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Hong Kong Question During the Pacific War
1
作者 陶文钊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1996年第2期109-119,192,共12页
关键词 The hong kong Question During the Pacific war
原文传递
Remembering Student Activities in Hong Kong 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Ⅱ)
2
作者 LIANG KEPING CHEN SHANSHAN 《Women of China》 1997年第2期45-45,共1页
SINCE its foundation, the Hong Kong Student Association (HKSA) was productive, achieving much success and gaing public support."The students have been organized and shown the power of the collective. It is an ord... SINCE its foundation, the Hong Kong Student Association (HKSA) was productive, achieving much success and gaing public support."The students have been organized and shown the power of the collective. It is an ordinary thing on the Mainland, bu is a miracle in Hong Kong...," Shen Pao newspaper read. "The Hong Kong student movement seems promising for Hong Kong youth. The future is bright as the Chinese nation has such promising young people." In 1940, we ended the HKSA’s work. The female students’ work shifted to schools. Female student leaders w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membering Student Activities in hong kong 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原文传递
Remembering Student Activities in Hong Kong 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Ⅰ)
3
作者 LIANG KEPING CHEN SHANSHAN 《Women of China》 1997年第1期47-48,共2页
COMPATRIOTS in Hong Kong share a revolutionary tradition. Early in 1922 and 1925, the Seamen’s Strike and Guangdong-Hong Kong Strike were taking place in Hong Kong, shocking the country and the world. During the one-... COMPATRIOTS in Hong Kong share a revolutionary tradition. Early in 1922 and 1925, the Seamen’s Strike and Guangdong-Hong Kong Strike were taking place in Hong Kong, shocking the country and the world. During the one-year-long Guangdong-Hong Kong Strike, many family members of workers also fought. Late in 1936, influenced by the upsurge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in the country, people in Hong Kong rose up to help save the nation. Save-the-nation associations of women, students and literary and art circles went up one after another. When the news th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membering Student Activities in hong kong 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原文传递
Occupied Space, Occupied Time: Food Hawking and the Central Market in Hong Kong's Victoria City during the Opium War
4
作者 Gary Chi-hung Luk 《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 2016年第3期400-430,共31页
