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3篇文章
< 1 2 8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二维钙钛矿(PEA)_(2)PbI_(4)的光电探测器
1
作者 蔡凯 靳志文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69-1075,I0004,共8页
二维(2D)钙钛矿以其固有的量子阱结构、较大的激子结合能和良好的稳定性,在光电应用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前景。然而,提高二维钙钛矿薄膜质量、降低成本并简化制备工艺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本工作在低退火温度(80℃)且无需其他特殊处理的条... 二维(2D)钙钛矿以其固有的量子阱结构、较大的激子结合能和良好的稳定性,在光电应用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前景。然而,提高二维钙钛矿薄膜质量、降低成本并简化制备工艺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本工作在低退火温度(80℃)且无需其他特殊处理的条件下,采用溶液法制备高质量二维钙钛矿(PEA)_(2)PbI_(4)薄膜,并进一步制备了光电探测器。结果表明,这种光电探测器有较低的暗电流(10^(-11)A),在450 nm光照下具有良好的响应度(107 mA·W^(-1))、较高的探测率(2.05×10^(12)Jones)和快速响应时间(250μs/330μs)。持续控制光照1200 s后,器件可以保持95%的光电流。此外,器件静置30 d后光电流几乎保持不变。本研究为开发稳定和高性能光电器件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钙钛矿 (pea)_(2)PbI_(4) 光电探测器 低需求制备
下载PDF
Physical and emulsifying properties of pea protein:influence of combined physical modification by flaxseed gum and ultrasonic treatment
2
作者 Jia Yang Fenghong Huang +6 位作者 Qingde Huang Da Ma Yashu Chen Dengfeng Peng Xiao Yu Qianchun Deng Fang Geng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 SCIE CSCD 2023年第2期431-441,共11页
This study characterized and compared the physical and emulsifying properties of pea protein(PP)and its modified proteins(ultrasound treated-PP(PPU),flaxseed gum(FG)treated PP(PPFG)and ultrasound treated-PPFG(PPFGU)).... This study characterized and compared the physical and emulsifying properties of pea protein(PP)and its modified proteins(ultrasound treated-PP(PPU),flaxseed gum(FG)treated PP(PPFG)and ultrasound treated-PPFG(PPFGU)).The results showed FG triggered the formation of loosely attached complex with PP via physical modification under gentle magnetic stirring at pH 7.0,while ultrasound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reducing protein size,increasing surface hydrophobicity and molecular fluidity onto oil-water interface.So ultrasound further enhanced the interaction of PP with FG,and produced the PPFGU complex with smaller droplet size,higherζ-potential and lower turbidity.Further,combination of FG and ultrasound improved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PP with higher viscosity,stiffer gels(defined as higher elastic modulus),stronger hydrophobic properties,better thermal stability,and fast protein absorption rate.Therefore,the PPFGU coarse emulsion performed highest emulsifying activity index(EAI)and emulsion stability index(ESI)that the stabilized nanoemulsion obtained smallest droplet size,higherζ-potential,and longest storage stability.The combination of FG and ultrasonic treatment will be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emulsifying property and thermal stability of PP,which can be considered as a potential plant-based emulsifier applied in the food indus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a protein Flaxseed gum Ultrasonic treatment Emulsifying properties Physical properties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an Agrobacterium-mediated CRISPR/Cas9 system in pea(Pisum sativum L.)
