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车开关梅花触头电动更换装置设计与实现
1
作者 姚光久 闫超 +4 位作者 何潇柳 陈伟明 黄建 梁群锋 方泽彬 《电工技术》 2024年第2期170-172,共3页
针对使用螺丝刀等传统工具拆装梅花触头容易造成触头损伤、费时费力、人身伤害等问题,研制一种小车开关梅花触头电动更换装置,高效快捷拆装梅花触头,减少了停电时间,提高了保供电可靠性,避免了更换触指弹簧时损伤导电臂镀银层,最后通过... 针对使用螺丝刀等传统工具拆装梅花触头容易造成触头损伤、费时费力、人身伤害等问题,研制一种小车开关梅花触头电动更换装置,高效快捷拆装梅花触头,减少了停电时间,提高了保供电可靠性,避免了更换触指弹簧时损伤导电臂镀银层,最后通过应用案例验证了该技术实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更换 供电可靠性 镀银层 梅花触头
下载PDF
Perovskite-Inspired Lead-Free Ag2BiI5 for Self-Powered NIR-Blind Visible Light Photodetection 被引量:1
2
作者 Vincenzo Pecunia Yue Yuan +5 位作者 Jing Zhao Kai Xia Yan Wang Steffen Duhm Luis Portilla Fengzhu Li 《Nano-Micro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2期199-210,共12页
In recent years,solution-processible semiconductors with perovskite or perovskite-inspired structures have been extensively investigated for optoelectronic applications.In particular,silver-bismuth-halides have been i... In recent years,solution-processible semiconductors with perovskite or perovskite-inspired structures have been extensively investigated for optoelectronic applications.In particular,silver-bismuth-halides have been identified as especially promising because of their bulk properties and lack of heavily toxic elements.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potential of Ag2BiI5 for near-infrared(NIR)-blind visible light photodetection,which is critical to emerging applications(e.g.,wearable optoelectronics and the Internet of Things).Self-powered photodetectors were realized and provided a near-constant≈100 mA W−1 responsivity through the visible,a NIR rejection ratio of>250,a long-wavelength responsivity onset matching standard colorimetric functions,and a linear photoresponse of>5 orders of magnitude.The optoelectronic characterization of Ag2BiI5 photodetectors additionally revealed consistency with one-center models and the role of the carrier collection distance in self-powered mode.This study provides a positive outlook of Ag2BiI5 toward emerging applications on low-cost and low-power NIR-blind visible light photodetec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ovskite-inspired semiconductor silver bismuth iodide Self-powered photodetector NIR-blind photodetector Visible light photodetector
下载PDF
Standardization of New Sliver Probe for Cooling Power Test of Polymer Quenchant
3
作者 Hideo YOKOTA Katsumi ICHITANI +3 位作者 Kazuyoshi YAMAMOTO Hiroyuki IKUMI Yasufumi SUGIURA Michiharu NARAZAKI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47-452,共6页
