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3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d:YAG激光和Er:YAG激光治疗牙本质敏感的临床对比研究
1
作者 张子旋 周璇 刘立访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24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探讨Nd:YAG激光和Er:YAG激光治疗牙本质敏感(Dentin Hypersensitivity,DH)的效果。方法收治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3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就诊的牙本质敏感93例患者共259颗牙,患者均在受到冷、酸、甜及刷牙等刺激后存在酸痛感,诊断... 目的探讨Nd:YAG激光和Er:YAG激光治疗牙本质敏感(Dentin Hypersensitivity,DH)的效果。方法收治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3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就诊的牙本质敏感93例患者共259颗牙,患者均在受到冷、酸、甜及刷牙等刺激后存在酸痛感,诊断为DH。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常规脱敏剂治疗组(31例患者,86颗患牙)、Nd:YAG激光治疗组(31例患者,90颗患牙)、Er:YAG激光治疗组(31例患者,83颗患牙)3种方法,其中激光组尝试改变激光照射参数及时间,寻求最好的治疗参数。对比3种脱敏方法的即刻效果、1周效果、1个月效果及3个月效果。结果治疗前3组对冷空气及机械刺激反应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各个时间段Nd:YAG激光组和Er:YAG激光组对冷空气刺激反应均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各个时间段Nd:YAG激光组和Er:YAG激光组对机械刺激反应均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3组经治疗后均获得一定疗效,Nd:YAG激光组和Er:YAG激光组的效果好于常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d:YAG激光、Er:YAG激光治疗DH与常规脱敏方法相比,明显降低患者的冷空气和机械刺激反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敏感 ND:yag激光 ER:yag激光 Bifluorid 12 脱敏剂量疗效
下载PDF
Nd:YAG激光与Er:YAG激光辅助治疗重度牙周炎的疗效分析
2
作者 殷艳丽 王俊英 +1 位作者 柏淯文 许伟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28-130,145,共4页
目的比较Nd:YAG激光和Er:YAG激光辅助治疗重度牙周炎的疗效,分析其对龈沟液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前列腺素E2(PGE2)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重度牙周炎患者,随机均分为Nd:YAG组和Er:YAG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牙周健康指标... 目的比较Nd:YAG激光和Er:YAG激光辅助治疗重度牙周炎的疗效,分析其对龈沟液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前列腺素E2(PGE2)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重度牙周炎患者,随机均分为Nd:YAG组和Er:YAG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牙周健康指标、龈沟液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菌斑指数(PLI)、牙周袋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BI)、临床附着水平(CAL)降低,且Er:YAG组CAL较Nd:YAG组降低更显著,Nd:YAG组BI较Er:YAG组降低更显著(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MMP-8、MMP-9、PGE2、炎症因子水平均降低(P<0.05),但治疗后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Nd:YAG激光和Er:YAG激光对重度牙周炎均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但Er:YAG激光改善牙周组织附着更明显,Nd:YAG激光止血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yag激光 ER:yag激光 重度牙周炎 龈沟液
下载PDF
LD环状侧面均匀泵浦Nd∶YAG激光振荡器
3
作者 韩昌昊 穆宇 +4 位作者 罗辉 韩隆 方聪 王思博 魏磊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9-184,共6页
