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味子酯乙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1
作者 王阔 曾钦成 +6 位作者 万久琛 宋兆芮 张志宏 王春梅 李贺 陈建光 孙靖辉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314-318,共5页
目的探讨五味子木脂素中的活性成分—五味子酯乙对高脂血症模型小鼠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9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5只,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五味子总木脂素组(50 mg/kg),五味子酯乙低(2 mg/kg)、中(4 mg/kg)、高(8 mg/kg... 目的探讨五味子木脂素中的活性成分—五味子酯乙对高脂血症模型小鼠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9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5只,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五味子总木脂素组(50 mg/kg),五味子酯乙低(2 mg/kg)、中(4 mg/kg)、高(8 mg/kg)剂量组。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均采用高脂饲料(HFD)饲养12周。第8周灌胃给药,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同等体积溶媒,连续4周。给药结束后,取小鼠血液和肝脏,检测体质量、肝脏指数及血清中TG、TC、LDL-C和HDL-C含量,应用HE染色法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上升趋势显著,肝脏指数增大(P<0.01),血清中TG、TC、LDL-C水平上升(P<0.01),HLD-C水平下降(P<0.01),肝细胞胞质中可见大量大小不一的脂肪空泡,肝索排列紊乱;与模型组比较,给药后各给药组小鼠体质量上升平缓,肝脏指数及TG、TC、LDL-C水平下降(P<0.05或P<0.01),HDL-C水平上升(P<0.05或P<0.01),肝组织HE染色显示脂肪变性好转。结论五味子酯乙可改善高脂血症小鼠血脂紊乱及肝脏脂肪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木脂素 五味子酯乙 高脂血症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五味子中的4种木脂素成分
2
作者 唐琪 欧阳云 +3 位作者 和薛 王辉 郑济芳 徐小娜 《品牌与标准化》 2023年第3期103-105,共3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等4种木脂素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Sepax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甲醇-乙腈-水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进样量20μL,检测波长220 nm。结果:五味...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等4种木脂素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Sepax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甲醇-乙腈-水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进样量20μL,检测波长220 nm。结果: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分别在0.365~13.194 mg/g、0.388~14.853 mg/g、0.442~16.630 mg/g、0.313~11.882 mg/g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精密度、稳定性等试验结果均符合方法学测定要求。12批不同产地五味子的4种木脂素成分含量有差异,RSD为0.76%~3.28%。结论: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可用于同时分析五味子中的4种木脂素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高效液相色谱法 五味子醇甲 五味子酯甲 五味子甲素 五味子乙素
下载PDF
HPLC测定柏子养心丸中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的含量 被引量:31
3
作者 杨孝容 向清祥 +1 位作者 熊俊如 宋九华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558-1561,共4页
目的:建立用 RP-HPLC 法测定柏子养心丸中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的含量。方法:样品用甲醇超声提取,过滤,取续滤液,采用 RP-HPLC 法直接测定,用十八烷基键合相,甲醇-水-冰醋酸(71:29:0.1)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 目的:建立用 RP-HPLC 法测定柏子养心丸中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的含量。方法:样品用甲醇超声提取,过滤,取续滤液,采用 RP-HPLC 法直接测定,用十八烷基键合相,甲醇-水-冰醋酸(71:29:0.1)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20 nm。结果: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分别在0.0046~0.460 μg(r=1.000);0.0054~0.540 μg(r=1.000);0.0055~0.553 μg(r=0.9998)范围内,质量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4.2%~102.4%,99.1%~106.8%,98.3%~105.6%;RSD 分别为2.2%~3.8%,2.7%~4.1%,1.9%~4.0%。方法用于柏子养心丸中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含量的测定,RSD(n=6)分别为2.3%~4.0%,1.8%~3.5%,1.5%~4.2%。结论: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快速和简便的特点,能用于柏子养心丸中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五味子酯甲 五味子甲素 五味子乙素 柏子养心丸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乙素的含量 被引量:27
