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enefit of rituximab maintenance is associated with Follicular Lymphoma 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 in patients with follicular lymphoma
1
作者 Ru Li Tingyu Wang +16 位作者 Rui Lyv Yi Wang Ying Yu Yuting Yan Qi Sun Wenjie Xiong Wei Liu Weiwei Sui Wenyang Huang Huijun Wang Chengwen Li Jun Wang Dehui Zou Gang An Jianxiang Wang Lugui Qiu Shuhua Yi 《Blood Science》 2023年第2期118-124,共7页
Rituximab maintenance(RM)prolongs the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of responding patients with follicular lymphoma(FL),but the maintenance efficacy in different Follicular Lymphoma 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FLIP... Rituximab maintenance(RM)prolongs the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of responding patients with follicular lymphoma(FL),but the maintenance efficacy in different Follicular Lymphoma 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FLIPI)risk group is still confusing.We performed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RM treatments in patients with FL responding to induction therapy based on their FLIPI risk assessment carried out prior to treatment.We identified 93 patients between 2013 and 2019 who received RM every 3 months for≥4 doses(RM group),and 60 patients who did not accept RM or received rituximab less than 4 doses(control group).After a median follow-up of 39 months,neither median overall survival(OS)nor PFS was reached for the entire population.The PFS was significantly prolonged in the RM group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median PFS NA vs 83.1 months,P=.00027).When the population was divided into the 3 FLIPI risk groups,the PFS differed significantly(4-year PFS rates,97.5%vs 88.8%vs 72.3%,P=.01)according to group.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FS for FLIPI low-risk patients with RM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4-year PFS rates,100%vs 93.8%,P=.23).However,the PFS of the RM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prolonged for FLIPI intermediate-risk(4-year PFS rates,100%vs 70.3%,P=.00077)and high-risk patients(4-year PFS rates,86.7%vs 57.1%,P=.023).These data suggest that standard RM significantly prolongs the PFS of patients assigned to intermediate-and high-risk FLIPI groups but not to low-risk FLIPI group,and pending larger-scale studies to valid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llicular lymphoma Follicular lymphoma 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 Induction therapy Maintenance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RITUXIMAB
原文传递
Prognostic role of ABO blood type in patients with extranodal natural killer/T cell lymphoma,nasal type:a triple.center study 被引量:1
2
作者 Ya.JunLi Ping.YongYi +4 位作者 Ji.WeiLi Xian.LingLiu Tian Tang Pei.YingZhang Wen.QiJiang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9期427-437,共11页
Background:The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ABO blood type for lymphoma is largely unknown.We evaluated the prognostic role of ABO blood type in patients with extranodal natural killer(NK)/T-cell lymphoma(ENKTL).Methods... Background:The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ABO blood type for lymphoma is largely unknown.We evaluated the prognostic role of ABO blood type in patients with extranodal natural killer(NK)/T-cell lymphoma(ENKTL).Methods:W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clinical data of 697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ENKTL from three cancer centers.The prognostic value of ABO blood type was evaluated using Kaplan-Meier curves and Cox proportional hazard models.The prognostic values of the 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 