This article explains British measures against food hawking in the emergent city of Victoria, Hong Kong during the Opium War. It argues that British interest in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Hong Kong can be traced back... This article explains British measures against food hawking in the emergent city of Victoria, Hong Kong during the Opium War. It argues that British interest in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Hong Kong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establishment in May 1842 of the Central Market in Victoria specifically to prevent food peddling. It was a time when Hong Kong was still under military occupation and its status as a British colony was uncertain. Although Hong Kong's public markets were associated with many of the problems that came with early British rule in the territory, the British administrators of Opium War Hong Kong intended that the Central Market, the first public market in Victoria, benefit both the Western and Chinese communities. This article also argues that the founding of the Central Market to eliminate food hawking exemplifies the overall manner that the British authorifes took in dealing with the urban Chinese population. In addition to strictly prohibiting Chinese peddling, which often obstructed roads and streets, the authorities encouraged Chinese food hawkers to move to the orderly Central Market. While the British authorities exercised some direct control to maintain social order inside the Central Market, the government appointed a better-off Chinese person to oversee its routine operation. The 1842 Central Market was one of the earliest urban Chinese "elite organizations" in British Hong Kong where Chinese elites managed the affairs of the Chinese community of Victoria 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ng kong Opium war British colonialism public markets hawking urban planning
原文传递
全面抗战时期中共东江游击队武器来源渠道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英俊 《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 2024年第1期89-99,共11页
1938年10月广州沦陷后,中共广东党组织即在敌后战场筹建抗日武装,开展武装斗争,并在与日伪顽军的较量中不断发展壮大。全面抗战时期,东江游击队为获得部队发展所需武器装备,付出了巨大努力。从与日伪军、国民党军及与民众互动等角度梳... 1938年10月广州沦陷后,中共广东党组织即在敌后战场筹建抗日武装,开展武装斗争,并在与日伪顽军的较量中不断发展壮大。全面抗战时期,东江游击队为获得部队发展所需武器装备,付出了巨大努力。从与日伪军、国民党军及与民众互动等角度梳理相关史实,能较为明晰完整地呈现这一艰难的过程。而来自香港地区的有力支援,则表明地缘环境是考察中共华南革命不容忽视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东江游击队 武器装备 民众武装 香港地区
下载PDF
美荷楼的活化:战后现代主义建筑再利用的典范
6
作者 丘博文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4年第2期68-78,共11页
香港地区美荷楼建于20世纪50年代,是为安置石硖尾火灾的灾民所建造,代表了香港地区公屋建设的开端。作为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也是香港地区仅存的H形徙置大厦,美荷楼具有一定的保留价值,但它一度面临着保护资金不足、遗产价值未被广泛认... 香港地区美荷楼建于20世纪50年代,是为安置石硖尾火灾的灾民所建造,代表了香港地区公屋建设的开端。作为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也是香港地区仅存的H形徙置大厦,美荷楼具有一定的保留价值,但它一度面临着保护资金不足、遗产价值未被广泛认同等问题。因“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美荷楼得到修缮与更新,被改造为青年旅舍,并成立了“旧居民网络”等社区组织,成为传承香港地区历史、维系邻里情义的载体。美荷楼的活化案例虽有争议,但不失为解决公屋老化问题以及战后现代主义历史建筑保护的一种可借鉴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后建筑遗产 香港地区 美荷楼 公屋 保护活化
下载PDF