3
作者 Guan Li Rong Liu +15 位作者 Rongfang Xu Rajeev KVarshney Hanfeng Ding Mengwei Li Xin Yan Shuxian Huang Juan Li Dong Wang Yishan Ji Chenyu Wang Junguang He Yingfeng Luo Shenghan Gao Pengcheng Wei Xuxiao Zong Tao Yang 《The Crop Journal》 SCIE CSCD 2023年第1期132-139,共8页
Pea(Pisum sativum L.)is an annual cool-season legume crop.Owing to its role in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as both a rotation and a cash crop,its global market is expanding and increased production is urgently needed.For ... Pea(Pisum sativum L.)is an annual cool-season legume crop.Owing to its role in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as both a rotation and a cash crop,its global market is expanding and increased production is urgently needed.For both technical and regulatory reasons,neither conventional nor transgenic breeding techniques can keep pace with the demand for increased production.In answer to this challenge,CRISPR/Cas9 genome editing technology has been gaining traction in plant biology and crop breeding in recent years.However,there are currently no reports of the successful application of the CRISPR/Cas9 genome editing technology in pea.We developed a transient transformation system of hairy roots,mediated by Agrobacterium rhizogenes strain K599,to validate the efficiency of a CRISPR/Cas9 system.Further optimization resulted in an efficient vector,PsU6.3-tRNA-PsPDS3-en35S-PsCas9.We used this optimized CRISPR/Cas9 system to edit the pea phytoene desaturase(PsPDS)gene,causing albinism,by Agrobacterium-mediated genetic transformation.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successful generation of gene-edited pea plants by this rou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robacterium-mediated transformation CRISPR/Cas9 pea Genome editing
下载PDF
PED/PEA-15及其磷酸化状态在卵巢上皮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刘记 金兰 罗永红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99-502,共4页
目的:探讨PED/PEA-15(phosphoprotein enriched in diabetes/phosphoprotein enriched in astrocytes)蛋白及其磷酸化状态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卵巢上皮良性肿瘤(良性组)、40例卵巢交界性肿瘤(... 目的:探讨PED/PEA-15(phosphoprotein enriched in diabetes/phosphoprotein enriched in astrocytes)蛋白及其磷酸化状态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卵巢上皮良性肿瘤(良性组)、40例卵巢交界性肿瘤(交界性组)、50例卵巢上皮癌(恶性组)中PED/PEA-15及其磷酸化状态的阳性表达水平。结果:PEA-15蛋白在良性组中表达高于交界性组及恶性组(P<0.05),且在卵巢癌组中随着卵巢癌恶性程度的增高及临床分期的发展而降低(P<0.05),但与患者年龄无明显相关性(P>0.05)。卵巢癌中PEA-15磷酸化状态p PEA-15-Ser104蛋白表达高于交界性及良性上皮肿瘤(P<0.05)。卵巢癌组织中p PEA-15-Ser104蛋白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有关(P<0.05),但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及年龄无明显相关性(P>0.05);另一位点磷酸化状态p PEA-15-Ser116在不同性质卵巢组织、不同年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分组中表达无差异(P>0.05)。结论:PEA-15及其磷酸化状态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可否通过调控PED/PEA-15的磷酸化状态从而使之成为卵巢癌治疗的重要靶点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上皮肿瘤 PED/pea-15 P pea-15-Ser104 P pea-15-Ser116 免疫组化
下载PDF
Ca^(2+)和CaM对苹果果实Ca^(2+)-ATPase,SOD和PEA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新生 周卫 +1 位作者 何萍 林葆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41-446,共6页
