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inical role of ^(18)F-FDG PET/CT-based simultaneous modulated accelerated radiotherapy treatment planning for locally advance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被引量:1
1
作者 Jianshe Wang Tianyou Tang +4 位作者 Jing Xu Andrew Z.Wang Liang Li Junnian Zheng Longzhen Zhang 《Oncology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15年第6期264-270,共7页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long-term local control, overall survival, and late toxicities of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 (PET/CT)-guided dose escalation radio- therapy ve...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long-term local control, overall survival, and late toxicities of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 (PET/CT)-guided dose escalation radio- therapy versus conventional radiotherapy in the 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 treatment of locally ad- vance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 Methods Atotal of 48 patients with stage IIl-IVa NPC were recruited and randomly administered PET/CT- guided dose escalation chemoradiotherapy (group A) or conventional chemoradiotherapy (group B). The dose-escalation radiotherapy was performed using the simultaneous modulated accelerated radiotherapy technique at prescribed doses of 77 gray (Gy) in 32 fractions (f) to the gross target volume (GTV): planning target volume (PTV) 1 received 64 Gy/32 f, while PTV2 received 54.4 Gy/32 f. Patients in group B received uniform-dose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 PTV1 received 70 Gy/35 f and PTV2 received 58 Gy/29 f. Concurrent chemotherapy consisted of cisplatin [20 mg/m2 intravenous (IV) on days 1-4] and docetaxel (75 mg/m2 IV on days 1 and 8) administered during treatment weeks 1 and 4. All patients received 2-4 cycles of adjuvant chemotherapy of the same dose and drug regimen. Results The use of fluorine-18-fluorodeoxyglucose (18F-FDG) PET/CT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treat- ment volume delineation of the GTV in 83.3% (20/24) of patients. The 5-year local recurrence-free survival rat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100% and 79.2%, respectively (P = 0.019). The 5-year disease free survival (DFS) rates were 95.8% and 75.0%, respectively (P = 0.018). The 5-year local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and DFS rate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The 5-year overall survival (OS) rates were 95.8% and 79.2%, re- spectively. Differences in OS improvement were insignificant (P = 0.079). Late toxicities were similar in the two groups. The most common late toxicities of the two arms were grade 1-2 skin dystrophy, xerostomia, subcutaneous fibrosis, and hearing loss. There were no cases of grade 4 late toxicity. Conclusion The use of 18F-FDG PET/CT-guided dose escalation radiotherapy is well tolerated and can reduce local recurrence rates for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NPC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chemora- dio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 simultaneous modulated accelerated radiotherapy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 (PET/CT) fluorine-18-fluorodeoxyglucose (18F-FDG)
下载PDF
Clinical Study on Simultaneous Modulated Accelerated Radiotherapy and Concurrent Chemotherapy for Locally Advance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2
作者 Haiqun Lin Baosheng Li Zicheng Zhang Yumei Wei Limin Zhai 《Clinical oncology and cancer researeh》 CAS CSCD 2009年第5期354-358,共5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toxicities of simultaneous modulated accelerated radiotherapy (SMART) and concurrent chemotherapy for locally advance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METHODS Eightyseven pa...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toxicities of simultaneous modulated accelerated radiotherapy (SMART) and concurrent chemotherapy for locally advance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METHODS Eightyseven patients with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received SMART from April 2002 to September 2006. According to the UICC staging system, 30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as stage IIb, 42 patients stage III, 13 patients stage IVa and 2 patients stage IVb. The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 was delivered with the "step and shoot" SMART technique with the prescribed dose of 66-76 Gy (2.2-2.4 Gy/day) to the gross tumor volume (GTV) and positive neck lymph nodes (GTVLN), with 60 Gy (2.0 Gy/day) to the highrisk clinical target volume (CTV1), encompassing the area around the nasopharynx and the upper neck, and with 54 Gy (1.8 Gy/day) to the lowrisk clinical target volume (CTV2), including the lower neck and supraclavicular area. Among all the patients, 31 received 2 cycles of SMART concurrently with 5 fluorouracil (5-Fu) and cisplatin (the FP group) and 56 received 2 cycles of concurrent cisplatin. All the patients received 3 to 4 cycles of adjuvant combination chemotherapy of cisplatin and 5fluorouracil starting from the 1st month after completion of SMART. RESULTS With a median follow up of 59 months (ranging from 19 to 85 months), the 1, 2 and 3year overall survival rates were 100%, 94.6% and 91.3% respectively. Acute mucositis and pharyngitis were more frequently observed in the FP group than in the cisplatin group. CONCLUSION SMART technique provides an excellent opportunity to spare normal tissue and is probably more biologically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single cisplatin was more toler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multaneous modulated accelerated radiotherapy (smart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
下载PDF
Simultaneous modulated accelerated radiation therapy for esophageal cancer:A feasibility study 被引量:12
3
作者 Wu-Zhe Zhang Jian-Zhou Chen +6 位作者 De-Rui Li Zhi-Jian Chen Hong Guo Ting-Ting Zhuang Dong-Sheng Li Ming-Zhen Zhou Chuang-Zhen Che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4年第38期13973-13980,共8页
AIM: To establish the feasibility of simultaneous modulated accelerated radiation therapy (SMART) in esophageal cancer (EC).
