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nstruction of PR domain eu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 and its inhibitory effect on esophageal cancer cells 被引量:6
1
作者 Yuan Chen Peng Zhang +2 位作者 Yuanguo Wang Shangwen Dong Yimei Liu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5期493-499,共7页
Objective:PR domain is responsible for the tumor suppressing activity of RIZ1.The study aimed to construct human PR domain eu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s,transfect human esophageal cancer cells(TE13),and evaluate the a... Objective:PR domain is responsible for the tumor suppressing activity of RIZ1.The study aimed to construct human PR domain eu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s,transfect human esophageal cancer cells(TE13),and evaluate the anticancer activity of PR domain on human esophageal cancer TE13 cells.Methods:First,mRNA was extracted from human esophageal cancer tissue by RT-PCR,then reversetranscribed to cDNA.After amplifying from the DNA template,PR domain was linked to T vector.Second,after extraction,PR domain was cut using enzyme and linked to pcDNA3.1(+).Then,the plasmid was transfered to Trans1-T1 phage resistant competent cells,following by extracting the ultrapure plasmid,and transfecting into TE13 cells.In the end,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pcDNA3.1(+)/PR domain in TE13 was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and the apoptosis of TE13 by technique of flow cytometry.Results:More than 5,000 bp purposed band of pcDNA3.1(+)/PR domain plasmid was found by 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After transfection,the PR domain(molecular weight of about 28 Da)was found only in 3,4 and 5 groups by Western blot.Flow cytometry assay showed apoptosis in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s:The PR domain eu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 was constructed successfully.The protein of the PR domain could be expressed in esophageal cancer TE13 cells firmly after transfection,and a single PR domain could promote apoptosis of TE13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表达载体 食管癌细胞 公关 抑制作用 PCDNA3 琼脂糖凝胶电泳 流式细胞仪 细胞转染
下载PDF
miR-592靶向调控PRDM5影响肾细胞癌侵袭转移及自噬的机制研究
2
作者 李顺来 宋晓琳 +1 位作者 姜亭起 王文祯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39-246,共8页
目的探究miR-592靶向调控PR结构域锌指蛋白5(PR domain zinc finger protein 5,PRDM5)影响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侵袭转移及自噬的机制。方法RT-qPCR、蛋白质印迹检测RCC组织和细胞中miR-592、PRDM5 mRNA和蛋白水平。A498... 目的探究miR-592靶向调控PR结构域锌指蛋白5(PR domain zinc finger protein 5,PRDM5)影响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侵袭转移及自噬的机制。方法RT-qPCR、蛋白质印迹检测RCC组织和细胞中miR-592、PRDM5 mRNA和蛋白水平。A498、786-O细胞分为anti-miR-NC组、anti-miR-592组、anti-miR-592+si-NC组、anti-miR-592+si-PRDM5组。RNA免疫共沉淀(RIP)检测miR-592和PRDM5的结合;CCK-8、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透射电镜观察自噬小体形成;蛋白质印迹检测细胞PRDM5、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Ⅱ/Ⅰ水平。建立移植瘤裸鼠模型,分析敲低miR-592表达对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RCC组织和细胞中PRDM5 mRNA和蛋白水平降低,miR-592水平增加(P<0.05)。敲低miR-592表达后,细胞A_(450 nm)、迁移和侵袭细胞数、MMP-2、MMP-9水平降低,自噬小体数量、Beclin1、LC3Ⅱ/Ⅰ水平增加(P<0.05)。敲低PRDM5表达能部分逆转敲低miR-592对细胞增殖、侵袭及自噬的影响(P<0.05)。敲低miR-592表达能够抑制裸鼠移植瘤生长(P<0.05)。结论miR-592通过靶向抑制PRDM5表达,促进RCC细胞增殖、侵袭转移能力,并抑制自噬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592 pr结构域锌指蛋白5 肾细胞癌 侵袭转移 自噬
