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永暑礁西南礁镯生物地貌与沉积环境 被引量:11
1
作者 余克服 赵建新 +2 位作者 施祺 钟晋梁 陈特固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7,共7页
在海上系统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南沙群岛永暑礁西南部礁镯并非传统的开放型环礁,而是一个封闭型的小环礁,封闭的泻湖能够为高分辨率古环境重建提供原生生物沉积。该小环礁可分为礁前斜坡活珊瑚林带、外礁坪珊瑚生长带、礁突起珊瑚枝块胶结... 在海上系统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南沙群岛永暑礁西南部礁镯并非传统的开放型环礁,而是一个封闭型的小环礁,封闭的泻湖能够为高分辨率古环境重建提供原生生物沉积。该小环礁可分为礁前斜坡活珊瑚林带、外礁坪珊瑚生长带、礁突起珊瑚枝块胶结堆积带、内礁坪枝状珊瑚生长—砂质沉积交互带、泻湖坡枝状珊瑚生长—细砂沉积带和泻湖盆底粉砂质生物沉积带共6个生物地貌和沉积带。12个礁坪原生滨珊瑚和2个礁岩滨珊瑚的14C和TIMSU Th测年结果表明永暑礁礁坪面形成于近代,它们没有提供中全新世高海平面的证据,约950aBP的中世纪暖期南沙群岛可能有过非常强的风暴潮。此外,1000年以内的珊瑚常规14C未校正年代与TIMSU Th年代存在显著差异,在环境解释中需要特别小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地貌 沉积环境 沉积带 海平面 风暴潮 永暑礁 TIMS U-Th年代
下载PDF
南沙群岛永暑礁90多万年以来的海平面变化 被引量:10
2
作者 赵焕庭 孙宗勋 +3 位作者 宋朝景 朱袁智 陈欣树 沙庆安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64-270,共7页
于1990年5-6月在永暑礁礁坪上打一全采芯的地质研究钻井,编号为南永1井,总进尺为15207m,对岩芯详细的地质年代学、地层学、相学和岩石学等进行多学科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永暑礁地区的海平面目早更新世晚期以来经历了4次上升和间... 于1990年5-6月在永暑礁礁坪上打一全采芯的地质研究钻井,编号为南永1井,总进尺为15207m,对岩芯详细的地质年代学、地层学、相学和岩石学等进行多学科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永暑礁地区的海平面目早更新世晚期以来经历了4次上升和间隔的3次下降,形成了4个沉积旋回及其间的3个沉积间断。海平面呈波动式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沙群岛 永暑礁 海平面变化 古气候
下载PDF
南沙群岛永暑礁岩体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7
3
作者 孙宗勋 詹文欢 朱俊江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14,共6页
永暑礁表层为松散的生物砂砾堆积,表层以下为礁灰岩,夹有2个沉积间断面。礁体呈岩盆结构,从外向内胶结程度依次降低。在综合研究了永暑礁自然环境特征、地层岩性以及岩体结构特征的基础上,认为永暑礁整体稳定性良好,不会发生整体倾覆的... 永暑礁表层为松散的生物砂砾堆积,表层以下为礁灰岩,夹有2个沉积间断面。礁体呈岩盆结构,从外向内胶结程度依次降低。在综合研究了永暑礁自然环境特征、地层岩性以及岩体结构特征的基础上,认为永暑礁整体稳定性良好,不会发生整体倾覆的现象,浅层土体也不会发生剪切、滑移等工程地质问题。并利用非线性弹性本构模型,对永暑礁礁体地基与边坡在不同应力作用下发生变形与破坏的过程及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认为,在外部应力作用下,珊瑚礁内的应力状态将发生变化,局部出现应力集中,边坡出现拉应力。200kPa的荷载使礁体边坡产生的水平位移小于1cm,岩体边坡仍是稳定的,但最大垂直位移达到1 8cm,有可能出现珊瑚砂的整体剪切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沙群岛 永暑礁 岩体 稳定性评价 生物砂砾堆积
下载PDF
永暑礁海区潮汐海流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朱良生 陈秀华 邱章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7,共7页
