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热启动的大规模安全约束机组组合模型的快速求解方法
1
作者 李佩杰 张瑜 +1 位作者 白晓清 陈明媛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0-88,98,共10页
大规模安全约束机组组合(security constrained unit commitment,SCUC)问题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xed integer linear programming,MILP)模型因其高维、非凸的特点导致求解困难,尤其在考虑故障态安全约束后模型规模骤增,MILP算法常遇到... 大规模安全约束机组组合(security constrained unit commitment,SCUC)问题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xed integer linear programming,MILP)模型因其高维、非凸的特点导致求解困难,尤其在考虑故障态安全约束后模型规模骤增,MILP算法常遇到收敛间隙下降瓶颈问题。为满足现货市场出清对SCUC问题求解时间的要求,提出了基于热启动的快速求解方法,从待求模型的一个可行解出发,根据节点边际电价和机组收益分析进行整数变量固定,同时削减无约束力的安全约束,以缩减模型规模,加快收敛进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大幅缩减SCUC模型规模,尤其对于考虑故障态安全约束的大规模SCUC问题,能有效克服收敛间隙下降瓶颈问题,求解效率提高特别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约束机组组合 故障态安全约束 整数变量固定 约束削减 热启动
下载PDF
考虑出库不确定性的船舶舾装件立库入库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天毅 李娜 +1 位作者 李明昊 蒋祖华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针对船舶舾装件立体仓库入库货位分配优化问题,本文建立了以货架稳定原则、齐配就近原则以及出库速度最快原则为优化目标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实现了考虑船舶出库不确定特点且兼顾托盘齐配率提升的立库入库优化。该研究通过分布式鲁棒优... 针对船舶舾装件立体仓库入库货位分配优化问题,本文建立了以货架稳定原则、齐配就近原则以及出库速度最快原则为优化目标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实现了考虑船舶出库不确定特点且兼顾托盘齐配率提升的立库入库优化。该研究通过分布式鲁棒优化解决了由于舾装件种类多、标准化程度低等特点导致的出库频率分布难以通过历史数据进行准确刻画的问题。基于模型的数学结构对模型进行分解,并研究设计了使用遗传算法进行热启动的分支定价算法。克服了启发式算法无法获得精确解、传统优化算法求解时间过长的两大难题,实现了大规模问题的快速精确求解,并通过数值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对舾装件入库货位分配具有明显的优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舾装件 立体仓库 货位分配 不确定性 多目标优化 分布式鲁棒优化 遗传算法热启动 分支定价算法
下载PDF
重型柴油机低温起动及暖机过程的颗粒排放特性
3
作者 曹智焜 吴晗 +3 位作者 张树纯 张贵贤 常江 李向荣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851-2862,共12页
低温环境下重型柴油机起动过程碳烟颗粒排放较高,严重影响起动效率。柴油机的低温起动性能受冷却液和润滑油温度的影响,为揭示低温环境下柴油机起动过程的碳烟颗粒排放变化规律,通过单缸发动机台架试验,对起动和暖机过程不同初始水温油... 低温环境下重型柴油机起动过程碳烟颗粒排放较高,严重影响起动效率。柴油机的低温起动性能受冷却液和润滑油温度的影响,为揭示低温环境下柴油机起动过程的碳烟颗粒排放变化规律,通过单缸发动机台架试验,对起动和暖机过程不同初始水温油温条件下的缸内压力、碳烟烟度和颗粒物浓度排放进行测量。试验结果表明:发动机低温起动初期碳烟排放最高,随着起动和暖机过程中水温油温升高碳烟排放逐渐降低,聚集态颗粒数浓度降低,核态颗粒数浓度升高,总颗粒数浓度受核态颗粒主导而升高;低温起动时提高初始水温、油温,起动和暖机过程中碳烟排放降低,核态颗粒数浓度、粒径、表面积和质量均降低,聚集态颗粒数浓度降低,大尺寸聚集态颗粒增多使得颗粒表面积和质量升高;低温环境下提高加温锅的加热能力以升高初始水温油温,可降低起动过程的碳烟和颗粒数排放,有助于提高起动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柴油机 低温起动 暖机 颗粒排放 碳烟