and the Korean Prognostic Index(KPI)were also evaluated.Results:Compared with patients with blood type O,those with blood type non-O tended to display elevated baseline serum C-reactive protein levels(P=0.038),lower rate of complete remission(P=0.005),shorter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P<0.001),and shorter overall survival(OS,P=0.001).Patients with blood type O/AB had longer PFS(P<0.001) and OS(P=0.001) compared with those with blood type A/B.Multivariate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age >60 years(P<0.001),mass ≥5 cm(P=0.001),stage Ⅲ/Ⅳ(P<0.001),elevated serum lactate dehydrogenase(LDH) levels(P=0.001),and blood type non-O were independent adverse predictors of OS(P=0.001).ABO blood type was found to be superior to both the IPI in discriminating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outcomes in the IPI low-risk group and the KPI in distinguishing between the intermediate-to-low-and high-to-intermediate-risk groups.Conclusions:ABO blood type wa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clinical outcome for patients with ENKT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 blood type EXTRANODAL natural killer/T-cell lymphoma Prognosis The 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 The Korean prognostic index
下载PDF
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和生存预后分析
3
作者 丁佳音 夏亚勤 +4 位作者 毛菁华 丁师琦 南飞飞 孙振昌 付晓瑞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4年第1期27-32,共6页
目的分析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的临床特征、生存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53例PTCL患者的临床特征、生存和预后影响因素等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比较,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 目的分析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的临床特征、生存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53例PTCL患者的临床特征、生存和预后影响因素等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比较,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253例患者中位年龄为60岁,3、5、10 a的疾病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43.70%、36.60%和20.60%,3、5和、10 a的总生存(OS)率分别为56.60%、49.20%和30.00%。多因素Cox分析结果回示,Ann Arbor分期(HR=3.600,95%CI=1.277~10.145,P=0.015)是PFS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Ann Arbor分期(HR=4.812,95%CI=1.389~16.679,P=0.013)和国际预后指数评分(HR=0.308,95%CI=0.109~0.870,P=0.026)是OS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GDPT方案组患者的总反应率、PFS率和OS率明显高于CHOP方案组(P=0.033、0.011、0.042)。结论Ann Arbor分期和IPI评分是影响PFS和OS的预后因素,GDPT是一种具有前景的新方案,有望成为PTCL的一线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T细胞淋巴瘤 预后因素 IPI评分
下载PDF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CHOP化疗的生存预后评估模型
4
作者 翁翔 赵明哲 胡慧仙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72-176,共5页
目的建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R-CHOP化疗的生存预后评估模型,以指导临床进行风险分层。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确诊的DLBCL患者21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2:1抽样比例随机分为建模集140例和验证集70例。所有患者... 目的建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R-CHOP化疗的生存预后评估模型,以指导临床进行风险分层。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确诊的DLBCL患者21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2:1抽样比例随机分为建模集140例和验证集7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R-CHOP化疗方案至少4个疗程(21 d为1个疗程),常规随访至2023年6月。根据生存预后分为良好组和不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BMI、基础疾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国际预后指数(NCCN-IPI)]、病理特征[包括Hans分型、Ann Arbor分期、原发部位、Ki-67阳性表达率、MYC和B细胞淋巴瘤(Bcl)-2蛋白阳性表达以及骨髓侵犯]、治疗(化疗疗程和并发症)和随访时间。结果建模集中良好组105例和不良组35例,预后不良发生率25.0%;验证集良好组55例和不良组15例,不良发生率21.4%。