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噪声性暂时性听阈位移(TTS)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涂白杰 李万里 +3 位作者 桂立辉 张建营 田庆丰 陈健 《现代预防医学》 CAS 1999年第3期300-301,共2页
本文对某麻纺厂织袋、纺麻、梳麻车间从事噪声作业的工人,排除非噪声性致聋因素及生活噪声的影响,共检查212人424耳的纯音听力以及工作一个班次(6小时)后的暂时性所阈位移(TTS),同时测定各车间噪声强度(A声级),数据采用直线... 本文对某麻纺厂织袋、纺麻、梳麻车间从事噪声作业的工人,排除非噪声性致聋因素及生活噪声的影响,共检查212人424耳的纯音听力以及工作一个班次(6小时)后的暂时性所阈位移(TTS),同时测定各车间噪声强度(A声级),数据采用直线回归、逐步多元回归和协方差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处理。结果表明:性别间和左右耳间的语频听阈及TTS均无显著性差异;车间噪声强度与语频听阈及TTS间存在着正相关;TTS与语频听阈、年龄、工龄之间存在着负相关。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语频听阈、噪声强度和工龄对TTS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时性听阈位称 语频听阈 噪声强度
下载PDF
Temporary threshold shift in human subject exposed to noise
2
作者 RamzyW.Melik YvonneI.Hanna 《Chinese Journal of Acoustics》 1993年第1期72-76,共5页
Using an audiometer, the effect of the noise level upon temporary threshold shift (TTS) for five trained normal subjects (left ear only) was studied. The measurements were carried out after 6 min exposure (in third oc... Using an audiometer, the effect of the noise level upon temporary threshold shift (TTS) for five trained normal subjects (left ear only) was studied. The measurements were carried out after 6 min exposure (in third octave band) for different sound pressure levels ranging between 75-105 dB at three test frequencies 2,3, and 4 kHz.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t exposure to noise of sound pressure level (SPL) above 85 dB, TTS increases linearly with ths SPL for all the test frequencies. The work had extended to study the recovery curves for the same ear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reduction in TTS on doubling the recovery times, for the two sound pressure levels 95 dB and 105 dB, occurs at a rate of nearly 3 dB. The comparison of the recovery curve at 3 kHz with that calculated using Ward's general equation for recovery was made. Finally, to study the values of TTS produced by exposure to certain noise at different test frequencies, distribution curves for two recovery times were plotted representing TTS values, for an exposure noise of 1 / 3 octave band and centre frequency 2 kHz, at different test frequen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ise temporary threshold shift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原文传递
The effects of smoking on temporary threshold shift
3
作者 Ramzy W. Melik (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andard Acoustic Department P.O.B. 136 Giza, Egypt) 《Chinese Journal of Acoustics》 2001年第3期285-288,共4页