激光二极管(Laser Diode,LD)环状侧面均匀泵浦的激光振荡器具有结构简单、光束质量高、单脉冲能量大等特点,常常在高能脉冲固体激光器中作为主振荡功率放大(MOPA)结构的振荡器,一直是国内外科研人员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本论文通过Zema... 激光二极管(Laser Diode,LD)环状侧面均匀泵浦的激光振荡器具有结构简单、光束质量高、单脉冲能量大等特点,常常在高能脉冲固体激光器中作为主振荡功率放大(MOPA)结构的振荡器,一直是国内外科研人员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本论文通过Zemax软件对不同激光二极管排列方式以及不同工作物质吸收系数对吸收光场的影响的进行了仿真。基于仿真结果,设计了一种20个bar条串联的环状侧面泵浦结构,以提高晶体吸收的均匀性。通过该环状侧泵结构,结合超高斯非稳腔设计,搭建了一种双棒串接激光振荡器进行实验研究。该振荡器实现了在100 Hz重复频率下,单脉冲能量为496 mJ、脉冲宽度为12.4 ns的1064 nm激光输出,光束质量优于9 mm·mrad,光-光转换效率为18.5%。并且该振荡器可以维持光轴稳定不变的同时,实现20 ns脉宽以内变档可调。实验结果证明了该环状侧面均匀泵浦结构可靠有效,为MOPA结构振荡器选取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二极管 环状侧面泵浦 Nd∶yag 振荡器 大脉冲能量
下载PDF
基于光谱合束的双波长输出Nd:YAG固体激光器
4
作者 王路达 吴伟冲 +4 位作者 朱占达 白振旭 惠勇凌 雷訇 李强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126,共6页
报道了一种基于光谱合束的Nd:YAG固体激光器双波长光源。系统由两个固体Nd:YAG脉冲激光器通过光谱合束组合而成,两个固体Nd:YAG脉冲激光器可独立工作,有利于输出脉冲的波长调谐、功率调节和相对延迟调整。通过光栅的色散特性以及输出镜... 报道了一种基于光谱合束的Nd:YAG固体激光器双波长光源。系统由两个固体Nd:YAG脉冲激光器通过光谱合束组合而成,两个固体Nd:YAG脉冲激光器可独立工作,有利于输出脉冲的波长调谐、功率调节和相对延迟调整。通过光栅的色散特性以及输出镜的共同外腔反馈将各个激光器锁定在不同波长,从而实现合束,获得的激光源中心波长锁定在1 061.5 nm和1 064.6 nm,两谱线中心间距为3.1 nm,组合光束的输出能量为173 mJ,组合光束的光束质量因子M2为2.8×2.2;两个Nd:YAG激光器独立工作的输出能量分别为94 mJ和92 mJ,在合束方向上的光束质量因子M2分别为2.7和2.1,在非合束方向上的光束质量因子M2分别为2.2和1.9;组合光束的输出能量为两个Nd:YAG激光器能量总和的93%,组合光束的光束质量因子与单个Nd:YAG激光束的光束质量因子M2基本相同。该双波长激光源满足波长间隔小、输出功率大小相近、同光轴等要求,在太赫兹波产生、测速激光雷达以及医疗仪器等应用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波长 ND:yag激光器 光谱合束 输出能量 光束质量
原文传递
超精密磨削YAG晶体的脆塑转变临界深度预测
5
作者 敖萌灿 黄金星 +3 位作者 曾毓贤 吴跃勤 康仁科 高尚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94,共11页
钇铝石榴石(YAG)晶体是制造固体激光器的重要材料,超精密磨削是加工YAG晶体等硬脆材料零件的重要方法,研究硬脆材料加工表面的微观变形、脆塑转变机理对超精密磨削加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了实现YAG晶体低损伤磨削加工,获得高质量表... 钇铝石榴石(YAG)晶体是制造固体激光器的重要材料,超精密磨削是加工YAG晶体等硬脆材料零件的重要方法,研究硬脆材料加工表面的微观变形、脆塑转变机理对超精密磨削加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了实现YAG晶体低损伤磨削加工,获得高质量表面,基于弹塑性接触理论和压痕断裂力学,通过分析单磨粒划擦作用下材料表面的变形过程,考虑材料的弹性回复、微观下力学性能的尺寸效应,建立了脆塑转变临界深度的预测模型,并计算得到YAG晶体的脆塑转变临界深度为66.7 nm。在此基础上,通过不同粒度砂轮超精密磨削YAG晶体试验对建立的脆塑转变临界深度预测模型进行验证,并计算不同粒度砂轮在相应工艺条件下的磨粒切深。结果表明,磨粒切深高于脆塑转变临界深度时,YAG晶体磨削表面材料以脆性方式被去除,磨削表面损伤严重;磨粒切深低于脆塑转变临界深度时,磨削表面材料以塑性方式被去除,能够获得高质量磨削表面,加工表面粗糙度达到1 nm。建立的脆塑转变临界深度预测模型能够为YAG晶体的低损伤超精密磨削加工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精密磨削 yag晶体 纳米压痕 纳米划痕 脆塑转变
下载PDF
芪参补气活血养颜汤联合Q开关Nd∶YAG激光治疗女性黄褐斑的美学效果观察
6
作者 王姿 秦宗碧 蔡翔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108-111,共4页
目的:探讨芪参补气活血养颜汤联合Q开关Nd∶YAG激光治疗女性黄褐斑的美学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9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80例黄褐斑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采用芪参补气活血养颜汤联合Q开关Nd∶YAG 1064... 目的:探讨芪参补气活血养颜汤联合Q开关Nd∶YAG激光治疗女性黄褐斑的美学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9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80例黄褐斑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采用芪参补气活血养颜汤联合Q开关Nd∶YAG 1064 nm激光治疗)和对照组38例(采用Q开关Nd∶YAG 1064 nm激光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皮肤状况,黄褐斑面积及颜色,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4.21%(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情绪低落、胸胁胀痛、经行乳胀、口苦咽干等上述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观察组黑素指数、红斑指数及皱纹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黄褐斑面积及颜色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参补气活血养颜汤联合Q开关Nd∶YAG1064 nm激光能够提高黄褐斑治疗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皮肤状况,减少黄褐斑面积及颜色,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参补气活血养颜汤 Q开关Nd∶yag激光 黄褐斑 美学效果 皮肤状况
