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4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ECT/CT融合骨显像联合碱性磷酸酶诊断肺癌骨转移的价值研究
1
作者 范群 苏福 +4 位作者 杨荣水 马超 汤辉 张红 陈国强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303-305,共3页
目的:研究SPECT/CT融合骨显像联合碱性磷酸酶诊断肺癌骨转移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22年5月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治疗的肺癌患者218例,然后通过比较分析SPECT/CT融合骨显像和碱性磷酸酶诊断结果,最终得出联合诊断的价值。... 目的:研究SPECT/CT融合骨显像联合碱性磷酸酶诊断肺癌骨转移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22年5月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治疗的肺癌患者218例,然后通过比较分析SPECT/CT融合骨显像和碱性磷酸酶诊断结果,最终得出联合诊断的价值。结果:非小细胞癌患者发生骨转移的概率更高,血清ALP含量与骨转移病灶数目呈正相关,联合诊断骨转移的准确率更高。结论:SPECT/CT融合骨显像联合碱性磷酸酶诊断肺癌骨转移有一定的价值,可以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t/ct融合骨显像 肺癌 骨转移 碱性磷酸酶
下载PDF
^(99m)TcO4-SPECT/CT甲状腺核素显像联合超声及TSH对甲状腺结节性质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王静 吴龙云 +5 位作者 郝宏毅 尹彩君 杨勇 倪效波 张荣 王雪霁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06-209,F0002,共5页
目的通过高锝酸钠-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99m)TcO4-SPECT/CT)核素显像提供甲状腺结节功能状态、结节解剖特点以及超声检查联合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进一步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客观评价... 目的通过高锝酸钠-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99m)TcO4-SPECT/CT)核素显像提供甲状腺结节功能状态、结节解剖特点以及超声检查联合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进一步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客观评价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情况,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做出早期诊断。方法对因甲状腺结节同时行^(99m)TcO4-SPECT/CT甲状腺核素显像、甲状腺B超及TSH水平检查的患者共80例(92个结节)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不同方法及联合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效能。结果92个结节中良性74个,恶性18个;^(99m)TcO4-SPECT/CT甲状腺显像与超声检查比较灵敏度(77.8%)高,特异度(70.2%)及准确度(71.7%)低,假阳性率(29.7%)高,假阴性率(22.2%)低,两者之间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9)mTcO4-SPECT/CT甲状腺显像与超声检查比较灵敏度高,特异性及准确度低,假阳性率高,假阴性率低,两者之间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9m)TcO4-SPECT/CT甲状腺显像与超声检查联合较单独核素、单独超声检查灵敏度(88.9%)、特异度(87.8%)、准确度(81.5%)高,假阳性率(12.1%)、假阴性率(11.1%)低;联合检查与单独核素特异度、准确度、假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灵敏度与假阴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与单独超声灵敏度、准确度、假阴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与假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可以作为甲状腺结节的首选检查方法,其特异性高,但灵敏度低。^(99m)TcO4-SPECT/CT甲状腺显像在提供功能和代谢信息的同时,能提供解剖信息;而血清TSH水平则可为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尤其对于核素冷结节且超声实性结节的患者,更应参考其TSH水平,将三者结合起来判断甲状腺结节的性质,为临床提供恰当的治疗方案,这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m)TcO4-spect/ct甲状腺核素显像 超声 血清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结节
下载PDF
