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analysis on reservoir sediment deposition and downstream river channel scouring after impoundment and operation of TGP 被引量:1
1
作者 Lu Jinyou Huang Yue Wang Jun 《Engineering Sciences》 EI 2011年第3期113-120,共8页
According to the measured data after impoundment and operation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the reservoir sediment deposition and downstream river channel scouring are described briefly and compared with the research... According to the measured data after impoundment and operation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the reservoir sediment deposition and downstream river channel scouring are described briefly and compared with the research results achieved in the demonstration stage.It is indicated through analysis that the reservoir sediment deposition and downstream river channel scouring during 8-year impoundment and operation are still within the original forecast,so the original forecasting results are feasible.The further observation and comparison should be conducted because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observed data and the original forecast is not so sufficient in time and the prototype observation and related research work should be strengthened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泥沙淤积 河道冲刷 运行分析 蓄水 三峡工程 测量数据 三峡水库 下游河道
下载PDF
Induced Earthquake Monitoring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2
作者 王儒述 《三峡论坛》 2011年第4期33-45,共13页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TGP) on the Yangtze River(YR) is the largest water power station in the world;it is now attracting the worldwide attention. Possessing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benefits mainly for flood contr...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TGP) on the Yangtze River(YR) is the largest water power station in the world;it is now attracting the worldwide attention. Possessing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benefits mainly for flood control,power generation and navigation improvement,TGP will be a vital and backbone project in harnessing and developing of the YR. TGP has been commenced in 1993,the main channel of Yangtze was diverted on Nov.8th,1997 and whole project was completed in 2009. The Three Gorges(TG) reservoir has been formed since June 2003 and impounded to 175 m on Oct.26th,2010. The reservoir has a total length of 660 km and an average width of 1.0-1.5 km,with a total waters area of 1048 km2. In pace with the raised pool level,the enlargedstorage,the probability of reservoir earthquake would be enlarged. According to the magnitude records of historical maximum earthquake and properly weighted,defined the maximum reliable earthquake of TG reservoir would be ML6 magnitude,existed the probability of ML 5.0-5.8 induced earthquake around the Xiannvshan and Jiuwanxi fault zone(18 km upstream of the dam) . However,the highest intensity around the dam site would not exceed Degree VI,whereas the main structures of TGP were designed with an anti-seismic intensity of Degree VII,hence the reservoir induced earthquake would not form direct threat to the main structures of TGP. After the impoundment and operation of TG reservoir,the frequency and intensity of earthquake has been increased in some extent,yet the earthquake activities at TG region still kept in an original weak earthquake activities status.