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sing modified 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 curve number method to simulate the role of forest in flood control in the upper reach of the Tingjiang River in China 被引量:3
1
作者 LIN Wei YANG Fan +2 位作者 ZHOU Liang XU Jian-gang ZHANG Xing-qi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7年第1期1-14,共14页
To improve flood control efficiency and increase urban resilience to flooding,the impacts of forest type change on flood control in the upper reach of the Tingjiang River(URTR) were evaluated by a modified model based... To improve flood control efficiency and increase urban resilience to flooding,the impacts of forest type change on flood control in the upper reach of the Tingjiang River(URTR) were evaluated by a modified model based on the 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 curve number(SCS-CN) method. Parameters of the model were selected and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model evaluation indexes. The first simulation of forest reconstruction scenario,namely a coniferous forest covering 59.35km^2 is replaced by a broad-leaved forest showed no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flood reduction in the URTR. The second simulation was added with 61.75km^2 bamboo forest replaced by broad-leaved forest,the reduction of flood peak discharge and flood volume could b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Specifically,flood peak discharge of 10-year return period event was reduced to 7-year event,and the reduction rate of small flood was 21%-28%. Moreover,the flood volume was reduced by 9%-14% and 18%-35% for moderate floods and small floods,respectively. The resultssuggest that the bamboo forest reconstruction is an effective control solution for small to moderate flood in the URTR,the effect of forest conversion on flood volume is increasingly reduced as the rainfall amount increases to more extreme magnitude. Using a hydrological model with scenarios analysis is an effective simulation approach in 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est type change and flood control. This method would provide reliable support for flood control and disaster mitigation in mountainous c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ood control 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 curve number method Forest type change Scenarios simulation tingjiang River
原文传递
福建长汀汀江国家湿地公园草本植物区系分析
2
作者 黄磊 张秀华 黄茜 《陕西林业科技》 2024年第5期61-65,70,共6页
为深入了解汀江国家湿地公园草本植物区系的物种组成和地理分布特征,采取线路调查和重点调查的方法,对长汀汀江国家湿地公园草本植物的种类组成和植物区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汀江国家湿地公园草本植物有301种,隶属于79科212属,其中蕨... 为深入了解汀江国家湿地公园草本植物区系的物种组成和地理分布特征,采取线路调查和重点调查的方法,对长汀汀江国家湿地公园草本植物的种类组成和植物区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汀江国家湿地公园草本植物有301种,隶属于79科212属,其中蕨类植物15科24属32种,单子叶植物15科64属96种,双子叶植物49科124属173种。禾本科(31属/44种)、菊科(22属/33种)和莎草科(11属/22种)是湿地公园优势种。科的分布以世界分布(44科)和泛热带分布(24科)占绝对优势,占总科数的86.07%,热带科是温带科(R/T)的3.37倍;属的分布以泛热带分布(74属)和世界分布(48属)为主,占总科数的57.54%,热带属(118属)是温带属(46属)(R/T)2.57倍,热带分布占显著优势,呈现由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汀江国家湿地公园 草本植物 区系