建模集中不良组年龄大于良好组,LDH水平、NCCN-IPI、Ann Arbor分期Ⅲ~Ⅳ比例、Ki-67阳性表达率、MYC和Bcl-2蛋白双阳性表达率和骨髓侵犯比例均高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NCCN-IPI(HR=2.526,95%CI:2.001~3.125,P<0.001)、Ann Arbor分期Ⅲ~Ⅳ(HR=5.021,95%CI:4.125~5.998,P<0.001)、MYC和Bcl-2蛋白双阳性(HR=3.859,95%CI:3.256~4.754,P<0.001)均是DLBCL患者R-CHOP化疗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Y=0.056+1.032×(NCCN-IPI)+1.986×(Ann Arbor分期)+1.434×(MYC和Bcl-2蛋白双阳性)。ROC曲线显示,模型预测建模集与验证集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923和0.866(均P<0.01)。结论DLBCL患者化疗前NCCN-IPI、Ann Arbor分期升高以及MYC和Bcl-2蛋白双阳性表达与R-CHOP化疗预后不良密切相关,通过建立量化预测模型能够辅助临床早期、准确识别预后不良的高危群体,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C B细胞淋巴瘤-2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模型 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国际预后指数
下载PDF
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在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中的预后预测价值
5
作者 施淼颉 魏征 刘澎 《中国临床医学》 2024年第1期78-84,共7页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creative protein/albumin ratio, CAR)预测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纳入2004年1月至2020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初诊的胃MALT淋巴瘤患者,计算其CAR。通过X-tile软...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creative protein/albumin ratio, CAR)预测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纳入2004年1月至2020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初诊的胃MALT淋巴瘤患者,计算其CAR。通过X-tile软件获取最佳CAR临界值,将患者分为低CAR组和高CAR组。收集两组患者的基线数据及生存资料。应用Cox分析和Kaplan-Meier法分析CAR在胃MALT淋巴瘤的预后预测意义。结果 CAR的最佳临界值为0.05。与低CAR组(CAR<0.05,n=66)相比,高CAR组(CAR≥0.05,n=27)中高龄(70岁以上)、贫血患者更多,C反应蛋白水平、β2-微球蛋白水平更高,白蛋白水平更低(P<0.05)。Cox多因素分析示IgG为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HR=0.528,95%CI 0.304~0.915, P=0.023)。低CAR组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长于高CAR组(172.8个月vs 112.7个月,P=0.020)。不同MALT-IPI评分组患者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AR联合MALT-IPI评分2分患者OS明显短于0分和1分患者(P<0.05)。结论 高CAR组患者预后更差,CAR可用于评估胃MALT淋巴瘤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 生存 MALT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
下载PDF
治疗前预后营养指数和控制营养状态评分对卵巢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6
作者 郭亚群 李玉波 田倩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第11期23-27,共5页
目的探讨治疗前预后营养指数(PNI)和控制营养状态(CONUT)评分在卵巢癌患者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7年宜宾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32例卵巢癌患者的基线资料,计算PNI和CONUT评分,随访截至2022年12月30日,采用Kaplan-Me... 目的探讨治疗前预后营养指数(PNI)和控制营养状态(CONUT)评分在卵巢癌患者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7年宜宾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32例卵巢癌患者的基线资料,计算PNI和CONUT评分,随访截至2022年12月30日,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分析法探讨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71个月,随访期内死亡28例(占21.2%),患者3年生存率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1.7%和59.8%。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PNI和CONUT评分预测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7和0.989,最佳截断值分别为40.9和3.5分。Cox多因素分析显示,PNI、CONUT评分、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是卵巢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HR=0.604、3.339、6.771,P<0.05)。结论治疗前营养、炎症和免疫状况与卵巢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治疗前PNI、CONUT评分和FIGO分期可作为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后营养指数 控制营养状态评分 卵巢癌 预后 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 Kaplan-Meier生存曲线
下载PDF
C-myc蛋白表达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相关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钱川 闵海燕 +2 位作者 林森 周奇文 王丹青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9期43-46,共4页