原文传递
Prdm14对C3H10T1/2细胞增殖及干性的影响
3
作者 龙春兰 周宇 +4 位作者 易勤 谭彬 许皓 魏光辉 朱静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2期1665-1669,共5页
目的探讨PR结构域蛋白14(Prdm14)对C3H10T1/2细胞增殖及干性的影响。方法该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正常C3H10T1/2细胞)、阴性对照组(感染慢病毒空载体的C3H10T1/2细胞)以及实验组(感染Prdm14慢病毒的C3H10T1/2细胞),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 目的探讨PR结构域蛋白14(Prdm14)对C3H10T1/2细胞增殖及干性的影响。方法该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正常C3H10T1/2细胞)、阴性对照组(感染慢病毒空载体的C3H10T1/2细胞)以及实验组(感染Prdm14慢病毒的C3H10T1/2细胞),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蛋白质印迹法(WB)检测Prdm14 mRNA及蛋白水平。采用CCK-8及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C3H10T1/2细胞增殖情况;通过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及活性测定,观察ALP活性情况;采用WB检测干性因子Sox2、Nanog、Oct4表达。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实验组Prdm14 mRNA及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ALP活性及细胞增殖能力增强(P<0.05),干性因子Sox2、Nanog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Oct4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dm14可促进C3H10T1/2细胞增殖及干性因子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结构域蛋白14 C3H10T1/2细胞 增殖 干性
下载PDF
PRDM家族蛋白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赵生军 张勇 +1 位作者 阎萍 郭宪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88-1193,共6页
PRDM家族蛋白是具有一个PR结构域和数量不等锌指结构(除了PRDM11),广泛存在于灵长类、啮齿动物、鸟类和两栖动物中能够调控表观遗传的蛋白。部分PRDM蛋白家族成员的PR结构域具有组蛋白赖氨酸转移酶活性(HMT),影响表观遗传,PRDM蛋白锌指... PRDM家族蛋白是具有一个PR结构域和数量不等锌指结构(除了PRDM11),广泛存在于灵长类、啮齿动物、鸟类和两栖动物中能够调控表观遗传的蛋白。部分PRDM蛋白家族成员的PR结构域具有组蛋白赖氨酸转移酶活性(HMT),影响表观遗传,PRDM蛋白锌指结构具有DNA、RNA、蛋白识别结合能力;另一部分PRDM家族成员虽然具有PR结构域,但不具有HMT活性,在癌症发生、原始生殖细胞特化、神经系统发育、造血、血管发展、胚胎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PRDM家族蛋白通过甲基转移或募集染色体结构重塑复合物,调控基因表达和修改染色体结构,在细胞特化和疾病调控中起到重要作用。论文综述了PRDM家族蛋白结构与功能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DM家族蛋白 表观遗传 pr结构域 锌指结构 组蛋白赖氨酸转移酶活性
下载PDF
玉米须总皂苷对肥胖大鼠脂肪组织中UCP1和PRDM16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余渊 程杰 +1 位作者 田鲁 陈晓文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9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玉米须总皂苷对高脂饮食喂养的肥胖大鼠棕色脂肪组织中解偶联蛋白-1(UCP1)和PR结构域蛋白16(PRDM16)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健康清洁级SD大鼠共40只,在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以及玉米须总皂... 目的:探讨分析玉米须总皂苷对高脂饮食喂养的肥胖大鼠棕色脂肪组织中解偶联蛋白-1(UCP1)和PR结构域蛋白16(PRDM16)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健康清洁级SD大鼠共40只,在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以及玉米须总皂苷低剂量和高剂量干预组,每组10只,给予高脂饮食12周后构建肥胖大鼠模型,治疗时玉米须总皂苷低和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玉米须总皂苷100、200 mg·kg^-1·d^-1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1 m