For studying the influence of smoking on temporary threshold shift (TTS), six normal subjects (3 smokers and 3 nonsmokers) were selected for carrying out this work. Nonsmokers were exposed separately for 7 min to 95 ... For studying the influence of smoking on temporary threshold shift (TTS), six normal subjects (3 smokers and 3 nonsmokers) were selected for carrying out this work. Nonsmokers were exposed separately for 7 min to 95 dB SPL in 1/3-octave band filtered noise centred at 2 kHz. Pre and post exposure thresholds (leftear) were recorded in a sound-proof booth using Bruel & Kjaer (B & K) Audiometer type 1800. For smokers, each one smoked a cigarette during the five minutes following the pre-exposure threshold measurement. All the assessments were conducted at a temperature between 22-25℃.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mokers evidenced less TTS than did nonsmokers in the frequency range from 1 kHz to 5 kHz. At 6 kHz smokers evidenced nearly higher value. Maximum TTS was attained at frequency that was about 1/2-octav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exposed noise. Comparison between recovery curves for smokers and nonsmokers was also ma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effects of smoking on temporary threshold shift tts
原文传递
Relation between sound transfer function from diffuse sound field to the eardrum and temporary threshold shift
4
作者 Yvonne I. Hanna Ramzy W. Melik (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andards (NIS), Aconstic Department Tersa Str., El-Hararn, Giza, Egypt) 《Chinese Journal of Acoustics》 1999年第3期259-265,共7页
Twelve volunteers with normal hearing (9 males and 3 females) participated in this work The sound transfer functions (STFS) from diffuse sound field to the subject's eardrums were measured and correlated... Twelve volunteers with normal hearing (9 males and 3 females) participated in this work The sound transfer functions (STFS) from diffuse sound field to the subject's eardrums were measured and correlated to the temporary threshold shift (TTS) due to fiffuse-exposure.A probe tube with a miniature microphone was used for STF measurements in which successive 1/3 oct bandwidth random noise with central frequency from 0.25 kKz to 8 kHz were used. The subjec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the STF maxima at 2 kHz and 4 kHz respectively Pre- and post- exposure sweep Bekesy audiograms were recorded and the temporary thresh old shift calctilated a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Frequency of the maximum TTS was correlated to that of the maximum STF. The average TTS was very small or zero at frequen cies below the band noise exposure , but was noticeable even at the highest measured frequency (8 kHz) for beyond the noise band. Also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TF were found at frequencies between 2 kHz and 4 k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HZ AM In Relation between sound transfer function from diffuse sound field to the eardrum and temporary threshold shift