目的 探讨C-myc蛋白表达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相关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4月收治的100例AIDS相关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作为研究对象。纳入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检测肿瘤组织石蜡切片中C-... 目的 探讨C-myc蛋白表达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相关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4月收治的100例AIDS相关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作为研究对象。纳入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检测肿瘤组织石蜡切片中C-myc蛋白表达水平,并分为阴性表达组(C-myc<40%)、阳性表达组(C-myc≥40%),随后分析C-myc蛋白表达与AIDS相关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结果 AIDS相关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C-myc蛋白表达与临床分期、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存在显著相关性,Ⅲ~Ⅳ期、IPI评分≥3分患者C-myc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Ⅰ~Ⅱ期、IPI评分<3分患者(P<0.01)。C-myc蛋白阳性表达组、阴性表达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36.84%(14/38)、83.87%(52/62),2组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临床分期Ⅲ~Ⅳ期、IPI评分≥3分、C-myc蛋白阳性表达均是AIDS相关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随着AIDS相关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病情进展,C-myc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其表达水平与患者生存期有一定相关性,有望成为评估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淋巴瘤 大B细胞 弥漫性 C-MYC蛋白 生存期 预后 临床分期 国际预后指数 相关性
下载PDF
59例滤泡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张巍 王晶 +4 位作者 万伟 万文丽 王继军 胡凯 克晓燕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48-1453,共6页
本研究探讨滤泡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的临床特点及相关预后因素。对59例初治FL患者的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实验室及病理检查和临床分期等方面的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寻找相关的预后因素。结果发现,59例患者的... 本研究探讨滤泡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的临床特点及相关预后因素。对59例初治FL患者的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实验室及病理检查和临床分期等方面的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寻找相关的预后因素。结果发现,59例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为55岁,男女比1∶1.36;64.4%患者有结外累及,其中骨髓受累最常见,占28.8%,消化道及骨骼累及次之。BCL-2/JH基因重排的发生率为30.3%,起病时Ⅲ-Ⅳ期为71.2%,在可追踪的56例患者的OR和CR率分别为96.4%和80.3%,5和10年累积总生存率分别为88.2%和74.1%,复发率33.9%;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受累淋巴结最大直径、消化道受累、LDH、ECOG、IPI、aaIPI、FLIPI、FLIPI2危险分层及初治是否达到CR是FL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多因素生存分析示:消化道受累、IPI、aaIPI和初治是否达到CR是影响FL患者总体生存的独立因素;初治未达CR者的死亡风险约是达CR者的70倍。结论:本研究中初治滤泡淋巴瘤多见于中老年女性,骨髓受累常见,BCL-2/JH基因重排发生率较低,就诊时多为Ⅲ-Ⅳ期,复发率高,但生存期较长。消化道受累、IPI、aaIPI及初治是否达CR是FL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泡淋巴瘤 国际预后指数 滤泡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 滤泡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2
下载PDF
国际预后指数与套细胞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对套细胞淋巴瘤患者预测效能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黄艳平 黄锦雄 +2 位作者 韦夙 韦敏 杨飞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027-2029,共3页
目的对比国际预后指数(IPI)与套细胞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MIPI)对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的预测效能。方法收集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2001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MCL患者21例,进行IPI评分和MIPI评分,采用Kappa检验分析两者的一致性;... 目的对比国际预后指数(IPI)与套细胞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MIPI)对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的预测效能。方法收集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2001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MCL患者21例,进行IPI评分和MIPI评分,采用Kappa检验分析两者的一致性;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性别、年龄、乳酸脱氢酶(LDH)、IPI评分、MIPI评分及有无骨髓侵犯、B症状MCL患者的总生存时间。结果 21例MCL患者中男15例、女6例,中位年龄55岁,有骨髓侵犯10例。IPI评分结果:低危3例,低中危5例,高中危8例,高危5例;MIPI评分结果:低危6例,中危4例,高危11例。Kappa检验结果显示,IPI评分与MIPI评分一致性较好(Kappa=0.547,P=0.010)。所有患者随访至2013-05-30,随访时间为3~12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2个月。不同性别〔男性(67.5±15.4)个月,女性(37.8±16.0)个月〕、年龄〔〈60岁(73.1±16.4)个月,≥60岁(25.1±4.9)个月〕、LDH〔〈240 U/L(73.6±15.8)个月,≥240 U/L(35.6±13.5)个月〕、MIPI评分〔低危(90.4±16.5)个月,中危(28.3±5.8)个月,高危(23.4±4.4)个月〕及有无B症状〔有(29.2±6.8)个月,无(85.8±16.0)个月〕、有无骨髓侵犯〔有(23.4±4.3)个月,无(72.6±15.4)个月〕MCL患者总生存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IPI评分〔低危+低中危(81.8±16.9)个月,高中危(31.6±4.2)个月,高危(15.0±6.1)个月〕MCL患者总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PI与MIPI一致性较好,但本研究并未发现MIPI较IPI对MCL患者总生存时间的预测效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膜细胞 骨髓 肿瘤转移 国际预后指数 套细胞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