下载PDF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汀江流域福建段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3
作者 刘陵桦 孟维彩 +5 位作者 蔡翠婷 李毅杰 袁宇奇 王晓宇 张翔 侯晓龙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6-246,382,共12页
[目的]科学评估南方红壤侵蚀区汀江流域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力,揭示影响植被覆盖空间分异驱动因子的作用强度和交互作用机制,为汀江流域的生态系统的修复和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000—2020年20 a间月... [目的]科学评估南方红壤侵蚀区汀江流域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力,揭示影响植被覆盖空间分异驱动因子的作用强度和交互作用机制,为汀江流域的生态系统的修复和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000—2020年20 a间月尺度MOD13Q1(250 m)数据集,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和皮尔逊相关分析方法探究植被NDVI与时间之间的关系,综合温度、降水量和海拔等自然因子及人为因子,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流域内植被NDVI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力强度。[结果](1)时间上,2000—2020年汀江流域植被覆盖度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增长率为7.11%,上升平均速度为0.002 2/a,表明该区域的生态环境正稳定持续改善中。(2)空间上,整体上以中高和高覆盖度为主,呈现出明显各区县中部低于四周区域的空间分布格局,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差异,NDVI改善区域面积为86.33%,远大于退化面积区域。(3)驱动因子探测结果:降水量>海拔>温度>GDP>人口密度>土地利用类型>植被类型>坡度>土壤类型。[结论]汀江流域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受自然因子和人为因子双重影响,降水量因子解释力为0.705,是影响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海拔、温度和GDP等为次要驱动因子,解释力均为0.58以上。各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q)较于单因子表现出了更高的解释力,为双因子之间主要表现为增强和非线性增强效应的复杂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侵蚀区 汀江流域 NDVI 地理探测器 驱动因子
下载PDF
龙岩汀江与九龙江北溪流域野生林木种质资源现状及对比分析
4
作者 张吉平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7期66-70,共5页
基于福建龙岩市林木种质资源普查成果,对比分析汀江流域和九龙江北溪流域(以下简称“两江”流域)野生林木种质资源状况。结果表明,“两江”流域野生林木种质资源丰富多样,垂直梯度分布特征明显,共有野生林木种质资源114科453属1 463种,... 基于福建龙岩市林木种质资源普查成果,对比分析汀江流域和九龙江北溪流域(以下简称“两江”流域)野生林木种质资源状况。结果表明,“两江”流域野生林木种质资源丰富多样,垂直梯度分布特征明显,共有野生林木种质资源114科453属1 463种,占该地区的野生林木种质资源种数的97.3%,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3科20属24种。九龙江北溪流域水热条件总体略高于汀江流域,南亚热带的林木种质资源分布较多,但“两江”流域野生林木种质资源总体相近,有72.9%的树种相同,在生物多样性、森林生态保护和林业碳汇开发研究等方面均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实施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开展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利用林木种质资源培育国储林和营造碳汇林,以实现林木种质资源安全保存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种质资源 汀江流域 九龙江北溪流域 野生林木
下载PDF
基于水源涵养服务视角的汀江(韩江)流域森林横向生态补偿标准 被引量:4
5
作者 余红红 杨加猛 万紫璇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共9页
【目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是应对环境恶化、平衡区域发展的重要举措,厘清生态补偿标准是实施森林横向生态补偿的基础。结合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流转理论,基于森林生态受益方向,从水源涵养生态服务视角开展森林横向生态补偿标准研究,为完善... 【目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是应对环境恶化、平衡区域发展的重要举措,厘清生态补偿标准是实施森林横向生态补偿的基础。结合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流转理论,基于森林生态受益方向,从水源涵养生态服务视角开展森林横向生态补偿标准研究,为完善跨省流域森林生态补偿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汀江(韩江)流域为例,综合运用当量因子法、水足迹法和引力模型,研究案例流域森林水源涵养服务溢出价值及其空间转移,确定受益主体与受偿主体相匹配的森林水源涵养效益补偿标准。