Technical committee for 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 of heat treating oils has studied on the new method for testing cooling power of aqueous quenchants. This method employed the cooling curve test of a new sliver rod... Technical committee for 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 of heat treating oils has studied on the new method for testing cooling power of aqueous quenchants. This method employed the cooling curve test of a new sliver rod probe, which has a metal-sheathed thermocouple at its geometrical center. The experimental study has clarified that this probe has the higher sensitivity and excellent durability. In order to standardize this probe for cooling power test of aqueous quenchants, the repeatability and reproducibility of test results etc. have been studied. D.O.P. (Di-2-ethylthexyl Phthalate) was used as reference quenching fluid for initial calibration and for periodic calibration verification of the probe and system. In addition, 10% brine was used to check the response capability of the probe and system to the sudden change of temperature. These procedures are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This new test method is going to be built in the revised version of JIS K 2242 "Heat treating oils" as the cooling power test method for aqueous quencha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淬火剂 冷却动力试验 冷却曲线 银探测器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New Sliver Probe for Cooling Power Test of Polymer Quenchants
4
作者 Michiharu NARAZAKI Mamoru TAJIMA +4 位作者 Shigeru ASADA Katsumi ICHITANI Hideo YOKOTA Mitsugu TANAKA Youichi WATANABE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37-442,共6页
Working group on cooling power test of quenchants of Japanese Heat Treatment Society has studied on the new method for testing cooling power of aqueous quenchants. This method employed the cooling curve test of a new ... Working group on cooling power test of quenchants of Japanese Heat Treatment Society has studied on the new method for testing cooling power of aqueous quenchants. This method employed the cooling curve test of a new sliver rod probe, which has a metal-sheathed thermocouple at its geometrical center. The experimental study has clarified that the new silver probe has more excellent durability than the JIS silver probe employed for cooling power test of heat treating oils (JIS K 2242) and an aluminum alloy probe. Good repeatability and reproducibility of the cooling curves during polymer quenching have been confirmed. This new method is useful especially for cooling power test of aqueous quenchants used for solution heat treatment of aluminum alloys. This new silver rod probe is expected to be adopted for the revised version of JIS K 2242 as the cooling power test method for aqueous quencha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淬火剂 动力试验 冷却曲线 银探测器
下载PDF
一个交汇空间中的工匠精神与银艺品牌言说(下篇)
5
作者 楼艺婵 李绍曦 《重庆建筑》 2023年第12期5-9,共5页
