肇康 汤健 丁金凤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1998年第2期67-70,共4页
Orphanin FQ(OFQ) or nociceptin is a novel neuropeptide consisting of 17 amino acids. This peptide has a primary structure reminiscent of that of opioid peptide but exhibits an opposite effect to make animals hyperre... Orphanin FQ(OFQ) or nociceptin is a novel neuropeptide consisting of 17 amino acids. This peptide has a primary structure reminiscent of that of opioid peptide but exhibits an opposite effect to make animals hyperreactive. The effect of this new peptide on cardiovascular function are not completely known. The present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intravenous bolus injection of orphanin FQ on mean arterial blood presure (MABP) in conscious stroke-prone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 (SHRsp). Adult male SHRsp and Wistar normotensive rats (250~300 g body weight, 2. 5~3 months old) were used in this study. The MABP was measured in the conscious state by a tail-cuff method. In SHRsp model, intravenous bolus injection of orphanin FQ or Tyr1-orphanin FQ (0. 5 mg/kg) induced a prolonged and marked reduc- tion in MABP. The maximum changes in MABP were -30. 2±4. 2 mmHg by orphanin FQ and -28. 2± 4. 7 mmHg by Tyr1-orphanin FQ at 10 min after administration,and this effect lasted over 30 min. The Phe1→Tyr substitution in orphanin FQ was found to retain almost fully hypotensive activity. Pretreatment of SHRsp with naloxone-HCI(60 μg/kg), 5 min before the injection of orphanin FQ, did not block the hy- potensive effect of orphanin FQ. Therefore, opioid receptors could not account for the hypotensive effect of orphanin FQ in SHRsp. In Wistar rats, intravenous bolus injection of the same dose of orphanin FQ did not cause a change in MABP. These observations suggest that orphanin FQ is a novel hypotensive peptide and may have some role in the regulation of blood pressure in SHRsp, rather than in normotensive rats. The ex-act underlying mechanisms are waiting to be clarif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压药 orphanin-FQ 原发性高血压 动物实验 药理机制
下载PDF
Low utility of plasma Nociceptin/orphanin FQ in the diagnosi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2
作者 Aldo Spadaro Antonino Ajello +10 位作者 Carmelo Luigiano Carmela Morace Maria Letizia Resta Grazia Berlinghieri Salvatore Campo Claudio Scisca Angela Alibrandi Graziella D'arrigo Nunziata Alessi Oscar Ferraù Maria Antonietta Fren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29期4716-4720,共5页
瞄准:在肝细胞癌(HCC ) 的察觉的浆液 alpha-fetoprotein (alpha-FP ) 的用途是可疑的。nociceptin/orphanin FQ (N/OFQ ) 的很高的传播层次,为新奇 opioid 受体的 ligand,最近在 HCC 被报导了。这研究的目的是在与肝肝硬化在病人产... 瞄准:在肝细胞癌(HCC ) 的察觉的浆液 alpha-fetoprotein (alpha-FP ) 的用途是可疑的。nociceptin/orphanin FQ (N/OFQ ) 的很高的传播层次,为新奇 opioid 受体的 ligand,最近在 HCC 被报导了。这研究的目的是在与肝肝硬化在病人产生的 HCC 的诊断估计血浆 N/OFQ 的角色。方法:血浆 N/OFQ 层次被 ELISA 在 58 个病人(28 HCC 和 30 肝肝硬化) 并且在 25 健康控制测量。价值被相关与临床并且实验室特征包括 alpha-FP。枪兵索引,寒风伊朗的银币相关系数,非参量的联合(NPC ) 测试和判别式逐步的分析被用于数据的统计评估。结果:nociceptin 的上面的正常限度是 122 pg/mL。在这上面的血浆层次截止与 HCC 在 21.4% 病人被发现,在 23.3% 那些与肝硬化并且在 8% 健康题目。200 ng/mL 与肝硬化那些与 HCC 并且在没有在 46.4% 病人被发现的 alpha-FP 浆液层次 】 。没有关联在 N/OFQ 层次和任何东西之间被发现临床并且实验室特征,包括 alpha-FP。由 NPC 测试, HCC 和肝脏硬化症的病人关于 alpha-FP 是不同的(P = 0.000 ) 然而并非以 nociceptin (P = 0.595 ) 。由点寒风伊朗的银币关联, HCC 存在断然与 alpha-FP 被相关(rpb = 0.52, P = 0.000 ) 然而并非与 N/OFQ (rpb = 0.16, P = 0.157 ) 。在判别式分析, alpha-FP 在 Wilks 测试是重要的(Y =-0.709 + 0.03 alpha-FP ) 并且适当地分类 81% 所有病人和 61% HCC。N/OFQ 比 alpha-FP 有更低的敏感,特性和预兆的价值。结论:Nociceptin 与长期的肝疾病在病人被增加,独立于 HCC 的存在,尽管内在的机制还得被澄清。我们断定它不是为 HCC 的一个有用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诊断方法 肝细胞癌 病理机制
下载PDF
Functional expression of opioid receptor-like receptorand its endogenous specific agonist nociceptin/orphanin FQ during mouse embryogenesis
3
