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热法制备Y2O3:Eu3+微米棒及其荧光性能表征 被引量:1
1
作者 宋金玲 孙佥 +3 位作者 梁家宝 李霞 蔡颖 张胤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50-955,共6页
利用水热法制备了Y2O3和Y2O3:Eu3+,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对产物晶型的影响,确定了生成较好晶型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80℃,反应时间24h,氢氧化钠溶液浓度2mol/L.研究了Y3+和Eu3+的配比对Y2O3:Eu3+荧光性能的影响... 利用水热法制备了Y2O3和Y2O3:Eu3+,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对产物晶型的影响,确定了生成较好晶型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80℃,反应时间24h,氢氧化钠溶液浓度2mol/L.研究了Y3+和Eu3+的配比对Y2O3:Eu3+荧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Y3+):n(Eu3+)的比例为100:5时,其荧光强度最佳.TEM分析表明,Y2O3:Eu3+粉末具有直径约0.2~0.6μm、长度为几到十几微米的棒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y2o3 y2o3:eu3+ 荧光性能 XRD
下载PDF
微波热效应法合成Y_2O_3∶Eu^(3+)荧光体 被引量:24
2
作者 李沅英 戴德昌 蔡少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844-846,共3页
微波热效应法合成Y_2O_3∶Eu^(3+)荧光体李沅英,戴德昌,蔡少华(中山大学化学系,广州,510275)关键词微波热效应法,合成,荧光体,掺铕氧化钇掺铕(Ⅲ)氧化钇荧光体是阴极射线管(CRT)、彩色投影电视和三基... 微波热效应法合成Y_2O_3∶Eu^(3+)荧光体李沅英,戴德昌,蔡少华(中山大学化学系,广州,510275)关键词微波热效应法,合成,荧光体,掺铕氧化钇掺铕(Ⅲ)氧化钇荧光体是阴极射线管(CRT)、彩色投影电视和三基色节能荧光灯等领域的重要发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热效应法 荧光体 氧化钇
下载PDF
纳米Y_2O_3:Eu^(3+)粉体荧光强度的增强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强 高濂 严东生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899-903,共5页
本文采用化学合成手段制备了不同粒径和Ey3+掺杂浓度的纳米Y2O3:Eu3+粉体,并采用包膜的方法对纳米粉体进行表面处理.通过对荧光性能的研究,发现纳米Y2O3:Eu3+粉体的激活剂临界浓度明显提高,并导致材料的荧光强度明显增强.另... 本文采用化学合成手段制备了不同粒径和Ey3+掺杂浓度的纳米Y2O3:Eu3+粉体,并采用包膜的方法对纳米粉体进行表面处理.通过对荧光性能的研究,发现纳米Y2O3:Eu3+粉体的激活剂临界浓度明显提高,并导致材料的荧光强度明显增强.另外,经包膜处理的纳米Y2O3:Eu3+粉体,由于有效地消除了表面悬空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强度 氧化钇 铕离子 粉末材料 纳米材料
下载PDF
纳米晶Y_2O_3:Eu^(3+)红色荧光体的发光性质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张世英 魏坤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07-410,共4页
研究了纳米晶Y2 O3:Eu3+ 红色荧光体的发光性质。结果表明 :该荧光体最大激发峰位于 2 5 2 6nm ,最大发射峰位于 6 13 4nm ,随着团聚尺寸的增加、煅烧温度的提高和助熔剂的加入 ,Y2 O3:Eu3+ 红色荧光体的发光强度增大 ;包膜工艺消除了... 研究了纳米晶Y2 O3:Eu3+ 红色荧光体的发光性质。结果表明 :该荧光体最大激发峰位于 2 5 2 6nm ,最大发射峰位于 6 13 4nm ,随着团聚尺寸的增加、煅烧温度的提高和助熔剂的加入 ,Y2 O3:Eu3+ 红色荧光体的发光强度增大 ;包膜工艺消除了纳米晶Y2 O3:Eu3+ 红色荧光体的表面缺陷和悬挂键 ,改善了其发光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 y2o3:eu^3+ 红色荧光体 发光性质 包膜工艺 煅烧温度 助熔剂
下载PDF