L·kg^-1·d^-1生理盐水灌胃,治疗12周后称重、处死大鼠,收集血清和棕色脂肪组织,检测血清血脂指标,HE染色检测棕色脂肪组织病理学,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棕色脂肪组织中UCP1和PRDM16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体重明显升高(P〈0.05),棕色脂肪组织重量和棕色脂肪组织重量/大鼠体质量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玉米须总皂苷治疗后,大鼠体质量明显降低(P〈0.05),棕色脂肪组织重量和棕色脂肪组织重量/大鼠体质量明显升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血清葡萄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HDL-C明显升高(P〈0.05),LDL-C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玉米须总皂苷治疗后,血清葡萄糖、甘油三酯水平、总胆固醇和HDL-C降低(P〈0.05),LDL-C明显升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棕色脂肪细胞分布明显减少,脂肪空泡数量明显增加,而玉米须总皂苷治疗后,脂肪空泡数量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棕色脂肪组织中UCP1和PRDM16的m 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玉米须总皂苷治疗后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玉米须总皂苷治疗12周可以明显降低肥胖大鼠体质量和棕色脂肪组织中的相对含量,这可能与其可以降低棕色脂肪组织中UCP1和PRDM16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大鼠 脂肪组织 玉米须总皂苷 解偶联蛋白-1 pr结构域蛋白16
原文传递
PRDM14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肿瘤干细胞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柯帆 陆运鑫 +3 位作者 莫苑君 卢旭全 谭智威 侯恩存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129-133,共5页
目的探讨正性调节区锌指蛋白14(PRDM14)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肿瘤干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50只裸鼠被随机分为胰腺癌Ⅰ组、胰腺癌Ⅱ组、胰腺癌Ⅲ组、胰腺炎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胰腺癌Ⅰ组建立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原位植瘤模型,胰... 目的探讨正性调节区锌指蛋白14(PRDM14)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肿瘤干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50只裸鼠被随机分为胰腺癌Ⅰ组、胰腺癌Ⅱ组、胰腺癌Ⅲ组、胰腺炎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胰腺癌Ⅰ组建立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原位植瘤模型,胰腺癌Ⅱ组建立PRDM14-shRNA慢病毒干扰的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原位植瘤模型,胰腺癌Ⅲ组建立control病毒干扰的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原位植瘤模型,胰腺炎组采用腹腔注射雨蛙素和脂多糖建立慢性胰腺炎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造模完成后8周,采集小鼠胰腺,免疫组化检测胰腺组织PRDM1表达,划痕实验检测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胰腺癌Ⅰ组)、PRDM14-shRNA慢病毒干扰的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胰腺癌Ⅱ组)和control病毒干扰的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胰腺癌Ⅲ组)的迁移能力。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胰腺癌组小鼠PRDM14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胰腺癌Ⅰ组和胰腺癌Ⅲ组小鼠PRDM14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胰腺炎组小鼠(均P<0.05),胰腺癌Ⅰ组和胰腺癌Ⅲ组PRDM14阳性表达率及PRDM14表达量均明显高于胰腺癌Ⅱ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划痕实验结果显示,胰腺癌Ⅰ组和胰腺癌Ⅲ组肿瘤干细胞迁移能力明显高于胰腺癌Ⅱ组。结论PRDM14在胰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可能与胰腺癌的发生、侵袭和转移存在紧密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正性调节区锌指蛋白14 RNA慢病毒干扰 人胰腺癌细胞 细胞迁移
下载PDF
含RIZ1 PR结构域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提纯与功能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余卫平 方娟娟 +1 位作者 DONG Wei-feng Ron Geyer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6年第4期240-243,共4页