4
作者 张延妮 岳宣峰 王喆之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41-44,共4页
本文建立了同时测定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乙素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方法。五味子先经超声提取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150×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V/V... 本文建立了同时测定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乙素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方法。五味子先经超声提取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150×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V/V),紫外检测波长220nm,柱温30℃,流速1.0mL/min。结果显示,五味子醇甲在0.10~6.0μg范围内(r=0.9998),五味子酯甲在0.13~8.0μg范围内(r=0.9999),五味子乙素在0.03~2.0μg范围内(r=0.9999)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五味子醇甲为98.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4%(n=5);五味子酯甲为97.1%,RSD为1.6%(n=5);五味子乙素为97.7%,RSD为1.1%(n=5)。本法准确、快速、灵敏度高,可用于五味子中有效成分的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五味子醇甲 五味子酯甲 五味子乙素
下载PDF
不同产地五味子的木脂素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8
5
作者 周悌强 冯素香 +4 位作者 李晓玉 白燕 李建生 李娟 徐鹏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624-1627,共4页
目的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同时测定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及五味子乙素的含量,对不同产地五味子的木脂素类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Venusil XBP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 目的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同时测定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及五味子乙素的含量,对不同产地五味子的木脂素类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Venusil XBP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A)-水(B),梯度洗脱(0~25 min,A 为72%;26~50 min,A 为77%),流速1 mL·min-1,柱温25 ℃,检测波长250 nm.结果 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及五味子乙素分别在1.27~10.17 μg(r=0.999 6),0.27~2.13 μg(r=0.999 0),0.32~2.52 μg(r=0.999 5),0.89~7.19 μg(r=0.999 4)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51%,101.19%,102.05%,99.73%,RSD分别为2.09%,1.83%,1.99%,1.34%.结论 该方法准确、简便、分离好,无干扰,可为完善五味子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五味子醇甲 五味子酯甲 五味子甲素 五味子乙素 含量测定
下载PDF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同时测定生脉注射液中人参皂苷Rg_1、Re、Rb_1和五味子醇甲在健康人血浆的浓度 被引量:7
6
作者 夏素霞 李国信 +4 位作者 姜春梅 唐思 张士良 王月敏 杨瑞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89-792,共4页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生脉注射液(心血管系统药)中人参皂苷Rg1、Re、Rb1和五味子醇甲在健康人血浆的浓度。方法血浆样品用乙腈沉淀法处理,用电喷雾离子化和正离子多离子反应监测方法,检测人参皂苷Rg1、Re、Rb1和五味子醇甲...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生脉注射液(心血管系统药)中人参皂苷Rg1、Re、Rb1和五味子醇甲在健康人血浆的浓度。方法血浆样品用乙腈沉淀法处理,用电喷雾离子化和正离子多离子反应监测方法,检测人参皂苷Rg1、Re、Rb1和五味子醇甲。结果 Rg1、Re、Rb1和五味子醇甲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64~509.000,.62~501.00,1.180~4725.00,0.10~153.00μg.L-1;定量下线分别为0.64,0.62,1.18,0.10μg.L-1;方法回收率分别为78.55%~91.65%7,8.57%~104.98%,79.62%~93.17%,82.50%~104.80%;日内、日间RSD值均小于15%。结论该法准确、灵敏、特异,适用于血浆中生脉注射液中4种成分浓度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人参皂苷RE 人参皂苷RB1 五味子醇甲 LC-MS/MS联用仪
下载PDF
HPLC-DAD同时测定黄芪生脉饮中4种成分含量 被引量:7
7