将永暑礁水域1992年逐时潮位和1993年5月—2002年5月各航次的海流及2002年海面逐时风等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讨论该岛礁水域潮汐和海流变化特征并对综合极值海流进行初步估算。结果表明,该岛礁水域全日分潮大于半日分潮,潮汐性质属... 将永暑礁水域1992年逐时潮位和1993年5月—2002年5月各航次的海流及2002年海面逐时风等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讨论该岛礁水域潮汐和海流变化特征并对综合极值海流进行初步估算。结果表明,该岛礁水域全日分潮大于半日分潮,潮汐性质属不正规日潮,最大可能潮差较大。春季该岛礁水域实测海流变化较大;最大流速75cm/s。潮流性质为不正规日潮流,随水深的增加日潮流的性质有所减弱;主要日分潮流多作顺时针方向旋转,主要半日潮流则作反时针方向旋转。春季余流较稳定,速度在10cm/s左右,流向多为偏S-SW向。初步探讨了表层不同方位上综合极值海流的分布,不同方位上综合极值海流相差较大,NE、SSW方位上综合极值海流占份量较显著,显示出季风海流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暑礁 潮汐 海流
下载PDF
南沙海域永暑礁金带齿颌鲷生物学特征初步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张俊 陈作志 陈国宝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8-116,共9页
根据2013年于南沙海域永暑礁手钓采集的金带齿颌鲷(Gnathodentex aurolineatus)样品,对其体长与体质量组成及关系、年龄组成、性比及性腺成熟组成、摄食强度等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7月和9月金带齿颌鲷体长分别为112-157 mm和120-... 根据2013年于南沙海域永暑礁手钓采集的金带齿颌鲷(Gnathodentex aurolineatus)样品,对其体长与体质量组成及关系、年龄组成、性比及性腺成熟组成、摄食强度等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7月和9月金带齿颌鲷体长分别为112-157 mm和120-162 mm,其体长分布、各体长组平均体长及平均体质量无显著差异(P〉0.05)。7月和9月其体长与体质量关系生长参数b值分别为2.814 8和2.629 6。92个耳石中,年龄为1-11龄;7月优势年龄组为2-4龄,峰值为2龄;9月优势年龄组为3-6龄,峰值为6龄;其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生长参数分别为:l∞=224 mm,K=0.028,t0=-27.282。7月金带齿颌鲷性腺成熟度包括Ⅱ期和Ⅲ期,9月则包括Ⅰ期、Ⅱ期和Ⅲ期。7月金带齿颌鲷摄食等级均以2级、3级和4级为主,9月则均以1级、2级和3级为主。随体长增加金带齿颌鲷雄性个体饱满指数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沙海域 永暑礁 金带齿颌鲷 渔业生物学
下载PDF
南沙群岛永暑礁第四系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赵焕庭 朱袁智 沙庆安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97-104,共8页
永暑礁礁坪的“南永1井”进尺152.07m。采用了古生物与古地磁定年,14C、氨基酸外消旋、铀系和FSR等方法测年,确定该井地层属第四系,全新统与更新统的分界在井深17.3m,上更新统与中更新统的分界暂难确定,中更新... 永暑礁礁坪的“南永1井”进尺152.07m。采用了古生物与古地磁定年,14C、氨基酸外消旋、铀系和FSR等方法测年,确定该井地层属第四系,全新统与更新统的分界在井深17.3m,上更新统与中更新统的分界暂难确定,中更新统与下更新统分界在90m。永暑礁第四系划分为全新统南海组,0~17.3m;更新统南沙组,17.3~152.07m(末到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沙群岛 永暑礁 珊瑚礁 第四系
下载PDF
南沙群岛永暑礁泻湖南永3井晚全新世微型双壳类 被引量:3
7
作者 蔡华伟 蓝琇 冯伟民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9-406,共18页
南沙群岛永暑礁泻湖南永 3井取岩屑样 88个 ,均产有丰富的微型双壳类。本文描述了该井 16 80年以来的微型双壳类 2 4属 2 6种 ,包括 1新种 Philobrya(N eocardia) xishaensis L an,Cai et Feng sp.nov.。 13个种为南沙群岛海区首次记录... 南沙群岛永暑礁泻湖南永 3井取岩屑样 88个 ,均产有丰富的微型双壳类。本文描述了该井 16 80年以来的微型双壳类 2 4属 2 6种 ,包括 1新种 Philobrya(N eocardia) xishaensis L an,Cai et Feng sp.nov.。 13个种为南沙群岛海区首次记录。该井微型双壳类以 Condylocuna flemingi Maxwell最为丰富 ,Borniopsis ariakensis Habe,Cadella semitorta(Reeve) ,Wallucina(Wallucina) xishaensis L an为常见种。该动物群以热带、亚热带分子为主 ,亦见有热带 -温带的分子 ,显示了典型的热带岛礁双壳类动物群特征。同时也发现一些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分子 ,表明西太平洋经向暖流对于双壳类的跨纬度分布起着重要的作用。本区双壳类以生活于潮间带和潮下带的表生栖息型为主 ,悬食型和食沉积物型几乎各占一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双壳类 晚全新世 永暑礁 南沙群岛 南海