战乱中的四个平民女子故事——导演朱石麟的一种心路历程
7
作者 秦翼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2-136,I0005,共6页
朱石麟先生在抗战期间及抗战后分别两次改编两部外国小说,或编或导了《孤城烈女》《洞房花烛夜》和《花姑娘》《新婚第一夜》四部影片,表现了战争中的四个平民女子的命运,构成了与抗战中期银幕上流行的“女英雄”不同的女性角色。而分... 朱石麟先生在抗战期间及抗战后分别两次改编两部外国小说,或编或导了《孤城烈女》《洞房花烛夜》和《花姑娘》《新婚第一夜》四部影片,表现了战争中的四个平民女子的命运,构成了与抗战中期银幕上流行的“女英雄”不同的女性角色。而分别于全面抗战前、“孤岛”沦陷前后和南下中国香港后创作的这四部影片,流露出朱石麟对战争中无辜平民的同情、对牺牲的矛盾,也体现了抗战后朱石麟等一代电影人回溯战时记忆、剖白附逆经历的一种心路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石麟 附逆影人 抗战时期电影 中国香港电影
下载PDF
二战后香港地区爱情电影的情感文化透视(1946-2022)
8
作者 邢成武 《三明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72-80,共9页
二战后香港地区爱情电影的情感表达,在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在伦理道德的束约下,有着鲜明的“情感调控”特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呈现出从“情感调控”到“情感至上”的鲜明转向,并在后现代主义的文化语义下,与“后情感主义”表... 二战后香港地区爱情电影的情感表达,在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在伦理道德的束约下,有着鲜明的“情感调控”特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呈现出从“情感调控”到“情感至上”的鲜明转向,并在后现代主义的文化语义下,与“后情感主义”表达相夹杂;21世纪以来则呈现出“后情感主义”的消退与“情感至上”的主导性特质。透视二战后香港地区爱情电影的情感文化,需要从“情感调控”“情感至上”“后情感主义”的历时性变迁中进行对比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战后 香港地区爱情电影 情感调控 情感至上 后情感主义
下载PDF
历史记忆与国家意识的联结——东江纵队历史资源保护开发的逻辑、进路探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黄裕 范荟 《惠州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59-66,共8页
国家意识是基于政治、历史、文化、民族的价值判断体系,个体对价值判断进行情景化转换的过程离不开历史记忆的承载。东江纵队是粤港两地人民共赴国难的历史文化符号,对于增强国家意识具有极高的现实价值。因此,在东江纵队历史资源保护... 国家意识是基于政治、历史、文化、民族的价值判断体系,个体对价值判断进行情景化转换的过程离不开历史记忆的承载。东江纵队是粤港两地人民共赴国难的历史文化符号,对于增强国家意识具有极高的现实价值。因此,在东江纵队历史资源保护开发的过程中,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价值理念构建逻辑方向,将其在港澳同胞、爱国侨胞大力支援下,以香港地区为战略基点的粤港一体化抗战中淬炼发展作为叙事主线。以科学保护前提下实现东江纵队历史生动呈现为目标,系统筹划、整体推进粤港两地东江纵队历史资源保护开发,以建设主题公园为载体推进文旅融合,秉持故事化、场景化原则升级展陈空间,以全媒体话语表达革新促进东纵历史宣教传播效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记忆 国家意识 东江纵队 抗战历史 粤港澳大湾区
下载PDF
娱乐与救国:全面抗战期间(1937-1941)中国香港慈善义演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丁彬 赵佳佳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0-88,103,共10页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香港掀起慈善义演高潮,以救亡团体、营业戏院、华人商会、表演团体、报刊媒体、观演群众等为代表的社会各界形成了以爱国救亡为核心、以慈善义演为纽结,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社会网络,演绎出娱乐和救国深度融合的救亡...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香港掀起慈善义演高潮,以救亡团体、营业戏院、华人商会、表演团体、报刊媒体、观演群众等为代表的社会各界形成了以爱国救亡为核心、以慈善义演为纽结,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社会网络,演绎出娱乐和救国深度融合的救亡图景。为保证义演效果,提升捐输助战和救济难民的能力,慈善义演采用包括戏剧表演、游艺大会、音乐舞蹈会、体育义赛、电影义映等在内的多种艺术形式,极大拓展了义演观众覆盖面。慈善义演在保存历史记忆、激发爱国情感、宣传抗战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增强了香港华人的民族和国家认同意识,同时对塑造中国香港市民形象也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抗战 中国香港慈善义演 社会网络 表演形式 政治社会功能
下载PDF