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TG reservoir induced earthquake monitoring and forecast,prevent the earthquake and geological calamity,ensure the safety of dam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form the harmonious society as well as guarantee the long term security. This paper explained the mechanism,kinds,causes,development and calamities of the earthquakes in the world,collected a lot of TGP,China and World's earthquake and geology materials. Such as 105 year(Jan.1906-June2011) earthquake records in the world(Tab.1) ,13 main reservoir induced earthquake records in China(Tab. 2) ,19 main reservoir induced earthquake records in the world(Tab.3) ,14 year(1996-2009) reservoir earthquake monitoring records in TGP(Tab.4) . Analyzed the cause,calamities of the main earthquakes as well as its alarm and forecast. May it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aders and beg your gui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p reservoir Induced Earthquake MONITORING
下载PDF
TGP206在下穿水库段隧道地质超前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韩立志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2020年第4期55-60,共6页
为了研究隧道开挖施工在穿越水库下方时的稳定性问题,分析在特殊地质条件下隧道超前地质预报采集的结果。以新建商合杭高速铁路某隧道的DK450+150~DK450+000地段为工程实例,采用TGP206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系统对隧道掌子面前方150 m的位于... 为了研究隧道开挖施工在穿越水库下方时的稳定性问题,分析在特殊地质条件下隧道超前地质预报采集的结果。以新建商合杭高速铁路某隧道的DK450+150~DK450+000地段为工程实例,采用TGP206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系统对隧道掌子面前方150 m的位于水库下方的岩体性质进行了探测,并对预报的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预报结果表明:通过超前地质预报分析预测得到的掌子面前方地质情况与隧道实际开挖时现场观察得到的地质情况基本相吻合;岩溶溶洞及隧道在开挖过程中的各种水害情况的预测也基本与实际情况一致,该隧道上部的水库对该隧道的施工安全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围岩探测 tgp 下穿水库
下载PDF
三峡库区支流富营养化状况普查 被引量:33
4
作者 邱光胜 涂敏 +3 位作者 叶丹 陈水松 郭文思 臧小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1-4,共4页
三峡水库135 m水位运行期间,于2005年在三峡库区10条支流的富营养化现状和水华发生情况进行了监测,并结合以往的监测资料,得出以下结论:库区支流水体年度评价以中营养状态为主,春、夏两季营养水平较高,距大坝较近的河流营养水平相对较高... 三峡水库135 m水位运行期间,于2005年在三峡库区10条支流的富营养化现状和水华发生情况进行了监测,并结合以往的监测资料,得出以下结论:库区支流水体年度评价以中营养状态为主,春、夏两季营养水平较高,距大坝较近的河流营养水平相对较高;库区水华频发区域主要集中在香溪河等受干流回水顶托影响的河流的滞水河段,春、夏季为水华高发期,水华优势种表现出由河流型硅藻类向湖泊型蓝、绿藻类的演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 水华 水质安全 三峡水库
下载PDF
三峡库区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探讨 被引量:17
5
作者 周萍 文安邦 +1 位作者 贺秀斌 严冬春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85-88,共4页
长江上游三峡库区坡耕地面积广,水土流失量大,对当地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危害。通过建立库区"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并开展库区消落带的治理,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结合生态清... 长江上游三峡库区坡耕地面积广,水土流失量大,对当地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危害。通过建立库区"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并开展库区消落带的治理,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结合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一般原则和技术要求,对三峡库区的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模式进行了探讨,并针对当前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和管理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清洁小流域 水土流失 生态治理模式 三峡库区
下载PDF
三峡库区江段纵向离散系数研究 被引量:31
6
作者 李锦秀 黄真理 吕平毓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84-87,共4页
本文通过对纵向离散特性的理论分析 ,确定河流纵向离散系数的一般计算公式 .根据三峡库区江段现有六个代表性断面流速分布监测数据 ,采用积分公式计算各河段各个测次的纵向离散系数值 ,将这些纵向离散系数计算值作为一系列有代表性的样... 本文通过对纵向离散特性的理论分析 ,确定河流纵向离散系数的一般计算公式 .根据三峡库区江段现有六个代表性断面流速分布监测数据 ,采用积分公式计算各河段各个测次的纵向离散系数值 ,将这些纵向离散系数计算值作为一系列有代表性的样本 ,对纵向离散系数的一般计算公式进行回归分析计算 ,得到三峡库区江段的纵向离散系数预测公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离散系数 预测公式 三峡水库 河流
