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两地野生茶树叶片解剖结构比较及抗逆性分析
1
作者 杨春 苏胜峰 +4 位作者 杨代星 梁思慧 郭燕 郭灿 陈正武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61,共14页
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贵州省盘州市及三都县的野生茶树种质,以24份野生茶树为材料,比较两地野生茶树叶片形态特征和叶片解剖结构特征共23个叶片性状,并结合隶属函数法分析野生茶树的抗逆性。结果表明,盘州和三都两地的野生茶树,在叶片表... 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贵州省盘州市及三都县的野生茶树种质,以24份野生茶树为材料,比较两地野生茶树叶片形态特征和叶片解剖结构特征共23个叶片性状,并结合隶属函数法分析野生茶树的抗逆性。结果表明,盘州和三都两地的野生茶树,在叶片表观上存在明显区别,盘州野生茶树的叶长、叶宽和叶面积极显著大于三都野生茶树,长宽比则极显著小于三都野生茶树。盘州和三都野生茶树在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细胞数、主脉厚度、草酸钙晶体密度等16个叶片解剖结构性状上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相较于三都野生茶树,盘州野生茶树的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主脉厚度更厚,栅栏组织细胞排列更紧密,草酸钙晶体密度更大,上(下)表皮细胞厚度更薄。相关性分析显示,23个叶片性状间相关性较强,有43对呈极显著正相关,23对呈显著正相关,17对呈极显著负相关,12对呈显著负相关。聚类分析结果显示,24份野生茶树可分为4类,主脉厚度和维管束短径是主要划分依据。抗性评价结果显示,盘州野生茶树在抗旱性和抗寒性上略优于三都野生茶树。根据平均隶属函数值排序,筛选出SD-20-2、SD-20-3、PZ-05和PZ-09四份综合抗性较优的野生茶树,可作为高抗野生茶树种质选育抗逆性茶树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茶树 叶片解剖结构 栅栏组织 抗逆性 贵州
下载PDF
湖北巴东县野生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种群结构亲缘关系分析
2
作者 崔清梅 梁金波 +8 位作者 马会杰 胡双玲 陈清华 吴立赟 何梦迪 王留彬 谭立才 张强 王丽鸳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3-206,共14页
野生茶树种质资源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是开展茶树品种选育的优质基因库。收集了来自湖北省巴东县的26份野生茶树资源,利用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分子标记并结合对照栽培型茶树品种对野生茶树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种... 野生茶树种质资源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是开展茶树品种选育的优质基因库。收集了来自湖北省巴东县的26份野生茶树资源,利用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分子标记并结合对照栽培型茶树品种对野生茶树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种群结构等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16对引物在供试材料中共扩增得到82个等位位点,每对引物扩增所得的等位基因范围为3~8个,平均检测出等位位点5.12个,有效位点数量3.65个,香农多样性指数平均值1.378。(2)从16对引物中筛选出6个核心引物位点,可对26份野生茶树进行有效检测并鉴别。(3)UPGMA进化树将48份材料分为7个类别,野生茶树与栽培型茶树能通过SSR标记进行有效划分;进一步种群遗传结构分析发现26份野生茶树可分为2个亚群。(4)依据生化成分含量,筛选得出2份高EGCG含量的茶树种质资源及2份适制红茶的茶树种质资源。研究结果显示,巴东野生茶树多样性丰富,种群内部遗传变异高,为进一步保护、开发和利用巴东野生茶树种质资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茶树 多样性 简单重复序列 亲缘关系
下载PDF
哀牢山楚雄片区野生种古茶树生存现状分析与管护探讨
3
作者 徐萍 罗文富 +4 位作者 张志强 苏家红 李根会 覃忠义 李函 《中国茶叶》 2024年第4期72-76,共5页