下载PDF
南沙群岛永暑礁澙湖沉积的晚全新世风暴事件记录 被引量:3
8
作者 施祺 余克服 《热带地理》 2007年第1期1-5,共5页
位于南沙群岛永暑礁西南小澙湖的南永4井岩芯柱中含多层珊瑚枝和珊瑚砾石的堆积,反映了突发性风暴事件造成的珊瑚碎屑快速搬运和堆积。全新世晚期约4 000 aBP以来,澙湖珊瑚砾堆积记录了1 400870BC、660BC390AD、600770AD和940-1992AD 4... 位于南沙群岛永暑礁西南小澙湖的南永4井岩芯柱中含多层珊瑚枝和珊瑚砾石的堆积,反映了突发性风暴事件造成的珊瑚碎屑快速搬运和堆积。全新世晚期约4 000 aBP以来,澙湖珊瑚砾堆积记录了1 400870BC、660BC390AD、600770AD和940-1992AD 4个主要的风暴事件频发时期,并且风暴的强度呈阶段性增强。风暴事件还表现出千年和百年尺度的周期性波动,具有1 280 a、370 a、210230 a、140150 a和90 a的准周期,与全新世气候环境的周期性变化相对应,很大程度上受太阳活动周期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暴事件 漏湖 永暑礁 珊瑚碎屑沉积 全新世
下载PDF
南沙地块南薇隆起区的地震反射特征和结构单元划分 被引量:1
9
作者 郭磊 詹文欢 +2 位作者 尚振华 陈梅 冯英辞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9-107,共9页
南薇隆起区地处南沙地块西北部,紧邻西南次海盆,周围发育大量陆缘裂解盆地。裂陷盆地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地块经历了中生代末期至古近纪裂谷拉张,并随晚始新世的海底扩张向南漂移至现今位置。结合区域以往地震剖面和钻井数据,分析了201... 南薇隆起区地处南沙地块西北部,紧邻西南次海盆,周围发育大量陆缘裂解盆地。裂陷盆地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地块经历了中生代末期至古近纪裂谷拉张,并随晚始新世的海底扩张向南漂移至现今位置。结合区域以往地震剖面和钻井数据,分析了2013年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实验2号"采集的高分辨率单道地震数据(Nan-1),总结了南薇隆起区的地震反射特征。认为南薇隆起区主要由南部裂陷下沉带和北部埋藏火山隆起带两个结构单元组成。从北到南,埋藏火山隆起带跨越约63km的范围,裂陷下沉带跨越约58km的范围。地震剖面清晰地揭示了该区向海盆侧隆起且在SE向成带的特征。南薇区具有拉张背景,其形成与演化主要是与西南次海盆的扩张作用,以及南沙地块与婆罗洲地块的碰撞作用等有关。自上新世以来,整个南薇隆起区进入构造活动相对稳定阶段,地壳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反射 结构单元 南薇隆起 南沙海域 永暑礁
下载PDF
南沙群岛永暑礁晚全新世软体动物记录与古环境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冯伟民 Jonathan A T +1 位作者 蓝琇 陈木宏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1-50,共10页
对南沙群岛永暑礁南永3井软体动物的丰度、营养结构、化学元素和堆积速率的定量分析表明,晚全新世永暑礁潟湖经历了数次相对开放与封闭、与外海交流时强时弱以及盐度多次显著变化的过程。与氧同位素和北半球晚全新世快速气候事件的进一... 对南沙群岛永暑礁南永3井软体动物的丰度、营养结构、化学元素和堆积速率的定量分析表明,晚全新世永暑礁潟湖经历了数次相对开放与封闭、与外海交流时强时弱以及盐度多次显著变化的过程。与氧同位素和北半球晚全新世快速气候事件的进一步对比表明,晚全新世快速变化的气候事件也波及到南海,由此造成的潟湖水动力环境、古盐度和沉积速率的变化深刻地影响着软体动物的发育。基于软体动物的替代指标和氧同位素变化的综合分析,初步划分了晚全新世永暑礁潟湖7个变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体动物 替代指标 环境变化 晚全新世 永暑礁溻湖 南海
下载PDF
南海永暑礁微型软体动物对晚全新世快速气候变化的响应(英文) 被引量:1
11
作者 冯伟民 Jonathan A.TODD +1 位作者 蓝王秀 蔡华伟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9-46,共8页