下载PDF
Er∶YAG激光SWEEPS双脉冲模式激活荡洗在自由水域中的气泡动力学观测
7
作者 何新宇 李依洲 +4 位作者 聂铭远 于悦 陈浩天 潘翀 赵继志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4-70,共7页
目的:探究Er∶YAG激光光子增强的光声流(SWEEPS)技术在不同脉冲间隔参数条件下的蒸汽气泡动力学效应。方法:Er∶YAG激光手具连接工作尖放置于自由水域模型中,设置SWEEPS模式,150~600μs脉冲间隔激活。高速摄像机(200 000 Hz)摄录Er∶YA... 目的:探究Er∶YAG激光光子增强的光声流(SWEEPS)技术在不同脉冲间隔参数条件下的蒸汽气泡动力学效应。方法:Er∶YAG激光手具连接工作尖放置于自由水域模型中,设置SWEEPS模式,150~600μs脉冲间隔激活。高速摄像机(200 000 Hz)摄录Er∶YAG激光激活荡洗引起空穴效应的过程,matlab逐帧分析蒸汽气泡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蒸汽气泡消失时刻气泡残余与激光工作尖之间的距离。实验数据经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自由水域中,Er∶YAG激光SWEEPS模式下,脉冲间隔设置的改变会引起两次脉冲激发的蒸汽气泡形成不同的相互作用关系,包括双气泡融合、双气泡撞击及双气泡脱离。其中,脉冲间隔设置为360~440μs时,双气泡撞击现象会使蒸汽气泡消失时气泡残余与激光工作尖之间达到最远距离。结论:在自由水域中,Er∶YAG激光双脉冲SWEEPS模式在不同的脉冲间隔设置下引起双气泡间形成不同的作用关系,该现象可能可以增强Er∶YAG激光空穴效应,强化激光激活荡洗的临床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yag激光 激光激活荡洗 气泡动力学 SWEEPS
下载PDF
激光二极管端泵Yb:YAG晶体的温度场及应力场
8
作者 李昕阳 李隆 +4 位作者 任嘉欣 贺政隆 石镨 宁江浩 张春玲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117,共8页
为了解决激光二极管端面泵浦Yb:YAG晶体引起的热效应问题,通过对晶体工作特点的分析,建立了周边冷却恒温、端面与空气存在热交换的有限元热模型。利用泊松方程,对Yb:YAG晶体的温度场、热应力场、热形变场和热透镜焦距进行了数值计算,并... 为了解决激光二极管端面泵浦Yb:YAG晶体引起的热效应问题,通过对晶体工作特点的分析,建立了周边冷却恒温、端面与空气存在热交换的有限元热模型。利用泊松方程,对Yb:YAG晶体的温度场、热应力场、热形变场和热透镜焦距进行了数值计算,并定量分析了激光二极管泵浦光的高斯阶次、光斑半径和泵浦功率对激光晶体温度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若激光二极管泵浦功率为50 W,耦合到泵浦面的光斑半径为400μm时,晶体尺寸为3 mm×3 mm×4 mm、掺杂浓度为5.0 at.%的Yb:YAG晶体端面的最高温升为59.2 K,最大热形变量为0.64567μm,晶体内稳定时最大应力为2.380×108 N/m^(2),热透镜焦距为19.99 mm,该条件下激光器可正常运行。研究结果为全固态Yb:YAG激光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效应 温度场 有限元分析 YB:yag激光器 端面泵浦
原文传递
2.94μm LiNbO_(3)声光调Q Er:YAG激光输出脉冲特性
9
作者 王滔宁 姜玲玲 +2 位作者 程庭清 王礼 江海河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6-191,共6页
2.94μm纳秒铒激光是宽调谐中红外激光和临床医疗研究中重要的固体激光源.本文研制了新型LiNbO_(3)声光调Q Er:YAG激光器,研究了20 Hz重复频率下不同调Q延迟时间和耦合腔镜反射率对激光输出脉冲特性的影响规律.根据测量激光器的热透镜... 2.94μm纳秒铒激光是宽调谐中红外激光和临床医疗研究中重要的固体激光源.本文研制了新型LiNbO_(3)声光调Q Er:YAG激光器,研究了20 Hz重复频率下不同调Q延迟时间和耦合腔镜反射率对激光输出脉冲特性的影响规律.根据测量激光器的热透镜焦距设计了凹凸谐振腔补偿热透镜效应,获得了激光单脉冲能量为34.68 mJ、脉冲宽度为119.9 ns的调Q输出,相应的峰值功率为289.24 kW,与平平腔相比输出能量提高了2.09倍.据我们所知,这是目前声光调Q Er:YAG激光器中获得的最高能量,可为进一步研究宽调谐中红外激光技术提供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激光器 ER:yag LiNbO_(3)声光调Q开关
下载PDF
基于零声子线泵浦的高效率Yb∶YAG薄片激光器
10
作者 高瑜博 徐思志 +9 位作者 陈业旺 刘敏秋 欧阳德钦 吴旭 陈俊展 赵俊清 郭春雨 刘星 吕启涛 阮双琛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1-179,共9页