目的:表达与提纯R IZ1第1个至第200个氨基酸含PR结构域的活性GST融合蛋白质(GST-PR200融合蛋白)。方法:设计引物以含人R IZ1 cDNA全序列的pR IZ1 RH质粒为模板克隆获得目的基因片段,测序核对后经EcoRⅠ与XhoⅠ双酶切,以正确阅读框架插... 目的:表达与提纯R IZ1第1个至第200个氨基酸含PR结构域的活性GST融合蛋白质(GST-PR200融合蛋白)。方法:设计引物以含人R IZ1 cDNA全序列的pR IZ1 RH质粒为模板克隆获得目的基因片段,测序核对后经EcoRⅠ与XhoⅠ双酶切,以正确阅读框架插入相同酶切的pGEX-6P-3中,经转染与IPTG诱导表达筛选到阳性大肠杆菌克隆并提纯该融合蛋白质。分别采用SDS-PAGE蛋白电泳法、质谱分析法及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HMT)测定法鉴定其性质与功能。结果:获得的纯化融合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7 000,其CPM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与作用时间呈正相关。结论:所构建的融合蛋白原核表达系统能有效表达活性GST-PR200融合蛋白,可供大量提取作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Z1蛋白 pr结构域 表达载体 组蛋白甲基化作用
下载PDF
PRDM1和GATA2基因mRNA作为活动性结核和潜伏感染鉴别诊断标志物的可能性研究
8
作者 刘艳华 王若 +6 位作者 杨秉芬 曹志红 翟斐 孙雯娜 苏瑾文 俞珊 程小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1595-1598,1603,共5页
目的活动性结核病的诊断仍然是结核病防治的重点和难点,差异表达基因有望成为结核病新的诊断靶标。本研究通过检测结核分枝杆菌不同感染状态下人外周血中PR/SET域1(PR/SET domain 1,PRDM1)和GATA结合蛋白2(GATA binding protein 2,GATA2... 目的活动性结核病的诊断仍然是结核病防治的重点和难点,差异表达基因有望成为结核病新的诊断靶标。本研究通过检测结核分枝杆菌不同感染状态下人外周血中PR/SET域1(PR/SET domain 1,PRDM1)和GATA结合蛋白2(GATA binding protein 2,GATA2)基因的mRNA表达,分析其作为诊断标志物的能力。方法收集活动性结核病患者、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和健康人外周血,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PRDM1和GATA2的m RNA水平,分析各组受试者PRDM1和GATA2基因表达差异及其鉴别活动性结核和潜伏感染的诊断能力。结果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PRDM1和GATA2的表达显著低于潜伏感染者和健康人(H=69.27,P<0.0001;H=37.97,P<0.0001)。PRDM1鉴别诊断活动性结核和潜伏感染的曲线下面积为0.8967,灵敏度为80.22%,特异度为87.1%。GATA2鉴别诊断活动性结核和潜伏感染的曲线下面积为0.8061,灵敏度为82.35%,特异度为70.97%。PRDM1和GATA2联合诊断活动性结核和潜伏感染的曲线下面积为0.935,诊断的灵敏度为76.9%,特异度为100%。结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PRDM1和GATA2的mRNA表达水平是鉴别活动性结核和潜伏感染者的潜在标志物,有助于活动性结核的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性结核 潜伏感染 诊断标志物 pr/SET域1 GATA结合蛋白2
下载PDF
PR结构域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9
作者 陈渊 张鹏 王元国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第2期167-170,共4页
目的:构建能够稳定克隆、表达RIZ1基因中PR结构域的真核表达载体。方法:首先用RT-PCR方法从人食管组织中提取mRNA,逆转录为cDNA,利用cDNA模版扩增出PR结构域,连入T载体。然后提取PR结构域及pcDNA3.1(+)质粒,酶切后连接,转入Trans-T感受... 目的:构建能够稳定克隆、表达RIZ1基因中PR结构域的真核表达载体。方法:首先用RT-PCR方法从人食管组织中提取mRNA,逆转录为cDNA,利用cDNA模版扩增出PR结构域,连入T载体。然后提取PR结构域及pcDNA3.1(+)质粒,酶切后连接,转入Trans-T感受态细胞中。结果:提取pcDNA3.1/PR结构域质粒,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大于5 000 bp的目的条带,与预测结果一致,测序结果正确。结论:构建PR结构域真核表达载体成功,为进一步实验研究PR结构域在食管癌细胞中的表达与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RIZ1 pr结构域 真核表达载体
下载PDF
PRDM12、FOXE1、B3GAT2、VIM、SFRP2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甲基化水平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正 颜宏利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69-1174,共6页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PR结构域蛋白12(PRDM12)、叉头框E1(FOXE1)、β-1,3-葡糖醛转移酶2(B3GAT2)、波形蛋白(VIM)、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2(SFRP2)基因的甲基化水平,初步评估上述基因作为结直肠癌早期筛查标志物的潜力。方法选取海军军...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PR结构域蛋白12(PRDM12)、叉头框E1(FOXE1)、β-1,3-葡糖醛转移酶2(B3GAT2)、波形蛋白(VIM)、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2(SFRP2)基因的甲基化水平,初步评估上述基因作为结直肠癌早期筛查标志物的潜力。方法选取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31例接受手术切除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的石蜡切片标本,使用焦磷酸测序法检测癌组织和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PRDM12、FOXE1、B3GAT2、VIM、SFRP2-1、SFRP2-2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水平。