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施补华致陈豪佚札五通考释
1
作者 杨斌 邵华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39-47,共9页
《冬暄草堂师友笺存》收有浙江乌程(今湖州)诗人施补华致陈豪的书札五通,为《施补华集》和其他文集所未收。经考证,此五通书札皆作于光绪二年(1876),对于我们了解光绪二年施补华军旅期间的生活情状及其与陈豪、凌霞等人的交往,以及左宗... 《冬暄草堂师友笺存》收有浙江乌程(今湖州)诗人施补华致陈豪的书札五通,为《施补华集》和其他文集所未收。经考证,此五通书札皆作于光绪二年(1876),对于我们了解光绪二年施补华军旅期间的生活情状及其与陈豪、凌霞等人的交往,以及左宗棠克服西疆等史实,均有较大的文献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补华 陈豪 书札
下载PDF
石壕煤矿煤与瓦斯突出因素分析及区域危险性预测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明显 张旭 谭显龙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4-127,共4页
对石壕煤矿煤与瓦斯突出统计分析,认为煤层埋藏深度、地质构造、地应力和突出煤体结构是影响突出的主要因素。根据瓦斯地质统计法和综合指标法对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矿井主采煤层M6-3、M7-2和M8区域为突出危险区,... 对石壕煤矿煤与瓦斯突出统计分析,认为煤层埋藏深度、地质构造、地应力和突出煤体结构是影响突出的主要因素。根据瓦斯地质统计法和综合指标法对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矿井主采煤层M6-3、M7-2和M8区域为突出危险区,因此在开采中应加强防突措施,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 石壕煤矿 区域危险性预测
下载PDF
关于史浩词与道教关系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如安 周芬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5年第3期24-28,共5页
史浩是南宋新“三教合一”的代表人物。史浩与道士有交往,道家思想还是其“真隐”人生的思想基础。史浩词是他“真隐”人生的实录,不但重视生命而把握现世的享受,而且还要追求超越而获得未来的永恒。史浩词确实受到内丹道长生理论的影响... 史浩是南宋新“三教合一”的代表人物。史浩与道士有交往,道家思想还是其“真隐”人生的思想基础。史浩词是他“真隐”人生的实录,不但重视生命而把握现世的享受,而且还要追求超越而获得未来的永恒。史浩词确实受到内丹道长生理论的影响,但其艳情词规避欲望的表达,与道教思想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浩词 新“三教合一” 真隐 悟真篇
下载PDF
从楚竹书《诗论》之说“好色”谈《毛诗序》的旧争议 被引量:5
4
作者 蒋方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4-67,共4页
《毛诗序》之作者与大、小序的关系始终是《诗经》研究史上的热点,却由于《诗经》的传授系统在汉代以前缺乏可以论说的可靠材料,争论多停留于推测,聚讼纷纭而无进展。楚竹书《诗论》的问世,提供了先秦儒家的传诗及诗论的可靠材料,可以... 《毛诗序》之作者与大、小序的关系始终是《诗经》研究史上的热点,却由于《诗经》的传授系统在汉代以前缺乏可以论说的可靠材料,争论多停留于推测,聚讼纷纭而无进展。楚竹书《诗论》的问世,提供了先秦儒家的传诗及诗论的可靠材料,可以推动旧问题的新探讨。楚竹书《诗论》以“好色”说《关雎》,反映了孔、孟以人之情性本然为礼乐教化的基础这一重要命题。荀子坚持了这一论点。《毛诗大序》中也有这一思想的表现。但是,《毛诗小序》则完全否定情性而以史说诗,强调政治讽谏之用。因此,据说是传于荀子的《毛诗》,其中应有后人学说的掺入。而考察先秦儒家《诗》学与今传《毛诗》的关系,楚竹书《诗论》是一个重要的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竹书《诗论》 好色说 养欲说 讽谏说
下载PDF
王国维论史浩大曲辨——兼论两宋大曲之变 被引量:3
5
作者 夏令伟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4-110,133,共8页
王国维在《唐宋大曲考》中认为史浩"《鄮峰真隐漫录》中之《太清舞》、《花舞》、《渔父舞》"并非大曲,而是"转踏之类",原因在于它们"均叠数曲而成,而无排遍、入破之名"。实际上,《太清舞》用《太清歌》... 王国维在《唐宋大曲考》中认为史浩"《鄮峰真隐漫录》中之《太清舞》、《花舞》、《渔父舞》"并非大曲,而是"转踏之类",原因在于它们"均叠数曲而成,而无排遍、入破之名"。实际上,《太清舞》用《太清歌》外,尚用《道引曲子》、《破子》及《步虚子》,四曲或为大曲之摘遍;《花舞》用《蝶恋花》外,则主要采用大曲《折花三台》;《渔父舞》从形式上看当归入转踏,但所用词调《渔家傲》亦用于大曲如《采莲舞》中。这些情况表明,宋代大曲出现了"以摘遍为大曲"、"以词调入大曲"的重要变化。这种变化既是宋代教坊用乐简化与俗化的结果,又可在宋代宫廷乐舞表演程式(慢曲与大曲、唱与舞为一体,重复回环用之)中找到依据。此外,王国维在曾?《乐府雅词》中的大曲与转踏的次序、洪适《渔家傲》的体制归属、史浩大曲的分类责任等问题上存在一定误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史浩 大曲 太清舞 花舞 渔父舞