作者 WU YA LAN GUO HUANG FAN +4 位作者 JIAN ZHAO YIZHANG TIAN HUA ZHOU LAN MA GANG PEI(Shanghai Institute of Cell B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Sciences, Shanghai 200031, ChinaShanghai Medic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2, China) 《Cel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1997年第2期207-215,共9页
Expression of opioid receptor-like receptor (ORL1)and its endogenous peptide agonist nociceptin/orphaninFo (N/OFQ) during mouse embryogenesi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ranscripts of ORL1 and N/OFQ were detected by RT-P... Expression of opioid receptor-like receptor (ORL1)and its endogenous peptide agonist nociceptin/orphaninFo (N/OFQ) during mouse embryogenesi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ranscripts of ORL1 and N/OFQ were detected by RT-PCR in mouse brain of day 8 embryo (E8)and the expression continued afterwards. Northern blotanalysis revealed abundant expression of ORL1 at postnatal day 1 (P1) and N/OFQ at E17 and P1 in the brain butnone was detected in other embryonic tissues. The presence of functional ORL1 in mouse embryonic brain wasalso confirmed by specific binding of [3H] N/OFQ (kd=1.3±0.5 nM and Bmax = 72±9 fmol/mg protein) as wellas by N/OFQ-stimulated G protein activ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胚胎发生 阿片受体样受体 损伤感受因子 内源特异性兴奋剂 胎鼠脑组织 表达 N/OFQ
下载PDF
PERIPHERAL TISSUE DISTRIBUTION OF ORPHANIN FQ PRECUSOR mRNA IN STROKE-PRONE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
4
作者 魏英杰 欧阳砥 +3 位作者 刘玉清 张肇康 汤健 丁金凤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1999年第2期67-70,共4页
TheheptadecapeptideorphaninFQ(OFQ)isarecentlydiscoveredneuropeptidethatexhibitsstruc-turalfeaturesreminiscen... TheheptadecapeptideorphaninFQ(OFQ)isarecentlydiscoveredneuropeptidethatexhibitsstruc-turalfeaturesreminiscentoftheopioidpept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组织 信使核糖核酸 中风 高血压 动物实验
下载PDF
Antagonistic effect of orphanin FQ on opioid analgesia in rat 被引量:3
5
作者 朱崇斌 张秀琳 +5 位作者 许绍芬 曹小定 吴根诚 李默漪 崔大敷 戚正武 《中国药理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研究孤啡肽(OFQ)对痛与阿片镇痛的影响.方法:脑室(icv)与鞘内(ith)给药,以大鼠甩尾模型测痛.结果:小剂量OFQ(01μg)icv及ith给药对痛反应均无影响;较大剂量OFQ(05-10μg)可使... 目的:研究孤啡肽(OFQ)对痛与阿片镇痛的影响.方法:脑室(icv)与鞘内(ith)给药,以大鼠甩尾模型测痛.结果:小剂量OFQ(01μg)icv及ith给药对痛反应均无影响;较大剂量OFQ(05-10μg)可使痛反应增强.OFQ1-10(OFQ的一个片段)icv对痛反应无影响.μ受体激动剂芬太尼(1μg)、δ激动剂DSLET(5μg)icv或ith给药,以及κ激动剂U50488H(1μg)ith给药,可使痛阈明显增加.01μg或1μgOFQ与上述药物合用后,痛阈增加明显减少(除鞘内与DSLET合用外).结论:OFQ可增强大鼠的痛反应,在脑内对抗由μ和δ受体介导的阿片镇痛,在脊髓对抗由κ和μ但不是由δ受体介导的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啡肽 镇痛 阿片 受体
原文传递
Orphanin FQ antagonizes the analgesic effect of 5-HT in rat brain 被引量:1
6
作者 Yun Wang Aixu Zhang +2 位作者 Wei Xu Jaukang Chang Jisheng Ha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9年第9期793-795,共3页
Orphanin FQ (OFQ) is a new modulatory peptide which was found in 1994. It mediates in morphine analgesia and electroacupuncture analgesia.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OFQ and 5-hydroxytryptamine (5-HT) on analgesia was ob... Orphanin FQ (OFQ) is a new modulatory peptide which was found in 1994. It mediates in morphine analgesia and electroacupuncture analgesia.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OFQ and 5-hydroxytryptamine (5-HT) on analgesia was observed using the method of intracerebroventricular microinjec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umulative i. c.v. administration of gradually increasing doses of 5-HT produced a dose-dependent analgesia, and administration of different doses of OFQ separateness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ail flick latency, but 1 or 10 μg OFQ could reverse the analgesia induced by 5-HT, suggesting that OFQ could antagonize the analgesia induced by 5-HT in rat br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phanin FQ 5-HT. ANALGESIA BRAIN rat.