冷战前期台湾地区争取港澳青年赴台升学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沈燕清 高艳杰 《台湾历史研究》 2023年第1期41-49,共9页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港澳等地青年掀起赴中国内地求学的热潮。为与中共争夺港澳及海外华侨青年,退守台湾地区的国民党也提出“无侨教即无侨务”的基本方针。1954年美台联合推出美援侨生教育计划,为台湾地区争取港澳青年赴台升...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港澳等地青年掀起赴中国内地求学的热潮。为与中共争夺港澳及海外华侨青年,退守台湾地区的国民党也提出“无侨教即无侨务”的基本方针。1954年美台联合推出美援侨生教育计划,为台湾地区争取港澳青年赴台升学提供了经济保障。为积极争取港澳青年赴台升学,台湾地区当局采取了争夺港澳华文教育阵地、考选与保送、组织赴台观光及服务、提供生活及学业上的补助与帮扶、展开相关舆论宣传等措施。赴台升学的港澳毕业生政治认同受台湾地区影响较大,回去后主要从事教育及新闻等工作,对港澳民众尤其是青年一代的政治认同产生诸多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 台湾地区 港澳青年 侨生教育
下载PDF
抗战期间中英香港问题的交涉
12
作者 卢宣玮 《港澳研究》 CSSCI 2023年第4期69-83,95,共16页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加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国际地位得到提升,国民政府借此机会试图解决香港问题。出于不与英国交恶的考量,国民政府并未要收回整个中国香港,仅在中英新约谈判中向英国提出收回新界。在两国交涉的过程中,国民政府虽然...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加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国际地位得到提升,国民政府借此机会试图解决香港问题。出于不与英国交恶的考量,国民政府并未要收回整个中国香港,仅在中英新约谈判中向英国提出收回新界。在两国交涉的过程中,国民政府虽然积极争取美国的支持,但英国直接拒绝将这一问题列入议题。而在新约签订后,国民政府虽没有放弃努力,但始终缺乏坚持到底收回新界的决心和手段,又受制于国际局势的压制,面对美国支持英国重占中国香港的局面,最终无可奈何,无计可施,放弃了收回中国香港的要求。抗战期间中英两国就香港问题交涉的全过程,体现出国民政府难以跳出民国外交“始争终让”的规律,说明其难以超越民国外交的半殖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战争 中英关系 香港问题 国民政府
下载PDF
抗战时期《大风》的香港叙说
13
作者 操乐鹏 《华文文学》 2023年第4期14-22,共9页
以抗战时期南来文人创办的《大风》杂志为切入口,敷陈刊物内纪行、文学、漫画、学术等诸多话语脉络中的香港地区书写;依凭现存史料,打捞许地山、叶恭绰等《大风》同人未竟的香港地区文史纂修计划;循此,可探勘《大风》香港地区叙说的演... 以抗战时期南来文人创办的《大风》杂志为切入口,敷陈刊物内纪行、文学、漫画、学术等诸多话语脉络中的香港地区书写;依凭现存史料,打捞许地山、叶恭绰等《大风》同人未竟的香港地区文史纂修计划;循此,可探勘《大风》香港地区叙说的演绎轨辙及其呈露香港地区形象的衍化踪迹。《大风》场域中的香港地区叙说交织着对香港地区主体性的发现与不见,既体现出内地与香港地区文化互动间不平衡与不平等的症候,又掺杂着抗战时期香港地区文化主体性生发的幽微杂音与可贵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风》 香港地区文学 抗战 主体性
下载PDF
论香港越南难民和船民问题的缘起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肖英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5-58,共4页
越南难民和船民问题长期困扰香港之原因,可运用“推拉理论”做一解释。美国发动越南战争及其后来的败退,越南新政府在对内和对外政策上的失误及越南当局为牟利而参与实质上的“难民贸易”活动等,成为难民流动的推力因素;而香港宽容的难... 越南难民和船民问题长期困扰香港之原因,可运用“推拉理论”做一解释。美国发动越南战争及其后来的败退,越南新政府在对内和对外政策上的失误及越南当局为牟利而参与实质上的“难民贸易”活动等,成为难民流动的推力因素;而香港宽容的难民政策、特殊的地理位置及西方媒体的信息诱导等因素,成为吸引难民外流的拉力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难民 越南船民 越南战争 香港
下载PDF
逆写战时国都——1941年茅盾在香港的创作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永东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5-172,共8页
讨论抗战文学,创作的时间和地点不容忽视。1941年茅盾离渝赴港后,以"先见"的延安立场,创作了《腐蚀》等作品,对战时国都进行逆写。逆写主要通过叙事视角、人物身份、虚拟时局、历史联想等方式来实现。不过,《腐蚀》的传播时... 讨论抗战文学,创作的时间和地点不容忽视。1941年茅盾离渝赴港后,以"先见"的延安立场,创作了《腐蚀》等作品,对战时国都进行逆写。逆写主要通过叙事视角、人物身份、虚拟时局、历史联想等方式来实现。不过,《腐蚀》的传播时间和影响范围耐人寻味,文史互证关系走向了偏至,因此,有必要对作品的历史价值进行重新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茅盾 《腐蚀》 逆写 抗战 香港
下载PDF
战后20年文学论纲 被引量:4
16
作者 黄万华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2-68,共7页