原文传递
打桩水下噪声对长江江豚影响初探 被引量:15
5
作者 时文静 王志陶 +4 位作者 方亮 董黎君 王士勇 王丁 王克雄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99-407,共9页
人类活动,如打桩、船舶、声纳、水下爆破,产生的水下噪声可能潜在影响着鱼类和海洋哺乳动物[1]。其中,噪声污染对鲸类动物的影响尤其需要关注。众所周知,鲸类动物是发声分类明显的群体,它们已经进化成高度依赖声音进行诸如交流、远距离... 人类活动,如打桩、船舶、声纳、水下爆破,产生的水下噪声可能潜在影响着鱼类和海洋哺乳动物[1]。其中,噪声污染对鲸类动物的影响尤其需要关注。众所周知,鲸类动物是发声分类明显的群体,它们已经进化成高度依赖声音进行诸如交流、远距离感知环境、巡游、在不透明介质中发现猎物等生存活动的物种,而长时间暴露于噪声中可能会对这些重要功能产生不利影响[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江豚 打桩噪声 tts 听觉掩蔽
下载PDF
噪声适应性暴露对人听力保护作用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2
6
作者 田传胜 王生 +2 位作者 孙菲 刘长春 朱建国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7-79,共3页
目的 观察适应性噪声暴露对听力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 44名青年志愿者随机分为 4组 (每组1 1人 ,男 6人、女 5人 ) ,其中 2组为适应性暴露组 ,另 2组为直接暴露组。适应性暴露 1组和 2组先暴露于中心频率为 0 5kHz、声压级为 95dBSPL... 目的 观察适应性噪声暴露对听力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 44名青年志愿者随机分为 4组 (每组1 1人 ,男 6人、女 5人 ) ,其中 2组为适应性暴露组 ,另 2组为直接暴露组。适应性暴露 1组和 2组先暴露于中心频率为 0 5kHz、声压级为 95dBSPL的一个倍频程噪声 ,每天 6h ,连续暴露 1 0d ,休息 2d后 ,再连续3d分别暴露于声压级为 1 0 5dB的一个倍频程噪声 (2 5h/d)和白噪声 (0 5h/d) ;而直接暴露的两组预先不进行适应性暴露 ,直接暴露于 1 0 5dB的一个倍频程噪声和白噪声 ,连续 3d ,每天 2 5h。以暂时性听阈位移 (TTS)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在高噪声暴露过程中 ,适应性暴露组与直接暴露组相比 ,除 8kHz外 ,TTS在各个频率上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经过一定强度噪声的适应性暴露后 ,能够减轻更高强度噪声所致听力损伤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适应性暴露 噪声习服 暂时性听阈位移 听力保护
下载PDF
听觉系统噪声习服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6
7
作者 田传胜 王生 +2 位作者 孙菲 刘长春 朱建国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2-13,共2页
目的 观察反复暴露于一定强度噪声对人听觉系统的影响。方法 以 11名男女青年作为观察对象 ,连续暴露于中心频率为 0 5kHz、声压级 (SPL)为 95dBSPL的一个倍频程窄带噪声 10d(每天暴露 6h)。结果 在暴露于 95dBSPL噪声的过程中 ,观... 目的 观察反复暴露于一定强度噪声对人听觉系统的影响。方法 以 11名男女青年作为观察对象 ,连续暴露于中心频率为 0 5kHz、声压级 (SPL)为 95dBSPL的一个倍频程窄带噪声 10d(每天暴露 6h)。结果 在暴露于 95dBSPL噪声的过程中 ,观察对象在各测定频率的暂时性听阈位移 (TTS)呈逐渐减小趋势 ,与噪声暴露第 1天的TTS相比 ,从第 4天开始在某些频率上TTS出现差异显著性 (P <0 0 5 ) ,连续暴露 10d后 ,在 0 5~ 8kHz的各个频率上均可观察到TTS显著减小的现象。结论 反复暴露于一定强度的噪声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系统 实验观察 噪声暴露 噪声习服 暂时性听阈位移
下载PDF
宽频带白噪声适度暴露对小鼠听力损害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石闯 柳柯 +2 位作者 杨仕明 姜学钧 施磊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07-311,共5页