下载PDF
孤啡肽与老年冠心病患者围术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朱丹艳 熊畅 +2 位作者 彭文勇 许多嘉 蓝志坚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1期7-10,14,共5页
目的评价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患者围术期心肌损伤(perioperative myocardial injury,PMI)与血清孤啡肽(nociceptin/orphanin FQ,N/OFQ)含量的关系。方法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在全身麻醉下行髋部骨折手术... 目的评价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患者围术期心肌损伤(perioperative myocardial injury,PMI)与血清孤啡肽(nociceptin/orphanin FQ,N/OFQ)含量的关系。方法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在全身麻醉下行髋部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120例,其中冠心病(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对照组)患者各60例。分别于麻醉诱导前10min(T_(0))、术后12h(T_(1))以及术后24h(T_(2))采集患者静脉血检测血清中N/OFQ以及高敏心肌肌钙蛋白I(high-sensitivity myocardial troponin I,hs-cTnI)含量,记录围术期不良心血管事件(perioperative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PACE)及术中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患者T_(0)及T_(1)时刻N/OFQ及hs-cTnI含量显著升高(P<0.05),冠心病组和对照组患者T_(1)及T_(2)时刻N/OFQ与hs-cTnI含量呈正相关(P<0.05),冠心病组患者PACE及术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术后N/OFQ含量升高与PMI存在正相关性,可能成为PMI的早期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啡肽 冠心病 围术期心肌损伤 非心脏手术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N/OFQ、IL-6的表达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8
作者 柴丹 韩毅 侯文飞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8期1125-1130,1136,共7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DKD)患者血清孤啡肽(N/OFQ)、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确诊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180例,根据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ACR<30 mg/g)、微量白蛋白尿...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DKD)患者血清孤啡肽(N/OFQ)、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确诊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180例,根据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ACR<30 mg/g)、微量白蛋白尿组(30 mg/g≤ACR≤300 mg/g)和大量白蛋白尿组(ACR>300 mg/g),每组60例。记录3组的一般资料及相关并发症情况,监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总胆固醇(CHO)、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使用ELISA法测定3组血清N/OFQ、IL-6水平。分析上述指标并比较3组血清N/OFQ、IL-6水平的差异及其与DKD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T2DM并发DKD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OFQ、IL-6单项及二者联合检测对DKD的预测价值。结果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大量白蛋白尿组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比例、糖尿病病程、FBG、HbA1c、mALB、ACR、NEU%、N/OFQ、IL-6水平逐渐升高(P<0.05),eGFR逐渐降低(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FBG、HbA1c、mALBs、ACR与血清N/OFQ、IL-6均呈正相关(P<0.05),eGFR与血清N/OFQ、IL-6均呈负相关(P<0.05),NEU%与血清N/OFQ呈正相关(P<0.05),而与IL-6无相关性(P=0.257);血清N/OFQ与IL-6水平呈正相关(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病程、HbA1c、LDL-C、N/OFQ、IL-6是DKD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OFQ、IL-6、二者联合检测预测T2DM并发DKD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6、0.882、0.924,敏感度分别为0.855、0.848、0.913,特异度分别为0.679、0.762、0.674。结论血清N/OFQ、IL-6在DKD患者中高表达且具有一定相关性,二者升高是T2DM患者并发DKD的危险因素,联合检测N/OFQ、IL-6对DKD的诊断和病情评估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孤啡肽 白细胞介素-6 核因子-ΚB 相关性