采用4 5Ca2 + 示踪等方法研究苹果果肉质膜微囊Ca2 + ATPase与Ca2 + 运输之间的关系 ,在Ca2 + 和CaM激活剂和抑制剂存在条件下培养果实圆片 ,探索Ca2 + ATPase ,SOD和PEA活性受Ca2 + 和 (或 )CaM调控的可能性。结果表明 ,存在于质膜上... 采用4 5Ca2 + 示踪等方法研究苹果果肉质膜微囊Ca2 + ATPase与Ca2 + 运输之间的关系 ,在Ca2 + 和CaM激活剂和抑制剂存在条件下培养果实圆片 ,探索Ca2 + ATPase ,SOD和PEA活性受Ca2 + 和 (或 )CaM调控的可能性。结果表明 ,存在于质膜上的Ca2 + ATPase并受载体A2 3187刺激而活性增加 ,Ca2 + ATPase活性与Ca2 + 运输依抑制剂EB浓度增加而下降 ,二者变化趋势十分一致 ,从而证实了Ca2 + ATPase推动苹果果肉质膜微囊Ca2 + 的主动运输。果肉质膜微囊Ca2 + ATPase同时受到Ca2 + 和CaM调节 ,而SOD和PEA活性仅受Ca2 + 的调节 ,而与CaM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Ca^2+ CA^2+-ATPASE SOD pea 果实 活性影响
下载PDF
Omi/HtrA2对前列腺癌细胞株PED/PEA-15表达及PC-3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胡晓勇 陈晓春 +3 位作者 朱朝辉 陈朝晖 曾甫清 鲁功成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77-682,共6页
背景与目的:促、抑凋亡因子间的相互作用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Omi/HtrA2是新近发现的一种凋亡调节因子,PED/PEA-15是一种广泛表达的抗凋亡蛋白。本研究旨在探讨Omi/HtrA2对PED/PEA-15表达和前列腺癌细胞PC-3凋亡的影响。方法:构... 背景与目的:促、抑凋亡因子间的相互作用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Omi/HtrA2是新近发现的一种凋亡调节因子,PED/PEA-15是一种广泛表达的抗凋亡蛋白。本研究旨在探讨Omi/HtrA2对PED/PEA-15表达和前列腺癌细胞PC-3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Omi/HtrA2的表达载体和siRNA载体,并用脂质体法分别将两载体转染至PC-3细胞中,Westernblot和ELISA法检测Omi/HtrA2对PED/PEA-15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Caspase-8检测试剂盒检测PED/PEA-15对Caspase-8活性的影响;Westernblot、RT-PCR法检测Omi/HtrA2特异siRNA序列对其转录、翻译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siRNA导致Omi/HtrA2基因沉默后PC-3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酶切和DNA测序证实Omi/HtrA2的表达载体和siRNA载体构建成功。通过转染Omi/HtrA2表达载体高表达Omi/HtrA2可抑制PED/PEA-15表达,并增加肿瘤细胞的凋亡率;抑制PED/PEA-15的表达可提高Caspase-8活性。siRNA沉默Omi/HtrA2基因后PC-3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降低。结论:Omi/HtrA2可通过抑制抗凋亡蛋白PED/PEA-15表达而在PC-3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MI/HTRA2 siRNA PED/pea-15 PC-3细胞株 前列腺肿瘤 凋亡
下载PDF
PEA3基因在大鼠肾脏组织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 被引量:3
7
作者 徐颂周 黄松明 +4 位作者 郭锡熔 张爱华 黄艳军 钱明 陈荣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PEA3基因在大鼠肾脏组织发育后期不同阶段的表达变化,分析PEA3基因与肾脏发育的关系。方法:获取出生后第1、7、21天和成年大鼠肾脏组织,采用RT-PCR技术检测肾脏组织中PEA3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PEA3基因在新生鼠肾脏表达丰... 目的:探讨PEA3基因在大鼠肾脏组织发育后期不同阶段的表达变化,分析PEA3基因与肾脏发育的关系。方法:获取出生后第1、7、21天和成年大鼠肾脏组织,采用RT-PCR技术检测肾脏组织中PEA3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PEA3基因在新生鼠肾脏表达丰富(64.09±10.12)%,出生后7天表达明显减少(22.43±7.97)%,出生后21天(12.79±2.90)%和成年鼠肾(11.17±3.08)%表达微弱,除出生后21天和成年大鼠两组间表达没有统计学差异外,其他各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EA3基因的表达水平随肾脏发育的成熟而下降,可能与肾脏发生发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a3基因 肾脏 发育
下载PDF
PVF_2/PEA共混体系辐射效应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万喜 吕英涛 孙家珍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55-158,共4页
本文通过DSC测定,研究了PVF_2/PEA共混体系的辐射效应,首次发现辐照后共混体系产生熔融峰分裂现象,建立了共混体系的β_b值计算式,并将线性聚合物的溶胶分数与辐照剂量间的关系式(1)推广应用到PVF_2/PEA共混体系。
关键词 PVF2 pea 共混物 辐射效应
下载PDF
采用PEA提高灌注桩承载力的原理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游宝坤 方瑞良 王栋民 《建筑技术》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66-167,共2页