下载PDF
三峡水库污染物来源及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卓海华 孙志伟 +3 位作者 郑红艳 刘旻璇 吴云丽 兰静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3-18,共6页
三峡水库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淡水资源库,通过对1996~2014年间三峡库区污染物排放资料的系统整理,对其污染物来源及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三峡库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变化明显,废污水排放总体呈下降趋势,污水处理率上升较快但仍... 三峡水库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淡水资源库,通过对1996~2014年间三峡库区污染物排放资料的系统整理,对其污染物来源及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三峡库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变化明显,废污水排放总体呈下降趋势,污水处理率上升较快但仍有提高空间;农药施用总量先增后降并逐渐趋于稳定,单位面积施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高毒害有机磷农药使用仍然普遍;化肥施用量波动较大,重氮磷、轻钾肥倾向有加重趋势;船舶运输呈现出客流减少、货运增加趋势,所排放各类废污水污染严重。库区各类型污染源排放总体上趋稳微降,但形势仍不容乐观。要改善这种状况,必须控污减排、加强处理设施建设并提高处理率和达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源 变化趋势 水质分析 三峡库区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重庆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性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王丽 谢世友 +1 位作者 郝秀东 刘小瑜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2-98,共7页
将生态足迹模型应用于重庆三峡库区8个重点移民区县,通过计算分析其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余与万元GDP足迹来分析其可持续发展性.结果表明:8个重点移民库区县的生态足迹都远远高于其生态承载力.各项生态足迹指标中只有林地出现盈... 将生态足迹模型应用于重庆三峡库区8个重点移民区县,通过计算分析其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余与万元GDP足迹来分析其可持续发展性.结果表明:8个重点移民库区县的生态足迹都远远高于其生态承载力.各项生态足迹指标中只有林地出现盈余,其余各项指标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赤字,特别是耕地与草地生态赤字尤为严重.基于以上分析,结合重庆三峡库区的自然、经济以及社会背景提出相应的减少其生态赤字的建议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重庆三峡库区 可持续发展性分析
下载PDF
三峡水库蓄水前后库区干流浮游藻类变化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邱光胜 叶丹 +1 位作者 陈洁 陈水松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3-86,共4页
为了研究三峡水库蓄水前后库区干流水体中浮游藻类的变化情况,结合库区地形和城市分布情况,设立了监测断面。利用1999~2008年的监测资料,对三峡库区藻类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蓄水后,库区TP、高锰酸盐指数等含量总... 为了研究三峡水库蓄水前后库区干流水体中浮游藻类的变化情况,结合库区地形和城市分布情况,设立了监测断面。利用1999~2008年的监测资料,对三峡库区藻类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蓄水后,库区TP、高锰酸盐指数等含量总体稳定,水体悬浮物含量下降,藻类光合作用条件改善,使库区干流藻细胞密度总体增加,且呈库尾至库首逐步上升的趋势。藻密度峰值出现季节由蓄水前的冬季转变为蓄水后的春季;但蓄水前后,库区干流浮游藻类种群结构组成基本一致,均是硅藻、绿藻、蓝藻占主体,蓄水后群落结构总体仍表现为河流型生态群落结构特点,只是库首段水体喜静水性的藻类在蓄水后检出频度有所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藻类 水生态 水库蓄水 三峡库区
下载PDF
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水环境容量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欧阳丽 诸葛亦斯 刘德富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12-14,36,共4页
三峡水库蓄水后,水库回水区的水文情势发生了显著变化,香溪河库湾受回水顶托,营养物质大量富集,致使该库湾的许多污染指标超标,直接威胁流域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欲有效地改善香溪河库湾水环境质量,必须研究库湾的水环境容量,并以... 三峡水库蓄水后,水库回水区的水文情势发生了显著变化,香溪河库湾受回水顶托,营养物质大量富集,致使该库湾的许多污染指标超标,直接威胁流域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欲有效地改善香溪河库湾水环境质量,必须研究库湾的水环境容量,并以此作为污染防治的依据,对主要污染物实行总量控制。通过对香溪河库湾水质野外监测和数据分析,表明主要污染物为PO4、NH4。应用WASP水质模型,对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进行水质模拟。根据水质模拟结果,采用解析法、功能区段首控制法定量计算出了香溪河库湾各功能控制区段的水环境容量,各控制区污染物应削减量或可新增加量,并初步地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污染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SP7 水环境容量 三峡水库 香溪河库湾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的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宽 涂建军 +1 位作者 陈晓军 葛春叶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6,共3页
