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SUIF中依赖关系分析技术的研究与改进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珊珊 赵荣彩 张平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9-91,共3页
介绍了SUIF中作为并行化依据的数据依赖关系分析技术,并针对其未将分析结果加以保存的不足,利用SUIF系统提供的遍、注释等技术,通过对依赖关系库和遍skweel的修改,对依赖关系分析的结果进行提取,并以注释的形式输出到SUIF中间文件中。
关键词 suif 并行编译 数据依赖
下载PDF
基于SUIF自动产生具有OpenMP编译指示的并行程序 被引量:1
2
作者 马红途 赵荣彩 +1 位作者 张平 高翔 《计算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0-92,114,共4页
介绍了如何基于SUIF实现具有OpenMP编译指示的自动并行化工作,即利用SUIF系统所提供的遍(pass)、注释(annotation)和C抽象语法树等技术,通过对类Ctree的修改,把并行注释转化为OpenMP编译指示,实现由串行程序到并行C程序的自动生成。
关键词 suif OPENMP 注释 抽象语法树 C抽象语法树
下载PDF
基于SUIF2的程序特征分析技术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桂茸 窦勇 徐炜遐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z1期254-258,共5页
程序特征尤其是存储特征和循环特征对计算机系统及编译器的设计和优化至关重要,但庞大的软件系统和程序分析本身的复杂性使得实现程序特征提取和分析的自动化十分困难.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SUIF2的程序特征分析方法,并以SUIF... 程序特征尤其是存储特征和循环特征对计算机系统及编译器的设计和优化至关重要,但庞大的软件系统和程序分析本身的复杂性使得实现程序特征提取和分析的自动化十分困难.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SUIF2的程序特征分析方法,并以SUIF2为平台设计和实现了一个C程序特征分析工具.首先介绍了工具的设计思想和整体结构,然后详细说明了各部分的功能和实现原理,接着总结了该工具的特点,最后给出了SPEC2000中2个基准程序188.ammp和177.mesa的测试结果及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if2 程序特征 循环
下载PDF
基于SUIF2的静态死锁检测方法研究
4
作者 郝闯 张志祥 张静波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12年第7期69-72,共4页
死锁是并发程序中常见的错误之一,且由于并发程序运行的不确定性使得死锁难以检测。针对该问题,通过对C多线程程序死锁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SUIF2的静态死锁检测方法,设计了基于SUIF2的C多线程程序静态死锁检测的框架结构和锁集分析算... 死锁是并发程序中常见的错误之一,且由于并发程序运行的不确定性使得死锁难以检测。针对该问题,通过对C多线程程序死锁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SUIF2的静态死锁检测方法,设计了基于SUIF2的C多线程程序静态死锁检测的框架结构和锁集分析算法。最后通过一个实例说明了该检测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锁 多线程程序 suif2 锁集分析 死锁检测
下载PDF
面向SoC设计的程序特征分析技术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沈承东 骆万文 《舰船电子工程》 2011年第12期138-141,共4页
文章提出一种基于SUIF中间表示的程序特征分析方法,能够有效地分析提取控制流特征、计算特征、操作数特征等程序特征,为SoC设计提供重要参考信息。基于该方法构建的程序特征分析框架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灵活性。
关键词 SOC设计 程序特征 suif中间表示
下载PDF
并行化编译器中基于工作量的条件并行化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侯永生 赵荣彩 +1 位作者 张平 韩枫 《微计算机信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20-221,共2页
并行化编译器通过发掘串行程序中的并行性来提高程序的运行性能。但当可并行的工作量与并行的线程数目之比较小时,有可能采用并行执行反而会降低程序的整体性能。本文工作基于SUIF结构,研究精确的工作量计算方法,并实现了基于工作量的... 并行化编译器通过发掘串行程序中的并行性来提高程序的运行性能。但当可并行的工作量与并行的线程数目之比较小时,有可能采用并行执行反而会降低程序的整体性能。本文工作基于SUIF结构,研究精确的工作量计算方法,并实现了基于工作量的条件并行化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并行程序的执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化编译器 条件并行化 性能预测 suif
下载PDF
基于SWAT模型的黄河源区径流模拟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梦园 解宏伟 +1 位作者 赵杰 吴一平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1期39-46,共8页
为了研究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在黄河源区的适用性,采用该模型对黄河源区径流进行模拟。使用黄河源区的DEM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土壤数据和气象数据建立黄河源区的SWAT模型,利用SWAT-CUP软件和SUIF-2算法进行参数率定,以纳什效率系数(NSE... 为了研究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在黄河源区的适用性,采用该模型对黄河源区径流进行模拟。使用黄河源区的DEM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土壤数据和气象数据建立黄河源区的SWAT模型,利用SWAT-CUP软件和SUIF-2算法进行参数率定,以纳什效率系数(NSE)和相对误差(R_e)作为模型的评判标准,分析SWAT模型对黄河源区的径流模拟效果。结果表明:黄河源区月径流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模型模拟率定期(1975—2000年)和验证期(2001—2012年)的NSE和R_e分别为0.81,-0.004和0.80,0.058,表明SWAT模型能够很好的模拟黄河源区的月径流。SWAT模型在黄河源区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T模型 黄河源区 suif-2算法 径流模拟
下载PDF
《羊脂球》:迫害文本与“替罪羊”机制 被引量:4
8
作者 贾伟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67-70,共4页