通过对哀牢山楚雄片区野生种古茶树生存现状分析,探讨该片区野生种古茶树管护经营模式,提出科学可行的对策建议,以改善野生种古茶树生存现状。调查结果表明,云南哀牢山国家级保护区楚雄片区野生种古茶树均为大理茶种,以单株分散生长为主... 通过对哀牢山楚雄片区野生种古茶树生存现状分析,探讨该片区野生种古茶树管护经营模式,提出科学可行的对策建议,以改善野生种古茶树生存现状。调查结果表明,云南哀牢山国家级保护区楚雄片区野生种古茶树均为大理茶种,以单株分散生长为主,资源总量较少;天然和天然萌生各占一半,生长前期茶树主干遭受损坏,生长情况一般,生长势主要处于中等状态,幼树更新旺盛,但较大树木较少,竞争后期可能出现衰退的趋势。研究区的野生种古茶树生存现状不够理想,除自然因素干扰以外,管护措施也不到位,仍需加强资源保护力度,注重宣传保护和科研开发协调平衡,破除制约野生种古茶树生存发展障碍,实现地区野生种古茶树资源发展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种古茶树 哀牢山自然保护区 茶树资源 古茶树管护
下载PDF
闽南地区19株野生茶树主要活性成分研究
4
作者 王河川 《中国茶叶》 2024年第10期37-42,共6页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闽南野生茶树资源,采用传统醇提法提取泉州市境内19株野生茶树叶片中的总黄酮,分析不同野生茶树叶片总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儿茶素类物质含量及其种类变化。结果表明,19株野生茶树的总黄酮含量差异较大,部分野生...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闽南野生茶树资源,采用传统醇提法提取泉州市境内19株野生茶树叶片中的总黄酮,分析不同野生茶树叶片总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儿茶素类物质含量及其种类变化。结果表明,19株野生茶树的总黄酮含量差异较大,部分野生茶树之间差异显著;19株野生茶树的总黄酮提取液对DPPH自由基均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有15株野生茶树对·OH自由基清除能力呈现较高水平,部分野生茶树群体间对DPPH和·OH的清除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处于同一生长环境的不同野生茶树的清除率也存在较大差异,其中TK-2对DPPH和·OH的消除能力均为最强;19株野生茶树在儿茶素组成上差异较大,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都不属于高EGCG的种质资源;HL-1、ST-1、ST-3、ST-5的茶叶品质相对较好,HL-1、HL-2、HL-3和HL-4可作为儿茶素提取的优质原料品种。综上,研究表明分布于闽南地区19株野生茶树的黄酮含量、儿茶素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有显著差异,且表现出单株特异性,研究结果可为合理开发利用和选育优良品种提供优良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茶树 总黄酮 2 2-二苯基-1-苦基肼自由基 羟基自由基 儿茶素 抗氧化性
下载PDF
云南野生茶树资源农艺性状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9
5
作者 段志芬 刘本英 +5 位作者 汪云刚 谢瑾 孙雪梅 宋维希 矣兵 马玲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5-131,共7页
以100份云南野生茶树种质资源为材料,借助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云南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的25个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5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3.97%~80.56%,变异系数最大的性状是花萼茸毛(为80.56%),其次为子房... 以100份云南野生茶树种质资源为材料,借助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云南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的25个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5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3.97%~80.56%,变异系数最大的性状是花萼茸毛(为80.56%),其次为子房茸毛和叶质(分别为56.48%和50.96%),变异系数最小的是萼片数(为13.97%);通过主成分分析,将25个农艺性状综合为7个主成分,前7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71.90%。其中,第1主成分贡献率为38.285%,第2主成分的贡献率为8.134%;基于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将100份野生茶树资源聚为4大类,聚类分析中部分地理来源相同或遗传背景相似的资源能够聚在一起,但也有一些地理来源及遗传背景不一致的种质资源也聚在同一类群,显示了复杂的亲缘关系和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野生茶树资源 农艺性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云南野生茶树的地理分布及形态多样性 被引量:27