将生态足迹模型应用到三峡库区的可持续发展分析中,选取重庆市忠县作为研究区,对重庆市忠县2005年生态足迹进行定量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2005年忠县人均生态足迹为1.1415 hm2,可利用人均生态承载力面积仅为0.4635 hm2,生态足迹是生态承... 将生态足迹模型应用到三峡库区的可持续发展分析中,选取重庆市忠县作为研究区,对重庆市忠县2005年生态足迹进行定量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2005年忠县人均生态足迹为1.1415 hm2,可利用人均生态承载力面积仅为0.4635 hm2,生态足迹是生态承载力面积的2.46倍;三峡库区正在通过过度消耗可供利用的自然资源来维持目前的生物生产现状,其发展模式处于一种不可持续的状态。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三峡库区
下载PDF
山区滑坡综合治理与土地利用探讨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欣 伏永朋 +2 位作者 潘玉珍 常宏 黄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33-35,47,共4页
山区滑坡综合治理与土地利用正日益引起广大技术人员的重视,以往的滑坡治理方法多着眼于保证其稳定性,忽略了滑坡塑造新的地貌资源及土地利用研究。采用"开发性治理"和"绿色设计"的指导思想,将滑坡体的整治与土地... 山区滑坡综合治理与土地利用正日益引起广大技术人员的重视,以往的滑坡治理方法多着眼于保证其稳定性,忽略了滑坡塑造新的地貌资源及土地利用研究。采用"开发性治理"和"绿色设计"的指导思想,将滑坡体的整治与土地综合开发利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缓解了山区人地矛盾;另一方面解决了部分移民安置问题。力图倡导一种滑坡治理、节约土地资源及再生利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于一体的设计理念,为今后滑坡治理与土地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治理 土地利用 千将坪滑坡 三峡库区
下载PDF
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安置模式探讨 被引量:23
13
作者 邱正光 伍黎芝 杜金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3,共3页
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在移民 ,而 40余万农村移民又是整个三峡工程移民的重点和难点。水库移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三峡库区的环境容量只能安置 2 6~ 31万移民 ,还有 9.5~ 14.5万移民需外迁安置。因此 ,三峡库区的移民安置应坚持多... 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在移民 ,而 40余万农村移民又是整个三峡工程移民的重点和难点。水库移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三峡库区的环境容量只能安置 2 6~ 31万移民 ,还有 9.5~ 14.5万移民需外迁安置。因此 ,三峡库区的移民安置应坚持多渠道安置与鼓励移民外迁安置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以土为本 ,以种植业安置为主的原则 ;坚持因人制宜的安置原则。政府应把接纳安置库区移民作为三峡工程受益地区对口支援库区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适当提高移民外迁安置费 ,减免外迁移民的“三提五统”费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移民 水库移民 安置模式 三峡库区
下载PDF
重庆市三峡库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10
14
作者 施开放 刁承泰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8-112,共5页
基于物元分析法和熵组合权重法对重庆市三峡库区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万州区、丰都县以及巫山县等9个区县水资源承载力等级为"可载"或"向可载"转化,占库区总区县个数的40.91%;涪陵区、长寿区、巴南... 基于物元分析法和熵组合权重法对重庆市三峡库区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万州区、丰都县以及巫山县等9个区县水资源承载力等级为"可载"或"向可载"转化,占库区总区县个数的40.91%;涪陵区、长寿区、巴南区等5个区县水资源承载力等级为"满载"或"向满载"转化,占库区总区县个数的22.73%;渝中区、江北区以及大渡口区等8个区县水资源承载力等级为"超载"或"向超载"转化,占库区总区县个数的36.36%。重庆市三峡库区水资源承载力主要影响因子是人均水资源量、人均用水量和城市化水平以及废污水排放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承载力 物元分析 信息熵 AHP 重庆市三峡库区
下载PDF
三峡库区库岸塌岸机理与防治措施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尚敏 易庆林 +1 位作者 王征亮 叶良斌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3,共3页
水库塌岸导致沿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对当地的经济及环境产生影响,故对库岸的塌岸机理及防治措施应重视。三峡水库的蓄水运行,大大改变了库岸的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对岸坡的稳定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总结库区的主要岸坡结构... 水库塌岸导致沿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对当地的经济及环境产生影响,故对库岸的塌岸机理及防治措施应重视。三峡水库的蓄水运行,大大改变了库岸的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对岸坡的稳定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总结库区的主要岸坡结构类型的基础上,分析了三峡库区几种典型的塌岸模式机理:侵蚀—剥蚀型、坍塌型、滑移型、崩塌型。针对岸坡的不同物质构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可以给库区库岸塌岸的防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坡结构 塌岸机理 防护措施 三峡库区
下载PDF
旅游业救赎三峡库区文化遗存的意义及途径 被引量:5
16
作者 周宜君 郑宇飞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11-13,共3页