均分散球形Y_2O_3:Eu^(3+)纳米晶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周建国 李振泉 +2 位作者 赵凤英 夏树屏 高世扬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32-634,共3页
采用凝胶网格共沉淀法,以明胶为反应基质制备单分散球形纳米Y2_O3_:Eu(3+)~荧光粉,考察了制备条件对产物粒径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荧光光谱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法制得产物为球形,一次晶粒粒径在... 采用凝胶网格共沉淀法,以明胶为反应基质制备单分散球形纳米Y2_O3_:Eu(3+)~荧光粉,考察了制备条件对产物粒径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荧光光谱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法制得产物为球形,一次晶粒粒径在13nm^25nm之间,且粒度分布均匀,与微米晶相比,该纳米晶的激发光谱发生明显红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网格共沉淀法 纳米 y2o3:eu^3+
下载PDF
Eu^(3+):Y_2O_3纳米微粒的尺寸效应和表面态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李丹 吕少哲 +4 位作者 张继森 刘俊业 王海宇 孙聆东 黄世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34-138,共5页
通过相同掺杂浓度但不同颗粒尺寸的Eu:Y2O3纳米晶,和相同颗粒尺寸但掺杂浓度不同的纳米晶的发 光衰减曲线研究了表面态和限域作用对能量传递的影响。纳米晶与体材料相比,有更高的猝灭浓度,分析了纳 米材料中发光中心的猝灭浓... 通过相同掺杂浓度但不同颗粒尺寸的Eu:Y2O3纳米晶,和相同颗粒尺寸但掺杂浓度不同的纳米晶的发 光衰减曲线研究了表面态和限域作用对能量传递的影响。纳米晶与体材料相比,有更高的猝灭浓度,分析了纳 米材料中发光中心的猝灭浓度提高的原因。由于纳米材料与体材料相比,纳米晶中的缺陷密度很小,纳米晶中 有较少的体猝灭中心。选择合适的颗粒尺寸并对其进行表面修饰,将获得较高发光效率和较高的猝灭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态效应 掺杂 氧化钇 表面态效应
下载PDF
外场辅助液相法制备红色球形Y_2O_3:Eu^(3+)荧光粉 被引量:4
7
作者 曾青云 赵娟刚 +2 位作者 肖婷 王宗俊 李青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0-153,共4页
研究了以尿素为沉淀剂,通过改变加热方式、溶液pH、Eu^(3+)掺杂量及煅烧温度等条件,采用微波辅助液相法制备Y_2O_3:Eu^(3+)红色荧光粉,并对所得荧光粉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试验所制备的荧光粉为规整的球形,涂敷性好,可以被近紫外激... 研究了以尿素为沉淀剂,通过改变加热方式、溶液pH、Eu^(3+)掺杂量及煅烧温度等条件,采用微波辅助液相法制备Y_2O_3:Eu^(3+)红色荧光粉,并对所得荧光粉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试验所制备的荧光粉为规整的球形,涂敷性好,可以被近紫外激发光有效激发,发射主峰位于614nm处,归属于Eu^(3+)的~5 D_0→~7 F_2跃迁;该红色荧光粉可应用在白光L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液相法 红色 y2o3:eu^3+荧光粉 制备
下载PDF
从废弃稀土荧光粉中再生Y_2O_3:Eu^(3+)红粉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晓东 梅光军 +1 位作者 于明明 朱晓园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83-187,共5页
浙江某照明公司回收的废弃稀土荧光粉中Y与Eu的含量分别为36.47%和6.22%。采用盐酸浸出、组合试剂除杂、稀土草酸沉淀及焙烧、水热法合成工艺从该废弃荧光粉中回收再生出Y_2O_3:Eu^(3+)红粉,并对所得Y_2O_3:Eu^(3+)样品的晶体结构、表... 浙江某照明公司回收的废弃稀土荧光粉中Y与Eu的含量分别为36.47%和6.22%。采用盐酸浸出、组合试剂除杂、稀土草酸沉淀及焙烧、水热法合成工艺从该废弃荧光粉中回收再生出Y_2O_3:Eu^(3+)红粉,并对所得Y_2O_3:Eu^(3+)样品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及发光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1在双氧水加入量为0.2 m L/g、盐酸浓度为4mol/L、浸出温度为60℃,浸出时间为4 h时,废弃荧光粉中Y、Eu的浸出率分别达99.56%、92.39%。