下载PDF
改良国际预后指数(NCCN-IPI)对R-CHOP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评估(附16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宋腾 王华庆 +5 位作者 张会来 钱正子 周世勇 邱立华 李兰芳 宋拯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1050-1055,共6页
目的:验证改良国际预后指数(NCCN—IPI)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免疫化疗后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68例初治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采用NCCN—IPI和国际预... 目的:验证改良国际预后指数(NCCN—IPI)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免疫化疗后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68例初治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采用NCCN—IPI和国际预后指数(IPI)进行危险度分层和预后评估。结果:全组患者中住年龄58(24—80)岁,男性92例(54.8%),AnnArbor分期Ⅲ-Ⅳ期94例(56.0%),ECOGPSi2分19例(11.3%);发病时LDH水平升高(〉245U/L)占71.4%。中位随访42(15~88)个月,3年和5年生存率(OS)分别为(75.9±3.4)%、(65.1±5.2)%。全组患者根据IPI评分系统,低危组占30.4%,中低危27.4%,中高危25.0%,高危17.3%;3年OS分别为91.8%、76.7%、67.9%和47.1%。根据NCCN—IPI评分,低危组19.0%,中低危38.1%,中高危31.5%,高危11.3%。3年OS分别为94.5%、85.4%、61.2%和38.1%。与IH评分相比,NCCN—IPI评分区分高危和低危患者的能力更强(NCCN—IPI:3年OS:94.5%眠38.1%;IPI:91.8%vs.47.1%)。结论:在利妥昔单抗一线治疗中,与IPI指数相比,NCCN—IPI更好地整合了年龄和LDH水平两个变量的预后作用,可作为DLBCL患者强有力的预后分层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国际预后指数 预后 利妥昔单抗
下载PDF
滤泡性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2在利妥昔单克隆抗体维持治疗滤泡性淋巴瘤患者中的预后意义 被引量:10
11
作者 许彭鹏 钱樱 +3 位作者 陈秋生 李良群 张莉 赵维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26-430,共5页
目的:探讨滤泡性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2(FLIPI2)在滤泡性淋巴瘤(FL)中的预后意义,以期寻找更适合维持治疗的人群,为个体化治疗进行更深入的探索。方法:对2002年12月至2014年12月以利妥昔单克隆抗体联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及泼尼... 目的:探讨滤泡性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2(FLIPI2)在滤泡性淋巴瘤(FL)中的预后意义,以期寻找更适合维持治疗的人群,为个体化治疗进行更深入的探索。方法:对2002年12月至2014年12月以利妥昔单克隆抗体联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及泼尼松(R-CHOP)化疗方案治疗的140例初治F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140例中122例经过治疗后获得缓解,其中56例接受2个月1次利妥昔单克隆抗体维持(RM),中位维持8次(RM组);66例不接受任何抗淋巴瘤药物治疗(non-RM组)。结果:RM组及non-RM组在年龄、性别、病理分级、Ann Arbor分期、FLIPI及FLIPI2评分等临床及病理特征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RM组和non-RM组的2年无进展生存(PFS)分别为89.7%和77.6%(P=0.043),其2年总生存(OS)分别为100%和98.6%(P=0.131)。无论在整体队列、RM组或non-RM组中,FLIPI2均可将患者分为预后显著差异的3个危险组别(P<0.001)。亚组分析显示,FLIPI2低危及中危患者RM组较non-RM组的PFS显著提升;但在FLIPI2高危组中,RM与non-RM组的2年PFS率分别为55.6%和46.9%(P=0.920)。结论:经一线R-CHOP方案治疗缓解的FL患者,无论是否行RM,FLIPI2均对其预后判别具有重要意义。FLIPI2低危及中危患者均可以从RM治疗中获益,但是高危患者中RM治疗的意义仍值得进一步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泡性淋巴瘤 滤泡性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2 利妥昔单克隆抗体维持
下载PDF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清β_2-MG、VEGF、bFGF、IL-6水平与国际预后指数的关系 被引量:5
12
作者 季冬梅 洪小南 +3 位作者 曹军宁 陆洪芬 李秋 吴向华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02-405,共4页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in,β2-MG)水平与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之间的关系。方法:33例初治DLBCL患者按IPI评分分成低危组(IPI<2)和中高危组(IPI≥2),采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外周血血清中的VEGF、IL-6、bFGF水平,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β2-MG水平。结果:高危组血清β2-MG、VEGF、bFGF、IL-6水平均较低危组明显升高。结论:血清β2-MG、VEGF、bFGF、IL-6水平可以和IPI一起用于DLBCL患者预后判断,为患者的个体化治疗以及设计新的临床试验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非霍奇金 细胞因子类 国际预后指数
下载PDF
恶性淋巴瘤患者凝血功能改变与国际预后指数间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江亚军 李秀梅 +4 位作者 韩秀华 朱贵华 庄万传 顾健 康丽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6期1489-1493,共5页