下载PDF
催化裂解制乙烯装置三机组全自动控制的应用
4
作者 高宁 张泽栋 +2 位作者 张中园 梅胜 边文艺 《石油化工自动化》 CAS 2024年第4期11-15,共5页
电机-主风机-烟机三机组是催化裂解(DCC)制乙烯装置中的核心设备,直接影响工艺装置的稳定运行和能耗,且操作难度高。介绍了主风机的工艺控制需求,通过分析主风机、烟机的运行特点,增加了主风机性能控制及烟机自动暖机、升速、并网控制,... 电机-主风机-烟机三机组是催化裂解(DCC)制乙烯装置中的核心设备,直接影响工艺装置的稳定运行和能耗,且操作难度高。介绍了主风机的工艺控制需求,通过分析主风机、烟机的运行特点,增加了主风机性能控制及烟机自动暖机、升速、并网控制,成功实现了主风机自动控制负荷、烟机一键启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相比手动操作,该功能更加高效、安全、可靠和人性化,为装置高效平稳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解 三机组 性能控制 自动暖机 一键启机
下载PDF
某燃气轮机电厂启动全过程无硝黄烟排放操作方法
5
作者 张石凯 程硕 +3 位作者 黄庆 周建 朱为东 唐寅 《南方能源建设》 2024年第4期144-155,共12页
[目的]某燃气轮机电厂的GE-PG9351FA型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目前采用DLN2.0+燃烧器,设计NO_(x)(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为50 mg/m^(3),启动过程中大量排放黄色烟雾,已无法满足《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2011)要求,频繁遭到周围居... [目的]某燃气轮机电厂的GE-PG9351FA型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目前采用DLN2.0+燃烧器,设计NO_(x)(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为50 mg/m^(3),启动过程中大量排放黄色烟雾,已无法满足《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2011)要求,频繁遭到周围居民举报。根据江苏环保排放新规,自2023年1月1日起,NO_(x)折算排放全程小时均值均小于30 mg/m^(3)。针对该种型号燃烧器进一步降低NO_(x)且解决启动过程中硝黄烟排放的需求,电厂采用余热锅炉烟道SCR脱硝改造技术,且对启动过程各指标控制进行数据模拟推演、分析总结,提炼出合理的启动操作方法。[方法]为验证该操作方法的可行性,电厂进行了多次调峰启动过程操作试验,并根据实际NO_(x)排放特性修正操作方法中的启动时刻、燃气轮机负荷控制、SCR脱硝系统投入节点,形成最优化操作法。[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在优化电厂SCR脱硝系统投入时刻、燃气轮机启动时刻、并网后暖机负荷后,NO_(x)折算排放全程小时均值均小于30 mg/m^(3),且硝黄烟排放现象消失。[结论]该操作策略是基于燃气轮机启动过程NO_(x)与硝黄烟排放特性而得出,后期通过数据推演和大量试验验证,可为同类型燃气轮机启动过程降低氮氧化物与硝黄烟现象提供直接指导,并为燃气轮机电厂调峰运行的NO_(x)排放控制提供分析借鉴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电厂 氮氧化物 硝黄烟 模拟推演 启动时刻 暖机负荷 排放控制
下载PDF
2001—2020年蒙古高原昼夜非对称变暖对植被返青期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港栋 包刚 +1 位作者 元志辉 温都日娜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00-710,共11页