关键词 simultaneous modulated accelerated radiation therapy 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 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Esophageal cancer FEASIBILITY
下载PDF
SMART与IMRT治疗晚期宫颈癌的近期临床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罗茜 万跃 +2 位作者 周宪 周伟 王颖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8期760-762,共3页
目的比较同步推量调强放射治疗(SMART)与常规调强放疗(IMRT)治疗晚期宫颈癌的早期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选取68例晚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28)和对照组(n=40),观察组予以SMART治疗,对照组予以IMRT治... 目的比较同步推量调强放射治疗(SMART)与常规调强放疗(IMRT)治疗晚期宫颈癌的早期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选取68例晚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28)和对照组(n=40),观察组予以SMART治疗,对照组予以IMRT治疗。两组计划靶区(PTV)46.8 Gy/26F,1.8 Gy/F,SMART计划肿瘤同步推量靶区(GTV-SIB)62.4 Gy/26F,2.4 Gy/F。两组均给予腔内后装治疗和同步化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和毒性反应。结果放疗结束后1个月复查,观察组的完全缓解(CR)率(85.71%)高于对照组(70.00%),疾病稳定(SD)率(0)低于对照组(10.00%)(P均<0.05);两组近期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与IMRT相比,SMART治疗晚期宫颈癌近期临床效果显著,毒性反应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局部晚期 同步推量 调强放疗
下载PDF
SMART技术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林海群 李宝生 +2 位作者 张自成 魏玉梅 翟利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913-916,共4页
目的:探讨同期推量调强放疗(SMART)并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2002年4月至2006年9月共87例经病理证实的初治鼻咽癌患者接受了全程SMART,根据UICC分期,ⅡB期30例,Ⅲ期42例,ⅣA期13例,Ⅳ B期2例鼻咽肿瘤(GTVnx)和... 目的:探讨同期推量调强放疗(SMART)并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2002年4月至2006年9月共87例经病理证实的初治鼻咽癌患者接受了全程SMART,根据UICC分期,ⅡB期30例,Ⅲ期42例,ⅣA期13例,Ⅳ B期2例鼻咽肿瘤(GTVnx)和颈部阳性淋巴结(GTVnd)处方剂量为66~72Gy,分次剂量为2.2~2.4Gy;鼻咽亚临床病灶及中上颈部淋巴引流区域(CTV1)处方剂量为60Gy,2.0Gy/次;下颈部锁骨上淋巴引流区域(CTV2)处方剂量为54Gy,1.8Gy/次。31例同期给予2周期PF+CF方案的化疗;56例患者同期给予2周期顺铂单药化疗。放疗结束后1个月均行PF方案辅助化疗3~4周期。结果:中位随访59个月(19~85个月),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00%、94.6%、91.3%。两组疗效相似,但前者的急性黏膜反应明显高于后者结论:同期推量调强放疗技术,可在实现减少周围正常组织损伤的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期调强放疗 调强放疗 鼻咽肿瘤 同步放化疗
下载PDF
宫颈癌并盆腔淋巴转移的同步加量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刘霄 周航 +4 位作者 杨姝 陈敏 郭辰睿 王亚军 严小凯 《西藏医药》 2023年第6期20-21,共2页
目的 探讨宫颈癌并盆腔/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患者的同步加量容积旋转调强方案放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8月在本院腹部肿瘤科收治的初次行根治性放疗子宫颈癌患者50例,均开展同步放化疗模式治疗。放疗方案为外照射(同步加量... 目的 探讨宫颈癌并盆腔/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患者的同步加量容积旋转调强方案放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8月在本院腹部肿瘤科收治的初次行根治性放疗子宫颈癌患者50例,均开展同步放化疗模式治疗。放疗方案为外照射(同步加量调强模式)结合腔内近距离照射,外照射设定子宫、宫颈、阴道、宫旁组织、淋巴结引流区以及阳性淋巴结部位作为治疗靶区,参数设定:PGTVnd:55.9~59.8Gy/2.15~2.3Gy/26f;PTV:46.8~48.1Gy/1.8~1.85Gy/26 f。结果 疗效评价:CR (47/50) 94.0%,PR (3/50) 6.0%。Ⅲ度和Ⅳ度骨髓抑制发生率(11/50) 22.0%,Ⅲ度肠道反应发生率(2/50) 4%。结论 宫颈癌并盆腔/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患者给予同步加量容积旋转调强方案放射治疗,在整体治疗效果比较理想,大部分患者可以耐受该治疗方案,并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 宫颈癌 近期疗效
下载PDF
鼻咽癌静态IMRT与VMAT同步加量放疗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12
7
作者 唐正中 吴爱东 +2 位作者 钱立庭 刘磊 周解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64-1167,共4页