物品常常通过打品牌的过程,而获得符号价值的属性。“寸发标银艺”在独特的物质言说与价值言说基础上开始谋求品牌化的发展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品牌的生产者、销售者关于品牌的言说,以及消费者对这些言说的接纳共同形成了品牌的知识,而... 物品常常通过打品牌的过程,而获得符号价值的属性。“寸发标银艺”在独特的物质言说与价值言说基础上开始谋求品牌化的发展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品牌的生产者、销售者关于品牌的言说,以及消费者对这些言说的接纳共同形成了品牌的知识,而随同品牌的知识一同形成并确立的是品牌的权力。“寸发标银艺”品牌知识与权力的相互支撑作用,使根源于新华村传统民族社会中的一门手工技艺能够通过艺术家品牌这样的文化创新行动而成为新的文化体系中的结构性存在,并因重新编码而被赋予更加积极的激发人们创造活力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地方性 银艺品牌 价值竞技 消费空间 权力
下载PDF
核电站一回路冷却剂中Ag-110m去除方法的研究
6
作者 王伟 关晓强 孔祥超 《辐射防护通讯》 2023年第3期26-29,共4页
Ag-110m是一种活化腐蚀产物,国内外多个核电站的一回路系统中出现了Ag-110m的污染,对辐射水平的贡献非常大。本文对Ag-110m的特性、在冷却剂中的形态、影响、来源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收集和归纳了国内电站Ag-110m的处理措施,为核电站中A... Ag-110m是一种活化腐蚀产物,国内外多个核电站的一回路系统中出现了Ag-110m的污染,对辐射水平的贡献非常大。本文对Ag-110m的特性、在冷却剂中的形态、影响、来源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收集和归纳了国内电站Ag-110m的处理措施,为核电站中Ag-110m的去除提供了一些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站 Ag-110m 去除
下载PDF
无压烧结银-镍互连IGBT电源模块的力、热和电性能
7
作者 王美玉 梅云辉 +1 位作者 李欣 郝柏森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5-201,共7页
作为一种应用广泛的基板金属镀层,镍在烧结过程中易发生氧化,形成烧结银-镍高性能互连接头较为困难,相关研究报道较少。提出了一种多尺度银焊膏互连材料和烧结银-镍无压互连工艺,研究了在220~300℃烧结10~60 min对烧结银-镍互连封装的I... 作为一种应用广泛的基板金属镀层,镍在烧结过程中易发生氧化,形成烧结银-镍高性能互连接头较为困难,相关研究报道较少。提出了一种多尺度银焊膏互连材料和烧结银-镍无压互连工艺,研究了在220~300℃烧结10~60 min对烧结银-镍互连封装的IGBT电源模块的力、热和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得益于多尺度银焊膏的致密堆积烧结,在270~300℃高温烧结30~60 min时镍氧化减缓,在270℃无压烧结30 min互连的芯片抗剪切强度在40 MPa以上,热阻和静态电特性与仿真结果和IGBT芯片数据手册差异性<0.5%,表明无压烧结银-镍互连IGBT芯片具有较高的连接强度、导热和导电性能,可以满足半导体电源模块的互连封装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封装 IGBT电源模块 镀镍基板 无压低温烧结银 多尺度银焊膏
下载PDF
鱼雷动力电池研究进展综述
8
作者 蒋洪一 白瑞发 +2 位作者 房哲飞 卢辉 余江洪 《船电技术》 2023年第5期57-61,共5页
本文综述鱼雷动力电池的种类、发展及应用。从铅酸电池、镉镍电池、锌银电池、镁氯化银电池、铝氧化银电池、锂亚硫酰氯电池、锂氟化碳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等方面介绍鱼雷动力电池的发展历程。指出今后鱼雷动力电池高比功率、大容量的发展... 本文综述鱼雷动力电池的种类、发展及应用。从铅酸电池、镉镍电池、锌银电池、镁氯化银电池、铝氧化银电池、锂亚硫酰氯电池、锂氟化碳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等方面介绍鱼雷动力电池的发展历程。指出今后鱼雷动力电池高比功率、大容量的发展需求,铝氧化银电池性能提升、锂电池深度开发和多种电池体系混合使用的发展趋势。为今后鱼雷电动力发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雷 动力电池 铝氧化银电池 锂电池
下载PDF
SiC功率器件先进互连工艺研究
9
作者 杜隆纯 何勇 +1 位作者 刘洪伟 刘晓鹏 《机车电传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2-157,共6页
针对SiC功率器件封装的高性能和高可靠性要求,文章研究了芯片双面银烧结技术与粗铜线超声键合技术的高可靠性先进互连工艺。通过系列质量评估与测试方法对比分析了不同烧结工艺对芯片双面银烧结层和芯片剪切强度的影响,分析了衬板表面... 针对SiC功率器件封装的高性能和高可靠性要求,文章研究了芯片双面银烧结技术与粗铜线超声键合技术的高可靠性先进互连工艺。通过系列质量评估与测试方法对比分析了不同烧结工艺对芯片双面银烧结层和芯片剪切强度的影响,分析了衬板表面材料对铜线键合强度的影响,最后对试制样品进行温度冲击测试,讨论了温度冲击对银烧结显微组织及其剪切强度的影响,以及对铜线键合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一次烧结工艺与分次烧结工艺的芯片剪切强度均达到了工业生产要求的标准值,但分次烧结工艺的银烧结效果在组织结构和芯片剪切强度上都要优于一次烧结工艺;温度冲击测试后烧结银显微组织的烧结颈增大,孔隙增大,并且2种烧结工艺的芯片剪切强度都明显增大。衬板材质对铜线超声键合强度有很大影响,在裸铜活性金属钎焊(Active Metal Braze,AMB)上的键合性能表现出更好的力学性能,温度冲击后裸铜AMB上的键合点力学性能会退化,但镀银AMB上的力学性能反而会增强;结合拉力测试后第二键合点的断裂模式,温度冲击使裸铜AMB上键合点的断裂模式从100%颈部断裂转向焊点脱落,而使镀银AMB上的焊点脱落逐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功率器件 芯片双面银烧结 铜线键合
原文传递
某电源模块内部电阻硫化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10
作者 卢炳 《通信与信息技术》 2023年第6期62-64,共3页