作者 陆铖 周盛会 +3 位作者 李炜 郑修丽 高庆剑 汤浩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7期96-99,共4页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同时测定黄芪生脉饮中五味子乙素、五味子酯甲、党参炔苷和鲁斯可皂苷元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Agilent Eclipse C18(4.6 mm&#215;250 mm,5μm);柱温:30℃;流动相:乙腈-0.1%冰醋酸水溶液,梯度洗...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同时测定黄芪生脉饮中五味子乙素、五味子酯甲、党参炔苷和鲁斯可皂苷元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Agilent Eclipse C18(4.6 mm&#215;250 mm,5μm);柱温:30℃;流动相:乙腈-0.1%冰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0 nm。结果五味子乙素、五味子酯甲、党参炔苷和鲁斯可皂苷元的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线性范围分别为0.8625~21.5625μg(r2=0.9991)、0.7375~18.4375μg(r2=0.9994)、0.0952~2.3800μg(r2=0.9996)、0.8100~20.2500μg(r2=0.9990),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06%、99.61%、97.98%、99.30%,RSD分别为1.64%、2.72%、1.45%、1.25%。结论该法准确可靠、快速、专属性强、结果稳定、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生脉饮 五味子乙素 五味子酯甲 党参炔苷 鲁斯可皂苷元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HPLC测定安神补心丸中的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和丹参酮Ⅱ_A 被引量:17
8
作者 宋九华 杨孝容 张成志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0-112,共3页
目的测定安神补心丸中的五味子醇甲、酯甲、甲素、乙素和丹参酮ⅡA。方法样品用超声提取,采用RP—HPLC法直接测定,用十八烷基键合相,乙腈-水-冰醋酸(60:40:0.1)为流动相,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20nm。结果五昧子醇甲... 目的测定安神补心丸中的五味子醇甲、酯甲、甲素、乙素和丹参酮ⅡA。方法样品用超声提取,采用RP—HPLC法直接测定,用十八烷基键合相,乙腈-水-冰醋酸(60:40:0.1)为流动相,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20nm。结果五昧子醇甲、酯甲、甲素、乙素和丹参酮ⅡA分别在0.0006~0.1230μg(r=0.9999)、0.0013~0.2550μg(r=0.9998)、0.0017~0.3391μg(r=0.9997)、0.0026~0.5260μg(r=0.9999)、0.0020~0.4000μg(r=0.9999)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3%、98.8%、101.1%、98.1%和100.2%。RSD(n=5)分别为3.1%、2.2%、3.7%、3.2%和2.0%。方法用于安神补心丸中五味子醇甲、酯甲、甲素、乙素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RSD(n=5)分别为1.1%~3.7%、1.7%~3.8%、2.8%-4.8%、3.1%~4.4%和1.8%~3.1%。结论所建方法灵敏度高,准确,简便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五味子醇甲 五味子酯甲 五味子甲素 五味子乙素 丹参酮ⅡA 安神补心丸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参芪五味子片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甲素的含量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军 谷丽艳 +4 位作者 孙玉坤 孙云峰 刘丽 范颖 张立德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871-1873,共3页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参芪五味子片中的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甲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C18(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 L·...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参芪五味子片中的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甲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C18(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1;检测波长:267 nm;柱温:28℃。结果: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进样量在0.11~2.75μg范围内(r=0.999 1)、五味子酯甲的进样量在1.05~26.25μg范围内(r=0.999 5)、五味子甲素的进样量在1.06~26.50μg范围内(r=0.999 4)线性关系良好,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甲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79%(RSD=1.43%,n=6)、99.37%(RSD=1.59%,n=6)和100.40%(RSD=2.11%,n=6)。结论:本方法简便快捷,重现性好,结果准确,适用于参芪五味子片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五味子片 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 五味子酯甲 五味子甲素 HPLC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醋蒸对南五味子木脂素类成分在大鼠肝脏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邓翀 郑洁 +1 位作者 姜祎 宋小妹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5-149,共5页