近2000年来的地球环境变化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许多替代指标被用来指示快速的气候变化。本文试图通过南海永暑礁泻湖微型软体动物丰度和分异度的研究及其与北半球温度异常的对比,来阐述微型软体动物对快速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表明,软... 近2000年来的地球环境变化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许多替代指标被用来指示快速的气候变化。本文试图通过南海永暑礁泻湖微型软体动物丰度和分异度的研究及其与北半球温度异常的对比,来阐述微型软体动物对快速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表明,软体动物丰度变化的三个高值和三个低值较好地对应于北半球温度异常,显示了微型软体动物丰度对快速气候变化的灵敏反应。尤其重要的是“小冰期”和“中世纪暖期”被证明在南海也发生过。这表明快速的气候变化事件也会影响到热带海区。研究还证实另一次温暖的气候事件发生在大约 850A.D.—680A.D.之间。文中对软体动物分异度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也作了探讨,并表明软体动物丰度和分异度是指示气候变化的有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南海 永暑礁 温度异常 丰度 分异度 北半球 软体动物 晚全新世 响应
下载PDF
Composi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Planktonic Ciliates in the Southern South China Sea During Late Summer: Comparison Between Surface and 75 m Deep Layer 被引量:3
12
作者 LIU Huaxue SHEN Pingping +3 位作者 LI Chunhou CHEN Zuozhi QI Zhanhui HUANG Honghui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2016年第1期171-176,共6页
Ciliates are very important components in most marine ecosystem. They are trophic link between the microbial food web and grazing food chain. In this study, ciliates were collected from 11 sites in the southern South ... Ciliates are very important components in most marine ecosystem. They are trophic link between the microbial food web and grazing food chain. In this study, ciliates were collected from 11 sites in the southern South China Sea (SCS) during August 25 to September 28, 2011. Their composition and distribution at the surface and 75m deep depth of the ocean were studied. A total of 30 species belonging to 22 genera were identified, and 22 species of 15 genera were Tintinnids. Eutintinnusfraknoii and E. stramentus were the most common species. The other dominants were strombidiids ciliates including Strombidium conicum and S. globosaneum, which were followed by the tide form, Mesodinium pulex. Ciliates abundance ranged from 46 indL-1 to 368 indL-1 in the open sites, 46-368indL-1 at surface and 73-198indL-1 at 75m deep layer. In the Yongshu reef, ciliates abundance ranged from 167indL-1 to 365 ind L-1 in the water colunm, similar to that in Sanya coral reef waters. Ciliates composition showed obvious difference between surface and 75m deep layer at station S2 (P〈0.05), while no similar result was observed at other sites. At 75m deep layer, salinity was negatively related to mixed layer depth (P〈 0.05), but positively to chlorophyll a concentration (P〈 0.05), indicating that the change of vertical mixing in water column influenced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ciliates in the southern S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 China Sea yongshu reef CILIATES COMPOSITION