下载PDF
急性脑梗塞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血清内源性孤啡肽与血清S-100钙结合蛋白β水平变化的研究
9
作者 王金航 韩毅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3年第7期601-606,共6页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塞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血清内源性孤啡肽(N/OFQ)与血清S-100钙结合蛋白β(S100β)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12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确诊的急性脑梗塞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并发脑心综合...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塞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血清内源性孤啡肽(N/OFQ)与血清S-100钙结合蛋白β(S100β)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12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确诊的急性脑梗塞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并发脑心综合征分为脑梗塞组60例和脑心综合征组60例。收集2组临床资料,检测各组的血清N/OFQ、S100β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比较两组血清N/OFQ、S100β水平的差异并分析与各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脑心综合征的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OFQ、S100β联合预测因子对脑心综合征的预测价值。结果脑心综合征组血清N/OFQ、S100β水平明显高于脑梗塞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心综合征患者大面积组血清N/OFQ、S100β水平高于小面积组、中面积组,中面积组血清N/OFQ、S100β水平高于小面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N/OFQ水平与S100β水平呈正相关(P<0.05);血清N/OFQ、S100β与CK-MB、NT-proBNP、cTnI均呈正相关(P<0.05),与LVEF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OFQ、S100β、CK-MB、NT-proBNP、cTnI水平高是脑心综合征的危险因素;高LVEF是脑心综合征的保护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N/OFQ、S100β、二者联合预测脑心综合征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6、0.818、0.877(P<0.001)。结论血清N/OFQ、S100β与急性脑梗塞并发脑心综合征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对脑心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脑心综合征 孤啡肽 S100蛋白质类
下载PDF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产后抑郁的临床疗效
10
作者 王强玉 张海彦 +1 位作者 谢安妮 李新华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555-558,共4页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产后抑郁(postpartum depression,PPD)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9月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PPD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西...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产后抑郁(postpartum depression,PPD)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9月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PPD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西药治疗,疗程为8周。统计2组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程度[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性激素水平[孕酮(progesterone,P)、雌二醇(estradiol,E2)]和神经递质水平[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5-HT)、孤啡肽(OFQ)]。结果:观察组的疗效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2组患者的HAMD、EPDS评分及OFQ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2组P、E2、5-HT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PPD疗效显著,能改善抑郁相关因子表达,降低抑郁程度,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舍曲林 抑郁症 产后期 血清素 醒脑开窍针刺法 孤啡肽