采用PEA提高灌注桩承载力的原理及工程应用游宝坤,方瑞良,王栋民(北京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24)钻孔和沉管灌注桩一般是依靠混凝寸;桩与四周_上的摩擦力来支撑上部建(构)筑物的、为提高桩的承载能力,工程... 采用PEA提高灌注桩承载力的原理及工程应用游宝坤,方瑞良,王栋民(北京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24)钻孔和沉管灌注桩一般是依靠混凝寸;桩与四周_上的摩擦力来支撑上部建(构)筑物的、为提高桩的承载能力,工程界主要从桩孔形状、施工工艺等方面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注桩 承载力 混凝土 pea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磷酸化PEA-15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莹 麻日虎 +1 位作者 王玉旋 刘荣火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年第2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磷酸化PEA-15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取新鲜胃癌标本50例,并以50例慢性胃炎组织作对照。运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磷酸化PEA-15蛋白的表达,并观察磷酸化PEA-15蛋白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 目的探讨磷酸化PEA-15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取新鲜胃癌标本50例,并以50例慢性胃炎组织作对照。运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磷酸化PEA-15蛋白的表达,并观察磷酸化PEA-15蛋白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磷酸化PEA-15蛋白阳性表达增高,而慢性胃炎组织标本未测到(P<0.05)。且磷酸化PEA-15蛋白的表达随着胃癌恶性程度增高及临床分期发展而增高(P<0.05),而与发病年龄及性别无关(P>0.05)。结论磷酸化PEA-15蛋白在胃癌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调控PEA-15磷酸化状态有望成为胃癌分子治疗的重要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磷酸化 pea - 15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肝细胞肝癌中PED/PEA-15 mRNA及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德光 吴益峰 +3 位作者 高振明 梁锐 庄成君 王立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04-906,共3页
目的:探讨PED/PEA-15 mRNA及蛋白在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40例肝细胞肝癌、相应癌旁组织和12例正常肝组织中PED/PEA-15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并通过免疫组化检测... 目的:探讨PED/PEA-15 mRNA及蛋白在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40例肝细胞肝癌、相应癌旁组织和12例正常肝组织中PED/PEA-15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并通过免疫组化检测PED/PEA-15蛋白的表达。结果:半定量RT-PCR显示,PED/PEA-15基因在肝癌组织中均呈高表达,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呈低表达或不表达,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201±0.301、0.641±0.101和0.565±0.077,PED/PEA-15 mRNA在肝癌组织中表达较癌旁组织、正常肝组织显著升高(P<0.01)。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PED/PEA-15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72.5%、32.5%和16.7%。肝癌组织中PED/PEA-15蛋白表达较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显著升高(P<0.01)。且PED/PEA-15mRNA及蛋白的表达与肝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有关(P<0.05),而与发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数目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ED/PEA-15mRNA及蛋白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可能在肝癌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PED/pea-15 免疫组化
下载PDF
钻井液降滤失剂聚合醇PEA的研制与评价 被引量:4
12
作者 曹晓春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26,共3页
合成出了一种用作钻井液降滤失剂的新聚合醇类产品——PEA。介绍了丙三醇与环氧氯丙烷的聚合产物PEA的最佳合成条件:ECH与丙三醇的物质的量比为1.0∶1.0;碱与ECH的物质的量比为1.2∶1.0;溶剂为丙酮,催化剂为氯化铝。评价了聚合醇PEA在... 合成出了一种用作钻井液降滤失剂的新聚合醇类产品——PEA。介绍了丙三醇与环氧氯丙烷的聚合产物PEA的最佳合成条件:ECH与丙三醇的物质的量比为1.0∶1.0;碱与ECH的物质的量比为1.2∶1.0;溶剂为丙酮,催化剂为氯化铝。评价了聚合醇PEA在淡水浆、4%盐水浆和MMH正电胶井浆中的降滤失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聚合醇PEA可以用作水基钻井液的降滤失剂,而且PEA在4%盐水浆中的降滤失效果好于其在淡水浆中的降滤失效果,加量大于40.0 g/L时,在淡水浆中降滤失率大于84%,表观粘度有所增加,滤饼质量得到改善,在4%盐水浆中降滤失率大于89.1%,表观粘度有一定增加,但增加幅度小于淡水浆;在淡水浆中,PEA在高温高压下仍有良好的降滤失效果,可以抗120℃的高温;PEA可用于正电胶钻井液,并与其它多种处理剂配伍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基钻井液 降滤失剂 聚合醇 pea 研制 评价 丙三醇 环氧氯丙烷