选择21例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SMART)鼻咽癌患者,在计划系统中以相同处方剂量和目标限量要求分别设计9野静态调强(sIMRT)和双弧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计划,满足95%靶体积达到处方剂量要求的前提下,比较两种计划的靶区剂量、危及... 选择21例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SMART)鼻咽癌患者,在计划系统中以相同处方剂量和目标限量要求分别设计9野静态调强(sIMRT)和双弧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计划,满足95%靶体积达到处方剂量要求的前提下,比较两种计划的靶区剂量、危及器官和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以及机器跳数(MU)和治疗时间的差异。结果显示两种计划靶区最大、最小剂量以及均匀性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VMAT靶区的适形指数(CI)显著提高(t=-3.86,P<0.05),转移淋巴结计划靶体积(PGTVnd)、高危淋巴引流区计划靶体积(PTV1)和预防照射淋巴引流区计划靶体积(PTV2)的平均剂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MAT计划的脑干、脊髓和视交叉最大剂量以及双侧腮腺的60%体积受到的剂量(D60%)都小于sIMRT计划相应剂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MAT计划正常组织受照5 Gy体积(V5),V10和V15略高于sIMRT计划值(P>0.05),但V20、V25、V30、V35、V40、V45、V50和平均剂量统计明显小于sIMRT计划相应剂量(P<0.05,P<0.01);VMAT计划平均总MU和治疗时间分别减少约14.2%和6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射治疗 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 静态调强放射治疗 剂量学
下载PDF
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在宫颈癌放疗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8
作者 蒋美萍 王晓莉 +1 位作者 李康明 鞠云鹤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122-124,132,共4页
目的观察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在宫颈癌并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中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对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行放化疗同步治疗,放疗为外照射加后装腔内照射,后装治疗A点DT30 Gy/5f;外照射采用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靶... 目的观察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在宫颈癌并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中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对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行放化疗同步治疗,放疗为外照射加后装腔内照射,后装治疗A点DT30 Gy/5f;外照射采用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靶区包括GTVnd(阳性淋巴结)及CTV(包括子宫、宫颈、部分阴道及其旁组织,和盆腔淋巴结引流区).两靶区的总剂量及分割剂量分别为PGTVnd:62.4 Gy/26 f,2.4 Gy/f;PTV:46.8 Gy/26f,1.8 Gy/f.结果治疗近期疗效评价:CR(44/49)89.8%,PR(4/49)8.2%,SD(1/49)2%.Ⅲ度骨髓抑制发生率(9/49)18.4%,重度肠道反应发生率(3/49)6%.结论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在宫颈癌并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中的近期疗效好,毒副反应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 宫颈癌 疗效
下载PDF
同步推量加速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黄利生 伍方财 +3 位作者 林柏翰 许镒洧 李东升 陈洁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3期272-276,共5页
目的:评估同步推量加速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同步推量加速调强放疗技术联合紫杉醇和卡铂同步化疗对48例新诊断Ⅲ期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治疗;处方剂量包括肺部原发灶PTV1为69 Gy(... 目的:评估同步推量加速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同步推量加速调强放疗技术联合紫杉醇和卡铂同步化疗对48例新诊断Ⅲ期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治疗;处方剂量包括肺部原发灶PTV1为69 Gy(2.3 Gy/F),转移淋巴结PTV2为64 Gy(2.13 Gy/F),亚临床病灶PTV3为60 Gy(2.0 Gy/F)。对放疗计划进行剂量学分析,并观察分析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客观缓解率和急性毒性反应。结果:48例患者均完成放化疗,PTV1、PTV2、PTV3的D_(mean)分别为(70.3±2.4)、(66.5±2.1)、(64.5±3.1)Gy。中位生存期为22.0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7.0个月,客观缓解率为72.9%,1年生存率为78.7%,2年生存率为45.8%;未发现严重食管炎、肺炎和心脏毒性。结论:同步推量加速调强放疗技术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是可行的,急性毒性反应可控,但仍需要进一步的随访评估远期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同步推量加速调强放疗 同步放化疗 疗效
下载PDF