下载PDF
孤啡肽及其受体与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璐璐 郑洪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2384-2386,共3页
孤啡肽(orphanin FQ,OFQ),又称痛敏素(nociceptin),一般将孤啡肽称为N/OFQ.其受体称为NOP是1994年发现的“阿片样孤儿受体(opioid—like orphanin receptor 1.ORL1)”的内源性配体,是1995年发现的一种神经肽。目前研究提示... 孤啡肽(orphanin FQ,OFQ),又称痛敏素(nociceptin),一般将孤啡肽称为N/OFQ.其受体称为NOP是1994年发现的“阿片样孤儿受体(opioid—like orphanin receptor 1.ORL1)”的内源性配体,是1995年发现的一种神经肽。目前研究提示.N/OFQ在抑郁症的病理生理机制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抑制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等神经递质的释放及转运;并提出NOP可能是研制新型抗抑郁药的作用靶点。本文就N/OFQ-NOP系统在抑郁症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儿受体 抑郁症 孤啡肽 orphanin RECEPTOR N/OFQ 病理生理机制 去甲肾上腺素
下载PDF
产后抑郁症与孤啡肽及单胺类递质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7
12
作者 胡电 古航 +3 位作者 熊英 洪新如 曹立萍 侯庆香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21-322,共2页
目的 探讨孤啡肽 (OFQ)及单胺类递质与产后抑郁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2 5名健康产妇 (对照组 )及 17例产后抑郁症妇女 (抑郁组 )静脉血中孤啡肽及单胺类递质含量。结果 ①抑郁组及对照组血孤啡肽含量分别为 (2 7 39... 目的 探讨孤啡肽 (OFQ)及单胺类递质与产后抑郁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2 5名健康产妇 (对照组 )及 17例产后抑郁症妇女 (抑郁组 )静脉血中孤啡肽及单胺类递质含量。结果 ①抑郁组及对照组血孤啡肽含量分别为 (2 7 39± 6 0 4 )ng/L及 (10 37± 3 6 5 )ng/L ,与对照组相比 ,抑郁组孤啡肽含量显著升高 (P <0 0 1) ;抑郁组及对照组血 5 羟色胺 (5 HT)含量分别为 (0 93± 0 2 1) μmol/L及 (1 4 3± 0 36 ) μmol/L ,二者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抑郁组血多巴胺 (DA)含量为 (2 15± 0 4 1) μmol/L ,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②抑郁组孤啡肽与5 HT及D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r为 0 6 0 1及 0 5 93,P <0 0 5 )。③抑郁组爱丁保产后抑郁量表总分 (EPDS)与OFQ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r为 0 5 12 ,P <0 0 5 ) ,与 5 HT、D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r分别为 - 0 5 71及 - 0 5 2 6 ,P <0 0 5 )。结论 孤啡肽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抑郁症 孤啡肽 单胺类递质 相关性研究 放射免疫法 测定 孤啡肽受体拮抗剂 治疗
下载PDF
产后抑郁症患者血孤啡肽水平初步测定 被引量:19
13
作者 胡电 古航 +4 位作者 洪新如 熊英 曹立萍 侯庆香 章青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79-380,共2页
目的 :探讨产后抑郁症患者的血孤啡肽水平。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2 5例健康产妇 (对照组 )及 2 4例产后抑郁症妇女 (抑郁组 )血孤啡肽含量。结果 :(1)抑郁组血孤啡肽含量为 (2 7.39± 6 .0 4 ) ng/L ,对照组血孤啡肽含量为 (10... 目的 :探讨产后抑郁症患者的血孤啡肽水平。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2 5例健康产妇 (对照组 )及 2 4例产后抑郁症妇女 (抑郁组 )血孤啡肽含量。结果 :(1)抑郁组血孤啡肽含量为 (2 7.39± 6 .0 4 ) ng/L ,对照组血孤啡肽含量为 (10 .37± 3.6 5 ) ng/ L ;与对照组相比 ,抑郁组孤啡肽含量显著升高 (P<0 .0 1)。(2 )抑郁组 EPDS评分与孤啡呔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r=0 .4 99,P<0 .0 5 )。结论 :血孤啡肽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发展可能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啡肽 产后抑郁症 对照组 患者 肽含量 发生发展 放射免疫法测定 步测 水平 结论
下载PDF
单发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脊髓3种神经肽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6
14
作者 蒋袁絮 王韵 +3 位作者 罗非 刘红香 方明 韩济生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52-353,共2页