疑诊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患者术前^(99m)Tc-MIBI SPECT/CT显像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郭月红 黄京伟 +1 位作者 张腾 杨敏福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探讨疑诊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的患者术前^(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ethoxyisobutylisonitrile,MIBI)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 目的探讨疑诊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的患者术前^(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ethoxyisobutylisonitrile,MIBI)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以下简称MIBI SPECT/CT)显像结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3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疑诊PHPT并在术前完善甲状旁腺MIBI SPECT/CT显像的25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MIBI SPECT/CT显像阳性组和阴性组的实验室检查、病理特征及影像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IBI SPECT/CT显像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与阴性组相比,血清总钙、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水平在阳性组显著升高(P<0.05);病灶的病理类型、最大径、体积及位置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血清PTH水平、病灶病理类型、位置及最大径与MIBI SPECT/CT显像结果阳性显著相关(P<0.05)。结论疑诊PHPT患者术前MIBI SPECT/CT显像结果受多重因素影响,术前血清PTH水平、病灶病理类型、位置及最大径是MIBI SPECT/CT显像结果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 ^(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 spect/ct
下载PDF
^(99)Tc^(m)-MIBI SPECT/CT心肌显像对新冠肺炎并发心肌炎的应用价值
4
作者 陈玥颖 韦顺 +4 位作者 何胜兰 韦润智 吕文欣 罗章伟 付巍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3期468-475,共8页
目的评估^(99)Tc^(m)-MIBI SPECT/CT核素门控心肌血流灌注显像(G-MPI)在新冠肺炎(COVID-19)并发心肌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期间确诊新冠肺炎患者进行的^(99)Tc^(m)-MIBI SPECT/CT G-MPI检查结果进行了回... 目的评估^(99)Tc^(m)-MIBI SPECT/CT核素门控心肌血流灌注显像(G-MPI)在新冠肺炎(COVID-19)并发心肌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期间确诊新冠肺炎患者进行的^(99)Tc^(m)-MIBI SPECT/CT G-MPI检查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比较分析了心肌炎患者在性别、年龄、新冠肺炎严重度、心肌酶水平以及心功能参数方面的差异。结果在86例新冠肺炎患者中,51例(59.30%)并发心肌炎。^(99)Tc^(m)-MIBI MPI图像主要呈现“花斑状”改变,即无规律、散在的显像剂分布稀疏减低。其中,32例(62.75%)患者显示左心室各室壁均受累。心肌炎患者的MPI左心室室壁受累情况与心肌炎发生密切相关,尤其是下壁、前壁、侧壁和心尖部位(P<0.001)。年龄与心肌炎风险呈负相关(-0.360,P<0.001),而新冠肺炎严重度与心肌炎风险呈正相关(0.244,P=0.024)。性别、心肌酶、心功能参数(EDV、ESV、LVEF)与心肌炎发生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新冠病毒感染后可以引发心肌炎,且随病情加重而增加。主要群体为中老年患者,但风险随年龄增长有所下降。性别、心肌酶水平、心功能参数与心肌炎无显著关联。^(99)Tc^(m)-MIBI SPECT/CT心肌显像在新冠肺炎并发心肌炎的精准诊断中具有高临床价值,推荐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t/ct 心肌炎 新冠肺炎(COVID-19)
下载PDF
富于巨细胞型骨肉瘤SPECT/CT影像学表现
5
作者 赵颖 李培岭 刘玉珂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3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富于巨细胞型骨肉瘤(GCRO)的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过病理证实的2例GCRO患者资料并进行文献总结,总结该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特征,并随访最终结局。结果男性患者1例,38岁,股骨旁GCRO,女... 目的探讨分析富于巨细胞型骨肉瘤(GCRO)的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过病理证实的2例GCRO患者资料并进行文献总结,总结该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特征,并随访最终结局。结果男性患者1例,38岁,股骨旁GCRO,女性患者1例,76岁,股骨近端髓腔型GCRO。(1)骨旁GCRO的影像表现:病变位于骨旁,DR表现为骨旁软组织内钙化影,形态不规则;CT表现为骨旁密度不均匀的肿块,内见位于肿块基底部的不规则团状钙化或骨化影,肿块约包绕股骨干的90%;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融合图像表现为肿块内放射性核素异常浓聚。(2)髓腔型GCRO的影像表现:病变位于股骨近端,CT表现为膨胀性偏心性溶骨性骨质破坏,边缘不连,未见明显骨膜反应;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图像表现为病变区边缘及中心区的不规则状放射性核素异常浓聚;结论GCRO罕见,影像学易误诊,常规影像学检查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SPECT/CT结合常规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确诊需结合多种影像学资料和组织病理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 骨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spect/ct