高功率激光器在工业应用领域的需求不断增长,提高光-光转化效率是降低其生产制造成本的关键途径。针对提高激光器光-光转化效率所面临的增益介质的热负荷问题,利用锁定波长的969 nm“零声子线”泵浦、自主研制的高性能Yb∶YAG薄片晶体... 高功率激光器在工业应用领域的需求不断增长,提高光-光转化效率是降低其生产制造成本的关键途径。针对提高激光器光-光转化效率所面临的增益介质的热负荷问题,利用锁定波长的969 nm“零声子线”泵浦、自主研制的高性能Yb∶YAG薄片晶体和48冲程泵浦系统等,搭建了高效的连续Yb∶YAG薄片激光器系统,实现了最高输出功率373 W,光-光转化效率可达73.37%。其优异性能为后续开展千瓦级超快Yb∶YAG薄片激光器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片激光器 多冲程泵浦 Yb∶yag 高效率
下载PDF
595 nm PDL与1064 nm Nd:YAG激光联合治疗婴儿尿布区溃疡性血管瘤疗效分析
11
作者 曹蓉 柴圆圆 钱华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4年第4期267-270,共4页
目的:评价595 nm PDL与1064 nm Nd:YAG激光联合治疗婴儿尿布区溃疡性血管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针对尿布区域溃疡性血管瘤患者,溃疡创面采用PDL治疗,光斑直径7 mm,脉宽1.5 ms,能量密度7~9 J/cm^(2),每周重复治疗1次。非溃疡部分采用PD... 目的:评价595 nm PDL与1064 nm Nd:YAG激光联合治疗婴儿尿布区溃疡性血管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针对尿布区域溃疡性血管瘤患者,溃疡创面采用PDL治疗,光斑直径7 mm,脉宽1.5 ms,能量密度7~9 J/cm^(2),每周重复治疗1次。非溃疡部分采用PDL和1064 nm Nd:YAG激光模式联合治疗。激光参数如下,PDL采用7 mm光斑,脉宽6 ms,能量密度12 J/cm^(2),Nd:YAG脉宽45 ms,能量密度30~40 J/cm^(2),每两周进行1次。结果:共治疗32例患者,溃疡面治疗1周后,有9例患者开始愈合,治疗2周后进行随访,有28例患者溃疡面逐渐愈合。非溃疡处皮损经2~6次治疗后,29例患者皮疹消退60%以上。3例溃疡面较大者出现明显瘢痕。结论:595 nm PDL与1064 nm Nd:YAG激光联合治疗婴儿尿布区溃疡性血管瘤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血管瘤 尿布区 婴儿 595 nm PDL 1064 nm Nd:yag
下载PDF
Nd∶YAG激光周边虹膜切开对PACG急性发作期眼压的影响及安全性观察
12
作者 王红燕 卢艳 +1 位作者 刘小峰 刘叶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17-321,共5页
目的 探究Nd∶YAG激光周边虹膜切开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接受治疗的PACG急性发作期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 目的 探究Nd∶YAG激光周边虹膜切开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接受治疗的PACG急性发作期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予以传统药物进行诊治,研究组接受Nd∶YAG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术后1、3、6、12个月眼压变化,术前,术后1、3、6、12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角膜内皮细胞[平均面积(AVE)、最大面积(MAX)、最小面积(MIN)、细胞密度(CD)、面积变异系数(CV)、面积标准偏差(SD)]变化,治疗后视野、房角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1、3、6、12个月的眼压分别为(17.55±2.09)、(17.56±2.04)、(17.89±2.16)、(18.33±2.98)mmHg,均低于对照组[(19.87±1.98)、(20.55±1.78)、(17.89±2.16)、(18.33±2.98)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3、6、12个月的VAS评分分别为(4.03±0.64)、(3.22±0.15)、(2.31±0.14)、(1.99±0.13)分,均低于对照组[(4.66±0.74)、(3.55±0.12)、(2.98±0.11)、(2.32±0.1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患者的CD、CV、AVE、SD均高于对照组,MAX、MIN、六角形细胞百分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视野缺损进展、开放角度减小发生率分别为3.92%、7.84%,均低于对照组(17.65%、23.53%),房角增大、开放角度>5°发生率分别为90.20%、62.75%,均高于对照组(45.10%、13.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内,两组患者发生高眼压、眼角膜水肿、眼前房渗出、眼前房出血情况及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PACG急性发作期的患者,Nd∶YAG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治疗较传统药物治疗在眼压控制、疼痛缓解以及视野缺损进展和房角变化等方面具有更显著的效果,且安全性较好,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PACG急性发作期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yag激光 周边虹膜切开 闭角型青光眼 眼压 安全性
下载PDF
Er:YAG激光与甘氨酸龈下喷砂治疗种植体周炎短期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