本研究探讨淋巴瘤患者凝血功能改变的临床意义及其与国际预后指数(IPI)之间的相关性。应用磁珠法和速率法分别检测75例淋巴瘤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的凝血4项即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 本研究探讨淋巴瘤患者凝血功能改变的临床意义及其与国际预后指数(IPI)之间的相关性。应用磁珠法和速率法分别检测75例淋巴瘤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的凝血4项即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及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结果表明:①淋巴瘤患者APTT、FIB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和<0.01),表现为高纤维蛋白原血症。不同年龄和结外病灶数之间凝血4项指标均改变不明显(p>0.05);②Ⅲ期和Ⅳ期患者APTT和FIB与Ⅱ期患者比较显著增高(p<0.05和<0.01),Ⅳ期患者FIB较Ⅲ期患者增高(p<0.05);有全身症状患者FIB显著高于无症状者(p<0.01);③LDH升高患者APTT和FI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和<0.01),且FIB明显高于LDH正常患者(p<0.05)。体力状态(PS)2-4分患者FIB明显高于PS0-1分患者(p<0.01);④低中危、高中危和高危患者FI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高中危和高危患者FIB较低危患者增高(p<0.05);⑤有全身症状、LDH升高、PS2-4分、Ⅲ-Ⅳ期淋巴瘤患者FIB升高病例数与对应无症状、LDH正常、PS0-1分、Ⅱ期患者比较明显增多(p<0.05或0.01)。FIB与LDH水平、PS评分、Ann Arbor分期以及危险分级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或0.01)。结论:淋巴瘤患者常存在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受Ann Arbor分期、全身症状、LDH水平和体力状态的影响,且FIB可能是反映淋巴瘤患者预后的有关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国际预后指数 凝血功能 高纤维蛋白原血症
下载PDF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化疗前后细胞质胸苷激酶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4
作者 吴宝花 梁双吟 郭熙哲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86-1389,共4页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化疗前后细胞质胸苷激酶(TK1)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NHL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化疗,比较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及疾病进展...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化疗前后细胞质胸苷激酶(TK1)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NHL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化疗,比较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及疾病进展(PD)患者治疗前后的TK1表达水平及其变化幅度。分析患者治疗后TK1水平与总生存期(OS)及无进展生存期(PFS)的相关性。结果:CR、PR及SD患者治疗后TK1水平明显下降(P<0.05)。CR患者治疗前TK1表达水平为1.49±0.34,治疗后为0.45±0.17,变化幅度为(68.12±5.41)%;PR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TK1表达水平分别是2.89±0.58,1.43±0.29及(50.27±4.82)%;PD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TK1表达水平分别是3.98±0.78,3.71±0.85和(5.04±0.31)%;SD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为3.49±0.92,2.45±0.57及(28.65±3.9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TK1水平与OS及PFS显著相关(r=0.457,P<0.05)。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淋巴瘤患者TK1水平对患者的肿瘤负荷、治疗效果及预后具有提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胸苷激酶1(TK1) 国际预后评分(IPI)
下载PDF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F、VEGF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5
作者 江亚军 朱贵华 +4 位作者 何耀 柴星星 杨小云 孟凡静 庄万传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7-73,共7页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组织因子(T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1例DLBCL患者(病例组)化疗前、4个疗程化疗后以及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血CD14^+单核...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组织因子(T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1例DLBCL患者(病例组)化疗前、4个疗程化疗后以及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F和VEGF的表达水平,分析TF和VEGF表达与国际预后指数(IPI)、短期疗效以及生存的关系。结果:病例组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F、VEGF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2者表达呈正相关(r=0.755,P <0.01)。不同性别、年龄、亚型病例组CD14^+单核细胞TF、VEGF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 0.05)。具有预后危险因素患者CD14^+单核细胞TF、VEGF表达水平与不具有预后危险因素者比较均明显增高(P <0.05)。随着IPI指数的增高,病例组CD14^+单核细胞TF和VEGF表达均有递增趋势(P <0.01)。缓解组化疗前CD14^+单核细胞TF、VEGF表达水平低于未缓解组(P均<0.01);化疗后缓解组CD14^+单核细胞TF、VEGF表达水平均低于化疗前水平(P <0.01),未缓解组TF和VEGF表达水平较化疗前变化不大(P> 0.05)。TF和VEGF低表达组生存状况均优于TF、VEGF高表达组(P <0.05)。结论:DLBCL患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高表达TF和VEGF,与国际预后指数、疗效、生存相关,对评估疗效、预后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组织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国际预后指数 单核细胞