下载PDF
食管癌组织CDC25B、PED/PEA-15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明 王亮 何翔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34期20-23,共4页
目的观察食管癌组织细胞分裂周期蛋白25B(CDC25B)、凋亡抑制蛋白PED/PEA-15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食管癌患者80例,取手术切除的新鲜食管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DC25B、PED/PEA-15表达。比较食... 目的观察食管癌组织细胞分裂周期蛋白25B(CDC25B)、凋亡抑制蛋白PED/PEA-15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食管癌患者80例,取手术切除的新鲜食管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DC25B、PED/PEA-15表达。比较食管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CDC25B、PED/PEA-15阳性表达变化,并分析食管癌组织CDC25B、PED/PEA-15阳性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分析食管癌组织CDC25B阳性表达与PED/PEA-15阳性表达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分析食管癌组织CDC25B、PED/PEA-15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食管癌组织CDC25B、PED/PEA-15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χ^2分别为53.461、57.427,P均<0.01)。食管癌组织CDC25B、PED/PEA-15阳性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有关(P均<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肿瘤部位、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均>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食管癌组织CDC25B表达与PED/PEA-15表达呈正相关关系(ρ=0.580,P<0.01)。CDC25B、PED/PEA-15阳性表达者5年总体生存率均低于其阴性表达者(χ^2分别为4.557、3.845,P均<0.05)。结论食管癌组织CDC25B、PED/PEA-15表达升高,其表达变化与肿瘤临床分期和患者预后有关。CDC25B、PED/PEA-15有可能成为食管癌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细胞分裂周期蛋白25B 凋亡抑制蛋白PED/pea-15
下载PDF
大气颗粒物样品中PEA和BaP保存技术 被引量:2
14
作者 岳巍 《中国环境监测》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2-14,共3页
大气颗粒物样品中PEA和BaP保存技术岳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北京100012)目前国内外对大气颗粒物样品保存的研究已做了些工作。美国NBS对环境样品库中大气颗粒物样品中无机元素进行过多种方法的保存研究,结果表明无机... 大气颗粒物样品中PEA和BaP保存技术岳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北京100012)目前国内外对大气颗粒物样品保存的研究已做了些工作。美国NBS对环境样品库中大气颗粒物样品中无机元素进行过多种方法的保存研究,结果表明无机元素十分稳定。但对样品中的PEA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监测 颗粒物 样品 pea BAP 保存技术
下载PDF
PEA15与KCNJ10基因两个单核苷酸位点在2型糖尿病家系成员中的多态性研究
15
作者 王劲松 成金罗 +2 位作者 周金意 沈默宇 周玲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722-723,共2页
我国中部地区55个T2DM家系的265名成员,检测其PEA15基因(位点rs8175359)和KCNJ10基因(位点rs2486253)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受检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T2DM组和家系成员组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提示该多态性不与T2DM相关。
关键词 糖尿病2型 基因pea15 基因KCNJ10 多态性单核苷酸
下载PDF
肉品中微量PEA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的建立
16
作者 金邦荃 陈明 +1 位作者 尹晴红 陈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2-44,共3页
将现代固相分离小柱技术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结合 ,检测肉品中微量 PEA,PEA纯品回收率平均达到 (99.5± 9.0 83 ) % ,其批内检测误差为 5.80 % ,检测下线≤ 0 .1 μg/ ml。表明本方法检测微量 PEA是可靠的 ,也是可行的。
关键词 pea 高效液相色谱 固相分离小柱 肉品 检测方法
下载PDF
肝细胞性肝癌中磷酸化PED/PEA-15和P-p27T187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益峰 朱柯磊 +4 位作者 陈磊 王静文 蒋存兵 李定耀 陈明良 《现代实用医学》 2016年第9期1134-1138,1261,共6页