2浸出液加氨水将p H终点调至4.5时,Al^(3+)、Fe^(3+)、Pb^(2+)、Zn^(2+)可除尽。3草酸沉淀试验中,在草酸浓度为100 g/L,沉淀时间为0.5 h,温度为60℃时,稀土纯度可达99.60%。4水热反应温度为180℃时制备的Y_2O_3:Eu^(3+)发光强度最高,其最大发射峰位于614 nm,对应着Eu^(3+)的5D0-7F2电偶极跃迁。SEM测试表明,Y_2O_3:Eu^(3+)荧光粉的形貌逐渐由球状转变为针管状,结晶度良好,长度分布均匀,微管长度平均为30μm,有轻微烧结团聚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稀土荧光粉 浸出 除杂 草酸沉淀 水热法 y2o3∶eu3+
下载PDF
复合熔盐法合成Y_2O_3:Eu^(3+)红色荧光粉 被引量:3
9
作者 韩凯 叶红齐 +3 位作者 谢莹 黄燕 李友凤 吴超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2011年第4期597-603,共7页
以草酸钇铕(Y2(C2O4)3:Eu3+)为前驱体,采用复合熔盐(NaCl+S+Na2CO3)协助焙烧法合成Y2O3:Eu3+红色荧光粉。利用XRD、SEM、光谱分析等测试和分析荧光粉粒径、颗粒形貌以及发光性能。主要考察复合熔盐配比、用量以及焙烧温度和时间对Y2O3:E... 以草酸钇铕(Y2(C2O4)3:Eu3+)为前驱体,采用复合熔盐(NaCl+S+Na2CO3)协助焙烧法合成Y2O3:Eu3+红色荧光粉。利用XRD、SEM、光谱分析等测试和分析荧光粉粒径、颗粒形貌以及发光性能。主要考察复合熔盐配比、用量以及焙烧温度和时间对Y2O3:Eu3+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在熔盐中摩尔分数宜控制在40%~45%,复合熔盐用量以与前驱体摩尔比为2~2.5最佳;焙烧条件以1 300℃保温2 h较适宜;所得Y2O3:Eu3+产品发射光谱主峰强度高出商业红粉11%,颗粒分散性好、形貌为近球形且表面无缺陷,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3μm,小于商业红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2o3:eu3+荧光粉 复合熔盐法 粒度 发光强度
下载PDF
超声波均匀沉淀法制备Y_2O_3∶Eu^(3+)纳米晶及其荧光性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司伟 张力明 +2 位作者 王晶 翟玉春 高宏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71-74,共4页
在超声波作用下,使用均匀沉淀法制备了纳米Y2O3∶Eu3+荧光粉,考察反应物配比、溶液pH值、反应时间、煅烧温度等制备条件对产物晶粒尺寸及产率的影响.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透射电镜(TEM)和荧光光谱... 在超声波作用下,使用均匀沉淀法制备了纳米Y2O3∶Eu3+荧光粉,考察反应物配比、溶液pH值、反应时间、煅烧温度等制备条件对产物晶粒尺寸及产率的影响.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透射电镜(TEM)和荧光光谱等测试手段表征产物,结果表明,该法制得的纳米Y2O3∶Eu3+荧光粉颗粒为球形,粒度分布均匀,平均粒径约为30 nm.与微米晶相比,该纳米晶的激发光谱发生明显红移,电荷迁移态最大值(CTS)红移12 nm,发射光谱中发射主峰蓝移8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均匀沉淀法 纳米y2o3∶eu3+ 荧光
下载PDF
Ce^(3+)共掺杂对Y_2O_3:Eu^(3+)荧光粉的发光性能和颗粒形貌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占世平 高永毅 《材料开发与应用》 CAS 2011年第5期15-18,共4页
采用化学反应与高温固相反应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Ce3+和Eu3+共掺杂Y2O3荧光粉,利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发现Ce3+离子共掺杂对Y2O3:Eu3+荧光粉的颗粒形貌有显著的影响,随着Ce3+离子浓度的改变,形貌可从球型转变为管状。荧光光谱分析... 采用化学反应与高温固相反应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Ce3+和Eu3+共掺杂Y2O3荧光粉,利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发现Ce3+离子共掺杂对Y2O3:Eu3+荧光粉的颗粒形貌有显著的影响,随着Ce3+离子浓度的改变,形貌可从球型转变为管状。荧光光谱分析表明,所制备的共掺杂荧光粉主要发射位于614纳米的红光峰和位于587纳米的发射带。随着Ce3+离子浓度的增加,Eu3+离子的614纳米发射峰和587纳米发射峰的强度显著增强。本文还详细讨论了Ce3+离子对Eu3+离子的发光产生增强效应的物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3+共掺杂 能级跃迁 y2o3:eu3+荧光粉 发光性能