三峡工程的兴建使三峡库区文化的赋存条件发生了改变,尤其是在对待库区文化遗存方面,存在被破坏、被异化、失去赋存基础、濒临毁灭等严重问题。亟待采取措施对这一趋势加以遏制,并寻求根本出路。分析了三峡库区文化遗存面临的问题,探讨... 三峡工程的兴建使三峡库区文化的赋存条件发生了改变,尤其是在对待库区文化遗存方面,存在被破坏、被异化、失去赋存基础、濒临毁灭等严重问题。亟待采取措施对这一趋势加以遏制,并寻求根本出路。分析了三峡库区文化遗存面临的问题,探讨了通过发展旅游业来进行文化救赎的意义,并以大昌古镇为例,提出了旅游业救赎三峡库区文化遗存的具体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存 救赎 旅游业 三峡库区
下载PDF
两种生态足迹模型在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评价中应用与比较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丽 谢世友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2-87,共6页
将传统生态足迹模型和能值生态足迹模型分别应用于三峡库区的可持续发展性研究中,选取重庆市涪陵区作为研究区域,对其2008年的生态足迹进行具体的计算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用能值生态足迹模型和传统生态足迹模型计算得出研究区分别存在4... 将传统生态足迹模型和能值生态足迹模型分别应用于三峡库区的可持续发展性研究中,选取重庆市涪陵区作为研究区域,对其2008年的生态足迹进行具体的计算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用能值生态足迹模型和传统生态足迹模型计算得出研究区分别存在4.35hm2/cap和1.846hm2/cap的生态赤字,这说明三峡库区的发展处于一种不可持续状态,针对这种情况提出相应的措施并简要讨论了两种生态足迹模型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生态足迹模型 能值生态足迹模型 三峡库区 可持续发展
原文传递
三峡水库汛限水位优化调度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义天 甘富万 +1 位作者 邓金运 陈建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6,共6页
汛限水位优化调度是提高三峡水库综合效益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汛限水位优化的必要性,在充分考虑了防洪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的方案,并比较了各方案的防洪和发电效益,最后简要分析了上游建库对优化的影响。通过优化调度后可以在保证防... 汛限水位优化调度是提高三峡水库综合效益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汛限水位优化的必要性,在充分考虑了防洪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的方案,并比较了各方案的防洪和发电效益,最后简要分析了上游建库对优化的影响。通过优化调度后可以在保证防洪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三峡水库的发电效益,而上游建库则对优化的防洪和发电更为有利,并有通过水库联合调度进一步提高发电效益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汛限水位优化 防洪发电效益 上游建库 三峡水库
下载PDF
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土地承载力差异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马景娜 苏维词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8,11,共3页
生态环境是生产力发展的自然基础和必要条件,研究土地承载力、控制人口数量、保护生态环境,对三峡库区的生态脆弱区尤为重要。分别计算出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内19个县区(自治县)温饱粮食安全标准下的土地承载力,并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生态环境是生产力发展的自然基础和必要条件,研究土地承载力、控制人口数量、保护生态环境,对三峡库区的生态脆弱区尤为重要。分别计算出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内19个县区(自治县)温饱粮食安全标准下的土地承载力,并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这些地区土地承载力指数大多大于1,人口超载严重,影响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结合本区域自然经济社会背景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区 生态环境 土地承载力 三峡库区
下载PDF
三峡工程运行后泥沙问题与江湖关系变化 被引量:31
20
作者 胡春宏 王延贵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7-116,共10页
泥沙问题是影响三峡工程调度运行和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工程论证、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利用多种研究手段对三峡工程泥沙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采用三峡水库蓄水以来的实测资料进行分析,检验以往泥... 泥沙问题是影响三峡工程调度运行和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工程论证、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利用多种研究手段对三峡工程泥沙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采用三峡水库蓄水以来的实测资料进行分析,检验以往泥沙研究成果的合理性与可靠性。分析结果表明:三峡工程经10 a的运行,泥沙问题基本态势良好,局部问题经认真应对,处于已控或可控之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泥沙问题有可能积累、发展和转化,仍应继续高度重视。针对三峡工程运行后长江中下游江湖关系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指出:三峡工程运行后坝下游河道产生强烈的、大范围的冲刷;洞庭湖和鄱阳湖的湖口水位下降,对2湖分流分沙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出现了枯水期2湖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等问题;通过洞庭湖和鄱阳湖的湖口建闸等措施对解决所存在的问题是有效和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工程 泥沙问题 水库淤积 河道冲刷 江湖关系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