原文传递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Th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5
16
作者 钟伟杰 李庆山 +4 位作者 许昕 邓家德 凌艳英 杜庆华 朱志刚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74-677,共4页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Th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与预后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将60例DLBCL患者按照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分为低中危组32例和中高危组28例,另选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外周血中T...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Th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与预后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将60例DLBCL患者按照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分为低中危组32例和中高危组28例,另选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例,ELISA检测外周血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IL-21、IL-23、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水平,分别比较各组之间Th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并分析其与IPI评分的相关性;分析随访的54例患者Th17细胞水平与生存率的关系。结果(1)中高危组Th17细胞、IL-17、IL-21均低于对照组和低中危组,IL-23低于对照组,TGF-β高于对照组和低中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DLBCL患者Th17细胞、IL-17、IL-21与IPI评分呈负相关,TGF-β与IPI评分呈正相关,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3)高Th17细胞者和低Th17细胞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82.1%和45.0%,Th17细胞水平对DLBCL患者生存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21)。结论 DLBCL患者Th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与IPI评分密切相关,Th17细胞与IPI评分呈负相关。Th17细胞对预后有影响,可能在DLBCL的发生发展中起着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TH17细胞 白细胞介素-17 白细胞介素-21 白细胞介素-23 转化生长因子-β 国际预后指数 预后
下载PDF
检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组织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红霞 李秀梅 +3 位作者 韩秀华 江亚军 朱贵华 庄万传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7-431,共5页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表面组织因子(T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在病情评估、预后及短期疗效评价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7例NHL患者(病例组)化疗前、化疗4周期后及30例健康者(对照组)外...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表面组织因子(T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在病情评估、预后及短期疗效评价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7例NHL患者(病例组)化疗前、化疗4周期后及30例健康者(对照组)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F和VEGF的表达,并分析TF及VEGF表达与国际预后指数及短期疗效的潜在关系。结果 NHL患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F和VEGF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TF和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708,P=0.00)。Ann Arbor分期Ⅲ/Ⅳ期(22/19例)、有全身症状(22例)、乳酸脱氢酶升高(21例)、体力状态分级2~4级(12例)及结外病灶数>1(16例)的NHL患者CD14+单核细胞TF和VEGF表达量显著高于Ann Arbor分期Ⅱ期(6例)、无全身症状(25例)、乳酸脱氢酶正常(26例)、体力状态分级0~1级(35例)及结外病灶数≤1者(31例)(P均<0.05)。高中危组(11例)及高危组(7例)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F和VEGF表达量均显著高于低危组(15例)及低中危组(14例)(P均<0.01)。化疗前未缓解组(11例)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F和VEGF表达量显著高于缓解组(36例)(P均<0.01)。化疗后缓解组两者表达较化疗前明显降低(P均<0.01),但是未缓解组两者表达与化疗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F和VEGF高表达可作为NHL病情评估、预后评价以及短期疗效观察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单核细胞 组织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国际预后指数
下载PDF