针对某电源模块内部电阻硫化问题进行分析,发现电阻硫化的主要原因是该电源模块未对电阻采取防硫化措施,灌封胶吸附积聚外部硫化氢气体与电阻银钯电极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不导电的硫化银,导致电阻阻值增大失效。经过大量的分析和试验验证... 针对某电源模块内部电阻硫化问题进行分析,发现电阻硫化的主要原因是该电源模块未对电阻采取防硫化措施,灌封胶吸附积聚外部硫化氢气体与电阻银钯电极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不导电的硫化银,导致电阻阻值增大失效。经过大量的分析和试验验证最终确定了某型聚氨酯三防漆+某型有机硅阻燃导热灌封胶的改进方案,该方案可以有效提高该电源模块的抗硫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源模块 片式电阻 银钯电极 硫化
下载PDF
风电环境硫化氢含量测试方法研究
11
作者 张敬祎 王晶 +2 位作者 向利 陈川 赵钺 《环境技术》 2023年第12期45-51,共7页
硫化氢对风电设备危害极大,精准评价设备服役环境硫化氢的含量以及腐蚀性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风电机组设备环境硫化氢来源、监检测方法以及评价方法进行总结,为风电环境硫化氢的监测方法选择以及评价方法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指导风电... 硫化氢对风电设备危害极大,精准评价设备服役环境硫化氢的含量以及腐蚀性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风电机组设备环境硫化氢来源、监检测方法以及评价方法进行总结,为风电环境硫化氢的监测方法选择以及评价方法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指导风电电气设备设计、选材和运维,保障其长效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风电机组 腐蚀环境等级 检测与评价
下载PDF
内蒙古西部地区马铃薯晚疫病菌的交配型分布及对3种杀菌剂的敏感性 被引量:17
12
作者 杨继峰 朱小琼 +1 位作者 国立耘 周洪友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6-20,共5页
研究内蒙古西部马铃薯主产区马铃薯晚疫病菌的交配型组成及对3种常用杀菌剂的敏感性,为生产上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提供依据。2008年从内蒙古西部马铃薯主产区分离94个马铃薯晚疫病菌株中,测定其交配型,结果表明,82株为A1交配型,占被测菌株... 研究内蒙古西部马铃薯主产区马铃薯晚疫病菌的交配型组成及对3种常用杀菌剂的敏感性,为生产上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提供依据。2008年从内蒙古西部马铃薯主产区分离94个马铃薯晚疫病菌株中,测定其交配型,结果表明,82株为A1交配型,占被测菌株的87.2%;8株为A2交配型,占被测菌株的8.5%;4株为A1A2交配型,占被测菌株的4.3%;13株为自育型,占被测菌株的13.8%。其中,在呼和浩特地区有7株A2交配型,在乌兰察布有1株,说明在内蒙古西部马铃薯产区均存在A2交配型。94个菌株对甲霜灵的敏感性测定表明,表现高抗的占91.49%,中抗占8.51%,没有发现敏感菌株。同时发现甲霜灵可刺激某些抗性菌株的生长。试验还测定了14株菌对烯酰吗啉和28个菌株对霜霉威盐酸盐.氟吡菌胺(银法利)的敏感性:其中晚疫病菌对烯酰吗啉的EC50值分布于0.002~0.021μg/mL,平均EC50值为0.005μg/mL;对霜霉威盐酸盐.氟吡菌胺(银法利)的EC50值分布于0.081~0.192μg/mL,平均EC50值为0.143μg/mL;所测菌株对2种药剂全部表现敏感,且烯酰吗啉和银法利与甲霜灵均无交互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菌 交配型 甲霜灵 烯酰吗啉 银法利
下载PDF
淡水鲢鱼脱腥效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陈奇 张安 何新益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6-148,共3页
研究比较酵母发酵、红茶提取液腌制、紫苏混合液腌制、烟熏液腌制四种方法对淡水鲢鱼的脱腥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紫苏混合腌液对淡水鲢鱼脱腥效果最佳。最优脱腥工艺是:在温度为10~18℃条件下,添加4.5%的紫苏液、5‰食用醋、1%料酒和70m... 研究比较酵母发酵、红茶提取液腌制、紫苏混合液腌制、烟熏液腌制四种方法对淡水鲢鱼的脱腥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紫苏混合腌液对淡水鲢鱼脱腥效果最佳。最优脱腥工艺是:在温度为10~18℃条件下,添加4.5%的紫苏液、5‰食用醋、1%料酒和70mg/kg乙基麦芽酚与混合盐对鲜鲢鱼块进行脱腥腌制48h。在该条件下鱼块腥味除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腥 紫苏 酵母粉.鲢鱼
原文传递
微米级镀银铜粉的镀层结构及热稳定性 被引量:7
14
作者 袁颖 宋佩维 赵康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1-13,共3页
为了提高铜粉的热稳定性,采用滴入化学镀法在铜粉末表面包覆一层金属银,用SEM、X射线衍射(XRD)、粒度分布和热重分析表征了不同包覆厚度的镀银铜粉和原始铜粉的表面形貌、表面结构及抗氧化性。结果表明:铜粉表面镀层结构与银离子形核长... 为了提高铜粉的热稳定性,采用滴入化学镀法在铜粉末表面包覆一层金属银,用SEM、X射线衍射(XRD)、粒度分布和热重分析表征了不同包覆厚度的镀银铜粉和原始铜粉的表面形貌、表面结构及抗氧化性。结果表明:铜粉表面镀层结构与银离子形核长大机制和银含量有关;镀银铜粉的热稳定与表面镀层结构有关;完全包覆结构的镀银铜粉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抗氧化温度可以达到80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粉 镀银 热稳定性 镀层结构