目的:通过100dB SPL宽频带白噪声对成年C57小鼠进行单次2小时的暴露,观察该种噪声对小鼠听功能损害的特点。方法选取5-6周龄ABR听阈正常的C57小鼠(每组5-7只),随机分为5个实验组分别为:噪声暴露后即刻(P0)、1天(P1)、3天(P3... 目的:通过100dB SPL宽频带白噪声对成年C57小鼠进行单次2小时的暴露,观察该种噪声对小鼠听功能损害的特点。方法选取5-6周龄ABR听阈正常的C57小鼠(每组5-7只),随机分为5个实验组分别为:噪声暴露后即刻(P0)、1天(P1)、3天(P3)、7天(P7)、14天(P14)。实验组小鼠于100dB SPL宽频带白噪声环境下暴露2h,本实验采用噪声暴露前的小鼠作为对照组。每只实验小鼠分别于噪声暴露前及暴露后各时间点进行ABR阈值检测以评估听力受损情况,实验采用统计噪声暴露前、后各时间点小鼠ABR差值(阈移)的方法分析实验结果。结果噪声暴露后即刻,小鼠各频率的ABR阈移均为最大值(P〈0.01):Click(11.92±7.51dB)、4kHz(11.92±5.60dB)、8kHz(12.31±5.99dB)、16kHz (21.54±8.75dB)、32kHz(20.00±8.90dB),且在各个频率的阈移中,以16kHz及32kHz处的高频听力损失最严重,明显高于Click、4kHz及8kHz处的阈移(P〈0.05)。脱离噪声环境24小时后各频率的ABR阈移开始下降,2周以后,小鼠各频率ABR阈值均完全恢复至暴露前水平(P〉0.05):Click(1.11±6.01dB)、4kHz(1.11±3.33dB)、8kHz(1.11±4.17dB)、16kHz (1.67±4.33)、32kHz(2.78±4.41)。结论100dB SPL宽频带白噪声单次有限暴露可以造成小鼠出现一定程度的听力损害。在频率分布上,高频区域的听力损害更为明显。同时,本研究表明,这种噪声下小鼠听力损害可以表现自我主动恢复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57BL 6J小鼠 宽频带白噪声 暂时性噪声性聋 ABR阈移 耳聋
下载PDF
隐性听力下降小鼠耳蜗内毛细胞突触的病理改变 被引量:6
9
作者 尹彦波 袁雅生 迟放鲁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5-180,共6页
目的探讨噪声暴露后出现暂时性阈移的小鼠在听觉反应阈值完全恢复正常后耳蜗内毛细胞突触的病理改变。方法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小鼠进行强度98 dB SPL、时长2 h的噪声暴露,建立暂时性阈移模型。将对照组和暂时性阈移模... 目的探讨噪声暴露后出现暂时性阈移的小鼠在听觉反应阈值完全恢复正常后耳蜗内毛细胞突触的病理改变。方法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小鼠进行强度98 dB SPL、时长2 h的噪声暴露,建立暂时性阈移模型。将对照组和暂时性阈移模型小鼠进行全基底膜铺片并行免疫荧光染色,共聚焦显微镜拍照成像并观察细胞形态。利用耳蜗长度计算耳蜗所处的频率位置,最后用图形处理软件对突触结构进行三维重建,观察对照组小鼠和实验组小鼠的耳蜗内毛细胞突触前、后结构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病理改变特点。结果对照组小鼠耳蜗内毛细胞的突触复合体有明显的分布特点,每个内毛细胞通过5~30个突触与耳蜗神经纤维形成突触连接,靠近蜗轴侧的突触前结构体积较大,与之相匹配的突触后结构体积较小。靠近柱细胞侧的突触前结构体积偏小,与之相匹配的突触后结构体积偏大。实验组小鼠在高强度噪声暴露后第2天听觉测试结果显示,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DPOAE)阈值升高30~40 dB,2周后再次测试显示阈值恢复正常,但是ABR的Ⅰ波波幅下降46.1%,且耳蜗内毛细胞的突触复合体结构数量也减少了41.3%。而内毛细胞和螺旋神经节细胞没有明显丢失。结论听觉阈值功能测试对判断小鼠耳蜗内毛细胞突触的损害和丢失不敏感;而听觉阈上功能测试对评价小鼠耳蜗内毛细胞突触的损害和丢失相对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性聋 暂时性阈移 隐性听力下降 突触 小鼠
下载PDF
短时间高强噪声对豚鼠听器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延军 李道德 郑素贤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17-219,共3页
目的为研究高强噪声对豚鼠听功能的影响。方法24只豚鼠随机分成对照、115dB(A)暴露和118dB(A)暴露三组,每组8只。观察分析了粉红噪声暴露3min,豚鼠的鼓膜、毛细胞及听力的变化。结果耳镜检查两暴露组鼓膜无明... 目的为研究高强噪声对豚鼠听功能的影响。方法24只豚鼠随机分成对照、115dB(A)暴露和118dB(A)暴露三组,每组8只。观察分析了粉红噪声暴露3min,豚鼠的鼓膜、毛细胞及听力的变化。结果耳镜检查两暴露组鼓膜无明显损伤;但两暴露组都出现了明显的暂时性听阈偏移(temporarythresholdshift,TTS);耳蜗铺片观察两暴露组都发现了毛细胞损伤(P<0.01)。两暴露组的TTS30min内没有恢复到暴露前水平。与115dB(A)暴露组相比,118dB(A)组毛细胞损伤更严重,TTS增大更明显(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 豚鼠 听力 暂时性听阈偏移 听器损伤
下载PDF
战场爆震性声损伤及其防护 被引量:1
11
作者 宁竹之 王登高 +5 位作者 卢晓翠 石凯 白晓鸿 安国印 汤宏业 樊晋燕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4-9,共6页