下载PDF
配置SPECT/CT设备的可行性及效益分析
6
作者 黄勇 郭智瑞 +3 位作者 武翔宇 孙权 马姣姣 祁婷婷 《医疗装备》 2024年第2期48-52,共5页
目的探讨配置SPECT/CT设备的可行性及效益。方法通过查阅SPECT/CT设备配置所需遵循的卫生及环保政策,复习文献中有关SPECT/CT设备在临床和科研方面的作用。同时以西安市胸科医院SPECT/CT设备配置的可行性分析为例,对医院配置SPECT/CT设... 目的探讨配置SPECT/CT设备的可行性及效益。方法通过查阅SPECT/CT设备配置所需遵循的卫生及环保政策,复习文献中有关SPECT/CT设备在临床和科研方面的作用。同时以西安市胸科医院SPECT/CT设备配置的可行性分析为例,对医院配置SPECT/CT设备所需具备的条件及配置后的效益进行论证。结果综合国家政策、医院所需条件及效益等因素,证明医院引进SPECT/CT设备是可行的。结论医院配置SPECT/CT设备时,有必要进行全面的市场调研和可行性分析,以充分发挥大型医疗设备在临床和科研中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t/ct 显像设备 可行性分析 效益
下载PDF
^(99)Tc^(m)-MIBI SPECT/CT显像联合超声在5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旁腺危象术前定位诊断中的应用
7
作者 陈新 陈则君 +1 位作者 薛勤 周斌 《医药前沿》 2024年第3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SPECT/CT显像联合超声(US)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合并甲状旁腺危象(HC)术前定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21年7月南通大学附属江阴医院收治的5例经手术... 目的:探讨^(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SPECT/CT显像联合超声(US)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合并甲状旁腺危象(HC)术前定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21年7月南通大学附属江阴医院收治的5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PHPT合并HC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由多学科团队(MDT)分析^(99)Tc^(m)-MIBI SPECT/CT显像及US表现。结果:5例PHPT合并HC患者中,男4例,女1例,年龄52~68岁,中位年龄59岁。其中,1例为右下甲状旁腺癌(PC)术后、右颈部转移性PC二次术后复诊患者,行保守治疗;另外4例手术治疗,术中各检出1枚病灶,均为左下甲状旁腺,病理显示PC 1例,腺瘤(PA)2例,增生1例,有1例PA合并瘤内出血。^(99)Tc^(m)-MIBI SPECT/CT显像检出4例原发甲状旁腺病变、1例右颈部转移性PC及肺转移病灶,US检出4例原发甲状旁腺病变及1例右颈部转移性PC病灶,有1例PA误诊为甲状腺腺瘤,经MDT后由经验丰富的医师重新阅片后修正诊断。1例PC患者合并同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该甲状腺病变术前由US检出,1例合并多发肋骨棕色瘤,由SPECT/CT检出。结论:^(99)Tc^(m)-MIBI SPECT/CT显像联合US能精确定位PHPT合并HC的病变甲状旁腺,同时检出合并的甲状腺病变及伴发病变,有助于制定精细化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旁腺危象 spect/ct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超声检查
下载PDF
三时骨显像联合SPECT/CT断层融合对慢性骨髓炎的诊断价值
8
作者 黄鑫 余晓军 +6 位作者 温洋 王兵 姚龙 魏安程 胡超 刘斌 王志强 《四川医学》 CAS 2023年第12期1294-1298,共5页
目的探讨^(99)Tc^(m)-MDP三时骨显像(TPBS)联合SPECT/CT对慢性骨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遂宁市中心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69例疑似慢性骨髓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结果及后期... 目的探讨^(99)Tc^(m)-MDP三时骨显像(TPBS)联合SPECT/CT对慢性骨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遂宁市中心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69例疑似慢性骨髓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结果及后期随访等进行综合诊断,将患者分为感染组(骨髓炎组)和对照组(非骨髓炎组),对比分析三时骨显像联合SPECT/CT对慢性骨髓炎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结果^(99)Tc^(m)-MDP三时骨显像联合SPECT/CT诊断慢性骨髓炎的敏感度为90.7%(39/43),特异度为88.5%(23/26),准确性为89.9%(62/69),阳性预测值为92.9%(39/42);阴性预测值为85.2%(23/27)。结论^(99)Tc^(m)-MDP三时骨显像联合SPECT/CT在慢性骨髓炎的影像学诊断中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对临床诊断慢性骨髓炎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时骨显像 spect/ct 慢性骨髓炎 ^(99)Tc^(m)-亚甲基二磷酸盐 软组织感染