基于2001—2020年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增强型植被指数(EVI)2种遥感植被指数以及蒙古高原94个气象站点的月最高、最低温和降水量数据,利用累积NDVI的Logistic曲线曲率极值法和动态阈值法2种物候识别方法提取蒙古高原植被返青期,分析... 基于2001—2020年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增强型植被指数(EVI)2种遥感植被指数以及蒙古高原94个气象站点的月最高、最低温和降水量数据,利用累积NDVI的Logistic曲线曲率极值法和动态阈值法2种物候识别方法提取蒙古高原植被返青期,分析蒙古高原昼夜非对称变暖的时空变化及其对植被返青期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1—2020年蒙古高原生长季开始前6个月(上一年11月—当年4月)平均最高温[0.7℃·(10a)-1]和最低温[0.3℃·(10a)-1]均呈上升趋势,最高温的变暖速率是最低温的2.3倍。(2)季前昼夜非对称变暖对植被返青期均产生提前作用,但与最高温相比,最低温对返青期的影响程度更大,且影响范围更为广泛。(3)季前昼夜非对称变暖对不同植被类型返青期产生不同影响,白天变暖对灌丛、农田和稀疏植被返青期的影响更明显,夜间变暖对森林和草地返青期的影响更强,特别是森林地区(25.5%)。研究白天和夜间非对称变暖对蒙古高原植被物候的影响,对揭示温度对春季植被物候的影响机制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高温 最低温 非对称变暖 返青期 蒙古高原
下载PDF
重型柴油机起动工况的颗粒数量排放特性 被引量:5
7
作者 谭丕强 邹乐华 +2 位作者 胡志远 楼狄明 杨蓉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31-437,共7页
以一台采用电控高压共轨的重型柴油机为样机,分别研究柴油机在冷机起动工况(冷却水温度为24,℃)和热机起动工况(冷却水温度为80,℃)的颗粒排放特性.结果表明:冷机起动工况下,颗粒数量的粒径分布呈单峰形态,核态颗粒的数量峰值粒径... 以一台采用电控高压共轨的重型柴油机为样机,分别研究柴油机在冷机起动工况(冷却水温度为24,℃)和热机起动工况(冷却水温度为80,℃)的颗粒排放特性.结果表明:冷机起动工况下,颗粒数量的粒径分布呈单峰形态,核态颗粒的数量峰值粒径在20~30,nm之间;热机起动工况下,颗粒数量的粒径分布呈双峰形态,核态颗粒和聚集态颗粒的数量峰值粒径分别在15,nm和130,nm附近.颗粒的粒径小于100,nm时,冷机起动的颗粒数量要远大于热机起动.不论是冷机起动还是热机起动工况,瞬时颗粒数量均先上升、后下降并最后趋于相对稳定.前期起动阶段的瞬时颗粒数量均高于怠速稳定阶段;冷机起动工况下,瞬时核态颗粒和聚集态颗粒的数量大都明显高于热机起动工况.前期起动阶段、怠速稳定阶段和整个起动工况的累计核态颗粒数量,在总颗粒数量中都占有绝对支配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排放 冷机起动 热机起动 颗粒数量 核态颗粒 聚集态颗粒
下载PDF
GDI发动机膨胀缸辅助热机起动方式 被引量:4
8
作者 韩林沛 员杰 +3 位作者 杨俊伟 杨万里 苏岩 洪伟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25-530,共6页
结合怠速停车后发动机再起动的不同起动条件,试验在一台直喷汽油机上研究了冷却液温度、膨胀缸不同初始位置和燃油喷射压力等对膨胀缸首循环着火特性的影响,并就起动耗电量与起动速度与其它起动方式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冷却液温度为9... 结合怠速停车后发动机再起动的不同起动条件,试验在一台直喷汽油机上研究了冷却液温度、膨胀缸不同初始位置和燃油喷射压力等对膨胀缸首循环着火特性的影响,并就起动耗电量与起动速度与其它起动方式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冷却液温度为90℃左右时膨胀缸缸内具有最好的着火特性,点燃过量空气系数浓限均值为0.3,稀限均值为1.4;随着膨胀缸活塞初始位置从30℃A ATDC变化到120℃A ATDC,着火界限存在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85℃A ATDC左右达到最大;膨胀缸首循环高燃油喷射压力比低燃油喷射压力着火界限更宽;膨胀缸辅助起动与传统起动方式和膨胀缸不喷油起动方式相比,起动耗电量更低,起动转速达到1,000 r/min所用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喷汽油机 热机起动 膨胀缸 着火特性
下载PDF
高动态接收机的温启动快捕问题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伯川 张其善 常青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30-533,共4页
快速捕星和定位是研制高动态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接收机所必须解决的一项关键技术 .本文主要讨论了GPS星有效历书的推算和接收机接收到的GPS信号的载波多普勒频移各组成部分对接收机的星捕获时间的影响 .
