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vement pattern of red seabream Pagrus major and yellowtail Seriola quinqueradiata around Offshore Wind Turbine and the neighboring habitats in the waters near Goto Islands, Japan
1
作者 Khyria Swaleh Karama Yoshiki Matsushita +4 位作者 Masahiro Inoue Kenta Kojima Kazuki Tone Itsumi Nakamura Ryo Kawabe 《Aquaculture and Fisheries》 2021年第3期300-308,共9页
We investigated movement pattern of commercial important fish around Offshore Wind Turbine(OWT)and neighboring habitats in Goto Islands.We tagged 55 individuals of 2 fish species and released around the OWT in 2017.(2... We investigated movement pattern of commercial important fish around Offshore Wind Turbine(OWT)and neighboring habitats in Goto Islands.We tagged 55 individuals of 2 fish species and released around the OWT in 2017.(27 Pagrus major from 1st Feb 2017 to 16th Mar 2017(winter),8 P.major and 20 Seriola quinqueradiata from 13th July 2017 to 13th Oct 2017(summer)).Acoustic receivers were deployed at OWT,south artificial reef(AS),trapnet(TN),north FAD(F1)and south FAD(F2)in winter and two more receivers were deployed at north artificial reef(AN)and natural reef(NR)in summer.We observed 12 P.major at OWT for a day after released in winter,majority of fish(13 individuals)were detected at TN.In summer,7 P.major were observed at OWT,1 visited TN within the day,but others disappeared.Ten S.quinqueradiata stayed at OWT longer than P.major after released and disappeared within 2 days.They mostly moved around AS,AN,NR.Residence time from K-M curve was 10 days for P.major in winter,a day in summer and 3 days for S.quinqueradiata.Both species showed low affinity for OWT as recorded low residency index despite the seas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TELEMETRY Habitat usage Offshore wind turbine Red seabream pagrus major Yellowtail Seriola quinqueradiata
原文传递
温度对真鲷Pagrus majoor(Temmincket Schlegel)蛋白酶(Protease)和淀粉酶(Amylase Activity)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许曹鲁 贾守菊 +1 位作者 张永普 木晓欧 《现代渔业信息》 2007年第8期11-14,共4页
本文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真鲷(Pagrus major)胃、肠、肝胰脏和幽门盲囊4个部位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在5-50±0.5℃范围内(每隔5℃为一个梯度),胃蛋白酶的最适温度为25℃,胃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是30℃;肠蛋白酶的... 本文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真鲷(Pagrus major)胃、肠、肝胰脏和幽门盲囊4个部位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在5-50±0.5℃范围内(每隔5℃为一个梯度),胃蛋白酶的最适温度为25℃,胃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是30℃;肠蛋白酶的最适温度是35℃,而肠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是20℃;肝胰脏蛋白酶的最适温度是40℃,肝胰脏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是30℃;幽门盲囊蛋白酶的最适温度是30℃,幽门盲囊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在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鲷(pagrus major) 蛋白酶 淀粉酶 温度