6
作者 孙雪梅 黄玫 +5 位作者 刘本英 李友勇 宋维希 马玲 汪云刚 王平盛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25期277-288,共12页
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和起源中心,茶树种质资源种类众多,遗传多样性丰富,在茶学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通过野外调查与文献资料的整理,对云南野生茶树资源的地理分布和形态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1)野生茶树在云南分布广泛,主... 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和起源中心,茶树种质资源种类众多,遗传多样性丰富,在茶学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通过野外调查与文献资料的整理,对云南野生茶树资源的地理分布和形态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1)野生茶树在云南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西双版纳、普洱、保山等8个地区;(2)野生茶树与栽培茶树在形态上有明显差异;(3)云南野生茶树在形态分类上有22个种和2个变种,野生茶树呈现丰富形态多样性;(4)生境破坏是导致野生茶树数量锐减的主要原因,建议今后应加强珍稀濒危野生茶树种质的调查、收集保存、生态型及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和利用,为促进茶树新品种选育及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野生茶树 地理分布 形态多样性 调查
下载PDF
四川崇州枇杷茶野生大茶树生化成分及制茶品质初探 被引量:16
7
作者 王春梅 唐茜 +3 位作者 杜晓 陈昌辉 许静逸 李品武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05-312,共8页
通过调查四川崇州枇杷茶野生大茶树的资源现状,根据植物学特征,从中选取具代表性的茶树初分为6种不同类型(依次编号为A类、B类、C类、D类、E类、F类),测试了其主要生化成分含量,评审了所制红、绿茶样的制茶品质。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枇杷... 通过调查四川崇州枇杷茶野生大茶树的资源现状,根据植物学特征,从中选取具代表性的茶树初分为6种不同类型(依次编号为A类、B类、C类、D类、E类、F类),测试了其主要生化成分含量,评审了所制红、绿茶样的制茶品质。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枇杷茶树游离氨基酸总量为(2.46±0.07)%~(5.69±0.10)%,茶多酚含量为(21.67±0.40)%~(37.16±0.99)%,咖啡碱含量为(4.01±0.18)%~(4.88±0.03)%,水浸出物含量为(33.31±2.49)%~(47.28±1.35)%,儿茶素总量为(77.08±1.18)~(236.47±29.59)mg/g,因此,部分材料可以作为选育高儿茶素、高咖啡碱等特异成分的育种材料。以咖啡碱、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作为影响红碎茶品质的第一、二、三主成分或综合因子,结合主要生化成分含量、酚/氨值及感官审评结果可推论,E类适制红茶,F类制绿茶品质最优。从茶氨酸及苯丙氨酸的含量比例、儿茶素组分及总量等可推论,6类供试枇杷茶树中,E类茶树进化程度最高,接近栽培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州枇杷茶 野生大茶树 生化成分
下载PDF
黔西南州野生茶树的性状特征及品质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尹杰 牛素贞 +2 位作者 宋勤飞 刘进平 陈曦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82-786,共5页
以22个黔西南州野生茶树单株春梢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其芽叶性状并测定一芽一叶中主要生化成分的含量,以期明确黔西南州野生茶树春梢特征及品质特性,为黔西南州野生茶树的适制性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合理开发利用黔西南州野生茶树提供... 以22个黔西南州野生茶树单株春梢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其芽叶性状并测定一芽一叶中主要生化成分的含量,以期明确黔西南州野生茶树春梢特征及品质特性,为黔西南州野生茶树的适制性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合理开发利用黔西南州野生茶树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黔西南州野生茶树春梢芽叶光泽性、持嫩性较好,茸毛含量较高。各材料间生化成分含量差异较大,茶多酚含量为19.88%~36.36%,均值为28.57%;游离氨基酸总量为0.84%~4.90%,均值为2.71%;咖啡碱含量为1.28%~4.45%。22个材料中,4号、11号、13号、15号、16号及18号材料适宜制作绿茶,5号、6号、7号及22号材料适宜制作红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西南州 野生茶树 春梢 芽叶性状 生化成分