下载PDF
^(99m)TcO_(4)^(-)SPECT/CT在甲状舌管囊肿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9
作者 唐平 赵艳军 +2 位作者 倪建明 徐慧婷 李薇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第12期1853-1855,1858,共4页
目的探讨^(99m)TcO_(4)^(-)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CT)在甲状舌管囊肿(TDC)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9年9月期间临床拟诊为TDC的37例患者资料,拟排除异位甲状腺及术前定位而行^(99... 目的探讨^(99m)TcO_(4)^(-)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CT)在甲状舌管囊肿(TDC)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9年9月期间临床拟诊为TDC的37例患者资料,拟排除异位甲状腺及术前定位而行^(99m)TcO_(4)^(-)SPECT/CT显像,将患者的影像诊断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37例患者中,35例患者SPECT/CT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相符合,总体准确率为94.6%(35/37)。结论^(99m)TcO_(4)^(-)SPECT/CT可一站式完成解剖定位和功能成像,在TDC诊断及术前定位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舌管囊肿 异位甲状腺 spect/ct显像
下载PDF
SPECT/CT定位诊断皮肤肿瘤前哨淋巴结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世坤 张舒 罗亚平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4期795-801,共7页
目的前哨淋巴结显像及活检是皮肤肿瘤诊治的重要环节,本研究探讨SPECT/CT在定位诊断皮肤肿瘤前哨淋巴结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总结2019年4月—2023年2月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病理活检明确诊断为皮肤恶性肿瘤且行前哨淋巴结显像的患者临床资... 目的前哨淋巴结显像及活检是皮肤肿瘤诊治的重要环节,本研究探讨SPECT/CT在定位诊断皮肤肿瘤前哨淋巴结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总结2019年4月—2023年2月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病理活检明确诊断为皮肤恶性肿瘤且行前哨淋巴结显像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前哨淋巴结显像结果以及前哨淋巴结显像中SPECT/CT的作用。结果共37例皮肤肿瘤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恶性黑色素瘤患者32例,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3例,基底细胞癌患者2例;前哨淋巴结定位于腹股沟23例、腘窝2例、腋窝8例、滑车2例、腮腺/耳前2例。共36例行SPECT/CT显像(1例仅行平面动态显像)。16例患者于同侧淋巴引流途径见多处局灶性浓聚灶,平面动态显像或SPECT显像难以明确前哨淋巴结定位,SPECT/CT判定其中13例患者为局部淋巴管内示踪剂一过性滞留(即假阳性摄取),并明确了前哨淋巴结定位。34例患者在前哨淋巴结显像后1~4 h即行活检术,术中γ探测仪引导下定位的前哨淋巴结部位与前哨淋巴结显像结果均一致;6例患者前哨淋巴结有转移,且均为足部及下肢的恶性黑色素瘤。结论前哨淋巴结显像是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前重要的定位方法,SPECT/CT有助于提高前哨淋巴结显像定位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肿瘤 前哨淋巴结 spect/ct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99m)Tc-3PRGD2 SPECT/CT显像联合增强CT评估肺部肿瘤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基于41例患者的前瞻性临床试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浩 张国建 王雪梅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期7-11,共5页
目的探讨^(99m)Tc-3PRGD2 SPECT/CT显像结合增强CT评估胸部肿块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招募41位患有可疑肺部病变的受试者,分别行^(99m)Tc-3PRGD2 SPECT/CT显像和增强CT影像学检查,并行肿瘤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术,记录上述各项... 目的探讨^(99m)Tc-3PRGD2 SPECT/CT显像结合增强CT评估胸部肿块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招募41位患有可疑肺部病变的受试者,分别行^(99m)Tc-3PRGD2 SPECT/CT显像和增强CT影像学检查,并行肿瘤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术,记录上述各项检查对肺部肿瘤淋巴结转移检出情况,以患者手术病理检查或随访情况作为确诊依据。