下载PDF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真鲷放流群体与增殖海域群体遗传变异比较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赵雨 孙典荣 +3 位作者 单斌斌 刘岩 杨长平 周文礼 《海洋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6-73,共8页
真鲷(Pagrus major)是中国沿岸海域重要的经济种类,增殖放流作为修复真鲷渔业资源、恢复自然群体的方法,现已在中国被广泛地应用。然而,将大量人工繁育的苗种投入自然海域中,可能会对自然群体造成一定程度的遗传学影响。因此,在开展真... 真鲷(Pagrus major)是中国沿岸海域重要的经济种类,增殖放流作为修复真鲷渔业资源、恢复自然群体的方法,现已在中国被广泛地应用。然而,将大量人工繁育的苗种投入自然海域中,可能会对自然群体造成一定程度的遗传学影响。因此,在开展真鲷增殖放流的同时,应进行遗传监测。本研究使用7对真鲷微卫星标记,对2017年于防城港沿岸海域开展的真鲷增殖放流进行遗传监测,对比分析了真鲷亲体、放流真鲷苗种以及放流后混合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真鲷亲本群体与真鲷放流群体的等位基因丰度(13.5253,16.4286)和期望杂合度(0.7927,0.8145)没有明显的差异,表明在苗种繁育过程中,没有出现遗传多样性丢失的现象。真鲷放流群体和放流后混合群体的期望杂合度(0.8145,0.8228)、等位基因丰度(16.4286,16.7555)相似,表明真鲷放流群体和放流后混合群体处于相同的遗传多样性水平。3个群体的多态信息含量为0.7688~0.8055,表明3个群体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0.016667)和遗传距离(0.265375~0.301915)的结果显示群体间的遗传分化微弱,未形成明显的遗传分化。因此,可认为本研究中真鲷增殖放流未对放流后混合群体造成明显的遗传学影响。本研究为今后真鲷增殖放流遗传监测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鲷(pagrus major) 微卫星 遗传影响 增殖放流
下载PDF
真鲷去毒相关基因cDNA序列的克隆与肝脏组成型表达分析
4
作者 王琳 梁旭方 +2 位作者 黄燕 胡永乐 陈亮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3期422-427,共6页
赤潮发生时产生的一些海洋生物毒素对人类和海洋动物的安全形成潜在的威胁甚至导致死亡.为从分子水平探讨鱼类中海洋藻毒素的去毒分子机理,采用RT-PCR法克隆了真鲷(Pagrus major)肝脏芳香烃受体核转位蛋白(ARNT)和I时相异生素代谢酶细... 赤潮发生时产生的一些海洋生物毒素对人类和海洋动物的安全形成潜在的威胁甚至导致死亡.为从分子水平探讨鱼类中海洋藻毒素的去毒分子机理,采用RT-PCR法克隆了真鲷(Pagrus major)肝脏芳香烃受体核转位蛋白(ARNT)和I时相异生素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1A(CYP1A)基因cDNA核心序列,同时,应用半定量RT-PCR方法,以β-肌动蛋白作为外参照,在其指数期增长的范围内研究了芳香烃受体(AHR)、ARNT、CYP1A、II时相异生素代谢酶alpha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A1、GSTA2)、rho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R)、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组成型表达水平.结果发现,真鲷ARNT、CYP1A基因cDNA核心序列片段分别长438bp和908bp,分别编码146和302个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发现,真鲷与门齿鲷(Stenotomus chrysops)、石首鱼(Micropogon undulatus)ARNT基因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高达97.2%、95.2%,与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人、大鼠、小鼠ARNT同源性较低(77.2%~79.3%).真鲷与门齿鲷、金头鲷(Sparus auratus)、欧洲川鲽(Rhombus maximus)、欧洲海鲈(Dicentrachus labrax)CYP1A基因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较高,为84.8%~94.0%,与斑马鱼、人、小鼠CYP1A同源性较低,为59.6%~77.8%.真鲷肝脏AHR、ARNT、CYP1A、GSTA1、GSTA2、GSTR和HSP70基因组成型表达水平分别为(25.32±6.56)%、(26.22±4.24)%、(146.5±16.06)%、(55.42±3.75)%、(48.82±10.89)%、(79.47±3.13)%、(107.42±14.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烃受体(AHR) 芳香烃受体核转位蛋白(ARNT) 细胞色素P4501A 谷胱甘肽S-转移酶 热休克蛋白70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真鲷(pagrus major)