目的 :观察慢性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脊髓 3种神经肽含量及释放量的动态变化 ,以阐明其与炎症痛的关系。方法 :采用完全弗氏佐剂在大鼠右后肢造成单发性关节炎模型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致炎前及致炎后 1~ 9周大鼠脊髓背半侧和脊髓灌流液... 目的 :观察慢性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脊髓 3种神经肽含量及释放量的动态变化 ,以阐明其与炎症痛的关系。方法 :采用完全弗氏佐剂在大鼠右后肢造成单发性关节炎模型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致炎前及致炎后 1~ 9周大鼠脊髓背半侧和脊髓灌流液中与疼痛有关的神经肽 :八肽胆囊收缩素 (cholecystokininoctapeptid ,CCK 8)、孤啡肽(orphaninFQ ,OFQ)、内吗啡肽 2 (endomorphin 2 ,EM 2 )的含量及释放量的动态变化。 结果 :(1)炎症期间 ,脊髓中CCK 8 ir释放量显著降低 ,脊髓背半侧含量于炎症第 2周呈一过性增高 ;(2 )OFQ ir释放量于炎症后的第 3、7周明显升高 ,而含量则在 3周后降至正常水平以下 ,并以患侧变化更为明显 ;(3)EM 2 ir释放量于第 1~ 2周明显降低 ,此后恢复正常 ,患侧脊髓含量 1~ 9周均显著降低。结论 :单发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脊髓背角和脊髓灌流液中有关的神经肽CCK 8、OFQ、EM 2均发生了可塑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胆囊素 脑脊髓液 孤啡肽 内吗啡肽2 佐剂性关节炎 疼痛 神经肽
下载PDF
胎儿宫内窘迫孕妇静脉血及脐血孤啡肽的变化 被引量:6
15
作者 胡电 古航 +3 位作者 洪新如 侯庆香 章青 熊英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51-552,共2页
目的探讨宫内窘迫脐血孤啡肽(OFQ)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0例正常妊娠妇女(对照组)及23例胎儿宫内窘迫孕妇(缺氧缺血组)静脉血及脐血OFQ的含量,同时行脐动脉血血气分析。结果1.缺氧缺血组脐血OFQ(23.46±6.72)... 目的探讨宫内窘迫脐血孤啡肽(OFQ)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0例正常妊娠妇女(对照组)及23例胎儿宫内窘迫孕妇(缺氧缺血组)静脉血及脐血OFQ的含量,同时行脐动脉血血气分析。结果1.缺氧缺血组脐血OFQ(23.46±6.72)ng/L,对照组为(13.29±4.14)ng/L,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2.脐动脉血血气分析,pH 为(7.00±0.15),p(O2)为(1.70±0.42)kPa,p(CO2)为(8.80±0.69)kPa;OFQ与脐血pH、p(O2)呈显著负相关(r= -0.418,-0.437 P均<0.05),与p(CO2)呈显著正相关(r=0.442 P<0.05)。3.缺氧缺血组及对照组母血浆OFQ含量分别为(9.23±3.01)ng/L及(8.57±2.83)ng/L,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4.脐血OFQ含量与母血OFQ含量无显著相关(r=0.287 P>0.05)。结论OFQ与缺氧缺血导致的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啡肽 脑缺血 脑缺氧 婴儿 新生 窒息
下载PDF
急性低压低氧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及与海马内孤啡肽的关系 被引量:10
16
作者 林建雄 隋建峰 +1 位作者 罗峻 李希成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 :研究暴露在不同海拔高度的急性低压低氧环境中 ,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及与海马内孤啡肽的关系。方法 :采用低压舱模拟 4 5 0 0m(中度 )和 75 0 0m(重度 )两种海拨高度 ,Morris水迷宫训练方法和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 (RT PCR... 目的 :研究暴露在不同海拔高度的急性低压低氧环境中 ,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及与海马内孤啡肽的关系。方法 :采用低压舱模拟 4 5 0 0m(中度 )和 75 0 0m(重度 )两种海拨高度 ,Morris水迷宫训练方法和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 (RT PCR)技术。结果 :①海马内孤啡肽mRNA表达在急性重度低压低氧 (8h/d ,连续 6d)后明显增加 ,然而在Morris水迷宫训练 (6counts/d ,连续 6d ,定位航行潜伏期逐渐缩短 )后则显著降低。②急性低压低氧后 ,定位航行潜伏期明显延长 ,而海马内孤啡肽mRNA表达较学习记忆训练组明显升高。结论 :海马内孤啡肽参与急性低压低氧降低大鼠空间学习记忆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低氧 孤啡肽 海马 学习记忆
下载PDF
侧脑室注射孤啡肽对创伤大鼠NK细胞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杜莅娜 姜建伟 +1 位作者 吴根诚 曹小定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3-36,共4页