下载PDF
南沙永暑海区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正奇 钟兴发 梁广建 《广东气象》 2015年第5期10-13,共4页
根据南沙永暑礁1989年1月—2011年12月的日照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及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南海永暑海区日照时数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海区日照时数呈显著减少的趋势,平均每年减少14.94 h,1997年是日照时数由较强期到偏弱... 根据南沙永暑礁1989年1月—2011年12月的日照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及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南海永暑海区日照时数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海区日照时数呈显著减少的趋势,平均每年减少14.94 h,1997年是日照时数由较强期到偏弱期的转折年;影响年日照时数重要因素为总云量和降水量,年平均温度与风速对年日照时数影响不明显。年日照时数与降水、总云量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与风速、温度相关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学 日照时数 MORLET小波分析 M-K检验 南沙永暑海区
下载PDF
南海永暑礁晚全新世微型腹足类——盘足目,新腹足目,异旋目,豆楯目和囊舌目(英文) 被引量:2
14
作者 冯伟民 Jonathan A.TODD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7-291,共25页
本文主要描述了南海南沙群岛永暑礁南永3井微型腹足类盘足目,新腹足目,异旋目,豆楯目和囊舌目共70个种。这些种类个体非常微小,大多数小于2mm。绝大多数种类为典型的热带海区分子,它们具有广泛的地理分布。本文按Okutani(2000)分类系统... 本文主要描述了南海南沙群岛永暑礁南永3井微型腹足类盘足目,新腹足目,异旋目,豆楯目和囊舌目共70个种。这些种类个体非常微小,大多数小于2mm。绝大多数种类为典型的热带海区分子,它们具有广泛的地理分布。本文按Okutani(2000)分类系统进行了分类。绝大多数种类系南沙群岛海区首次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腹足类 系统分类 晚全新世 南永3井 永暑礁 南海
下载PDF
南海永暑礁晚全新世微型腹足类——盘足目,翼舌目,异旋目(英文) 被引量:2
15
作者 冯伟民 Jonathan A.TODD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9-169,共21页
本文主要描述了南海南沙群岛永署礁南永3井微型腹足类盘足目,翼舌目和异旋目共49个种,包括2个新种,Serpulorbis spiralis sp.nov.和Cerithiopsis bellatulus sp.nov.。这些种类个体非常微小,大多数小于2mm。绝大多数种类为典型的热带海... 本文主要描述了南海南沙群岛永署礁南永3井微型腹足类盘足目,翼舌目和异旋目共49个种,包括2个新种,Serpulorbis spiralis sp.nov.和Cerithiopsis bellatulus sp.nov.。这些种类个体非常微小,大多数小于2mm。绝大多数种类为典型的热带海区分子,它们具有广泛的地理分布。本文按Okutani(2000)分类系统进行了分类。绝大多数种类系南沙群岛海区首次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腹足类 系统分类 晚全新世 南永3井 永暑礁 南海
下载PDF
南海永暑礁晚全新世微型腹足类——仁螺目,古腹足目,盘足目(英文) 被引量:2
16
作者 冯伟民 Jonathan A.TODD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8-52,共25页