目的探讨磷酸化蛋白PED/PEA-15(s-116)和P-p27T187在肝细胞性肝癌中的表达,揭示两者在肝细胞肝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印迹检测40份(40例患者)肝细胞性肝癌和相应癌旁组织(距离肿瘤边缘2 cm以... 目的探讨磷酸化蛋白PED/PEA-15(s-116)和P-p27T187在肝细胞性肝癌中的表达,揭示两者在肝细胞肝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印迹检测40份(40例患者)肝细胞性肝癌和相应癌旁组织(距离肿瘤边缘2 cm以外)及12份(12例患者)正常肝组织中PED/PEA-15(s-116)和P-p27T187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采用Spearman秩相关法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肝细胞性肝癌组织中PED/PEA-15(s-116)和P-p27T187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均P<0.05)。PED/PEA-15(s-116)、P-p27T187的表达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有无门静脉癌栓均有关(均P<0.05);而与发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数目及甲胎蛋白(AFP)水平等均无关(均P>0.05)。PED/PEA-15(s-116)和P-p27T187蛋白在肝细胞性肝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056,P<0.05)。结论PED/PEA-15(s-116)和P-p27T187在肝细胞肝癌中呈高表达,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相关并有可能成为肝细胞性肝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肝细胞性癌 PED/pea-15(s-116) P-p27T187
下载PDF
Pea-Fer基因导入与表达对水稻植株和子粒重要矿质元素积累的影响
18
作者 赵霏 任三娟 +2 位作者 孙出 郭泽建 沈圣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43-448,共6页
为研究外源豌豆铁蛋白基因(Pea-Fer)的导入和表达对水稻植株和子粒重要矿质元素的积累所产生的影响,本试验以原始受体亲本粳稻品种秀水11为轮回亲本,外源豌豆铁蛋白转基因纯系Fer34为非轮回亲本,采取连续回交,结合GUS标记基因辅助选择技... 为研究外源豌豆铁蛋白基因(Pea-Fer)的导入和表达对水稻植株和子粒重要矿质元素的积累所产生的影响,本试验以原始受体亲本粳稻品种秀水11为轮回亲本,外源豌豆铁蛋白转基因纯系Fer34为非轮回亲本,采取连续回交,结合GUS标记基因辅助选择技术,在BC6F3获得含Pea-Fer的Fer34-XS11,它与秀水11构成一对近等基因系。并利用该近等基因系,研究Pea-Fer基因导入对水稻植株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幼苗期、分蘖期、成熟期)的根、茎(叶鞘)、叶及子粒不同部分(谷壳、米糠、糙米、精米)的主要矿质元素(Fe、Ca、Mn、Zn)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豌豆铁蛋白基因(Pea-Fer)的导入,使得水稻植株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根、茎(叶鞘)、叶等器官中的Fe含量较对照品种秀水11明显增加,而对于Ca、Mn和Zn的含量并没有显著影响;同时,水稻子粒中Fe含量积累也有较高提升,而Ca、Mn和Zn的积累却未出现显著变化。这为深入开展转基因富铁水稻新种质的研究和利用提供了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pea-Fer 近等基因系 基因表达 矿质元素
原文传递
基于“PEA模式”的高校勤工助学体系构建与探索——以陕西科技大学阳光助学中心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藏晓辉 陈琳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第20期280-281,共2页
高校勤工助学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模式在不断丰富和发展,陕西科技大学以阳光助学中心为载体,成功将勤工助学活动投入市场化运作,形成了高校勤工助学新模式——"PEA豌豆模式"。构建了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 高校勤工助学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模式在不断丰富和发展,陕西科技大学以阳光助学中心为载体,成功将勤工助学活动投入市场化运作,形成了高校勤工助学新模式——"PEA豌豆模式"。构建了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有效运行,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过程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助育人 勤工助学 pea豌豆模式
下载PDF
“PEA(豌豆)模式”下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20
作者 藏晓辉 白程铭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1年第4期41-42,共2页
勤工助学是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有效途径之一,能够帮助和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发展,同时提高资助育人的实效性。本文所提出的"PEA(豌豆)"勤工助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提升高校勤工助学工作... 勤工助学是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有效途径之一,能够帮助和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发展,同时提高资助育人的实效性。本文所提出的"PEA(豌豆)"勤工助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提升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经济扶困"和"资助育人"双功能,使单独的"助困"向"育人"转变,同时搭建了多样化的勤工助学平台(包括经济实体平台及能力提升平台),完成从"输血"到"造血"的过程,推动了资助育人工作的转型,形成了"自助—助人"的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勤工助学 pea(豌豆)”勤工助学模式 资助育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