13
作者 郑泽君 张颖 +3 位作者 孙金梦 魏亚楠 丁晓玲 丁刚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对比Er:YAG激光与甘氨酸龈下喷砂治疗(subgingival glycine air polishing,GPAP)种植体周炎短期临床效果,为在临床治疗种植体周炎时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自2020年8月~2022年1月期间发生种植体周炎的38例患者为研究... 目的:对比Er:YAG激光与甘氨酸龈下喷砂治疗(subgingival glycine air polishing,GPAP)种植体周炎短期临床效果,为在临床治疗种植体周炎时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自2020年8月~2022年1月期间发生种植体周炎的3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Er:YAG激光组(A组)和GPAP组(B组),由不知分组情况的相同医生行超声刮治,之后A组采用Er:YAG激光治疗,B组使用GPAP治疗,记录并评估治疗前以及治疗后6个月时的平均探诊深度(mean probing depth,MPD)、探诊出血指数(bleeding on probing,BOP)、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t,CAL)这3项临床指标。采用IBM SPSS Statistic 25.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B两组在术后6个月的MPD、BOP指数较基线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A组较B组效果更佳[(1.98±0.34)mm vs.(2.43±0.51)mm;0.68±0.75 vs.1.21±0.71;P<0.05],A组经治疗后CAL指标显著降低[(2.10±0.39)mm vs.(1.21±0.27)mm;P<0.001],B组经治疗后CAL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Er:YAG激光治疗相较于GPAP治疗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炎症效果更为显著,经Er:YAG激光治疗的患者在6个月的观察时间内恢复了部分丧失的骨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牙 种植体周炎 ER:yag激光 甘氨酸龈下喷砂
下载PDF
Nd:YAG激光联合氟保护漆预防乳切牙牙本质龋再脱矿的体外研究
14
作者 韩宁 平雅坤 +3 位作者 张润 冯一帆 范伟笑 周永川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418-423,共6页
目的使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评估Nd:YAG激光联合氟保护漆预防乳切牙牙本质龋再脱矿的效果。方法收集30颗乳切牙,按不同治疗方式随机分为A、B、C 3组(n=10),每颗牙分成近、远中两部分,分别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自身对照研究,A组为Nd... 目的使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评估Nd:YAG激光联合氟保护漆预防乳切牙牙本质龋再脱矿的效果。方法收集30颗乳切牙,按不同治疗方式随机分为A、B、C 3组(n=10),每颗牙分成近、远中两部分,分别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自身对照研究,A组为Nd:YAG激光组(A1组为试验组,A2组为对照组),B组为氟保护漆组(B1组为试验组,B2组为对照组),C组为Nd:YAG激光联合氟保护漆组(C1组为试验组,C2组为对照组)。人工制造牙本质浅龋模型,经过不同方式处理后再次脱矿,使用含荧光素钠的乙醇溶液染色,并制备成磨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样本牙纵剖面的脱矿深度。结果3个组的试验组(A1组、B1组、C1组)脱矿带宽度均小于对照组(A2组、B2组、C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组的对照组(A2组、B2组、C2组)脱矿深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组的试验组(A1组、B1组、C1组)脱矿带宽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1组脱矿带宽度明显小于A1组、B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d:YAG激光和氟保护漆单独应用,均能达到减缓乳切牙牙本质龋再脱矿的目的,两者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齿 ND:yag激光 氟保护漆
下载PDF
1064 nm Nd:YAG激光3种模式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15
作者 黄梦婷 李杨 +3 位作者 罗雯 和晓琳 胥璟 曹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5-150,共6页