下载PDF
除湿1号洗剂治疗婴儿渗出型湿疹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若缨 杨曙东 +2 位作者 廖颖钊 王丽珣 丁娜娜 《光明中医》 2005年第6期F0003-F0004,共2页
目的:观察除湿1号洗剂外用治疗婴儿渗出型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以3%硼酸溶液、尤卓尔软膏西药外用治疗为对照组,除湿1号洗剂外用治疗为治疗组。治疗观察92例婴儿渗出型湿疹患者。结果:治疗组的痊愈显效率为89.13%,与对照组的65.22%比... 目的:观察除湿1号洗剂外用治疗婴儿渗出型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以3%硼酸溶液、尤卓尔软膏西药外用治疗为对照组,除湿1号洗剂外用治疗为治疗组。治疗观察92例婴儿渗出型湿疹患者。结果:治疗组的痊愈显效率为89.13%,与对照组的65.22%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治疗后随访2周,治疗组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除湿1号洗剂外用治疗婴儿渗出型湿疹效果良好,且复发率低,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出型湿疹 婴儿/中医药疗法 除湿1号洗剂
下载PDF
王十朋论史浩 被引量:3
7
作者 夏令伟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83-87,共5页
王十朋论史浩是宋孝宗初年战守之争中的一段公案。在仕宦早期,王十朋屡有进言政事、弹奏大臣之举,逐渐赢得了崇高的公议地位。随着宋金形势发生变化,宋孝宗顺应公议要求,便擢升敢言的王十朋为台官。这些都成为他弹奏宰相史浩的有利条件... 王十朋论史浩是宋孝宗初年战守之争中的一段公案。在仕宦早期,王十朋屡有进言政事、弹奏大臣之举,逐渐赢得了崇高的公议地位。随着宋金形势发生变化,宋孝宗顺应公议要求,便擢升敢言的王十朋为台官。这些都成为他弹奏宰相史浩的有利条件。王十朋坚决主张对金作战,故在力赞张浚北伐的同时,积极上疏弹奏反对轻战的史浩并使之罢相、奉祠。不过王十朋在《论史浩札子》中加于史浩身上的罪名如主和沮战、结党擅权、压制言论等,多有虚而不实之处,难称平心之论。在符离战败后,宋孝宗开始反省台谏官的表现,对于王十朋论史浩的前后态度也有所质疑,并在一定程度上触及到了上述缺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十朋 史涪 公议
下载PDF
论史浩撰制《鄮峰真隐大曲》的背景与条件 被引量:2
8
作者 夏令伟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CSSCI 2010年第2期34-39,共6页
《鄮峰真隐大曲》的撰制是出于应制的需要。南宋高、孝年间宫廷应制之风盛行,史浩作为宋孝宗"觞咏唱酬"群中的重要一员,应制经验丰富,相关作品也较多。史浩早年所历官职多有撰写应制文字的要求,表明他于此类文字颇为擅长,为... 《鄮峰真隐大曲》的撰制是出于应制的需要。南宋高、孝年间宫廷应制之风盛行,史浩作为宋孝宗"觞咏唱酬"群中的重要一员,应制经验丰富,相关作品也较多。史浩早年所历官职多有撰写应制文字的要求,表明他于此类文字颇为擅长,为撰制大曲作了必要的技巧准备。从宋代宰相参与宫廷大宴或曲宴的仪式来看,两任宰相的史浩因常常遇宴而熟于大曲体制,这是他撰制大曲的另一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鄮峰真隐大曲》 史浩 应制 宴会
下载PDF
“不想当X的Y,不是好Y/Z”构式探微 被引量:2
9
作者 葛厚伟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97-101,共5页
文章对现代汉语中"不想当X的Y,不是好Y"的构式特征与逻辑意义、构式内部关系与语义变异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揭示了构式"不想当X的Y,不是好Z"形成的动因与理据。从表示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到"鼓励人们要有远大理想... 文章对现代汉语中"不想当X的Y,不是好Y"的构式特征与逻辑意义、构式内部关系与语义变异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揭示了构式"不想当X的Y,不是好Z"形成的动因与理据。从表示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到"鼓励人们要有远大理想、激励人们要有上进心",构式"不想当X的Y,不是好Y"形成了常态表述,体现出人们的一种正常预期;流行构式"不想当X的Y,不是好Z"的反常规异态表述,则反映出语言句式框架的演变路径,折射出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认知和追求"双向度人"的潜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想当X的Y 不是好Y/Z” 内部关系 语义变异 演化动因