本文评价了我军研制的A型耳塞在实战条件下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炮手戴耳塞后,在脉冲噪声163.5~171.6dB(A)的情况下,语言联系未受干扰,鼓膜未见损伤,暂时性听力阈移(TTS)在炮击2h内可以得到防护。观察中出现一个有兴趣的事实,炮击完成2... 本文评价了我军研制的A型耳塞在实战条件下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炮手戴耳塞后,在脉冲噪声163.5~171.6dB(A)的情况下,语言联系未受干扰,鼓膜未见损伤,暂时性听力阈移(TTS)在炮击2h内可以得到防护。观察中出现一个有兴趣的事实,炮击完成2h内进行的及时测听,以1周内未炮击的平均基准听力和炮击时戴耳塞的TTS(2h)比较,出现听力阈移平均提高0.98~3.1dB的现象。这一结果可能与战斗紧张环境,机体调动生理潜力提高应激效应有关。炮击时不戴耳塞者,鼓膜因强脉冲噪声引起充血,有3/4的测听结果TTS下降约25dB。据分析,听力的丧失程度与鼓膜的损伤呈比例相关,r_s=0.681,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膜 耳塞 脉冲噪声 听力阈移
下载PDF
红景天对脉冲噪声致暂时性阈移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传红 李彩红 +3 位作者 唐凌媛 刘雲 赖晃文 熊敏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1-4,共4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红景天对暂时性阈移(temporary threshold shifts,TTS)的影响来探讨红景天对急性声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夏季某实弹演习炮兵部队的52例参试者,随机分为红景天组与非红景天组,每组26例;红景天组演习前连续3 ...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红景天对暂时性阈移(temporary threshold shifts,TTS)的影响来探讨红景天对急性声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夏季某实弹演习炮兵部队的52例参试者,随机分为红景天组与非红景天组,每组26例;红景天组演习前连续3 d及演习后1 d口服诺迪康胶囊,非红景天组给予等量安慰剂。在实弹演习前72 h及实弹演习24 h后行听力检查,并计算TTS。结果实弹演习前72 h,两组低频平均听阈和高频平均听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弹演习24 h后,两组低频平均听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景天组高频平均听阈低于非红景天组(P<0.05)。红景天组在4.0、6.0和8.0 k Hz的TTS低于非红景天组(P<0.05)。结论红景天能显著降低脉冲噪声所致的高频T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声损伤 红景天 暂时性阈移
下载PDF
窄带噪声暴露对豚鼠血浆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和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晓花 徐灵活 +3 位作者 王艳军 周宏元 胡家庆 章建程 《海军医学杂志》 2011年第5期299-301,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窄带噪声暴露对豚鼠血浆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及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探讨噪声暴露后豚鼠听觉功能变化的机制。方法 40只雄性健康白化种豚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噪声暴露组,每组20只。利用Bio-LOG-IC系统检测噪声暴露前... 目的通过观察窄带噪声暴露对豚鼠血浆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及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探讨噪声暴露后豚鼠听觉功能变化的机制。方法 40只雄性健康白化种豚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噪声暴露组,每组20只。利用Bio-LOG-IC系统检测噪声暴露前后豚鼠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阈值,测定2组豚鼠暂时性听阈偏移(TTS)值,以评价听觉功能改变差异。实验结束后,取血浆用相应试剂盒分别测定血浆NO含量和NOS活性。结果对照组TTS均值为(0±2.9)dB,血浆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为(12.4±2.8)U/ml,NO含量为(31.6±19.7)μmol/L,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活性为(28.2±2.6)U/ml;噪声暴露组TTS均值(23.2±5.3)dBi,NOS活性(14.4±1.5)U/ml、NO含量(35.8±23.8)μmol/L。噪声暴露组与对照组比较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噪声暴露组T-NOS活性([29.8±1.2)U/ml]有增强趋势,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窄带噪声暴露后豚鼠血浆iNOS活性增高,生成大量具有耳毒性作用的NO,可能是内耳损伤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暴露 脑干诱发电位 暂时性听阈偏移 一氧化氮合酶 一氧化氮