下载PDF
烧结助剂BaF_2添加量对Y_2O_3∶Eu^(3+)透明陶瓷显微结构和发光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郭艳艳 王殿元 +1 位作者 王庆凯 何涌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8-31,36,共5页
以YOF∶Eu^(3+)纳米粉体为原料、BaF_2为烧结助剂,经干压成型后在空气气氛下烧结制备了Y2O_3∶Eu^(3+)透明陶瓷,研究了烧结助剂BaF_2添加量(0~2.0%,质量分数)对陶瓷显微结构和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烧结助剂BaF_2添加量的增加... 以YOF∶Eu^(3+)纳米粉体为原料、BaF_2为烧结助剂,经干压成型后在空气气氛下烧结制备了Y2O_3∶Eu^(3+)透明陶瓷,研究了烧结助剂BaF_2添加量(0~2.0%,质量分数)对陶瓷显微结构和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烧结助剂BaF_2添加量的增加,所制备陶瓷的气孔率先降后增,透光率先增后降,当烧结助剂BaF_2质量分数为1.0%时,陶瓷的气孔率最低、透光率最高;随着烧结助剂BaF_2添加量的增加,陶瓷激发光谱中Eu-O电荷迁移态的峰值位置从波长252nm处移到波长242nm处,激发光谱中波长414nm与397nm对应的激发峰强度之比先增后降,当烧结助剂BaF_2质量分数为1.0%时达到最大;陶瓷的发光强度先弱后强,当烧结助剂BaF_2质量分数为1.0%时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助剂 y2o3∶eu3+透明陶瓷 显微结构 发光性能
下载PDF
由纳米管自组装成花状,管状,球状Y_2O_3:Eu^(3+)的可控合成(英文)
13
作者 邹兴 刘浦俊 余锡宾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1期81-89,共9页
在没有任何模板剂的条件下,通过水热法将Y(OH)CO3纳米片自组装卷曲并经后期退火得到单分散的花状Y2O3.通过调节Y(CH3COO)3的浓度,我们得到了长约150 nm、直径40 nm左右且分散均匀的Y2O3纳米管及粒径在30nm左右的单分散Y2O3纳米球.Eu3+... 在没有任何模板剂的条件下,通过水热法将Y(OH)CO3纳米片自组装卷曲并经后期退火得到单分散的花状Y2O3.通过调节Y(CH3COO)3的浓度,我们得到了长约150 nm、直径40 nm左右且分散均匀的Y2O3纳米管及粒径在30nm左右的单分散Y2O3纳米球.Eu3+引入并没有影响其形貌.在紫外光的激发下,花状及球状的Y2O3:0.05Eu3+样品均显示强的红光发射,对应于Eu3+的特征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2o3:eu3+ 自组装 发光性能
下载PDF
Y_2O_3∶Eu^(3+)纳米球的可控合成及尺寸效应所影响的发光性质 被引量:3
14
作者 齐野 张金苏 +4 位作者 陈宝玖 孙佳石 李香萍 徐赛 程丽红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9-146,共8页
采用均匀沉淀法,通过改变稀土离子与尿素的量比成功合成了粒径分别为80,55,40 nm的Y_2O_3∶Eu^(3+)纳米球样品。通过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发光光谱对不同尺寸纳米球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和发光性质做了分析,对Y_2O_... 采用均匀沉淀法,通过改变稀土离子与尿素的量比成功合成了粒径分别为80,55,40 nm的Y_2O_3∶Eu^(3+)纳米球样品。通过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发光光谱对不同尺寸纳米球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和发光性质做了分析,对Y_2O_3∶Eu^(3+)纳米球的生长过程进行了研究。根据Judd-Ofelt理论,利用Eu^(3+)的发射光谱和荧光衰减等数据,计算了5D0→7FJ能级的辐射跃迁速率和荧光分支比,计算得到Y_2O_3基质材料的折射率为1.80以及不同粒径样品的光学跃迁强度参数。最后分析了5D0能级荧光发射与温度之间的依赖关系,结果证明了荧光温度猝灭行为符合Crossover过程,并通过阿伦尼乌斯公式非线性拟合获得了激活能,粒径为80,55,40 nm的Y_2O_3∶Eu^(3+)纳米球样品的活化能分别为0.201,0.193,0.200 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2o3∶eu3+纳米球 发光性质 JUDD-oFELT理论