南海南沙群岛永暑礁南永3井揭示了1 680年以来礁泻湖的沉积变化。沉积柱样主要由沉积遗壳组成,其中腹足类是最主要的类型之一。对该井88个样品分析共发现了159个种类和一些难以归入属种的胎壳,大多数种类为该海区首次记录的类型,有四个... 南海南沙群岛永暑礁南永3井揭示了1 680年以来礁泻湖的沉积变化。沉积柱样主要由沉积遗壳组成,其中腹足类是最主要的类型之一。对该井88个样品分析共发现了159个种类和一些难以归入属种的胎壳,大多数种类为该海区首次记录的类型,有四个种是新发现的种类,即Astraea armata sp .nov .,Munditiella flammea sp .nov .,Serpulorbis spiralis sp .nov .,Cerithiopsis bellatulus sp .nov .,主要的优势种包括Acteocina coarctata , Ac-teocinaexilis , Alvania sp .,Boschitestella eloiseae , Cerithidium fusca , Cerithiopsis ingens , Cerithium( Therici-um) elegantulum, Circumstella biconcave , Clathrofenella reticulata , Diniatys dentifer , Granulina cotamago , Lophocochlias minutissi mus , Merelina wanawana , Omalogyra cf .atomus, Ondina elachisinoides , Orbitestella bermudezi , Orbitestella decorata , Plesiotrochus acutangulus , Retusa ( Ventomnestia) bizonata, Ringicula durodai ,Ringicula columnifera , Ringicula niinoi , Scissurella coronata , Tricoliavariabilis , Turbonilla eupellucida。这些种类个体非常微小,大多数小于2 mm。绝大多数种类为典型的热带海区分子,它们具有广泛的地理分布。本文按Okutani(2000)分类系统进行了分类,主要描述了仁螺目,古腹足目和盘足目共40个种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和生态习性,包括2个新种,绝大多数种类系南沙群岛海区首次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腹足类 系统分类 晚全新世 南永3井 永暑礁 南海
下载PDF
永暑海区波浪要素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婷婷 梁广建 +2 位作者 周兆黎 崔德杰 文爱平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8-282,共5页
利用永暑礁测站1988-2009年共22a的波浪实测资料,对永暑海区的波浪要素的基本特征、变化规律、风与浪的相关规律进行分析研究,阐明了海区海浪的特点及其年变化规律。该区是热带季风气候区,海区的波浪主要受季风影响,季风时期的风向、风... 利用永暑礁测站1988-2009年共22a的波浪实测资料,对永暑海区的波浪要素的基本特征、变化规律、风与浪的相关规律进行分析研究,阐明了海区海浪的特点及其年变化规律。该区是热带季风气候区,海区的波浪主要受季风影响,季风时期的风向、风浪传播方向、涌浪传播方向基本一致。波高以轻浪和中浪为主,小波分析表明波高在6-9月具有3-6年的变化周期。提供了较详实的海浪资料及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暑海区 波浪 波高 周期
下载PDF
南沙群岛永暑礁西南部珊瑚礁动力稳定性分析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文燕 王桂萱 +1 位作者 尹训强 赵杰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81-189,共9页
鉴于珊瑚岛礁海洋工程地质体及钙质砂动力力学特性的特殊性,其在复杂海域环境下的抗震安全评价问题不容忽视。文中以永暑礁西南部珊瑚礁为研究对象,基于GEO-Studio分析平台建立了珊瑚岛礁抗震分析计算模型,细致模拟了礁体的几何分布形态... 鉴于珊瑚岛礁海洋工程地质体及钙质砂动力力学特性的特殊性,其在复杂海域环境下的抗震安全评价问题不容忽视。文中以永暑礁西南部珊瑚礁为研究对象,基于GEO-Studio分析平台建立了珊瑚岛礁抗震分析计算模型,细致模拟了礁体的几何分布形态,并引入等价线性法考虑岛礁钙质砂的非线性动力特征,开展了强震及波浪等静动力荷载作用下的联合分析,对岛礁的稳定性、动力响应以及液化特性进行了综合评价。计算结果表明:内外礁坡的地层构造对岛礁整体稳定性有显著影响,可能会发生滑坡等失稳现象;岛礁的地形有可能导致加速度响应的放大效应存在显著的差异;局部中粗砂和粉细砂层液化带液化程度较明显,但相对岛礁整体液化程度小。同时也验证了所建立抗震分析模型的合理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暑礁西南部 等价线性分析方法 稳定性 动力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