下载PDF
论史浩的退隐生活及其间的诗词创作 被引量:2
10
作者 夏令伟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0年第4期10-14,共5页
恪守士人进退传统,坚持自身真隐理想及享有优裕退处待遇,是史浩力求退隐四明故里的三大因素。归隐之后,他借鉴陶潜尤其是裴度的隐居范式,撷取四明地区仙隐传统,建筑四明洞天以亲近自然与神仙、和睦乡友并安居亲人,塑造了独具特色的退隐... 恪守士人进退传统,坚持自身真隐理想及享有优裕退处待遇,是史浩力求退隐四明故里的三大因素。归隐之后,他借鉴陶潜尤其是裴度的隐居范式,撷取四明地区仙隐传统,建筑四明洞天以亲近自然与神仙、和睦乡友并安居亲人,塑造了独具特色的退隐生活。作为反映,其间所作诗词便多以自然之亲、仙隐之思、乡友之睦与天伦之乐为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浩 退隐 诗词创作
下载PDF
“不想当X的Y不是好Z”构式的语用义及其意向性解释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淑静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8年第3期55-61,共7页
分析了"不想当X的Y不是好Z"构式的构式义和语用义,并从意向性视角探讨其形成的动因。此构式包括X,Y和Z三个变项,它们往往是表示职业或身份的名词。对真实用例的研究表明"不想当X的Y不是好Z"构式具有幽默表达对某(些... 分析了"不想当X的Y不是好Z"构式的构式义和语用义,并从意向性视角探讨其形成的动因。此构式包括X,Y和Z三个变项,它们往往是表示职业或身份的名词。对真实用例的研究表明"不想当X的Y不是好Z"构式具有幽默表达对某(些)主体的一专多能或多专多能的赞许的构式义,可以用来表达幽默、创新、概括和赞许的语用义。此构式的形成是说话人从意向态度出发对所描述的某(些)主体的职业或身份有关意向内容作出的具有指向性和刻意性选择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想当X的Y不是好Z”构式 构式义 语用义 意向性
下载PDF
董仲舒的人性学说并非是“中民之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开国 苟奉山 《衡水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1-5,共5页
董仲舒的人性论一直众说纷纭,近年来又有董仲舒的人性论是中民之性的新说提出。但董仲舒的人性论并不存在所谓人之性与民之性的两类文字的区分,更没有以人之性即为圣人之性的观念,新说关于中民之性的论述,也难以成立,究其原因在于新说... 董仲舒的人性论一直众说纷纭,近年来又有董仲舒的人性论是中民之性的新说提出。但董仲舒的人性论并不存在所谓人之性与民之性的两类文字的区分,更没有以人之性即为圣人之性的观念,新说关于中民之性的论述,也难以成立,究其原因在于新说不了解董仲舒的人性论处于儒学人性论"性同一说"向"性品级说"转变的逻辑关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人性学说 中民之性 《深察名号》 《实性》
下载PDF
史浩父子所睹普陀山观音灵异事件探微 被引量:2
13
作者 武锋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3年第5期64-67,共4页
史浩、史弥远父子对普陀山观音灵异多有宣传和推崇,这主要源于其家传佛教信仰和其时普陀山观音道场的确立。因对普陀山观音灵迹的崇拜,史浩并在东钱湖建立"补陀洞天"以供奉观音。史氏父子在普陀山佛教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 史浩 史弥远 观音信仰
下载PDF
钱尚濠非“五色石主人”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文革红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9-112,共4页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清初小说《快士传》,首残序署"长洲钱尚□题于海山书屋"。经查对研究,此序实为清初绥山主人钱尚濠《买愁集.哀集》序,据此知《快士传》序后题署"钱尚□"最后一字为"濠"字,"海山主...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清初小说《快士传》,首残序署"长洲钱尚□题于海山书屋"。经查对研究,此序实为清初绥山主人钱尚濠《买愁集.哀集》序,据此知《快士传》序后题署"钱尚□"最后一字为"濠"字,"海山主人钱尚□"实为"绥山主人钱尚濠"。另根据内容、版本、刊刻时间、作者情况等的考证,断定国图本《快士传》误用了《买愁集》序,因此,钱尚濠并非《快士传》及其序的作者五色石主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士传》 五色石主人 钱尚濠 《买愁集》 绥山书屋