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折^(99m)Tc-3PRGD2显像、肺部增强CT及二者联合判断肺部恶性肿瘤淋巴结是否转移的诊断能力,分析其敏感度、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99m)Tc-3PRGD2显像、增强CT及二者联合诊断肺部肿瘤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4.6%(6/11)、68.4%(13/19)、63.3%(19/30)、50.0%(6/12)、72.2%(13/18),72.3%(8/11)、47.4%(9/19)、56.7%(17/30)、44.4%(8/18)、75.0%(9/12)和1.8%(9/11)、89.5%(17/19)、86.7%(26/30)、81.8%(9/11)、89.5%(17/19)。^(99m)Tc-3PRGD2显像的诊断能力相对增强CT的特异性高,敏感度低。两种方法联合诊断胸部的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预测指标均高于单独应用增强CT(χ^(2)=6.914,P=0.009)和^(99m)Tc-3PRGD2显像(χ^(2)=7.751,P=0.005)。Kappa检验显示^(99m)Tc-3PRGD2 SPECT/CT显像、增强CT和二者联合诊断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分别为0.225、0.177、0.713(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胸部增强CT联合^(99m)Tc-3PRGD2 SPECT/CT显像对于诊断肺部肿瘤淋巴结的转移有很高的准确性,有助于患者的手术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m)Tc-3PRGD2 spect/ct显像 增强ct 肺部肿瘤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肺癌^(125)I粒子植入术后SPECT/CT计数值与剂量分布及疗效关系初探
12
作者 白钧 高贞 +7 位作者 闵学雅 徐克 杜志强 于慧敏 底学敏 杨双臣 魏世鸿 张宏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0-242,共3页
目的了解肺癌^(125)I粒子植入术后SPECT/CT放射性浓聚计数值与剂量分布及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行^(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肺癌患者11例。处方剂量(prescription dose,PD)140 Gy,粒子活度0.5~0.8 mCi,粒子数20~77颗。^... 目的了解肺癌^(125)I粒子植入术后SPECT/CT放射性浓聚计数值与剂量分布及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行^(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肺癌患者11例。处方剂量(prescription dose,PD)140 Gy,粒子活度0.5~0.8 mCi,粒子数20~77颗。^(125)I粒子植入术后首日行SPECT/CT扫描,将SPECT图像与CT图像融合,调节融合图像的放射性浓聚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找到放射性计数值为200及300所对应的曲线,截取包含肿瘤各层面完整图像,将图像传入计算机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TPS),勾画肿瘤靶区及危及器官。计算计数值200及300曲线所覆盖的体积与肿瘤靶体积之比RV200及RV300。随访2~4个月,复查胸部CT并导入TPS,计算肿瘤体积缩小值与原肿瘤靶体积之比RVt及平均每月体积缩小比R1。分别将RV200、RV300与R1关联并得出关系曲线及公式。结果VC200、VC300、V、RV200、RV300、R1分别为(47.02±29.85)cc、(29.18±21.85)cc、(42.27±31.99)cc、(1.22±0.29)、(0.75±0.28)、(0.23±0.13)。计数值分别为200、300体积覆盖比与肿瘤体积每月缩小比呈对数关系,拟合公式为:R1=0.53×log(RV200)+0.13;R1=0.50×log(RV300)+0.36。结论SPECT/CT放射性浓聚计数值为基础的参数与^(125)I粒子术后靶体积变化有相关性,当RV200>1.09时疗效更好,可预测肺癌^(125)I粒子植入后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125)I粒子 spect/ct 剂量分布 疗效预测
下载PDF
SPECT/CT采集工作站蓝屏重启故障的分析及修复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地福 李三青 何超健 《医疗装备》 2023年第2期93-97,共5页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作为一种大型核医学影像设备,在临床医学诊断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广泛用于骨骼、甲状腺、心脏等器官病变的临床检查[1-4],在使用过程中将放射性核素标...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作为一种大型核医学影像设备,在临床医学诊断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广泛用于骨骼、甲状腺、心脏等器官病变的临床检查[1-4],在使用过程中将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药物注射到患者体内,由于放射性核素的不稳定性,药物进入组织及器官后逐渐衰变,同时释放伽玛射线,SPECT晶体探测器(伽玛射线探头)多个角度实时采集组织及器官中释放的伽玛射线,通过重建后形成图像[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t/ct 蓝屏重启 故障修复 病毒检测
下载PDF
血清PTH、钙和磷联合预测99mTc-MIBI SPECT/CT显像阳性甲状旁腺占位的回顾性研究
14
作者 刘奕宸 黄冬妮 +4 位作者 李慧娟 丁慧茹 韩东旭 王宇 宋利格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237-245,共9页