下载PDF
广西金秀野生茶遗传多样性及分子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莹玉 袁思思 +5 位作者 吴春兰 赖幸菲 赵文芳 朱燕 杨家干 黄亚辉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期60-65,共6页
为了解广西金秀县野生茶资源的遗传进化轨迹以及品种特性,采用RAPD分子标记分析了该县4地8个野生茶品种与云南、广东、湖南和福建等周边省份的15个茶树品种的亲缘关系,在相似系数0.76处可将23份材料分成四大类群。采用SSR分子标记,选取... 为了解广西金秀县野生茶资源的遗传进化轨迹以及品种特性,采用RAPD分子标记分析了该县4地8个野生茶品种与云南、广东、湖南和福建等周边省份的15个茶树品种的亲缘关系,在相似系数0.76处可将23份材料分成四大类群。采用SSR分子标记,选取条带易于辨认、稳定性好、多态性较高的5对引物组合(顺序依次为SSR1110、SSR685、SSR478、SSR496、SSR228)构建了广西金秀县4地22份野生茶资源的分子指纹图谱,从而可简单有效地判别具体品种(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茶 RAPD SSR 亲缘关系 指纹图谱
下载PDF
云南茶树资源生化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季鹏章 王家金 +6 位作者 刘大会 宋维希 詹春红 李慧 朱兴正 金航 梁名志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227-2230,共4页
对茶Camellia sinensis 104份(含其变种阿萨姆茶Camellia sinensis var.assamica 87份,大理茶Camellia taliensis 15份)分别进行水浸出物、咖啡碱、茶多酚和氨基酸总量分析。结果表明,云南茶种、阿萨姆茶种质资源生化性状有明显差异,表... 对茶Camellia sinensis 104份(含其变种阿萨姆茶Camellia sinensis var.assamica 87份,大理茶Camellia taliensis 15份)分别进行水浸出物、咖啡碱、茶多酚和氨基酸总量分析。结果表明,云南茶种、阿萨姆茶种质资源生化性状有明显差异,表现出显著的生化多样性,多样性水平较高,而大理茶生化性状多样性则相对较低。水浸出物等4个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阿萨姆茶(15.42%)>茶(15.22%)>大理茶(12.68%)。对云南主要茶区阿萨姆茶种质进行茶叶水浸出物、咖啡碱、茶多酚和氨基酸总量等分析揭示,不同茶区茶树种质资源间存在一定差异。水浸出物等4个茶叶主要生化性状平均变异系数为版纳茶区(18.37%)>普洱茶区(13.33%)>滇西茶区(11.58%)。版纳茶区生化性状多样性最丰富,水浸出物和茶多酚平均值为3个茶区中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 阿萨姆茶 大理茶 生化多样性
下载PDF
川渝地区重要野生大茶树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亨洪 索化夷 +1 位作者 杨坚 刘勤晋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8-172,共5页
利用ISSR技术对四川、重庆等地12份重要的野生大茶树资源的遗传多态性进行了分析。从6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7个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146条DNA带,其中139条为多态性带,占95.2%,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DNA带数为21条。按照相同迁移位上有扩增带... 利用ISSR技术对四川、重庆等地12份重要的野生大茶树资源的遗传多态性进行了分析。从6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7个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146条DNA带,其中139条为多态性带,占95.2%,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DNA带数为21条。按照相同迁移位上有扩增带记为1、无带为0的方法构建ISSR表型数据矩阵,供试品种的基因(H)和shannon信息系数分别为0.20和0.34。对12株野生大茶树进行UPGMA聚类分析,品种间的相似系数介于0.37~0.71,平均为0.51。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聚类分析树状图,将其12个品种划分为3大聚类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大茶树 ISSR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下载PDF