【结果】1)汀江(韩江)流域上游地区龙岩市、漳州市和三明市的森林水源涵养服务外溢价值分别为80 448.89万元、5 857.33万元和13 038.28万元,广东省拟应向福建省合计支付水源涵养生态补偿资金99 344.50万元;2)三明市、漳州市和龙岩市提供的森林水源涵养服务价值辐射面积最广的地区均是梅州市,梅州市应承担主要的生态补偿资金;3)龙岩市可获得的水源涵养横向生态补偿资金最多,占补偿资金总额的80.98%,梅州市拟应支付的森林水源涵养生态补偿金额最多,占生态补偿总额的88.89%。【结论】流域上游存在森林水源涵养服务价值外溢,对下游具有不同的辐射范围和辐射量。本研究核算的案例流域下游受益地区应支付的水源涵养横向生态补偿资金均未超过当地GDP的1%,在补偿实践中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可以为流域的森林横向生态补偿标准制定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生态补偿 森林生态效益 水源涵养服务 补偿标准 汀江(韩江)流域
下载PDF
石亭江流域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及治理措施研究
6
作者 冉秀华 杨贤 +2 位作者 陈思洁 傅德瑜 高倩倩 《云南化工》 CAS 2023年第9期98-100,共3页
为揭示石亭江流域水质变化趋势,以2015~2022年石亭江流域6个断面监测数据为基础,对石亭江流域水质变化趋势、主要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2015~2022年期间,石亭江水质趋于好转,2018年消除了Ⅴ类及以下水质,到2022年... 为揭示石亭江流域水质变化趋势,以2015~2022年石亭江流域6个断面监测数据为基础,对石亭江流域水质变化趋势、主要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2015~2022年期间,石亭江水质趋于好转,2018年消除了Ⅴ类及以下水质,到2022年6个监测断面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流域水质有明显改善。石亭江水质变好的原因在于,德阳市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控制污染物排放、加强石亭江流域两岸磷化工企业废水整治、督促企业规范排污行为等系列政策的出台及配套措施的有效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亭江 水环境质量 变化趋势 总磷
下载PDF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汀江径流量变化的贡献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杰 张正栋 +2 位作者 万露文 杨传训 叶晨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4-91,共8页
基于汀江流域控制站(溪口站)1965—2012年日均径流量实测数据及长汀、上杭、永定气象站逐日降水量、逐日气温资料,采用年段均值比较、5a滑动、趋势线分析和累积距平等方法,分析流域近50年来的径流量序列,揭示径流量变化的趋势,判别径流... 基于汀江流域控制站(溪口站)1965—2012年日均径流量实测数据及长汀、上杭、永定气象站逐日降水量、逐日气温资料,采用年段均值比较、5a滑动、趋势线分析和累积距平等方法,分析流域近50年来的径流量序列,揭示径流量变化的趋势,判别径流量变化的突变年份,划分径流量变化的阶段.并应用改进后的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法定量估算了近50年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汀江径流量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径流量总体呈现下降—上升—下降的波动,判别突变年份为1972、2001年,划分径流变化阶段为1965—1972年(A阶段)、1973—2001年(B阶段)、2002—2012年(C阶段);(2)与A阶段相比,B、C阶段气候变化对径流量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65.1%、50.5%,而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变化的贡献率为34.9%、49.5%,可见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变化贡献日趋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量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贡献率 汀江
下载PDF
汀江上游流域生态水文分区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林蔚 徐建刚 杨帆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27-232,共6页
为反映生态水文系统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规律,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水文系统的干扰规律,为流域资源开发、灾害预防和生态调控提供科学依据。以汀江上游流域为例,以地形、土壤、植被、水文、水资源与人口统计资料为基础,从生态现状、水文条件... 为反映生态水文系统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规律,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水文系统的干扰规律,为流域资源开发、灾害预防和生态调控提供科学依据。以汀江上游流域为例,以地形、土壤、植被、水文、水资源与人口统计资料为基础,从生态现状、水文条件、生态背景和人类活动4个方面共14个指标统计各个子流域指标的特征值。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将汀江上游流域内35个子流域划分为五类生态水文分区,并对每个分区的特征指标进行分析并命名,同时基于分区结果提出了相应的生态调控措施。分区结果能够揭示汀江上游流域生态水文特征空间上的差异性和相似性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能够指导具有不同生态水文特征的区域进行因地制宜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水文分区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生态调控 汀江上游流域