目的考察醋蒸对南五味子木脂素类化学成分在大鼠肝脏代谢的影响。方法给大鼠分别灌服醋蒸和未醋蒸南五味子乙醇提取物,HPLC法测定不同时间点大鼠肝脏组织中的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甲素.采用DAS 2.0药物代谢动力学分析软件计算它们的药代... 目的考察醋蒸对南五味子木脂素类化学成分在大鼠肝脏代谢的影响。方法给大鼠分别灌服醋蒸和未醋蒸南五味子乙醇提取物,HPLC法测定不同时间点大鼠肝脏组织中的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甲素.采用DAS 2.0药物代谢动力学分析软件计算它们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相对摄取率和峰浓度比。结果和未醋蒸南五味子生品组比较,醋蒸南五味子的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甲素达峰时间较晚,半衰期延长,在肝脏的平均滞留时间明显延长,Ka变小;另外,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甲素的相对摄取率和峰浓度比均大于1。结论醋蒸过程延长南五味子中木脂素类成分在肝脏的滞留时间与南五味子"醋制入肝"的中药炮制理论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蒸 南五味子 木脂素 五味子酯甲 五味子甲素 肝脏分布 大鼠
下载PDF
北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和五味子酯甲的含量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谭晓虹 田嘉铭 +3 位作者 王志宝 马宁 杨晓媛 张丹参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91-93,共3页
建立一种同时测定北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和五味子酯甲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超声提取法对北五味子中的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进行提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色谱条件:Hypersin BDSC8柱(150 mm×4.6 mm,5μm)... 建立一种同时测定北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和五味子酯甲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超声提取法对北五味子中的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进行提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色谱条件:Hypersin BDSC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醋酸(70∶30),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流速1.0 m L/min,进样量20μL。结果:五味子醇甲在10.00 ng/μL^26.00 ng/μL范围内(r=0.999 4)线性关系良好,五味子酯甲在2.500 ng/μL^12.50 ng/μL范围内(r=0.999 5)线性关系良好;北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和五味子酯甲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9%和100.4%,RSD分别为1.11%和1.24%(n=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五味子 五味子醇甲 五味子酯甲 HPLC
下载PDF
五味子中木脂素成分的微波萃取-HPLC法测定 被引量:4
12
作者 朱敏 赵卫权 范国荣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46-649,共4页
目的:建立 RP-HPLC 同时测定五味子药材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的含量方法。方法:以正交试验法确定微波萃取的最优条件,用 Dikma-C_(18)色谱柱(200 mm×4.6 mm,5 μm),以乙腈(A)-水(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 目的:建立 RP-HPLC 同时测定五味子药材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的含量方法。方法:以正交试验法确定微波萃取的最优条件,用 Dikma-C_(18)色谱柱(200 mm×4.6 mm,5 μm),以乙腈(A)-水(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0 min:55%A,流速0.8 mL·min^(-1)→10 min:68%A,流速1.0 mL·min^(-1)→30 min:68%A,流速1.0 mL·min^(-1)→35min:55%A,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五味子药材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的线性范围分别在0.8~32.0,2.5~50.0,1.2~46.0,1.2~46.0μg·mL^(-1)。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32%(RSD 为3.2%)、88.99%(RSD 为1.0%)、100.6%(RSD 为1.7%)、95.34%(RSD 为1.3%)。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所得结果稳定、重复性好,可作为五味子药材质量控制的定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五味子醇甲 五味子酯甲 五味子甲素 五味子乙素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HPLC测定安神补心丸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甲素的含量 被引量:9
13
作者 宋九华 杨孝容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0-383,共4页
目的:建立安神补心丸(丹参、五味子、石昌蒲等)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甲素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用超声提取,过滤,取续滤液,采用RP—HPLC法直接测定,用十八烷基键合相,甲醇-水-冰醋酸(65:35:0.1)为流... 目的:建立安神补心丸(丹参、五味子、石昌蒲等)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甲素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用超声提取,过滤,取续滤液,采用RP—HPLC法直接测定,用十八烷基键合相,甲醇-水-冰醋酸(65:35:0.1)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20nm。结果: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分别在0.0012~0.5000μg(r=1.0000)、0.0014~0.5760μg(r=0.9995)和0.0021~0.8230μg(r=0.9998)范围内,质量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51%.99.40%和99.06%,平均RSD(n=5)分别为1.48%、1.27%和1.38%。方法用于安神补心丸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甲素的含量测定,RSD(n=5)分别为1.19%~1.53%、1.09%~1.52%和1.36%-1.72%。结论: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简便,稳定快速的特点,能用于安神补心丸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安神补心丸 五味子醇甲 五味子酯甲 五味子甲素