下载PDF
长期超低温保存后真鲷精子的质量变化 被引量:5
5
作者 陈亚坤 刘清华 +4 位作者 赵春彦 肖志忠 徐世宏 马道远 李军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0-54,共5页
通过对精子运动率、受精率和超微结构的观察,研究了2003-2009年分5批冷冻保存的真鲷(Pagrus major)精子经1~73个月保存后质量变化情况。冷冻精子在40℃水浴中解冻,大约100-110S转化为液态后取出,用海水激活后观察精子运动率,人... 通过对精子运动率、受精率和超微结构的观察,研究了2003-2009年分5批冷冻保存的真鲷(Pagrus major)精子经1~73个月保存后质量变化情况。冷冻精子在40℃水浴中解冻,大约100-110S转化为液态后取出,用海水激活后观察精子运动率,人工受精6~8h后观察受精率,同时精子用2.5%戊二醛前固定,经处理后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精子超微结构。结果表明,冷冻精子的最高运动率(87.67%±2.52%)和受精率(71.33%±8.84%)都是2009年保存1个月的精子,保存1,13,26个月的精子运动率和受精率差异不显著(P〈0.05),保存48个月后的精子运动率和受精率显著低于保存1个月的精子(P〈0.05),2003年保存的精子(73个月)运动率(50.67%±5.31%)和受精率最低(39.56%±0.69%)。精子的超微结构损伤主要包括精子头部损伤,线粒体损伤以及精子质膜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保存 真鲷(pagrus major) 精子 运动率 受精率
下载PDF
真鲷精子在外源DNA下的生理特性和转染效果
6
作者 郑君飘 刘清华 +5 位作者 徐世宏 马道远 肖志忠 林帆 肖永双 李军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6,共6页
为研究真鲷(Pagrus major)精子在外源DNA下的生理特性和转染效果,探索真鲷精子介导转基因技术,作者通过计算机辅助分析外源DNA环境下(不同孵育时间、DNA长度、DNA浓度)真鲷精子活率和运动速度的变化,进一步采用PCR和荧光探针的方法检测... 为研究真鲷(Pagrus major)精子在外源DNA下的生理特性和转染效果,探索真鲷精子介导转基因技术,作者通过计算机辅助分析外源DNA环境下(不同孵育时间、DNA长度、DNA浓度)真鲷精子活率和运动速度的变化,进一步采用PCR和荧光探针的方法检测外源DNA与真鲷精子的结合情况,并通过人工授精来评价外源DNA能否转染精子并传递至F0代。结果表明:外源DNA浓度、孵育时间及DNA长度对精子活率无显著影响。在5μg/106个精子的高浓度10 kb DNA下孵育12 h,真鲷精子仍具有(75.89±5.55)%的精子活率,平均直线速度(70.97±6.37)μm/s,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但精子平均曲线速度显著下降,比对照组低21.85μm/s。真鲷精子与带Fluorescein荧光素的DNA片段共孵育后,部分精子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绿光。将DNA孵育后精子进行人工授精表明经过1μg DNA/106个精子孵育后的受精率和孵化率无显著下降,通过PCR法并没有在外源DNA处理的精子和F0代中检测到目的基因,表明外源DNA虽然能够吸附在真鲷精子表面,但并不足以携带进入卵子产生转基因后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鲷(pagrus major) 精子 精子介导转基因
下载PDF
超低温保存时间与抗冻剂浓度对真鲷精子质量的影响
7
作者 史雪辉 李军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5-87,96,共4页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抗冻剂二甲基亚砜(DMSO)和不同保存时间对真鲷(Pagrus major)冻精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DMSO体积分数和保存时间对冻精的受精率、孵化率影响显著。15%二甲基亚砜作为抗冻剂保存10~60d的冻精受精率、孵化率...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抗冻剂二甲基亚砜(DMSO)和不同保存时间对真鲷(Pagrus major)冻精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DMSO体积分数和保存时间对冻精的受精率、孵化率影响显著。15%二甲基亚砜作为抗冻剂保存10~60d的冻精受精率、孵化率与鲜精无差异,而保存360d的冻精受精率、孵化率开始出现下降。12%,18%,21%DMSO保存60d的冻精受精率差异不显著,均高于90%,而对于保存360d的冻精受精率、孵化率均显著地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鲷(pagrus major) 超低温保存 抗冻剂浓度 二甲基亚砜(DMSO) 保存时间 精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