结果31例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PRDM12、FOXE1、B3GAT2、VIM、SFRP2-1、SFRP2-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指数均高于相应癌旁正常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在31例结直肠癌患者中,PRDM12、FOXE1、B3GAT2、VIM、SFRP2-1、SFRP2-2基因启动子高度甲基化率分别为87.1%(27/31)、90.3%(28/31)、80.6%(25/31)、77.4%(24/31)、74.2%(23/31)、64.5%(20/31);在18例早期(TNMⅠ~Ⅱ期)结直肠癌患者中,PRDM12、FOXE1、B3GAT2、VIM、SFRP2-1、SFRP2-2基因启动子高度甲基化率分别为88.9%(16/18)、94.4%(17/18)、83.3%(15/18)、77.8%(14/18)、83.3%(15/18)、61.1%(11/18)。结论PRDM12和FOXE1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出现异常甲基化,初步判断两者有潜力成为结直肠癌早期筛查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磷酸测序 pr结构域蛋白12 叉头框E1 DNA甲基化 结直肠肿瘤
原文传递
含PR结构域的锌指蛋白5特异性小干扰RNA载体构建及干扰效果评价
11
作者 丁琼琼 张彬彬 +3 位作者 张亚平 杨海杰 王磊 冯志伟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174-177,共4页
目的构建含PR结构域的锌指蛋白5(PRDM5)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干扰载体并鉴定其干扰效果。方法根据小鼠PRDM5基因全长c DNA序列,设计合成6条siRNA干扰片段(si PRDM5-1、si PRDM5-2、si PRDM5-3、si PRDM5-4、si PRDM5-5和si PRDM5-6)和... 目的构建含PR结构域的锌指蛋白5(PRDM5)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干扰载体并鉴定其干扰效果。方法根据小鼠PRDM5基因全长c DNA序列,设计合成6条siRNA干扰片段(si PRDM5-1、si PRDM5-2、si PRDM5-3、si PRDM5-4、si PRDM5-5和si PRDM5-6)和2条对照序列(si CTL-1和si CTL-2),并将前3条干扰片断和si CTL-1克隆插入p Silencer3.1-U6,另3条干扰片断和si CTL-2插入p Silencer4.1-CMV干扰载体中,构建小鼠PRDM5基因的siRNA真核表达载体si PRDM5-1、si PRDM5-2、si PRDM5-3、si PRDM5-4、si PRDM5-5和si PRDM5-6,2个对照序列si CTL-1和si CTL-2,并通过双酶切和测序进行验证,构建成功后转染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其干扰效率。结果成功构建真核siRNA表达载体,并且所构建的6个干扰载体均可降低小鼠黑色素瘤细胞中PRDM5基因mRNA表达(P<0.05)。其中si PRDM5-2和si PRDM5-6载体干扰效果最好。结论成功筛选出PRDM5特异性siRNA载体,为之后研究锌指蛋白基因PRDM5在小鼠黑色素瘤转移过程中功能及分子机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结构域的锌指蛋白5 小干扰RNA载体 干扰
下载PDF
PRDM9多态性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关联性研究
12
作者 王玲 袁方 +7 位作者 代东发 梁飞 刘楠 龙娟 赵晓 运松 奚永志 孙玉英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84-588,共5页
目的探究PRDM9多态性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PCR直接测序技术与DNA单克隆测序技术,对116名Ph染色体及BCR-ABL融合基因阳性CML患者(CML组)和111名健康对照人群(对照组)的PRDM9多态性做DNA序列测定分析;对比CM... 目的探究PRDM9多态性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PCR直接测序技术与DNA单克隆测序技术,对116名Ph染色体及BCR-ABL融合基因阳性CML患者(CML组)和111名健康对照人群(对照组)的PRDM9多态性做DNA序列测定分析;对比CML患者与健康人群的PRDM9多态性分布差异,并通过卡方检验来探究二者之间的关联性。结果在对照组中共发现了7种PRDM9等位基因,其中已命名的有PRDM9-A、B、C、L3及L7,另外2个为新等位基因,分别命名为X1和X2。CML组中共发了10种PRDM9等位基因,除5个已命名等位基因与对照组一样,还发现了5个新等位基因X1、X2、X5、X12及X13。CML组与对照组中PRDM9-A及B等位基因分布为分别为68.10%vs 83.78%,19.40%vs 9.91%(P<0.01),AA基因型分布为41.38%vs 71.17%,AB基因型分布为33.62%vs 15.32%(P<0.01)。此外,PRDM9基因多态性分布在中国汉族与欧洲及非洲人群中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 PRDM9多态性与CML具有关联性,A及AA是CML发生的保护等位基因及基因型,B及AB是CML发生的易感等位基因及基因型。PRDM9基因多态性分布具有人群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DM9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基因多态性 遗传易感性 保护基因
原文传递
EPO对高脂喂养小鼠棕色脂肪组织PRDM16、FGF21表达及STAT3磷酸化水平的影响
13
作者 张睿 陈璐 +2 位作者 葛俊美 马根山 蔡君艳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94-298,共5页