下载PDF
五味子水提工艺优化及液质联用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梅 刘明明 +5 位作者 梁晨光 史鑫波 白宏博 宋忠兴 刘妍如 唐志书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6年第11期1484-1489,共6页
目的:以Plackett-Burman-Central Composite Design(PB-CCD)设计为基础,通过分析五味子的LC-MS/MS液质联用仪测出的谱图优选五味子的水提工艺。方法:以五味子醇甲及五味子酯甲的含量为指标,以浸泡时间、液固比、溶剂PH值、提取时间、提... 目的:以Plackett-Burman-Central Composite Design(PB-CCD)设计为基础,通过分析五味子的LC-MS/MS液质联用仪测出的谱图优选五味子的水提工艺。方法:以五味子醇甲及五味子酯甲的含量为指标,以浸泡时间、液固比、溶剂PH值、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提取温度及浓缩温度为考察因素,采用PB-CCD优选水提工艺条件并进行含量测定分析。结果:选定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泡时间2 h,提取时间1 h,提取温度70℃,提取次数5次,溶剂pH值5.0,浓缩温度60℃。结论:PB-CCD优选五味子提取工艺方法简单,可为五味子的提取生产工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CCD实验设计 液质联用 五味子 五味子醇甲 五味子酯甲
下载PDF
土壤因子对南五味子中五味子酯甲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向东 邓寒霜 +1 位作者 祝社民 程敏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3-88,共6页
通过分析南五味子5个产区土壤理化性质、土壤与药材中无机元素的含量,探讨了土壤理化性质及无机元素对道地药材南五味子有效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南五味子生长的5个产区土壤pH值在6.55~7.25,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变化最大,变异系数分... 通过分析南五味子5个产区土壤理化性质、土壤与药材中无机元素的含量,探讨了土壤理化性质及无机元素对道地药材南五味子有效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南五味子生长的5个产区土壤pH值在6.55~7.25,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变化最大,变异系数分别为98.18%、93.58%;土壤pH值、全钾含量变化最小,变异系数分别为4.14%、16.60%。南五味子样品中五味子酯甲含量平均为0.33%,但五味子酯甲含量变化较大,变异系数为33.21%。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中Mn与南五味子酯甲含量相关性显著,说明Mn对南五味子酯甲的形成和积累有一定影响,其他土壤理化性质与五味子酯甲含量之间、土壤与南五味子中无机元素含量之间未呈现显著相关,即南五味子对土壤肥力要求不严格,适应环境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五味子 土壤理化性质 无机元素 五味子酯甲
下载PDF
HPLC法测定肝得宁丸中五味子酯甲的含量 被引量:3
16
作者 乌宁奇 曹红 +3 位作者 邢俊波 陈玉敏 水彩虹 胡丹 《中国药事》 CAS 2013年第3期315-317,共3页
目的建立肝得宁丸中五味子酯甲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色谱柱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填充柱,柱温40℃,流动相为四氢呋喃-水(32∶68),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五味子酯甲在0.253~12.656μg(r=0.9999)范围... 目的建立肝得宁丸中五味子酯甲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色谱柱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填充柱,柱温40℃,流动相为四氢呋喃-水(32∶68),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五味子酯甲在0.253~12.656μg(r=0.9999)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72%,RSD为1.69%(n=6)。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酯甲 肝得宁丸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三种五味子素荧光性质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孝容 向清祥 刘静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78-780,784,共4页