下载PDF
噪声、照明、温度、湿度对听觉的复合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梁振福 唐志文 刘忠权 《海军医学杂志》 2000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 :观察舰艇舱室环境噪声、照明、温度、湿度 4种物理因素联合作用对暂时性听阈偏移的影响。方法 :受试者分别在① 75dBA、2 0 0lx、2 5℃、6 5 %RH ;② 75dBA、6lx、35℃、85 %RH ;③ 85dBA、80lx、35℃、85 %RH ;④ 85dBA、80lx、3... 目的 :观察舰艇舱室环境噪声、照明、温度、湿度 4种物理因素联合作用对暂时性听阈偏移的影响。方法 :受试者分别在① 75dBA、2 0 0lx、2 5℃、6 5 %RH ;② 75dBA、6lx、35℃、85 %RH ;③ 85dBA、80lx、35℃、85 %RH ;④ 85dBA、80lx、30℃、75 %RH ;⑤ 90dBA、180lx、2 7℃、6 0 %RH ;⑥ 96dBA、2 0 0lx、2 5℃、6 5 %RH ;⑦ 95dBA、6lx、30℃、75 %RH 7种条件下暴露 1d ,共 8h。测试暴露后 2~ 5min的暂时性听阈偏移 (TTS)。结果 :在 7种暴露条件下 ,4种因素对听觉的复合作用不明显 ,听阈偏移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噪声的强度。当声级为 75dBA和 85dBA时 ,各频率的TTS均小于 5dB ;当声级升高至 90dBA和 95dBA时 ,影响最大频率 (40 0 0Hz)的TTS分别为 12 .1dB和 31.3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 照明 温度 湿度 联合作用 暂性听阈偏移
下载PDF
正态分布法在噪声听觉损伤易感性评价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灵活 殷明 +2 位作者 章建程 李中付 袁海霞 《海军医学杂志》 2007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噪声听觉损伤易感性的评价方法。方法:通过对103只豚鼠的暂时性听阈偏移值进行统计学分析,作左右耳暂时性听阈偏移均值频数分布图,探讨其分布规律;利用正态分布法评价噪声听觉损伤易感组与不易感组豚鼠,并探讨其合理性。结果:... 目的:探讨噪声听觉损伤易感性的评价方法。方法:通过对103只豚鼠的暂时性听阈偏移值进行统计学分析,作左右耳暂时性听阈偏移均值频数分布图,探讨其分布规律;利用正态分布法评价噪声听觉损伤易感组与不易感组豚鼠,并探讨其合理性。结果:上限置信区间为[29.9 dB,40.0 dB],下限置信区间为[12.5 dB,16.5 dB]。结论:正态分布法可应用于豚鼠噪声听觉损伤易感性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听觉损伤 易感性 暂时性听阈偏移 正态分布法
下载PDF
噪声性阈移耳蜗螺旋器透射电镜观察
16
作者 高文元 丁大连 +1 位作者 郑向阳 阮芳铭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519-523,共5页
豚鼠分别暴露110dB SPL白噪声30min或120dB SPL白噪声150min。暴露前后不同时间分别测试皮层反应閾,并用透射电镜观察耳蜗螺旋器细胞内变化。结果表明:110dB噪声引起暂时性閾移(TTS),而120dB噪声一般形成永久性閾移(PTS)。TTS耳蜗病变... 豚鼠分别暴露110dB SPL白噪声30min或120dB SPL白噪声150min。暴露前后不同时间分别测试皮层反应閾,并用透射电镜观察耳蜗螺旋器细胞内变化。结果表明:110dB噪声引起暂时性閾移(TTS),而120dB噪声一般形成永久性閾移(PTS)。TTS耳蜗病变局限在第3排外毛细胞,主要有静纤毛内肌丝解聚,细胞轻度水肿和空泡变性等表现,核下区和神经末梢正常。PTS耳蜗内毛细胞和第1排外毛细胞受损伤,静纤毛融合,表皮板穿孔,细胞内显著水肿,皮板下区透明化,表面囊肿胀和传出神经末梢大空泡形成。根据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探讨了TTS和PTS的形态学基础,毛细胞内病变的发展变化及病变的可逆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阈移 噪音损伤 耳蜗 噪声
下载PDF
次声对豚鼠听阈影响的实验研究
17
作者 刘淑芳 杜宝东 +1 位作者 刘莉 姬柏春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10-111,114,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强度次声暴露下豚鼠听阈的变化。方法 采用面神经管长期置入电极方法 ,测试不同强度、不同时间的次声暴露下 2 0只清醒豚鼠的听阈变化 ,并将暂时阈移 (temporarythresholdshifting ,TTS)与永久阈移 (permanentthresholds... 目的 探讨不同强度次声暴露下豚鼠听阈的变化。方法 采用面神经管长期置入电极方法 ,测试不同强度、不同时间的次声暴露下 2 0只清醒豚鼠的听阈变化 ,并将暂时阈移 (temporarythresholdshifting ,TTS)与永久阈移 (permanentthresholdshifting ,PTS)的指标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8Hz的次声在 130dBSPL暴露 30小时即可引起PTS ,而在 12 0dBSPL暴露 30小时对听阈的影响不大 ,可引起TTS。结论 在强度≥ 130dBSPL次声暴露 30小时可引起豚鼠耳蜗功能的永久性损害 ,造成P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声 暴露 听阈 暂时性阈移 永久性阈移