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对唾液腺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琦 李焕斌 +2 位作者 王玲 吴式锈 谢聪颖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73-776,共4页
本文利用唾液腺动态显像研究鼻咽癌加速调强放射治疗对唾液腺功能的保护作用。对46例鼻咽癌患者作肿瘤和肿大淋巴结行同步加速调强放射治疗(SMART),GTV定义为2.5Gy/次,共28次,肿瘤量70Gy;PTV定义为2.0Gy/次,共28次,肿瘤量56Gy;每天照... 本文利用唾液腺动态显像研究鼻咽癌加速调强放射治疗对唾液腺功能的保护作用。对46例鼻咽癌患者作肿瘤和肿大淋巴结行同步加速调强放射治疗(SMART),GTV定义为2.5Gy/次,共28次,肿瘤量70Gy;PTV定义为2.0Gy/次,共28次,肿瘤量56Gy;每天照射1次,每周5次;采用静态调强方式(Stepandshoot)进行。14例鼻咽癌患者例行常规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前后均行唾液腺功能显像,计算腮腺、颌下腺的摄取指数、酸性刺激后分泌指数及流率,对腺体功能损伤情况进行分析;同时记录病人口干程度并分级。结果表明,SMART组腮腺和颌下腺的摄取指数、分泌指数和流率均显著高于常规放射治疗组(P〈0.05)。常规放射治疗病人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口干,并伴有口腔粘膜糜烂,1级口干仅1例,2、3级分别为3、10例;SMART组14例均无口干,1、2级口干分别为18、9例,3级口干仅为5例。两组间口干程度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23.52,P〈0.005)。鉴此,鼻咽癌加速调强放射治疗对唾液腺功能有较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加速调强放射治疗 唾液腺SPECT显像 ^99)Tc^mO4^-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PET-CT定位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的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温翠侠 任洪荣 +4 位作者 丁纪 于大海 管峦 朱峰 章龙珍 《实用癌症杂志》 2012年第6期645-648,共4页
目的评价非小细胞肺癌PET-CT定位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SMART)的剂量学特点。方法ⅢA、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例,分别于单纯增强CT图像下、PET-CT融合图像下勾画靶区,同一患者制定3种放疗计划:PET-CT图像下制定SMART计划(A组)、CT图... 目的评价非小细胞肺癌PET-CT定位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SMART)的剂量学特点。方法ⅢA、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例,分别于单纯增强CT图像下、PET-CT融合图像下勾画靶区,同一患者制定3种放疗计划:PET-CT图像下制定SMART计划(A组)、CT图像下制定SMART计划(B组)和3D-CRT计划(C组),评价3种放疗计划靶区、周围正常组织剂量分布情况。结果 A、B、C组GTV适形度指数分别为0.72±0.03、0.72±0.02、0.65±0.02,CTV适形度指数分别为0.64±0.03、0.64±0.02、0.53±0.03,GTV均匀性指数分别为1.14±0.02、1.15±0.02、1.12±0.02,经检验A、B组与C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正常肺组织V5分别为53.41±4.90、56.09±4.61、55.87±4.27,V10分别为33.56±4.02、35.95±3.35、36.36±3.57,经检验A组与B、C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与C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正常肺组织V20分别为23.47±2.10、25.69±2.15、27.69±2.07,V30分别为15.19±2.59、16.10±2.57、17.23±2.35,MLD(Gy)分别为12.58±1.23、13.62±1.19、14.21±1.20,食管V55分别为14.44±1.99、15.29±2.52、16.12±2.50,脊髓Dmax分别为37.45±2.39、39.38±2.78、40.13±2.52,经检验,A、B、C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PET-CT定位SMART计划能优化靶区剂量分布,有效减少靶区周围正常组织受照剂量/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调强放射治疗 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PET-CT
下载PDF
鼻咽癌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的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辛勇 章龙珍 +1 位作者 周凤娟 徐玉梅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8期524-527,共4页
目的比较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SMART)计划与常规适形放疗(CRT)计划应用于鼻咽癌放疗的剂量学特点。方法选择23例鼻咽癌患者,分别用SMART束流调强放疗(SMART)计划(SMART组)和常规放疗(CRT)计划(CRT组)进行计划设计。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 目的比较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SMART)计划与常规适形放疗(CRT)计划应用于鼻咽癌放疗的剂量学特点。方法选择23例鼻咽癌患者,分别用SMART束流调强放疗(SMART)计划(SMART组)和常规放疗(CRT)计划(CRT组)进行计划设计。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分别评价2组靶区、腮腺、周围正常组织受量情况。结果SMART组各靶区的受量与适形度均高于CRT组(P<0.05),而腮腺等正常组织受量明显低于CRT组(P<0.05)。结论SMART调强适形放疗能有效减少患者的周围正常组织受量,提高靶区的适形度和平均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同步加量束流调强放射治疗