云南主要野生、栽培茶树资源形态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季鹏章 王家金 +6 位作者 李慧 詹春红 宋维希 朱兴正 刘大会 汪云刚 金航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72-977,共6页
对云南栽培茶树茶(Camellia sinensis)、阿萨姆茶(Camellia sinensis var.assamica)及野生茶树大理茶(Camellia taliensis)资源的10个形态性状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茶、阿萨姆茶和大理茶主要性状有明显差异,多样性指数平均为阿萨... 对云南栽培茶树茶(Camellia sinensis)、阿萨姆茶(Camellia sinensis var.assamica)及野生茶树大理茶(Camellia taliensis)资源的10个形态性状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茶、阿萨姆茶和大理茶主要性状有明显差异,多样性指数平均为阿萨姆茶(1.873)>茶(1.868)>大理茶(1.766)。阿萨姆茶形态多样性指数最高,大理茶最低。说明云南茶树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形态多样性;对云南主要茶区阿萨姆茶茶树种质资源的10个性状数据进行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表明,3个阿萨姆茶茶区(普洱茶区、版纳茶区、滇西茶区)间形态多样性指数差异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 形态多样性 栽培茶树 野生茶树
下载PDF
荥经枇杷茶野生大茶树主要品质生化成分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唐建敏 郭雅丹 +2 位作者 汪婷 曾艳 唐茜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24-428,共5页
【目的】了解荥经枇杷茶野生大茶树的生化特性,并为选择优良单株、发掘特异资源(高咖啡碱、儿茶素等材料)和选育优质特色品种等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调查四川荥经枇杷茶野生大茶树的资源现状,根据植物学特征,从中选取具代表性的茶树... 【目的】了解荥经枇杷茶野生大茶树的生化特性,并为选择优良单株、发掘特异资源(高咖啡碱、儿茶素等材料)和选育优质特色品种等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调查四川荥经枇杷茶野生大茶树的资源现状,根据植物学特征,从中选取具代表性的茶树初分为5个类型(编号Ⅰ、Ⅱ、Ⅲ、Ⅳ、Ⅴ),并对其主要生化成分与氨基酸组成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荥经枇杷茶野生大茶树内含物质较丰富,水浸出物含量34.02%~50.19%,游离氨基酸总量2.18%~4.45%,茶多酚含量27.50%~38.75%,咖啡碱含量3.12%~4.48%,儿茶素含量119.24~158.28mg/g。【结论】从主要生化成分含量、酚氨比可推论,Ⅰ类茶树适制绿茶,Ⅲ类和Ⅴ类适制红茶。从茶氨酸和苯丙氨酸含量比例、儿茶素总量及组分等数据可推论,5类型供试枇杷茶树中,Ⅰ类茶树进化程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荥经枇杷茶 野生大茶树 生化成分
下载PDF
荥经枇杷茶野生大茶树染色体核型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唐建敏 汪婷 +2 位作者 郭雅丹 曾艳 唐茜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15,共4页
为进一步了解荥经枇杷茶野生大茶树种内的亲缘关系,为茶树遗传育种、分类及鉴定提供信息,根据茶树形态性状第一主分量分析贡献最大者的树型和叶尖、第二主分量分析贡献最大者的花瓣数和花柱分裂数,再结合叶脉对数、锯齿对数等将荥经... 为进一步了解荥经枇杷茶野生大茶树种内的亲缘关系,为茶树遗传育种、分类及鉴定提供信息,根据茶树形态性状第一主分量分析贡献最大者的树型和叶尖、第二主分量分析贡献最大者的花瓣数和花柱分裂数,再结合叶脉对数、锯齿对数等将荥经枇杷茶野生大茶树分为5个不同类型(依次编号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和Ⅴ类)的根尖,采用根压法对其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Ⅰ类、Ⅱ类、Ⅲ类、Ⅴ类和CK茶树核型公式为2n=30=20m+10sm,Ⅳ类茶树核型公式为2n=2x=30=22m+8sm。