采用侧脑室注射(icv)孤啡肽(OrphaninFQ,简称OFQ)和反义核苷酸(ASO)的技术,观察了OFQ对手术创伤应激介导的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下降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大鼠icvOFQ0.1μg(0... 采用侧脑室注射(icv)孤啡肽(OrphaninFQ,简称OFQ)和反义核苷酸(ASO)的技术,观察了OFQ对手术创伤应激介导的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下降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大鼠icvOFQ0.1μg(0.055nmol)和1.0μg(0.550nmol)NK细胞活性与生理盐水组相比无明显差异。5.0μg(2.750nmol)明显抑制正常NK细胞活性(P<0.05),手术创伤后大鼠的NK细胞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0.1μg、1.0μg和5.0μg的孤啡肽(icv)均能明显地拮抗由创伤导致的NK细胞活性抑制(P<0.05),采用ASO技术阻断OFQ的合成后,再给予OFQ(1.0μg,icv)对创伤大鼠的免疫低下效应无影响。研究提示脑内OFQ在调整创伤应激介导的免疫低下效应中起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啡肽 创伤 自然杀伤细胞 反义核苷酸
下载PDF
孤啡肽在大鼠胃肠道的分布及意义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海燕 严祥 +2 位作者 郭应芳 王金洋 王红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18-320,共3页
目的:观察孤啡肽在大鼠胃肠道的分布.方法:选 用正常雄性Wistar大鼠食管、胃、小肠、结肠切片进行免疫组 化染色,观察孤啡肽免疫阳性物质在大鼠胃肠道的定位情况. 结果:孤啡肽免疫阳性产物定位于大鼠食管、胃和肠道的肌 间神经丛内.结论... 目的:观察孤啡肽在大鼠胃肠道的分布.方法:选 用正常雄性Wistar大鼠食管、胃、小肠、结肠切片进行免疫组 化染色,观察孤啡肽免疫阳性物质在大鼠胃肠道的定位情况. 结果:孤啡肽免疫阳性产物定位于大鼠食管、胃和肠道的肌 间神经丛内.结论:孤啡肽与经典的阿片肽一样定位于大鼠 的肠神经系统,可能参与肠神经系统对胃肠动力、内分泌、黏 膜血流及免疫功能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啡肽 肠肌丛 肠神经系统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化浊解毒活血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浆孤啡肽及前列腺素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史淑红 李佃贵 孟宪鑫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88-790,共3页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活血方(藿香、佩兰、半夏、陈皮、茯苓等)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伴疼痛患者经期血浆孤啡肽及前列腺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5例内异症无疼痛妇女(对照组)、31例内异症伴轻度疼痛妇女(轻度组)和29例内异症伴...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活血方(藿香、佩兰、半夏、陈皮、茯苓等)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伴疼痛患者经期血浆孤啡肽及前列腺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5例内异症无疼痛妇女(对照组)、31例内异症伴轻度疼痛妇女(轻度组)和29例内异症伴重度疼痛妇女(重度组)血浆孤啡肽、前列腺素的含量。对内异症疼痛组采用化浊解毒活血中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浆孤啡肽、前列腺素含量的变化。结果:内异症疼痛患者经期血浆OFQ、PGF2a、PGE2、6-酮-PGF1a、TXB2含量均显著高于无疼痛患者(P<0.05),6-酮-PGF1a/TXB2比值显著低于无疼痛患者(P<0.05);内异症重度疼痛组血浆OFQ、PGF2a、PGE2含量均明显高于轻度疼痛组(P<0.05)。内异症疼痛组经化浊解毒活血中药治疗后,OFQ、PGF2a、PGE2含量显著下降,6-酮-PGF1a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1、血浆孤啡肽及前列腺素水平均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疼痛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2、化浊解毒活血中药治疗可使患者的OFQ、PGF2a、PGE2含量显著下降,而6-酮-PGF1a水平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疼痛 孤啡肽 前列腺素 化浊解毒活血中药
下载PDF
孤啡肽在大鼠脑内对抗吗啡镇痛 被引量:6
20
作者 田今华 许伟 +1 位作者 方圆 韩济生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33-338,共6页
脑内全新的阿片受体样(opioidreceptor-like,ORL)受体(1994)及其内源性配体(orphaninFQ,OFQ)孤啡肽(1995)的发现形成了中枢神经系统阿片/抗阿片相互关系的研究领域中一个新的推动力。基于它们与阿片家族的高同源性及在脑内... 脑内全新的阿片受体样(opioidreceptor-like,ORL)受体(1994)及其内源性配体(orphaninFQ,OFQ)孤啡肽(1995)的发现形成了中枢神经系统阿片/抗阿片相互关系的研究领域中一个新的推动力。基于它们与阿片家族的高同源性及在脑内痛觉整合相关区域的丰富表达,本实验观察了OFQ在大鼠脑内对吗啡镇痛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OFQ可以对抗脑室注射生理盐水引起的镇痛,后者可能是一种由内源性阿片系统介导的应激镇痛。(2)脑室注射OFQ在很大的剂量范围(40fmol到50nmol)内能翻转吗啡镇痛。(3)用OFQ受体反义寡核苷酸阻断中枢ORL受体的表达,可加强吗啡的累加镇痛效应。提示孤啡肽在大鼠脑内很可能作为一种抗阿片肽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受体样受体 孤啡肽 吗啡镇痛 神经受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