目的 甲状旁腺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ethoxyisobutyl isonitrile, MIBI)SPECT/CT显像是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 PHPT)的重要定位诊断方法,在PHPT的诊治中具有重要价值,但该诊疗设备尚不普及且对专业... 目的 甲状旁腺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ethoxyisobutyl isonitrile, MIBI)SPECT/CT显像是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 PHPT)的重要定位诊断方法,在PHPT的诊治中具有重要价值,但该诊疗设备尚不普及且对专业人员要求较高。本研究探索联合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 PTH)、血清校正钙(corrected calcium, corrected Ca)和血清磷(phosphorus, P)水平在预测99mTc-MIBI SPECT/CT显像阳性甲状旁腺占位中的价值,为PHPT的诊断提供更普遍实用的临床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21年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就诊的疑似PHPT患者,符合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后,收集103名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血常规、生化指标、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糖脂代谢相关指标、骨转换相关指标及甲状旁腺99mTc-MIBI SPECT/CT显像结果。依据99mTc-MIBI SPECT/CT显像结果将患者分为MIBI阳性组和MIBI阴性组。分析生化指标与甲状旁腺99mTc-MIBI SPECT/CT显像结果的相关性以及显像结果的影响因素。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TH、校正钙和磷单一指标和三者联合预测99mTc-MIBI SPECT/CT显像阳性甲状旁腺占位的价值。应用Logistic分析判别得出99mTc-MIBI SPECT/CT显像阳性的预测模型。结果 MIBI阳性组患者的血清PTH(P=0.022)、校正钙(P<0.001)水平明显高于MIBI阴性组,磷(P=0.020)水平明显低于MIBI阴性组。Spearman相关性分析得出,血清PTH(P=0.021)、校正钙(P<0.001)与99mTc-MIBI SPECT/CT显像阳性结果呈正相关,磷(P=0.025)与99mTc-MIBI SPECT/CT显像阳性结果呈负相关。将患者血清PTH、校正钙和磷作为自变量,99mTc-MIBI SPECT/CT显像结果作为因变量,行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校正钙为99mTc-MIBI SPECT/CT阳性显像的独立影响因素(OR:21.96,95%CI:2.829~170.530,P=0.003)。PTH、校正钙、磷联合预测99mTc-MIBI SPECT/CT显像结果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48(95%CI:0.651~0.845)。结论 联合血清PTH、校正钙和磷水平预测99mTc-MIBI SPECT/CT显像结果,筛选拟行99mTc-MIBI SPECT/CT显像的患者,对PHPT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素 校正钙 99mTc-MIBI spect/ct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下载PDF
甲状腺核素显像联合SPECT/CT融合显像诊断甲状舌管囊肿的临床价值
15
作者 张月敏 许惠 +3 位作者 刘岩 邓惠兴 张妍 杨爱民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3年第2期252-256,共5页
目的探讨SPECT/CT融合显像对甲状舌管囊肿的诊断价值及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至2022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经病理证实为甲状舌管囊肿的37例患者影像资料,采用Fisher精确检验分析法,比较甲状腺平面显像与S... 目的探讨SPECT/CT融合显像对甲状舌管囊肿的诊断价值及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至2022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经病理证实为甲状舌管囊肿的37例患者影像资料,采用Fisher精确检验分析法,比较甲状腺平面显像与SPECT/CT融合显像在诊断甲状舌管囊肿阳性率和排除异位甲状腺准确率的差异,并对超声和CT在甲状舌管囊肿形态、毗邻位置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甲状腺平面显像、SPECT/CT融合显像、超声诊断甲状舌管囊肿的阳性率分别为:0.00%、100.00%、89.19%;SPECT/CT融合显像和甲状腺平面显像对甲状舌管囊肿诊断阳性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者在排除异位甲状腺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和CT在明确甲状舌管囊肿形态和毗邻位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ECT/CT融合显像可实现一次成像,分析颈部包块的代谢状态和解剖结构,对甲状舌管囊肿的诊断和治疗更具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平面显像 甲状舌管囊肿 spect/ct融合显像 异位甲状腺 颈部包块
下载PDF
精细化健康教育在SPECT/CT骨显像检查中的应用
16
作者 巨玉莲 曾贤伍 +3 位作者 达选祯 张晓华 丁高恒 张桂琼 《甘肃医药》 2023年第8期739-741,共3页