目的:探索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高脂饲料(HFD)喂养小鼠血糖和血浆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耐量,以及棕色脂肪组织中含PR结构域蛋白16(PRDM16)、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磷酸化水平(p-STAT3/STAT3)、成纤维细胞... 目的:探索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高脂饲料(HFD)喂养小鼠血糖和血浆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耐量,以及棕色脂肪组织中含PR结构域蛋白16(PRDM16)、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磷酸化水平(p-STAT3/STAT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 mRNA以及蛋白质表达的影响,为肥胖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机制提供线索。方法:20只高脂饲料喂养的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HFD-Con)和EPO组(HFD-EPO),两组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EPO(200 IU/kg),每周3次,连续4周。4周后检测两组动物的体重、血糖与血浆胰岛素水平、HOMA-IR及糖耐量的变化;分别使用实时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棕色脂肪组织中PRDM16、STAT3、FGF21 mRNA和蛋白质水平。结果:腹腔注射EPO 4周后,HFD-EPO组小鼠体重为(26.65±0.85) g,HFD-Con组体重为(31.50±1.60) g,P<0.01。HFD-Con组血糖为(91.06±9.86) mg/dl,HFD-EPO组为(62.79±8.09) mg/dl,P<0.01; HFD-EPO组小鼠血浆胰岛素水平为(10.56±1.06)μU/ml,HFD-Con组为(13.2±1.1)μU/ml,P<0.01。与HFD-Con组比较,HFD-EPO组的糖耐量水平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指数下降; HFD-EPO组动物棕色脂肪组织中PRDM16、FGF21mRNA以及蛋白质表达,p-STAT/STAT3水平均显著增加,两组小鼠肝脏中FGF21 mRNA含量、血浆中FGF21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论:EPO可能通过增加棕色脂肪组织中PRDM16表达促进棕色脂肪组织的分化,降低高脂喂养小鼠的血糖水平、改善高脂喂养小鼠的糖代谢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喂养 棕色脂肪组织 促红细胞生成素 pr结构域蛋白16 磷酸化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下载PDF
低氧/冷暴露对肥胖大鼠模型白色脂肪棕色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郜琨 杨历新 +1 位作者 王叶 许海琦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74-1279,共6页
目的探究低氧/冷暴露对肥胖大鼠模型白色脂肪棕色化的影响。方法通过高脂喂食构建肥胖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氧组、低温组、低温低氧组,每组10只,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体脂的变化,利用HE染色观察大鼠脂肪组织细胞形态变化并比较... 目的探究低氧/冷暴露对肥胖大鼠模型白色脂肪棕色化的影响。方法通过高脂喂食构建肥胖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氧组、低温组、低温低氧组,每组10只,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体脂的变化,利用HE染色观察大鼠脂肪组织细胞形态变化并比较脂肪细胞面积,利用免疫荧光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脂肪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γ2(PPAR-γ2)、PR结构域结合因子16(PRDM16)和解偶联蛋白1(UCP-1)基因的表达及UCP-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低氧组、低温组、低温低氧组大鼠体质量、体脂均降低,且低温低氧组大鼠体质量、体脂低于低氧组、低温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低氧组、低温组、低温低氧组大鼠脂肪细胞面积减小,且低温低氧组大鼠脂肪细胞面积低于低氧组、低温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低氧组、低温组、低温低氧组大鼠肩胛棕色脂肪组织PPAR-γ2、PRDM16、UCP-1基因表达均升高(F=378.495、102.061、322.443,P<0.05),肾周白色脂肪组织PPAR-γ2基因表达均降低(F=4.555,P<0.05),PRDM16、UCP-1基因表达均升高(F=24.387、163.660,P<0.05)。与对照组相比,低氧组、低温组、低温低氧组大鼠肩胛棕色脂肪组织与肾周白色脂肪组织UCP-1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与低温低氧组相比,低氧组、低温组大鼠肩胛棕色脂肪组织与肾周白色脂肪组织UCP-1蛋白表达均更低(P<0.05)。结论低氧/冷暴露可通过调控脂肪内PPAR-γ2、PRDM16通路使UCP-1高表达,诱导白色脂肪棕色化并影响大鼠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冷暴露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γ2 pr结构域结合因子 解偶联蛋白1
下载PDF
热变形温度对铸造-热变形(Nd,Pr)_(13)Fe_(80)Nb_1B_6永磁合金织构形成的影响