下载PDF
汀江国家湿地公园鸟类多样性及季节动态 被引量:10
9
作者 周延 焦盛武 +3 位作者 江晟 刘辉 刘玄之 张永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2-47,共6页
为调查汀江国家湿地公园鸟类多样性,提供湿地鸟类管理依据,采用样线法和直接计数法对汀江国家湿地公园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4目44科118种,其中水鸟27种,雀形目鸟类73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8种。在鸟类各居留型中,留鸟68种,占... 为调查汀江国家湿地公园鸟类多样性,提供湿地鸟类管理依据,采用样线法和直接计数法对汀江国家湿地公园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4目44科118种,其中水鸟27种,雀形目鸟类73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8种。在鸟类各居留型中,留鸟68种,占57.6%;冬候鸟27种,占22.9%;夏候鸟16种,占13.6%;旅鸟7种,占5.9%。在鸟类各区系中,东洋界计50种,占42.4%,古北界种和两界广布种均为34种,各占28.8%。鸟类优势种以麻雀、白头鹎、白颊噪鹛、八哥等留鸟为主。夏侯鸟、旅鸟在湿地公园内数量偏低。不同季节鸟类多样性指数为秋季>冬季>春季>夏季,均匀度指数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通过调查,摸清了汀江国家湿地公园鸟类多样性现状,并对公园后续管理建设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多样性 季节动态 湿地公园 汀江
下载PDF
汀江流域可能最大暴雨估算 被引量:3
10
作者 牟丽琴 林焕新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4-57,共4页
可能最大暴雨(PMP)是研究内陆地区尤其山区流域可能最大洪水(PMF)的必要前提,是水电工程选址中的重要因素之一。以汀江流域为例,在分析研究区域内典型暴雨特性的基础上,分别采用当地模式、移植模式、组合模式估算了研究流域面平均的可... 可能最大暴雨(PMP)是研究内陆地区尤其山区流域可能最大洪水(PMF)的必要前提,是水电工程选址中的重要因素之一。以汀江流域为例,在分析研究区域内典型暴雨特性的基础上,分别采用当地模式、移植模式、组合模式估算了研究流域面平均的可能最大暴雨(PMP),并将估算结果与邻近的、相似集雨面积流域的可能最大暴雨(PMP)结果相比较,从极大性与合理性方面验证了分析方法的可行性以及本次估算结果的可靠性,为相似流域的可能最大暴雨(PMP)估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能最大暴雨 汀江流域 面平均
下载PDF
汀江中上游鱼类多样性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量:5
11
作者 何美峰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66-574,共9页
基于2012-2013年的2、5、7、10对汀江中上游河流水域的6个江段的调查数据,探讨鱼类多样性的时空差异以及鱼类组成与环境因子间的关联。共采集鱼类71种,隶属4目15科54属,其中福建省保护动物1种、福建省特有种4种;优势种有宽鳍鱲Zacco pla... 基于2012-2013年的2、5、7、10对汀江中上游河流水域的6个江段的调查数据,探讨鱼类多样性的时空差异以及鱼类组成与环境因子间的关联。共采集鱼类71种,隶属4目15科54属,其中福建省保护动物1种、福建省特有种4种;优势种有宽鳍鱲Zacco platypus、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银鮈Gnathopogon argentatus 3种;常见种有马口鱼Opsariichthys bidens等12种。鱼类多样性指数(香农指数)在站位间和季节间差异均显著。根据典范对应分析(CCA)对鱼类群落与环境因子间关联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水温和人类活动是决定鱼类群落分布的主导因子,总氮、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底质、堤岸稳定性、植被多样性和河道变化在决定鱼类群落分布上也有一定作用。人类活动的加剧不仅改变了汀江中上游物种组成(即洄游性、敏感性地方物种减少,而外来物种、广布耐受性鱼类增多),也降低了该河流鱼类的物种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多样性 环境因子 典范对应分析 汀江中上游
下载PDF
福建亭江的“小美国人”:一个跨国寄养的新移民子女群体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日升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06年第2期14-21,共8页
本文的“小美国人”是指中国新移民在美国生育的、具有美国国籍并于出生后不久就被送回亭江寄养的婴幼儿。本研究以位于闽江口的福州市著名侨乡亭江镇为调查点,追溯小美国人在当地跨国寄养这一现象的产生,考察小美国人在当地的寄养现状... 本文的“小美国人”是指中国新移民在美国生育的、具有美国国籍并于出生后不久就被送回亭江寄养的婴幼儿。本研究以位于闽江口的福州市著名侨乡亭江镇为调查点,追溯小美国人在当地跨国寄养这一现象的产生,考察小美国人在当地的寄养现状,分析小美国人的跨国寄养对当地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影响。文章认为,这些跨国寄养的小美国人兼具了作为传统意义的亭江人和作为法律意义的外国人的双重身份,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侨乡的跨国寄养,是国际移民网络的组成和延伸。作者建议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重视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制定相关政策,帮助这批特殊的小美国人在当地健康成长。从长远看,这将有利于这些小美国人回归美国长大成人后,成为促进中美友谊的民间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美国人 亭江 新移民子女 跨国寄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分析的汀江水沙通量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海龙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1-67,共7页