下载PDF
Varian Edge加速器治疗长尺寸肿瘤的剂量学分析
13
作者 冯维贵 郭逸潇 +2 位作者 张利娟 蔡宏懿 杜文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22年第5期48-55,共8页
使用Varian Edge直线加速器治疗长尺寸肿瘤的宫颈癌患者,比较新设计的计划(NewPlan)和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TPS)自动生成双中心添加射野的计划(AutoPlan),探讨二者剂量学差异,寻求更有益的治疗方式。根据加速器多叶... 使用Varian Edge直线加速器治疗长尺寸肿瘤的宫颈癌患者,比较新设计的计划(NewPlan)和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TPS)自动生成双中心添加射野的计划(AutoPlan),探讨二者剂量学差异,寻求更有益的治疗方式。根据加速器多叶光栅准直器的特点,回顾分析11例同步加量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的宫颈癌治疗计划,基于Eclipse 13.6.23版本的计划系统,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GraphPad prism 9.0软件绘制统计图,分析NewPlan与常规AutoPlan计划中计划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差异。结果表明:两种方案均满足剂量学指标要求。高剂量区域PGTVnd的D_(98%)、D_(50%)、D_(mean)、靶区覆盖率(Target coverage,TC)和均匀性指数(Heterogeneity index,HI)有明显差异(p<0.05);靶区CTV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计划靶区PTV的D_(2%)、D_(98%)、D_(50%)、D_(mean)和HI有明显差异(p<0.05)。膀胱和直肠的D_(mean)、V_(30)、V_(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utoPlan对比,NewPlan中膀胱和直肠在受照相同剂量下所占的体积百分比更低。双侧股骨头和小肠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计划得知,NewPlan能够减少靶区内的冷点和热点,提高肿瘤区域的治疗剂量,降低危及器官受量,有利于提升疗效。基于Varian Edge加速器治疗长尺寸肿瘤患者的NewPlan设计方案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 宫颈癌 治疗计划系统 剂量学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
下载PDF
同步加量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治疗效果与MGMT和Tiam1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9
14
作者 柴丽霞 王嵘 +4 位作者 杨世荣 马莉莎 华毛 韩国雄 荀森 《河北医学》 CAS 2020年第11期1814-1818,共5页
目的:分析同步加量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S)脑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与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和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1)表达的关系。方法:60例NSCLC脑转移患者采用同步加量调强放疗并同时口服替莫... 目的:分析同步加量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S)脑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与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和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1)表达的关系。方法:60例NSCLC脑转移患者采用同步加量调强放疗并同时口服替莫唑胺,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切除肺脏组织MGMT和Tiam1的表达,分析MGMT和Tiam1的表达情况与患者治疗效果间的关系及生存时间。结果:60例患者中,21例MGMT(+)及Tiam1(+)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RR)为76.19%,疾病控制率(DCR)为95.23%,16例MGMT(+)及Tiam1(-)患者的治疗RR为25.00%,DCR为81.25%,17例MGMT(-)及Tiam1(+)患者的治疗RR为88.24%,DCR为94.12%,6例MGMT(-)及Tiam1(-)患者的治疗RR为33.33%,DCR为66.67%。60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1~45.35个月,随访中位时间为16.75月,中位生存期时间为13个月,1年、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75.01%、53.86%和25.31%。21例MGMT(+)及Tiam1(+)患者中位生存期时间为13个月,1年、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64.32%、45.15%和20.33%。16例MGMT(+)及Tiam1(-)患者中位生存期时间为6个月,1年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33.69%,20.01%和0.00%。17例MGMT(-)及Tiam1(+)患者中位生存期时间为15个月,1年、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92.05%、74.12%和40.09%。6例MGMT(-)及Tiam1(-)患者中位生存期时间为10个月,1年、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55.63%,47.35%和18.96%。结论:MGMT和Tiam1在肺癌组织的不同表达与同步加量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对NSCLS脑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同步加量调强放疗 替莫唑胺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 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