15
作者 何爱玲 李俊 +3 位作者 申志堃 李明 刘新才 潘晶 《磁性材料及器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19,共4页
采用铸造.热变形方法制备了(Nd,Pr)13Fe80Nb1B6永磁合金,研究了热变形温度对合金织构形成的影响,在700~820℃的范围内,随着热变形温度的升高,在垂直压力的平面内难以形成以(006)为主峰的衍射谱,而在700℃热变形时,得到(00... 采用铸造.热变形方法制备了(Nd,Pr)13Fe80Nb1B6永磁合金,研究了热变形温度对合金织构形成的影响,在700~820℃的范围内,随着热变形温度的升高,在垂直压力的平面内难以形成以(006)为主峰的衍射谱,而在700℃热变形时,得到(006)织构,磁畴观察表明沿压力方向的平面内片形畴与压力方向平行。钕铁硼热变形机制和富稀土相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低稀土含量的钕铁硼铸锭在低的热变形温度下获得磁织构在工程上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 pr)-Fe-B 铸造-热变形 热变形温度 织构 磁畴
下载PDF
降浊合剂通过调节TLR4/IκBα/NF-κB信号通路影响肥胖大鼠糖脂代谢
16
作者 苏琼 江丹娜 +2 位作者 钟钊 周开 龚文波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27-635,共9页
目的:探究降浊合剂影响肥胖大鼠糖脂代谢的机制。方法: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降浊合剂组,每组各10只,其中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对照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降浊合剂组在给予高脂饲料喂养的同时给... 目的:探究降浊合剂影响肥胖大鼠糖脂代谢的机制。方法: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降浊合剂组,每组各10只,其中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对照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降浊合剂组在给予高脂饲料喂养的同时给予50 g/kg降浊合剂浓缩液灌胃。各组干预8周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采用定量逆转录PCR法检测各组大鼠白色、棕色脂肪中PR结构域蛋白16(PRDM16)、解偶联蛋白1(UCP1)信使RNA表达;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白色、棕色脂肪中PRDM16以及各组大鼠白色脂肪中Toll样受体4(TLR4)、磷酸化核因子抑制蛋白(IκBα)和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白色、棕色脂肪中UCP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白色脂肪质量(P<0.01)、白色脂肪系数(P<0.05)和Lee’s系数(P<0.01)均显著升高;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LDL-C含量均升高,其中三酰甘油含量升高明显(P<0.05);白色脂肪和棕色脂肪PRDM16、UCP1的信使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降浊合剂组的白色脂肪质量、白色脂肪系数和Lee’s系数均明显降低(均P<0.01);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LDL-C含量均有所降低,其中三酰甘油含量明显降低(P<0.01);棕色脂肪和白色脂肪中PRDM16、UCP1的信使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上升。此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白色脂肪中TLR4、磷酸化IκBα和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而降浊合剂组上述蛋白的表达水平相对于模型对照组显著下降(均P<0.05)。结论:降浊合剂可以通过调节SD大鼠体内TLR4/IκBα/NF-κB信号通路缓解高脂饮食诱导的体脂增加、生化指标异常表达及促进关键转录因子UCP1和PRDM16在白色、棕色脂肪中的表达,进而抑制肥胖大鼠的体脂形成,降低体重,缓解肥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浊合剂 肥胖 脂代谢 糖代谢 pr结构域蛋白16 解偶联蛋白1 SD大鼠
下载PDF
丁基苯酞通过PRDM5改善氧化应激引起的神经元细胞凋亡
17
作者 何康 高永涛 +1 位作者 徐晨阳 段国庆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探讨丁基苯酞对氧化应激诱导的神经元细胞PC-12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PC-12细胞分成Vector组[二甲基亚砜(DMSO)+转染vector质粒]、丁基苯酞+vector组(DMSO+25μmol·L^(-1)丁基苯酞+转染vector质粒)、PRDM5组[DMSO+转... 目的探讨丁基苯酞对氧化应激诱导的神经元细胞PC-12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PC-12细胞分成Vector组[二甲基亚砜(DMSO)+转染vector质粒]、丁基苯酞+vector组(DMSO+25μmol·L^(-1)丁基苯酞+转染vector质粒)、PRDM5组[DMSO+转染PR结构域蛋白5(PRDM5)过表达质粒]、丁基苯酞+PRDM5组(DMSO+25μmol·L^(-1)丁基苯酞+转染PRDM5过表达质粒)。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神经元细胞的凋亡水平;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切割的胱天蛋白酶3(Cleaved-caspase 3)、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Bcl-2相关X(Bax)的表达水平;用分子对接分析丁基苯酞与PRDM5的结合位点。