目的:评价精细化健康教育在SPECT/CT骨显像检查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核医学科行SPECT/CT骨显像检查的患者9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精细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 目的:评价精细化健康教育在SPECT/CT骨显像检查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核医学科行SPECT/CT骨显像检查的患者9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精细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GAD-7评分、依从性、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程度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GAD-7自评量表焦虑状态评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细化健康教育可缓解患者SPECT/CT骨显像检查中的焦虑情绪,增加患者检查相关健康知识,从而提升患者的检查依从性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健康教育 spect/ct骨显像 依从性 满意度
下载PDF
全身骨显像与SPECT/CT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阴性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骨破坏中的诊断价值
17
作者 梁翔玥 罗安强 +2 位作者 赵跃群 李俊红 韦智晓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3期458-463,共6页
目的探讨全身骨显像与SPECT/CT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阴性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骨破坏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2022年7月在我院行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显像并且确诊为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感染的25例患者,总结NTM... 目的探讨全身骨显像与SPECT/CT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阴性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骨破坏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2022年7月在我院行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显像并且确诊为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感染的25例患者,总结NTM感染骨破坏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等,并比较两种显像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全身骨显像诊断NTM感染骨破坏的敏感度为94.7%,特异性为100%,诊断符合率为96%;SPECT/CT显像诊断NTM感染骨破坏的敏感度、特异性、诊断符合率均为100%;二者对NTM感染骨破坏的诊断符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主要分布于肋骨、四肢长骨、脊柱等部位,在全身骨显像上表现为放射性浓聚影,SPECT/CT可见以溶骨性改变为主。结论全身骨显像联合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可以监测到全身多个部位的病变,较好地显示NTM感染骨破坏的代谢情况及影像学特征,为临床诊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核分枝杆菌 骨破坏 全身骨显像 spect/ct
下载PDF
Teach-back健康教育结合结构化心理护理对^(99m)Tc-MDP SPECT/CT检查患者不良情绪及配合度的影响
18
作者 刘银萍 黄中柯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24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Teach-back健康教育结合结构化心理护理对接受^(99m)Tc-MDP SPECT/CT检查患者不良情绪和配合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核医学科2020年1月—2022年12月62例接受^(99m)Tc-MDP SPECT/CT检查的患者采用简... 目的:探讨Teach-back健康教育结合结构化心理护理对接受^(99m)Tc-MDP SPECT/CT检查患者不良情绪和配合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核医学科2020年1月—2022年12月62例接受^(99m)Tc-MDP SPECT/CT检查的患者采用简单的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Teach-back健康教育结合结构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率、舒张压、收缩压、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比较两组的检查配合度和干预满意度。结果:检查中、检查后研究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结果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SDS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检查配合度与干预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ach-back健康教育结合结构化心理护理,有助于维持^(99m)Tc-MDP SPECT/CT检查患者血压和心率的稳定,缓解负面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m)Tc-MDP spect/ct Teach-back 不良情绪 结构化心理护理