下载PDF
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食管鳞癌的疗效观察
15
作者 张瑞 《临床研究》 2020年第9期14-15,共2页
目的分析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食管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开封市肿瘤医院收治的104例食管鳞癌患者,以放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每组52例),参照组给予常规分割放射治疗,试验组给予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对... 目的分析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食管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开封市肿瘤医院收治的104例食管鳞癌患者,以放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每组52例),参照组给予常规分割放射治疗,试验组给予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清肿瘤因子水平、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80.77%)显著比参照组(63.46%)高,试验组治疗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显著比参照组低(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69%)与参照组(5.77%)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同步加量调强放射可有效缩小食管鳞癌患者肿瘤病灶,抑制血清肿瘤因子高表达,且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加量调强放射 食管鳞癌 临床疗效 血清肿瘤因子
下载PDF
同步推量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局部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18
16
作者 刘瑛 张余琴 +3 位作者 杨振华 张荣 王倩 王奕鸣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74-980,共7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同步推量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局部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局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92例,其中研究组68例接受同步推量调强放疗联合紫杉醇... 目的:回顾性分析同步推量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局部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局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92例,其中研究组68例接受同步推量调强放疗联合紫杉醇脂质体和洛铂同步放化疗,对照组24例接受三维适形放疗联合紫杉醇脂质体和洛铂同步放化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生存情况和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5.29%,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8.33%(P=0.022)。研究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31个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25个月。研究组患者的骨髓抑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研究组患者的胃肠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4)。研究组患者的放射性直肠炎和膀胱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和0.018)。结论 :同步推量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局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疗效显著,患者耐受性较好,不良反应较轻,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同步推量调强放疗 紫杉醇脂质体 洛铂 临床结果 安全性
原文传递
同步加量调强放疗在头颈部肿瘤可疑阳性淋巴结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高山 梁锦辉 +4 位作者 岳成山 胡勇 李冬 刘亚军 董学良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21年第9期783-789,共7页
目的探讨同步加量调强放疗技术在头颈部肿瘤可疑阳性淋巴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在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可疑阳性淋巴结的头颈部肿瘤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 目的探讨同步加量调强放疗技术在头颈部肿瘤可疑阳性淋巴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在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可疑阳性淋巴结的头颈部肿瘤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采用同步加量调强放疗技术给予患者63.36~66.66 Gy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颈部预防照射剂量54.12~60.06 