关键词 GPS高动态接收机 温启动 快速捕星
下载PDF
发动机冷起动暖机过程改善措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震涛 韩松 +3 位作者 尹旭 黄瑞 孙正 俞小莉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96-600,621,共6页
通过采用电加热器加热发动机冷却水的方法,研究外加热源对发动机起动暖机过程的影响。安排了原机、同步加热、预先加热、热机起动、预热+同步加热、热机+同步加热6种方案进行试验研究,重点分析了各方案对发动机冷却水、机油与排气的温... 通过采用电加热器加热发动机冷却水的方法,研究外加热源对发动机起动暖机过程的影响。安排了原机、同步加热、预先加热、热机起动、预热+同步加热、热机+同步加热6种方案进行试验研究,重点分析了各方案对发动机冷却水、机油与排气的温升和转速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同步加热、预热和热机等基础方案对发动机起动水温和油温的建立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而预热+同步加热和热机+同步加热的联合方案进一步扩大了基础方案对起动性能的改善效果,并降低了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起动暖机 辅助加热
下载PDF
惯性信息辅助高动态接收机捕获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于海亮 胡小平 唐康华 《航天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0-54,共5页
高动态环境为GPS接收机快速捕获信号带来了困难,通过外部的惯性信息辅助,接收机能预先估算高动态载体产生的多普勒频移,缩小频率搜索范围,减小捕获时间。本文在GPS信号捕获原理的基础上,介绍了多普勒和码偏移误差对检测概率的影响,给出... 高动态环境为GPS接收机快速捕获信号带来了困难,通过外部的惯性信息辅助,接收机能预先估算高动态载体产生的多普勒频移,缩小频率搜索范围,减小捕获时间。本文在GPS信号捕获原理的基础上,介绍了多普勒和码偏移误差对检测概率的影响,给出了惯性信息辅助接收机捕获的方法,着重分析了GPS接收机在冷启动和温启动的情况下有惯性辅助和无惯性辅助的平均捕获时间。结果表明在高动态环境下采用惯性信息辅助GPS接收机捕获的方法可以明显地减少接收机捕获的时间,提高接收机捕获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动态 惯性信息辅助 捕获时间 冷启动 温启动
下载PDF
瞬态传递矩阵法分析热弯转子系统的热碰摩故障 被引量:3
12
作者 贺威 袁惠群 朱向哲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61-864,共4页
为了揭示热弯转子系统的瞬态热碰摩动力特性,采用Riccati传递矩阵和Wilson-θ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瞬态传递矩阵法的非稳态热碰摩动力学方程.对多盘转子热启动过程中的非稳态热碰摩进行了数值计算与分析,模拟了稳态温度场下热弯转子的... 为了揭示热弯转子系统的瞬态热碰摩动力特性,采用Riccati传递矩阵和Wilson-θ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瞬态传递矩阵法的非稳态热碰摩动力学方程.对多盘转子热启动过程中的非稳态热碰摩进行了数值计算与分析,模拟了稳态温度场下热弯转子的点碰摩与偏摩故障,发现了在不同动、静件间隙下由于不平衡力作用和热弯曲引起的非稳态热碰摩的一些动力特性.为避免和克服这种危险工况,改进转子系统运动稳定性提供理论与计算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传递矩阵法 WILSON-Θ法 热启动 瞬态碰摩力 热碰摩
下载PDF
结合流形正则和变量分离近似稀疏重构的荧光分子断层成像 被引量:3
13
作者 侯榆青 张文元 +2 位作者 王晓东 贺小伟 曹欣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592-2604,共13页
为改善荧光分子断层成像的重建结果,本文采用联合稀疏-流形正则模型进行光源重建,该联合稀疏-流形正则模型能同时利用重建光源聚集性和稀疏性的先验信息。为有效求解该联合稀疏-流形正则模型,本文通过重新推导变量分离近似稀疏重构算法... 为改善荧光分子断层成像的重建结果,本文采用联合稀疏-流形正则模型进行光源重建,该联合稀疏-流形正则模型能同时利用重建光源聚集性和稀疏性的先验信息。为有效求解该联合稀疏-流形正则模型,本文通过重新推导变量分离近似稀疏重构算法对其进行求解。为加快变量分离近似稀疏重构算法求解联合稀疏-流形正则模型的速度,本文在光源重建过程中采用了热启动策略。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变量分离近似稀疏重构算法求解范数模型,变量分离近似稀疏重构算法求解联合稀疏-流形正则模型将重建结果的对比噪声比从6.45提升至9.18。另外,相比没有采用热启动策略,采用热启动策略的变量分离近似稀疏重构算法求解联合稀疏-流形正则模型的时间从101.84 s减至50.10 s。本文方法显著提高了光源目标重建的精度和速度,取得了更优的重建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形正则 热启动策略 变量分离近似稀疏重构