利用1951-2007年月平均水沙通量资料,采用Morlet小波函数,对汀江上杭水文站近60年来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进行小波分析,揭示了汀江水沙通量的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和突变点,并根据小波能量谱(能量集中区)所对应的主周期进行了趋势分析... 利用1951-2007年月平均水沙通量资料,采用Morlet小波函数,对汀江上杭水文站近60年来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进行小波分析,揭示了汀江水沙通量的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和突变点,并根据小波能量谱(能量集中区)所对应的主周期进行了趋势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洪季水沙通量的多时间尺度振荡趋势和位相与水沙通量的年变化特征相一致;洪季(4-9月)和年径流量均存在18年左右时间尺度的主振荡周期,6-9年时间尺度的次主周期;洪季(年)沙通量均存在28年左右时间尺度的主振荡周期,16年时间尺度的次主周期;经小波趋势分析,未来10-20年,汀江水沙通量与正常值相比呈降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分析 水沙通量 多时间尺度振荡 汀江
下载PDF
生态安全视角下的山地区域及河岸带功能区划分 被引量:1
14
作者 许晓玲 董建文 《中国城市林业》 2022年第1期62-67,72,共7页
山地地貌特点决定了河岸带不仅是水陆交界处重要的生态系统,也是受山洪威胁严重的区域,如何协调防洪安全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是山地区域河岸带开发中的重大挑战。以福建省汀江长汀县段为研究对象,引用河流景观尺度理论,从生态安全视角... 山地地貌特点决定了河岸带不仅是水陆交界处重要的生态系统,也是受山洪威胁严重的区域,如何协调防洪安全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是山地区域河岸带开发中的重大挑战。以福建省汀江长汀县段为研究对象,引用河流景观尺度理论,从生态安全视角分析县域尺度下的生态敏感性与灾害风险性,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在河段尺度下,根据不同功能下的河岸带宽度要求,建立50 m、150 m、500 m多环缓冲区,并结合生态安全格局划分不同缓冲区的河岸带功能,提出优化措施,为维护汀江流域的生态安全提供科学依据,为促进山地区域及其河岸带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敏感性 灾害风险性 生态安全 河岸带 福建汀江长汀县段
下载PDF
近代江门侨乡的新型墟市研究——以汀江墟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任健强 李文 《华中建筑》 2011年第4期133-135,共3页
以近代江门侨乡的新型墟市汀江墟为例,指出股份制的建墟制度以及集市广场布局是其新颖之处的两个主要方面,也是区别于传统墟市的重要方面。通过对新型墟市的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挖掘侨乡的文化内涵和建筑文化资源。
关键词 江门侨乡 新型墟市 汀江圩 股份制 集市广场布局
下载PDF
福州亭江生态乡镇建设SWOT分析
16
作者 方志伟 詹承场 +1 位作者 方颖 姖彦松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1-5,共5页
对福州市马尾区亭江镇发展生态乡镇进行SWOT分析。结果表明,亭江镇生态乡镇建设的有利条件是:优越的区位条件,悠久的历史文化,坚实的工作基础。其限制因素是:环境保护设施建设滞后,老城区功能混乱导致生态建设难度大,工业园区生态建设... 对福州市马尾区亭江镇发展生态乡镇进行SWOT分析。结果表明,亭江镇生态乡镇建设的有利条件是:优越的区位条件,悠久的历史文化,坚实的工作基础。其限制因素是:环境保护设施建设滞后,老城区功能混乱导致生态建设难度大,工业园区生态建设任重道远。其面临的机遇是:美丽中国和生态省建设的带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和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发展的机遇期,"两马"旅游热和友好生态乡镇对接的重要节点。其面临的挑战是:短期内培养全民生态理念难,生态乡镇建设所需人才短缺,完成生态乡镇建设时间紧任务重。要更好地进行亭江镇生态乡镇建设,就要利用亭江镇各方面优势,消除不利因素,抓住机遇建设好国家级生态乡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乡镇 SWOT分析 亭江镇
下载PDF
汀江流域长汀段水沙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赫 朱秀端 +5 位作者 林敬兰 朱能飞 林根根 蒋芳市 黄炎和 林金石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2-129,137,共9页