下载PDF
掺杂表面活性剂及金属离子对纳米Y_2O_3∶Eu^(3+)粉体的发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冯一飞 魏长平 +1 位作者 管宏伟 王学海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78-81,共4页
采用草酸沉淀法,通过填加表面活性剂四丁基溴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金属离子K+,Mg2+,Ba2+,制备出稀土发光材料Y2O3∶Eu3+,利用XRD与激发和发射光谱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结构与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同时加入不同表面活性剂和... 采用草酸沉淀法,通过填加表面活性剂四丁基溴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金属离子K+,Mg2+,Ba2+,制备出稀土发光材料Y2O3∶Eu3+,利用XRD与激发和发射光谱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结构与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同时加入不同表面活性剂和金属离子对Y2O3∶Eu3+的结构和发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表面活性剂和金属离子对发光材料Y2O3∶Eu3+的发光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其中以同时加入四丁基溴化铵和Ba2+以及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Mg2+对Y2O3∶Eu3+粉体的发光性能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2o3:eu3+ 表面活性剂 金属离子 发光性能 稀土
下载PDF
均分散球形Y_2O_3:Eu^(3+)纳米晶的制备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建国 李振泉 +2 位作者 赵凤英 夏树屏 高世扬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32-935,共4页
采用凝胶网格共沉淀法,以明胶为反应基质制备了单分散球形纳米Y2O3:Eu3+荧光粉,考察了制备条件对产物粒径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荧光光谱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法制得产物为球形,一次晶粒粒... 采用凝胶网格共沉淀法,以明胶为反应基质制备了单分散球形纳米Y2O3:Eu3+荧光粉,考察了制备条件对产物粒径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荧光光谱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法制得产物为球形,一次晶粒粒径在13nm-25nm之间,且粒度分布均匀,与微米晶相比,该纳米晶的激发光谱发生明显红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网格共沉淀法 纳米 y2o3:eu^2+
下载PDF
两步法制备单分散的Li掺杂Y_2O_3:Eu^(3+)微球及其发光性能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渝 尹剑波 赵晓鹏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36-338,共3页
Y2O3:Eu3+是最重要的红色荧光材料,通过两步法制备了具有单分散性的Li掺杂Y2O3:Eu3+微球并研究了其发光行为。首先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出单分散Y2O3:Eu3+微球,而后在含有LiOH的乙醇悬浊液中利用超声-水热法获得Li掺杂Y2O3:Eu3+微球。通过SE... Y2O3:Eu3+是最重要的红色荧光材料,通过两步法制备了具有单分散性的Li掺杂Y2O3:Eu3+微球并研究了其发光行为。首先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出单分散Y2O3:Eu3+微球,而后在含有LiOH的乙醇悬浊液中利用超声-水热法获得Li掺杂Y2O3:Eu3+微球。通过SEM、XRD、PL光谱等分析,发现Li掺杂可明显降低Y2O3:Eu3+微球的结晶温度,提高晶化水平,进而使荧光强度发生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掺杂 y2o3:eu3+ 单分散 超声-水热法