下载PDF
基于SOPC的嵌入式GPS接收机温启动快捕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辉 沈翔 吴超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2年第1期74-79,共6页
提高首次定位时间(TTFF)是研究现代GPS接收机所必须解决的一项关键技术。主要讨论了基于SOPC的嵌入式GPS接收机温启动的软硬件平台的搭建及设计,并用温启动方法实现了接收机的快速捕星和定位。相比冷启动方法,该方法既满足了定位速度要... 提高首次定位时间(TTFF)是研究现代GPS接收机所必须解决的一项关键技术。主要讨论了基于SOPC的嵌入式GPS接收机温启动的软硬件平台的搭建及设计,并用温启动方法实现了接收机的快速捕星和定位。相比冷启动方法,该方法既满足了定位速度要求,又具有较高时间准确度,使首次定位时间大为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温启动 快速定位 SOPC
下载PDF
并联混合动力车汽油发动机的起动和暖机过程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开胜 金振华 张云龙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9,共4页
研究了混合动力车用汽油机起动暖机过程的标定策略,在台架上对一台混合动力车用汽油机拖动和暖机工况的喷油及点火控制参数进行了重新标定,通过适当加大起动和暖机空燃比、加快暖机期间空燃比向化学计量空燃比的过渡以及适当推迟点火时... 研究了混合动力车用汽油机起动暖机过程的标定策略,在台架上对一台混合动力车用汽油机拖动和暖机工况的喷油及点火控制参数进行了重新标定,通过适当加大起动和暖机空燃比、加快暖机期间空燃比向化学计量空燃比的过渡以及适当推迟点火时刻等措施,显著加快了催化转化器起燃速度,改善了排放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混合动力 汽油机 起动 暖机 管理系统 标定
下载PDF
温和灸皮肤神经性TRPV1启动机制及对内脏痛的效应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郑桂芝 李晗 +6 位作者 吴焕淦 马晓芃 方臻臻 马喆 周次利 施征 刘慧荣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2期2515-2520,共6页
目的:围绕体表神经性瞬时电位感受器香草酸亚型1(Neuronal 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1,n TRPV1)研究温和灸皮肤启动机制和对内脏痛模型的镇痛效果。方法:野生型C57BL/6小鼠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于8周龄时予130μg/m L硝基... 目的:围绕体表神经性瞬时电位感受器香草酸亚型1(Neuronal 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1,n TRPV1)研究温和灸皮肤启动机制和对内脏痛模型的镇痛效果。方法:野生型C57BL/6小鼠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于8周龄时予130μg/m L硝基苯磺酸灌肠(Three Nitrobenzene Sulfonic Acid,TNBS)诱导慢性内脏痛模型小鼠。12周龄时,温和灸组(Moxibustion,Mox)和假温和灸组(Sham Mox)的小鼠足三里穴区接受温和灸刺激,Mox的穴区皮肤温度控制在(45±1)℃,而Sham Mox控制在(37±1)℃。借用腹部撤回反射评分(Abdominal Withdrawal Reflex,AWR)作为疼痛主要观察指标。使用神经纤维素蛋白(Protein Gene Product 9.5,PGP9.5)和TRPV1免疫荧光双标,观察艾灸对于n TRPV1的影响。同时使用TRPV1阻断剂——辣椒平(Capsazepine,CPZ),分别以高、低剂量阻断体表TRPV1,观察Mox的镇痛和体表n TRPV1的表达。另外,又分别使用坐骨神经结扎和树脂毒素(Resiniferatoxin,RTX)阻断皮下n TRPV1,研究Mox的镇痛和体表n TRPV1表达。结果:相对于Sham Mox,Mox显著改善了内脏痛模型小鼠的AWR评分(P<0.05)和促进n TRPV1的表达量增加。使用CPZ阻断后,Mox未能引起AWR的改善,但低剂量的CPZ无法抑制Mox引起的n TRPV1的增多。而使用n TRPV1阻断方式后,发现体表的n TRPV1显著减少。Mox不能有效的发挥镇痛效果,而且不能促进n TRPV1的增多。结论:温和灸可能通过影响体表n TRPV1的方式,对内脏痛模型发挥相应的镇痛效果,阻断n TRPV1之后,温和灸镇痛效果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和灸 内脏痛 体表神经性TRPV1 镇痛 皮肤启动机制
下载PDF
电压稳定约束多目标最优潮流的自适应ε约束方法 被引量:4
17
作者 鲍海波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38,共7页