结果Vector组、丁基苯酞+vector组、PRDM5组、丁基苯酞+PRDM5组的细胞凋亡水平分别为(63.52±5.72)%、(20.48±3.56)%、(79.48±8.13)%和(22.58±3.01)%;Cleaved-caspase 3表达水平分别为0.89±0.09、0.29±0.03、1.12±0.09和0.31±0.05;Bcl-2表达水平分别为0.31±0.02、0.79±0.05、0.12±0.01和0.89±0.11;Bax表达水平分别为0.83±0.08、0.25±0.03、1.03±0.11和0.27±0.03。Vector组的上述指标与PRDM5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丁基苯酞与PRDM5存在结合(自由能为-12.55 kcal·mol-1),结合位点为K413和D414。结论丁基苯酞与PRDM5的K413R和D414A结合,抑制了PRDM5的功能进而改善了氧化应激引起的神经元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基苯酞 pr结构域蛋白5 氧化应激 神经元细胞 凋亡
原文传递
黄连素抑制FSP27基因表达及改善T2DM地鼠内脏白色脂肪组织胰岛素抵抗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国生 刘栩晗 +3 位作者 李欣宇 高政南 黄澜 刘亚莉 《天津医药》 CAS 2016年第3期330-335,共6页
目的研究黄连素(BBR)对2型糖尿病(T2DM)中国地鼠内脏白色脂肪组织(VWAT)中脂肪特异蛋白27(FSP27)和PR结构域蛋白16(PRDM16)信号通路基因m RNA表达的影响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以高脂饮食诱导肥胖胰岛素抵抗(OIR)地鼠模型,然后给予小剂量... 目的研究黄连素(BBR)对2型糖尿病(T2DM)中国地鼠内脏白色脂肪组织(VWAT)中脂肪特异蛋白27(FSP27)和PR结构域蛋白16(PRDM16)信号通路基因m RNA表达的影响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以高脂饮食诱导肥胖胰岛素抵抗(OIR)地鼠模型,然后给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建立T2DM地鼠模型,对照组喂以普通饲料。造模完成后随机分成对照组、OIR组、肥胖T2DM组和T2DM BBR组。BBR治疗9周后,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组地鼠VWAT中FSP27和PRDM16信号通路及其靶基因的m RNA表达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OIR组和肥胖T2DM组地鼠VWAT中PRDM16、Ct BP-1、Ct BP-2、C/EBPβ、PPARγ、PGC1α、PGC-1β及棕脂组织特异基因UCP-1、Cidea、Elovl3、PPARα及Acox、Cpt1和Acadm的m RNA表达降低,而FSP27和白脂组织特异基因Resistin、MEST和Serpina3k的m RNA表达增加。BBR治疗降低肥胖T2DM组地鼠VWAT中FSP27的表达而增强PRDM16信号通路效应,诱导棕脂组织特异基因m RNA的表达,诱导VWAT棕色化基因表型,改善脂诱性胰岛素抵抗。结论 BBR降低FSP27表达而增加PRDM16的表达与其诱导VWAT棕色化的分子机制相关,有助于增强产热耗能,改善VWAT的异常脂代谢,改善脂诱性VWAT胰岛素抵抗,恢复VWAT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素 糖尿病 2型 脂肪组织 胰岛素抵抗 脂肪特异蛋白27 pr结构域蛋白16 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
下载PDF
GYF结构域蛋白特性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19
作者 张小波 唐先宇 +2 位作者 覃磊 郭滢 夏石头 《激光生物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407-413,共7页
甘氨酸-络氨酸-苯丙氨酸(glycine-tyrosine-phenylalanine,GYF)结构域是一种小型的、能识别富脯氨酸序列(proline rich sequences,PRS)的保守、多功能接合结构域,GYF结构域蛋白在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翻译起始、mRNA剪接、监管与翻译抑制... 甘氨酸-络氨酸-苯丙氨酸(glycine-tyrosine-phenylalanine,GYF)结构域是一种小型的、能识别富脯氨酸序列(proline rich sequences,PRS)的保守、多功能接合结构域,GYF结构域蛋白在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翻译起始、mRNA剪接、监管与翻译抑制、泛素连接、信号转导、免疫蛋白酶调控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本文从结构域特性、与靶蛋白的相互作用及其功能等方面综述GYF结构域蛋白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YF结构域 脯氨酸富集序列(prS) 蛋白蛋白相互作用 生物学功能
下载PDF
两通道自适应FIR滤波器组的时域设计
20
作者 王兰美 廖桂生 王桂宝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52-654,741,共4页
研究了在无完全重构约束情况下两通道自适应FIR滤波器组的时域设计方法。滤波器组没有PR约束时 ,子带编码器的失真由系统失真和量化失真两部分构成 ,对于给定的比特率 ,整体失真的最小化问题是一个无约束非线性规划问题。由于优化问题... 研究了在无完全重构约束情况下两通道自适应FIR滤波器组的时域设计方法。滤波器组没有PR约束时 ,子带编码器的失真由系统失真和量化失真两部分构成 ,对于给定的比特率 ,整体失真的最小化问题是一个无约束非线性规划问题。由于优化问题的非线性 ,设计结果依赖于初始滤波器组的选择。给出了两种初始滤波器组的确定方法和相应的算法 ,并列举了一些设计例子。自适应滤波器组达到了大的编码增益 ,证实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完全重构约束滤波器组 编码增益 时域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