目的:探讨1064 nm Nd:YAG激光3种模式联合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51例黄褐斑患者,予调Q1064 nm Nd:YAG激光点阵、长脉宽及调Q 3种模式联合治疗3次,每月1次,予治疗前、末次治疗后2个月行VISIA皮肤生理功能分析得出黄褐斑... 目的:探讨1064 nm Nd:YAG激光3种模式联合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51例黄褐斑患者,予调Q1064 nm Nd:YAG激光点阵、长脉宽及调Q 3种模式联合治疗3次,每月1次,予治疗前、末次治疗后2个月行VISIA皮肤生理功能分析得出黄褐斑面积和严重指数(melas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MASI)评分、VISIA绝对分值,同时对术后不良反应进行记录。结果:治疗后MASI评分、VISIA绝对分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医生整体评价(PGA)10例(19.6%)明显改善;18例(35.3%)中度改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点阵、长脉宽及调Q1064 nm Nd:YAG激光3种模式联合治疗黄褐斑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斑 1064 nm Nd:yag激光
原文传递
微创拔牙术联合Er:YAG激光对埋伏阻生齿患者炎性反应、疼痛及预后的影响
16
作者 刘丽芳 陈平 何小斌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探讨微创拔牙术联合Er:YAG激光对埋伏阻生齿患者炎性反应、疼痛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78例埋伏阻生齿患者,以简单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行微创拔牙术治疗,对照组术后... 目的探讨微创拔牙术联合Er:YAG激光对埋伏阻生齿患者炎性反应、疼痛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78例埋伏阻生齿患者,以简单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行微创拔牙术治疗,对照组术后行常规创面处理,观察组术后行Er:YAG激光创面处理。比较两组术后1 d(T_(1))、术后3 d(T_(2))、术后7 d(T_(3))时的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视觉模拟评分(VAS)差异,并比较术后7 d创面恢复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T_(2)、T_(3)时两组龈沟液IL-1β、IL-6、TNF-α水平及VAS评分均低于T_(1)时(P<0.05);T_(1)、T_(2)时观察组龈沟液IL-1β、IL-6、TNF-α水平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T_(3)时两组龈沟液IL-1β、IL-6、TNF-α水平及VA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创面恢复良好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拔牙术联合Er:YAG激光可促进埋伏阻生齿患者创面恢复,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症状,有效降低炎性反应程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拔牙术 ER:yag激光 埋伏阻生齿 炎性反应 疼痛 预后
下载PDF
Q开关1064 nm Nd∶YAG激光联合氨甲环酸超声导入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
17
作者 喻路 李欢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120-123,共4页
目的:探究Q开关1 064 nmNd∶YAG激光联合氨甲环酸超声导入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2年8月在大足区人民医院就诊的60例黄褐斑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配原则平均将患者分为Nd∶YAG激光组、氨甲环酸组、联合治疗组,各2... 目的:探究Q开关1 064 nmNd∶YAG激光联合氨甲环酸超声导入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2年8月在大足区人民医院就诊的60例黄褐斑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配原则平均将患者分为Nd∶YAG激光组、氨甲环酸组、联合治疗组,各20例。Nd∶YAG激光组采用Q开关1 064 nmNd∶YAG激光治疗,氨甲环酸组采用氨甲环酸超声导入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Q开关1 064 nmNd∶YAG激光治疗联合氨甲环酸超声导入治疗。比较三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治疗后6个月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均高于Nd∶YAG激光组、氨甲环酸组(P<0.05);治疗12周后,联合治疗组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评分(MASI)明显低于Nd∶YAG激光组、氨甲环酸组(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总满意度高于Nd∶YAG激光组、氨甲环酸组(P<0.05);治疗后,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00%、15.00%、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半年复发率低于Nd∶YAG激光组及氨甲环酸组(P<0.05)。结论:Q开关1 064 nmNd∶YAG激光联合氨甲环酸超声导入治疗黄褐斑,治疗有效率优于单一治疗方式,安全性良好且不易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斑 氨甲环酸 Q开关Nd∶yag激光 超声导入