下载PDF
Y2O3∶Eu3+纳米晶的尺寸调控与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管茂发 彭思艳 +2 位作者 余乐书 章凯 杨流赛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1-96,共6页
以尿素为沉淀剂,柠檬酸为表面活性剂,通过水热法得到了非晶态的水合硝酸氧钇前驱体,进一步烧结处理后生成了立方相Y_2O_3纳米晶.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和荧光光谱(PL)分别对所得样品的相... 以尿素为沉淀剂,柠檬酸为表面活性剂,通过水热法得到了非晶态的水合硝酸氧钇前驱体,进一步烧结处理后生成了立方相Y_2O_3纳米晶.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和荧光光谱(PL)分别对所得样品的相结构、形貌粒度、表面结构以及发光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烧结温度从600℃升高到900℃,Y_2O_3∶Eu^(3+)纳米颗粒的结晶性增强,并实现了粒径调控,由13.0 nm增加至27.9 nm.随着Y_2O_3∶Eu^(3+)纳米颗粒尺寸的增加,比表面积减小会导致发光离子附近的表面晶格缺陷降低,同时纳米晶表面吸附水、硝酸根以及柠檬酸根等杂质离子逐渐被去除,减少了荧光猝灭中心,从而有利于增强荧光发射强度以及延长荧光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高温烧结 y2o3∶eu3+ 纳米晶 荧光性能
下载PDF
Bi掺杂及制备工艺条件对Y_2O_3:Eu^(3+)发光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曹帅 马永青 +5 位作者 朱五林 尹文俊 杨奎 郑赣鸿 吴明在 孙兆奇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9-53,73,共6页
通过水热反应成功制备了系列纳米发光材料Y1.95-xB ixEu0.05O3(0≤x≤0.15).B i3+掺杂后,Y2O3:Eu3+在342 nm处产生了一个由B i-O带引起的激发带;此外,Y2O3:Eu3+掺杂2 mol%B i3+后与未掺杂B i3+的Y2O3:Eu3+相比,发光强度增加了约1.33倍,... 通过水热反应成功制备了系列纳米发光材料Y1.95-xB ixEu0.05O3(0≤x≤0.15).B i3+掺杂后,Y2O3:Eu3+在342 nm处产生了一个由B i-O带引起的激发带;此外,Y2O3:Eu3+掺杂2 mol%B i3+后与未掺杂B i3+的Y2O3:Eu3+相比,发光强度增加了约1.33倍,这是由于B i3+充当了敏化剂离子,传输能量给激活剂Eu3+.基于在218、342、469 nm激发波段的Y1.93B i0.02Eu0.05O3发射光谱,发现与敏化剂B i3+相比,Y2O3主晶格更能有效地传输能量给激活剂Eu3+.此外,工艺条件(pH和退火温度)对Y1.93B i0.02Eu0.05O3荧光性质的影响也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2o3:Bi3+ eu3+ 发光 水热反应 敏化剂
下载PDF
Y_2O_3:Eu^(3+)红色荧光粉的水热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亚运 张艳红 +4 位作者 杨瑞 岩香 罗锦维 周强 汪正良 《广东化工》 CAS 2015年第2期14-15,6,共3页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Y2O3:Eu3+荧光粉,并对所制得的样品进行了XRD、SEM以及荧光光谱等表征。荧光测试结果表明,Eu3+掺杂浓度为5%时制备的Y2O3:Eu3+荧光粉荧光强度最好。其最大发射峰位于612 nm,对应于Eu3+的5D0→7F2电偶极跃迁,最大激发波...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Y2O3:Eu3+荧光粉,并对所制得的样品进行了XRD、SEM以及荧光光谱等表征。荧光测试结果表明,Eu3+掺杂浓度为5%时制备的Y2O3:Eu3+荧光粉荧光强度最好。其最大发射峰位于612 nm,对应于Eu3+的5D0→7F2电偶极跃迁,最大激发波长为240 nm对应于从O2-的2p轨道到Eu3+的4f轨道的电荷转移跃迁。通过对比,发现采用水热法制备的荧光粉要比固相法发光性能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2o3 eu3+ 红色荧光粉 水热法 发光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