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杜武勋教授运用五脏生克制化辨证模式治疗心律失常 被引量:3
1
作者 袁宏伟 石宇奇 +5 位作者 朱博 张茜 刘津 燕敏 董博文 杜武勋 《吉林中医药》 2020年第4期457-459,共3页
杜武勋教授治疗心律失常以五运六气理论为基础,通过出生时间分析患者的脏腑盛衰及发病倾向。五脏之间因生、克、复的关系而紧密联系,一脏有病必累及他脏,故临证治疗心律失常除了应考虑"心"外,还应考虑与心有关其他脏腑,综合... 杜武勋教授治疗心律失常以五运六气理论为基础,通过出生时间分析患者的脏腑盛衰及发病倾向。五脏之间因生、克、复的关系而紧密联系,一脏有病必累及他脏,故临证治疗心律失常除了应考虑"心"外,还应考虑与心有关其他脏腑,综合分析病机,顾及整体平衡,以提高诊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五脏 生克制化 辨证模式 五运六气 杜武勋
下载PDF
论陶行知对武训精神的倡扬
2
作者 金林祥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6-90,共5页
从1922年起,陶行知一贯推崇武训,主张学习武训精神。在1940年至1945年间,他以重庆育才学校为阵地,几乎每年都举行各种形式的武训纪念、宣传活动,成为当时我国主张学习武训,光大武训精神的代表性人物。他曾建议政府根据武训诞辰设立兴学... 从1922年起,陶行知一贯推崇武训,主张学习武训精神。在1940年至1945年间,他以重庆育才学校为阵地,几乎每年都举行各种形式的武训纪念、宣传活动,成为当时我国主张学习武训,光大武训精神的代表性人物。他曾建议政府根据武训诞辰设立兴学节、兴学周、兴学月,以推动全国普及教育发展。他反对把武训当作异人、苦行者、圣人和“陶派的人”,也反对复活历史上的武训,而主张要学习“三无四有”的“武训的真精神”。陶行知对武训及武训精神的倡扬,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社会影响,而且对于今天正确评价武训,推进教育普及,构建和谐社会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武训 武训精神 社会影响 现实意义
下载PDF
论陶行知对武训精神的倡扬
3
作者 金林祥 《重庆陶研文史》 2010年第2期13-18,共6页
从:1922年起,陶行知一贯推崇武训。主张学习武训精神。在1940年至1945年间,他以重庆育才学校为阵地,几乎每年都举行各种形式的武训纪念、宣传活动,成为当时我国主张学习武训,光大武训精神的代表性人物。他曾建议政府根据武训诞辰... 从:1922年起,陶行知一贯推崇武训。主张学习武训精神。在1940年至1945年间,他以重庆育才学校为阵地,几乎每年都举行各种形式的武训纪念、宣传活动,成为当时我国主张学习武训,光大武训精神的代表性人物。他曾建议政府根据武训诞辰设立兴学节、兴学周、兴学月,以推动全国普及教育发展。他反对把武训当作异人、苦行者、圣人和“陶派的人”,也反对复活历史上的武训,而主张要学习“三无四有”的“武训的真精神”。陶行知对武训及武训精神的倡扬,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社会影响,而且对于今天正确评价武训,推进教育普及,构建和谐社会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武训 武训精神 社会影响 现实意义
下载PDF
杜武勋运用五脏生克制化辨证模式论治心律失常经验 被引量:5
4
作者 陈金红 刘志超 +5 位作者 邓芳隽 樊博雅 梁嘉钰 丛紫东 李晓凤 杜武勋(指导)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1850-1854,共5页
总结杜武勋教授运用五脏生克制化辨证模式论治心律失常的经验。认为本病病机为中气虚衰、心肾不交,以上火中湿为主,伴水寒木郁。治疗遵循谨守病机核心、五脏和合的整体调衡理念,即以脾胃枢轴为根,清泻心火,引火归元,同时疏肝达木,引水上... 总结杜武勋教授运用五脏生克制化辨证模式论治心律失常的经验。认为本病病机为中气虚衰、心肾不交,以上火中湿为主,伴水寒木郁。治疗遵循谨守病机核心、五脏和合的整体调衡理念,即以脾胃枢轴为根,清泻心火,引火归元,同时疏肝达木,引水上济,并以此为法自拟连桂宁心汤,以达气机和利、五脏安和之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五脏生克制化 连桂宁心汤 名医经验 杜武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