29例原发系统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的病理特点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陈焱 何群 +1 位作者 舒义刚 李晓林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32-134,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系统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ALCL)的病理特点、临床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9例原发系统性ALCL患者的病理特点、临床特征、完全缓解率(CR)、长期生存率和预后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所有病例的瘤细胞均强表达CD30,58.62%间... 目的:探讨原发系统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ALCL)的病理特点、临床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9例原发系统性ALCL患者的病理特点、临床特征、完全缓解率(CR)、长期生存率和预后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所有病例的瘤细胞均强表达CD30,58.62%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接受了治疗的28例患者的CR率为50.0%,2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51.3%与27.1%。ALK阳性患者CR为68.8%,2、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60.2%、42.5%,明显高于ALK阴性组(P<0.05)。国际预后指数(IPI)0~2分患者组CR率为57.1%,2年、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0.2%、65.1%,明显高于IPI3~5分患者组(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表明ALK的表达、IPI评分对预后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K表达、IPI评分有助于判断原发系统性ALCL的预后,并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间变大细胞 国际预后指数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下载PDF
外周血淋巴与单核细胞绝对计数比值在滤泡性淋巴瘤中的预后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许彭鹏 钱樱 +3 位作者 陈秋生 李良群 张莉 赵维莅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61-865,共5页
背景与目的:在利妥昔单抗时代,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国际预后指数(follicular lymphoma 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FLIPI)等传统预后参数在FL中的预后作用存在局限性。该研究旨在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单核... 背景与目的:在利妥昔单抗时代,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国际预后指数(follicular lymphoma 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FLIPI)等传统预后参数在FL中的预后作用存在局限性。该研究旨在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绝对计数比值(absolute lymphocyte count/absolute monocyte count,ALC/AMC)在中国人群FL中的意义。方法:对2003年1月—2013年12月以利妥昔单抗联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及泼尼松(R-CHOP)样化疗方案治疗136例初治FL患者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所有患者的外周血ALC/AMC数据,并进行FLIPI评分。结果:根据FLIPI评分,低危(评分0~1分)61例(44.9%),中危(评分2分)42例(30.9%),高危(评分3~5分)33例(24.2%);FLIPI低危、中危和高危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8.5%、95.2%和78.8%(P=0.090),2年无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free suivival,PFS)分别为91.4%、74.6%和47.8%(log-rank=23.3,P〈0.001);ALC/AMC≥4.7及〈4.7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91.9%和68.6%(P=0.005),2年PFS分别为96.0%和69.7%(log-rank=13.0,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ALC/AMC≥4.7是独立于FLIPI的预后因素。对FLIPI无法区分的低危及中危患者,可通过ALC/AMC进一步细分为预后不同的两组(log-rank=7.535,P=0.006)。结论:对使用R-CHOP样方案的FL患者,ALC/AMC是简单可行的预后指标,反映患者机体免疫及肿瘤微环境并具有独立于FLIPI的预后意义。对于FLIPI难以区分的低危及中危患者,应当考虑ALC/AMC作为综合判断患者长期生存的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泡性淋巴瘤 淋巴与单核细胞绝对计数比值 滤泡性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 利妥昔单抗
下载PDF
老年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熊蓓 陈燕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276-278,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恶性淋巴瘤(ML)的临床特点、治疗及国际预后指数(IPI)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3年间59例首程治疗的老年ML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37例接受治疗,大部分单纯采用联合化疗的方法,部分采用局部放疗加... 目的:探讨老年恶性淋巴瘤(ML)的临床特点、治疗及国际预后指数(IPI)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3年间59例首程治疗的老年ML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37例接受治疗,大部分单纯采用联合化疗的方法,部分采用局部放疗加化疗或手术后加化疗的方法。结果:59例ML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7.9%(46/59),41.1%(23/56),9.4%(5/53),而治疗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1.1%(30/37),45.9%(17/37),13.5%(5/37),其中存活5年以上者均为达完全缓解(CR)者。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根据IPI分组,低危组、低中危组、中高危组、高危组中位生存期(MST)分别为88个月、60个月、52个月、6个月,其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之间的CR率也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为病理类型和IPI。结论:IPI是判断老年ML预后的重要指标,老年ML仍应考虑积极的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恶性淋巴瘤 国际预后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