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七带石斑鱼的形态和生物学性状 被引量:4
1
作者 区又君 苏慧 +2 位作者 李加儿 王永翠 廖光勇 《南方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1-75,共5页
2010年在广东省饶平县柘林湾进行了七带石斑鱼(Epinephelus septemfasciatus)海水网箱人工养殖研究,观察和研究了人工养成的七带石斑鱼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性状。通过观察、测量、解剖,对114尾七带石斑鱼的外部形态、可量比性状和内部结... 2010年在广东省饶平县柘林湾进行了七带石斑鱼(Epinephelus septemfasciatus)海水网箱人工养殖研究,观察和研究了人工养成的七带石斑鱼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性状。通过观察、测量、解剖,对114尾七带石斑鱼的外部形态、可量比性状和内部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七带石斑鱼体呈椭圆形,侧扁,体侧具7条褐色横带,第1条横带仅伸达主鳃盖骨上方边缘,第6条横带分成2条,体侧横带具有不规则的白色斑纹,各鳍边缘白色,背鳍鳍棘部褐色和白色横带相间,鳍条部具有由白色横带延伸而成的3个白斑。胃呈卜型,幽门盲囊发达;肠道长度为体长的0.7~1.4倍,与七带石斑鱼为肉食性鱼类的特征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带石斑鱼 形态特征 内部结构
下载PDF
基于分子电性距离矢量的CDK4抑制剂Fascaplysin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谢天宝 印春生 杨红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73-778,共6页
海洋生物的多样性、活性物质结构的新颖性以及海洋环境的独特性使得海洋生物成为天然抗肿瘤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之一。以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EDV-13)为结构描述子,应用基于预测的变量筛选(VMSP)方法,对44种海洋Fascaplysin类CDK4抑制剂的... 海洋生物的多样性、活性物质结构的新颖性以及海洋环境的独特性使得海洋生物成为天然抗肿瘤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之一。以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EDV-13)为结构描述子,应用基于预测的变量筛选(VMSP)方法,对44种海洋Fascaplysin类CDK4抑制剂的活性作用数据进行模拟分析,获得一个6变量的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模型,而且对样本内部使用LOO(Leave-One-Out)验证方法、外部通过测试集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模型相关系数r=0.923 9,LOO交互检验相关系数q=0.878 9,显示模型具有良好的估计能力和对外部样本的预测能力。随后,计算了模型最优子集各变量对生物活性的碎片贡献率,结果显示,影响抑制剂活性的主要分子结构单元为=C-(或-C-)、>C-、>N-、-O-以及二联苯中苯环的位置,苯环在对位时对活性有利。研究亮点:发展小分子CDK4抑制剂是当前癌症治疗的新研究领域。首次使用QSAR方法对44种海洋Fascaplysin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与其分子结构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行研究,且对模型进行了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计算了基团对活性的贡献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scaplysin CDK4 分子电性距离矢量 定量结构-活性关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