Gy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可疑阳性淋巴结最大横截面短径大小的变化,分析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以评估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治疗前两组间患者可疑阳性淋巴结最大横截面短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可疑阳性淋巴结最大横截面短径均较治疗前缩小,试验组淋巴结最大横截面短径与治疗前水平出现缩小[(0.43±0.07)cm比(0.72±0.10)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可疑阳性淋巴结最大横截面短径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可疑阳性最大横截面短径缩小程度较对照组明显[(0.43±0.07)cm比(0.66±0.08)cm],两组患者间可疑阳性最大横断面短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23,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红蛋白(HGB)水平均处于正常生理范围,组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同时刻两组白细胞水平[第1周:(7.83±2.53)×10^(9)/L比(8.26±3.16)×10^(9)/L、第3周:(7.14±3.65)×10^(9)/L比(7.08±2.53)×10^(9)/L、第5周:(5.47±2.81)×10^(9)/L比(6.41±2.57)×10^(9)/L、第7周(4.36±2.59)×10^(9)/L比(4.98±1.64)×10^(9)/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过程中两组白细胞指标水平均呈逐渐降低趋势,且试验组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监测时刻的HGB和血小板均维持在正常生理范围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相关性并发症以口腔干燥和口腔黏膜炎为主,对照组治疗不良反应表现为放疗靶区疼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步加量调强放疗技术的应用,既是一种有效地治疗淋巴结隐匿转移的手段,同时也是一种治疗性诊断方法,为研究头颈部肿瘤淋巴结转移规律提供佐证;头部加量调强放疗在头颈部可疑阳性淋巴结的治疗过程中其安全性及组织耐受性良好,可为头颈部可疑阳性淋巴结的治疗和患者预后评估提供一种有效的临床处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同步加量调强放疗 可疑阳性淋巴结 临床治疗
原文传递
同步加量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于德洪 徐经芳 辛勇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3年第48期4537-4539,共3页
目的:观察同步加量调强放疗(SMART)联合替莫唑胺(TMZ)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7例术后病理确诊为高级别胶质瘤(Ⅲ~Ⅳ级)的患者,放疗方法为脑局部SMART,放疗剂量临床靶区为50-54Gy(2.5~2.7Gy/f,... 目的:观察同步加量调强放疗(SMART)联合替莫唑胺(TMZ)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7例术后病理确诊为高级别胶质瘤(Ⅲ~Ⅳ级)的患者,放疗方法为脑局部SMART,放疗剂量临床靶区为50-54Gy(2.5~2.7Gy/f,4周共20f),计划靶区为38~40Gy(1.9~2Gy/f,4周共20f);放疗同时口服TMZ,75mg/(群·d),每天1次空腹服药,治疗4周,之后再接受4~6个疗程的常规TMZ治疗,150mg/(m^2·d),每天1次空腹服药,连用5d,然后间隔23d进行下一周期。观察所有患者的近期疗效、生存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的有效率为77.8%;中位生存期为11.5个月,1年生存率为43.57%,2年生存率为19.72%;所有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SMART联合TMZ治疗恶性脑胶质瘤近期疗效和安全性较好,并可缩短放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脑胶质瘤 同步加量调强放疗 替莫唑胺 近期疗效 安全性
原文传递
子宫颈癌术后淋巴结转移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19
作者 陈真云 盛修贵 +1 位作者 秦中平 李秀敏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6-230,共5页
目的:探讨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SMART)与常规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子宫颈癌术后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剂量学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2例子宫颈癌术后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接受全程SMART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肿瘤靶区(GTV)2.2~2... 目的:探讨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SMART)与常规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子宫颈癌术后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剂量学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2例子宫颈癌术后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接受全程SMART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肿瘤靶区(GTV)2.2~2.4 Gy/次,计划靶区(PTV)1.8~2.0 Gy/次。同时设计该32例患者的3DCRT计划,拟给予相同的处方剂量,比较危险器官受照射剂量。