下载PDF
李因生年字号考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秀礼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233-235,共3页
李因是明末清初知名女画家、诗人。关于她的生年今人多定在1616年;《四库全书总目·芜园诗集》条以"是庵"一辞为李因字。爬梳钩稽李因生平资料,李因生年应在1614年前,"是庵"应为李因号。
关键词 李因 生年 是庵 字号
下载PDF
郝敬“诗六义”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平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9-12,共4页
郝敬对"诗六义"进行深入研究,他认为赋比兴之间存在明显区别。他不满足前人对赋比兴的定义,重新给赋比兴定义。这样一来将赋比兴明确区分开来。不仅如此,他对赋比兴之间的关系论述得比较透彻,认为三者又统一于一诗之中。此外... 郝敬对"诗六义"进行深入研究,他认为赋比兴之间存在明显区别。他不满足前人对赋比兴的定义,重新给赋比兴定义。这样一来将赋比兴明确区分开来。不仅如此,他对赋比兴之间的关系论述得比较透彻,认为三者又统一于一诗之中。此外,对比的类型分析很具体,这些都能让读者对赋比兴有更深入的了解。他的赋比兴的观点能够成一家之言,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受到较高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诗原解》 赋比兴 郝敬 诗六义
下载PDF
赵学敏“拾”《本草纲目》之“遗” 被引量:1
17
作者 傅维康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本草纲目》 李时珍 《本草纲目拾遗》 赵学敏
下载PDF
论史浩的两次拜相及其原因——史氏相权与赵氏宫廷的关系研究之一 被引量:1
18
作者 夏令伟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0年第1期40-45,共6页
自学官经王府、东宫官以至初相,是史浩早期仕宦的三个阶段。进《轮对札子》与"请定继嗣"当发生于同次轮对,皆可视为史浩受知高宗的原因。此期史浩以孝亲原则调和两宫关系,成效显著,从而得以初次拜相。淳熙八年史浩再相,之后... 自学官经王府、东宫官以至初相,是史浩早期仕宦的三个阶段。进《轮对札子》与"请定继嗣"当发生于同次轮对,皆可视为史浩受知高宗的原因。此期史浩以孝亲原则调和两宫关系,成效显著,从而得以初次拜相。淳熙八年史浩再相,之后受到了极高宠遇,权势有所增强,这得益于其皇帝老师的身份。出任嗣君的藩邸属官是取得皇帝信任而拜相的终南捷径,史浩的成功暗合这一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浩 拜相 藩邸旧臣 亲臣
下载PDF
南宋史浩与张浚之争析论
19
作者 夏令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5-140,共6页
史浩与张浚之争是宋孝宗即位之初的重要政治事件,内涵极为丰富。首先,史、张之争是以整个治国方略为主的国是之争,其中史浩主张"内修政事"、"以自治为先",而张浚则主张以战为主,二者在战守、拒纳归正人、要不要使... 史浩与张浚之争是宋孝宗即位之初的重要政治事件,内涵极为丰富。首先,史、张之争是以整个治国方略为主的国是之争,其中史浩主张"内修政事"、"以自治为先",而张浚则主张以战为主,二者在战守、拒纳归正人、要不要使金等问题上分歧不断;其次,这场争论显见二府与督府两大机构间的职权冲突,身为右丞相兼枢密使的史浩希望将督府置于中央政府的控制之下,而担任都督江淮军马的张浚则极力扩充督府权力,遂启二者争端;最后,史浩善于引经、引史处事,与张浚存在学术上的不同,故成为史、张之争的根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史浩 张浚 争论 国是 职权 处事
下载PDF
东北官话中评议性预判构式"不是好V/A"
20
作者 陈颖 陈一 《励耘语言学刊》 2022年第2期245-254,共10页
东北官话互动话语中有一种特殊的功能性构式——"不是好V/A",它在结构、功能、形成路径等方面都具有特别之处,完全不同于普通话中结构相似的一般否定判断句.它是一个以隐喻为认知基础,以演绎推理为理解模式,暗含预测性判断,... 东北官话互动话语中有一种特殊的功能性构式——"不是好V/A",它在结构、功能、形成路径等方面都具有特别之处,完全不同于普通话中结构相似的一般否定判断句.它是一个以隐喻为认知基础,以演绎推理为理解模式,暗含预测性判断,主要功能为负向性评议的特异性构式.这一构式的主要功能是对某种动作或情状提出负向性评议,并根据事件发生时间的不同,或者暗含负向性的"预测性判断",或者暗含对过去所做预判实现的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官话 评议 预判 不是好V/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