下载PDF
1064 nm Nd∶YAG激光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和安全性Meta分析
18
作者 刘小烨 齐蔓莉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94-99,共6页
目的:利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1064 nm Nd∶YAG激光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期刊全文及万方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截止至2022年9月10日所有关于1064 nm Nd∶YAG激... 目的:利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1064 nm Nd∶YAG激光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期刊全文及万方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截止至2022年9月10日所有关于1064 nm Nd∶YAG激光治疗婴儿血管瘤的随机对照研究。对最终纳入的所有研究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5.4.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随机对照研究,835例血管瘤患儿。结果显示,1064 nm Nd∶YAG激光治疗血管瘤的显效率与单独口服普萘洛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安全性较单独口服普萘洛尔低。单独使用1064 nm Nd∶YAG激光治疗血管瘤的显效率和安全性均低于联合口服普萘洛尔治疗;1064 nm Nd∶YAG激光治疗血管瘤的显效率高于单独局部使用噻吗洛尔,但安全性较单独局部使用噻吗洛尔低;单独使用1064 nm Nd∶YAG激光治疗血管瘤的显效率和安全性均低于激光联合噻吗洛尔(均P<0.05)。单独使用1064 nm Nd∶YAG激光治疗血管瘤与激光联合聚桂醇治疗显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064 nm Nd∶YAG激光治疗婴幼儿血管瘤与传统药物治疗相比有着良好的疗效,但其安全性相对较低,与药物联合治疗可一定程度上提高治疗的显效率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64 nm Nd∶yag激光 婴幼儿 血管瘤 普萘洛尔 噻吗洛尔
下载PDF
飞蚊症的治疗与YAG激光玻璃体消融术指征的把握
19
作者 沈丽君 林铁柱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785-788,796,共5页
飞蚊症是一种退行性疾病,在成人中广泛流行。调查研究显示飞蚊症对患者视觉质量、生命质量和心理健康均存在影响,尽管大多数患者可逐渐适应,但仍有部分患者因不胜困扰而有强烈的治疗愿望。玻璃体切除术和YAG激光玻璃体消融术是目前的主... 飞蚊症是一种退行性疾病,在成人中广泛流行。调查研究显示飞蚊症对患者视觉质量、生命质量和心理健康均存在影响,尽管大多数患者可逐渐适应,但仍有部分患者因不胜困扰而有强烈的治疗愿望。玻璃体切除术和YAG激光玻璃体消融术是目前的主要治疗方法,各具利弊。目前临床上对飞蚊症的治疗尚未形成共识,相关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仍很缺乏,实践中对适应证的把握标准不一,疗效差异较大。本文从飞蚊症治疗的必要性、各种治疗方法的利弊以及对YAG激光玻璃体消融术适应证的把握作一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g激光玻璃体消融术 飞蚊症 有症状玻璃体混浊
下载PDF
Nd:YAG泪道激光联合泪道引流管置入对泪道阻塞患者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
20
作者 储明慧 陈海银 张晓力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3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Nd:YAG泪道激光联合泪道引流管置入对泪道阻塞患者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3年2月海安市中医院收治的102例泪道阻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泪道重... 目的:探讨Nd:YAG泪道激光联合泪道引流管置入对泪道阻塞患者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3年2月海安市中医院收治的102例泪道阻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泪道重建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Nd:YAG泪道激光联合泪道引流管置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眼表状态。结果:术后1个月,观察组治疗总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2个月的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泪道阻塞患者行Nd:YAG泪道激光联合泪道引流管置入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且不影响眼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yag泪道激光 泪道引流管置入 泪道阻塞 治疗总有效率 眼表状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