法国当代文学批评家勒内·吉拉尔提出了"迫害文本"及"替罪羊"机制等主张,而《羊脂球》体现出了吉拉尔"迫害文本"的四类范式,是一个典型的迫害文本;羊脂球是集体暴力的受害者,她成为众人的"替罪... 法国当代文学批评家勒内·吉拉尔提出了"迫害文本"及"替罪羊"机制等主张,而《羊脂球》体现出了吉拉尔"迫害文本"的四类范式,是一个典型的迫害文本;羊脂球是集体暴力的受害者,她成为众人的"替罪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脂球 迫害文本 替罪羊机制
下载PDF
对小说《羊脂球》中人性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蕾蕾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107-109,共3页
《羊脂球》是法国著名的短篇小说,莫泊桑的代表作,该小说以一名叫羊脂球的妓女所遭受的悲惨境遇来反衬资本主义的丑恶的灵魂和虚伪的人性。文章从各人物间人性的变化,对莫泊桑的《羊脂球》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从而为《羊脂球》的解读... 《羊脂球》是法国著名的短篇小说,莫泊桑的代表作,该小说以一名叫羊脂球的妓女所遭受的悲惨境遇来反衬资本主义的丑恶的灵魂和虚伪的人性。文章从各人物间人性的变化,对莫泊桑的《羊脂球》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从而为《羊脂球》的解读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脂球》 人性变化 替罪羊
下载PDF
位归约识别的研究与实现
10
作者 刘敏 赵荣彩 +1 位作者 张平 耿双 《微计算机信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X期192-194,共3页
尽管归约识别及并行化技术已经不是一个新的技术,但现有的并行化编译器的归约识别功能还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通过对归约操作识别及并行化的分析和研究,在SUIF的基础架构上通过修改中间表示语言,实现了对位归约操作的识别功能。
关键词 并行编译 归约识别 中间表示格式 抽象语法树
下载PDF
莫泊桑《羊脂球》的艺术特点解读 被引量:1
11
作者 曾利霞 《黑河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185-186,共2页
莫泊桑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其所处的年代也正是普法战争发生的年代。莫泊桑最具代表性的小说《羊脂球》就是以普法战争为背景来创作的。与此同时,莫泊桑也是一位善于隐藏自己的人,在其作品的创作过程中,隐藏了自己,又向读者传递着... 莫泊桑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其所处的年代也正是普法战争发生的年代。莫泊桑最具代表性的小说《羊脂球》就是以普法战争为背景来创作的。与此同时,莫泊桑也是一位善于隐藏自己的人,在其作品的创作过程中,隐藏了自己,又向读者传递着自己的观念。这种创作方式不仅突出了作品的主题,且还使作品更加的耐人寻味,有吸引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泊桑 《羊脂球》 普法战争 艺术特点
下载PDF
试析《羊脂球》的人物塑造手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楠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8期23-,25,共2页
在代表作《羊脂球》一文中,莫泊桑主要借助成功的人物塑造达到揭示社会真相的目的。本文试从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分析《羊脂球》的人物艺术形象,以便更好地理解角色和角色背后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 人物塑造 手法 《羊脂球》
原文传递
一场人性的考量——羊脂球与玉墨民族反抗中的不同命运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莹铃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7-18,22,共3页
文章探讨了《金陵十三钗》和《羊脂球》在人物形象、背景设定等方面的相似之处,也对其民族文化心理存在的差异性进行了对比,揭示了两位女主人公不同命运的根源。严歌苓和莫泊桑均以充满杀戮和血腥的战争作为背景,深入风尘女子的内心世... 文章探讨了《金陵十三钗》和《羊脂球》在人物形象、背景设定等方面的相似之处,也对其民族文化心理存在的差异性进行了对比,揭示了两位女主人公不同命运的根源。严歌苓和莫泊桑均以充满杀戮和血腥的战争作为背景,深入风尘女子的内心世界挖掘人性的深沉,揭示人性的丑恶和光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陵十三钗》 《羊脂球》 可比性 差异性 原因
下载PDF
论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以《羊脂球》两个中译本为例
14
作者 曹淑娟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6年第9期118-121,共4页
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在阐释原作的过程中,势必会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其翻译风格、翻译策略的选择直接影响译作。文章分别以《羊脂球》的赵少侯译本和汪阳译本为例,从词汇和句型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译者主体性的表现与发挥,以期为译者... 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在阐释原作的过程中,势必会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其翻译风格、翻译策略的选择直接影响译作。文章分别以《羊脂球》的赵少侯译本和汪阳译本为例,从词汇和句型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译者主体性的表现与发挥,以期为译者在一定限度内发挥主体性提供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主体性 翻译活动 《羊脂球》
下载PDF
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羊脂球》
15
作者 郑燕姣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69-72,共4页
《羊脂球》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现实主义小说代表作之一,它以普法战争为背景深刻地揭露了普鲁士侵略者的残暴野蛮与资产阶级丑恶肮脏的灵魂。通过对普法战争期间一辆驿车上乘客的描写,刻画了当时法国社会各阶层人物面对战争和危难时的态... 《羊脂球》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现实主义小说代表作之一,它以普法战争为背景深刻地揭露了普鲁士侵略者的残暴野蛮与资产阶级丑恶肮脏的灵魂。通过对普法战争期间一辆驿车上乘客的描写,刻画了当时法国社会各阶层人物面对战争和危难时的态度和立场。篇幅虽短,却表现出普法战争下真实的生活状况,既取材于现实又有着文学性的虚构,文学文本与非文学文本形成互文、交流的态势。文章从其历史隐喻、文本叙事和文学文本与非文学文本的相互生成入手,来分析隐藏在文学文本中的社会存在、历史话语及社会语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脂球》 历史隐喻 文本叙事 相互生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