下载PDF
片状镀银铜粉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15
15
作者 常英 刘彦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6-58,共3页
采用化学还原反应制备镀银铜粉,并讨论了银氨溶液浓度和甲醛浓度对制备镀银铜粉的影响。所得镀银铜粉用XRD衍射和隧道扫描电镜进行表征,研究表明镀银铜粉具有良好的常温抗氧化性能。
关键词 片状镀银铜粉 制备方法 性能表征 常温抗氧化性能 XRD衍射 隧道扫描电镜
原文传递
从装备需求看鱼雷动力电池发展 被引量:12
16
作者 高新龙 王宇轩 李学海 《鱼雷技术》 2016年第3期206-210,234,共6页
随着鱼雷武器向大航程、高航速和信息化方向发展,鱼雷动力电池的研发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从分析鱼雷装备发展特点出发,介绍了锂氧化银电池、锂氟化碳电池、氢氧燃料电池、热电池等几种高能电池的发展情况,并对其作为鱼雷动力电池的应用... 随着鱼雷武器向大航程、高航速和信息化方向发展,鱼雷动力电池的研发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从分析鱼雷装备发展特点出发,介绍了锂氧化银电池、锂氟化碳电池、氢氧燃料电池、热电池等几种高能电池的发展情况,并对其作为鱼雷动力电池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展望了鱼雷动力电池以下三方面的发展方向:深度挖掘铝氧化银电池的性能潜力;开展新体系高能电池技术研究;积极开发组合电源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雷 动力电池 铝氧化银电池 组合电源技术
下载PDF
叠氮化银的耐高温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丽娟 盛涤伦 +1 位作者 朱雅红 董璐阳 《火工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31,共5页
为了研究叠氮化银(AgN_3,简称为SA)的耐高温性能,制备了SA样品,以180℃、220℃、250℃为温度点,24h、50h、72h、100h为时间节点设计高温贮存实验;收集高温实验SA样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试高温样品的热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测试高温样... 为了研究叠氮化银(AgN_3,简称为SA)的耐高温性能,制备了SA样品,以180℃、220℃、250℃为温度点,24h、50h、72h、100h为时间节点设计高温贮存实验;收集高温实验SA样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试高温样品的热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测试高温样品的晶体结构,并采用铅板法测试了高温样品的起爆能力。结果表明:SA能够在180℃高温箱内连续放置100h不发生分解,在220℃下贮存100h和250℃下贮存30h后性能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爆药 叠氮化银 耐高温性能 起爆能力
下载PDF
银浆中的玻璃粉对晶硅太阳电池串联电阻的影响 被引量:18
18
作者 陈宁 张丽英 +4 位作者 张耀中 王艳芳 吴春健 黄建华 张亚非 《电子工艺技术》 2011年第3期125-128,172,共5页
研究了丝网印刷银电极中玻璃粉对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串联电阻的影响。通过制备不同含量的玻璃粉银浆料,以及对浆料的体电阻率、接触电阻和焊接拉力等性能的表征测试,发现银粉颗粒间隙是造成银电极体电阻增大的主要因素,在一定范围内,用P... 研究了丝网印刷银电极中玻璃粉对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串联电阻的影响。通过制备不同含量的玻璃粉银浆料,以及对浆料的体电阻率、接触电阻和焊接拉力等性能的表征测试,发现银粉颗粒间隙是造成银电极体电阻增大的主要因素,在一定范围内,用PbO-SiO2系玻璃粉有助于降低银电极体电阻和接触电阻,增加焊接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网印刷 太阳能电池 银浆料 玻璃粉 串联电阻 焊接拉力
下载PDF
大功率激电测深方法在豫西董家埝银矿床勘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爱玲 孙进 李水平 《矿产勘查》 2021年第3期650-654,共5页
豫西董家埝银矿属于构造蚀变岩型银矿床,银矿体赋存于F1构造蚀变带中;为了解F1构造蚀变带在深部延伸情况和矿(化)体特征,依据岩(矿)石物理性质、矿床地质特征,采用大功率激电测深方法,激电测深断面反映了地下半空间内深部构造蚀变带和银... 豫西董家埝银矿属于构造蚀变岩型银矿床,银矿体赋存于F1构造蚀变带中;为了解F1构造蚀变带在深部延伸情况和矿(化)体特征,依据岩(矿)石物理性质、矿床地质特征,采用大功率激电测深方法,激电测深断面反映了地下半空间内深部构造蚀变带和银矿(化)体引起的"中高阻、弱极化"异常特征,后经钻探工程验证,在F1构造蚀变带深部发现了品位较均匀、厚度较稳定的银矿体,银矿体Ag平均品位164.0×10^(-6),平均总厚度7.06 m,预期可提交(333)+(334)?银资源量1200 t。该矿床是豫西中元古界小河岩体南缘首次发现的银矿床,它的发现为矿区周边或类似成矿条件地区寻找银矿床提供了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矿 大功率激电测深 构造蚀变带 小河岩体 豫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