下载PDF
^(99m)Tc-3PRGD2 SPECT/CT显像半定量参数与乳腺癌分子分型及病理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学兵 牛静 +3 位作者 王晋 公卫宁 靳潇潇 王璐霞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2期342-346,共5页
目的探讨^(99m)Tc-3PRGD2 SPECT/CT显像半定量参数对可疑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并根据乳腺癌分子分型进行分类比较,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年12月~2022年8月于我院接受检查的70例可疑乳腺病变患者病例资料。根据病理结果... 目的探讨^(99m)Tc-3PRGD2 SPECT/CT显像半定量参数对可疑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并根据乳腺癌分子分型进行分类比较,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年12月~2022年8月于我院接受检查的70例可疑乳腺病变患者病例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分析乳腺癌Luminal阳性型、Her-2阳性型和三阴性型3种分子亚型与T/N值的相关性;分析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Her-2及Ki67表达情况与影像学检查指标的关系。结果70例患者病理检查结果证实乳腺癌51例(72.86%),病理分型为Luminal阳性型22例,Her-2阳性型20例,三阴性型9例。乳腺良性病变24例(27.14%)。乳腺癌患者病变侧T/N值高于良性病变患者(3.96±0.82 vs 1.16±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426,P<0.05)。诊断特异性为84.21%(16/19),敏感度为82.35%(42/51),准确率为82.86%(58/70),ROC曲线下面积为0.834(0.755~0.913),诊断临界值为1.56,即T/N值≥1.56时判定为恶性病变。Her-2阳性型的T/N值高于三阴性型(P<0.05)。Her-2表达阳性患者的T/N值高于Her-2表达阴性的患者(P<0.05)。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Ki67表达阳性和表达阴性患者的T/N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99m)Tc-3PRGD2 SPECT/CT显像半定量指标在诊断乳腺病变良恶性方面有较高的敏感度,并且Her-2阳性型患者T/N值明显升高,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乳腺病变,为预测乳腺癌分子分型和治疗有相应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99m)Tc-3PRGD2 spect/ct 分子分型 病理
下载PDF
^(99m)Tc-MIBI SPECT/CT结合CT影像学特征在原发性甲状旁腺疾病中的价值
20
作者 赵宇嘉 白侠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6期957-963,共7页
目的 探讨SPECT/CT及CT影像学特征在原发性甲状旁腺亢进症(PHPT)影像学定位不准确时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90例手术病理证实为PHPT的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漏诊组(n=12)和诊断正确组(n=78);患者共切除110个病灶,按照病理结果分为甲... 目的 探讨SPECT/CT及CT影像学特征在原发性甲状旁腺亢进症(PHPT)影像学定位不准确时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90例手术病理证实为PHPT的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漏诊组(n=12)和诊断正确组(n=78);患者共切除110个病灶,按照病理结果分为甲状旁腺病灶组(n=81)和甲状腺病灶组(n=29),在SPECT/CT断层融合图像上的甲状旁腺病灶区、甲状腺病灶区、甲状旁腺病灶对侧正常区勾画大小相同的感兴趣区,并记录上述不同部位的放射性计数,计算靶与非靶比值(T/NT)和靶本比(TBR);在CT病灶截面收集连续3个层面CT密度最大值(CT_(max))、最小值(CTmin)及平均值(CT_(avg))。对各组数据进行组间比较,绘制ROC曲线,评估各项数据的诊断效能。结果^(99m)Tc-MIBI SPECT/CT图像上,漏诊组病灶的T/NT、TBR、体积、直径均小于诊断正确组,两组间T/NT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且诊断效能最佳,两组间TBR、体积、直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旁腺病灶组和甲状腺病灶组比较中,两组间血钙、血磷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病灶组血清甲状旁腺素、TBR、CT_(max)、CTmin、CT_(avg)均小于甲状旁腺病灶组(P<0.05)。CT_(max)的诊断效能最优,AUC为0.623,敏感度为74.10%,特异性为62.50%。结论 SPECT/CT对PHPT进行术前定位时T/NT的诊断效能较TBR更好,可以为PHPT术前定位病灶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与甲状腺病灶进行对TBR、CT_(max)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甲状旁腺亢进症 spect/ct 甲状腺疾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