随机选取36例行3DCRT治疗的子宫颈癌术后复发患者,比较SMART和3DCRT的靶区剂量、治疗时间、近期疗效和急性毒副作用。结果:32例患者均完成全程SMART,照射靶区内GTV剂量为(64.5±4.4)Gy,PTV剂量为(50.0±2.0)Gy,95%的等剂量曲线可以覆盖99%的PTV体积,SMART与拟行3DCRT计划比较,SMART组小肠(t=5.045,P=0.000)、膀胱(t=16.76,P=0.000)、直肠(t=10.432,P=0.000)、股骨头(t=3.654,P=0.002)受照射剂量明显降低。SMART组与3DCRT组比较,治疗时间明显缩短,t=3.654,P=0.002;靶区剂量明显提高,GTV:t=13.997,P=0.000,PTV:t=6.785,P=0.000。SMART组的消化道反应(χ2=9.999,P=0.019)、泌尿系统(χ2=10.705,P=0.013)、骨髓抑制(χ2=9.321,P=0.025)的急性毒副作用均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完全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59,P=0.093;但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77,P=0.011;1、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9,P=0.035。结论:SMART对子宫颈癌术后腹膜后转移淋巴结可获得理想的剂量分布,靶区无需缩野可获得根治性剂量,缩短了治疗时间,邻近危险器官得到保护,临床近期疗效满意,毒副作用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放射疗法 淋巴转移 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同步推量调强放射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陈真云 李秀敏 +2 位作者 盛修贵 丁风娜 李晓红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1565-1571,共7页
目的子宫颈癌是妇女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对于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放疗是较理想和有效的选择。本研究通过观察不同放疗方法在中晚期宫颈癌合并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应用,比较同步推量调强放射治疗(simultaneous modulated accelerated ... 目的子宫颈癌是妇女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对于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放疗是较理想和有效的选择。本研究通过观察不同放疗方法在中晚期宫颈癌合并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应用,比较同步推量调强放射治疗(simultaneous modulated accelerated radiotherapy,SMART)和常规放射治疗(conventional radiotherapy,CRT)对中晚期宫颈癌合并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的剂量学差异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12-01-2015-06-30临沂市肿瘤医院68例接受SMART和65例行CRT的ⅡB-ⅢB期宫颈癌合并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SMART计划:PTV达到处方剂量50.4-52.2Gy/28-29次,1.8-1.85Gy/次,同时给予P-GTV 61.6-67.2Gy/28-29次,2.2-2.4Gy/次,计划进行18次给予缩野。CRT计划:5次/周,1.8-1.9Gy/次,照射剂量达30Gy后,中间档铅4cm照射,4次/周,1.8-2.0Gy/次,至全盆总量达48.2-53.2Gy;盆腔淋巴结转移侧加量至54.2-58.2Gy。体外放疗同时给予一体化后装放疗及静脉化疗。比较靶区剂量、危及器官受照射剂量、近期疗效、急慢性不良反应和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的靶区剂量比较,SMART组中位P-GTV剂量64.7Gy,CRT组的体外放疗中位剂量(全盆+四野+淋巴结区缩野后)55.4Gy,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717,P〈0.001。SMART与拟行CRT计划比较,SMART组小肠(t=12.888,P〈0.001)、结肠(t=11.828,P〈0.001)、膀胱(t=12.135,P〈0.001)、脊髓(t=3.523,P=0.002)、股骨头(t=3.545,P=0.002)受照射剂量明显降低;SMART组的急性消化道反应(χ-2=9.965,P=0.019)和泌尿系统不良反应(χ-2=11.092,P=0.011)及骨髓抑制(χ-2=9.071,P=0.028)均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MART组的慢性消化道(χ-2=7.226,P=0.027)和泌尿系统不良反应(χ-2=9.344,P=0.025)均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MART与CRT组的CR(87.7%vs72.1%,P=0.029)及近期有效率(98.5%vs 86.9%,P=0.012)比较有统计学意义,SMART组明显提高。SMART组总的生存率(P=0.014)及无瘤生存率(P=0.001)均明显提高;1年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257,P=0.612;3年生存率(χ-2=5.399,P=0.020)和5年生存率(χ-2=5.965,P=0.0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ART组明显提高。结论 SMART比较CRT,对中晚期宫颈癌合并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可获得理想的剂量分布,靶区可获得根治性剂量,邻近危及器官得到保护,急慢性毒副作用明显降低,完全缓解率及无瘤生存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放射疗法 淋巴结转移 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 普通放疗 毒副作用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