研究了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和五味子酯甲的荧光性质,并对五味子酯甲分别在氢氧化钠和硫酸70℃条件下的水解产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荧光法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以250-260 nm波长的光作为激发光源,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发射... 研究了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和五味子酯甲的荧光性质,并对五味子酯甲分别在氢氧化钠和硫酸70℃条件下的水解产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荧光法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以250-260 nm波长的光作为激发光源,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发射光波长在350-360 nm之间,但五味子乙素的发光效率比五味子甲素强十几倍,而五味子酯甲不产生荧光,但五味子酯甲的水解产物能产生荧光,且发光效率与五味子乙素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性质 五味子甲素 五味子乙素 五味子酯甲 水解产物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不同样品中6种五味子木脂素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国丽 祝洪艳 +3 位作者 林海成 匙坤 姚玉莹 张连学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4年第8期2470-2475,共6页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五味子中6种木脂素含量的方法,并应用此方法检测南、北五味子及3种市售成药:参芪五味子片、安神补心片、安神补心胶囊中此6种木脂素的含量。方法采用SHIMADZU VP-ODS(4.6 mm×150 mm i.d,5μm)...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五味子中6种木脂素含量的方法,并应用此方法检测南、北五味子及3种市售成药:参芪五味子片、安神补心片、安神补心胶囊中此6种木脂素的含量。方法采用SHIMADZU VP-ODS(4.6 mm×150 mm i.d,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5mL/min,检测波长220 nm,柱温30℃。结果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和五味子丙素分离度良好,分别在0.243~2.430μg、0.087~0.870μg、0.060~0.600μg、0.093~0.930μg、0.246~2.460μg、0.063~0.630μg的进样量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93%、100.59%、99.78%、100.43%、96.72%、102.33%,RSD值分别为2.14%、2.95%、2.26%、2.81%、1.88%、0.985%。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准确可靠、简单可行,可用于五味子中木脂素类成分的定量分析,为五味子药材及以五味子为组方药味的中成药的质量评价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五味子醇甲 五味子醇乙 五味子酯甲 五味子甲素 五味子乙素 五味子丙素
原文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北五味子中木脂素的含量 被引量:3
19
作者 曾晓丹 杨英杰 王彤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8355-8356,共2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北五味子中3种木脂素成分(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和五味子酯甲)的分析方法。[方法]以甲醇和水为流动相,采用等度洗脱对标样以及供试品进行分离,并且通过标准品以及保留时间进行定性。[结果]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北五味子中3种木脂素成分(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和五味子酯甲)的分析方法。[方法]以甲醇和水为流动相,采用等度洗脱对标样以及供试品进行分离,并且通过标准品以及保留时间进行定性。[结果]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以及五味子酯甲分别在0156.0、0138.0、0120.4 mg/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分别为0.202,0.204,0.338μg/L。[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分离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五味子甲素 五味子乙素 五味子酯甲 五味子 木脂素
下载PDF
HPLC法测定肝得宁丸中的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甲素的含量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诗龙 迟淑萍 +3 位作者 周旭 杜凤霞 夏晖 刘峰群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CSCD 2016年第5期428-430,共3页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肝得宁丸中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甲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Epic C185μ120A(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冰醋酸(55∶45∶1),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20nm,柱温:25℃。...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肝得宁丸中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甲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Epic C185μ120A(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冰醋酸(55∶45∶1),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20nm,柱温:25℃。结果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甲素含量分别在0.2419~2.4192μg(r=0.9999)、0.2406~2.4064μg(r=0.9999)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86%、99.75%,RSD分别为1.36%(n=6)、0.87%(n=6)。结论所建方法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肝得宁丸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酯甲 五味子甲素 肝得宁丸 HPLC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