Ⅰ~Ⅴ及 CK类茶树染色体相对长度范围分别为5.70~8.61μm、5.34~8.54μm、5.29~8.21μm、5.30~8.89μm、5.29~8.93μm、5.33~8.17μm,均属于中小型染色体;平均臂比分别为1.59、1.56、1.49、1.65、1.61、1.52,不对称系数分别为59.38%、58.10%、56.12%、63.06%、60.08%、57.13%;最长与最短染色体比值分别为1.66、1.64、1.59、1.71、1.69、1.61,臂比值大于2∶1的染色体占全部染色体的0.20%;6类茶树均为2A型,属对称核型。Ⅲ类茶树进化程度相对较低,Ⅳ和Ⅴ类茶树进化程度相对较高。四川荥经枇杷茶野生大茶树既具有较原始的对称性核型性状,又具有较不对称性的进化型,表明荥经枇杷茶野生大茶树已从原始类型向进化类型茶树发生连续、渐进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荥经枇杷茶 野生大茶树 染色体 核型
下载PDF
崇州枇杷茶野生大茶树种质资源调查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春梅 唐茜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42-648,共7页
为开展崇州枇杷茶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工作,调查了四川崇州枇杷茶野生大茶树的分布范围,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6种不同类型(依次编号为A类、B类、C类、D类、E类、F类)枇杷茶树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了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 为开展崇州枇杷茶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工作,调查了四川崇州枇杷茶野生大茶树的分布范围,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6种不同类型(依次编号为A类、B类、C类、D类、E类、F类)枇杷茶树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了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崇州枇杷茶野生大茶树主要分布于N30044'01.55″~N30048'19.35″、E104003'32.16″~E103028'22.42″、海拔507~1106 m的自然群落中,种群内变异类型较多,遗传背景复杂,资源丰富。表现出树体高大直立、叶大具稀钝齿、叶片革质、花大、果壳硬厚等典型野生性状,不同类型间植物学特征差异显著。综合树型、叶尖、子房茸毛的有无等演化路径,初步判断不同类型枇杷茶树分属陈亮、虞富莲等分类系统中的秃房茶和普洱茶,已由野生型的C类、D类茶树向栽培型的E类茶树演化,逐渐近似于栽培种,并存在多数过渡类型茶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州枇杷茶 野生茶树 性状特征
下载PDF
四川石棉老鹰茶资源现状及开发 被引量:10
16
作者 卢晓黎 雷鸣 +1 位作者 周建华 刘兰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02-104,共3页
处于野生、半野生状态的石棉老鹰茶,由于独特的山区地理、气候条件,使其品质优良、保健功效突出,极具开发价值。本文介绍了石棉老鹰茶的资源现状及开发构想。
关键词 石棉老鹰茶 野生资源 研究开发 四川 分布特征
下载PDF
云南省勐海县野生大茶树表型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玲 杨方慧 +4 位作者 蒋红旗 蒋会兵 宋维希 陈林波 刘本英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3-258,共6页
【目的】了解勐海县野生大茶树资源现状及其表型变异情况,为野生大茶树资源的合理保护和有效利用奠定基础。【方法】实地调查3个野生茶树居群,分析65株野生大茶树生长势、树体、叶片、花果形态和主要生化成分含量的表型变异。【结果】... 【目的】了解勐海县野生大茶树资源现状及其表型变异情况,为野生大茶树资源的合理保护和有效利用奠定基础。【方法】实地调查3个野生茶树居群,分析65株野生大茶树生长势、树体、叶片、花果形态和主要生化成分含量的表型变异。【结果】野生大茶树总体长势良好,生长势旺盛植株占调查总数的70.77%;树体性状变异系数均在20%以上,变化幅度为22.42%~56.24%,平均变异系数为40.71%,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叶片形态变异系数均小于15%,变化幅度为8.20%~14.45%,平均变异系数为10.99%,以叶面积变异幅度和变异系数较大;花果形态变化幅度为5.83%~13.16%,平均变异系数为10.32%,以种径变异系数较大,萼片数变异系数较小;生化成分含量变化幅度为12.21%~33.57%,平均变异系数为18.75%,以氨基酸含量变异系数较大,水浸出物含量变异系数较小。3个居群的树体、叶片、花果及生化成分含量等表型性状变异趋势基本一致。【结论】勐海县野生大茶树表型多样性丰富,加强本地区野生大茶树资源的保护和鉴定评价等研究工作,对茶树遗传育种研究和生产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茶树 形态性状 变异系数 勐海县