河流水沙变化直接反映流域的生态环境状况和土壤侵蚀程度。为探讨南方典型水土流失治理区水沙变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以汀江流域长汀段1982年1月至2014年12月径流、输沙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CEEMDAN法、Mann-Kendall检验法、Pettitt检验... 河流水沙变化直接反映流域的生态环境状况和土壤侵蚀程度。为探讨南方典型水土流失治理区水沙变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以汀江流域长汀段1982年1月至2014年12月径流、输沙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CEEMDAN法、Mann-Kendall检验法、Pettitt检验法及构建水沙关系模型分析水沙的变化特征,通过双累积曲线法定量研究降雨和人为活动对水沙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汀江流域长汀段降雨和径流呈不显著减小趋势,输沙率显著下降(p<0.01)。径流与输沙的周期性及变化趋势不同步。(2)汀江流域长汀段输沙状况在2000年发生突变(p<0.01),突变后径流含沙量降低,水沙关系曲线的来沙系数显著减小。(3)自2000年后,长汀段径流和输沙总量均减小,其中人为活动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为68%~81%,对输沙变化的贡献率为90%~98%,人为活动中以封禁治理、生态林草等为主的水土保持措施是输沙量减少的最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汀江流域长汀段 水沙变化 人为活动 水土保持
下载PDF
汀江某河段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
18
作者 王荔娟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13-116,共4页
测定了汀江某河段9个采样点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元素(As、Cr、Cd、Cu、Pb、Zn)的含量,并采用富集系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河段表层沉积物受重金属污染已相当严重,... 测定了汀江某河段9个采样点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元素(As、Cr、Cd、Cu、Pb、Zn)的含量,并采用富集系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河段表层沉积物受重金属污染已相当严重,其中以Cd污染最为严重,Cu、As次之,Cr、Pb、Zn污染较轻。总体上属于生态危害性很强的重污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汀江 表层沉积物 重金属 富集系数法 地累积指数法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 污染评价
下载PDF
汀江流域畜禽粪便污染负荷及其环境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玉珍 刘怡靖 +1 位作者 段勇 马荣欣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2-125,134,共5页
从汀江流域畜禽养殖业现状分析入手,依据排泄系数法原理,估算流域各县市的作物所需畜禽粪尿肥的最大量、畜禽污染物产生量和农田畜禽粪便负荷量,并对畜禽养殖影响水环境进行分析。从调查中分析中可知,流域集约化养殖场大多分布于中上游... 从汀江流域畜禽养殖业现状分析入手,依据排泄系数法原理,估算流域各县市的作物所需畜禽粪尿肥的最大量、畜禽污染物产生量和农田畜禽粪便负荷量,并对畜禽养殖影响水环境进行分析。从调查中分析中可知,流域集约化养殖场大多分布于中上游的长汀河、旧县河和汀江干流段,地理分布过于集中,局部地区环境风险较大。结果表明,畜禽粪便环境承载量较大的河流依次为:长汀河、濯田河、旧县河、黄潭河、汀江干流、永定河、桃溪河,整个流域的畜禽污染已对环境产生风险,尤其是长汀河、旧县河流域尤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汀江流域 畜禽粪便负荷 环境风险评价
下载PDF
福建汀江流域新石器—青铜时期聚落遗址分布特征及其环境背景 被引量:4
20
作者 邱俊杰 靳建辉 +2 位作者 任永青 左昕昕 李志忠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91-805,共15页
加强区域文化与环境演变之间的关系研究对于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人类文明进程、发展规律及其对于环境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汀江流域是客家文化的分布集中区之一,也是中原农耕文化与东南海洋文明的交融区,在研究文化的传承、融合和衍替... 加强区域文化与环境演变之间的关系研究对于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人类文明进程、发展规律及其对于环境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汀江流域是客家文化的分布集中区之一,也是中原农耕文化与东南海洋文明的交融区,在研究文化的传承、融合和衍替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整理了汀江流域新石器时期到青铜时期574处聚落遗址信息,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和地理探测器分析方法,探究了该区域聚落遗址点的分布特征,分析了各自然地理因素对遗址分布密度的影响程度以及与环境演变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汀江流域新石器时期和青铜时期聚落遗址主要分布在200~500 m的高程范围内;新石器时期遗址在坡向分布上以偏北为主,青铜时期以西和西南为主;两个时期遗址在坡度选择上偏好于3°~7°之间的缓坡;在濒河性方面,各时期遗址均具有逐河而居的特征。(2)在地理探测过程中,自然因素不同的分类办法、分类数量以及不同地理因素对遗址分布的决定力q值产生不同的结果。任意两个地理变量的交互作用对遗址分布所产生的q值,都要大于其中某一变量的作用,表明古人类聚落选址是考虑各自然因素的综合决策结果。(3)区域地貌特征是影响流域聚落遗址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多数遗址分布于流域内的河谷地貌区内。在以全新世“大暖期”为基调的气候背景下,区域气候存在冷暖交替变化特征,这与汀江流域以及福建地区新石器时期以来的人类活动、文化演替等具有密切联系。研究初步建立了区域文化发展序列,并为揭示史前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落遗址 客家文化 地理探测器 环境背景 汀江流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