以"战时8年文学"和"战后20年文学"的思路替代以往的"40年代文学"和"17年文学"的思路,能立足于完整意义上的中国文学,打通原先被分割成"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两... 以"战时8年文学"和"战后20年文学"的思路替代以往的"40年代文学"和"17年文学"的思路,能立足于完整意义上的中国文学,打通原先被分割成"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两种时期"文学间的内在联系。在战后东亚现代性曲折展开的背景下,1945年至60年代后期的中国文学,构成了一个新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的文学各有其流变脉络,战后香港文学在意识形态对峙中开始其文化个性和文学品格的寻求,战后台湾文学突破国民党政治高压,在文学思潮引发的文学传承和转换、创作多元典律的构建等方面呈现出影响中国文学整体格局的重要走脉,战后中国内地文学则开始了原旨意义的延安文学理想和激进实践的延安文学理想间的复杂纠结。这些流变恰恰呈现出战后中国文学的共同性,并从整体上构成了一个进入"民族新文学的自觉自立"前的过渡时期,其蕴含的丰富课题及其实践,初步形成了中国文学分合有致的多元格局;所提供的文学范式,则包含着民族新文学面临政治困境、经济转型、社会变革作出各种应对的历史经验。这种视野中的40年代至60年代的中国文学史,其丰富性和历史传承性,提供了20世纪中国文学历史整合的重要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战后文学 历史整合
下载PDF
文学理想乐园与自由民主精神之重建——以《文艺新潮》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杜英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2-109,共8页
《文艺新潮》(1956.2.18—1959.5)被评论界誉为1950年代香港现代派坐标性之刊物。论文通过考察此刊物,对其文学性质及意义给予以往不同的界说。围绕着此刊物的编者与撰稿者形成了一个跨越两岸三地的青年文人群体,他们将现代主义审美与... 《文艺新潮》(1956.2.18—1959.5)被评论界誉为1950年代香港现代派坐标性之刊物。论文通过考察此刊物,对其文学性质及意义给予以往不同的界说。围绕着此刊物的编者与撰稿者形成了一个跨越两岸三地的青年文人群体,他们将现代主义审美与时代现实关怀相连接,香港现代文学与台湾及世界现代文学相沟通,追求重建文学理想乐园与自由民主精神的乌托邦。此外,论文还讨论了《文艺新潮》及其运作之于冷战时期香港本地文艺场域构型与文学主体性生成之意义,并检视其时新潮社同人与香港左右两派文化及美元/援文化、内地美学传统,台湾及世界文坛之多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 冷战 文学乌托邦 马朗
下载PDF
论二战后期中英美围绕香港战后地位问题的交涉与斗争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乾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0-65,共6页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 ,美国、英国和中国围绕香港的战后地位问题展开激烈斗争。美国政府支持战后由中国收回香港主权。罗斯福总统为此作出许多外交努力。英国拒绝战后将香港主权交还中国。这样 ,蒋介石将希望完全寄予美国的支持上。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 ,美国、英国和中国围绕香港的战后地位问题展开激烈斗争。美国政府支持战后由中国收回香港主权。罗斯福总统为此作出许多外交努力。英国拒绝战后将香港主权交还中国。这样 ,蒋介石将希望完全寄予美国的支持上。但是在战争结束前夕 ,美国与苏联开始进行冷战 ,美国需要英国的支持 ,因此放弃了原来的政策。其结果是英国在战争结束时重新占领香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次世界大战 蒋介石 英美 香港地位
下载PDF
罗斯福总统与美国二战期间对香港政策的演变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乾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5期30-37,共8页
在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罗斯福总统出于战争和战后全球战略的考虑 ,提出“使中国成为大国的政策” ,以促使中国全力进行战争和战后协助维护美国在远东地区的利益和地位。为此 ,罗斯福总统逐步形成支持战后香港主权归还中国的政策 ... 在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罗斯福总统出于战争和战后全球战略的考虑 ,提出“使中国成为大国的政策” ,以促使中国全力进行战争和战后协助维护美国在远东地区的利益和地位。为此 ,罗斯福总统逐步形成支持战后香港主权归还中国的政策 ,并为实现这一政策在战争的各阶段在多层次与中国和英国进行多次外交努力。对此 ,中国的蒋介石政府曾寄予巨大希望。由于英国坚持维护自己的殖民主义利益 ,加上罗斯福总统战争结束前夕的逝世 ,尤其是由于美苏对抗的国际格局的出现 ,美国政府自己改变了这一政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次世界大战 罗斯福 蒋介石政府 香港
下载PDF
抗战期间香港的文艺报刊与民族共同体想像 被引量:2
20
作者 侯桂新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8-12,共5页
抗战期间,众多香港报刊为履行其时代使命,大力宣扬抗战文化,弘扬民族意识,以求统一民众认识,为战胜强敌提供舆论支持。无论是附属于报纸的文艺副刊,还是相对独立的文艺期刊,都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尤其是南来作家们身在香港,心念中国,... 抗战期间,众多香港报刊为履行其时代使命,大力宣扬抗战文化,弘扬民族意识,以求统一民众认识,为战胜强敌提供舆论支持。无论是附属于报纸的文艺副刊,还是相对独立的文艺期刊,都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尤其是南来作家们身在香港,心念中国,通过文艺创作展现出自身的民族共同体想像,对传播现代中国的民族主义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 文艺报刊 抗战 南来作家 民族共同体想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