下载PDF
云南野生茶树化学成分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段志芬 刘本英 +5 位作者 汪云刚 谢瑾 孙雪梅 宋维希 矣兵 马玲 《湖南农业科学》 2012年第10期102-104,108,共4页
以86份云南野生茶树种质资源为材料,借助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云南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异系数为0.11%~0.37%,其中,氨基酸的变异系数最大,达到0.37%;最小的是水浸出物,... 以86份云南野生茶树种质资源为材料,借助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云南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异系数为0.11%~0.37%,其中,氨基酸的变异系数最大,达到0.37%;最小的是水浸出物,为0.11%。通过主成分分析,将水浸出物、咖啡碱、茶多酚、氨基酸4项常规综合为4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100%,第1主成分贡献率为48.276%,第2主成分的贡献率为27.637%,第3主成分的贡献率为17.764%。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为66.8处把野生茶树资源聚为3大类:第1类包括39份资源,主要特点为咖啡碱含量较高;第2类包括14份资源,其主要性状为水浸出物,氨基酸和茶多酚的含量均低;第3类包括33份资源,主要表现在水浸出物和茶多酚的含量均高,显示了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茶树资源 化学成分 云南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崇州枇杷茶野生大茶树染色体核型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春梅 唐茜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19-423,444,共6页
【目的】通过核型分析实验,了解6种不同类型崇州枇杷茶树的进化和变异情况,为其起源、进化和亲缘关系的研究提供一些细胞学依据。【方法】选取6种不同类型的四川崇州枇杷茶野生大茶树(依次编号为A类、B类、C类、D类、E类、F类),以芽叶... 【目的】通过核型分析实验,了解6种不同类型崇州枇杷茶树的进化和变异情况,为其起源、进化和亲缘关系的研究提供一些细胞学依据。【方法】选取6种不同类型的四川崇州枇杷茶野生大茶树(依次编号为A类、B类、C类、D类、E类、F类),以芽叶原基为供试材料,采用去壁低渗法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实验。【结果】6种不同类型的大茶树染色体为二倍体的小型染色体,核型公式均为2n=2x=30=22m+8sm,属Stebbins标准中较原始的2A型。【结论】根据核型对称性程度、平均臂比、核型不对称系数推断,F类、A类茶树较为原始,E类茶树进化程度相对较高。核型分析表明,分布在四川崇州区域的枇杷茶树既具有较原始的对称性核型性状,又具有较不对称性的进化型或派生型核型,表现为一种渐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州枇杷茶 野生大茶树 染色体 核型
下载PDF
福建野生茶树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 被引量:23
20
作者 杨如兴 陈芝芝 +1 位作者 张磊 邬龄盛 《茶叶学报》 2017年第3期96-101,共6页
为了解福建野生茶树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情况,本文从福建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的类型与分布、特征特性、叶片解剖学与细胞学特点、茶叶主要生化组分、茶类适制性及品质特征、资源保护利用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初步推断分布在福建茶区的野生茶... 为了解福建野生茶树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情况,本文从福建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的类型与分布、特征特性、叶片解剖学与细胞学特点、茶叶主要生化组分、茶类适制性及品质特征、资源保护利用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初步推断分布在福建茶区的野生茶树多为栽培类型;通过茶叶生化组分测试和感官品质鉴定,从中筛选出具有咖啡碱含量较低或味苦且品质表现优异的野生茶树种质(单株),可为福建提供良好的茶树遗传育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 茶树 野生茶树 品种资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