电压稳定约束最优潮流可以看作考虑发电成本和负荷裕度双目标的优化问题。Pareto前沿解可以提供负荷裕度和发电成本之间的妥协信息,是运行人员权衡经济与安全、进行决策的基础。为了解决传统的数值计算方法难以得到均匀分布Pareto前沿... 电压稳定约束最优潮流可以看作考虑发电成本和负荷裕度双目标的优化问题。Pareto前沿解可以提供负荷裕度和发电成本之间的妥协信息,是运行人员权衡经济与安全、进行决策的基础。为了解决传统的数值计算方法难以得到均匀分布Pareto前沿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ε约束方法。该方法利用ε约束的灵敏度信息,自适应地改变ε约束的阈值,逐步确定各个仿真点,并应用内点法的热启动策略,提高各仿真点的计算效率。IEEE-30和IEEE-118系统测试结果表明,与传统ε约束方法相比,自适应ε约束方法无需增加多余计算量,可以得到较为均匀的帕累托前沿近似,所提出的热启动策略提高了电压稳定约束最优潮流的计算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稳定 最优潮流 ε约束方法 自适应 PARETO前沿 热启动
原文传递
冷起动和暖机时减少排放物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云 王建昕 肖建华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80-84,共5页
针对汽车冷起动排放的问题 ,论述了提高催化转化器入口温度和控制空燃比 ,它们能够缩短暖机时间 ,减少排放物 ,并且该论文还提出了提高入口温度的方法。
关键词 冷起动 暖机 排放物 汽车 空燃比 催化转化器
下载PDF
某电厂联合循环汽轮机启动过程优化 被引量:29
19
作者 丁阳俊 盛德仁 +3 位作者 陈坚红 洪雷 顾正皓 林成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15,5,共7页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中汽轮机启动时间较长,导致联合循环机组不能及时响应电网调峰需求。为此,通过数值实验和现场启动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汽轮机的启动过程。建立汽轮机转子二维轴对称有限元模型,确定非线性边界条件,通过数值模...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中汽轮机启动时间较长,导致联合循环机组不能及时响应电网调峰需求。为此,通过数值实验和现场启动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汽轮机的启动过程。建立汽轮机转子二维轴对称有限元模型,确定非线性边界条件,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启动过程各暖机操作对转子应力的影响。基于数值实验分析结果,结合试验机组结构、运行特点,制定优化后的启动过程。温态启动时汽轮机转子最大应力降低11 MPa,启动时间缩短36 min,低周疲劳寿命损耗减少0.0008%;冷态启动时转子最大应力降低261MPa,启动时间缩短32min,低周疲劳寿命损耗减少0.01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循环 汽轮机启动过程 暖机操作 转子应力 低周疲劳寿命损耗
原文传递
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四季开始时间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56
20
作者 郁珍艳 范广洲 +3 位作者 华维 周定文 赖欣 刘雅星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3-82,共10页
利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中国599个测站1961~2007年逐日温度资料,分析了我国近47年来四季开始日期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四季开始日期在全国范围内主要表现为春季、夏季提早,秋季、冬季推迟的变化趋势,其中以夏季的变化... 利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中国599个测站1961~2007年逐日温度资料,分析了我国近47年来四季开始日期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四季开始日期在全国范围内主要表现为春季、夏季提早,秋季、冬季推迟的变化趋势,其中以夏季的变化最为明显,且在显著增温的21世纪初最为明显。这种趋势在空间分布上有所差异,北方比南方明显,东部比西部明显。东北最北部、华南最南部以及新疆局部区域春季推迟,青海东部以及内蒙古最北部的小范围地区夏季推迟,华南及西南局部地区冬季提早。此外,全国平均四季开始日期的年代际变化在20世纪并不是很明显,而在21世纪初非常明显。但年代际变化特征存在区域性差异,高原地区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春季提早,冬季推迟。而在21世纪初春季、冬季均推迟,但冬季的变化比春季明显得多。华南南部地区春季推迟、冬季提早。西南地区在21世纪初春季、夏季明显提早,秋季、冬季推迟,但之前这种趋势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季开始日期 季节变化 全球变暖 气候趋势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