下载PDF
纺织女工暂时性听阈位移与噪声性听力损失
18
作者 涂白杰 李万里 +3 位作者 桂立辉 田庆丰 陈健 席景砖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2期93-95,共3页
目的研究影响暂时性听阈位移与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因素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直线相关回归、逐步多元回归和协方差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暂时性听阈位移与听阈、噪声强度、工龄、年龄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暂时性听阈位移与噪声强... 目的研究影响暂时性听阈位移与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因素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直线相关回归、逐步多元回归和协方差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暂时性听阈位移与听阈、噪声强度、工龄、年龄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暂时性听阈位移与噪声强度呈正相关,与听阈、工龄、年龄呈负相关。结论在噪声暴露时间及测定时间一定、噪声频谱相近的情况下,暂时性听阈位移主要受听阈、噪声强度和工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时性听阈位移 听阈 噪声强度 工龄
下载PDF
噪声所致听力损失现象的物种差异及可能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崔钟丹 吴菁 +2 位作者 唐佳 陈其才 付子英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07-422,共16页
噪声广泛存在于人和动物的生活环境中,从无脊椎动物到哺乳动物乃至人类,都会受到噪声的负面影响.强烈的噪声会损伤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引起噪声性听力损失(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NIHL).本文对噪声性听力损失的类型、影响因素、... 噪声广泛存在于人和动物的生活环境中,从无脊椎动物到哺乳动物乃至人类,都会受到噪声的负面影响.强烈的噪声会损伤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引起噪声性听力损失(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NIHL).本文对噪声性听力损失的类型、影响因素、噪声所致不同程度听力损失形成的可能机制进行了总结,发现NIHL主要与突触结构肿胀、谷氨酸引起的可逆兴奋性中毒以及活性氧引起的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带状体损伤、α激动型鸟嘌呤核苷酸结合蛋白(guanine nucleotide binding protein alpha stimulating,GNAS)基因的mRNA及其上游lncRNA Sept7的表达量上调等因素有关.比较噪声暴露后不同物种听力损失情况的差异,发现鱼类和鸟类由于具有毛细胞再生能力而能够较快从听力损伤中恢复,啮齿类较容易受到噪声影响,而回声定位鲸类噪声暴露后的暂时性听觉阈移较小,非常有趣的是回声定位蝙蝠在噪声高强度暴露后未表现出暂时性听觉阈移的现象.上述结论提示,对不同物种的比较生理研究可深入揭示NIHL机制,并为听力保护以及噪声所致的听力损伤后修复等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性听力损失 暂时性阈值偏移 永久性阈值偏移 隐性听力损失 毛细胞 物种差异 生理机制
原文传递
“随身听”致听阈位移的研究
20
作者 李来 唐世英 王秀文 《成都医药》 2002年第1期5-6,共2页
目的 :探讨“随身听”对青少年听力的损害。方法 :研究因素有两个 ,一个是性别分男性和女性 ,另一个因素是每天听取“随身听”的时间 (分为 1h、 2h、 3h三个水平 )。按 2× 3析因设计 ,将 30名受试对象平均分配到 6个组。两年后 ,... 目的 :探讨“随身听”对青少年听力的损害。方法 :研究因素有两个 ,一个是性别分男性和女性 ,另一个因素是每天听取“随身听”的时间 (分为 1h、 2h、 3h三个水平 )。按 2× 3析因设计 ,将 30名受试对象平均分配到 6个组。两年后 ,检测每个受试者暂时性听阈位移 (TTS) ,并调查其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结果 :听阈位移与性别无关 ,性别与每日听取时间无交互作用。听阈位移与听取时间呈正相关 (r =0 86 6 ,P =0 0 0 0 )。每天听取 3h以上者 ,可以出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结论 :“随身听”对青少年的听力有损害 ,而且这种损害随每天听取的时间延长而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听阈位移 听力损害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