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在小肾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罗涵云 王元林 +5 位作者 徐述雄 储铸钢 王晓东 姜浩 王强 宋赏 《西部医学》 2023年第1期111-114,120,共5页
目的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在小肾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2月~2021年1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小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开放式肾部分切除术)48例和观察组(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57例。对比两... 目的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在小肾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2月~2021年1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小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开放式肾部分切除术)48例和观察组(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57例。对比两组手术指标、住院时间及术后3个月肾功能、肌酐水平、生活质量、并发症、切缘阳性及复发/转移率。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对照组eGFR水平低于术前和观察组(P<0.05),观察组手术前后eGF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3个月肌酐水平均上升,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功能领域、总体健康状况评分比对照组高,症状领域、单项项目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切缘阳性及转移情况(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在小肾癌治疗中可行性高,对促进患者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均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部分切除术 后腹腔镜 开发性手术 小肾癌
下载PDF
Puigvert’s病的影像和临床表现
2
作者 朱杏莉 郭维亚 郭茂林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11期2047-2050,共4页
目的Puigvert’s病的影像和临床表现。它是一种先天性肾发育不良,表现为肾小盏增多和正常的。肾盂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3月解放军第150医院753例患者的静脉肾盂造影以及其它相关影像和临床资料,以筛选Puigvert’s病。... 目的Puigvert’s病的影像和临床表现。它是一种先天性肾发育不良,表现为肾小盏增多和正常的。肾盂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3月解放军第150医院753例患者的静脉肾盂造影以及其它相关影像和临床资料,以筛选Puigvert’s病。结果经过筛选和会诊,有9例的诊断被修改为Puigvert’s病,其中7例表现为非双侧,2例表现为可疑双侧。女性2例,男性7例,年龄14—58岁。本病的静脉肾盂造影表现为单肾的肾小盏的数目从8~12个增加到36个左右,以及肾皮质变薄。健肾没有并发症,泌尿系结石是患肾的最常见的并发症。2例年轻患者尚无合并症,被误诊为肾积水。另外7例,无论老少,他们的患肾都合并有各种并发症,诸如多发肾结石、输尿管结石或肾积水,他们不得不进行各种外科治疗,包括安置双J管术,经皮肾碎石取石术和肾盂成形术。此外,可疑双肾患病者会并发威胁生命的肾功能衰竭。结论Puigvert’s病是一种罕见病,患肾有合并结石的倾向,并且各种并发症通常出现在20岁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 肾小盏 发育畸形 静脉肾盂造影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窒息合并肾损伤新生儿的神经预后追踪及意义
3
作者 邵巧仪 戴怡蘅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第5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窒息合并肾损伤新生儿的神经预后追踪结果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9例窒息新生儿,按是否出现肾功能异常分为窒息组33例、窒息合并肾损伤组6例;同时选取20例单纯肾功能异常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单纯肾损伤组)。所有患儿在3、6... 目的:探讨窒息合并肾损伤新生儿的神经预后追踪结果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9例窒息新生儿,按是否出现肾功能异常分为窒息组33例、窒息合并肾损伤组6例;同时选取20例单纯肾功能异常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单纯肾损伤组)。所有患儿在3、6、12月龄时测定头围值、行丹佛智能测评(DDST)。结果:3组患儿生后3、6、12个月头围值和DDST发育商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儿头围发育过程中,时间与肾功能差异存在交互效应(F=0.66;P=0.00),但在发育商水平变化过程中,时间与肾功能差异间无交互效应(F=2.84;P=0.61)。结论:早期评估肾损伤情况,同时加强干预,可改善窒息合并肾损伤患儿神经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肾损伤 头围 丹佛发育筛查量表 智能发育
原文传递
利用CRISPR/Cas9技术制备成对框基因2敲除小鼠 被引量:1
4
作者 蔚洪恩 王敏 +2 位作者 赵敏 石祥呈 李荣山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13-617,共5页
目的利用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重组CRISPR相关核酸酶9(Cas9)技术双切口法制备成对框基因2(Pax2)敲除小鼠,为探讨Pax2基因在多个系统发育的作用提供动物模型。方法根据Pax2基因序列设计sgRNA,设计出的sgRNA和Cas9体外转... 目的利用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重组CRISPR相关核酸酶9(Cas9)技术双切口法制备成对框基因2(Pax2)敲除小鼠,为探讨Pax2基因在多个系统发育的作用提供动物模型。方法根据Pax2基因序列设计sgRNA,设计出的sgRNA和Cas9体外转录后显微注射到C57BL/6J小鼠的受精卵中,F0代小鼠出生后取其基因DNA测序鉴定基因型。共获得8只F0代小鼠,使敲除成功的F0代小鼠与野生C57BL/6J小鼠交配,获得F1代小鼠,后均采用基因成功敲除的小鼠与C57BL/6J小鼠进行交配,可获得稳定的Pax2基因敲除小鼠。结果成功获得可稳定繁殖的Pax2杂合子基因敲除小鼠,其Pax2基因缺失1628 bp;组织HE染色显示,敲除小鼠的肾小球数量明显减少;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敲除小鼠的肾皮质Pax2蛋白表达较野生型小鼠减少。结论利用CRISPR/Cas9技术可成功构建Pax2杂合子基因敲除小鼠,为进一步研究Pax2基因的作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对框基因2 CRISPR/Cas9技术 基因敲除 肾脏发育障碍 免疫印迹法 小鼠
原文传递
儿科磁共振成像机遇和挑战——中国十年来发展成果及展望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欣 邵剑波 +2 位作者 宁刚 彭雪华 郭豫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17,共13页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到建设健康中国要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两个着力点,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服务,提高妇幼健康水平。MRI作为一种无创、无电离辐射、软组织对比度好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儿科疾病诊断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到建设健康中国要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两个着力点,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服务,提高妇幼健康水平。MRI作为一种无创、无电离辐射、软组织对比度好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儿科疾病诊断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产前辅助诊断中的优势也逐渐明显。随着设备的完善、技术的发展和影像工作者的创新研究,近十年来,中国儿科MRI进入高速发展阶段。MRI在胎儿、儿童中枢神经系统、儿童胸部、儿童腹部、儿童骨肌系统和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等方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产前诊断及儿科疾病的诊治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信息,发挥着重要价值。未来儿童MRI的发展方向:(1)进一步优化儿童MRI检查序列,减少扫描时间,提升儿童MRI检查的依从性;研发儿科专用磁共振仪、儿科专用接收线圈以及静音设计,实现婴幼儿安全、高对比的静音扫描。(2)尽快建立中国正常儿童MRI数据库和相关标准值或区间;(3)积极开展多中心合作研究,共同编制《中国儿童疾病谱MRI专家共识系列》;(4)针对出生缺陷、胎儿及胎盘、儿童脑科学、儿童肿瘤、遗传代谢等重点领域开展MRI研究工作;(5)积极开展儿科MRI AI的研究和临床推广应用工作。本述评旨在通过总结中国儿科MRI近十年的成就,分析现状,找出差距,提出未来发展方向,以促进中国儿科影像医学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胎儿 中枢神经系统 腹部肿瘤 急性肾损伤 肾功能 脂肪肝病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臂丛神经 心血管磁共振 磁共振小肠造影 人工智能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